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奇点?上传意识?在网络空间永生?做梦之前先搞清楚人脑吧

  撰文 John Horgan
  翻译 乔宇
  审校 韩晶晶
  我今年62岁,上年纪的人该有的一切都出现在了我的身上:花白的头发、有问题的膝关节、问题更大的记忆力。我仍会打打冰球,但显然熵正在不断地变大。所以我内心有一部分非常愿意相信我们正在迅速地接近"奇点"。
  与天堂类似,人们宣扬的奇点有许多不同的版本,不过绝大多数都包括仿生大脑增强技术。首先,我们会成为半机械的"Cyborg",用大脑芯片强化我们的知觉、记忆和智力,并抛弃恼人的电视遥控器。最终,我们将完全放弃我们的血肉之躯,并将我们的数字化的"灵魂"上传到计算机。之后我们将幸福地生活在网络空间中,在那里,按照伍迪·艾伦(Woody Allen)的说法,我们再也不需要寻找停车位了。
  奇点的推崇者,或奇点主义者往往是计算机专家,比如企业家雷·库兹韦尔(Ray Kurzweil)。他根据摩尔定律所反映的信息技术爆炸性进步,预言"生物与非生物智能的融合"将在"不朽的以软件为基础的人类"身上达到极致。这些人认为,奇点的到来不会是在1000年或100年后,而是就几十年内。
  而那些研究真实大脑,而非人工大脑的专家则认为这些美妙图景幼稚得可笑,因为我们距离理解大脑如何产生心灵还差得很远。诺贝尔奖得主埃里克·坎德尔(Eric Kandel)说:"我们现在根本还没什么概念,最多只有一些有根据的、聪明的猜测。"神经科学家取得了有许多发现,比如坎德尔发现了海蛞蝓记忆形成过程的基础化学和基因机制。但这些发现七零八落,彼此缺乏联系,还没有一个宏观、统一的理论能弄清它们的意义。
  脑,常被称为科学中已知最为复杂的现象,这是有充分理由的。一个典型的成人大脑包含大约1000亿个神经细胞(或者称为神经元)。单个神经元可以通过轴突(输出线路)和树突(输入线路)跨越突触(轴突和树突之间的间隙)与多达100000个其他神经元相连接。处理一下这些数字,你会发现,一个典型的人类大脑的神经元连接数量是10^15量级的。
  突触连接还会不断地形成、加固、削弱和断开,更增加了脑的复杂性。老神经元的死去和新神经元的产生(支持后者的证据越来越多,推翻了几十年以来的旧观念),在我们的一生中都在持续进行着。神经元也会被重新训练从而改换不同的工作,例如从负责面部表情改为控制手指弯曲,从看到红色改为听到尖叫声。
  神经元绝非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它们展示出了多得惊人的形态与功能。研究者单单在感光系统中就发现了许多不同类型的神经元。携带信号跨越两个神经元之间突触的神经递质也有很多不同的种类。其他的化学物质,比如神经生长因子和激素,也在脑中不停变动着自己的含量,以微妙而深远的方式调节着我们的认知。
  关于大脑你了解得越多,你就越好奇它们是如何工作的——当然,它们也经常不能正常工作。它们会患上精神分裂症、躁郁症、抑郁症、阿尔茨海默病,以及其他许多尚不清楚成因、无有效治疗手段的疾病。
  奇点主义者仍然坚持认为大脑只是复杂的计算机,而这一类比是有一定基础的。神经元类似于晶体管,吸收、处理和再发射被称为动作电位的电化学脉冲。动作电位通常为0.1 V、持续时间1 ms,它们非常稳定,甚至在轴突上传递1米都不会耗散掉。动作电位也因其在示波器上显示的形象而被称为尖峰。据推测,它们是大脑信息的基本单位。
  让我们像许多奇点主义者那样,假设动作电位等价于计算机中的运算操作。如果大脑中有10^15个平均每秒处理10次动作电位的突触,那么大脑每秒进行10^16次运算,即每秒10^16浮点运算。一些超级计算机已经超过了这个处理速率。因此奇点主义者相信计算机的认知能力将很快让我们望尘莫及——除非我们通过仿生融合或上传意识来拥抱它们。
  然而,在我们进入网络天堂的路上还横亘着一个障碍,那就是神经编码。它指的是将动作电位以及其他生理过程转化成知觉、记忆、意义和意图的软件,或者说算法。
  神经编码是最深刻、最重要的科学问题。如果研究者破解了神经编码,他们或许可以解决诸如身心关系问题、自由意志之谜等古老的哲学难题。对神经编码问题的破解,原则上可以让我们获得掌控大脑以及心灵的无限力量。诸如精神控制、读心术、仿生增强甚至"灵魂"上传等科幻技术都可以成为现实。
  然而科学中最深刻的问题也是到目前为止最难的问题。神经科学家仍然对什么是神经编码一无所知。这并不是说他们没有任何的备选方案。恰恰相反,就像美国总统大选初选时的选民一样,研究者有过多的候选方案,而每个都有明显的缺陷。
