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甲午海战,清军不堪一击,历史是真的吗?

  长期以来甲午海战的过程和失败的原因被很大一部分谣言所误导:什么舰炮上晾衣服、什么假炮弹之类的言论。事实上清军在甲午海战中并非不堪一击:战斗过程中北洋海军并没给国人丢脸——指挥官沉着应战、将士们舍生忘死。北洋海军的战斗精神是可歌可泣的,最终的战败其实更多是清政府决策层的问题。尽管黄海海战中我方比日方的损失大,但整个战斗过程并不是有些人想象中的一边倒。
  黄海海战始于1894年9月17日午后12点50分。双方参战舰船均为12艘,但日方在总吨位上占优势。当时日本联合舰队普遍列装速射炮,而北洋海军方面几乎没有速射炮,所以双方的火力密度存在3倍左右的差距。以吉野号为首的日本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都是战前不久下水的新型巡洋舰(平均航速高达19.4节)。尽管双方在军舰质量上存在差距,但这并没影响北洋海军沉着应战。
  战斗爆发后北洋舰队由双纵阵改为横阵:担当旗舰的定远号位于中央,其余各舰在其左、右依次展开。当然现在也有人说北洋海军的雁形战术不好。事实上黄海海战中双方的阵型选择都不是知己知彼的产物:双方都不是根据对方阵型调整自己的阵型,而是坚持使用自己所擅长的阵型。北洋海军之所以选择这种阵型完全是因为自己一向训练的就是横队队形。
  另一方面擅长于纵队队形的日本联合舰队在战前的作战计划中就曾明确指出无论海战实际情况如何、对方如何排兵布阵都务必以纵队队形迎战。双方都只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了自己最擅长的队形。在实战中北洋海军也并没因为战术吃亏:敌方侧向可以使用更多火炮,然而却把船腹露了出来。开战后日本联合舰队鱼贯纵阵绕攻北洋海军右翼弱舰。北洋海军以定远、镇远为居中犄角雁行队列攻击日方后侧弱舰。
  双方都是先捡对方的软柿子捏。在此过程中北洋舰队的超勇、扬威受到重创,日方的比睿、赤城也失去战斗力。海战开始后的一小时内北洋舰队不落下风。午后14点左右战斗进入到第二阶段:在这一阶段的战斗中北洋海军旗舰定远受损、提督丁汝昌受伤。由于丁汝昌已无法指挥战斗,因此导致各舰只能各自为战。这时日方的指挥其实也是一团糟,不过日军"第一游击队"新型巡洋舰的速度优势在这时开始体现出来了。
  "第一游击队"绕到北洋舰队后方对北洋舰队形成夹击之势。至此战局开始朝对北洋海军不利的方向倾斜。在战况逐渐不利的情况下北洋舰队官兵舍生忘死浴血奋战:超勇号被击中即将沉没之际管带黄建勋拒绝救援,最终与舰上大部分官兵一同壮烈牺牲;致远舰管带邓世昌试图以同归于尽的方式撞沉敌舰,结果全舰官兵除7人获救之外其余全部为国捐躯。
  整个战斗过程中除极少人临阵脱逃之外600多名清军将士血洒黄海。由此可见北洋海军大多数将士并非贪生怕死、不堪一击之人。1895年2月北洋海军刘公岛基地陷落后丁汝昌、刘步蟾等指挥官纷纷自杀殉国。甲午之败实际上更多是朝廷决策导致的,至于那些参加战斗的将士们都是值得我们铭记的。然而时过境迁之后这场战争的真相却被谣言所掩盖。在这些谣言的误导下很多人都对甲午战争产生了误解。
  过去有一种说法认为北洋水师军纪败坏,以致于刘公岛上有多大70多家妓院、赌馆。问题是刘公岛只有区区3.15平方公里,在这有限的空间里还得布置各种军事设施以及官兵宿舍,在这样的情况下刘公岛上还能布置下70多家妓院、赌馆吗?退一步讲就算能安排下。可别忘了刘公岛是军事基地,所以岛上并无多少常住人口,也就是说这70多家妓院、赌馆都是面向北洋水师官兵营业。
  然而北洋水师一年中仅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驻泊刘公岛,其余时间则在烟台、天津、旅顺等地巡防,那么这70多家妓院、赌馆仅仅依靠每年四个月面向北洋水师官兵营业是如何生存下去的?说北洋水师军纪败坏的人除了爱说妓院、赌馆的事以外还说北洋水师吸食鸦片成风。丁汝昌、刘步蟾、林泰曾战败殉国时都采用了吞食鸦片的自尽方式。有些人因此得出结论:北洋水师军纪败坏,吸食鸦片成风。
