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阿兹海默症,不等同于老年痴呆!这棘手的疾病,有了治疗的希望?

  阿兹海默症,俗称老年痴呆。很多人了解这种病,但也有很多人不太了解。那些对阿兹海默症还不够了解的人,绝对有必要多掌握一下这方面的知识,尤其是这种病的治疗。随着社会步入老龄化时代,患上阿兹海默症的人越来越多。今天我们就来科普一下和阿兹海默症有关的一些事情。
  朱丽安·摩尔在《依然爱丽丝》中扮演阿兹海默症患者获得2014年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
  先说一下为什么要了解阿兹海默症。我们先澄清一个概念,阿兹海默症是老年痴呆的最常见种类,占了老年痴呆的50%到70%,但并不等同于老年痴呆。老年痴呆也会由其他疾病所引发,比如通常帕金森症常会导致老年痴呆。下面的表格是欧洲人统计的每千人阿兹海默症发病率。
  千人阿兹海默症发病率
  年龄
  千人发病率
  65-69
  3
  69-74   6
  75-79   9
  80-84   23
  85-89   40
  90~   69
  可以发现,阿兹海默症的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增加。对照上表中的数据我们可知,从65岁到74岁,患阿兹海默症的人为3‰+6‰=9‰,将近1%,还不算太高;从75岁到89岁,发病比例能达到9‰+23‰+40‰=7.2%;一旦超过90岁,阿兹海默症的总发病比例能达到15%,因为你要把上面所有的数加起来,才是总的比例数字,可以说惊人的高。上面表格没有统计超过100岁的情况,毕竟现在能活那么大岁数的人不多。不过按照上面的趋势我们可以推断,肯定能超过10%。可以这么说,假如你能活过100岁,阿兹海默症绝对是你要特别注意的疾病。   正常人脑(左)与阿兹海默症大脑(右)对比   其实随着人年龄的增长,尤其是到了很老的时候,比如八、九十岁,心智和行为能力通常有所衰退,很多老年人多少都会有点老年痴呆的现象,亲人反而觉得挺正常。很多老年人,恐怕还没等老年痴呆发展到能被确诊的阶段就故去了,所以老年人中发生老年痴呆的比例,绝对远高于前述统计中的数值。   中国人均预期寿命   2019年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是77.3岁。中国人均寿命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大约每10年增加3岁。假如这个趋势不变,则现在30岁的一个年轻人,活到80岁的时候,因为又过了50年,那时候预期寿命变成了92岁,80岁可能还没到退休年龄;再活10年90岁了,预期寿命变成95岁,说明还没活够;于是又熬十年,100岁了,此时的人均预期寿命为98岁,差不多够本了。这时候一琢磨,如果还有能力琢磨的话,阿兹海默症的总发病比例会很高,按照之前的讨论可能会超过25%。到时候超过四分之一的百岁同龄人老年痴呆,你是不是胆战心惊呢?   人类未来寿命预期   别以为现在的年轻人活到一百岁很难。实际上,前一段时间美国有人说,现在出生的孩子,很可能预期寿命能超过一百岁。也就是说,以后百岁老人是标配,没活到100岁那就亏大了。为什么预期寿命能不断增长呢?因为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以前治不了的"绝症"都能治了,寿命自然能得到延长。比如几个月前达叔患癌症走了,佰思科学就写了篇文章,人们正在利用去年刚获得诺贝尔奖的CRISPR技术治疗癌症。十几年、二十年后癌症很可能是可治愈的。再一个很有意义的发展是利用干细胞生长人体器官,以后器官坏了随便换。   心脏生长过程   身体上任何一个部件坏了都能换,但是脑子除外。阿兹海默症本质上来说,就是脑子坏了。阿兹海默症的症状大家应该都知道,一开始是记忆衰退,后来语言障碍、情绪不稳,最后甚至丧失自理能力。阿兹海默症现在属于不可治疗的疾病,因为大家连它的成因都不清楚,所以如何治疗自然难以下手。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目前并没有得到医学界广泛认可的,能治疗阿兹海默症的营养药物或疗法。这几年来凡是蹦出来说自己的药能治阿兹海默症的,一定是骗子。这样的骗子不光有,而且不少。   Tau蛋白   当然,对于阿兹海默症的研究也有进展。现在很多学者认为,阿兹海默症的产生和人脑中一种叫做Tau蛋白的物质异常有关。Tau蛋白异常会造成脑细胞内的微管瓦解,进而导致由细胞骨架构成的运送系统崩坏。