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人类能同时记录100万个神经元了!科学家撰文科普其重要意义

  出品:放牛班的秘密花园
  来源:Medium
  编译:Sail2008
  责任编辑:Sunnisky
  诺丁汉大学的神经学家Mark Humphries用妙趣横生的对话方式,为我们科普了神经学领域的重大科技进步,顺便为其新书《神经脉冲:一个历时2.1秒、贯穿整个大脑的史诗性旅程》(Spike: An Epic Journey Through The Brain in 2.1秒)做了个宣传。
  听说了吗?洛克菲勒大学的科学家刚刚宣布,他们能同时记录老鼠大脑皮层中的100万个神经元的神经活动!
  哇,一百万!很多吧?
  就在两年前,我们对能记录老鼠大脑中的1万个神经元都感到欣喜若狂。迄今为止的最高记录是斑马鱼宝宝大脑中的数万个神经元。
  所以这是个巨大的飞跃!顺便提一句,为什么是斑马鱼宝宝?
  因为它们有透明的脑袋。你能透过皮肤看到它们的大脑,这使给它们的大脑拍照更容易。
  啊,太棒了,我还在想要不要拍热带鱼呢。100万个神经元听起来进步相当大啊。
  你不知道的另一半故事:老鼠的大脑皮层总共有大约1000万个神经元,这只是记录了整个大脑皮层的百分之十,仅仅是百分之十。
  老天,我们从0.1%一下子跳到了10%!人类的聪明才智就是不停地创造奇迹。在理解大脑上我们期待获得什么启示?现在我们能看到100万个神经元彼此发送的信息,或者说神经脉冲?
  嗯,这是钙离子成像,我们并不能看到神经元相互之间发送了什么。
  等一下,你说什么?
  我们记录成千上万个神经元采用的都是钙成像技术:我们在神经元中放入一种根据钙离子浓度发出荧光的化学物质,对大脑进行"拍照",记录每个神经元发出的光量。于是我们就能知道每个神经元中钙离子的波动情况。
  这为什么有用呢?
  啊,因为神经元体内的钙含量与其活跃程度成正比:它发出的神经脉冲越多,钙含量就越高。
  哦,我明白了,所以通过钙成像我们就能知道神经元在发送神经脉冲,只是不知道发送的数量。
  完全正确。当然,当它只发送一两个神经脉冲时可能有点难以区分,所以最好是一次发送大量神经脉冲。
  许多神经元都会这么做吗?
  不会。
  嗯。所以你实际上告诉我的是,我们从100万个神经元那里得到的东西与神经脉冲成一定比例,但事实上并不成正比,它充满了噪音。如果我想要神经脉冲,那么我能同时记录多少个神经元?
  现有的最高纪录是1千个神经元左右,采用的是电极。仅凭这我们并不知道是哪些神经元发出了这些神经脉冲。通过钙成像我们可以直接观察神经元,就能知道哪些神经元是活跃的。
  生活充满了妥协,很高兴知道神经科学也不例外。尽管如此,从100万个神经元中完整读出神经活动的变化,还是很了不起的。
  呃,还不是很完美。对100万个神经元的成像只能以每秒两个样本的速度完成。
  但一些大脑皮层神经元每秒会激发数十次神经脉冲!况且大量神经元不都是通过精确定时的神经脉冲来发送信息的吗?这不是有点难办吗?
  是的。就像你说的,生活充满了妥协。
  好吧,那么我们从记录100万个神经元中学到了什么呢?
  事实上,还没有学到什么。洛克菲勒团队的论文专注在其中约20万个神经元的记录上。
  哦。为什么?
  或许是因为分析100万个神经元有点困难。正如他们在论文中诙谐地指出的,"由于数据量巨大,很难以全分辨率同时显示所有207,030个神经元的时间序列"。
  没错。那从记录100万神经元中我们能学到什么?
  通过记录100万个神经元,我们能明白一件了不起的事情,那就是大脑的两个半球是怎样进行合作的。
  你是说大脑的两个半球?你无法从大多数记录神经元的研究中知道这一点。
  嗯,某种程度上是这样。这是因为当我们一次只能记录少量神经元时,要把大脑的一个半球和另一个半球联系起来就有点棘手了。
  但是能记录100万个神经元,我们就能同时看到两个半球了吗?
