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清华教授评北大科学传播中心论坛的反科学言论

  作者是清华大学教授赵南元,一共三篇文章。这里为文章的节选。第一篇
  《反科学文化人的心声——观北大科学传播中心论坛》
  内容节选:
  昨天看央视的《走向共和》,其中小李子猛抽自己大嘴巴的真切程度真让人为演员的敬业精神而感动,再看这些"文化人"在这里演同样的戏,却不知道是为什么许的愿。如果只为泄愤,是否有些演过了?
  与这些贴子相比,kezunke的《没有科学又怎么样》可以算得上鹤立鸡群的上乘之作。贴子短小精干,言简意赅,虽在文理通顺方面略显白璧微瑕,称不上字字珠玑,但每句话都富有深意,可圈可点。最难能可贵的是其旗帜鲜明,观点确凿,不似一班"文化人"的扭扭捏捏、躲躲闪闪,羞羞答答作小儿女态。长此以往,只怕吴教授的旗手地位岌岌可危。所以kezunke这篇贴子是值得详细点评的,且慢慢往下看。
  赵南元教授
  "没有科学又怎么样"?问得好!毕竟现代科学诞生也不过三四百年,在那之前的几千年文明,没有科学谁也不觉得缺了什么。只是到了现代,这个社会已经立足于有科学的前提。要想知道"没有科学又怎么样",做个简单的小实验就可以体会,去把自己家里的电闸拉了,效果立刻显现。往大里说,没有科学的时候,全世界不过几亿人,现在有几十亿,所以没了科学,90%以上的人就得饿死。因此对于幸存者之外的大多数人而言,一旦没有科学无异于生命的结束。
  全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kyNTE3MzI0Ng==&mid=2247483973&idx=1&sn=919721b89c6882096f8193b0faa10c68&chksm=c1cbd6d4f6bc5fc2d9db6c567a81a1439e391a37008b9007fced5928dfaaac69b6b5f24b4632&mpshare=1&scene=23&srcid=0213A6nLLYJ2jd5CYYSWFzWO&sharer_sharetime=1629795313629&sharer_shareid=abbd61c7dc0bac7241f81034416006d8#rd第二篇
  《反科学文化人怎样搅混水——观北大科学传播中心论坛(续1)》
  内容节选:
  据传飞雪即刘华杰,因未见飞雪或华杰出面否认,姑且当真。以下有署名飞雪的文章即以华杰的文章论,以便统一,只因笔者记名字的能力很差,图省事而已,并非故意不尊重马甲。
  刘华杰
  继上次"观"过之后,北大科学传播中心论坛又出了几个新贴子。在其中的一篇短贴子中,华杰认为"有些人就是想用类似‘反革命’的‘反科学’语言打倒对方,是心虚的表现,是论证无力的表现。"把别人批评反科学比喻为扣"反革命"帽子,好像别人在搞"政治运动",而他们则是"政治运动"的受害者。华杰的另一篇贴子则认为,在当年特异功能甚嚣尘上的时代,批评者由于使用了"反科学"这个词汇而败北:"于光远等人喜欢用‘反科学’的词语,虽然用起来起劲或者自己以为非常自然,但效果并不好。经历了XX的中国社会,任何这样的术语都会令人联想起政治运动。虽然于光远本人可能根本没有那层意思,但语言、语词是社会的,其意义与意象经常不由本人说了算。实际情况也是,据许多了事后反映,‘反科学’的用词把许多人推向了敌方阵营,本来一些人持中立的态度,一听到有人抛出‘反科学’的用词(或者叫帽子),以为又来‘运动’了,中国百姓当时最担心的就是再来‘运动’。"华杰还建议:"如果想证明吴反科学(谁声称谁举证),那么要先定义一个‘反科学’,然后按照你的定义找证据。你的定义不必要求他人同意,但要列清楚,以便他人看清楚是什么。"
  全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kyNTE3MzI0Ng==&mid=2247483971&idx=1&sn=63dc3666054c1bd4513e21a4617f95ab&chksm=c1cbd6d2f6bc5fc4aba64f1a092e8534ab1dc53fc7ad9c407c0907c3426996eabcbbe971a45e&mpshare=1&scene=23&srcid=0213dtkP3rhR9xyfhIf0IQin&sharer_sharetime=1629795327910&sharer_shareid=abbd61c7dc0bac7241f81034416006d8#rd第三篇