慢慢地,神经细胞之间的化学讯息沟通失效,接着导致神经细胞死亡。   Tau蛋白会造成脑细胞中的微管瓦解   前不久《自然·医药》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给出了Tau蛋白分布与阿兹海默症之间的关系。当Tau蛋白主要在颞叶中分布时,会影响病人的记忆。颞叶是大脑中处理听觉、视觉、语言和记忆的地方。这种情况占了阿兹海默症病人33%的比例。第二种情况,占18%的比例,是Tau蛋白占据了大脑皮层区域,记忆丧失的情况不会严重,但会产生行动困难,而大脑皮层恰恰是负责运动的区域。   Tau蛋白含量与阿兹海默症病变之间的联系   第三种情况,Tau蛋白分布于视觉皮层时,病人会产生难以辨识方向,判断距离,辨识形状等问题,占30%的比例。剩下最后的19%,非对称地分布在大脑的左右半球,影响了语言能力。   大脑的结构   这一实验结果说明,Tau蛋白很可能是造成阿兹海默症的原因。如确实如此,则治疗阿兹海默症的思路,应从减少大脑中的Tau蛋白入手。思路有了就可以做实验了。2021年4月,位于美国纽约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药学院的研究人员在《细胞》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给出了小白鼠实验结果。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药学院属于Yeshiva大学   这些研究人员认为,人脑中本来有适当的蛋白质清除机制,叫做自噬机制,简称CMA,能清理掉Tau蛋白。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清除机制逐渐弱化,造成了Tau蛋白的堆积。那么通过清理掉脑中的Tau蛋白,就有可能逆转阿兹海默症的病情。为了证实CMA机制与阿兹海默症之间的联系,研究人员去除了小白鼠的CMA能力,结果小白鼠出现了记忆丧失和运动能力衰退的迹象,也就是患上了阿兹海默症。   Mathieu Bourdenx,博士后研究员,文章第一作者   研究人员发现,当人到了70、80岁的时候,CMA能力会下降大约30%,有可能解释为什么这个年龄段的人阿兹海默症发病率开始增加。之后研究人员又设计了能提升CMA机制的药物,并给患有阿兹海默症的小白鼠喂食。4-6个月之后,这些小白鼠的记忆力和行动能力都有所恢复。   Tau蛋白可能是治疗阿兹海默症的关键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治疗阿兹海默症似乎露出了曙光。当然,从小白鼠实验到临床试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假如Tau蛋白的确是引发阿兹海默症的真凶的话,则在未来十余年间,人类征服阿兹海默症的可能性是存在的。我们希望后面能听到关于阿兹海默症治疗的更多的好消息。   #全能创作家#

月球,俗称月亮,古时又称太阴玄兔,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并且是太阳系中第五大的卫星。月球的直径是地球的四分之一,质量是地球的八十分之一,相对于所环绕的行星,它是质量最大的卫星,也是肉眼就能看到!8月13日,一起去看流星雨,落在这地球上天文爱好者们有福啦就在明天我们将迎来英仙座流星雨而且没有月光干扰堪称年度最佳流星雨!湖北省天文爱好者黄丹丹2018年8月12日在湖北宜昌拍摄到的英仙座流星雨中的火流星。(星联CSV8月13日凌晨迎来英仙座流星雨极大晨报讯(记者梁耀华)8月13日3时,英仙座流星雨将迎来极大,预计每小时天顶流量可以达到100。每小时天顶流量就是流星在天顶每小时的出现率,也可以理解为在没有遮挡的情况下,一个观测者观察分子反应像数星星,新型化学显微镜拥有超高分辨率洪恒飞柯溢能科技日报记者江耘教科书上的化学反应均以单分子形式进行概念描述,但实验中得到却是大量分子的平均结果。一瓶380毫升的水,约含有10的25次方个水分子,投入金属钠会产生激烈科学家们重申气候紧急情况地球生命体征继续恶化据外媒报道,科学家们近日重申了2019年的气候紧急声明,并再次呼吁根据最新趋势进行变革。2019年,来自全球各地的11000多名科学家组成的联盟宣布了气候紧急状况,并为地球建立了一回顾流星雨据贵州中科天文教育与先进技术研究院专家的测算,2022年和2023年的英仙座流星雨将可能出现在满月之夜。届时,月亮就像一个大电灯泡似的杵在一边,流星的光芒将很难被肉眼分辨。所以,这遐(瞎)想系列之火星,建基地,有多难?