  第一种编码方案是20世纪30年代英国神经生物学家埃德加·艾德里安(Edgar Adrian)提出的。在分离了青蛙和鳗鱼的感觉神经元后,艾德里安证明,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加,神经元的放电频率也会增加,其峰值高达每秒200个尖峰。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实验似乎确证了所有动物的神经系统都采用这种传递信息的方法,它被称为速率编码。
  然而速率编码是一种原始且效率低下的信息传达方式;想象一下仅仅用不同音高的嗡嗡声来沟通。神经科学家一直以来都怀疑大脑采用了其他更为微妙的编码。一种可能性是时间编码,在这种编码方案中,信息不仅通过细胞的放电速率来表示,还会通过尖峰脉冲之间的精确时间间隔来表示。
  比如,在速率编码看来,尖峰序列010101和 100011是一样的,因为它们拥有同样数目的0和同样数目的1。时间编码则会给这两串序列指定不同的意义,因为比特的顺序是不同的。时间编码可以把大脑的信息处理能力增加到接近香农极限——这是信息论所允许一个给定物理系统所能具备的理论最大值。
  一些神经科学家猜测,时间编码在前额叶皮层和其他与高级认知功能——比如决策——相关的脑结构中占主导地位。在这些区域中,神经元平均每秒钟只放电1或2次。
  在更宏观的层面上,研究者正在寻找大量神经元协同放电的"集群编码"。已故的杰拉尔德·埃德尔曼(Gerald Edelman)提出了一种被称作神经达尔文主义的方案,该方案认为我们的认知——比如说对一只动物的认知,产生于代表不同记忆——狗?猫?黄鼠狼?老鼠?——的大量神经元集群的相互竞争。大脑迅速选定与传入刺激匹配得最好的集群。或许是因为埃德尔曼总是用令人费解的专业术语表述它,神经达尔文主义始终没有流行起来。
  一种被称为同步振荡的集群编码考虑了大量神经元以同样的频率和时间放电的情况。1990年,弗朗西斯·克里克(Francis Crick)和克里斯托·弗科赫(Christof Koch)提出,40Hz的同步振荡在意识的形成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克里克是非常著名的科学家,因为他发现了DNA的结构,并指出DNA是控制所有生物遗传的极其简单的基因密码的载体。
  而科赫对神经编码"应该是像基因密码一样简单和普适的东西"这种想法表示怀疑。他指出,不同物种的神经编码似乎不同,甚至同一物种的不同感受模式的神经编码也不同。"听觉的神经编码与嗅觉的不同,"他解释说,"部分原因是组成单词的音节在不到一秒钟的短暂时间内就会改变,而气味的改变要慢得多。"
  "或许并没有普适的规则"支配着神经-信息处理过程,Koch说,"除了认识到大脑有惊人的适应性并且能够提取每一比特的信息之外,找出新编码是必要的。"我们对大脑如何处理信息知之甚少,因此"现在很难排除任何一个编码方案。"
  事实上,科赫帮助复兴了一个因被认为不合情理而在很久之前就被放弃的编码方案。这个方案曾被蔑称为"祖母细胞"假设,因为在它的归谬化版本中,我们的记忆为脑海中的每一个人物、地点或事物都指定了一个单独的神经元,比如祖母就有一个对应的祖母神经元。
  科赫和著名的神经外科医生伊扎克·弗雷德(Itzhak Fried)一起,辨认出了负责特定人物图像的神经元,从比尔·克林顿到史泰龙。在弗雷德曾因临床用途而植入电极的癫痫病人身上也发现了这些神经元。
  这些发现表明,一个单独的神经元远远不是一个简单的开关,它可能拥有强大的计算能力。有意义的信息可能不仅是通过大量神经元的齐声尖叫来传递的,也会经由一小部分细胞的耳语来传递,用的可能是简洁的时间编码。
  英国神经生物学家斯蒂文·罗斯(Steven Rose)认为,大脑通过基因、激素以及其他一些过程,在不同的层次上处理信息,既可能高于单独的神经元和突触,也可能低于单独的神经元和突触。因此,他对奇点主义者的一个关键假设提出了挑战:尖峰代表大脑计算输出的总和。大脑的信息处理能力或许要比动作电位所体现出的高出许多数量级。
  罗斯还指出,解码个体大脑的神经信号将总是极为困难的,因为每一个个体的大脑都是独特且在不断变化的。为了阐明这一点,罗斯提出了一个的思想实验,假设我们有一个"大脑显微镜",可以实时记录大脑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发生的每一件事。
