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孩子不够自律?试试用记录表代替计划表

  记录表是孩子成就感的开始,过程中也会帮助孩子有更多的反思。
  专家 周歆媛
  头图 pexels
  来源 成长的可能
  很多家长都会有类似的烦恼:孩子总是控制不住自己,明明说好看两集动画片却看了2小时、学习上被动、做事拖延.......自律性不够似乎是很多孩子的"通病"。
  家长希望能培养孩子的自律性,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推着他们按时起床、有计划地学习、管理自己,但往往大人越在后面管束,孩子反而越依赖,家长的方法并不起效。
  家长希望自律能帮孩子获得更好的成功,或成为收获幸福的基础。
  但对于4-8岁的孩子来说,在这个年龄段还处于他律的状态,因此,在这一阶段的孩子需要更多外力的帮忙来养成自律的习惯。
  中科启元儿童发展中心心理咨询师周歆媛在讲座中分享自律培养过程中的两个重要影响因素:压力和掌控
  #1
  计划表要注重留白:压力过大影响自律
  家长希望让孩子的执行力和自觉性更强,但有时候家长会面临一个问题:越是希望孩子在某方面形成自律,反而越需要推着他走。一般会怎么培养孩子的自律呢?很重要的是设置时间管理、计划表、奖惩方案等。
  很多时候,家长精心设置了一份计划表,但是孩子很难执行,这是什么原因呢?
  家长想要帮助孩子,首先要理解孩子,首先来看两份网上的计划表,如果你是孩子,看到这这样的计划表你有什么感受?
  在我采访的家长中,大部分都表示:头疼、痛苦、压抑,也有少部分家长认为这份计划很有条理。
  那么家长反问自己,如果是在你的学生时代,这样的计划表,你能做到吗?这时候就有"能"和"不能"两种声音。这份计划表,可能在高中、大学时期可以做到,但是对于较小的孩子来说,是比较困难的。
  其实仔细看这份计划表,这个家长在中间还是给了一些松弛的部分,比如自由活动、睡觉、休息、吃,但是,为什么还是让孩子感觉压力非常大?
  这是因为低年龄段的孩子没有自主性。
  我曾遇到过一个妈妈,她非常细致,前段时间上网课,老师已经给了一张很详细的课程表,妈妈还在课程表中间加了很多内容。5分钟上厕所、5分钟做眼保健操、5分钟看窗外。
  这个妈妈面临的问题是什么呢?在家里孩子能做到,但到了学校,没有家长在旁边监督,也没有每5分钟的细致规划,就完全放飞自我,非常懒散。
  为什么计划表很详尽,但能坚持做下来的很少?
  大家可以先想想,什么样的计划容易执行?孩子同意很重要,要做一些孩子能做到的、趣味性的、有调动作用的计划。有家长问,那是不是就不给孩子压力比较好?也不是,在关于压力的经典曲线中可以看出,压力值适中时,学习水平是最高的。
  (压力水平和学习水平关联曲线图)
  如果有的孩子已经做得很崩溃了,看到这份计划就很难受,那这时候就要调整,可以考虑减项或者给他划定一个大的框架就行。
  对于有的孩子来说,他可能可以接受,有的孩子韧性强,就像皮筋一样,有长有短,家长要观察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是否有压力,如果完全没有压力没有挑战性也是不行的。
  分享一个经典的幼鼠实验:把同样刚出生的幼鼠分为两组,一组带离老鼠妈妈身边15分钟,这时候幼鼠的压力检测出来是很强烈的,事后放回,老鼠妈妈会安抚幼鼠,舔一舔幼鼠的毛;另一组幼鼠则一直放在老鼠妈妈身边。
  最后给两组幼鼠做后续实验,发现曾被带离的幼鼠,承受过短暂的压力,又回来了,它们的韧性远远好于一直待在老鼠妈妈身边的幼鼠。
  这个实验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那就是我们需要给孩子适当的压力,短时间的压力可以增强韧性,但长时间的压力会造成毒性压力。同时在过程中有两个点很重要,一是给予支持:老鼠妈妈舔舐幼鼠的毛安抚它;二是有恢复时间:每次被带离15分钟,回来恢复一下,又被带离15分钟,再恢复一下。
  因为这后续还有一个实验,如果把幼鼠带离超过3小时,即使再回来,它也不会和老鼠妈妈再建立关系。
  有压力没关系,每个人都有抗压能力,重要的是留白,需要有空隙和恢复时间,让孩子可以缓过来。同时家长要在情感上给予支持、理解。
  这里面还有一种自虐式自律,即使自己很不舒服也要强迫自己去实施,短时间内可能有利于形成自律,但是不利于孩子的长期发展。
  #2
  用记录代替计划:获得掌控有利于培养自律
  事实证明,当孩子的掌控感更强烈时,他们的自律性会更好。
  掌控感就是由谁来决定,家长给孩子制定计划其实是不好的,可以让孩子制定计划,家长一起商量。
  有一个特别容易被忽略的点是,你制定的到底是计划表还是记录表?就像之前一度流行的清华学霸的计划表一样,我仔细看了,那其实是一个大学课表,中间记录了课程空余时间她做了什么,她在采访时也说了,那其实是个记录,如果是计划的话,未必能完成。
  计划和记录有什么区别?就是"掌控"。
  当你在计划的时候,无论是自己计划的还是家长计划的,在执行的当下,我只需要按部就班就行了,这时候掌控感就少了。
  记录是什么?