  一点不错。这样我们就能了解两个半球的神经元的同步情况,甚至能知道两个半球彼此说了些什么。
  真酷!100万个神经元的突破会改变其它什么游戏规则吗?
  会,比如fMRI(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再说一遍好吗?
  我们也许能搞清楚fMRI到底能告诉我们哪些关于神经元的事情。fMRI图像中的每个彩色小点都是一个包含大约10万以上神经元的立方体。颜色的密度显示了有多少额外的富氧血液在这些神经元周围流动。
  所以它不是在测量神经活动?
  不是,它测量的是需氧量,我们认为这意味着需要氧气的神经元想使用更多能量,而它们想使用更多能量,是因为它们更活跃。
  所以我们真的不知道fMRI测量的需氧量与每个小点上的许多神经元的实际输出有什么关系?
  的确如此。但100万个神经元相当于fMRI的规模。所以你可以想象一个实验,同样的动物完成同样枯燥的任务,用fMRI和这100万个神经元的成像来记录它的大脑。
  然后我们就能比较相同大脑区域的活动,看看是否有联系?
  没错。
  我明白了!这听起来确实很酷,或许有一天我们能记录大脑中的所有神经元呢!
  这一点我们已经做到了。
  然后是啥情况?
  没有人注意到。
  真尴尬。
  你必须把它看作是旅程的开始,而不是终点。一旦技术准备就绪,真正的科学就开始了。一次记录100万神经元是一段科学之旅的开始,记录大脑的所有神经元也是如此。
  继续说,我们完整记录了谁的大脑?
  水螅。
  水螅?那个长着海洋生物的触手和蠕动的透明管状身体、仿佛能永生的家伙?
  正是此君。
  你知道严格来说它没有大脑吧?
  我能告诉你什么呢?生活充满了妥协。
  声明:著作权所有,转载需授权
  Come on,给你的灵魂充充电

飞了185亿公里后,旅行者号发现真空物质越来越多,原因何在?人类目前发射了多少颗行星探测器呢?大约是170180颗,它们帮助人类完成一次又一次行星探索,不断刷新人类对星空的认知高度。行星探测器表达着人类探索宇宙的决心有这样一个行星探测器,它为何中国的航天画面很模糊,而美国的却很清晰?网友我们不需要为何中国的航天画面很模糊,而美国的却很清晰?网友我们不需要大家都知道,随着我国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近些年来,我们在航天领域的动作也越发频繁,比如长征系列火箭的发射载人航天空间等等,对空间和时间的物质化探讨文邵伟利空间和时间也是物质,空间由空间子组成,时间有时间子组成。空间子和时间子具有能量。这里首先将时空物质化,当物质来研究。比如一个理想状态下长度为L的细长圆柱杆,它的横截面积几乎假如地球自转变快,时间也会变快吗?事实上,由于地球和月球之间的潮汐摩擦,地球的旋转速度正在逐年减慢,但这种变化非常微妙,不容易检测到。地球自转是地球运动的一种重要形式,因为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主要体现在昼夜交替,沿着如果说宇宙大爆炸炸出了所有物质,那么原始材料来自哪里?宇宙瞬息万变,当在抬头望向天空时,或许今天看到的星星,明晚便会不见踪影,而宇宙也并不是一开始便存在。人们在宇宙起源上的研究历经几个世纪。浩瀚的宇宙宇宙起源于一个奇点目前,最为主流的遇见神秘粒子,它是暗物质中的黑马寻找难以捉摸的轴子达到了临界质量ADMX实验,用于寻找轴子,被提取进行维护。被称为轴子的理论粒子可能是科学家解释暗物质的最佳选择暗物质是一种难以捉摸的物质,占宇宙中所有物质的85,谁让银河系转起来的?是黑洞和恒星,或许还有暗物质宇宙是运动的,而转就是宇宙中一种最为常见的运动方式。我们所在的太阳系是转动的,而导致太阳系转动的核心因素就是太阳。太阳能够主导太阳系的运动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因为太阳占据了太阳系什么是暗物质?暗物质是充满宇宙但没有人见过的神秘物质宇宙中超过80的物质是由科学家从未见过的物质组成的。它被称为暗物质,我们只是假设它存在,因为没有它,恒星行星和星系的行为根本就没有意义。