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绿的不行吗?

  当我们躺在草地上,微风拂面,蔚蓝的天空映入眼帘,身心感到放松时,你有没有想过,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呢?为什么不是其他颜色,比如粉色、绿色呢?
  就是这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自然现象,背后隐藏的物理规律却并不简单,说它不简单,那是因为关于"天空为何蓝色"的正确解释,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由科学家给出了完善答案,要知道那时已经距离牛顿开创经典力学体系已经过去了足足两个多世纪。不过从科普文章的角度出发,咱们只需要定性的了解这些规律即可,这样来说,其实也不算复杂。
  关于历史上是谁第一个对天空为何是蓝色做出相关解释的(解释并不需要正确),咱们已经无从得知,但咱们可以先自己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不管天空是什么颜色,前提都是空中的光子进入我们的眼睛,从而让我们看到了天空的状态,而这些光子是从哪里来的呢?
  要知道大气层是不可能自己发光的(应该说在没有外来物的情况下,不可能持续发出可见光),而这里的光子自然是太阳"送"过来的,但我们都知道太阳光是复合光,是因为牛顿利用三棱镜发现了太阳光可以分解成多种颜色的光,因此天空的蓝色是不是也因为天空中存在着类似三棱镜一样的东西,将光分解了?
  但仔细一想,这样并不正确,太阳光经过三棱镜会分解成数种颜色的光,那是因为折射的原因,如果是这样,我们看到的天空不应该只是单一的蓝色,而是七彩斑斓的才对。如果不是折射的原因,难道是因为蓝色光在穿越大气层的途中被"阻拦"了下来,导致它们无法抵达地面,只能在大气层内不断的"游荡"?
  总的来讲,这是一个光学现象,涉及光线穿越介质时的情况,因此我们可以从相类似的丁达尔效应说起。
  关于这个效应,相信很多读者朋友在学习中学化学时都有接触,老师告诉我们,丁达尔效应可以用来区分溶液和胶体,你只需要用一束光对准要区分的液体,如果里面出现了一条光亮的通路,那就意味着这是胶体溶液。
  丁达尔效应是英国科学家约翰·丁达尔于1869年发现的,其背后的微观解释是因为胶体溶液中存在大量直径不超过100纳米的小微粒,这些微粒的直径小于可见光波长范围,因此当光线通过时,就会发生散射的现象(如果微粒的直径过大,比光波长还要大很多时,就会出反射现象)
  因此当时的人们用丁达尔效应用来解释天空的颜色,认为是由于大气中存在大量的灰尘、小水滴、冰晶等众多的小微粒,而太阳光在通过大气时,会不可避免的遇到这些微粒,将太阳光中的波长较短的蓝色光散射到整个天空当中,因此整个天空才会呈现蓝色。
  这种解释看上去似乎并没有什么问题,不过实际上在丁达尔效应中,散射光的强度与入射光波长之间的关联并不是很强,虽然理论上还能说的过去,但放到现在来看,却并不是正确答案,关键问题出在了"大气中的灰尘、水滴等小微粒"这一点上。
  我们知道,虽然空气中含有类似于尘埃、水滴等小微粒是"理所当然"的,但这些小微粒的浓度却是一个变量,而浓度直接影响着散射程度,散射程度的不同又直接导致天空的颜色出现差异。
  但实际上,草原上的天空和沙漠上的天空似乎没有什么区别啊,这显然与丁达尔效应的解释不一致。如果概括来讲,就是丁达尔效应解释"天空为何是蓝色",它的结论应该为:不同地区由于环境不一样,因此天空的颜色差异会很明显。
  但实际上,这一点并不存在,那么天空到底为什么呈现蓝色呢?
  现在我们已经能把大气中的杂质小微粒的影响排除了(至少不是主要原因),那么还有什么呢?思来想去,似乎就只有大气本身了,难道是因为大气中的各种气体分子吗?
