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从倾听角度分析亲子关系,父母的爱和孩子的恨该怎样融化

  引言
  我们正在因为不懂得倾听,而付出巨大的代价。
  恋人之间如此,亲子之间更是如此。
  不管是19年在上海高架桥上纵身一跃的17岁男孩,还是今年1月5日在自家15楼跳楼身亡的张家港市一名5年级男孩,相同的悲剧不仅给他们的家庭蒙上永远无法褪去的伤痛,也给我们的家庭教育敲上重重的警钟。
  因为,这样糟糕的亲子关系,并非个案!
  北京市曾对3000多名中学生做过一个抽样调查,结果显示,56.28%——超过半数的孩子"极度反感或痛恨父母",只有4.75%的孩子表示喜欢自己的父母。
  看罢数字,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是什么原因,让原本相爱的父母子女,变成了相爱相杀的 "冤家"。
  是这些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吗?
  当然不是。
  最根本的,是父母从未真正倾听过"弱势群体"孩子的心声!
  01 "你也太矫情了"
  可能有的父母觉得,现在孩子也太脆弱太矫情了吧。
  还真不是。
  我们父辈那一代,吃饱穿暖是他们生活头等大事,其他比如心情好不好、工作喜不喜欢,活着为什么等这些需求,谁说谁矫情。
  但今非昔比,在物质丰盛的今天,如果父母还是和上一辈一样,无法理解孩子心理需求的重要性,那冲突就会不断升级,甚至导致悲剧发生。
  一方面,孩子渴望得到父母理解,脆弱时希望得到父母的安慰和支持。另一方面,父母不理解这些需求,下意识否定它们,同时觉得我已经给你提供了这么好的生活条件,你怎么还这么作,这么不知足!
  当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断接受到这样否定和拒绝的信号时,孩子脆弱的心灵就开始自责和怀疑自己,觉得我是不是有问题、是不是很没用、是不是很差劲?!
  中科院心理所客座讲师王丽荣讲到一个她学生的案例。
  这个学生小时候如果没考好或跟小朋友发生矛盾了,就会非常难过,特别想找妈妈倾诉。她的诉求很简单,就是希望妈妈能安慰安慰她,给自己打打气。
  可每当她尝试跟妈妈说时,妈妈只会责备她,说你找别人诉苦、让别人帮忙的行为,是特别软弱的表现。好孩子不要麻烦别人,不应该软弱,要坚强。
  在妈妈一次次拒绝的回应下,她从一刚开始经常找妈妈,到后面慢慢减少,十几岁时就再也不找了。每次都独自舔舐伤口。
  因为很少得到来自父母的有力支持,她内心对待伤痛的能力非常弱。又因妈妈的教育方式让她觉得脆弱时找别人是可耻的,所以,她期待得到理解和支持的需求,就被压到心灵的黑洞里,变成一股巨大的洪流,一旦生活中有类似的事情触碰到,这股洪流就像火山一样喷涌而出,灼伤她自己。
  她说,很多时候,甚至想一死了之。
  很多时候,我们看到很多表面上很乖很优秀的孩子,却出现断崖式的崩溃,这并非没有征兆。只是他们的父母从未认真倾听过孩子的心声,亲手把孩子一点点逼到崩溃,却浑然不知。
  巴尔扎克说过:"在各种孤独中间,人最怕精神上的孤独。人如果没有被真正的倾听过,那么ta是真正的孤独者。教育是一个灵魂影响另一个灵魂的过程,而我们需要从倾听开始。"
  02 倾听的力量
  在《倾听 成就孩子健全人格》一书中,作者讲到,如果儿童要在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生存,那么他们是否被倾听和关爱就显得非常重要。无论是思维的弹性,还是对新鲜观念的开放性,都与早期经历中是否得到倾听密切相关。反之,如果儿童长大之后缺乏这种开放性和信任度,那么他们就可能会拒绝接受新鲜的资讯。缺乏知识和技能的情况可能会延续到下一代。
  可见,父母对孩子的倾听,奠定他们一生的底色。
  书中有个案例,焦虑的玛丽,通过倾听,终于把一度怀疑患有自闭症的4个月大的孩子,养得笑颜逐开。
  利亚姆是玛丽第3个孩子,从出生后几乎没怎么哭过,非常安静。玛丽很着急,她经常把脸凑到孩子跟前,试图吸引他注意,但很少成功。玛丽很努力却看不到成果,越来越焦虑。
  该书的作者克劳迪亚•戈尔德在刚开始与孩子相处时,也无法引起他注意。但在细心观察和沟通后,情况发生了改变。
