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关于公众号编辑招聘

  一般是不回复简历的,能面试的直接转给同事。有两个原因,第一,简历多,时间上回不过来,以前尝试回复,但是对方会追问为什么,后来就不敢了,处理方式就是在发招聘的时候提前感谢、说明;第二,简历自身的问题,比如很多简历不符合硬性要求,我要求"有编辑相关职业经历",结果有正文里第一段就写"虽然我没有过经验,但我有热情和兴趣",其实这种热情并不打动人;比如简历附件有 50M、100M 甚至更大,通常就不太会打开。
  招聘并不突然,只是记得没在公众号里发过,正说明事不宜迟。我一直在招"编辑"、"编辑助理",这两个职位在我看来有很大区别。
  编辑,除了会写作,也要会协调资源(写手、摄影师、采访对象等),更核心的能力是提供选题,并且根据需求对文章进行修改和编辑,等等。
  编辑助理,则是配合编辑去完成专题。配合并不意味着依附,而是能够解决不同的编辑问题。例如整理、联络、收集、翻译、校对,有时候也会独立写作。
  编辑和编辑助理都招。
  我接触到的、真正能成为"编辑"的人实在太少。很多人并没有自知:会写稿子,并不代表你就是个编辑。
  薪资也是根据具体能力和效率来谈的。薪资不能和大厂相比,我们有同事觉得薪资跟同龄人相比没有竞争力离职了,我觉得很合理,后来我自己做了一些内部的调整,就是基于稿件质量和流量的奖励和激励。
  虽然我有信心"带"出好的编辑,也乐意去分享微薄的媒体经验,但是我对这种教育式的工作环境很谨慎,甚至很抗拒,主要不太想在年终总结里看到员工说"在这里我学到了……",更想看到"我做到了……"……
  希望跟"职业"的人合作,职业感强、又很有热情的人,真的很少见。未来能见到更多吗?我好期待。
  很久之前我说优先考虑做过杂志的编辑,并不是说纯新媒体编辑不行、不招。优先考虑,原因是,杂志编辑多了一些编辑流程,例如协助美编排版或者提供排版思路,这里说的排版是杂志平面排版,它的阅读逻辑和新媒体阅读是有差别的,有这样的意识,做新媒体的时候,会"多想一点点"。当然新媒体排版有新媒体的规则和想象力,我这里并不是不招募新媒体编辑。
  在这之前我已经非常确定,虽然我自己对内容和写作有相对严格的标准,但过去几年我因为精力分散,并且长期在旅行,没有认真地让公号成为一个稳定的媒体,这意味着我最喜欢也最想做的专题被选择性地抛弃,同时也影响了输出效率,总而言之浪费了时间,更是对读者不负责任。
  我喜欢专题,也许能力也在制作专题而不是其他,不能浪费。因此,本公众号的改造必须开始了。它原本是"个人媒体",专题化改造之后,我和同事终于可以把更多有意思、值得反复观看的事情、景色分享出来。
  我们希望做精致化的新媒体内容,不能说是杂志水准,至少能够朝那个方向努力。不用回过头去"检验"一番此前的稿件,因为人还没有招齐,招到之后,未来会更好的,我相信。我自己也会尽可能写稿子,哪怕是作为练笔,也不能停下来。
  对了,2019 年我曾参与创刊了一本新杂志,那是我最后一次发布很正式的招聘信息,幸运的是也找到了可以一起创作的团队。一年后,杂志创刊出来,我就回到了新媒体,并且于 2020 年参与了实体商业的实验——从书店开始。我热爱杂志,杂志的方法论适用于太多工作,是这个信念支撑着我,同时觉得自己不是"只能做"杂志的人,我们还可以做更多有意思的事情。
  突然又说起招聘,因为我们刚刚租了新办公室,有一种"虚位以待"的兴奋。不是封面那个办公室,其实我们这几天还在准备装修。希望那里会是个好专题、好创意诞生的地方。
  新办公室在北京朝阳区 CBD 区域,很堵,好在有地铁。过去半年我们在三里屯办公已经开始实行弹性工作制,也就是不严格要求坐班,除了规定必须来办公室(通常是开会)的时间,其余时间弹性安排。
