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8000字心理学干货,帮你洞悉本质迭代认知,走出失恋之殇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进来的地方
  失恋有多痛?失一次就知道了。不否认有一些天赋异禀(根本没走心)的人,在恋情结束之后不但不痛苦,反而到达了人生巅峰,重拾人生的小确幸。但是还是会有很多人,在失恋后深陷痛苦泥沼、难以自拔。
  曾经有一个失恋的朋友抓住我,反复追问我一个问题:"如果能让我花光所有的钱买一颗后悔药,我一定会买的,你信不信?"问话者是一个"情场浪子",但依然难逃锥心之痛。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之前都是走肾,而那一次,是走心。
  其实,"失恋"这个词并不准确,更为准确的说法,应该是"亲密关系的断裂",任何一个人,只要走了心,在失恋时都会有或多或少的痛苦,它本质上是一种心理创伤。
  今天这篇文章我将就"如何从失恋之痛中解脱出来"这个话题展开讨论,从人性和心理学的角度理解失恋之痛,并对深陷痛苦囹圄的人给出认知和实操方面的具体建议。
  01 两个关键词,从"人性"角度理解失恋之痛
  不管是失婚还是失恋,它的本质都是结束一段亲密关系,这里面有两个关键词:亲密和结束。
  作为社会性动物,渴望亲密关系是人性的本能,虽然有的人貌似是一个"莫得感情的机器",但并不代表ta真的不需要亲密关系,恰恰相反,很可能是因为ta在潜意识里太渴望得到亲密,所以才会刻意远离。这类人使用的可能是一种反向形成的心理机制。
  与渴望亲密一样,害怕丧失同样也是人的基本人性之一。经济学有一个"损失厌恶"的概念:人们在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会认为损失更加令他们难以忍受。同量的损失带来的负效用比同量收益的正效用多2.5倍。
  所以,一段亲密关系的失去,相当于是两件相悖于人性的事情同时叠加,自然产生痛苦,就顺理成章了。
  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要解释这些概念和原理?解释它们对于缓解痛苦有什么意义?这个问题的答案在于:解释本身,就是一种疗愈。因为"需要解释"同样符合人性的基本需要。人最恐惧的,莫过于"不确定",比如说失恋之痛,我们之所以痛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这个痛苦不清晰。而解释,可以很大程度上缓解这种模糊的不确定性。
  我们分不清楚这种痛苦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情绪,又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感受?它们面目模糊,缠绕在一起。这种模糊感会容易让人丧失理性思维的能力,陷入感受的陷阱。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不愿意去探究这件事的本质,而选择简单的将"伤口"进行处理和隐藏。花式毒鸡汤会教育失恋的人"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去健身房减肥,变成"令ta刮目相看的自己",或者用鸡血自我欺骗,告诉自己"离开我是ta的损失"......
  这些方法,如同饮鸩止渴,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事实上,所谓痛苦,大多来自于心中的执念和对未知的迷茫,所以,看透执念之"执",解除未知之"惧", 能够帮助我们脱离痛苦。
  就像哲学三问中的"是什么""从哪来"——了解了痛苦的"前世今生",自然也就知道"往哪去"了。
  理解的越深刻,越能坦然面对。
  02 三种创伤: 从"心理"的角度理解失恋之痛
  失恋的痛苦是一种复杂的情绪感受,它包含很多内容,比如对失去的焦虑,对过去的遗憾、对未来的恐惧,还有,对"被分手"的不甘心等。
  这些情绪感受背后,皆是创伤。了解创伤,也就是理解自己。
  ① 创伤1:分离焦虑
  一说分离焦虑,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孩子的分离焦虑,比如孩子刚上幼儿园时,就会因为强烈的分离焦虑而产生种种不适应。如果一个人早年的依恋关系构建的很充分,那么ta就会比较快的适应焦虑,逐渐从混沌共生,走向独立分化,并且能比较顺利的接受"分离是人生常态"这一基本常识。
