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这本杂志教会美国人如何讽刺,讽刺的是它也要停刊了

  美国最广为流传的讽刺杂志之一 —— MAD Magazine 将在今年年末停止贩售。
  MAD 所在的 DC 娱乐公司(对,就是蝙蝠侠和超人那家公司)宣布,这本杂志将更新至今年的第 10 期,年底这本杂志就不会再出现在报刊亭中。
  这就意味着,MAD 杂志将近七十年的幽默讽刺历程将会在年底结束。
  我们今天谈论它,当然是因为它身处传媒届的重要位置。在美国审查文化盛行的 50 到 70 年代,MAD 这种"青少年"杂志填补了政治讽刺的空白。青少年们通过它扩展不同的知识领域,了解不同的社会观点并建立政治倾向。
  据调查估计,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有 43% 的高中生和 58% 的大学生都在读这本杂志,它也成为最被广泛阅读的反文化刊物之一。虽然表面上是一本面向青少年的杂志,但尖锐的文化输出吸引了所有年龄段的读者,讽刺的声音让读者在生活中很容易找到共鸣。
  外语版本
  正如很多重要杂志都曾拥有辉煌的过去,1960 年至今,MAD 杂志的销量超过四亿份,在 1969 年就拥有超过十万读者,这是同期其他漫画期刊望尘莫及的成就。1974 年更是出现了每期杂志平均销量超过 213 万份的高峰,杂志最受欢迎时曾有 13 种外语版本。
  占据报摊市场主要位置的 MAD 杂志尽管比其他漫画刊物都更加"安全",却也没能逃脱整体销量不断下滑的命运。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杂志的销售量降至 30 万份以下,到 2002 年时销量已不到 25 万份。
  杂志平均销量数据
  从声明内容来看,DC 并未表明停刊的具体原因。媒体认为是互联网"杀"了它。对于读者来说,他们既是讽刺创作的灵感来源,又是受众,这样的闭环或许能更好地发挥出幽默效果,但杂志相比于互联网落后的传播速度可能大大削弱了幽默的力量——等它抵达读者手中,这些原本有趣的喜剧效果早就"过时"了。
  1959 年 4 月刊封面,放在今天也很应景
  2017 年不足 14 万份的销量显然无法支撑团队的运作,MAD 在当年年底结束了第 550 期的出版后曾短暂停刊,又在 2018 年 4 月重新启动。瑞典、意大利等国外版本也曾多次停刊。
  第 550 期封面
  如果你在 Facebook 或者 Twitter 上搜索这本杂志,会看到很多大 V 粉丝为这个消息感到惋惜。
  美国新闻网首席记者 Jake Tapper
  美国漫画家和电视作家 Judd Winick
  BBC、abcNEWS、CNN 这些你所了解的外国媒体几乎都报道了这件事。《华盛顿邮报》将它定义为现代讽刺的先驱。
  《华盛顿邮报》标题为:"作为现代讽刺先驱的 MAD,将停止发布新内容"。
  记者 David Von Drehle 的专栏标题则更加直接:"MAD 的消亡是世界末日的一部分"。
  THE DAILY BEAST 以"MAD 教会我们嘲讽,但现在我们反过来嘲笑它"为题,阐述了对于现在的年轻一代来说,MAD 似乎变得多余。
  但杂志的影响显然更为深远。如果你再仔细看副标题,会发现上面写着:如果没有这本杂志,就不会有大受欢迎的喜剧节目《周六夜现场》,也不会有大卫·莱特曼这样优秀的脱口秀主持人。