  很幸运,我们的想法和著名物理学家约翰·威廉·斯特拉特走到一块(也就是瑞利男爵,因此后人直接称其为瑞利,这种叫法也体现在物理学家开尔文身上,实际上他的本名叫做威廉·汤姆逊)
  在经过仔细研究后,瑞利发现,散射现象不仅仅会发生在杂质微粒身上,对于单独的原子或分子而言,散射现象同样会发。这被称为瑞利散射,一般来说,当粒子的直径远小于入射光波长时(不超过波长的十分之一),散射光的强度同入射光的频率呈四次方正比关系(也即是和波长呈四次方反比),因此对于波长越短的光,散射就会越强,如果以太阳光为例,那么位于可见光范围内的短波蓝紫光就最容易被散射开。
  那么对于非常纯净的大气环境下,即便其内部没有悬浮的各种尘埃、冰晶等杂质微粒,也会由于大气分子的散射作用,而使得太阳光中的蓝紫光被散射开,从而弥漫到整个大气层,因此瑞利散射是天空呈现蓝色的原因。
  而日落时的夕阳正是这一理论的最好验证。
  考虑到地球是一个球体,因为包裹地球的大气层可以看做是一个球壳,一般在每天正午左右,太阳位置达到每天的最高点,此时太阳光从大气层穿透到地面上时,经历的大气层厚度是一天当中最短的;而到了日落(或者日出)时,太阳光所经历的大气层厚度是一天当中最长的,关于这一点从下图比较直观的看出来
  而穿过的距离越长则意味着更多的蓝紫光被散射,于是最后只有偏红的光抵达地面,这就是为什么在日落时的太阳呈现出咸鸭蛋黄的颜色,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红色只在太阳附近出现,而其余更大部分的天空,仍旧显示蓝色或者更暗的颜色(毕竟太阳要落山了,即将要进入夜晚)
  本篇文章的内容到此结束。
  谢谢各位阅读!
  以后还会不断更新精心准备的通俗科普长文
  本文由赛先生科普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唯美!从太阳系其他行星上看太阳,原来是这个样子的太阳白日当空,引人注目,实乃大白天之显著特征。尽管,对于我们而言,实乃稀疏平常。我们仍然可通过地球轨道与太阳主要恒星之远近来改变我们的视域。尽管,那些变化对于我们曾异想从太阳系其他关于宇宙奥秘人类未来的深度思考第一节宇宙奥秘之文明结界微观粒子彼此间具有严格的相同性,比如任意两个质子的质量完全相同。而宏观星系彼此间却没有这种相同性,比如星系质量在太阳质量的100万到27万亿倍之间。这使得可科研人员成功流片极大规模全异步电路芯片来源科学网部分LZUGERM芯片兰州大学供图近日,由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何安平团队领衔的异步电路与系统团队设计的首颗极大规模全异步电路芯片成功流片。该芯片为120颗名为科学家建议摧毁月球?科学家建议摧毁月球?这则消息震惊了全球,把月球炸了,我没听错吧?是的,你没听错,在俄罗斯有几位科学家认为,由于月球对地球施加了稳定的引力作用,致使地球的清瑶始终维持在23。5度左右美国防部将利用国际空间站实验为导弹跟踪传感器收集数据美国航天新闻8月9日报道8月10日,宇宙神5运载火箭将天鹅座货运飞船(NG16)发射入轨,执行国际空间站补给任务。NG16携带的红外成像有效载荷(PIRPL)将收集低地球轨道环境数卫星遥测数据显示低层大气的变暖可能比预期的更显著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LNL)进行的研究发现了一些可能令许多人吃惊的事情。根据气候科学家和该项目的贡献者表示,对流层温度的卫星遥测可能低估了过去40年的全球变暖。对流层是大气神秘闪电能起到大气清洁剂的作用闪电是发生在云层之间或者云层和地面之间的自然放电闪电是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景象,当闪电瞬间照亮夜空会让人们记忆犹新,风暴云彼此碰撞,产生的闪电强度大约是10亿伏特,这足够对60个普通人类是银河系或者宇宙中,唯一智慧文明的概率有多大?古代的人类就开始用自己的肉眼观察星空,看到天空中闪烁的星星,总会想它们是什么?古代人的认知观中,没有浩瀚宇宙这样的概念,在他们看来,地球是整个宇宙,天空中的星星属于地球的一部分。伴超100亿次观测!拍摄黑洞的望远镜如何工作?据西班牙日报网站5月12日报道,拍摄宇宙并非易事,原因不仅包括天文距离天体大小,还包括正在膨胀的宇宙结构复杂。正因为拍摄外星图像天生就是难事,存在于我们银河系中的黑洞的第一张照片才时空穿越纯意识的跳跃时空或许可行个人亲身经历关于时空穿越的可行性的谈论有很多很多。以目前人类的科技力量与科技生产力来说的话,目前人类了解到的与接触到的还非常有限。所以人类做不到了那些又被提出来或者经过计算可以活着允许出现的一美国航天局天文学家发现一颗高速飞奔的脉冲星,时速接近400万公里美国航天局3月20日发布公报说,天文学家发现一颗在银河系高速飞奔的脉冲星,时速接近400万公里。以它的速度,从地球到月球仅需6分钟。这颗被称为J0002的脉冲星位于距地球大约650
