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心理学太爱讲理的人,大多数活得虚伪又压抑

  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曾经列举过"正常母亲恨婴儿的17条原因",包括:
  婴儿不是她自己心中设想的那样婴儿不是童年的游戏,不是父亲的孩子,不是兄弟的孩子等等婴儿的出生一点也不具备神话色彩婴儿妨碍了她的私人生活母亲生孩子是为了安抚自己的母亲,因为她需要一个孩子婴儿伤害了她的乳头婴儿是无情的,对待她就像对待一个下等人,一个不须付报酬的仆人,一个奴隶
  .............
  如果母亲仔细觉察,也许会发现温尼科特所言非虚,但是很少有人会朝这个方向想,因为社会道德对于"母亲"这个角色实际上是给予了太多的期待,同时,也实施了太多的道德绑架。
  所以,当我第一次看到温尼科特提出的这17条理由时,我特别注意到了他指的是"正常母亲"这个群体——这一点令我特别感动。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妻子带着新生儿睡觉,一晚上要哺乳,哄娃,整晚睡不了多一会儿觉,这时候看着身边熟睡的丈夫,往往会越看越来气,从抱怨丈夫"怎么睡得像个猪一样?"到"你就是缺少责任心",从"自私自利"上升到"你根本不爱我".....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现象?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这些母亲无法面对自己对婴儿的恨意,更无法将自己因为睡眠剥夺产生的身心俱疲的挫折感所激发的怒火投向婴儿,所以,她们使用了"转移"这种心理防御机制,把怒火发泄给丈夫。
  这是一种生活中很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同时也很难让我们自身觉察——因为从道德的角度来说,似乎这种发火是正常的,理由也是很充分的。
  但是这种发泄却会产生一个隐形的"恶果"——那些中途被叫起来臭骂一顿的丈夫,虽然在道理和意识层面无法反驳妻子,甚至还有人马上做出了行为的调整,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能够完全消化自己的情绪,多数时候,他们采用了"压抑"的心理防御机制,将自己的不良情绪压抑了下去。
  看,我们的心理防御机制几乎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而所有未经完整处理的情绪,都会转化为生命当中的一种"黑色能量",进入潜意识,在我们意识不到的时候悄悄对我们施加影响。所以,荣格才会说"潜意识潜意识正支配着你的人生,而你却误以为那是命运",事实上,那些被防御机制压抑和转移的情绪从来没有真正消失过。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在我的读者群里,大部分都是对心理学比较感兴趣或者想要解除人生困惑的人,我相信他们当中的一些人也看过一些心理方面的书籍,懂得一些其中的道理,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部分群体,比起浑浑噩噩,从来不去探索和思考人生本质的大多数人,这部分群体已经算得上是"有觉知"的一部分人了,但即便如此,我也经常看到他们"互掐",用自己所学和自己所理解的知识,来反驳或者批评其他也许认知层级比较低的人。
  其实,当我这么说的时候,我也在评判,我也把人的认知水平分了等级,从而也把"人"分了层级,正因如此,在认知层级里,很多人会不由自主带上鄙视链,去评判和不接纳其他人。
  在刚才关于妈妈的例子中,妈妈之所以不能面对自己真实的内心,其实也源于自我评判,这与文化有关——在我们读到的文化讯息和育儿书籍中,几乎没有人提到母亲对婴儿的这份真实的愤怒,反而,凡是关于抚养孩子的,字里行间透露的都是伟大、奉献、无私、爱这样的辞藻。
  所以,当很多人挥舞着拳头说"我要做最真实的自己"时,其实大部分时候都没有意识到,自己无时不刻不在使用的各种心理防御机制,其实都是在对自己撒谎——一个无时不刻不在撒谎的人,又该如何"做最真实的自己"呢?