  著名漫画网站 comicsbeat.com 则将 MAD 的停止更新视为"一个时代真正的悲惨结局"。
  漫画网站 comicsbeat.com 标题写道:" MAD 完结了,这是一个时代真正的悲惨结局"。
  在美国,出生于 1946 年至 1964 年的人被称为"婴儿潮一代",这段时间也是 MAD 创刊并广受欢迎的时期。纽约时报的报道标题是:"反婴儿潮一代的幽默圣经 MAD 即将死去"。
  好啦,让我们看看即将告别的是怎样一本杂志吧——虽然已经太迟。
  1、叫纽曼的男孩
  很少有杂志是以独立的形象深入人心的,MAD 算是其中一本。哪怕你没看过这本杂志,你也会对这个脸上长着雀斑,咧开嘴缺了颗门牙小男孩有印象。
  最初 MAD 的编辑 Harvey Kurtzman 在办公室看到公告栏上贴着一张露出牙齿咧嘴笑的小男孩照片,就决定用他作为 MAD 杂志的形象。在此之前,这个小男孩形象曾多次出现在牙科广告的宣传页中。
  1954 年,这个小孩成为杂志的虚拟形象存在,后来被第二任主编 AI Feldstein 命名为 Alfred E.Neuman(阿尔弗雷德 E.纽曼)。之后的几十年内,纽曼的形象登上 MAD 杂志的五百多张封面,也经常被外界媒体引用,出现在政治漫画中。
  2、辛普森一家
  MAD 杂志于 1952 年首次亮相,最初以漫画书的形式呈现,由出版了《超人》和《蝙蝠侠》等著名漫画的 DC 漫画出版。它在三年后转变为杂志形式,同时电影和电视节目中也经常出现杂志漫画剧情。其中《周六夜现场》《辛普森一家》《南方公园》更是成为杂志的电视代表节目。
  "辛普森一家 "上 出现的 MAD 杂志
  3、GQ 主编
  MAD 影响了一代喜剧演员和漫画家,从深夜主持人斯蒂芬科尔伯特到漫画作家施皮格尔曼,同时它还是 GQ 前主编 Jim Nelson 的启蒙杂志。
  Jim Nelson
  成为 GQ 的编辑之前,他曾在 CNN 从事研究时事和新闻的工作,后来开始担任助理编剧,负责把喜剧梗记录、整理出来,作为喜剧范本的 MAD 带给他很多启发。
  Jim Nelson 供职于 GQ 美国版杂志时期,这本男士时尚杂志充满了美式幽默和视觉创意,他在很多场合都明确表示过自己受到了 MAD 的影响。
  4、"无广告"策略
  MAD 曾在长达 44 年的时间内没有广告版面,出版商盖恩斯认为在讽刺的语境中打印广告会削弱它的力量,同时看起来有些虚伪。这本杂志坚挺地依靠出版费用存活,直到 2001 年发行量降低,杂志才心软使用广告费用来支付彩印费用。5、肯尼迪
  漫画新闻网站 The Comics Reporter 指出, MAD 在漫长的出版历史有过两个伟大时期。
  第一个是在 20 世纪 50 年代,当时,它以对权威人物的讽刺闻名,是一个充满政治和流行文化的漫画主宰,政治家们(特别是总统),成为杂志讽刺的主要对象。
  1960 年总统大选之前,MAD 印制了一张纽曼祝贺肯尼迪胜利的封面,标题上写着"我们一直和你在一起,杰克(肯尼迪)",并且早在投票结果公示前就被印刷出来。
  这难道是杂志提前得到消息吗?其实,当你把杂志翻过来,会发现另一个封面正是纽曼在庆祝尼克松的任命。(也就是说,他们会根据结果来告知商店将杂志摆放出"对"的那一个封面。)
  所以,杂志的双封面操作早在 70 年代就被 MAD 玩过了!