  当她轻轻跟孩子说话时,她看到孩子把舌头伸出来,于是赶紧模仿他的动作,慢慢地,孩子竟然开始与她互动了。
  克劳迪亚•戈尔德也非常细心的留意到,这次安静平和的环境,与平时有哥哥在的吵闹环境截然不同。利亚姆似乎可以从自己壳里爬出来了,开始微笑,咿咿哦哦地跟妈妈说话,并踢腿和挥手。这在之前,完全不可想象。
  玛丽终于了解到,利亚姆似乎更喜欢安静的空间,而自己之前的努力靠近,在敏感的利亚姆看来可能是一种侵犯。当了解孩子这些内心感受后,玛丽终于懂得,要在安静的环境以及足够的时间内和利亚姆相处。
  一个月后,利亚姆已经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孩子。玛丽用她对利亚姆的耐心倾听,撕下了"孩子有自闭症"的标签,还给孩子一个健康阳光的人生。
  温尼科特说:"一个人的故事并不是从五岁、两岁或六个月时开始的,而是从出生的那一刻,甚至在出生之前就开始了。每个婴儿从一开始就是一个人,需要得到别人的了解。没有人比婴儿的母亲更了解这个孩子。"
  我们可能无法像专家那样专业的去养育孩子,但可以确定,只要父母用心倾听孩子,这种情感连接将会给双方带来巨大的喜悦,爱就会在亲子之间流动。
  罗杰斯说:"爱是深深的理解与接纳。你攻击我,而我带着爱容纳了你的攻击,还深深地理解了你的不安,你的黑色生命力被我看见,被我允许,并经由我爱的目光的看见,转化成了白色生命力。做咨询,做父母,做夫妻,做好友,都要起到这种"去毒化"的功能。"
  03 如何倾听孩子的声音?
  既然倾听如此重要,我们该如何去倾听孩子的心声?
  首先,什么是真正的倾听?
  何炅在《令人心动的offer》中讲到一段让我印象深刻的话。
  他说:"什么是真听?真听是听话外之音,弦外之音。沟通其实不是先表达,而是先去倾听。但是有多少人能做到真的去听。虽然嘴巴长在前面,耳朵长在后面,但是我们表达沟通的时候要反过来,先听再讲。"
  是的,真正的倾听,是听弦外之音;真正的沟通,是先倾听,再表达。
  但很多父母都做反了,别说听弦外之音了,就连听都不听,只顾自己说,完全看不到孩子内心的诉求。
  其次,倾听是有方法有策略的。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的作者——"亲子沟通之父"海姆.G.吉诺博士,以及他两个学生写的《如何说 孩子才会听》这两本书中,都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倾听方法。
  总结如下3点:
  第一、看到孩子隐形的诉求
  不管是婴儿时的哭闹,还是上学之后的对抗,这些行为的背后,孩子都有着深深地诉求。
  比如,南希5岁时第1次去幼儿园,她看到墙上的画就大声说:"谁画了这么难看的画。"
  她妈妈感到很尴尬,不满地说:"把这些漂亮的画说成难看的画,是很不友好的。"
  老师明白问题背后的含义,就对她说:"在这里,你没有必要一定要画很漂亮的画,如果你喜欢,也可以画很简陋的画。"
  南希脸上露出了笑容,因为她隐藏的问题得到了答案——如果一个女孩画画画得不好会怎样?
  看到一辆玩坏的消防车,她又问:"是谁弄坏了这辆消防车。"
  妈妈回答说:"谁弄坏了跟你有什么关系呢?这里你谁都不认识。"
  老师给了她一个满意答复:"玩具就是拿来玩的,有时候他会坏掉,就是这样。"
  于是,南希知道了,在这里很安全,就算画画不好看,玩具弄坏了,也不用害怕。
  这就是何炅说的,要听到言外之意。就好比,婴儿大声的哭,有的哭是生气地哭,有的是非常愤怒地哭,有的是饿了尿了的哭。作为妈妈,你要了解你的孩子,然后判断出来。
  第二、说出孩子的感受
  很多父母都不知道,说出孩子的感受,让他知道爸爸妈妈是理解他和懂他的,孩子的情绪就可以得到非常好的缓解。
  一个妈妈说,小宝出生后,2 岁的大宝由奶奶带。大宝吃饭、睡觉、尿裤子都会被奶奶说,这导致大宝不舒服就一直大哭,非要抱着,拒绝沟通。
  这个妈妈用说出孩子的感受,效果出奇的好。在大宝尿裤子大哭时,妈妈说:"妈妈知道尿裤子了,你很伤心对吗?"
  大宝回答:"是的。"
  妈妈又问:"有多伤心呢,心里是不是像下雨一样,那么忧伤。"
  大宝点头。
  妈妈接着又说:"你觉得尿裤子时非常不好意思,被奶奶说‘又尿裤子’所以伤心的哭了,对吗?"