  但是很多人早年的依恋关系并没有建立的很充分,分离焦虑的问题会一直存在。比如在幼儿园门口,其实很多孩子已经适应了集体生活,但是妈妈却仍然心如刀绞——这种类型的妈妈,其实就无法接受分离焦虑的痛苦。她们很可能会将这种潜意识投射到孩子身上,当孩子接收到妈妈的"真实信号"后,他们就会变得粘人,对去幼儿园这件事非常抵触。
  所以,分离焦虑的现象在很多成人身上都有程度不同的体现。
  曾奇峰曾经说:从本质上说,世界上只有一种关系,就是自己和早年抚养者之间的关系。在此后的所有关系,都是在这一种关系的基础上的投射。亲密关系自然也不例外。如果一个人早年在父母那里获得的安全感不充分,那么ta在分手时感受到痛苦的几率也就要更大一些。所以,在亲密关系中,依赖心更重的一方显然会在分手时更加痛苦。与人格成熟的人相比,他们更加无法承受分离焦虑带来的痛苦感受。
  这一点,在我身上得到了很好的验证。在我早年的时候,失恋会令我非常痛苦,那是一种几乎无法忍受的痛苦,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煎熬。但随着我心智的成熟和人格的成长,对于分手这件事就越来越能够接纳——当一个人越能够从自身获取安全感,对外界的依赖就会越少。
  如果长久的沦陷在分离焦虑中,我们就需要好好的看清自己,抱抱我们的"内在小孩"了。
  ② 创伤2:被遗弃"感"
  分离,其实是一种心理"创伤"。
  这里面,要稍微解释一下创伤的概念。提到创伤,很多人就会立刻想到鲜血淋漓的伤口,好像是个很严重的词汇。其实,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即使再完美的父母,也会不可避免的给孩子造成心理创伤。所以,创伤其实是一种不可避免的成长的代价。
  创伤的本质,实际上是自恋的受损。所以从这个角度就可以理解:人的成长,本质上说,就是从自恋走向分化,从依赖走向依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自恋不断受损,心理不断的分化,人格在创伤与修复中变得越来越成熟和完整。
  在所有的创伤体验当中,"被遗弃感"是其中常见的一种。这里面的关键字是"感",换言之,被遗弃感是人的主观感受,而不一定是客观事实。比如妈妈没有立刻满足婴儿的需要,对于婴儿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创伤,它可能在等待的那几秒钟内感受到无边的黑暗,产生了巨大的被遗弃的恐惧和孤独感。
  我在上幼儿园时的一次经历令我印象深刻。我妈去幼儿园接我时,被一个小朋友告知我已经被我爸接走了。当时电话并不普及,我父母又处于分居状态,所以我妈没有求证,而是想当然的认为我确实被我爸接走了。结果,我便在幼儿园住了一夜。
  当时,保育室里有值班的阿姨,从事实上说,我并没有被真的遗弃,但是这一次的创伤还是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和刺激。
  分手,是一段亲密关系的断裂,当遭遇失恋时,早年未被疗愈的创伤感很容易沉渣泛起,被遗弃感会卷土重来,带给人深切的恐惧与焦虑——这就是很多人无法忍受失恋痛苦的重要原因。
  但是作为成年人,我们需要分清楚感觉和客观事实,被情绪激发的早年创伤,并不是当下的客观现实——当我们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如果遭遇被遗弃,只有无助和死亡,但作为成年人,除了我们自己,没有人可以真正的遗弃我们。
  我们要分清楚:这是一种被激活的创伤感受,但却不是事实。
  ③ 创伤3:价值受损
  两个人分手,一般来说,"被分手"的一方,痛苦程度会高于主动分手的人。这是因为"被分手",会给人带来极大的价值受损的感受。
  价值有多重要?可以说,一个人活着,归根到底是为了寻找存在感和价值感。没有价值,人就等于不复存在。
  分手这件事,会极大的激发人的自我价值受损的感受。尤其是对于一些自我价值感不稳定,其自我认知,主要来自于外界评判的人来说,更是如此。他们会本能的把"分手"和"我不好,我没有价值"联系在一起,产生严重的自我攻击。
  人的自信,不在于ta的外表多淡定,或者嘴上怎么说,而是ta自己内心深处对自我价值的认知。很多人的自卑,是藏在淡定或自大的面具下的,当遭遇失恋这种重大创伤的时候,它就会冒出来,吞噬心灵。
