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图灵奖得主及7位华人博士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女科学家占半边天

  昨晚,美国国家科学院公布了2021年最新当选的院士名单!深度学习三巨头之一、图灵奖得主Yann LeCun当选,此外还有7位华人科学家入围新一届院士。
  美国科学院2021新晋院士名单发布!
  美国国家科学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NAS)昨晚在网上宣布了最新当选的120名院士和30名国际院士的名单,以表彰他们在原创研究方面的杰出和持续的成就。
  其中59位当选院士是女性,创下最新纪录。
  选举后,活跃成员总数达到2461人,外籍院士的总人数达到511人。这里的外籍院士不是美国国籍,且没有投票权。
  共有7位华人学者入围新一届的国家科学院院士/外籍院士。
  其中包括在免疫检查点蛋白研究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陈列平博士,以及单碱基编辑领域的先驱刘如谦博士。
  值得一提的是,耶鲁大学物理学家曹慧博士在近日入选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后再获殊荣。
  深度学习三巨头之一、图灵奖得主 Yann LeCun 发推表示自己也成功当选科学院院士。
  图灵奖得主 Yann LeCun
  一位陪伴Hinton三十年磨一剑,最终笑傲AI界的法国人。
  Yann LeCun是纽约大学终身教授,Facebook首席AI科学家。他与Geoffrey Hinton、Yoshua Bengio并成为「深度学习三巨头」。同样,他们还是2019年图灵奖得主。
  1983年在巴黎ESIEE获得电子工程学位,1987年在 Université P&M Curie 获得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
  1998年开发了LeNet5,并制作了被Hinton称为「机器学习界的果蝇」的经典数据集MNIST。2014年还获得了IEEE神经网络领军人物奖。
  此外,LeCun还是人工智能合作伙伴关系委员会的联合创始人和前成员之一,该机构是研究AI的社会后果的企业和非营利组织的联合体。
  陈列平、刘如谦、曹慧等7位华人学者当选
  蔡宜芳
  蔡宜芳是美国卡耐基梅伦大学生物博士,专长是植物分子生物。
  她的团队主要研究方向为硝酸盐在植物中的运送、讯息传导以及利用效率。对于大多数植物来说,硝酸盐是最主要的氮来源。蔡博士关于NRT1硝酸盐转运蛋白家族的多项新发现已被写入教科书。
  康乐
  康乐博士是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杰出研究员,著名的生态学家和昆虫学家。他长期从事生态基因组学研究,将基因组学与生态学结合,系统研究动物的适应性和表观可塑性。
  他是现任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员,动物研究所一级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院生物互作卓越创新中心主任,河北大学校长,是国际生态基因组学研究的领衔科学家。兼任国际生物科学联合会副主席、国际生物科学联合会中国委员会主席、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轮值主席、中国昆虫学会理事长。
  他在2015年获选美国昆虫学会会士和第八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奖」成就奖,201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中国科学院杰出成就奖,2019年当选国际生物科学联合会(IUBS)副主席,同年获得「马世骏生态科学成就奖」。
  他先后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美国昆虫学会会士以及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荣誉科学博士。
  刘如谦
  刘如谦(David R. Liu)博士现为美国博德(Broad)研究所核心研究员 ,哈佛大学化学与化学生物系教授 ,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HHMI)研究员。
  他所带领的研究团队致力于CRISPR基因编辑工具,并作出了突出贡献。这种单碱基编辑系统能够对DNA特定位点的单个碱基进行修改。它可以用于治疗多种因为基因中出现单碱基突变而产生的遗传病。