  比方说,大脑显微镜记录了当罗斯看到一辆红色的公交车沿着街道开动时,他的所有的神经活动。大脑显微镜可以重建罗斯的感受吗?不可以,因为,即使是对如此简单的刺激的神经反应,都与他大脑之前的全部历史有关,包括他小时候一次险些被公交车撞到的经历。
  罗斯指出,要理解任何一个时刻的神经活动,科学家需要"获得我全部的神经和激素活动史",以及他所有的相关经历。科学家同样需要了解Rose曾经生活的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如果最近恐怖分子袭击了公交车的话,他对公交车的态度就会有所不同。
  这个分析表明,每个人的"灵魂"都是根本不可约化、不可预测、不可理解的。它显然没有简单到像奇点主义者假设的那样,可以从一个大脑中提取出来并转移到另一个媒介中。
  让我们面对现实吧。奇点是一种宗教性质的、不科学的幻想。科幻作家肯·麦克劳德(Ken MacLeod)称它是"书呆子的rapture",rapture指的是圣经中预言的末日,也就是耶稣把信徒带进天堂,而把我们这些罪人撇下之时。
  无论是精神上还是技术上,这种对超脱的渴求,都是很容易理解的。但是,作为一群个体和一个物种,我们面临着十分严重的问题,包括恐怖主义、核扩散、人口过剩、贫困、饥荒、环境退化、气候变化、资源枯竭以及传染病,比如艾滋病。工程师和科学家应该帮助我们面对世界上的问题,并找到解决它们的办法,而不是沉溺于奇点这种逃避现实的伪科学幻想。
  转载请先联系newmedia@huanqiukexue.com。
  《环球科学》2016年4月刊已上市,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到微店购买。

地球内部到底是什么?每天三万多吨的水流进地心,都未能装满?你或许以为地心是岩浆,以至与地球外表的火山相连你或许觉得地心是水晶,曾有学者指出水晶说并翻拍成影戏,惋惜最初被推翻你或许还觉得地球外部有着巨大的空间,生活着另一种文化,就仿佛我们常如果小行星即将撞击地球,人类能否用探测器撞击改变其轨道?2021年11月24日,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借助SpaceX的猎鹰9号火箭发射了一个特殊的太空飞船任务,任务名叫DoubleAsteroidRedirectionTest,简天舟四号成功发射!神舟十四号6月发射,外国宇航员也想去空间站5月10日凌晨,我国的长征七号遥五运载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携天舟四号货运飞船奔赴太空。大约在596秒时,火箭与飞船分离。天舟四号被准确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了圆满成功科学家检查韦伯太空望远镜的核心调试的最后阶段美国宇航局(NASA)的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现在正经历着从热到冷的所有季节,因为它正在进行热稳定性测试。同时,调试的最后阶段的活动正在进行中深入研究科学仪器的细节,这是韦伯望远镜的人类到底是不是猿猴进化来的呢?很多人都在问,你说人不是猴子变的,那么人类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会超出大家的认知,根据现在考古的证据,我们基本可以确定人类最早出现的时候可能要比恐龙都早。1871年两周内即可将塑料降解为碎片可以吃塑料的海洋微生物在青发现可以吃塑料的海洋微生物在青发现中科院海洋所孙超岷团队探索塑料循环经济发展海洋方案仅仅一年时间,深耕海洋微生物研究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孙超岷课题组就接连获得两项重大科研进展。202刚刚,成功对接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天舟四号货运飞船入轨后顺利完成状态设置,于北京时间2022年5月10日8时54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据介绍,天舟四号成功发射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首飞告捷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5月10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邱晨辉)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2年5月10日1时56分,搭载天舟四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五运载火箭,在中国文科学家用液晶创建平面魔窗来源科技日报加拿大研究人员第一次使用液晶制造了一个平面魔法窗,这种透明装置在光线照射时会产生隐藏的图像。