  自我价值受损,带来的是绝望、羞耻、愤怒、绝望等种种复杂的感觉。它会激发人内心深处的原始创伤,甚至让人产生"我在关系当中的消失,同时意味着我这个人消失了"的错觉——这种致命的幻灭感,会令很多人痛苦不堪。
  亲密关系的断裂带来的痛苦的原因,大多可以从以上三种心理创伤上找到答案,了解这些创伤,是为了更清晰的帮助我们厘清自己的内心,看看我们的痛苦,究竟是来自于哪里。
  诚实的面对自己,永远是解决问题的唯一路径。
  03 走出失恋的正确打开方式:万物皆有裂缝,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虽然失恋的痛苦情真意切,但是我们并非对此束手无策。当深刻的洞悉了人性和人的心理创伤之后,接下来,我们需要谈一谈用何种方式能帮助我们减轻失恋的痛苦,甚至,能够将失恋变成宝贵的人生财富的话题。
  (1)认知层面:迭代认知,是摆脱困境最高效的路径。
  在所有方法中,改变认知是最容易对人的行为施加影响的。很多时候,我们做不到,不是因为改变本身的难度有多大,而是在没有认知上实现彻底的反转。
  从这个角度说,我们的顽固程度,可能远比自我认知的要严重的多。
  ① 改变被动思维:拥有主动性和选择权的"自由思维"
  在当代最伟大的书籍之一《活出生命的意义》中,作者维克多·弗兰克尔讲述了自己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里的"非常"遭遇。在历经了炼狱般的痛苦后,食物、环境,甚至生死都不能自我决定的情况下,他认为人生依然还有选择权,即:即便只有一天的生命,也可以有多种选择,或者忧郁中死去,或者乐观的享受,还可以抛开想法去帮别人做点事情。
  正是在这种思维方式下,他选择了在绝境中抓住毫无生还可能的希望,并写出了令人振聋发聩的句子:"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唯独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一己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
  所以,所谓"积极主动"的人,其实就是拥有选择权的人。
  这一点太重要了。如果让我选出对我的人生改变最大的几个认知升级,那么"人生的选择权"必定名列前茅。我认为,如果能深入的理解(我指的是真正理解)人生的主动权和选择权这个问题,至少可以解决80%的人生烦恼。
  一个人,一旦从内心深处有了"我的人生我做主"的自我掌控感,整个人就会焕发出蓬勃而旺盛的生命力,能够真正的自我负责并心甘情愿的付出努力。走出失恋,本质上也是如此。它不再是一个被动接受、苦苦煎熬的过程,而是一个可以主动创造和改变自我的过程。
  生活中,在学习中拖延磨蹭的孩子、在工作中一边抱怨又一边硬着头皮为五斗米折腰的职员、在亲密关系中因为对方没有猜中自己的心思,就作天作地的"作精"、还有在网上怼天怼地的杠精、总认为别人做了"过分的事",而把自己气的自己火冒三丈的人.....从本质上说,都是没有自我掌控感的人,他们的生命力也因此萎缩,无法舒展,更无法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如果一个人能真正从被动思维转变为主动思维,ta就会把自己的命运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里,通过自我调适和自我增值,重新获得幸福。而不再是通过希望别人"踩着七彩祥云"来拯救自己。
  这是一个人思维和认知的质变。
  ② 本质思考:"第一性原理"才是决定事物的最本质的的不变法则
  第一性原理又称"第一原理"(First Principle),原是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一个哲学术语,他认为每个系统中存在一个最基本的命题,它不能被违背或删除。第一性原理的本质,是用物理学的角度看待世界——回溯事物的本质,重新思考怎么做。
  所以,想要解除失恋的痛苦,我们有必要先回溯爱情的本质。
  虽然自恋的我们都认为自己的爱情故事独一无二,但真相却是"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你的爱情故事,和成千上万的爱情故事的内核,几乎完全一致。爱情的本质,不过是荷尔蒙驱动下,内心投射的满足——荷尔蒙决定人的生理需要,而内心投射决定了人的心理需要。
