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第七个中国航天日将至来看这些闪耀太空的中国星

  科技日报
  据视觉中国
  52年前,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为了纪念这一壮举,我国将"中国航天日"定在了每年的4月24日。中国航天日从它诞生那一刻起就与卫星结下了不解之缘。
  7年前,中国科学院第一颗空间科学卫星系列首发星——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号发射升空,标志着我国空间科学进入全面探索阶段。随后,"慧眼""羲和号""张衡一号"等多颗科学卫星陆续发射升空。
  在第七个"中国航天日"即将到来之际,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现在天空中闪耀着的那些科学之"星"。
  空间地球科学卫星换个角度观察人与自然
  它们是人类活动的"侦察员",通过"火眼金睛"观察人与自然如何交互作用;它们还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吹哨人",监控人类不文明行为。它们就是空间地球科学卫星,换个角度看地球,是它们的看家本领。
  "张衡一号"
  2018年2月2日,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张衡一号"发射升空。空间电磁扰动与地震发生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因此构建空间电磁监测体系对探索地震预测新方法有着重要意义。"张衡一号"装载有高精度磁强计、感应式磁力仪载荷,通过获取全球电磁场、电离层等离子体、高能粒子观测数据,对中国及周边区域开展电离层动态实时监测和地震前兆跟踪。"张衡一号"在国内首次实现高精度电离层电子、离子原位探测,首次在电离层对Pc1地磁脉动(指频率在0.2—5赫兹的低频波动)实现南北共轭观测,并获取了中国首批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地磁场等观测数据。
  碳卫星
  2016年12月22日,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碳卫星)发射升空。它携带高光谱与高空间分辨率二氧化碳探测仪、多谱段云与气溶胶探测仪等探测设备,可以真实、客观地反映全球大气二氧化碳含量的实时变化情况,使碳源汇的定量计算与监测有了依据。依靠碳卫星,我国科学家获得了首幅全球二氧化碳分布图,以及获取了中国碳卫星首个全球碳通量数据集;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获得陆地生态系统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数据产品。
  "可持续发展科学卫星1号"
  2021年11月5日,"可持续发展科学卫星1号"(SDGSAT-1)发射升空,它是全球首颗专门服务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科学卫星,数据产品面向全球共享。其搭载了热红外、微光和多谱段成像仪3个有效载荷,将实现"人类活动痕迹"的精细刻画:热红外成像仪可精细探测陆地表面与水表温度、农田精细水热动态变化、城市热能分布等;微光成像仪通过探测夜间灯光的强度和分布,具有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居格局的能力;多谱段成像仪可对水质、近海生态环境、滨海养殖和水生植物分布,以及冰川、积雪、植被覆盖等进行监测和分析。2021年底,该星首批11幅影像正式发布,包括我国长三角、山东半岛、西藏纳木错、新疆阿克苏、北京、上海及法国巴黎等多个地区和城市的微光、多谱段与热红外成像仪影像。
  空间天文卫星拓展人类对宇宙的认知
  寻找暗物质存在的证据、观测黑洞爆发、研究太阳"一磁两暴"……近年来,我国陆续研制并发射了数颗空间天文卫星,不断拓展认知宇宙的新边界,开启空间科学探索的新征程。
  "悟空"号
  2015年12月17日,"悟空"号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成功发射。该卫星是迄今为止观测能段范围最宽、能量分辨率最优的高能伽马射线、电子宇宙射线空间探测器。"悟空"肩负着寻找暗物质存在证据的使命,它平均每秒就能捕捉60个高能粒子,可以对量级在10亿电子伏特到数十万亿电子伏特之间的电子、伽马射线等宇宙线粒子进行测量。目前,"悟空"号已先后取得精确测量电子能谱、绘制高能质子宇宙线能谱、绘出迄今最精确的高能氦核宇宙线能谱并观测到能谱新结构等重大科学成果,其探测的首批伽马光子科学数据也已向全球公开。
  "慧眼"卫星
  2017年6月15日,"慧眼"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发射升空。它装载着高能、中能、低能X射线望远镜和空间环境监测器等4个有效载荷。"慧眼"卫星升空后,陆续取得一系列重大科学成果,包括观测到双中子星并合引力波事件、黑洞双星爆发过程的全景、第24太阳活动周最大耀斑的高能辐射过程,以及直接测量到宇宙最强磁场、高精度实现了脉冲星导航的在轨验证、发现距离黑洞最近的相对论喷流、发现逃离黑洞的高速等离子体、发现并确认了首例和快速射电暴同时发生并且来自磁星(磁场极强的中子星)的X射线暴等。