在最新一期光学期刊上,研究人员描述了这种可产生任何所需图像的液晶魔窗的创建过论地球上的自我灭绝大战地球是怎么了??在太空看地球,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蓝色星球蓝色的是海洋,其他颜色的是陆地。这小小的星球在幽深空旷的太空里孤独得可怕就连这回从天上安然落地的航天员翟志刚都说在国际空间站总有一双眼睛盯着你其实,这是接上个话题说,我们活在这浩瀚无垠的宇宙中,是不是有一种寂寞,有一种孤独?茫茫宇宙就是我们自己在这孤独的地球上。其实,不是。总有一双眼睛盯着你,我们并不孤独。只是文明的程度
90芯片都是进口,光刻机都没有的俄罗斯,为何不怕美国卡脖子?其实,翻看人类历史发展历程,不难发现,人类在发展的过程当中,总是伴随着战争,现在基本上没有一个国家能够逃避战争这个现实问题。哪怕是一些世外之地,依旧会因为资源而发生战争。只不过现在继北斗后,中国再投200亿建鸿雁星座,美国果然开始紧急行动近几年我国在卫星导航系统方面,发展的非常迅速。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导航已经投入使用,并且覆盖了全球137个国家地区,而这个数字随着全球组网的进行也会不断地壮大!但是这套北斗导航系统的6G争夺战即将开始?美日两国不再隐藏实力,中国该怎么做?美国与日本两国共同出资289亿元,企图率先叩开6G的大门。对此,我们难免产生疑问,是真正意义上的6G吗?还是说只是打着6G的幌子,圈揽资金呢?面对美日两国的咄咄逼人中国还能守住这来三体美国版确定主创,权游导演进入剧组,刘慈欣任顾问众所周知,去年的这个时候,网飞对外宣布买下了刘慈欣三体的版权,美剧版三体已经注定要成为网飞另一部重磅剧集。作为对亚洲影视圈虎视眈眈的网飞,之前利用海贼王的超级IP制作了真人电视剧成婆媳纠纷不可避免?婆婆总是占优势?民法典里的这些你要了解那天买菜碰到林阿姨和她儿媳妇手挽手走在一起,我笑说林阿姨,你们婆媳关系真好啊,就像亲娘俩一样。林阿姨笑着回答道小艳嫁过来了,那就是我亲闺女。我以为林阿姨年轻的时候,婆婆定然也是待她刘慈欣人性有很多种可能,三体恰恰表现了其中最糟的一种三体这部小说,我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无论是国内还是在国外,都盛赞作者刘慈欣,称他凭一己之力将中国科幻小说推向了世界的级别,并荣获了世界级科幻大奖雨果奖。在刘慈欣获奖以后,他始终如一高维宇宙可能存在,为何我们却无法感知?科学家你和蚂蚁都一样高维宇宙可能存在,为何我们却无法感知?科学家你和蚂蚁都一样关于高维宇宙的说法,很多人都听说过,甚至在很多影视作品中都感受过那种玄之又玄的存在,似乎包罗万象,但是却又无所捉摸,的确让科学家发现金星有物体在移动?难道存在未知生命?要警惕引言现在人们对于宇宙的探索也是越来越多,希望能够在宇宙当中找到一个适合人类生存的地球,以及外星生命的痕迹,但是,却没有发现任何明显的踪迹。而现在关于金星,也是一直在探索过程中,也是易经酒桌见人品,吃饭时遇上这三种人,不能重用,也不能深交在大城市打拼,除了要努力磨练能力外,还要注重人际关系的交往。说到人际关系,必不可少的就是饭局酒局。俗话说得好,酒桌上面见人品。在职场中,人们难免披上一层伪装。但是在饭局上,三杯酒下一位电工竟然能获得雨果奖,10多年如一日,终于成就科幻梦1985年,山西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发电厂单身汉刘工,下班后同事邀请他打麻将,一去就输了自己一年的工资800块,他沉思良久,蹦出一个想法。谁料,正是这个想法竟然改变了他的命运,数年后三体人畜无害的圣母程心,为什么能用善良毁灭世界?程心为什么不同意维德持续研究?她的理由是一,光速飞船的曲率驱动引起的空间皱褶,会被其他文明发现,使太阳系变得不再安全二,维德手下拥有研发出的秘密兵器反物质枪,因兵器杀伤力真实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