  我猜测,中国的家长大概是最喜欢讲道理的家长,这大概也是因为我们中国人太聪明了——对于欧美文化背景下的人来说,认识到中庸、阴阳等这种富有深刻哲学理念的思想,是比较困难的,我最近听到一个故事。一个著名的进化心理学家在接触到正念和禅修之后,才意识到自己之前很多认知都非常有局限性,而令他叹为观止的那些哲思,实际上对我们东方文化来说,是日日浸泡习以为常的,我们理解起来很容易,但对于西方文化的人来说,却很困难,这个故事让我觉得非常有趣。
  不过这样也有问题,太爱讲道理的家长,往往容易培养出压抑的孩子,这是因为道理是在理性层面的内容,是智慧的高度浓缩,但如果获得道理的过程,是剥夺了自身的感受和对道理的认知、探索过程,那么单纯的讲道理,说结论,就很容易发展成"拿正确的道理来压抑自己"——在我看来,这是很多国人的通病。我见过很多人,自认为自己活的非常通透,但其实背后,也许是无法触碰到的真实内心世界的"真相"——脸上的面具戴的太久,以至于自己也分不清面具和血肉的区别了。
  在我看来,当今社会,流行着两种不恰当的思维模式,一种是唯感受论,把自己看到的,头脑中加工的、认知的当成客观事实,比如你说了什么话让我觉得刺耳,我的"扎心刺耳"是真实感受,基于我的感受,我认为错误一定在你——如果不是因为你说了那些话,我怎么会难受?再比如,你看了我一眼,我认为你的眼神充满敌意,是嘲弄我,所以我就因此愤恨,心情烦躁.........这种思维模式的特点是"把我的感受当成事实",自然带着很多的自我中心的成分。
  另一种是过分强调理性思维,包括很多讲认知方面的大咖,他们会特别强调人在认识问题本质上容易犯的自我中心的错误,所以,特别强调人的思考能力,认知水平,以及理性思维。这种思维方式本身,是对第一种思维方式的修正,但是因为很多人理解的不透彻,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结果反而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比如"过分讲道理",就是其中的代表。
  过分偏执的崇尚理性思维,实际上是对真实感受的恐惧和回避。
  第二种思维的本质,是突破人的自我中心带来的认知错觉,以更理性、更具批判性和思辨能力的认知水平去认知世界,但是很多人将其演变为只讲道理,不讲感受。但事实上,不管是科学实验还是认知的"道理",都有其适应的情境,几乎没有任何一种结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过分讲道理而不讲感受的人,实际上还是没有能够真正触碰到真实的世界,只不过是换了一种看上去更"高级"的方式,同样也在做着隔离客观和真实的事情。
  回到文中的第一个故事,事实上,养育孩子是一份巨大的责任,与此同时,也伴随着巨大的牺牲——即便这个孩子是自己期盼已久的,即便作为母亲,在抱着孩子喂奶的时候,我们内心中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激情与惊喜,但这都不意味着当我们面对日复一日的睡眠不足、面对着重复的生活体验时,这些糟糕的体验,不会消耗一个新手母亲心中的激情和母爱。
  当然,将自己的怒火发泄在丈夫身上,远比将其发泄在手无寸铁的孩子身上要明智的多——从这个角度说,人的防御机制也总是无形当中朝着破坏性更小的方向做工,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更真实的链接自己的真实感受,能够承认自己对孩子心怀怨恨,与此同时,更能理解和接纳自己的这种怨气情有可原,是作为一个人非常"正常"的情绪感受,那么也许我们心中的怒火和怨气要消减很多,也许那是一种比朝丈夫(替罪羊)发泄情绪更好的应对方法。
  其实所谓"接纳",就是接纳真实的情感,接纳的重点在于"不评判"——比如不评判自己此刻因为持续睡眠剥夺而产生的无力感、挫败感、心情的沮丧和莫名的怒火是"错误的、不应该的、邪恶的",因为它们是完全"正常"的。
  接纳自己,必须要从接纳自己的情绪和感受开始,如果没有这个开始,就谈不上真正意义的接纳自我,而没有自我接纳的人,根本无从谈起接纳孩子,接纳配偶,接纳这个世界,自然,这样的人,会总感觉生活中充满了挫折,永远都不能如我所愿,或者活成一个外强中干的空心人。
  愿你能接纳自己作为一个正常人和普通人的所有的一切。
  【写在最后】
  最近,关于接纳这个话题,又令我有很多思考,我看到太多的人,一边嘴上说着接纳,一边根本做不到接纳,因为不接纳自己,产生了很多自责和负疚的心理,因为不接纳孩子,造成亲子矛盾紧张,孩子的学习也一落千丈,因为不接纳客观真实的世界,所以,生活的特别疲累。
  太多的人对接纳有误解,比如误认为接纳=放纵=不作为;误认为接纳=反正改变不了,那就只能接受;比如误以为接纳和规则是对立的等等。
  所以,看似普通的两个字,其实内涵深刻,今天这篇文章,只是开了一个小小的头,其实背后还有太多的内容。
  我有时候在想,我就是太懒了,要不然可以写成一个个的专栏,有系统和透彻的讲解一些内容,这样对它感兴趣的人,就会了解的更多——不过很明显,我这么想的时候,又在评判自己了。
  看,接纳真的很难。
  我是"有梦想的唐糖",心理学的终生学习者与践行者。欢迎关注,互动,点赞,评论,打赏...
