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学习新概念英语对中国人真的很有帮助吗?

  论英语教材,国内最出名的莫过于New Concept English,作者Louis George Alexander(1932-2002)是英国的一位英语教师。亚历山大出生于伦敦,父亲是希腊人,母亲是澳大利亚人。他毕业于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学院,说来还是伍教练的半个校友("伦敦大学"是一个松散的大学联盟),其学历是本科。毕业后,他去了西德和希腊当中学英语老师,在西德曾任高级中学协会(Deutscher Volkshochschulverband)的顾问并参与设计成人教育英语考试;在希腊的大部分时间他任职雅典一所著名私立高中Protypon Lykeion的英语科组长。亚历山大曾任欧洲委员会的现代语言教学委员会理事 (1973–1978),参与编写了两个比较有影响力的英语教学大纲。1998年亚历山大被诊断出白血病,2002年因此去世,享年70岁。
  LG亚历山大亚历山大和《新概念英语》
  亚历山大是一系列经典英语教材的编著作者。1977年他创造了一个吉尼斯世界纪录:单一作者在一年内售出最多本书——470万册。除了《新概念英语》,他还编写了知名初级英语教材Look, Listen and Learn!(《看、听、学》,俗称"3L"教材)、Follow Me (《跟我学》)等。此外,他还著有Longman English Grammar(《朗文英语语法》)、Longman Advanced Grammar(《朗文高级语法》)等。他是朗文出版社的"现金牛",第二任妻子Julia就是一位讲授《新概念英语》和《看、听、学》的英语老师,在为朗文教材培训其他教师的时候和他认识的。
  初中英语教材
  亚历山大在自己的祖国英国知名度不高,主要是在中国和埃及比较出名(《卫报》语)。上世纪80年代末,他获邀到中国开发初中英语教材(1988年人教版),这套书是Neville Grant执笔,亚历山大负责提建议并编制相应的教学大纲。估计他因此跟中国结缘,随之大力引进早年自己编写的教材《新概念英语》——此书初次出版于1967年,是他的第3本书,也是其第一个教材系列,1993年出英文修订版,1997年重新修订了中国版。《新概念英语》为他在中国赢得巨大的声誉。百度百科对《新概念英语》的评价是"享誉全球的最为经典地道的英语教材,以其严密的体系性、严谨的科学性,精湛的实用性,浓郁的趣味性深受英语学习者的青睐。"
  上述评价有过誉之嫌。在今天,《新概念英语》在中国以外的知名度不算很高,不如亚历山大后来编写的其他教材。英文维基百科上只有亚历山大的New Concept English的简略介绍;英国亚马逊网站上搜New Concept English出来见到英文原版的销量排名靠后(2和4都排在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类别9000名开外,1在500名开外,此3册的买家评价都只有个位数,3连排名和评价都没有),其余在售的只有中国版。这么看来,《新概念英语》在今天是"享誉全中国"更为准确。
  相关报道
  "严谨的科学性"就很难说得上了,毕竟一套英语教材的教学逻辑和实证研究距离严谨的科学还有着比较远的距离,更多的是教师的教学经验总结。亚历山大的英语教学和理论水平很强,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名师,可以算一位教育专家,也可以说是一个教育官僚,但说语言学家就很牵强了,毕竟不是博士或者教授。况且,《新概念英语4》第4课Seeing hands(能看见东西的手)宣扬人体特异功能伪科学,暴露1967年的亚历山大科学素养不足。这无可厚非,毕竟20年后的大科学家钱学森仍然在这个问题上栽跟斗呢!但是,"《新概念英语4》一书出版30年来经作者亲自修订的唯一新版"(百度百科语)仍然有这一课,只不过将Soviet Union修订为Russia,说明"科学性"还是没有的——试想一下,如果中学语文教材来一课《中国超人张宝胜》……
  Quora上有人提问:Are the expressions in New Concept English still proper?
  有英语网友回答说,有些说法过时了,例如colored指黑人的用法,以及gay指"快乐的""艳丽的"。我搜了旧版和新版《新概念英语》的全文都搜不到这两个词,估计是网友们记错了,不过他们的观点有道理——半个世纪之前的英语教材在语言上和今天的英语差不多,个别单词、俚语的变化对学习者影响不大。不过,《新概念英语》的教学思想、方法、技术经过了50年,在今天显然是严重落后了。
  Is the New Concept English really useful to foreigners?