  《反科学的"穿虚击实"术——观北大科学传播中心论坛(续2)》
  内容节选:
  据文化人说科学只能研究"是"的问题,而文化人则研究"应该"。华杰的深层搅浑水就是用"是"来代替"应该"。"社会学解释"不应该忘记讨论扒手是否"应该"扒窃,而华杰的"社会学解释"不仅只字不提伪科学泛滥对社会的危害,还要搬出江教授的"泡沫也是物质"来为伪科学、反科学张目,为制造"时髦的胡说"鸣锣开道,让泡沫在破灭之前吹得"更大、更美丽"。
  田松
  在"社会"面前,科学是脆弱的,也是坚韧的。科学的脆弱在于,科学家的脖子不比别人硬,同样经不起屠刀的一挥;甚至在传媒制造的"道德法西斯"面前,很多科学家也不得不曲意逢迎。但科学又是坚韧的,无论在什么"社会"里,双螺旋都变不成三螺旋。那场从"耳朵认字"开始的伪科学、反科学风潮,给形形色色的骗子提供广阔的舞台。从学术骗局到经济骗术,势力强大之后再过问政治,直到以发愣功告终,给公众和国家造成了沉重的损失。如今的反科学,也是从伪学术到占领传媒的"传播",蒙骗一批公众之后再搞"举手主义",最后的如意算盘是立法压制科技发展。如果不充分揭露这些伪学术,听任它们在公众中"传播",其结局必将是破坏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大环境,使中国陷入"落后就要挨打"的困境。如果文化人只是关起门来反科学,不去搞"传播"甚至嚷嚷"立法",别人自然可以不理睬;但实际上这股歪风最终要侵害公众的根本利益,就不能置之不理。
  "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功须求万世功"这是功利主义的原则,文化人之所以反对功利主义,就是想用自己那些"上层次"的东西来损害公众的根本利益,并且为这些恶行张目。即使是转瞬即逝的泡沫,也要把它吹大,以便"占有科学的资源,以科学的名义说话,而且有时占据了支配地位。"捞一把是一把。
  其实,江晓原教授完全知道科学"所遵循的程序",华杰见了在坛子上聊哥德巴赫的民间数学家,也知道呵斥一声"谈证明,你找数学所去!",所以搅混水不是出于无知,而是出于故意,就是和尚脑袋上的虱子——明摆着的。学过科学史的反科学文化人应该明白,来自宗教、政治、哲学、意识形态、伪伦理学中的一切伪科学、反科学势力对科学的破坏,可以得逞于一时,却不能得逞于长久;可以得逞于局部,却不能得逞于全球。
  江晓原
  评过华杰的辩解即可言归正传,看看反科学文化人的另一个重要手法——"穿虚击实"术。
  所谓"穿虚击实",和"搅混水"一样,都是障眼法。具体的做法是,要想杀一个实际的人,又不想承担杀人罪,就做一个靶子(虚)放在要杀的人(实)跟前,对着靶子一抢打去,子弹自然穿透靶纸将人打死,还要辩解说,我是在打靶,没有杀人。所谓"科学主义",就是为了射击"科学"而设计出的靶子,以掩盖自己"反科学的逆人"之真面目。文化人的"科学主义"是有定义的,但看
  了那个定义只能认为个别的哲学家或许会那样想,与科学家无关。为了把靶子放在能杀人的位置,华杰设计了"连续谱"理论,把所有对科学持正面看法的人都一古脑拉到靶子背后,可以一枪穿个糖葫芦。
  然而这个障眼法骗不了人,只要看看吴教授反对的具体事物,就知道那根本不是什么"科学主义",而是地地道道的科学。例如吴教授为之痛心疾首的"哥白尼革命",正是现代科学的基石;他所抨击的重点,正是科学的基本精神——"科学理性";他所用的手段,正是违背科学理性的"谣言攻势"。且看吴教授给科学按的罪名:
  "哥白尼革命的后果就在于开始贬低感觉世界,贬低的同时,抬出一个所谓科学理性的世界,这个世界开始主宰我们的本质世界,这种主宰的一系列逻辑后果是,地球是没有生命力的,因此我们可以把它的能量都榨取光了,把废物都扔在这儿,只要我们掌握足够能量,太阳系我们都可以不放在眼里,星际移民成为合乎逻辑的东西出现。"
  这是赤裸裸的谣言,大概吴教授是按照动画片里的"能量块"概念来理解科学的。而真实的科学告诉我们,地球上的主要能量源源不绝地来自太阳,如何能"榨取光了"?如果"光了",也不是谁"榨取"的,而是太阳在50亿年后烧完了,而在那之前的若干亿年,如果不能进行"星际移民",我们除了在太阳膨胀的过程中全都烧死别无出路。至于过去积存的太阳能,如煤和石油,如果我们不去取用,那么和"光了"并没有区别,如果我们使用,无论是不是"榨取",都总有一天会"光了"。吴教授得出"一系列逻辑后果"根据的是什么"逻辑"?那是反科学谣言攻势的"非典型逻辑":
  你是X的,当且仅当,我说你是X的。
  吴国盛