  你的评论,可能会成为我下一篇文章的主题~
  我为自己写作,而产生共鸣的读者,只是刚好遇到我的"同路人"

还在给喂夜奶?这个月龄的宝宝不及时断夜奶,对宝妈宝宝都不好文小豆芽育儿记宝宝出生之后,很多宝妈都会面临一个大问题,那就是给宝宝喂奶,尤其是月龄比较小的宝宝,每天要喂好多次奶,而且不分白天黑夜,想想就很辛苦。2岁宝宝还在喝夜奶,宝妈已经崩溃节俭教育一定能养出优秀的孩子?过度的节俭只会养出自卑的娃虽然现在的家庭生活富裕了一些,但是一些家长总是会对孩子进行节俭教育,这是为了不让孩子变得太过任性。但是家长可曾了解过,你对孩子进行的节俭教育是否是合理的呢?林林的家庭环境是很好的,宝宝少一圈头发未必是缺钙,枕秃的原因有很多,宝妈可别盲目补钙文小豆芽育儿记宝妈在育儿的道路上,肯定会听到很多育儿经,大部分育儿经都是经验之谈,但对宝妈却是有帮助,但有些育儿经却十分片面,并没有将事情解释清楚,这也就导致很多宝妈走了弯路。宝宝奇葩的断奶方法,宝妈用过几个?这三种错误方法对宝妈宝宝不好文小豆芽育儿记母乳喂养是对宝妈和宝宝非常正确的选择,但很多宝妈也因此将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宝宝到了一定年龄就需要开始断奶,为了能给宝宝断奶,宝妈们也是想尽一切办法了。为了断奶宝妈离仰侧俯三种常见睡姿各有优缺,不同宝宝不同选择,宝妈要知晓文小豆芽育儿记宝宝是在睡梦中成长,睡觉对于宝宝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小月龄的宝宝,每天甚至需要睡16个小时以上,那么关于宝宝睡觉,宝妈应该多多了解。宝宝常见的三种睡姿说到睡觉,不宝宝出生6个月内,宝妈要注意六件事,做好了自己和宝宝都很轻松文小豆芽育儿记对很多新手宝妈来说,宝宝的每一件事都是新奇和担忧的,一边感受宝宝的可爱,一边又担心自己照顾不好宝宝,真是不容易。宝宝出生后6个月内,新手宝妈最煎熬很多宝妈在宝宝还没出宝宝睡觉踢被子究竟为哪般?宝妈别急,找到原因才能对症下药文小豆芽育儿记宝宝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宝妈的心,有时候宝宝一些不经意的小动作都会让宝妈着急上火,就比如宝宝总是踢被子这件小事。宝宝总是踢被子究竟为哪般?小赵的宝宝现在已经快2岁了,宝过年期间关于孩子的几件事,宝妈应多注意,安安全全过春节才重要文小豆芽育儿记农历新年,对于大家来说是特别重要的一天,虽然今年疫情大家过得并不顺利,部分奔波在外的人也会选择就地过年,但我们仍旧期待这个特殊的日子。过年期间宝妈也能松懈说到过年,最宝宝什么时候能吃辅食?不仅要看月龄,满足以下五个条件也很重要文小豆芽育儿记宝宝什么时候吃奶?宝宝什么时候睡觉?宝宝什么时候吃辅食?只要是宝宝的事情,没有一件是小事,宝妈都应该细心应对。宝宝4个月吃辅食,闹得不消化小刘的宝宝现在只有4个月,一宝宝一出生就自带技能,8种反射既神奇又有趣,宝妈快观察下文小豆芽育儿记很多新手妈妈在带宝宝的时候,应该都会发现宝宝的小秘密,那就是自带技能,比如宝宝自己就可以吮吸乳汁,比如将手指放在宝宝手心,宝宝就会握紧,真的既神奇又有趣。其实这些技能怀孕就长妊娠纹?不一定,符合以下条件的孕妈就不容易长妊娠纹文小豆芽育儿记爱美是女人的天性,可自从怀孕以后啊,很多孕妈都会面临身体走样皮肤长斑气色不好等等,但最让孕妈担心的事情,还是长妊娠纹。同是孕妇,为什么有人就不长妊娠纹?小刘和小李是同