  曹慧
  曹慧博士是美国华裔物理学家,他是耶鲁大学应用物理学的约翰·C·马龙教授,物理学的教授和电气工程学的教授。
  她的研究兴趣是介观物理,复杂的光子材料和设备,主要研究非常规激光器及其独特的应用。她是院士美国物理学会,美国光学学会,在美国科学促进会和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
  她在北京大学获得物理学学士学位,后来移居美国攻读研究生,并以机械和航空航天工程研究生的身份进入普林斯顿大学。硕士毕业后,又进入斯坦福大学成为应用物理学的博士生。
  在斯坦福大学,她与Yamamoto Yoshihisa一起从事半导体腔量子电动力学研究,和同事们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激子-极化子发光二极管。
  陈列平
  陈列平博士是免疫学家,美国耶鲁大学UTC癌症研究讲席教授,免疫学、肿瘤内科学和皮肤病学教授,耶鲁癌症中心免疫学部主任。
  他于1999年首次发现了称为B7-H1的分子,也免疫检查点蛋白PD-L1。他在证明阻断PD-L1和PD-1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够消灭肿瘤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为癌症免疫疗法的开发奠定了基础。由此成就,陈列平在2014年获得全球免疫学界最高奖项——威廉·科利奖 (William B. Coley Award),其研究成果亦于2013年被Science杂志评为当年最为重要的科学突破。
  他联合创建了生物技术公司NextCure,致力于开发靶向新一代免疫检查点蛋白的创新疗法。
  Rachel Wong
  Rachel Wong博士是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 of Washington)生物结构系教授。他的实验室主要对神经回路在发育过程中的组装,在神经退化时的回路拆卸,以及随着细胞再生的回路重建感兴趣。研究人员主要利用基于斑马鱼和小鼠视网膜的模型进行研究。
  Ta Yuan Chang
  Ta Yuan Chang院士是达特茅斯学院(Dartmouth College)医学院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教授。
  1967年获得国立台湾大学的化学学士,1973年获得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生物化学博士,1973-76年在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圣路易斯做生物化学的博士后。
  他的实验室专注于对胆固醇稳态平衡的研究。旨在通过理解中枢神经系统和全身组织中胆固醇稳态平衡的调控,开发治疗人类疾病(例如阿尔茨海默病)的创新疗法。
  --新智元

好奇号火星漫游车轮胎受损,好奇号还能走多远?NASA好奇号火星漫游车,近期传回了一张特殊的轮胎照片。好奇号通过机械臂上的成像仪,拍摄了自己的轮胎,在照片中可以看到,好奇号的轮胎已经出现了严重的破损,甚至直接出现了一个空洞。陨元宇宙到底是什么?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改变?2022年央视春晚的小品还不还中,沈腾多次将自己比作元宇宙的Dogking,给有关元宇宙的热烈讨论又添了一把火。整个2021年,元宇宙是一个关注度迅速提升的热词。但是,对于元宇宙,NatCommun科学家成功绘制出新型结肠基因图谱肠道屏障由一种定义了高度分区和特殊化结构的复杂细胞网络所组成,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Communications上题为Thespatialtranscriptomic可能消灭地球上生命的六次宇宙灾难如果你问自己,对人类生存的最大威胁是什么,你可能会想到核战争全球变暖或大规模的流行病。但是,假设我们能够克服这些挑战,我们真的安全吗?生活在我们这个蓝色的小星球上似乎是安全的,直到生命真的来自外太空?宇宙空间或能合成生命基础物质地球生命到底从何而来?多年以来,人类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猜想。目前普遍认为,在距今差不多40亿年前的时候,地球上出现了第一个单细胞生物。然后经过了漫长的岁月,演化成了今天生机盎然的地球下游需求有望爆发式发展非制冷红外热成像仪值得关注红外产业链概述红外线是太阳光线中众多不可见光线中的一种,又称红外光红外热辐射,是波长介乎微波与可见光之间的电磁波,波长在0。