  在"穿虚击实"术的运用上,华杰比吴国盛教授娴熟,干脆画一个妖怪的脸,直接贴在科学的脑门子上,射击起来更无偏差,更加理直气壮。华杰的《科学的形象与科学传播》干的就是这种事。文中说:"科学是什么?可以从不同的层次、角度去阐释,如科学家的科学实践、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科学修辞学、科学政治学、科学传播学等等。应当说各有各的长处,但也各有各的盲点。通常人们对科学默认的理解主要来自科学家的‘主诉’、传统科学哲学或者舆论的宣传。这种理解是必要的,一定程度上也是合理的,我称之为默认(default)理解或者默认设置。但是这种理解是初始的、时间上滞后的。前者是说,人们不太需要学习和反思,就容易接受默认理解;后者是说,默认理解一般落后于时代,更与未来发展不符。人们需要在默认理解(设置)的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作出适当的调整,有时是很大的调整,涉及范式的转换。"
  全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kyNTE3MzI0Ng==&mid=2247483981&idx=1&sn=7d9299535098f21c9f23f6220584cf53&chksm=c1cbd6dcf6bc5fca45cd985f1df1c1bf004eb0fa430701b7f097196276b1ee2c735adf6b9f8a&mpshare=1&scene=23&srcid=0213e2KimK1HOi49aFZT8oF8&sharer_sharetime=1629795340534&sharer_shareid=abbd61c7dc0bac7241f81034416006d8#rd

上海师范大学具有仿生表面的取向多孔复合电纺纤维支架易丝帮讯近日,上海师范大学徐合等人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仿生表面的取向多孔复合电纺纤维支架,由单一取向排列的表面分布有纳米孔的复合纤维构成,其内分布有介孔,所述复合纤维为以单一取向排列的载药埃洛石纳米管增强的电纺藻酸盐基纳米纤维支架用于持续抑菌目前,生物聚合物纳米纤维支架能够模拟天然细胞外基质(ECM)的多孔结构形态,这些生物聚合物纳米纤维支架促进细胞增长和扩散,因此,其成为替代组织工程应用中适用的人工支架。静电纺丝支架商人是权力斗争的载体!资本主义社会,因为资本成为了国家治理的工具,推动了商业的蓬勃发展!资本是权力的产物,又是商业的催化剂。于是,商人崇尚资本,权力主宰商人。权力斗争,太过激烈便演变为战争。如此,权力人加法合作与减法内耗同行是冤家,这是古人对人性的总结。那么,这个总结是形式的总结还是本质的总结呢?毫无疑问,这是古人从社会现象中(形式)得出的结论。这个结论,站在当时的人性认知状态,肯定是没有错的!然喜欢写写网络文章的心理表白不管经历什么,只要有条件,都会在网络上写写文章,以表达自己的人生观或者其他见解。一方面,文章不指向任何人,仅仅是就事论事另方面,不是为了表现自己,不管对错,仅仅是作为一个社会人的社人类的运动轨道与运动规则人类的运动轨道,有四种不同的表现方式与终点目标。运动的轨道不同,规则以及违背规则的结果也不同。四种运动轨道的终点目标,方向是一样的,人类无论在哪种轨道上到达了终点,都可以说是成功的官瘾本质上也是属于一种心理疾病!人类社会,一直忽略了比肉体病毒重要得多的意识病毒。人们知道精神病人要有人守护并隔离治疗,也就意识到了精神病人是非常危险的。如果是企业,没有任何老板敢去聘用一个精神病患者来工作。药厂政治病毒与意识病毒人的行为是由其思想意识来左右的,如果一个人的意识不健康,其行为就一定会混乱甚至出现恶行。政治病毒是意识病毒的变种,终究还是属于意识病毒的范畴。一个感染上身体病毒的人,可以工作吗?不解析物质世界的本原物质世界的运动,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存在状态,也滋生出了生命。物质世界是不断运动的,物质的存在状态,都是相对的。物质相对稳定的存在状态,有短暂的,有长久的。而物质短暂的存在状态,有些是从种树实践中滋生的思想意识天天说唯物主义,本身就是唯心主义者!红军长征时期,毛主席说话,不提唯物主义,却是实实在在的唯物主义者。因为,毛主席说的话,都是经过实践感悟的。我们种树,最要保护的就是根!种苗能否生人类意识的两面性我们常常听到双面人的说法,其实,人人都是双面人。人的意识,源自物质世界,具有认同物质世界运动规律普遍性的认知人的意识,以我而存在,具有我的欲望需要得到满足的思想趋向。于是,人们在纯