  70 年代初期,出版商盖恩斯参与杂志的促销活动
  6、发行奇迹
  20 世纪 70 年代是另一个黄金时代,当时该杂志的报摊销售和流通数据使 MAD 成为一代流行文化的风向标。
  它在 1974 年的发行量达到 280 万便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尽管后来不断下降的销售量使得他们不得不开始想更多商业对策,但曾经辉煌的成绩放在今天依旧耀眼。
  杂志的编辑们 ©Jerry Mosey
  7、观众在别处——互联网
  在互联网不发达、人们还无法从 Facebook 或 Twitter 上了解一些搞笑幽默的故事和段子时,MAD 就把这些天生的喜剧演员们聚集在了一起。他们用肆无忌惮的讽刺和自嘲催生了一代幽默家,再将这些敏感的有趣的点子带到电影、电视和互联网上。
  美国自由幽默插画家 Tom Richmond 在接受采访时说道:"新一代接受了新媒体的讽刺影响,但不知道来源(于 MAD),最后 MAD 还在做着犀利的讽刺作品,观众却在别处。"
  ©The Advertising Archives
  尽管如今互联网十分发达,MAD 的影响力已不如前,但它仍然分布广泛。这本曾经定义了美国讽刺的杂志激励了很多热血的年轻人,包括美国著名的政治活动家 Thomas Hayden,他的激进之旅便始于 MAD 杂志。
  模仿电影《波塞冬历险》
  模仿电影《捉鬼敢死队》
  8、漫画家的"军校"
  作为讽刺幽默的输出渠道,MAD 为很多画家和艺术家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当时颠覆性的主流幽默媒体并不常见,而 MAD 定期传输了像 Harvey Kurtzman、Jack Davis 这样伟大的漫画家。自 1994 年以来,漫画家兼插画家德鲁·弗里德曼一直是 MAD 的供稿人。
  1957 年 12 月刊封面主题:"看不到恶,听不见恶,说不出恶"
  9、MAD 的使命
  虽然听起来有些"搞笑",但这本搞笑杂志有一个严肃的使命:鼓励读者仔细思考并保持怀疑。杂志团队希望传达的理念是每个人都并非真实,杂志也可能欺骗你,让读者懂得分辨和判断。10、美国流行文化发展史
  几乎每一次社会热潮和流行风尚都逃不过它尖酸刻薄的讽刺,把这本杂志多年来的封面摆在一起,几乎就是一本完整的美国流行文化发展史。在搞笑和讽刺的路上,他们没有什么是不敢做的。
  比如模仿著名电影角色。1970 年代,模仿电影封面还比较少见,讲述两个年轻人骑着哈雷越野冒险的《Easy Rider》就率先成为范本之一。纽曼区别于其他角色,骑着三轮自行车的画面现在看依旧幽默。
  比如 2000 年 MAD 首次模仿哈利·波特推出封面,这比第一部电影上映还要早 18 个月。
  画面中纽曼和哈利一起骑在扫帚柄,这也是 MAD 唯一一次直接模仿其中一部小说而不是电影。哈利·波特的后续电影也几乎都登上过该杂志的封面。
  11、特朗普
  和模仿相比,讽刺总统政客才是他们的重头戏,特朗普就为他们提供了不少创作灵感。
  这张封面来自专门对特朗普进行"喜剧攻击"的杂志特刊 MAD about Trump,他们用读者最喜欢的模仿手法,借用 20 世纪 60 年代的 Coppertone 防晒霜广告,描绘了特朗普在沙滩上抓住普京泳裤的画面。
  普京身上纽曼的纹身和那句"暴风雨下的明媚幽默"的标语,构成了一副滑稽的画面,讽刺了特朗普和政府。
  喜欢用绰号贬低政治对手的特朗普在被问到如何看待民主党候选人 Pete Buttigieg 时表示:"Alfred E.Neuman 不能成为美国总统",因此遭到了小男孩的"报复"。↑
  本期主题是盘点 2018 年最愚蠢的 20 件事,特朗普提出的太空部队计划入选其中,MAD 仿佛成为讽刺总统比赛的平台。
  12、奥巴马
  奥巴马的一举一动也得到了他们的"关照"。
  叼着四根香烟登上封面的奥巴马看起来压力山大,桌上还放着用于治疗肠胃的药物。不过眼角的泪水和夸张的表情反而透露着喜感,给读者一种"看到你也这么艰难,我就放心了"的感觉。
  这张封面则巧妙地把纽曼的脸变成奥巴马的脸,在美元贬值、信贷下降,国家问题严重时,纽曼总统提出的建议是冷静。我们能做什么吗?手里的横幅回答你:"我们不能"。
  在国家安全出现问题时,能救火的依然是奥巴马(的封面)。他表情狡诈地拥抱着杂志的标志性间谍角色,以此"解决"国家安全局的间谍问题。