  虽然有时候"媒体""编辑"听上去都不够坚固、也不够有吸引力了,但那不是我们的问题,那是行业的问题。"公众号编辑"听上去也是件天花板很低的事情,常常听到有人问微信公众号还有希望吗?微信还有竞争力吗?这些问题,六七年前我不知天高地厚地跑去给各种人做"新媒体分享"的时候,就听到无数次。
  我觉得,平台有没有竞争力,和我们自己有没有竞争力,是两回事,做一根有自知之明的萝卜,找到自己的土壤,茁壮生长吧。
  我的邮箱暂时是这个:
  strawland@qq.com
  欢迎自荐和推荐,期待和想继续做编辑、做媒体的人先聊聊,试着用有限的新媒体平台做杂志化的内容,让我们一起。☁️

新疆哈密发现两类新属新种恐龙化石,为什么新疆有这么多恐龙化石最近,来自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中国团队和巴西团队合作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报道了我国新疆地区发现的早白垩世翼龙动物群中恐龙化石的最新研究成果。专家们根据残存的恐龙颈椎美国宣布进入国家紧急状态,最大燃油管道商遭网络攻击暂停运营据英国广播公司(BBC)5月10日消息,美国总统拜登宣布美国进入国家紧急状态,因当地最大燃油管道运营商遭到网络攻击,被迫关闭美国东部沿海各州的关键燃油网络。据此前报道,美国最大成品奇特的物理结果为暗物质研究带来光明科学家们喜欢探索神秘的事物。当他们的预测被证实,欣喜自然不言而喻若实验与预期结果不同,就很耐人寻味。近年来,在粒子物理学和天体物理学中出现了几种反常现象。有时这样的结果可以用设备故你知道一克反物质有多可怕吗?反物质到底有多可怕?科学界仅1克就能摧毁纽约!在1928年,英国物理学家保罗狄拉克首次预测了反物质的存在,它认为每一种物质粒子都存在着其相对应的反粒子,两者质量相同,但电荷却相反,重庆南岸区要拆迁,居民即将变有钱,每平方米1。8万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各个城市发展都十分的快速,城市建设也是日新月异,而建设新的现代化城市,就会因为土地资源有限的原因,会去拆除一些闹市中的老旧小区,从而建起高楼大厦,让城市玉兔2号在月背发现不寻常物质,反射出异常颜色和光泽,呈凝胶状我国在2019年1月3日成功登陆月球,我们的嫦娥4号和玉兔2号在月球上足足服务了我们26个月昼之久。在月球的极端环境下整整工作了749个地球日,累计行驶里程628。47米。这一系列宇宙大爆炸炸出所有物质!那有没有想过原始材料来自哪?综述当我们看到宇宙当中星,恒星,星系以及其他的所有物体时,个显易的问题出现了为什么会有物质存在,不是什么都没有?如果考虑控制着我们宇宙的那些物理定律,那么问题变得更加有趣。众所周知能开椰子会爬树,世界最大陆生蟹,如今在当地居民餐桌上挣扎着生物的演化是随机的,没有方向与目的,对于任何生物而言它们的目的其实只有一个活下来并繁衍基因。在繁衍的过程中,每一代基因都有可能出现随机的突变,如果这种突变的基因更容易在环境中生存,在科学家的眼里,水为什么被称为自然界最复杂的物质之一?前言现在的人越来越注重健康生活,早上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喝上一杯水。多喝水睡眠足,瓜果蔬菜营养好,这一句耳熟能详的儿歌将健康生活的几大要素都说完了,这其中喝水是排在第一,这足以证明明月爽约入云里,佳联应邀登屏来国庆中秋双节临近,与友人相约,网上观月赏联。不巧,昨日遇雨,明月不见,而诸友网上赏析品评名联佳句的兴致未减,热烈进行。我将发言记录整理出来,以飨诸位师友。照例,好友袁岳先发言,他说全国首个量子信息本科班首次招生完成9月3日至5日,清华大学交叉信息学院姚班智班量子信息班二次招生如火如荼的开展。与往年二招不同,今年的二招新加入了量子信息班(量信班)。量信班于2021年正式成立,由图灵奖得主姚期智