  这时,大宝已经由抽泣变成认真听妈妈说话了,答道:"是的。"
  妈妈又接着说:"妈妈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也会尿裤子,这很正常,一点不影响我们爱你,你依然是妈妈的乖宝宝。"
  大宝马上高兴地抱着妈妈笑了。
  从这之后,这个妈妈每次都耐心说出孩子感受,引导她,孩子就不再大哭大闹了。
  正如海姆G.吉诺博士说的:"当孩子表达了对自己消极、否定的看法时,我们的否定对他没有什么帮助,他们会更坚定的确信自己的看法,我们能给予的最大帮助,就是告诉他我们不仅理解他的感受,还理解他的特别的暗示。"
  第三、对孩子的感受作出回应,而不是针对行为
  很多父母看自己孩子,都停留在行为层面。
  比如,孩子恐高,父母就给贴"胆小"的标签;孩子不好好学习、做作业,就贴上"不爱学习"的标签。
  这些标签,是父母只看到孩子表面行为,却没有去探寻行为背后隐藏的信息,也就是孩子的感受而被直接贴上的。
  为了锻炼孩子胆量,有的父母就逼着孩子站在阳台往下看;孩子不好好做作业,就打孩子逼他就范,这些所谓的"方法"治标不治本不说,对孩子的内心是巨大的摧残。
  父母要区分好"感受"和"行为"的概念。
  比如,孩子现在很生气,他想打人,想摔东西。
  这时他的感受是:生气、难过或害怕。
  感受没有对错,不管是什么样的感受,父母都要全然地接纳。
  所以,我们第一步要做的是回应他的感受,告诉他:"妈妈知道你很生气,很难过,如果妈妈遇到这样的事情,妈妈也会很生气的。"
  当孩子的感受被认同,心情平静下来后,再引导他行为:"打人是不对的""摔东西是不好的行为"。
  并让他知道,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但原则一定是回应孩子的感受,而不是行为。
  亲子沟通之父海姆.G.吉诺特博士说:"孩子的感觉与行为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好的感受会引发好的行为,孩子的感觉良好,自然会通情达理。"
  结束语:
  一行禅师说:"在我们的家庭中,很多人都失去了倾听和带着爱意说话的能力。也许是因为人与人之间不能互相倾听,所以我们才会在家庭中感觉那么孤独……倾听不是为了评判、挑刺、指责或衡量,而是带着单纯的目的去帮助另一个人减少痛苦。"
  听的繁体字"聽",左侧"耳听为王",右侧"十目一心",意为听的过程中要一心一意关注对方。亲子之间的冲突,很多时候违背了繁体字"聽"的含义,而是用简体字的"听",一斤一斤的往外说。表面上一家人天天在一起,却完全不知道对方在想什么……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爸爸妈妈很爱自己的孩子,每日辛苦付出,而孩子却完全接收不到。
  现在,就用倾听打通与孩子之间爱的桥梁吧。

关于网课的取舍和学习体会近期因为疫情,市多级学校包括幼儿园暂停到校,网课成为孩子们课程学习的重要方式。我家宝贝才幼儿园小班,还未涉及学校规定的网课学习,但不少同龄的孩子已在开展各种类型的网课教育。在此谈一做有温度的教育1hr我们大多数人做错了事情,都有被老师父母责骂或殴打的经历。说起来,自己遭了打骂应该会主动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才是,不过也有很多例外,有很多被打的孩子不光不认错,还觉得很委屈,甚至有谁陪宝宝睡觉,宝宝和谁亲,错过黄金期,很难宝宝建立亲密感宝妈产假过后,就把孩子给奶奶带,并且宝宝晚上跟奶奶睡觉了,久了宝妈发现孩子刚自己不亲密了。随着宝宝一天天长大宝宝一想睡觉的时候就想找奶奶,奶奶成了孩子最依赖的人。孩子上学后一回家就都被叫停9年了,你还在给娃做这项检查?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拒绝微量元素检测,挽救老母亲的钱包!生意人常说女人和孩子的钱最容易赚。而打开这篇文章的老母亲们应该和我一样,虽然不认同这句话,但让老母亲们在一件质地高档的真四川一男子嫌妻子辅导作业太凶,亲自上阵5分钟后,气得直撞衣柜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妈妈辅导孩子做作业被气得差点崩溃的视频,没有孩子的人,或者是没有辅导孩子做作业的人,看到之后总是会觉得很奇怪,不就是辅导孩子做作业吗?有必要这个样子吗?孩子还小,不孩子的心理教育做为妈妈,也生育了一个女儿。女儿天资聪颖,活波可爱。在我的照顾下一天天长大。别人家的都亭亭玉立。我家的像冰墩墩一样。胖呼呼,满脑子都是吃。