6个月的驻守任务结束,神舟十三号带宇航员回家辛苦了天宫课堂第二课结束半个多月了,不知道大家还记得空间站内的三位老师吗?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随着驻守任务的结束,在空间站内出差了半年的出差三人组就要回来啦!神舟十三号将带着三位宇航员回基层各部门应学习航天精神,做到通力协调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于2021年10月16日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随后与天和核心舱对接形成组合体,3名航天员进驻核心舱,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驻留,创造了中国航天员连续在轨飞行时长大气环境监测卫星成功发射!是世界首颗具备CO激光探测能力的卫星4月16日2时16分,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升空,将大气环境监测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图为火箭点火升空图为火箭点火升空据悉,大气环境监测卫星是一颗集马斯克假设飞往火星需要10万美元所有人都能承受据报道,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ElonMusk)在TED大会上接受采访时表示,假设飞往火星的票价是10万美元,则几乎所有人都能承受。未来几十年内,马斯克旗下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俄宇航员俄中合作对月球开发更有利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莫斯科4月18日电俄罗斯宇航员米哈伊尔科尔尼延科在接受消息报采访时说,俄罗斯和中国的合作将使月球开发更容易更快速更经济。他说我认为月球开发计划很有前景,也许对两国来中国天宫空间站两个月无航天员值守,外国飞船能偷偷对接吗?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飞船载着三名航天员顺利返回东风着陆场,完成了空间站验证阶段全部任务目标。按照计划,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将转移到天和核心舱前向对接口,5月份发射天舟四号货我国科学家不断破解月球土特产奥秘从嫦娥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对月球开始研究并发出中国人有能力踏上月球的最强音,到探月工程成为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再到嫦娥系列探测器的发射,中国的探月脚步从未停歇。2020年12月警惕!曾经威胁到中国航天员生命的星链被用于俄乌战争,除了在航天轨道上大肆抢占坑位,还成了杀人帮凶2022年4月16日,在万众瞩目之下,在太空遨游半年的神舟十三号飞船重回地球怀抱,三名出差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摘星凯旋。而在这半年里,神舟十三号和太空出差三人组,为中国航天创NASA可能引发外星人入侵,俄媒牛津大学科学家对美国一项计划发出警告来源环球网环球网报道记者张晓雅科学家们警告,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计划)可能会引发外星人入侵。今日俄罗斯(RT)17日以此为题的报道称,英国牛津大学的科学家们对NASA摇摇欲坠的行星可能会触发重复的快速射电暴摇摇欲坠的行星可能会触发重复的快速射电暴对于这些耀斑的来源,这是众多假设中的又一个假设行星和磁中子星之间的相互作用(如图所示)可能是重复的毫秒长的宇宙无线电波爆发的来源。马克加利克太阳系的边界,人类能够走出太阳系吗?太阳系的边界在哪里?对于这一问题的探讨持续了很多年,甚至可以说到目前都没有一个完美的结论。因为哪怕是这银河系中的一个小小角落,我们人类都远远没有能力将其走完。面对浩瀚的宇宙,我们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