从荒芜的沙漠到孤独的岛屿和最高的山脉,只要有空间,人类就可以扩张。毫不奇怪,我们已经在准备踏上火星,在地球之外建立第一个永久殖民地,甚至可能形成另一个星球,把它变成第二个蓝色家园。IPCC气候变化报告的五点结论与浅析不久前IPCC发布了其关于气候变化物理科学的最新报告,其中有五点较为重要的结论与大家分享。第一,到2040年,地球温升较工业化前将超过1。5摄氏度。巴黎协定所设定的目标为到本世纪末喷发数十次埃特纳火山长个意大利研究人员10日说,今年喷发数十次后,欧洲最高活火山埃特纳长高,目前海拔3357米,刷新自身纪录。今年3月31日拍摄的正在喷发的埃特纳火山。图源新华社据德新社报道,意大利国家地延误多时后,印度先进的空中之眼卫星发射任务失败综合印度zeenews新闻网等印媒报道,当地时间8月12日凌晨,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将GISAT1静止轨道对地观测卫星送入轨道的发射任务失败。GSLVF10火箭点火瞬间此次科普一下到底什么是基碳生物?人类就是碳基生物,但演变成人类如此复杂的碳基生物其实是基于地球这个合适环境的,地球大部分适宜生物演化的温度在20度50度之间,在这个温度下碳原子比较活跃,并且可以与其他原子结合成复
科学家绘制海洋碳汇时空演变图本报讯近日,自然资源部海洋环境科学与数值模拟重点实验室在全球海洋碳汇季节至年代际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上取得新进展。研究结果以季节至年代际全球海洋碳汇的时空演变为题发表于国际全球十大未来必要的科技发明(星际航行)10星际航行星际航行是有人或无人驾驶在星际之间旅行,通过恒星飞船实现星际航行通过出现在科幻小说中,由于距离非常遥远,星际旅行要比太阳系间旅行更难以实现。可以想像一下,如果能够设计出星际世界三大气象卫星对汤加火山成像,为何我们歪得很?与星下点有关上周六,南太平洋岛国汤加洪阿哈阿帕伊岛水下火山剧烈喷发,此次喷发是21世纪以来地球火山的最大喷发,据估测喷发等级达到了VEI强度56级。火山喷发在带来严重自然灾害的同时也考验着人造大家知道中国第一颗卫星多厉害吗?直接打破美国阴谋,夺得话语权说起卫星,它可以说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实力,也代表了一个国家最高科技的水平,更是连接太空和地球的桥梁,但对于我国来讲可不仅仅如此,在我国第一颗卫星发射成功后,第二年我们就打破了美国对中猎鹰9号一箭十飞发49颗星链卫星,上天卫星数超2000颗澎湃新闻记者张静美国东部时间1月18日21时02分,SpaceX猎鹰9号火箭一箭十飞,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49颗星链卫星。SpaceX累计发射星链卫星数超2000颗。发射国家航天局俄反卫碎片与我卫星擦肩而过中国青年网北京1月19日电(记者杨逸凡)2022年1月18日,国家航天局空间碎片监测与应用中心预警计算发现我国清华科学卫星(编号46026)与俄罗斯的宇宙1408碎片(编号4986卫星拍到汤加海底火山喷发震撼画面,就像地壳爆了颗痘1月15日的卫星照片拍摄的是汤加海底火山喷发景象。新华社美联2022年1月17日发这张1月15日的拼版照片显示的是卫星拍摄的汤加海底火山喷发景象。南太平洋岛国汤加的洪阿哈阿帕伊岛1新研究揭示宇航员太空贫血原因来源科技日报一项世界首创研究揭示了太空旅行是如何导致红细胞数量减少的,即所谓的太空贫血。根据发表在自然医学上的一项研究,科学家对14名宇航员在6个月太空任务中红细胞数量变化的分析显平行宇宙的理论基础及其批判物理学家布兰登卡特在1974年计算发现,如果带电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强度小上百分之几,行星就无法形成,宇宙中仅有的凝聚态天体将是恒星如果大上百分之几,恒星就永远不会爆发,恒星外部就不宇宙的诞生21世纪来临了,四季更替,千年狂欢,但人们并没有忘记那些长期困扰人类的疑问。人们渴望通过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来更多地了解大自然。宇宙是永恒不变的吗?宇宙有多大?宇宙是什么时候诞生的?银河系中心的一个信号源难住计算机和科学家突然出现又神秘消失据美国商业内幕网站报道,悉尼大学的一名物理学博士王子腾(英文名ZitengWang)所在团队在2020年对澳大利亚平方千米阵探路者(ASKAP)获得的数据进行了梳理。该团队已经用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