  Quora网友Bruce Bain(可能是一位中国的英语老师)说买了此书,是他用过最差的学英语教材之一,称课程结构很另类,设计上会令学生困惑,用到复杂而不必要的名词,句子过于复杂,缺乏对心理动词的介绍,没有展示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的互换,词汇缺乏重复性等。
  上述回答只是个人观点,可能有偏颇,但关注和回答问题的人寥寥无几,说明在中国以外关注《新概念英语》的人不多。这套"爷爷级"的教材除了中国人以外,现在已经很少人用了。
  最后,"新概念"究竟"新"在哪里?提出了什么"概念"?《新概念英语》及其教师用书上似乎没有明确提出。维基教育说:
  In what way is it or was it new? Is it a new concept today?
  The short answer is that teaching by the NCE is an integrated process. Please travel with me in your minds’ eye. Back to the 1960s’! Why this period of time is still of our interest today?
  原来所谓"新概念"就是"整合",我的理解是把英语的语言知识,包括词汇、语法等,整合到一篇课文中,通过学习一篇小短文,加上老师讲解,你就能学会一些语言知识。也许这在50年前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可能当年其他教材还是按照语法或者单词来展开。不论这个"新概念"是否亚历山大独创,之后无数教材都使用了类似的模式,而且还在持续创新,50年前的"新概念"到了今天早已是"旧概念"了。  我和《新概念英语》
  现在我才知道,我在国内学英语的头10年,一直在学亚历山大编写的或者有密切关系的教材。当年广州是小学五年级开始有英语课,家人就给我报了一个课外英语培训班,叫做"新穗"什么的培训机构。我每周到解放中路的广州市回民小学上两次课,后来改成到文德北路的广州市第十三中学,风雨不改。
  教材
  开始的时候是学亚历山大的Look, Listen and Learn!,这套教材"第一、二册全采用对话体,第三册对话体约占全册课文的三分之二,剩下的三分之一是电视讲解短文(TV Commentary),第四册则由少量对话过渡到全部为叙述体文章。"(朱慧珠, 1987) 我仅存的印象是大概学了几个星期之后进行小考,题目是写出What is that? This is ***之类的简单句子,然而我却不会写,基本抓瞎——小学时代我几乎每次考试都是考全班第一的,没想到英语如此挫败。后来"新穗"改用《新概念英语》教材,从第一册First Things First开始。其实《看、听、学》是亚历山大在《新概念英语》系列之后编写的基础教材,按理说应该更经验老道,不知道为什么《新概念英语》在1993年前后突然就火了,其他教材(包括亚历山大自己的教材)也都要让道。
  内页
  《新概念英语1》我已经没什么印象了,估计没有在"新穗"全部学完143课。随后在新的一个学期,老师开始讲《新概念英语2》,我完整学完96课,现在还有点印象的只剩下第72课A car called bluebird,讲的是当年创造世界速度纪录的"蓝鸟"车,因为当年广州出现过一种很漂亮的出租车日产Bluebird,但两个车应该没有什么关系。我的学习能力还可以,逐渐就上道了,成绩也稳定在培训班的前列,但达不到顶尖的水平。在中学时代我的英语也就是这个状况,当时我也不知道原来初中的英语课本也是亚历山大参与出品的。在大一的时候,我打算捡起《新概念英语》,发现3跟2差不多,就直接自学4,完整阅读了全部课文,也完成了大部分课后练习题。
  《新概念英语》
  10年一眨眼就过去了,但是我并不满意学习的效果,于是自己琢磨读英文原著,结合电子词典研究出透析法,然后成绩突飞猛进。我发现之前很多时间都浪费掉了,不断反思并批判以《新概念英语》为代表的教材学习模式。可能你会说,你这是"吃最后一个包子"饱了,就说之前吃的包子"没用",《新概念英语》《看、听、学》以及初高中的英语教材打好了读原著的基础啊!