  2018 年,美国电信巨头 AT&T 完成了对包括 MAD 杂志在内的华纳媒体的收购。
  自收购以来,AT&T 将重心放在了利润丰厚的娱乐产业上,这对杂志来说似乎是一种无奈和尴尬的处境。2019 年 7 月,公司宣布在 MAD 在出版今年的第 10 期后不再生产"新内容",当期内容是前 67 年出版内容的回顾。
  当期 MAD 也将不在报刊亭出售,但在漫画书店中仍能买到。
  2018年在俄亥俄州立大学图书馆和博物馆展览内陈列的 MAD 杂志及周边 ©Andrew Welsh-Huggins
  包括 MAD 在内,很多杂志的停刊印证着纸媒的寒冬仍然持续,互联网的发展使得读者的阅读转换变得容易,可以同时停留多个站点并随时切换对追求高效的用户来说的确是不错的体验,与此同时,广告即时传播的优势严重打击了传统媒体——尽管投放不一定那么精准。
  不过作为海量资讯的聚合器,互联网也存在问题:许多信息被隐藏和折叠,算法与用户偏好并不吻合。在信息的洪流中,人们更倾向于浏览带有偏见的新闻,容易忽略源头。
  在内容的真实性被稀释的环境下,仔细思考并保持怀疑的能力比学习的容量更加重要,想想 MAD 的那句使命——"鼓励读者仔细思考并保持怀疑"。
  或许,当今互联网已经不需要它了。
  越来越多的杂志因为种种因素宣布停刊。其中有些幸运地得以复刊,有些遗憾地退出舞台。但相同的是,它们都曾影响了一代读者的审美、思想和生活品质。
  Interview
  这本由 Andy Warhol 在 1969 年创办的杂志因经济问题在去年五月份宣布停刊。自创刊以来,Interview 是全球重要的时装杂志之一,封面也一直保持着极高的水准。
  杂志扎根纽约,创刊之初就建立了 Andy Warhol 亲自采访的调性。那些真实有趣的回答源于设定的简单问题,比方说"早餐吃什么""喜欢淋浴还是泡澡"这类普通人日常的对话内容。这些最酷最有才华的影星、歌手和艺术家亲密地与读者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开启了新的采访模式。包括把 Warhol 的经典问题抛给明星的知名栏目"Q & Andy",在今天的杂志中仍能看到身影。
  令人欣慰的是,在去年九月,被收购的杂志宣布了复刊消息。复刊那期(issue 521)的封面人物是被称为"法国新浪潮的祖母" Agnes Varda,49 年前由 Andy Warhol 操刀的第一期封面正是她与当时的新作《狮子、爱、谎言》。
  Z!nk
  大胆的妆容风格,前卫的造型搭配,Z!nk 杂志在符合大众审美趣味的同时,以创意和个性取胜。在不乏主流时尚大刊的美国,它算是一个另类。
  创办于 2002 年的 Z!nk 杂志曾在 2016 年宣布停刊,与 Interview 相同的是,它在 2017 年迎来复刊的好消息。
  Inventory magazine
  这个创刊于 2009 年,存在 7 年的生活方式杂志一共只出了 13 期,缓慢的发行速度并没有浇熄人们对它的喜爱。小作坊式的气质和散漫的街头风格是这个年代它还保持独特的主要原因,位于纽约的生活方式店铺也符合了很多读者对于"完美生活方式"的想象。
  遗憾的是,相继关闭了在纽约和温哥华的零售商店后,Inventory magazine 也没能逃脱关闭的命运。
  Holiday magazine
  这本来自美国的旅行杂志被称为国际旅行愿望书,光看封面就能激发读者的旅行愿望了。他们会邀请一些著名的作家前往旅行目的地,呆上一两周并产出相关的文章,摄影师们则用镜头为全世界留念,讲述故事。他们在这本杂志上记录了伦敦的一餐,巴黎的爱情,在无声电影院弹钢琴,这些光听就如同看到电影画面的场景。星级编辑文笔加上超大尺寸杂志包装成为 Holiday 无可取代的重要因素。
  自 1946 年成立以来,杂志每期售出数量便不断上涨,到 50 年代年收入已超千万。不过这对杂志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编辑 Frank Zachary 在采访中提到,"我们只想制作最好的杂志"。尽管曾停刊 37 年之久,但惊喜的是它在 2014 年重新启动为双年刊,总部是位于巴黎的一个艺术工作室。
  the face magazine