  "羲和号"
  2021年10月14日,我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正式迈入空间探日时代。"羲和号"首次采用"动静隔离非接触"总体设计新方法,首次提出"载荷舱主动控制、平台舱从动控制"方法,将首次实现全日面Hα波段光谱成像观测,可获得太阳爆发时的大气温度、速度等物理量的变化记录,有助于研究太阳爆发的动力学过程和物理机制。
  空间基础物理卫星把实验室搬上茫茫太空
  构建星地量子通信网、探测空间引力波、开展微重力科学实验……随着科学的进步,人类开始研究发生在日地空间、行星际空间以及整个宇宙空间的物理、化学,乃至生命等的现象及规律,在这方面,空间科学实验卫星有着无法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墨子"号
  2016年8月16日,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它突破了一系列高精尖技术,包括星地光路对准、偏振态保持与星地基矢校正、量子光源载荷等,顺利完成了量子纠缠分发、量子密钥分发、量子隐形传态三大科学实验任务。在此基础上,"墨子"号又完成了与"京沪干线"的对接,实现了洲际量子保密通信。目前,依托"墨子"号,我国科学家成功实现了跨越4600公里的星地量子密钥分发,还构建了全球首个星地量子通信网络,覆盖我国4省3市32个节点,包括北京、济南、合肥和上海4个量子城域网,目前已接入150多家用户。此外,"墨子"号还对量子力学与引力的融合等物理学基本问题检验提供了新的平台。
  "太极一号"
  2019年8月底,微重力技术实验卫星"太极一号"成功发射。"太极一号"搭载的激光干涉仪位移测量精度达到百皮米量级(约为一个原子直径),引力参考传感器测量精度达到地球重力加速度的百亿分之一量级,微推进器推力分辨率达到亚微牛量级。目前,"太极一号"已圆满完成全部预设实验任务,实现了我国迄今为止最高精度的空间激光干涉测量,完成了国际首次微牛量级射频离子和霍尔两种类型电微推技术的全部性能验证,并率先实现了我国两种无拖曳控制技术的突破。
  "天琴一号"
  2019年12月20日,"天琴一号"成功发射升空。该星将对高精度空间惯性传感器、激光干涉仪等设备,以及无拖曳控制技术、微牛顿量级推进等核心技术开展在轨验证。第一轮实验结果显示,"天琴一号"所有技术指标均超出任务预期目标。近期,"天琴一号"卫星获得了全球重力场数据,该数据可服务于大地测量、地球物理、油气资源勘探等领域,有助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防灾减灾。
  "怀柔一号"
  2020年12月10日,引力波暴高能电磁对应体全天监测器卫星("怀柔一号")发射成功。首发的2颗小卫星分布于地球两侧,采用共轭轨道的星座布局,将对引力波伽马暴、快速射电暴高能辐射,特殊伽马暴和磁星爆发等高能天体爆发现象进行全天监测,旨在破解黑洞、中子星等致密天体的形成和演化,以及双致密星并合之谜。此外,"怀柔一号"还将探测太阳耀斑、地球伽马闪和地球电子束等日地空间高能辐射现象,为进一步研究其物理机制提供科学观测数据。2021年1月20日,"怀柔一号"卫星团队首次在国际伽马暴协调网络发布天体爆发事件GRB 210119A的观测通告,标志着该卫星开始向国际天文界提供及时的观测结果。

中俄联合军演意义非凡!解放军新战术完整呈现,官媒16字高度评价文世界近段时期正如火如荼举办中的中俄联合跨国军演,是广大军迷朋友们热切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次中俄军演包含多个首次颇受外界关注,譬如说这是自疫情爆发以来,首次在中国境内举办的大型中外联送走两代科学家,历时近百年的沥青滴漏实验,究竟有何意义?一说起沥青相信大家都比较的熟悉,在如今的大马路上随处都能看见沥青,看似普通的沥青,它究竟是固体还是液体呢?相信这个问题的答案,很多人都会认为沥青是一种固体,因为它能看到见摸得着,但台风烟花台风眼已经很清晰,将达到16级超强台风,已靠近浙江根据最新的卫星地图显示,第六号台风烟花目前已经距离浙江省温岭市东南方向约700公里的地方,而且它还在以每小时5公里的速度向西偏北的方向进行移动,并在逐步的加强。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维度解密来自海底的神秘人秦始皇陵的布局与意义自从商朝灭亡又放弃了玛雅领地之后,共工这个地界之王就成了真正的地下党,不过他可不会甘心一直窝在无聊的地底,既然有天狼星人监督着,那我大不了低调点。周朝建立300年后,共工重新将目光微软封杀漏洞后Win11家庭版又出新离线激活方法微软对Windows11家庭版用户提出了特殊要求,用户必须联网绑定微软账户ID后方可进入桌面激活系统,而专业版和企业版并没有这一限制。此前,有民间高手发现了破解之法,结果广泛传播后王东岳演讲物演通论卷三社会哲学卷导读及答疑LIN006(2016年9月4日下午欲福州无用空间,曾蓉整理)物演通论卷三社会哲学卷导读卷三相对卷一卷二比较简单,因为卷三是重建,而且可以在卷一卷二的基础上推导而出而卷二需要和此前王东岳主题演讲存在论的意义(2016年9月)存在论的意义(2016年9月3日上午于福州无用空间,曾蓉整理)一关于务虚1务虚的由来我们日常生活的所有行为都是务实,只有类似今天这样对哲学的关注与探讨是务虚,人类为什么要务虚呢?