这是我们所知道的,或者更确切地说,是我们认为如何在太阳系中测量暗物质太阳系在这位艺术家的构想中,美国宇航局的航海者1号宇宙飞船可以鸟瞰太阳系。圆圈代表主要外行星的轨道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航海者一号于1977年发射,访问了木星和土星。该航天器现在月球南极附近永久阴影区域的挥发性物质科学家确定是彗星送达月球SwRI科学家加入了一个团队,该团队重新分析和模拟了十年前因撞击月球卡比斯陨石坑而喷出的物质。新发现表明,月球南极附近永久阴影区域的挥发性物质很可能是由彗星输送的。西南研究所的科学俄罗斯修正了国际空间站轨道高度2022年2月26日,俄罗斯对国际空间站的轨道高度进行了调整,以便在联盟号MS21载人飞船发射入轨(3月18日)和联盟号MS19载人飞船着陆之前(3月30日)达到轨道条件。机动后轨
神舟十二号成功克服三道关飞船翻跟头航天员倒着坐穿越黑障9月17日,神舟12号航天员乘组结束在空间为期三个月的工作,开始向地球返航。那么神舟12号究竟是如何返航的?如何完成向着陆场的瞄准和滑行?又是如何完成在大气中的制动减速,最后平安落中国领跑奥运奖牌榜,不仅是咱运动员争气,航天黑科技也立了大功体育跟科技素来有着紧密的关联,只不过大多数时候科技充当了幕后英雄,暗暗助力着体育竞技事业的发展。奥运会中许多项目都是竞速的,这就意味着我们要用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完成既定赛程,比如孩子暑假正确的打开方式是这样马上又要到了中小学生暑假时间了,假期里,孩子们难道就天天在家里吹空调吃西瓜玩农药?如果这样的话,两个月暑假过去,孩子们的知识是忘得差不多了,肥肉倒是没有少长。家长该头疼了吧!别头疼被孩子作业气到心梗的家长如今怎么样了?这两天网上红了一条跟帖,一个家长在一篇谈家庭辅导的文章下留言,陪儿子写作业到五年级,然后心梗住院了,做了两个支架,想来想去命重要,作业什么的就随其自然吧。像段子,却又显得真实酸楚。研究流速1600年以来最慢,大西洋环流可能崩溃,为什么会这样?一会地球要大降温进入小冰河时期,一会地球要持续变暖,地球要变成火球,到底我们地球未来会如何走?似乎已经没有一个可以明确说明的放心了,大家都在争议变冷变热的问题。不过这里可以首先确定云南惊现两只蛇纹巨型飞蛾,有一只展翅可达25厘米,为何没灭绝?云南是我国生物种群较多的地区之一,并且近些年来,我国加大了对云南地区的生物种群保护,也看到了不少的生物种数量提升。例如亚洲象种群数量平稳恢复,近30年增至300头,白肢野牛等稀缺物地球3天3次大地震!最高7。6级,2021年到底怎么了?地球3天3次大地震!8月13日南桑威奇群岛7。6级大地震,8月14日美国阿拉斯加州以南海域7级大地震,海地7。3级大地震。什么情况?2021年地球的地震也高度频繁了?我们地球到底怎14头亚洲象操碎心,多久会回西双版纳?新说法最快可能秋季云南象群又传来消息,不过这次是国外对我国云南象群的一个评价,确实云南北迁象群是国际出圈,世界各国都在关注这一群大象的活动,这一群大象也算是让人操碎了心,需要想办法让它们回到自己的原鄱阳湖水变浑,一湖清水成奢望,大规模采砂盲目上闸成争议长江是亚洲第一长河,并且完全在我国内陆区域,整个长江水系横跨八省二市一区,其中支流也是多不胜数,所以受到长江水系影响的地方很多,而在长江流域也形成了我国多个重要的湖泊,其中中国第一12。5万年来最高,地球还在升温?冰封的远古生物正在复苏2021年以来,随着极端性高温的影响,世界多地都已经出现了野火问题,包括北极圈区域,也出现了罕见的野火问题,根据美国航天局(NASA)指出,西伯利亚野火烟雾飘到北极,这是有史以来第地球第1个临界点快了,人类正处危险边缘,气候大变影响多大?联合国IPCC又来报告了,警告人类活动对气候的空前影响,让人类正处于有效的不可逆转的危险边缘,人类真的应该好好反思了,需要快速对气候进行调整,虽然联合国IPCC报告给我们说出的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