地球生命真的起源于地下深处吗?北京时间5月10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地球上的生命出现于至少35亿年前,但具体的起源地点一直是个未解之谜。传统科学一直认为,生命可能起源于温暖的淡水池塘或海底热泉。但30年前,学美国宇航局将在6月初进行第四次月球火箭加注燃料测试美国宇航局工程师正在解决Artemis1月球探索任务所使用的太空发射系统(SLS)运载火箭遇到的问题,这些问题使SLS运载火箭三次加注燃料的倒计时彩排均失败。美国宇航局的管理人员表天舟四号货运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天舟四号货运飞船入轨后顺利完成状态设置,于北京时间2022年5月10日8时54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据介绍,天文学家在太阳系之外发现了一个巨大的环形系统,里面有一颗恒星天文学家在遥远的星球上取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发现。在研究天空时,荷兰莱顿天文台的天文学家发现了一个巨大的环形系统,里面有一颗恒星和一颗行星。直到2012年EricMamajek和Ma詹姆斯韦伯望远镜在首次亮相科学图像之前达到完美对准望远镜的第一张科学图像于7月下降。美国宇航局的斯皮策太空望远镜(左)和新的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右)看到的大麦哲伦星云项目官员在周一(5月9日)的新闻电话会议上表示,NASA詹姆斯美国航天局前首席科学家人类将在几年内同外星人近距离接触来源海外网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拍摄的太阳图片(资料图)海外网5月10日电据英国广播公司9日消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首席科学家吉姆格林近日在该媒体访谈节目HARDtalk中表示,人类将天舟4号太空快递已安全抵达,为祖国点赞,为航天人点赞2022年5月10日凌晨1点56分,天舟四号于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并取得圆满成功,并在8时54分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一切进展顺利。这是我国空间站建设从关键技术验证阶段转入在轨最美80后女宇航员王亚平,从农村姑娘到两入太空,还是北大博士最近,到外太空出差半年的三位航天员成功返回地球的新闻刷爆各大新闻网站,这也是我国航天史上又一大历史性突破,首次实行太空组出差半年任务圆满完成,再一次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的综合实力之强。马斯克的资本骗局马斯克绝对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忽悠专家。他都忽悠到火星上去了,也成功忽悠成了世界首富。第一,马斯克说他最大的梦想是移民火星,他现在所做的都是围绕这个目标去做的。现阶段移民火星应该还是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将于今年6月发射IT之家5月10日消息,据央视新闻,除了天舟四号货运飞船,接下来中国空间站后续在轨建造任务也有了时间表。6月,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将发射,3名航天员将进入中国空间站组合体,并在轨驻留如果地球突然停止转动,会给人类带来哪些后果?如果地球突然停止转动,给人类带来的将是灭顶之灾,巨大的惯性将会将地球表面的物体全部都甩飞出去,之后将会引发全球性的地质灾害,甚至会使整个人类文明灭亡。了解天文知识的人都知道地球在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