我能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成果来解惑大型对撞机该不该建吗?10月30日,第三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开幕,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王贻芳教授再次谈起建设大型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的事情。这个事情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已经吵得很火热了,最关键的是杨振宁先生的无形,沉静,我引领死亡它一生中大多时候都孤寂地巡游在大海的深处,不为世人所知。它踪迹神秘莫测而威慑却无处不在,像死神一样游曳在人间无形,沉静,我引领死亡。这就是弹道导弹战略核潜艇的真实写照,作为战略级核如果你现在还很普通,你能不能像刘备一样逆天改命?年轻人总是轻狂的,说起三国,大多都只佩服文武双全的曹操,而看不上一打就跑抛妻弃子哭哭啼啼假仁假义的刘备。实际上,这是没有经历过生活的毒打的原因,对这个世界的残酷认知得太少,没有扑过没有硝烟的战场朝鲜停战谈判和平之所以珍贵,是因为它来之不易,它不能靠委曲求全来获得,更不可能靠别人施舍。它还十分脆弱,需要足够强大的力量来守护,这也是我们纪念抗美援朝的重要意义能战方能言和。1945年日本投
56比特!潘建伟团队祖冲之号展示量子计算优越性,超越谷歌机器之心报道机器之心编辑部祖冲之号在芯片硬件保真度和量子计算软件上都实现了业内领先。6月28日,由中科大中科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潘建伟朱晓波彭承志等组成的研究团队提交了一曾被ICLR拒稿,字节跳动今斩获最佳论文,ACL2021各大奖项揭晓机器之心报道机器之心编辑部被顶会拒稿请不要灰心,说不定你的论文会成为另一个顶会的最佳。昨日,NLP领域国际顶会ACL2021公布获奖论文信息来自字节跳动火山翻译的一篇神经机器翻译工KDDCUP2021首届图神经网络大赛放榜,百度飞桨PGL获得2金1银机器之心发布机器之心编辑部百度飞桨凭借什么在大数据领域世界杯KDDCUP三大赛道里豪取两金一银?近日,由KDDCUP与OGB(OpenGraphBenchmark)联合举办的首届图上汽乘用车6月热销近7万,上半年累计销量超41万,交出高分答卷上汽乘用车6月销量再传捷报,旗下荣威MGR汽车齐发力,热销近7万辆,同比增长29新能源销量连续四个月破万,环比增长29,同比激增137,实现同环比双增海外销量再破2万辆,环比增长1苹果M1更适合强化学习?比V100性能提升200价格低90,功耗减88机器之心专栏作者南栖仙策M1芯片能否提升强化学习的训练效率?2020年底,苹果发布了M1芯片,提供了全新的自研GPU,并和CPU集成封装成SoC,加上随之而来的MLCompute框再次刷新单模型纪录!快手登顶多模态理解权威榜单VCR机器之心报道编辑蛋酱多模态理解领域的权威排行榜纪录,又被来自国内的技术团队刷新了。近日,多模态理解领域国际权威榜单VCR(视觉常识推理,VisualCommonsenseReaso按摩下棋端茶倒水,上过四次春晚的机器人公司又整出了新活儿机器之心原创作者张倩谁不想要一个会干家务还能解闷的机器人呢?提到优必选科技,对机器人感兴趣的读者想必都不陌生。自2012年创建以来,他们的机器人曾先后四次登上春晚,2018年发布的0语料下,如何通过贴标签获得更好的多语言翻译效果机器之心专栏作者吴礼蔚程善伯来自火山翻译团队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发现,不同语言标签对多语言Zeroshot翻译的巨大影响,并在数据相差很大的三个不同的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验证了不同语言比肩千亿大模型,周明团队提出中文语言模型孟子,刷新CLUE纪录机器之心发布机器之心编辑部周明团队提出孟子预训练模型,刷新CLUE榜单。近日,澜舟科技创新工场团队与上海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单位联合研发的中文语言模型孟子轻量型模型,超越腾讯搜狗11支队伍获胜,聚焦AI技术与应用2021WAIC黑客松圆满落幕机器之心报道机器之心编辑部伴随着11支获奖队伍的颁奖典礼举行,2021WAIC黑客松圆满落下帷幕。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黑客松近日于上海举办。WAIC黑客马拉松作为W强化学习在应用中寻找策略最优解强化学习(RL)是一种强大的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掌握复杂的策略以控制各类大规模复杂系统,包括制造流水线交通控制系统(道路火车飞机)金融资产以及机器人等等。如今,强化学习正由实验室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