  记录能带来成就感,"哇我一天做了这么多事!"家长让孩子每天记录下自己做的事,一定是很多的,很少有孩子一天只做一两件事。在这个过程中,他有成就感,也能更多掌控自我。
  同时,记录给孩子提供了反思的机会,从记录中看出自己每天在做什么,哪个方面花的时间多,哪些部分可以改进?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也有更多进步的可能。因为他记录下来了才能发现自己问题出在哪了,不能总是由家长帮他发现。
  所以,我们更推荐家长把"计划表"改成"记录表"。
  #3
  自律培养的四个要点和两大行动方案
  对于自律的培养,其实是需要具备非常多基础能力的。有这样四个要点:
  压力要适度
  支持给到位
  留白不忽视
  掌控很重要
  在家长培养孩子自律的过程中,一定要及时观察孩子、停下来反思,压力是不是适度?
  除此之外,家长的支持要给到位,心理层面多给孩子一些理解、共情,给他充分的情绪释放,比如运动。家长要给出留白,有时候一天的计划表满满当当,即使家长在中间给出了一些留白,孩子也感受不到了,因为计划太满了。
  所以计划表可以做得大块一点,比如上午完成一件事。最后就是让孩子记录,慢慢就会形成自己的可实行计划。
  在这里,给家长提供两份行动方案:
  一、孩子的支配清单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探讨两个问题:"什么事我感觉能自己说了算"、"有什么事我觉得我应该说了算,但是并没有"。
  很多家长面临一个问题:明明感觉自己已经很给孩子放权、很尊重孩子了,吃什么、玩什么、穿什么都让他自己决定,家长觉得已经够了,但是孩子还是觉得处处被限制。
  或许孩子想要的是对自己的学习时间、做事顺序、上什么兴趣班能自主决定,所以这中间孩子和家长的想法是有错位的。
  让孩子表达,再跟家长的认知做一个匹配。慢慢家长就会知道"孩子想掌控的"和"家长认为他们可以掌控的"之间有没有达到平衡。通过孩子的"支配清单",帮助家长和孩子一起反思。
  除此之外,家长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写"有什么事我觉得我应该说了算,但是并没有",我接触到很多家长的困惑是不理解孩子:"我不明白他为什么一定要这样。"
  不明白就应该问孩子,家长不要去猜孩子,猜想会有一半几率猜错,我们更需要听他在想什么。
  当然不是孩子说出来了,家长就一定要满足,比如孩子说"我觉得我能看平板电脑的时间就应该是一整晚。"家长肯定不能同意,但是可以探讨、商量。
  二、我的一天记录表
  计划从记录开始,记录表是孩子成就感的开始,帮助他有更多反思。
  家长也能从中看出孩子的困难在哪里,比如在某一件事上花了特别多时间。
  前期记录很重要,记录到最后还是要帮助孩子形成一个大概计划。成年人也会有大概计划,因为成年人对自己是有预期的,知道自己能完成多少。但是对于低年龄段的孩子来说,他们不太能预期到底要花多少时间做完一件事,所以记录是很重要的。
  等孩子长大一点,让他们多一点掌控,就可以慢慢形成适合自己的计划。

亲子乐园如何规划亲子乐园项目作为增进父母与孩子的情感交流,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思维能力,越来越受到景区的欢迎,在亲子乐园里面能和家长一起互动,还可以享受户外的新鲜空气,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到很大的作这段时间会影响亲子关系!你注意到了吗?哪个妈妈不希望,自己和自家宝贝是彼此心贴心的小棉袄呢?但是,许多妈妈会担心,随着返回职场后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减少,或者家庭生活实际情况需要,孩子留给长辈去照顾,会影响亲子关系宝宝会不家长在孤独症儿童早期预防和干预中的重要性儿童被确诊为孤独症,对绝大多数毫无思想准备的家长来说,这无疑是晴天霹雳。这对家长家庭都将是严厉的打击和严峻的考验。正因为如此,家长的责任就更加重大,家长必须拿出十二分的信心和勇气来如何为宝宝挑选纸尿裤?市面上有几种?大家好,我是11个月的宝妈,以下是纯干货分享,总结一下我自己的经验,告诉新手妈妈,新生儿如何购买纸尿裤码数?购买多少?市面上有纸尿片纸尿裤拉拉裤纸尿片跟姨妈巾一样长长的一种是姨妈巾网红水晶泥重创女童视力,家里有的赶紧扔了市面上有一种玩具,由于其软乎乎的触感和晶莹剔透的外形,受到了很多小孩子喜欢。但外表美丽的东西,有时候也潜藏着危险。最近,希小玛就在网上看到了水晶泥重创女孩视力这样的新闻。原来是因为辞职后全职带娃我从未像今天这样坚信自己的决定宝宝出生以后,就辞职全职带娃,因为从备孕到怀孕,我都一直坚信孩子出生以后到入托的那几年很关键,我不想错过她给我的每一份快乐和惊喜。