  透过现象,直击本质,我们会发现,吸引自己的人,要么与自己相似,要么身上具备某种自己渴望但并不具备的特质。所以,归根到底,爱情的出发点,只不过是"我"自己的投射。
  明白这一点,你就会深切的知道:其实你也许并不是真的那么"爱"对方。你爱上的,是自己内心的投射,而痛苦的,也不是对方这个人,而是自己内心的幻象被打碎带来的幻灭感。
  从这个角度说,失恋的痛苦游戏,其实可能只是一个出于不甘心和原始创伤带来的自我感动的游戏。通过执着的痛苦,来证明自己的存在和价值。
  从自我感动中走出来面见真实,看透本质,也许你会更好的放过对方,更放过自己。
  ③ 洞悉"价值原则":两性关系本质上也是权利关系,也讲究价值对等。
  分手后很多人急的抓耳挠腮,痛苦的夜不能寐。这时解除痛苦最快的"解药"就是复合。所以,很多人都在分手后上演一出又一出复合的闹剧。有的人得偿所愿,但他们会很快发现根本问题并未得到解决。有的人更惨,纠缠不清的复合戏码,反而把对方推得更远。
  凡是有此执念的人,本质上都是不懂得恋爱关系中"价值原则"的人。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说爱情与婚姻的本质是一对"男女互相借用对方的性器官",这话说的......好吧,一针见血。爱情存在的基础,其实是价值原则。
  试想,为什么一个人要跟你分手?归根到底,是因为"不爱了"。所谓"不爱了",就是在对方眼中,你的价值消失了,或者,至少是与ta期待的价值不对等。当然这个道理反过来也同样适用。
  所以,价值又是什么?
  价值,不仅仅是经济层面的门当户对。一般来说,价值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审美价值、实用价值和衍生价值。前两种比较容易理解,而第三种衍生价值,是指从男女双方延伸出去的附属价值。
  所以,爱情中的价值原则决定了两性关系的本质,其实是一场权力游戏。
  霭理士曾经深刻地指出:"恋爱的艺术,就它的最细腻最不着痕迹的表现而论,是一个男子和一个女子在人格方面发生最亲切的协调的结果。"他还说,"婚姻关系决非寻常的人事关系可比,其深刻处,可以穿透两个人的人格,教他们发生最密切的精神上的接触以至于混化。"
  这句话深刻的解释了爱情中价值对等的内涵,其实是人格的匹配程度。
  人格成熟的人,在亲密关系里往往游刃有余,即使分手,也能保持理性和平静。而人格不成熟的人,在亲密关系中,常伴有指责、争吵、冷暴力等状况,在分手后,又常有纠缠、痛苦等状况发生。心理学家曾奇峰说:心智不成熟的人,其实没资格谈恋爱。这种恋爱伤人害己。
  深刻的理解了爱情当中的价值原则,或许就能从自我悔恨或怨恨对方,又或百爪挠心的渴望复合的执念中走出来,把关注的重心重新放回自己身上,重新构建自我价值。
  说到底,人的自我价值感的提升才是解决痛苦的终极武器——只有自我价值感稳定的人,才不会因为一次分手,产生自我攻击,怀疑自我的价值消失,并因此陷入痛苦的深渊。
  ④ 不确定思维:活在当下,但不刻舟求剑
  在《反脆弱》的作者塔勒布的眼中,世界的本质是混沌复杂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是世界运行的基本特征,他所提倡的"反脆弱",其实就是拥抱不确定、随机、混乱,并基于非线性获得利益。
  这世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一个心智成熟的人,必然比心智不成熟人的人,拥有更多的不确定思维,这样才能做到在变化面前的"反脆弱"。
  不确定思维,是一种发展型的思维方式,与之相对的,是僵固型思维方式。在生活中,大多数深陷执念中的人,都有程度不同的僵固型思维。比如,很多人之所以痛苦,是因为从内心深处认为"再也回不去了,永远失去了",这种遗憾令他们难以自拔。
  心理学的格式塔流派,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通过解决过去的"未完成事件",来完成自我救赎。分手本身,也是一件令人遗憾的未完成事件,但是如果换一个角度,以发展的角度去看待它,便有可能看到同一事物的B面。
  首先,曾经的感情是真实发生的,过去不会因为现在而被抹杀。
  其次,现在的离散,并不能决定将来永久的别离。
  第三,分手的本质,是两个人关系和角色发生了调转,从亲密关系重新回到普通关系。但角色和身份的变化,只不过是"变化即永恒"这个终极规律的其中一种表现形式而已。
  换言之,我们只是离散,并不是诀别。