  事实上鸦片在当时不仅是毒品,而且也是世界各国军队常用的麻醉止痛药品。实际上关于丁汝昌、刘步蟾、林泰曾自杀殉国的鸦片来源是有明确记载的:是从北洋海军自己的军医院得来,而不是从烟馆购买而来。如果他们当真吸食鸦片成瘾,身上怎会没有多余的鸦片,还需要去医院拿?还有一些影视和文学作品言之凿凿地声称:北洋水师利用工作职务之便用军舰私自载客牟利乃至于参与走私。
  然而北洋水师的军舰不比客轮:军舰是没有固定航期、航线的,而是根据上峰的指令临时派遣,那么乘船者如何计算买票登船的日期时间呢?又如何能确保军舰要去的地方正是自己的目的地呢?答案只有一个:根本不是北洋水师私自载客,而是官方安排的大员利用职务之便搭乘军舰,对此北洋水师属于身不由己的被动接受方。比起私自载客牟利流传更广的一则谣言就是所谓的主炮晾衣。
  据说北洋舰队访日期间日方军官东乡平八郎在定远舰的主炮炮管里摸到一手灰,同时他还看见北洋官兵将衣物随意晾晒在主炮上。可实际上定远舰是当时的亚洲第一巨舰:其主炮距离甲板的高度为3米左右,东乡平八郎是怎么以不到一米六的身高伸手摸到炮管的?尽管当时中国人的平均身高要高于日本人,但应该也不会有人冒着摔断腿的危险把衣服晾那么高吧?
  就算北洋水师再怎么军纪涣散,军舰桅栏不能晾衣服吗?为什么一定要搭着凳子、扶梯去主炮上晾呢?与主炮晾衣一样流传甚广的一则谣言就是所谓炮弹掺沙子。1962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的电影《甲午风云》中有这样一个镜头:黄海大东沟海战中致远舰管带(舰长)邓世昌命令士兵将炮弹的弹头拆下后从中倒出了沙子。相信所有看到这个镜头的观众都会痛心疾首。
  因此炮弹里掺沙子就被视为北洋海军腐败透顶的绝好例证。在炮弹里掺沙子如果用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是典型的"弄虚作假"行为,然而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所用的炮弹却并非假炮弹。事实上这种炮弹是德国克虏伯公司一本正经研发生产出来的具有标准生产工艺的真炮弹。19世纪中期以后世界各国海军开始逐渐用铁甲船取代木制帆船,而这也就催生了海军炮弹的一场革命。
  在木船时代大多数国家所使用的炮弹都是不会爆炸的实心弹。这种炮弹的作战模式是通过自身重量砸穿敌舰。随着铁甲船日渐普及之后再要靠这种炮弹砸穿敌舰就越来越难了。铁甲船的普及催生了新式炮弹的诞生:新式炮弹用火药取代泥土沙石作为装填物,所以这种新式炮弹在击中敌舰后会发生爆炸。这种会爆炸的新式炮弹俗称为"开花弹"。甲午战争爆发时正值世界各国海军由实心弹向开花弹过渡更迭的时期。
  在这一过渡时期世界各国海军几乎同时装备有这两种炮弹:一方面开花弹的威力使其逐渐开始被越来越广泛地使用,然而另一方面世界各国都还没实现用开花弹全面取代实心弹。当时中国尚不具备自造开花弹的技术,所以开花弹则只能依赖于从外国进口。1890年户部以海军规模已具和国家度支艰难为由要求暂停海军从国外购买军火,所以北洋海军所装备的炮弹是以老式的实心弹为主。
  如果我们抛开以往这些错误理解,那么北洋海军战败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在甲午战争前中国的北洋海军曾是当时全球第九、亚洲第一的舰队。表面上北洋海军似乎更甚一筹,然而这也仅仅是表面上而已。事实上北洋海军的发展从1890年后实际上就已陷入停滞状态。到甲午战争爆发时北洋水师的军舰多是组建之初购买的旧舰,日本海军大多装备新船且配有速射炮。
  事实上战争爆发时日本海军几乎在各方面的性能指标上均已超过北洋海军:战争爆发前夕北洋水师的总吨位为34325吨,而日本舰队已高达40840吨;北洋水师的总马力约为42200匹,而日本舰队则是68900匹;北洋水师的编队航速为10节,而日本舰队则是14.5节;北洋水师装备有大口径火炮58门,而日本舰队装备有104门;北洋水师每分钟的炮弹发射量是23发,而日本舰队则高达232发。