辞职全职带宝宝虽然现在是很辛苦,当然这期间也有过那预防出生缺陷准父母们必须要知道的事孩子是家庭和社会的希望及未来,每对父母都希望生育一个健康宝宝。但是在我国,出生缺陷的发生率达到5。6,也就是说每100个新生儿中会有56个存在出生缺陷,相当于每30秒就会有一个缺陷51岁妈妈二胎顺利诞下龙凤胎,赶上三孩政策近日,51岁的方女士顺利诞下一对龙凤胎,方女士和丈夫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对于这来之不易的孩子方女士更是感慨良多。方女士说自己本是晚婚晚育,30岁才生下大女儿,因为计划生育的关系,虽然双减政策之下,生孩子的门槛降低了吗?最近国家颁布的双减政策,为的就是减少k12父母们的内卷。为了了解咱们国家父母的内卷水平,我在中国家长教育焦虑指数调查报告了解到,百分之七十的家长认为教育支出占家庭收入的40以上。减办普惠性幼儿园需要什么条件?疫情常态化,已经成为了共识。虽然幼儿园已经竭尽全力做好疫情防控,但还是无法避免地域性疫情反扑带来的运营影响。幼儿园要想在疫情常态化的大形势下持久稳定的运营,少不了要依靠政府的支持。孩子沉迷电视,不仅影响视力,这些影响做父母的也不能忽视整个假期,豆子大多时间,都是沉迷在电视中。早上睁开眼,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视,就连吃饭都是目不转睛的盯着。最初妈妈也会劝他少看一会,觉得经常看电视,会影响他的视力。只是父母平时工作较
未成年人保护法制定XXX学校预防学生欺凌工作制度1成立XXX(学校)学生欺凌防控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完善学生欺凌的预防和处理制度措施,工作细化分解,具体责任到人。2建立早期预警机制,对可能的欺凌和暴力行为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控制幸福习习社生命密码双胞胎案例解读幸福习习社生命密码双胞胎案例解读但是最近有一个朋友问我我家是双胞胎呢,那不是生命密码数字都是一模一样的吗?可是我觉得他们两个完全不一样啊。现实生活中双胞胎也是一个很大的群体,为了给幸福习习社生命密码19号人解读,3号人性格幸福习习社生命密码19号人解读3号人性格今天,幸福习习社沐言跟大家讲讲热情主动的3号人。3号人,是所有生命密码主性格19中,最有艺术细胞的群体了。如果你的孩子是3号人,作为父母,应双减落实难在最后一公里,校长该背这个锅吗教育部又出台减负文件了,为什么说又?因为类似的文件几乎年年都是要出的,都已经成为惯例了。不过这一次的文件说起来跟以往还真是有点不同,因为这一次提的是双减,不仅要减轻学生的校内负担,师范类专业火爆,录取分数线直逼清北,教师职业优势开始显现曾几何时,师范类专业无人问津,和农地矿油这样的专业在一起坐着冷板凳。那个时候很多地方的师范院校分数虽然比较低,但还是常常招不满,降分录取是常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地矿油这些专业以为校长就那么好当吗?有本事,你来试试以前我女友一心想着当一校之长,为了这一职位日夜奋发,做了很多的努力,牺牲了很多自由的时间,不得按时下班,陪伴自己的孩子,辅导自己的孩子!可发生了一件事,让她从此打消了这个念头。那是我们家长才是孩子睡眠的保证媒体让孩子多睡不能只靠官方发力睡眠的好处在这里我就不在赘述了,相信每一个人都知道充足的睡眠是一天生活质量的保障。我偶尔会帮朋友的小孩上上英语课,前提是只要他们小孩忙得过来。暑假期间如何看待全职家长?如何看待全职家长近些年,全职家长这个词渐渐映入眼帘。这可能归因于人们观念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生存模式的改变以及二胎政策的普及等等。全职家长通过牺牲自己的事业把大部分精力和时间用如何让孩子主动学习?聪明的家长都用这招一提到孩子的学习,很多家长都为之心颤。有关家长辅导孩子学习的事也是宗门林立,派别繁多有咬牙切齿发自灵魂的拷问派有要求亲家提前带走,只求辅导作业的联姻派有因为辅导作业而被气的要做心脏10个孩子9个掰手指做算术,家长到底该不该阻止?一双小小手,十个手指头。掰手算算术,一三五七九。虽然儿歌都是这样唱的,但我相信很多父母和老师在看到孩子掰手指算数的时候,心里总是百感交集的。爸爸妈妈们总认为孩子应该尽早地摆脱这个笨这句话,也许是许多家长把孩子从小骗到大的话了漫漫育儿路,我们与孩子斗智斗勇,许多时候,熊孩子的各种行为让我们倍感压力,同时呢,作为家长,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也尝试过各种各样的方法来和孩子们相处,想让孩子们更好的进行工作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