  一个人越能拥抱"不确定",越能接受"变化",就越有在"无常"面前淡然处之的能力。这种能力,来自于人格的成长。
  (2)实操指导
  懂了很多道理,但是究竟如何做,能有效的帮助我们减少痛苦的滋扰呢?可以试试以下两个方法,亲测有效。
  ① 复盘与记录:完成哀悼与丧失的仪式
  美国心理学家库伯勒▪罗斯在她的著作《论临终与死亡》中,描述了人在面临不幸和灾难发生时,会经历5个情绪反应阶段:否认、愤怒、谈判、绝望、接受。
  想要完整的走出失恋的痛苦,一般而言,都需要走过这五个阶段。在这漫长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用一种方式来完成这段关系死亡的哀悼与丧失,其中,复盘和记录是最好的一个。
  复盘和记录,对于走出失恋非常有意义,在本文开头我提到的那个浪子,在我的建议下,写了3万多字回忆录,虽然他最后没有写完,但却对自己的疗愈起了很大的作用。
  复盘和整理的过程中,其实就是一个不断表达的过程,表达即疗愈。为什么很多人痛苦的时候找人说出来心情就会好了很多,这就是因为表达本身,既是情绪的宣泄,也是回归理性的梳理。
  在这一点中,值得注意的部分是,一定要用"写"的方式,而不是"想"的方式。人是很健忘的动物,非常容易被感受牵着鼻子走,如果只是想,就等于是让自己不断反刍那些糟糕的情绪,遗憾没有走到最后的结局。只有真正的用笔去写,才能启动理性思维,重新回顾在这段重要的关系中,自己做了什么,没有做到什么,思考爱的真谛,真诚的面对自己。
  很多人说,不知道写什么。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够真正开始这个动作,只要你做了这个动作,你的心就会指引着你的手,发出来自内心的声音。
  ② 做"输出型"的事物,不做"输入型"事物
  很多情感专家建议失恋后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去看书,去健身,"成为更好的自己",但我觉得这些都是鸡汤。不管是用这些事短暂的转移注意力,还是强颜欢笑,企图证明给别人看"我ok",它们都不是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而且,在失恋的痛苦期,去启动这些消耗能量的事,是很难的。
  但失恋后又必须做点什么,如果不做事,人会陷入更加焦虑、恐惧、悔恨的孤独感之中。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做什么事,能够让人保持专注,并且能够长久的投入?
  答案是:输出型的事物。
  什么叫输出型的事物?简单说就是需要你花费一些精力去做的,并且能够产生价值和正向体验的事。比如你去旅行,如果只是跟着旅行团行尸走肉的行走,那这趟旅行就是输入型的事物,也就是被动接受的事情。这件事不需要调动你的精力,所以你还会有大把的时间惆怅"如果他也在这就好了"。但是,如果你在旅行的时候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比如拍视频、写文案,将其发送到互联网上,那么你收获的,就可能是get新技能的充实、网友互动的共鸣以及做了有价值的事情产生的自我满足感。
  通过这些有价值的事情,你能真正的启动理性思维,将自己从被动的难捱状态解脱出来,从中间获得挑战和价值。
  写作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其实我的很多写作素材都来源于生活,不仅仅非要失恋才能写,通过记录生活以及在写作过程中进行深刻的思考,我提升了自己的写作水平、锻炼了自己的思维能力,同时也让自己的情绪得到了很好的抒发和宣泄。自然,时间也就变得不那么煎熬,而充满意义。
  通过做输出型的事情,不但可以帮助失恋的你挖掘自己新的价值增长点,同时,还能让你体会到除恋爱之外的更广阔的的世界。
  活的精彩,从来不是为了证明给别人看,证明"你和我分手是你的损失。"而是精彩本身,就是一个人活着的使命。正如莱昂纳德·科恩所说: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进来的地方。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重新认识自己,爱自己,疗愈自己,这难道不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吗?
