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核电池真能续航一万年?从它的工作原理中,你可以了解真相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手机已经成了每个现代人必备的工具,人们用它来联络和娱乐。可在享受手机带来的便捷时,手机电量成为了许多人头疼的地方,因为在高强度的使用下,很多手机一天必须要充好几次电。
  而在这种情况之下,人们开始将目光投向了"核电池",幻想手机能够用上它。可能在许多人的眼中,"核电池"产生的电能几乎是无穷无尽的,甚至有人声称它拥有一万年的续航时间。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想要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核电池"。核电池的真正名称为"放射性同位素热电发生器",英文简称为"RTG"。
  其实光从中文名称中,我们就能大体知道核电池的工作原理,即利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发电。
  大多数核电池需要一种名为"钚"[bù]的放射性元素,而它非常的危险,因为原子弹的所需的主要物质就是它。
  不过核电池中的钚与核武器中的钚还是有区别的,核电池中的钚是钚-238,比原子弹中的钚-239少了一个中子,这让其危险性大大降低,至少不会发生剧烈的爆炸,只会慢慢衰变成铀-234。
  核电池中的钚-238在衰变过程中会产生α粒子,这种粒子的动能会转化成热能,从而使得钚-238变得炙热无比。可这个衰变过程并没有释放电子,它究竟是如何产生电的呢?
  这就要提到一个概念——热电效应,即在某种特殊情况下,一定程度的温度差是能够产生电流的,核电池就是利用这种效应进行发电。
  截至目前,核电池主要被用于太空探索方面,虽然几十年它刚问世的时候,有人曾试图将它装在心脏起搏器上,但是最终这一想法被放弃了。
  因为一旦装有核电池心脏起搏器的人被意外火化,将会对周围环境和生物造成污染,这种污染处理起来非常麻烦,所以最终真正生产出来的核能心脏起搏器大约只有100多个。
  在冷战时期,NASA和前苏联曾大量使用核电池为探测器供电,而这并不是因为它能够续航"一万年",而是因为它可以不受到阳光的影响,从而长时间且持续的稳定供电。
  事实上,说起航天探测器我们很容易想到太阳能电池,因为外太空没有大气层的阻挡,太阳光的强度远比地球高,这使得太阳能几乎是一种取之不尽的能源。
  但之所以没有大规模地使用太阳能,是因为太阳能有致命的缺陷:采光。当探测器背离太阳或者距离太阳过远时,太阳能电池几乎就等同于报废,而核能却并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1977年,为了对太阳系其他几颗行星进行观察探索,同时也为了让宇宙深处留下人类存在过的证明,NASA先后发射了"旅行者1号"和"旅行者2号"。
  因为它们两个是背离太飞行,并且还离太阳越来越远,所以科学家们在就它们的身上装了3个核电池。由于同位素衰变会产生高温,为了不影响两个探测器的正常工作,科学家们将3个核电池装在了它们的一个悬臂上。
  事实上,不仅仅是旅行者号们的身上装配了核电池,一些耳熟能详的探测器上同样装配了核电池,比如好奇号火星车、先驱者10号、先驱者11号等等。
  甚至阿波罗计划中也有许多地方用到了核电池,比如说用来测量月球月震的仪器、用来测量月球表面磁力的仪器等等,而为了给这些设备供电,NASA设计了一种专门的核电池。
  从下图能够看到,阿波罗12号上的宇航员正在将核电池拿出,准备放到地面的散热器中。因为核电池能够持续产生热量,如果不将多余的热量辐射出去,会对设备造成一定的破坏。
  对核电池有了初步的了解,我们再回到文章最开始的的问题:核电池真的能够实现一万年的续航吗?很遗憾,这其实是个遥不可及的幻想。
  核电池的"燃料"钚-238是一种放射性同位素,它的半衰期大约为87.7年,这也就意味着,只要是以钚-238为"燃料"的核电池,87.7年后都会有一半的钚-238变成铀-234,而再过87.7年后又会有一半的钚-238变成铀-234。
  虽然届时它可能还在发热,但是却已经无法产生供人类使用的电流强度,也就是说它此时已经属于"废品"了。
  从这个角度来看,所用的航天器上携带的核电池其实大约只够用100年左右,不过这也够了,因为绝大部分传感器的零件根本没有100年的使用寿命。
  当然了,虽然核能电池没有一万年的夸张续航时间,但它依然是人类能够制造出来的寿命最长的电池。
  总的来说,核电池发电原理和核发电有着本质区别,因为它并不是利用核裂变或核聚变的热能发电,而是利用同位素衰变产生的热能进行发电。而它也没有几千或一万年的使用时间,最多也就100多年。
  而因为核电池存在一定的危险,再加上造价成本过高,所以在可预见的未来,它只会在航天领域得到应用,几乎不可能被民用,所以希望手机或汽车上用到核电池的朋友可能要失望了。

向广东看齐?这个省的高教即将腾飞海南的高等教育格局,或将迎来一场巨变。2020年6月,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重磅出炉,要求将海南自由贸易港打造成为引领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鲜明旗帜和重要开放门户。海南的高教发展布局全国,北大在下一盘大棋3月底以来,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邱水平率团自北向南陆续落子。3月29日至4月13日,短短半月有余,北大就已布局华东地区四大省市,牵手中国最南端的省份海南。北大这番南下动作频频,也引发了预告2021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即将发布来了!备受关注的2021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将于4月26日正式发布。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前身是软科中国最好大学排名,自2015年首次发布以来,以专业客观透明的优势赢得了高等教育领域内外的冲刺下轮双一流,哪些百强高校进步最大?