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科普你不知道的静止轨道气象卫星

  6月3日,风云四号B星成功发射。此次B星的成功发射使我国风云四号A星、B星成功实现双星在轨、东西布局的业务模式,确保我国静止轨道气象卫星观测业务的连续、稳定运行。
  卫星效果图
  到底什么是静止轨道气象卫星?我国静止轨道气象卫星是如何发展的?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在我们的生活中又起着何种作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风云四号研制团队带你一探究竟。
  什么是静止轨道气象卫星?
  按照运行轨道划分,气象卫星可分为绕地球两极运转的极轨气象卫星和相对地球不动的静止轨道气象卫星两大系列。一般来说,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在地球赤道上空约3.58万公里,相对地球静止,可观测地球表面三分之一的固定区域并对同一目标地区进行持续不断的气象观测。
  卫星研制图 赵冲 摄
  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同时拥有极轨和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的国家。经过50余年的发展,我国已成功发射风云一号、风云二号、风云三号以及风云四号两代四型共18颗风云气象卫星。其中,风云一号和风云三号属于极轨气象卫星,可以获取全球观测数据,是实施全球监测的"巡逻兵";风云二号和风云四号属于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相对地球静止不动,可以获取我国所在区域的连续动态观测数据,是坚守岗位的"哨兵"。
  我国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发展如何?
  作为我国首个研制并投入使用的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系列,风云二号气象卫星于1986年启动研制。随着1997年、2000年风云二号A星、B星先后成功发射,积累了大量地面研制和在轨试验数据。2004年风云二号C星成功发射,成为当时国内应用最为广泛的业务应用卫星,被列为全球气象卫星观测网的重要业务卫星之一。从2006年到2018年,我国又先后发射5颗风云二号系列卫星,挑起了国家重大活动气象保障的重担。
  2016年12月11日,被称为中国气象卫星界"实力担当"的第二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四号A星成功发射。风云四号A星对地综合观测能力全球领先,是国际上首颗单星实现对地"多光谱二维成像+高光谱三维探测+超窄带闪电成像"综合观测的静止轨道气象卫星。A星的成功发射,实现了我国静止气象卫星从风云二号到风云四号的更新换代,使我国气象卫星技术实现从跟跑、并跑转向并跑、局部领跑的转变。
  如今,风云四号B星发射成功。在继承A星基础上,B星提升原有载荷性能,同时新增快速成像仪,在国际上首次实现静止轨道250米空间分辨率全天时观测,通过长线列探测器和二维灵活扫描成像,实现更高分辨率、更灵活快速地对地特定区域扫描成像,大幅提高了我国对一些尺度较小、持续时间较短的短临天气现象的观测能力。
  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如何服务我们的生活?
  天气变化影响着人们穿衣、出行,乃至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为准确预报天气以及监测天气的发展和影响提供支撑是我国静止轨道气象卫星众多基本功之一。2021年4月14日,第2号台风"舒力基"在菲律宾以东洋面生成,根据风云四号静止气象卫星监测显示:"舒力基"眼区已填塞,整体呈现非对称结构,预计"舒力基"向东北方向移动,强度缓慢减弱,对我国海区的影响基本结束;受近10年来中国最强沙尘天气突袭影响,2021年3月,中国北方多个城市空气质量出现严重污染,风云四号静止气象卫星在3.6万公里的高空以"火眼"监测沙尘天气,帮助气象部门顺利分析出沙尘天气的后续影响范围,并为广大市民作出天气预警。
  2020年3月30日,四川凉山西昌突发森林大火,危及西昌市区,利用风云四号等多源卫星资料,我国顺利对森林火灾开展监测评估工作;2020年7月,受持续强降水和上游来水共同影响,南方多地发生洪涝灾害,造成3000多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到600多亿,通过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等影像监测资料,我国对洞庭湖等水体面积开展实时分析监测。
  凭借最新搭载的快速成像仪,风云四号B星可以实现对数百万平方公里区域1分钟/次的成像,对中小尺度的天气系统具备更强的监测能力。针对台风、暴雨、强对流、大雾、沙尘、霾等灾害性和高影响天气,风云四号双星在轨联合观测,结合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系列,可提供更加及时、准确的观测数据,为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不断贡献"风云力量"。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张航 通讯员 谷宇
  编辑:高珊珊
  流程编辑 邰绍峰