  比装备性能上的差距更为致命的是战术思想上的差距:事实上近现代海军本身是诞生于资本主义大航海时代的一个进攻性兵种,尽管我国热爱和平,不搞帝国主义列强那套侵略殖民政策,但我们也必须争夺世界范围内的制海权以守护自己的海外利益——我所谓的海外利益包括但不局限于能源安全、贸易安全以及海外侨民的安全。然而在甲午海战中清政府却死抱着固守渤海门户的理念不放。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拱手将制海权让给了日本,以致于日军在攻占清军岸防炮台后利用清军炮台和海上的战舰对北洋水师进行前后夹击。清政府从没把北洋海军视为是捍卫国家海权的工具,而是想利用海军这个新式军种维护闭关锁国的封建秩序。这充分证明了一个真理:一支不立足于能和敌人争雄于海上从而御敌于国门之外,而仅仅只立足于近海防守的海军在日新月异的年代注定要打败仗。
  这还仅仅只是从海军战略战术层面所进行的分析,事实上甲午战争并不是一场单纯的海战。整个甲午战争期间清朝陆军的表现普遍糟糕:事实上很多地方并不是被日军攻陷的,而是在清军几乎未做抵抗的情况下就被拿下。长期以来清军的武器装备一直主要依赖于采购,而没掌握自主标准化生产的核心技术。由于清政府缺乏自己完整的军工生产体系,所以更多只能从海外进口武器。
  总体上清军的武器国产化程度是比较偏低的,少有的几种国产武器也是与引进的西洋武器混用的。战后日军曾对日军伤兵的伤口进行过仔细分析,结果发现造成日军士兵伤口的武器有德制毛瑟单发枪、毛瑟连发枪、英制施耐德步枪、恩菲尔德步枪、马提尼-亨利步枪、美制温彻斯特步枪、雷明顿步枪、斯宾塞步枪、法制米涅步枪、夏斯波步枪、仿制毛瑟枪以及清军自制的土式抬枪等二十余种枪械。
  这种情形首当其冲造成的结果就是给清军的弹药补给造成了沉重的负担。不同型号的武器装备所使用的弹药型号是不同的,然而清军在弹药的管理方面却是一塌糊涂。表面上清军的武器装备似乎并不落后于人,然而上了战场才发现事先准备的弹药根本与所用的武器型号不匹配,五花八门的武器装备的保养维护也是一个巨大的难题。毫无疑问这当然会大大影响清军的作战效率。
  相比之下尽管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初创近代化海陆军时也曾大量混用外购武器和国产武器,但从1889年起明治十八年式村田步枪和明治二十二年式村田步枪就成为日军中的标配武器,日本已建立起较为成熟的军事工业体系以支撑国产标准化武器的生产制造。清军尽管装备了看似先进的热兵器,然而军事理念、指挥系统、后勤补给完全停留在冷兵器时代。清军尽管装备了新式武器,却仍沿用着老式的军事制度。
  指挥系统混乱、后勤保障不力等问题在这样的军队中是常事。在当时的腐败体制下吃空饷是军队高层常见的贪污手段:很多部队空有名额番号,但登记在册的士兵从没服过一天役。再要不就是为了吃一份粮饷从16岁到60岁祖孙三代全在服役,其实祖父和父亲早就打不了仗了,一到战时就以强拉壮丁的形式临时招募。这样的军队战斗意志极其低下,很多人拿着枪却不知道怎么用,一碰到敌人就作鸟兽散。
  甲午战争是由老式的古代战争向新式的近代化战争转型的一场标志性战争,而近现代战争同古代战争的最大区别在于:战争不再仅仅只是简单的两军对垒,而是双方综合国力的全面较量,在正面战场之外双方都会普遍使用经济战、外交战、情报战等各种手段打击削弱对手的实力。清政府并没清醒意识到这点,所以在战前既没就日本的国情、军情搜集情报,也没在国际上进行舆论公关。
  作为对手的日本在甲午战争前在中国境内成立了汉口乐善堂和日清贸易研究所两大情报机构,向中国派遣了大量间谍刺探各种情报,他们绘制的地图可以详细到最偏僻的村庄的任何一口水井的具体位置,他们给他们重视的中国将领编制了详细的档案资料,甚至连这些将领的家庭生活他们也能了如指掌。相比之下北洋海军却在1886年的长崎事件中丢失了密电码,以致于日方对中国军队的部署总是能提前预知。
  最后导致甲午战败的最根本原因在于:这是一个旧王朝与一个近代化国家的战争。中华民族尽管是一个有着上下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民族,然而直到甲午战争时期中国仍处于前近代的封建社会状态,而并不是一个近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这种前近代国家的主权不是属于全体国民的,而是属于所谓"受命于天"的天子。数千年间坐江山的人无论换了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多少姓都始终没改变一个基本事实。