  可以看客观的数据。全部4册《新概念英语》的课文共6.8万单词,即使全部学完,输入量尚且还不如读完一本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汤姆·索亚历险记》,7.1万单词)或者Harry Potter 1-Harry Potter and the Philosopher"s Stone(《哈利·波特1-哈利·波特与魔法石》,7.8万单词)。我学得最多、最细的《新概念英语2:实践与进步》有96课,其配套的教师用书是这么讲的:
  "本教材使用说明-时间分配-理想的安排是,每篇课文用两个课时,每课时50分钟左右。第1课时用于教师引导下的会话,第2课时用于作文和语言学习。这样,本书内容足够约200课时使用(包括测验)。但是,每篇课文也可只用1个课时——在这种情况下,上课时间便应完全用于教师引导下的会话,选一部分书面练习让学生作为课外作业。"
  我记得当年去"新穗"学习《新概念英语》就是执行"理想的安排",每次上1课、每周去两个晚上,总共要学48周,足足学了一年共两个学期。天啦噜,《新概念英语2》总共才不到1.5万词汇!要知道后来我开始读原著的第一年就读完了15本,平均每本10万词汇以上,输入总量轻松超过《新概念英语2》10倍。更不用说《新概念英语》的课文内容都是七拼八凑的小短文,个别小故事虽然有点意思,但上精读课死抠其中的语法点,阅读兴趣索然,远远不如日夜追着读原版《哈利·波特》《达·芬奇密码》等精彩小说那么过瘾。  《新概念英语》是"高段配方奶"
  亚历山大的情景式教学理念、交际教学法什么的,在50年前的外语教学领域也许是一个比较新鲜的概念,但也就是局限在教学外语的范围内。很多人没有接受过学校的系统语言教育,没有机会学《新概念英语》之类的精编教材,但有机会浸泡在外语的环境中,一样可以快速掌握精通外语。亚历山大的教材只不过是经过简化的文摘,然后由教师在外语课上人为营造出"情景"——我的上课体验就是老师一对几十人单向传播,不但距离真实的语言互动情景差得太远,跟阅读原著那种代入书中的沉浸式体验也无法媲美。
  《新概念英语》最大的问题还不在于课文老旧,也不是某些网友所说的"国内老师教的新概念精读违背了亚历山大教学法",而是这套自成体系的教材没有教学生如何自主运用英语,甚至妨碍了学生过渡到阅读英文原著。我一直顺着这套教材的思路认真学完第4册,结果英语水平长期停滞不前,直到我转向读原著才取得突破。其实我学完1就应该尝试读原著,最晚也不用等到全部学完2的96课。恰好我在初二的时候,我的中学英语老师邹晓烨鼓励我尝试读原版小说The coral island(青少年读物),但当时我从亚历山大教材(《新概念英语》+初中英语课本)的学习中已经形成了根深蒂固的精读思维,结果就是读了开头几页就放弃了。我现在教的很多学生水平未必比初二时代的我本人高,但用透析法都基本上能读进去低到中等难度的英文原著。
  还不如读《哈利波特》英文版
  《新概念英语》系列里的3和4相当于"高段配方奶"大忽悠。如果妈妈不进行母乳喂养,新生儿只能喝配方奶,但喝到1岁左右就可以过渡到喝牛奶了,在饮食上逐渐接近成人,但是无良奶粉商家忽悠父母继续买比牛奶贵得多的"高段配方奶"给孩子喝,然而这些奶品的成分指标不统一,已被发现不是糖分过多就是脂肪过多,营养反而不如牛奶合理。百度百科"新概念英语"词条里吹捧4的言论说"诸多文章里蕴涵着深厚的哲思、美学及西方文化中独特的思维方式,这使得该教材成为每一位欲真正掌握英语语言精华的学习者不可多得、不可不学的教材",这跟"高段配方奶"的广告如出一辙——都到了"欲真正掌握英语语言精华"段位的人,早已不是零基础入门级的菜鸟,居然还在看一个教育官僚的精编教材,而不能独立阅读原版书,那些未经教材改变的原著才承载着"深厚的哲思、美学及西方文化中独特的思维方式"。这些怪现象之所以存在,无非是形成了利益集团的结果。编教材的人、教学的老师,最好就是让学生尽量多学一些课时,这也是《新概念英语》的教师用书里昭然若揭的——一本教材最"理想的安排"竟然是学200个课时,这是学生的噩梦,但对培训机构和老师来说当然最理想不过了。
  只学《新概念英语》教材,而不是自由博览群书,对于要钳制思想的教育官僚而言也很"理想"。在技术上,《新概念英语》就是典型的"计划经济",所有课程内容都是计划好的,具体到每节课老师讲哪些词汇、语法也是计划好的,学生完成的习题作业也计划好的,教学的目的就是生产这套教材计划好的语言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按照亚历山大的设想,自然会提升听说读写的能力,但是这些能力从未被引导用于真正的语言实践。请每一位学习过《新概念英语》课程的同学思考以下问题,括号中是我自己的体验:
  老师有让你去读英文原版书吗?(没有,老师只会让你复习《新概念英语》教过的课文,或者预习未教过的课文。做完这些工夫,都没有时间精力再看原著了。)
  老师有让你听英语电台、看国际电视台、看原版无字幕电影吗?(没有,老师只会让学生多听几遍《新概念英语》的课文录音。)
  老师有让你跟其他同学或者家人朋友用英语进行日常对话吗?(没有,老师只会在课堂上提问,让学生回答跟《新概念英语》课文相关的内容。而且学生被抽中的机会不高,即使一节课能有两次站起来说英语的机会,说的英语加起来不超过5句。)
  老师有让你上网用英语打字聊天、到国际上的英语论坛发帖吗?(没有,老师只是给学生布置简单的写句子作业,长一点的作文都不会有,因为改全班同学的作文会让老师累吐血的。)  跳出亚历山大设定的语言世界
  《新概念英语》出版后50年,人类在科技上的进展翻天覆地,现在的学生有电子词典,可以搞到大量英文原版书,二语习得的研究也革新了很多教学观念。我发现一个本质的进步是从教学理念"计划经济"进化到"市场经济"。例如,现在小孩学英语流行自然拼读,其理念是让孩子看到单词就会念,最终实现原著的阅读。这种模式并不要求孩子学习某套指定教材里计划好的语言知识,因为孩子一旦掌握阅读的能力,是可以读遍各种图书的。又如伍教练的透析法,让中学生或以上有一定英语基础的学生读懂原著,进而扩展到听说读写能力的使用,处理的是真实世界的语言信息,而非指定教材。我认为这些教学革新都比亚历山大的教学法先进很多,应该是有代差了,以后我教自己的孩子英语阅读,会使用自然拼读、英美最新原版材料等方式,而不是再学《新概念英语1》《看、听、学》之类的老古董。
  很不幸,很多推崇亚历山大和《新概念英语》的人,包括学生和老师,都跳不出亚历山大精心设定的语言世界,对具体的教材内容过度解读,愈加欣赏其"精妙",而未能看到教材以外更加丰富而精彩的真实世界。网上有人提出《新概念英语》学习效果不理想,却不敢说这套教材和作者有问题("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否认new concept的权威"),有问题的也只能是中国老师在执行教材的时候偏离了亚历山大的理念,或者怪自己又懒又笨,没有能坚持学完学透教材。
  要走出这个迷思,首先可以起底相关信息。当你知道亚历山大的学习和工作背景,以及他在国内被捧上神坛的过程,你也许不再把他当成不可质疑的权威,把《新概念英语》当成必学的经典。我不否定亚历山大是一位教学经验丰富的教育家,《新概念英语》在教材领域也算是上乘之作,但是他毕竟还不是苏格拉底、孔子级别的圣人,即使是圣人也历来不乏非议。比亚历山大更好的技术和材料还有很多,因此最好还是跳出《新概念英语》——只要你读一本Harry Potter,马上就能大开眼界:英语原来可以写得这么精彩,也能欲罢不能,根本不需要学习精编教材。
  这就像过去我骑自行车上学放学,路上就没有比我骑得更快的,觉得没有比这更方便快捷的出行方式了,那是因为我只生活在非机动车道;现在我的生活以开车为主,最讨厌的就是路上走得又慢又占道的自行车,因为我已经生活在机动车道了。对了,技术的进步也在改变一切,我现在骑自行车已经成了非机动车道上最慢的一个,不是因为我上年纪了,而是老头、大妈们全都骑上了电动自行车,时速动辄40公里,就算我还是那个24速山地车上的追风少年,也只能望尘莫及。
  亚历山大和《新概念英语》在技术上已经严重落后,但今天仍然有无数中国学生在学在背,还催生了相关的培训利益集团,供养着一大群"新概念名师",结果严重耽误中国人的英语进步,特别是形成不良的阅读习惯。对此亚历山大难辞其咎,但最大的问题是学生本身没有批判性思维,不敢质疑所谓"权威",这一切都是思想受到局限的恶果。  References
  旧版New Concept English课文全文
  http://www.cs.toronto.edu/~yuana/new_concept_english.html
  新版新概念英语1-4册(完美版)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av7AKl6TC8l.html
  新概念英语教师用书2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62461886.html
  朱慧珠. (1987). 一套理想的初级基础英语教材——介绍 Look, Listen and Learn. 外国语, (4), 16-16.