  1980 年由英国资深记者 Nick Logan 创办了流行文化杂志 the face magazine,杂志内容主要包括音乐、电影、时尚和亚文化,新颖的选题和独特的排版风格受到年轻人的追捧,同时也推动了非主流市场的地下文化,影响了 80 年代的广告和营销业。极具创意和风格多元的拍摄至今仍为摄影师们提供着灵感,它也成为小众独立杂志的鼻祖,i-D、DAZED 等更为大家熟知的小众杂志都是在它之后才涌现的。
  进入千禧年后,由于多元文化以及新兴独立杂志的发展,the face magazine 销量不断下降,最终于 2004 年 6 月停刊。
  Acne paper
  这本来自斯德哥尔摩的半年刊时尚杂志,背后正是时装品牌 acne studio。他们的编辑团队都是很资深的创作者,每期杂志会围绕一个主题作大篇幅的介绍和讨论。其中涉及的文化、哲学、艺术和时尚等领域都以诗歌、小说、采访等不同方式呈现,在当时给人一种新颖的体验。
  半年刊总编 Thomas Persson 在接受采访时说,他接到的任务是"做一本你认为最好的杂志",于是有了这本"充满优雅气质的生活文化沉淀"的杂志。
  O:by Tank
  2005 年 10 月,英国卫报旗下报刊 The Observer 与英国独立杂志 Tank 合作推出了 O:by Tank。
  被认为是精品杂志先驱出版物之一的 Tank 杂志先后成立创立机构 Tank Form,动态图像画廊 tank.tv 和卷烟书籍 TankBooks,内容涵盖当地文化、时尚艺术、建筑、科技和政治等领域。杂志在每年春秋季发行,分别为女装时尚特辑和男装时尚特辑。
  2012 年还推出名为 Fashion Scan 的免费 APP,可以使用图像识别技术将页面和在线视频内容相关联。之后杂志在 2013 年停刊。
  DON"T PANIC!如果你对"杂志"或者纸媒也有什么不得不说的,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讨论。我将选出至少五位留言者,送出我正在做的杂志(最新一期)一本!
  很高兴认识你,以下都是我喜欢的
  如果你也感兴趣,试试关注乌云吧

时间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时间的本质蒋国良老蒋说,关于时间的真正属性,确实是一个难题。千百年来人们都将时间想象成为超越任何事物的更古不变的背景舞台。种种事件都在这个舞台上演出。十七世纪的英国大科学家牛顿,也不好的消息,地球正在逐渐变暗,未来地球会不会看不到仰光?近年来气候变化问题已经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之一,而且就今年入夏以来大自然给予人类的回馈来看,气候变化真的迫在眉睫。现在全球正在变暖,倡导爱护环境已然为时过晚,只有各国率先完成碳中和,最快热木星一年只有16个小时迄今为止科学家发现的最令人困惑的行星是热木星一个巨大的气体星球,大小与木星差不多,可以在10天内围绕着自己的恒星完成一次公转。科学家已经在太阳系外发现了约400颗热木星,但它们仍是天文学家发现了一颗超热的气态木星,它一年竟只有地球上的16小时天文学家发现了一颗超热的木星,它的轨道比任何已知的气态巨行星都要短。sourceEarthSky对太阳系外行星的搜寻已经发现了4000多个遥远的星球,它们围绕着距离地球数千光年的恒新的算法帮助天文学家发现了366颗系外行星,总数突破5000颗经过多年的辛勤工作,我们正在努力将已确认的系外行星总数(太阳系以外的行星)增加到惊人的5000颗。在这项工作中,一组天文学家在退役的开普勒太空望远镜的数据中发现了366颗以前未知的地球有没有可能就是个生命体,而人类像细菌一样生活在地球上?我们知道,一个再干净的人身上都会生活着有数以万亿计的细菌,比起人类1。7米的大个子,它们太渺小了,直径一般在0。55微米之间,比我们足足小了几十万倍,我们根本无法感知它们的存在。不看着地球忽忽悠悠,担心一下掉进深渊(宇航员翟志刚)人们住在地球上,天天随地球自转,迎来日出日落,送走白天,迎来晚上跟着地球围着太阳公转,春夏秋冬,周而复始。没人担心地球不稳,会不会掉进深不可测的宇宙陷阱中去。如果有此种想法,那才是杨利伟在太空听到神秘敲门声,13年后揭开谜底,幸亏他冷静一个人在宇宙会害怕吗?太空本来就是一个绝对真空的环境,可以说是听不到任何声音的,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第一位登上太空的宇航员杨利伟,却在飞船执行任务的时候,听到了一阵神秘的敲门2022年日食将上演!