栽培的海藻可以减少多余的富营养一起来探索宇宙的奥秘Toexploreuniverse我们看到的从很远星系来的光是在几百万年之前发出的,在我们看到的最远的物体的情况下,光是在80亿年前发出的。这样当我们看宇宙时,德媒关注中国科学家研究用长五撞歪来袭小行星据德国明镜周刊网站7月8日报道,来自太空的巨大天体与地球碰撞并非科幻小说内容。正如地球表面的一些伤痕所示,小行星撞击的例子比比皆是。人们或许会想到希克苏鲁伯陨石,它在6600万年前追星天和核心舱?肉眼观星的天气攻略来了!这几天夜里,每当这颗格外闪亮的星星,高速划过夜空,总能引发人们的欢呼。没错,天上这颗闪亮的星星,就是我们的天和核心舱。没能亲眼目睹天和核心舱飞过的朋友,也不用着急。专家提示天和核心地球重达60万亿亿吨,为什么还会飘在太空中,而没有向下坠落?综述千万年来,我们在地球的表面繁衍生息,但是我们从未忘却对飞行的向往,不管是神话中奔月的嫦娥,还是敦煌壁画里的飞天,都充满了我们对高空的憧憬,然而地球的引力却将我们牢牢的束缚在地表数千年前宋代人没弄清楚的客星,或许又有新的答案7月8日美国著名科学杂志科学(Science)上发表了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高能所)的最新成果精确测量了标准烛光在超高能波段的亮度,据了解,此次科学成果是借助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中国又创一项奇迹,科学家成功将光封印,或许能够回到过去?光的传播速度达每秒300000千米,是目前已知自然界中的最快速度,想要让光停留下来,难度是十分大的。早在2013年,德国科学家团队就成功将一束光冻住,虽然只停留了一分钟,但在世界上傍晚观看金星正当时深圳特区报讯(记者方胜通讯员吴亮)最近一段时间,细心的市民朋友或会注意到,在傍晚时分的西方天空中,有一颗星星十分明亮,就像一盏白炽灯挂在空中。这颗星是八大行星之一的金星,在古代会把火星上竟然有沼气?好奇号火星车发现了火星甲烷科学家说起源不明火星大气中存在甲烷的事实已经被确认。根据NASA的火星探测车好奇号(Curiosity)的测定,其浓度达到了0。5ppb(partperbillion)。但是,火星上的甲烷存在各种中国欲用长征五号撞歪小行星拯救地球,流浪地球要来真的吗?看过流浪地球这部电影的朋友,想必对当时举全球各国之力用1万台发动机推送地球离开轨道的震撼场景感到记忆犹新。可见改变一个星球的运动轨迹是需要多么大的能量多么难的事情。流浪地球场景而现天文学家在帕洛玛5号星团中发现了100多个超大黑洞群天文学家在帕洛玛5号星团中发现了一个超大的黑洞群。帕洛玛5号是一个球状星团,1950年被沃尔特巴德发现。它位于巨蛇座,距离我们约8万光年,是围绕银河系运行的约150个球状星团中的一如果小行星撞击地球,三个方法化解危机,第三个果然厉害历史上的小行星撞击在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约一公里的小行星的撞击,曾毁灭了包括恐龙在内的地球上的多种生物。上个世纪,西伯利亚通古斯地区上空爆炸,后调查发现是小行星撞击造成,200
英国将为平方公里阵列天文台建造大脑以扫描外星人信号英国将为即将到来的平方公里阵列天文台(SKAO或SKA)建造大脑。该天文台是旨在研究早期宇宙的高能望远镜持续扩张的一部分。除了这个目标,SKAO还将能扫描遥远的星系以寻找外星无线电2014年撞地球的流星来自另一星系,是已知的首个星际物体据美国太空司令部新发布的备忘录证实,2014年1月撞击地球的一颗流星确实来自另一个太阳系,因此是迄今为止第一个已知的星际物体。据报道,美国宇航局的数据显示,这颗直径仅1。5英尺(0为什么大多数天文台是圆顶结构?提到天文台,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它的大圆顶,犹如一个巨大的蘑菇伞盖,十分特别。为什么天文台的屋顶要专门设计成圆顶呢?这个与众不同的圆顶的真身其实是天文台的观测室,屋顶呈半圆球形。如地球真的会自转吗?众所周知,一个物体加速运动,附着在物体表面上的任何东西大部分会被甩出去,比如狗狗甩水。如果地球会自转,自转速度这么快,所有生物是不是都会被甩出到外太空。如果地球会自转,卫星为什么一生物学家首次发现珍贵甲虫琥珀,带人们穿越回3300万年前近日,生物学家在波罗的海琥珀中首次发现了溪泥甲科甲虫的幼虫。琥珀是地球的信息宝库,它可以完好保存被困的植物和动物。树脂化石是软体生物化石(如如昆虫幼虫)的宝贵来源,这些化石在石质化欧空局结束与俄罗斯在月球任务上的合作在俄罗斯与乌克兰发生战事之后,欧空局(ESA)就开始对与俄罗斯和乌克兰合作开展的所有活动进行全面审查,以确定这种新的地缘政治背景下对欧空局计划和活动的可能影响。欧空局理事会于4月1欧洲航天局宣布中止与俄罗斯月球项目的合作中国航空新闻网讯据塔斯社报道,4月13日,欧洲航天局(ESA)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欧洲航天局已经决定中止与俄罗斯在月球探测任务上的合作,其中包括Luna25Luna26和Luna27南海所在海马冷泉区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组成及其营养关系研究取得进展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LMB)谭烨辉研究团队在海马冷泉区大型底栖生物的群落组成及营养关系研究上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DeepSeaR我国航天抄近道?神舟十三号用上先进技术,返航时间缩短近20小时自从人类发明了飞机之后,对于太空的探索从来没有停过,特别是苏联和美国冷战的时候,航天技术得到了一个跨度较大的进步。1961年4月,加加林首次登上了太空,他坐的飞船也是世界上第一艘载神舟十三号即将返回!心疼他们的同时,接下来才是重头戏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按照预定时间精准点火发射,并在预定的时间内到达预定高度,发射圆满成功。如今三位假如没有烦人的灰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尘埃似乎布满着每一个角落。这些来自宇宙中的细小颗粒,漂浮在空气中,散落在地面上,如果不在特别的情况下,它丝毫不会引起我们的注意,但就是这么细小的东西,却与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