  百度百科:L.G.亚历山大
  https://baike.baidu.com/item/L.G.%E4%BA%9A%E5%8E%86%E5%B1%B1%E5%A4%A7/4400384?fr=aladdin
  Quora: Are the expressions in New Concept English still proper?
  https://www.quora.com/Are-the-expressions-in-New-Concept-English-still-proper
  Quora: Is the New Concept English really useful to foreigners?
  https://www.quora.com/Is-the-New-Concept-English-really-useful-to-foreigners
  Wikipedia: Louis George Alexander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ouis_George_Alexander
  Wikipedia: New Concept English
  https://en.wikipedia.org/wiki/New_Concept_English
  Warwick: L.G. Alexander"s life and career
  https://warwick.ac.uk/fac/soc/al/research/collections/elt_archive/halloffame/louis_alexander/biography/
  Louis Alexander: A revolutionary teacher of English to the world
  https://www.theguardian.com/news/2002/jul/09/guardianobituaries.obituaries
  WikiEducator: New Concept English
  http://wikieducator.org/New_concept_English
  作者:伍君仪,心理学家、英语研究专家、透析英语使用法创始人、畅销书系列《把你的英语用起来!》《把你的词汇用起来!》。北京大学心理学硕士、伦敦大学学院语言科学(语言发育方向)研究生。

作死拍照真的死了一韩国女孩在悬崖顶拍照时坠崖据每日邮报10月12日报道,一名韩国女生在英国著名的七姐妹悬崖(SevenSisterscliffs)拍照时坠崖身亡。报道说,这名女生名叫HyewonKim,当日来到英国东萨塞克斯印度一寺庙公开鞭打妇女,每年还有2000多人排队5小时等着挨打据每日邮报10月6日报道,印度南部特里奇(Trichy)古老的阿奇潘(Achappan)神庙内每年都会举行鞭打妇女的仪式,而每年竟然有2000多妇女排队5个多小时等待鞭打。这些妇女西伯利亚发现2200年前匈奴女战士奢侈皮带扣,还有西汉青铜镜据西伯利亚时报10月9日报道,在西伯利亚图瓦共和国(Tuva)叶尼塞河(Yenesei)河畔发现了匈奴(Xiongnu)女性入侵者所戴的皮带扣。这是由玉石红宝石珊瑚和绿松石制作成的一渔民无意中发现600枚古币,将与农场主分享177万古币据每日邮报9月29日报道,一个业余历史学家在野外使用金属探测器探测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了大量古罗马时期的硬币,价值高达20万英镑(约合177万人民币)。35岁的斯梅尔(Smale)先中国公司在非洲救援大象获赞据每日邮报2017年10月3日报道,9月27日,一个在非洲坦桑尼亚的中国建筑公司救援了5头大象。视频加载中报道说,在坦桑尼亚RUNGWA野生动物保护区,一个干涸的泥坑中,有5头大象作死拍照到鲜血直流,为什么还有人前赴后继?据每日邮报10月17日报道,在诺丁汉的沃尔顿霍尔公园(MouldatonHallPark),一些游客仍然不顾死活地冒险与雄鹿一起拍照。殊不知,这样做非常危险,因为秋季是雄鹿的发情季古巴人已经迷恋上了上网,夜幕下到处都是网瘾者据外媒10月25日报道,古巴人现在已经迷恋上了手机上网,大街小巷码头公园路灯下,到处都是用平板电脑手机上网的人。