蚂蚁到底是不是二维生物?人类到底在三维空间还是其他维度空间?导语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技术开始变得越来越高端。很多科学家可以在不同的方位测量不同的空间,而有些科学家猜测维度空间可以分为好几种层次。而人类所在的空间属于三维空间,其实在三维外媒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达300万年来最高值新华社北京5月24日新媒体专电外媒称,隶属于西班牙国家气象局的伊萨尼亚天文台在2019年4月探测到地球大气层二氧化碳浓度突破415ppm,达到了416。7ppm,为300万年来的最灯塔水母能长生不老,逆生长基因成科学家研究对象长生不老是历史上许多君王和独裁者的终极梦想,科学家也持续探索着长生不老的可能性。人类从天上找到地下由科学谈到玄学来寻觅不朽之道的同时,长生不老的秘密却可能一直在海里漂着。灯塔水母可恐龙灭绝再到人类出现之前,地球发生了什么?恐龙还生活在1亿年前,但是到6500万年前有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撞击了地球,导致恐龙灭绝。在那之后,大约5000万年前,有一段时间,鸟类生活在世界各地,产卵的哺乳动物是哺乳动物的为什么科学家总说外星球可能有生命?移居月球移居火星,对于我们来说,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科学家之所以选择月球火星,是因为它们离地球都非常接近。这不仅意味着交通便利,而且靠近我们的位置,更容易拥有一个和我们一样的温度业余地质学家发现两颗牙,确认为8米远古海鳄鱼,填补历史空白科学上的事儿,有时候就是很奇怪某些专家终其一生,都找不到值得大书特书的发现,而业余爱好者,总能一鸣惊人,找到惊世骇俗的宝藏。丹麦西兰岛的斯泰温斯柯林特峭壁,堪称一个地质奇迹,这里裸木星真的在围绕太阳的中心公转吗?当我们描绘太阳系时,我们常把太阳,主导一切的恒星作为所有事物围绕的中心,平稳且不可撼动,行星在各自的轨道上围绕太阳公转。这样的描绘让事情变得容易理解,但是准确来讲它不准确。以太阳系宇宙中最小的恒星有多小?最大的有多大?问题中并没说明最小最大指的是体积还是质量,天文学家最看重的是天体的质量而不是体积,下面就从质量方面说一下恒星的大小。据科学研究,理论上恒星的质量下限是0。08个太阳质量,低于这个质恒星的回光返照超新星爆发恒星,名字叫恒,却并非永远存在。和人一样,恒星也有自己的寿命,也会有终结的那一天。当小质量恒星死亡的时候,它的内核会发生收缩凝聚,形成一个致密的天体,外壳则会一点点膨胀,变成红巨星为什么恒星的质量各有不同?按照我的理解来说,恒星可以由不同密度的气体形成,但常常假定当它们达到了一定临界质量就会发生聚变。一旦达到临界质量发生聚变,直到向外的压力抵消引力为止,那么所有恒星的大小应当大致相同宇宙之旅大爆炸宇宙形成的故事2太阳地球月亮的形成(上)一银河系出现137亿年前,在某种极度混沌的背景下,有一个无维度的包含了宇宙全部物质的密度极大温度极高的奇点,这个奇点发生了大爆炸,由此开始了宇宙时间及空间的膨胀。随着宇宙体积的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