76至1000微米之间。温度高于绝对零度(273)的任何研究发现,月球的顶层有足够的氧气供80亿人使用10万年直到目前为止,地球的天然卫星月球仍然是人类所踏上的唯一一个地外天体。众所周知,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埃德温巴兹奥尔德林在1969年成功地实现了自地球上唯一的自然卫星以来的首次载悟空号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距离地面500公里左右的太阳同步轨道上,来自中国的悟空正在遨游。每天,这颗1米见方的小小卫星绕地飞行大约15圈,用火眼金睛努力探测着宇宙高能粒子的踪迹。这只孙猴子到底在找什么?其实实在是高天文学家使用分布式超级计算机重建古代矮星系实在是高天文学家使用分布式超级计算机重建古代矮星系使用1。5PetaFLOPS分布式超级计算机,天文学家计算了一个矮星系的原始质量和大小,该矮星系在数十亿年前与我们自己的银河系发生南大洋疯狂吸收5。3亿吨碳,保护好吸收槽,气候或发生大逆转随着工业迅速发展,人类文明进步神速,在人类达到高度文明的同时,也带来诸多问题全球变暖。全球气候变暖并非仅仅导致气温升高,而是导致极端气候时常发生。比如洪涝寒潮大火暴风雪等极端天气频重磅!我国100多位科学家开展行星普查,寻找流浪地球茫茫宇宙中,迄今所知唯一拥有生命的行星地球,是不是唯一孤独的存在?在遥远的宇宙深处,真的有流浪地球吗?(海报制作程思琪)面对人类亘古追问,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充电的次数决定了充电电池的寿命可充电锂离子电池不能永远使用下去经过足够多的充电和再充电循环后,它们最终就会报废,因此研究人员一直在寻找延长电池使用寿命的方法。现在,能源部SLAC国家加速器实验室的研究人员以及普英国携维珍轨道公司将于夏天从本国领土发射第一批卫星英国有一个小型但不断增长的太空产业,自2012年以来,跟太空有关的组织数量平均每年增加21,但它缺少一个关键部分发射。一直以来,没有从英国本土进行过太空发射,但这种情况即将改变。英七律为中国空间站献礼威武神舟飞太空,炎黄嗣裔筑天宫。皇天后土叹奇迹,玉宇琼楼披彩虹。词圣诗仙仰玉镜,鲲鹏天马驻苍穹。瑶池王母蟠桃会,万里星河舞巨龙。注近日,我国货运飞船天舟4号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交会对天舟四号货运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天舟四号货运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解放军报北京5月10日电记者安普忠王凌硕报道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天舟四号货运飞船入轨后顺利完成状态设置,于北京时间202俄罗斯科学家合成了一种基于富勒烯分子的新型超硬材料俄罗斯科学家已经合成了一种含有钪和碳的新型超硬材料。它由聚合的富勒烯分子组成,里面含有钪和碳原子。这项工作为未来研究富勒烯基超硬材料指明了方向,使其成为光伏和光学设备纳米电子学和光云南天文台活动星系核内部红化研究取得进展活动星系核(AGNs)寄宿在星系中心,其物理图像包括围绕中心超大质量黑洞的吸积盘宽线区窄线区尘埃环和喷流。AGNs本地尘埃吸收和散射自身辐射的星光妨碍着人类对活动星系核本质的认识。第二张黑洞照片科学合作创造的奇迹长江评论长江日报评论员刘功虎银河系中心黑洞人马座A的首张照片日前发布,这是继2019年人类第一张黑洞照片发布后的又一重大突破,提供了银河系中心超大质量黑洞存在的直接视觉证据。为了拍出这张照8年观察研究2014C恒星爆炸的秘密正逐渐揭开一支国际天文学团队发现了关于神秘2014C恒星爆炸的新线索,该爆炸是在8年前发现的,但即使在科学家的观察下,它仍在继续演变。这些结果帮助天文学家更好地理解大质量恒星如何生存和死亡的物理学各理论之间不能统一是不是因为其中一个理论的错误造成的?有人怀疑物理学各种理论不能统一,可能是其中一个理论有错误造成的,比如相对论或量子力学有致命错误?还没有人能解决这个问题,所以不能武断地说其中一个理论有错误。量子力学和相对论都经过很SpaceX再发53颗星链卫星北京时间5月14日607,SpaceX从加州范登堡太空军基地SLC4E发射台,使用五手猎鹰9号火箭(B1063。5)搭载53颗星链卫星(G413)顺利起飞。这是2022年全球第53太空观察宇宙大灾难的后果这张来自NASAESA哈勃太空望远镜的图像显示了一颗超新星破碎的残骸一次标志着一颗垂死恒星生命终结的泰坦尼克号爆炸。这个被称为DEML249的物体被认为是由一颗1a型超新星在白矮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