婴儿期言语发展的三个阶段婴幼儿期是宝宝语言启蒙的关键时期,父母是宝宝最好的启蒙老师,家庭就是宝宝最好的语言启蒙学校。如果在宝宝03岁大脑发育的关键期给他们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就能促进宝宝的语言发展。相反,如果新生婴儿一开始就用尿不湿,一月大概多少钱?我有两个宝宝,都是从出生就用纸尿裤。说真的,现在可能还有地方不用纸尿裤。但是我个人认为用尿布真的不省钱,而且会让宝妈身心俱疲。下面我就介绍一个月用纸尿裤大概多少钱。刚开始,新生儿,没有孩子是不是一生的遗憾?我就没有孩子,也没有老公。我觉得挺好的,自己经济独立,有房子有钱,每天坚持锻炼身体,喜欢自己做饭。早睡早起心情美美哒。没人惹我生气也不用面对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烦心事情。至于老了没人孕妇皮肤干燥用什么补水好?孕妇怀孕期用化妆品可千万得小心,用不好会影响胎儿,所以要禁之以禁,蜜芽是专打母婴垮境电商平台,它对母婴这款产品有独特的研究,所以用户宝妈们放心使用。我在上面为孕妇宝妈们随选几款,供5个让你忍住暴脾气,不吼孩子的方法家长们都知道吼叫孩子是不对的,会对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但总是抑制不住心中的怒火。下面给大家分享几个小方法,希望对家长们有所帮助。1。用示弱代替不耐烦。你自己一边玩去,不要来烦我。改无论市面上的奶有多复杂,给孩子选牛奶,只要记住这几点就好文笑雪育儿思考家长们都知道喝牛奶的好处有很多,所以每天都会让孩子补充牛奶,可是市面上的牛奶种类实在太多了,例如有巴氏奶和常温奶,有全脂脱脂和低脂牛奶,有高钙奶和舒化奶,还有儿童奶和抓住孩子这几个生长发育关键期,多喝牛奶真的可以长高根据最新的体格发育观念,婴儿期儿童期青春期三个不同的时期,对孩子成年后的身高影响不同。两岁以前,尤其是1岁左右的婴儿期,营养的供给对身高影响显著两岁以后,尤其3岁之后进入儿童期,此有真正补脑食物吗?我买的纸皮核桃挺好的,给孩子多吃点儿补补脑,这样更聪明,我看你不怎么给娃吃。听完婆婆的话,我的脑袋立马嗡的一下。坚果油性大又不好消化,哪能让宝宝多吃呢!再说,补脑就一定要吃核桃么?大脑最喜欢吃什么?这些食物有助于孩子练就最强大脑文笑雪育儿思考自从生了娃之后,老母亲操心的事真不少,从呱呱坠地到牙牙学语,在孩子成长的每个阶段,都有要操心的事情。但对于怎样促进孩子大脑发育,让孩子更聪明,更是贯穿孩子成长的每个阶小孩还小你跟他计较什么,他又不懂事小孩还小你跟他计较什么,他又不懂事!起初这句话,我是从新闻上看到的。年仅7岁的小男孩,在地下车库玩起了像是自家的小型模型车,在车顶上又是坐的又是砸的,还呐喊着我的车车,发动了,冲呀今天你有没有得小红花?我家孩子刚上幼儿园,和很多妈妈奶奶一样,我有些担忧。虽然没有扒着围栏望一天,也是一放学就开始问东问西。第一个礼拜,他既有些拘束又有些兴奋。每天见面总是立马抱住我说妈妈我好想你。那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