  【写在最后】
  我原本只打算写3000字,结果写了8000字,但是这个话题还没说完,希望在以后还有机会继续写。
  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倚,任何事情都有A面和B面,失恋的确是一件很折磨人的事情,但是我依然觉得,它也同时也是我们发展自我,懂得爱与被爱的机会。
  爱情来了,享受它;爱情走了,目送它。人生是一场孤独的旅程,我们在这场旅程中享受的是每一个时刻的精彩。
  我是"有梦想的唐糖",心理学的终生学习者与践行者。欢迎关注,互动,点赞,评论,打赏...
  你的评论,可能会成为我下一篇文章的主题~
  我为自己写作,而产生共鸣的读者,只是刚好遇到我的"同路人"。

笑话一则!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舅舅坚持单身是没有遇到对的人在我还很小的时候,我就知道小舅舅崇尚身心自由,立志单身过一辈子。姥姥姥爷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哭也哭了,劝也劝了。亲戚朋友们也轮番上阵,但小舅舅依然我行我素,没有丝毫的改变。被他们逼笑话二则!表哥问我周末有空没,他介绍美女给我认识1今天刚下班,我接到表哥打来的电话,询问我周末是否有时间。我周末本来约好了朋友们一起去聚会。我问表哥有什么事情?要不要紧?表哥说他这个周末要加班,所以,他拜托我替他招待一个小美女。笑话二则!单纯儿童欢乐多,嘴甜的孩子有肉吃单纯儿童欢乐多!这堂是作文课,老师讲解了作文的题目和思路后,要求同学们当堂完成作文。同学们正在下面抓紧时间写作文。突然,一个不和谐声音响了起来,噗!谁放p了?爱调皮的小明,唯恐天下上幼儿园的小外甥牵着一个小女孩的手,告诉妈妈这是未来儿媳妇头条喜剧人1表弟从小爱吃肉,简直是无肉不欢。舅舅,舅妈就这么一个孩子,把他当成眼珠子一样疼爱。舅舅舅妈凡事都依着表弟的性子来,不加劝阻和节制,导致还在上小学的表弟,成了一个200多女子沉迷魔法想当女巫,花费5万元钱,学了个寂寞,愤而举报机构南京的一位女子,沉迷于电影小说中的魔法世界,幻想着自己有朝一日,可以成为女巫,能够放血招鬼,或者与动物通灵。于是,她专门找到了一家自称可以教授魔法的机构学习。在她交了5万元钱,却什陌生人一声不吭挨家敲门,楼下没应,我没有回应,楼上阿姨开门了今天我是下午班,上午在家的时候,突然,门外传来一阵敲门声。还没等我起身开门,隔壁家也传来了敲门声。我停住了。像这种每家都敲门却一声不吭的情况,我通常是不会给开门的。果然敲门人见没有笑话二则!销售经理激励员工再创佳绩,小王说我已达巅峰1销售部门的经理,正在给员工们讲话,鼓舞他们的士气,激励他们再创业绩高峰。经理说,大家想一想,只要跨过了这道业绩坎儿,你梦中的情人就在前方等着你。你该怎么办?底下的一群光棍们情绪高生活有时候比电视剧还曲折离奇,小王以为生活平静,结果无风起浪生活有的时候比电视剧还曲折离奇。小王原本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有妻有子一家三口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但突如其来的一件事,在他们生活中掀起了惊涛骇浪。小王是一个勤劳朴实的庄稼汉子。他与妻丈夫发现孩子不是自己的,妻子发誓没有出轨,二人怀疑孩子被调包小黄去年结婚,今年媳妇就给他生了一个大胖儿子。正当小黄开心不已的时候,却突然发现情况有点不对劲,儿子好像不是自己亲生的。小黄记得自己和妻子都是b型血,可新生儿居然是a型血。