热点,成了哈瓦那最热门的词汇之一,人们就像是寻找金子一样在城市的每一这是沙漠吗?大象长途跋涉只为在输水管漏缝中喝点水据每日邮报10月24日报道,这是一个令人心碎的照片一群大象走了几英里(1英里约相当于1。6公里),最后找到一个输水管,输水管有一条很小的裂缝,大象就只能从设法吸取这点水。这些照片拍一群傻子要用一堆气球升空,竟然成功了还筹集到5600万很多人都看过飞屋环游记,这部由彼特道格特执导皮克斯动画工作室制作的动画电影讲述了一个老人曾经与老伴约定去一座坐落在遥远南美洲的瀑布旅行,却因为生活奔波一直未能成行,直到政府要强拆自大片垃圾漂浮在加勒比海上,塑料颗粒可能已摆放到人类餐桌上据每日邮报10月20日报道,在加勒比海上出现大量的塑料垃圾,清澈的蓝色海洋被废弃塑料垃圾所窒息。报道说,摄影师卡罗琳鲍尔(CarolinePower)在洪都拉斯海岸一个名叫罗丹(R万圣节还没到,美国为何迫不接待扮骷髅?每年11月1日是万圣节(AllSaintsDay),西方传统节日。万圣节又称诸圣节,源自古代凯尔特民族(Celtic)的新年节庆。不过,在万圣节之前还有一个万圣节前夜(Hallow
知人不必言尽,留三分余地于人,换十足人生。在建筑学上,有个特殊的名词伸缩缝,意谓建筑物体必须留一个伸缩的空间,以防空气冷热变化时,结构体收缩膨胀的需要。其实,不止建筑学,一幅画,一定要留白,才是好画印书,天地左右留白,才容会花钱的女人,往往更好命!杜月笙说手里放着多少钱,不算你有钱,会花钱,才算你有钱。都说,花钱容易赚钱难,却也未必如此,毕竟,一个人能花钱并不等同于会花钱。对待花钱有些女人,习惯一味的省钱,省下了钱最终却丢了什么是人生?有人说,人生如酒,有醒有醉有人说,人生如水,有起有伏。有人说,人生如路,有高有低有人说,人生如花,有开有谢。那么,到底什么才是人生?01hr有起有落的,是人生世态炎凉,无需迎合,人夏天的美好夏天,充斥在我们脑海中的,是清风是满池的荷花,是西瓜,是清凉的冰饮是不停的风扇,是妈妈切下的一片冰瓜。儿时的夏日,和小伙伴漫山遍野的玩闹,摘莲蓬,喝冰沁的井水。夏日美好的瞬间数不清人生要学会吃苦!有知识不一定改变命运,但是没有知识一定改变不了命运。还记得人民日报在微信上发过一篇文章致沉睡中的大学生你不失业,天理难容,批判那些舒服地坐在象牙塔里,虚度光阴葬送自己前程的大学生们人生格局(必看系列)什么是格局?格局是指一个人的眼界胸襟胆识等心理要素的内在布局!有句话说得好你从80楼往下看,全是美景但你从2楼往下看,全是垃圾。人若没有高度,看到的全是问题人若没有格局,看到的全是构建私域数据知识网络,爱数AnyDATAONE开辟新赛道1948年,香农借鉴热力学提出了信息熵的概念,高价值的信息熵低,低价值的信息熵高,从不确定的海量信息中找到价值,这就是一个信息熵减的过程。数十年之后,我们依旧走在相似的道路上。作为原地过年,2021中国春运的家国情怀中国人对家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每到春节,这种感情就越发浓烈。回家过年,已是中国人千年来的习俗,就像是流淌在国人血脉里的情感。正是这种情感的牵动,身在天南海北的离家游子,都希望在春节回入选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云10强,曙光云站在当下看未来中国云计算行业走势,正从过去的重概念重建设,走向重安全可信,重运营和落地的务实阶段。这一趋势的主要驱动因素有两个。第一是,经过了十几年的发展,云计算行业本身从技术成为了一种普惠能力透视一张成都消费券,看新华三政务云如何升维2020年9月14日,零点刚过,李云海(化名)的电脑屏幕映出一条快速上升的曲线,这代表成都第三期电子消费券发放的第一个流量高峰到来。消费券是政府推动疫后消费的重要举措,在全国,疫情HitachiVantara赋能中型企业的数字化理想刚刚结束的2020年,是一个极其特殊的年份,由新冠疫情引发的一系列蝴蝶效应,持续的影响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同时,也让市场环境中不确定的因素倍增。Gartner的观点认为,新冠肺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