  这个基本事实就是:人民在这个国家只是被管理的抽象数据,并不具有近现代民族国家的公民、国民所蕴含的意义。对普通老百姓而言:他们所感受国家权力的唯一途径就是在向他们征收苛捐杂税之时。人民只有照章纳税的义务,却没过问国家事务的权利。试问当初清政府割让香港是否遵循过民意呢?甲午战争后割让台湾又是否遵循过民意呢?所以国民有义务无权利是前近代封建国家的典型特征。
  在这样的国家民众是缺乏国家认同意识的。在这样一个前近代国家"国不知有民,民不知有国"——对以慈禧为首的清政府高层而言:赢不赢日本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权力不能受损。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清政府洋务运动打造的新式陆海军本来就不是主要针对西洋人、东洋人,而是用于镇压国内百姓起义的。加之清军入关时屠杀汉人引起的民族仇恨以及贪腐横行引起的阶级矛盾都异常尖锐。
  在这样的环境中老百姓无法感知到这个国家是属于自己的,在他们眼中当兵吃粮保卫的是朝廷是皇上,既然皇家自己都不愿意打下去还打什么?相比之下日本对民意的煽动能力是极强的:战前和战争期间日本民众自发捐款捐物,日军每攻占一地日本民众都会欢呼雀跃。当时日本为建设海军已发展到连天皇、皇后都变卖家产带头捐款的地步,甚至一些日本女子用卖身的钱去捐款支持海军建设。
  这固然是一种毫无人性的疯狂之举,但不得不承认这是一种极其可怕的力量。事实上日本政府极其高效地充分彻底地发动国民踊跃捐款支持海军建设,这种国民大规模的捐款浪潮一直延续到甲午战争爆发。即使不考虑在甲午战前日本国民为支持海军建设的捐款,仅仅只统计战争期间的捐款就有2164686日本人捐款220.977万日元又70钱9厘,人均捐款一日元多一点。
  这还仅仅只是现金捐款,此外还有949128人捐出折合70.8634万日元又33钱6厘的物品。这在当时只有4181万人口的日本相当于占国民总人口7.4%的人都参与了捐款。事实上日本筹措军费的方式除了发动国民捐款之外,还采用了发行国债这样的新式金融方式:整个甲午战争期间日本一共发行过4次军事公债,发行额1.249275亿日元,收入额1.22445亿日元。
  当时日本主要是通过发行国债和接受民众捐款募集军费,然而整个战争期间日本从没借过一分钱外债。相比之下清政府的财政收入完全依赖于海关和农业税,以致于整个甲午战争中清政府筹措到的军费只有日本的一半还不到,但已在增收各种苛捐杂税后还举借了58%的外债。对内压榨已到极限的清政府获得外部借款的路也已变得越来越窄。如果战争继续下去,那么先撑不住的只能是清政府。
  当然是假的!
  其实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甲午海战"的过程和失败的原因,被很大一部分谣言所误导。比如说什么夹板、舰炮上嗮衣服,还有什么假炮弹之类的言论。而如果我们了解了当时清军的主战舰之后,就知道这是不可能存在的事情。
  在1888年,清朝"北洋水师"正式建军,当时的主战舰是定远舰和镇远舰两艘7000吨的"铁甲战舰",在当时而言,是比较先进的战舰,主战炮为305。而这种炮管离地就有3米多高,口径也有半米多粗,想在这上边嗮衣服,想想也就好了。但是,就是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来以此反证当时清军的军纪糜烂,而这根本就站不住脚。
  再说假炮弹的是,网上很多说这是因为什么造价、腐败等等,但是,这种炮弹是真实存在的炮弹,是一种练习用的"穿甲弹",这种炮弹本身就是内部填充的是沙子。一炮打过去,最多也就是把对方的船,砸一个洞出来,真正的威胁真不大。但是对战的六个小时左右后,真炮弹打完了,无奈之下,也只能用这种实习用的炮弹,来和日本海军对抗。
  能有这种抗战精神的军队,会是不堪一击吗?而且更重要的是,在"大东沟海战"中,最终退走的是日本,不是清朝的"北洋水师"。所以,这就是一些人来恶心人的。
  但是,严格意义上来说,"甲午海战"的确是失败了,而且还很惨!