小黄把脑20年前外甥眼巴巴等着街上卖雪糕,雪糕买了,他却吃了个寂寞爆笑玩梗大姐家的大外甥大四开学了,小弟领着小侄子去送。大姐和小弟相差八岁。可是大外甥和小侄子却相差了18岁,几乎差出了一代人。天气热,小侄子闹着要吃雪糕。大外甥领他去买。两人一个一新员工入职,公司一个点头之交的同事,每天直勾勾地盯着你他只是安安静静地坐在我的对面,默默地看着我,便让我如芒在背,落荒而逃。一次,我去一个单位应聘,面试时,除了面试官外,还有一个年轻男子旁听。我以为他是公司的管理人员,就礼貌地对他笑笑
没有规矩的家庭,比贫穷更可怕孟子言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世间万物,皆有规矩,规矩,是一种准则,更是一种分寸。人若没有规矩,容易走入困境家若没有规矩,容易支离破碎国若没有规矩,容易走向败亡。规矩,是每个人一生的必孕期综合症?你害怕了吗?这是一个刚说到嘴边,就容易泪流的话题,百分之八十的人都会认为只要怀了孕,就坐等十月后孩子降临的喜悦,然而,真的是这样吗??去年27岁,无任何准备的提前下,在2021年8月检查出怀孕6随着月龄增加,宝宝快速发育,等到6个月左右,纯母乳奶粉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营养需求了。为了获得充足均衡的营养,他们必须借助外物辅食。这就是为什么到了一定月龄,一定要给娃添加辅食的主要是妈妈偏心吗鸟妈妈一直都在喂同一只小鸟y看了这个视频,让我想起了我妈妈我感觉妈妈很偏心,她对姐姐很好,对我却,我一直都觉得她很偏心。小的时候,我很想要一个玩具,妈妈却死活不给买,可姐姐只要开口O型血和B型血夫妻的孩子会溶血吗?O型血和B型血的父母生出来的孩子,B型血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如果母亲是O型血,胎儿是A型血或者是B型血,就有可能发生ABO溶血,这种血型相符的人发生的概率大约在20左右。并不是说只奇迹发生了,奶奶走后孩子竟然不哭闹了一事情经过作为在职宝妈上班时没时间带孩子,所以孩子白天主要交给奶奶带,一段时间姥姥会来帮忙带。宝宝的状况就是一岁之后(一岁之前暂且不谈)她奶奶带的时候几乎每天夜里都会哭,成小时的哭备孕时,男人吃什么对精子最好?很高兴为您答疑解惑!备孕不仅仅是女人的事情,男人的作用也非常关键,健康且品质高的精子和卵子结合,生的孩子更健康聪明。精子的质量与许多因素相关,如身体状况年龄疾病营养状况锻炼程度生活宅家亲子互动丨踢踢腿弯弯腰,大家一起来运动踢踢腿,弯弯腰,大家一起来运动!运动之前可别忘了,要先做好热身运动哦!01绘本大不同材料绘本,垫子玩法跳跳虎把绘本竖在地上,小朋友双脚跳起绘本。小贴士高高低低大大小小的绘本更具有挑你能给你的孩子带来什么?给孩子一个健康的身体,给他们上完大学的教育负担,给他们一个和睦的家庭,给他们一种尊老爱幼,积极进取的精神。谢谢悟空问答。我年过五十几岁,身患绝症,通过自救顽强地活了下来,现已退休,你觉得自杀的孩子对得住他们的家长吗?对不对的住又能怎么样?人是为自己而活,而不是为别人而活的,人也有选择死亡的权利,而并不是被其他人束缚,就是这么简单和无情作为曾经重度抑郁症自杀未遂的人,亲身体会,你说的对。因为如果崇州妇幼什么是NT超声检查很多孕妈妈都会听到医生讲NT是一个很重要的早孕期超声检查,但是却并不明白这一专业术语的含义,今天就带您来了解一下到底什么是NT检查。NT是什么?即颈项透明层,是指颈部皮下无回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