随着祖国发展日渐强大,我们的大学也在不断奋进向前发展。近年来,在双一流政策引导下,我国各地卯足劲发展高等教育。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当下,高校纷纷摩拳擦掌,建设优势学科,提高科研水平,权威发布2021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2021年6月22日,高等教育评价专业机构软科正式发布2021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排名包括509个本科专业,每个专业榜单发布的是所有开设该专业的高校中排名位列前50的高校,共有9北京,还差世界一流大学北京,拥有67所本科高校,其中有34所双一流,占比超过50。清华北大以绝对的实力稳居中国高校的金字塔尖,是无数莘莘学子追求的梦想还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创世界一流,这所西部高校在路上2021年6月16日18日,由长安大学作为主要承办单位的世界交通运输工程技术论坛(WTC2021)在陕西西安举行。20余位中外院士1000多位学术界领军人物国内外知名企业家国际组织事关双一流,这一国家级计划哪些高校入选最多?专业建设是本科教育质量的重点,如果专业建设跟不上,本科教育质量就难以保证。2019年4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计划20192021年建设一万个左右国各省考名校,难度差距有多大?即使高考成绩公布,尚不知自己与理想学府有多远只有闯过志愿填报这道隐形关卡,才稍微摸到通往未来的大门。目前,各省高考成绩陆续公布,关于不同省份的高考难度,常常成为热议的话题。在软科聊教育部公示25所新大学来了5月17日,教育部发布关于拟同意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公示,经第七届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考察和评议,并经党组会审议,拟同意贵州大学科技学院等25所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本科334个合格,6个撤销!教育部公布2020学位点评估结果5月11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发布关于下达2020年学位授权点专项合格评估处理意见的通知。通知称,处理意见为继续授权的学位授权点,可继续行使学位授权。处理意见为限期整改的学位授
南太平洋大溪地发现世界最大原始珊瑚礁,科学家惊叹难以置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月20日宣布,科学家在南太平洋大溪地(塔希提岛,Tahiti)附近海域的深处发现了一块巨大的珊瑚礁,这块珊瑚礁并没有受到气候变化影响,仍保持原始状态,堪称世界最大二十二世纪人类的宇航高潮随着未来十年主要的航天大国将先后实现载人登月,自此之后至本世纪末,人类将一直处于对于宇宙探索的高潮中。不过,在二十二世纪的前二十年,人类社会将陷入对于元宇宙的痴迷中。这在一定程度上航天员翟志刚累计在轨工作已达100天,出舱次数国内最多IT之家1月20日消息,神舟十三号飞船乘组已经在我国空间站工作生活超3个月,今日翟志刚累计在轨工作达到了100天,成为继聂海胜王亚平之后,我国第三位在轨满100天的航天员。翟志刚曾仅14。5米!俄罗斯反卫星技术,威胁中国航天器如何规避太空威胁?近些年随着科技的发展,在地球的同步轨道上人类航天器越来越多,与此同时在地球轨道上分布着大量的太空垃圾,据统计,目前在太空中有20000多快比垒球大的碎片,超过500000万块碎片比最新研究太空旅行或致人类血液自我毁灭,每秒300万红细胞被破坏2021年7月11日,维珍航空创始人布兰森乘坐自家太空飞机进入太空,成为全球商业太空旅行第一人。几天后,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紧随其后也进行了首次太空商业旅行。两个月后,世界首富马斯克美国真的登过月?嫦娥五号探明月壤中的水分,美国为什么没发现?近日,嫦娥五号发现月球水的新闻冲上热搜,引发了广大网友的讨论。据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数据显示,一吨月球土壤中的含水量约为120g。不少网友都表示疑惑,美国作为第一个完成载人马斯克说如果人们不多生孩子,文明就会崩溃埃隆马斯克担心没有足够的人类在火星上建立殖民地。科技业亿万富翁埃隆马斯克(ElonMusk)一直没有对他的信念保持沉默,他认为低出生率可能是人类的灭亡。然而,现在他有了一个新的担忧创生之柱鹰状星云人马座矮椭球星系马头星云造真正的星星孩子哈勃望远镜拍过最著名且美丽的地理图片是位于老鹰星云里的创生之柱,它是一种神奇的天体,次要由气体和尘埃组成,外形犹如三根直立的柱子,又由于经过迷信家研讨它与新恒星的构成有关系,所以被美国科学通过采用一种热化学储能技术回收CAES热量提高效率据外媒报道,美国科学家提议采用一种热化学储能(TCES)技术将能量储存在化学键中,以回收空气压缩储能系统的操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他表示,这项创新技术可能会将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往返效率土星最神秘的卫星土卫六泰坦,站在它的表面,会是什么样子?泰坦距离太阳8。66亿英里。就像月亮围绕地球运转一样,泰坦作为土星的卫星,围绕土星运转。是一个距离地球很遥远且神秘的星球。泰坦比最小的行星水星还大,绕土星运行。是什么让这个卫星如此研究发现化学污染已超过人类安全极限科幻网1月20日讯(刘亚珠)据报道,今日一项科学研究表明化学污染已经超过人类的安全极限,现在正威胁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科学家表示人类赖以生存的全球生态系统稳定性,正受到塑料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