天狗食日为何会有人不愿看到,什么地方可见?来了!2022年又一个奇特的天文奇观要上演了,并且是相对比较罕见的天文奇观。当然,话说到前面,其实每个月几乎都有天文奇观,只不过大多数人都不太关注,只关注一些比较特殊的奇观。例如在今天观看2名俄罗斯宇航员在国际空间站外的太空行走宇航员将在俄罗斯的Nauka实验室和欧洲机械臂上工作。今天(4月28日),两名俄罗斯宇航员将在国际空间站外花费数小时进行太空行走,您可以在线观看他们在虚空中工作。俄罗斯航天局Ros迄今最完整鸭嘴龙胚胎被发现鸭嘴龙胚胎化石(左)与复原图。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供图中外学者在BMC生态与进化联合发表论文,描述了两件来自中国江西省赣州盆地白垩统河口组的恐龙胚胎。这组被称为英贝贝的标本
NASA强调好奇号正在探索的火星环境变化美国宇航局(NASA)的好奇号漫游车已经在红色星球上探索了9年。多年来,随着该漫游车对火星的探索,它遇到了一个巨大变化的景观。好奇号目前正在探索夏普山(MountSharp),这个海洋一所在陆架沉积自生铁硫化物环境磁学研究中取得新进展近日,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石学法研究团队联合南方科技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科学家在陆架沉积自生铁硫化物环境磁学研究中取得新进展。海平面变化是控制第四纪陆架环境演化地球的自转速度与氧化之间的可能联系地球的自转速度与氧化之间的可能联系J。M。Klatt,A。Chennu,B。K。Arbic,B。A。BiddandaandG。J。Dick撰稿储雪蕾摘要在地球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生重大发现!青海冷湖可比肩国际最佳天文台址重大发现!青海冷湖可比肩国际最佳天文台址青海冷湖发现世界级天文台址8月18日,自然发布了我国科研人员一项关于天文观测选址的重大科学进展。在青海省地方政府支持下,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太阳也有季节更替?英国华威大学领导的团队在天体物理学杂志中发文,阐述了他们在破解太阳季节变化规律方面的新发现。掌握太阳季节的快速变化规律,有助于人类应对极端空间天气事件的挑战。太阳的剧烈活动会在地球天文学术语光度随便指向夜空中的一颗星星,那颗星到底有多亮?是的,你可以测量它的亮度,但那是从你在地球上的有利位置。你测量的亮度取决于许多与恒星本身无关的事情。同一颗星放在更远的地方会显得不那么明蓝色起源公布新谢泼德号火箭新发射日期及NASA关键载荷据外媒报道,蓝色起源可能因Artemis月球着陆器合同跟NASA卷入了一场有争议的法律战,但这并不能阻止杰夫贝佐斯的火箭公司安排其下一次发射。8月25日凌晨,新谢泼德号(NewSh著名的爱因斯坦方程,首次用于从光中创造物质两个碰撞的光粒子被用来创造一个物质在爱因斯坦最著名的方程之一的惊人演示中,物理学家声称第一次用纯光创造了物质。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著名的Emc2方程说,如果你将两个足够高能的光子或光粒通过热电发电机回收太阳能电池的废热意大利的科学家们创造了一种基于热电发电机和宽隙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混合热电光伏(HTEPV)系统。该设备能够回收光伏装置的废热并产生额外的电力。据其创建者称,这种配置需要大间隙电池,蓝色起源8月25日再发飞船还有明信片等一同上天侨报网综合讯8月19日消息,蓝色起源公司发言人宣布,该公司的目标是在8月25日进行其新谢泼德号(NewShepard)亚轨道飞行器的下一次飞行。据悉,本次发射任务定于美国东部时间8我们生活的宇宙并不是真实的?科学家人类活在虚拟世界里自人类结束了封建社会后,就踏入了科学时代,随着近百年的发展,人类的科学技术不断突破升级,发明了各式各样的机器,其中最让人类为之自豪的则是计算机。计算机研制成功后,网络技术也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