学习还可以,准守纪律,严听指挥。就是懒懒的好玩童话书捉猫故事集女孩和变善良的狼做游戏从前有一个农场,农场主是一对夫妻,夫妻俩有两个女儿。家里有各种各样的家禽与家畜,这些家禽和家畜都会像人一样说话。今天讲的故事是关于他们家两个女儿和一只狼的。爸爸妈妈出门前,叮嘱两个想让孩子长个少生病,食补更重要,多吃这9菜,促进钙吸收长得快大家好这里是小慧说美食,俗话说得好要想孩子长个少生病,食补更重要,推荐八道补钙家常菜,促进钙吸收孩子常吃长得快,做法简单,营养美味,家长要收藏好,学会了在家给孩子安排上,每天不重要小小孩学美术纸造型站起来的小动物今天,我们学习用厚一点的彩纸剪贴制作小老虎。看,这里有一只其他小伙伴已经做好的小老虎。你们愿意学习制作吗?非常简单哦!来,准备一把剪刀一支胶棒一支铅笔。第一步,先画一个老虎头。第二育儿路上我们是不是越来越贪心了呢?都说养育孩子是一场渐行渐远的旅行,是唯有以分离为爱的情感。但我们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是否能够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呢?1。都说孩子是上帝身边小天使,为了找到妈妈不惜忍痛拽断自己的尾巴,来拿什么保护你们,居家的孩子作者猫妹来源大猫好规划今年疫情居家这段时间,小区里的孩子明显增多了。有同感的朋友,特别多。孩子多了,是非也多。孩子吵架,大人吵架,丢东西的,找东西的,明显多了不少。除此之外,受伤挂
别让育儿假中看不中用诚如专家表示,按照政策的初衷,父母休育儿假就要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才能从长远意义上真正为整个社会带来正面效益。但更应看到,育儿假的落实,是亟待破解的社会课题。从父母的角度来讲,也应端庄高雅不染纤尘的女孩名字禀自然之正气,体高雅之弘量,高雅,是指高尚有雅量之义,女宝宝带有端庄高雅的气质,给人一种不染纤尘的感觉,文雅有气质,诗香之气满满。高雅者,为志趣高尚,风雅韵味也而端庄,谓之落落大方言传身教的一点体会我平时在家带孙子,有时候他调皮,或者要买玩具啊,或者要吃路边摊上食品啊等等。告诉他家里不是有相同的玩具吗?油炸食品不能吃,对身体不好,有害健康,那个时候他是不会听的。嘴里不停的说我孩子的青春期女儿现在十岁,感觉开始进入青春期。表现就是开始爱顶嘴,说话经常特别不友好,神经病,有毛病,脑残什么的经常挂在嘴边,貌似这些词在他们同学之间很流行,一起开玩笑都说是这些词汇。我也反思敏感孩子这样教,家长更轻松(二)我在上一篇文章分享了三个方法用全面的眼光发现孩子的优点用有细节描述的句子欣赏孩子用带着耳朵,管住嘴巴的方法倾听孩子。这次我们就来说一说孩子的情绪已经上头了,我们可以怎么办。我们的大郑强不听话的孩子未必不是好孩子郑强,不听话的孩子,未必不是好孩子。郑强,没上什么名校,不见得孩子不优秀。这是中国的网红教授一一郑强,对教育的一套独特见解。教授的儿子也不是虎父无犬子,更不是人们眼中的好学生。郑强当青春期的孩子撞上了仇亲期ampampquot,家长要学会与孩子化敌为友父母养育孩子,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好好的孩子不知道怎么了,突然变得易暴易怒,家里人说不得,也管不了,亲子之间的关系,见了面就像是仇人一样尴尬。多数家长以为,十几岁孩子的种种表现与父母不记得孩子的生日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父母不记得孩子的生日,能有啥体验呢?说句不好听的话,你值得纪念庆祝的幸福生日,是你母亲最痛苦日子。常言道,生一个孩子就像过一会鬼门关。因此父母忘记孩子的生日,就相当于忘记了自己的痛有什么特别适合孩子养的小宠物?来看看您的孩子适合养什么宠物?美国普渡大学的一项调查研究显示,四五岁的孩子在感到悲伤愤怒或心里藏着秘密时,40的孩子会选择和宠物分享自己的心事。此外,有宠物相伴的孩子和没有宠物的同有讨厌自己儿子的吗,我很讨厌我儿子,不想做饭给他吃?说实在话,我有些时候也不喜欢我自己的儿子,我相比较更喜欢女儿。跟题目描述的一样,我儿子小学由婆婆带,虽然我们有给生活费,我也很努力打工,但婆婆不会在儿子面前说我的好话,所以在儿子心当你怀孕坐月子老公的父母和姐各种理由欺负你,是你会不会接受?这一家人做人太不地道了。从怀孕到坐月子,全家人以各种理由欺负你,那你身边的老公是干啥的,任他们欺负你?这个老公真是太不称职了。女人从怀孕到坐月子,是一生当中最幸福,也是最艰难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