  "甲午海战"其实大概可能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大东沟海战"。
  1894年8月1日,中日两国宣战。北洋舰队主力整体出动,在海上寻找日本主力决战。到9月13日的时候,北洋舰队主力来到旅顺,与日本军舰遭遇,于此同时镇远舰在大东沟附近海域,与日军主力遭遇,双方爆发海战。
  整个交战的过程中,超勇,扬威这两条千吨级的巡洋舰先后被击中、击沉,随后,又击沉了经远舰、致远舰,而广甲舰在撤退的过程中,也被日军击沉。至此,"北洋水师"的12艘主力舰,一下子损兵过半。
  但是,在双方交战的近六个小时的时间里,作为定海神针的主战舰定远舰和镇远舰从未离开战场,甚至在旗舰对抗的过程中,还成功击退了日方的主战舰西京丸号。整个战役共击伤日方五艘战舰,而由于火炮装备及舰船速度,都远低于日军,在火力仅有对方1/4左右的情况,硬是死战近6个小时。最后在日落时分,日军舰艇率先脱离战场,随后,"北洋水师"还进行了追击,但是由于航速比日军落后太多,追了一段时间之后,宣布撤离。
  总之,这一战彻底打破了"北洋水师"亚洲第一的美梦。毕竟在1888年的"亚洲第一",在1894年已经名不符实了。在这场对战中,日军12艘主舰,均在3000-4000吨,而我们除了定远舰和镇远舰两艘7000吨的主舰之外,剩余的最大也仅仅2900吨,整体吨位更是低于日军。更甚者在火炮方面,也是落后太多,日军使用的是速射炮,一分钟就能打几发炮弹,而"北洋水师"的主炮,需要几分钟才能打一炮。
  而航速更是低于对方,"北洋水师"平均航速是10.2节,而日方是平均时速是14节以上。而就是在这种条件之下,"北洋水师"战斗近六个小时,最后靠着定远舰和镇远舰死战不退,成功逼退了日方舰队。
  这种军队能说不能打骂?能说不堪一击吗?同时,还要注意的是,日军所打造的舰队,就是针对中国"北洋水师"所建造的一支近现代化舰队。针对性极强!可以说,就是在这种完全处于劣势的局面下,还敢于出海寻找日军决战,这种勇气和精神,是值得学习的,而为了国家,不顾生死,与日军拼死鏖战,这更是非常宝贵的。
  而第二阶段是在"威海保卫战"也可以说是"刘公岛决战"。北洋海军退守威海卫军港后,在威海保卫战中,定远舰不幸被日军鱼雷艇偷袭成重伤搁浅,最后只能充当浮动炮台与日军对战,最后在丁汝昌眼看无法守住的时候,命令北洋海军自行炸毁定远舰。而另外一艘主力战舰,在11月14日的时候,在回港的过程中,不慎触礁受伤,也是再也不能出海,自此"北洋水师"的主力战舰彻底丧失,这直接导致了整个"甲午海战"的最后失败。
  但是,我要说的是,这不是严格意义上海军在军事上的失败,而是满清政治上的失败。首先,我们前边讲到了,满清海军在1888年的时候,正式成军,在当时的确是"亚洲第一",但是这是1888年。而在随后的几年时间,定远及镇远率队曾两次访问日本,这极大的刺激了日军,所以,在之后的几年之内,大力发展海军力量,到1894年的时候,日军的整体海军军力,已经远超中方。更甚者所有的舰艇设计,就是针对定远舰和镇远舰而来的。
  但是,反观"北洋水师",在1888年成军之后,就再未添加新的舰艇,这直接让日军反超,而在武器方面,也是从未更新。其实关于这个问题,丁汝昌也曾经多次上书,请求增加舰艇,但是得到的答复是"没钱",就算是退而求其次,要求更新炮塔,同样得到的回复还是"没钱",以至于之前的"亚洲第一"的海军舰队,成为了一支空有架子却实用性偏低的舰队(对比于日本而言)。
  更甚者,这一帮阻挡海军发展和装备更新的朝堂大臣们,在对外对抗的过程中,还非常的强硬。在他们心中还是"亚洲第一"。在甲午战争的时候,叫嚣最凶的就是他们,如果能够给海军留出一段时间,来更新装备,哪里会造成如此大的惨败。按照当时的日本国力,就算是与之在海军方面,展开军事竟备,他哪里是大清王朝的对手,耗都可以耗死他。
  但是一切都没有如果,一步错,步步错!在"北洋水师"彻底溃败后,满清王朝最后的强国梦,基本上也就破灭了,失去了制海权,也就谈不上主权了。这是一个教训,是非常值得警示的。
  甲午黄海海战,北洋海军没有给国人丢脸。甲午战争的溃败,是李鸿章和陆军掉链子了。这么说吧,黄海海战,算是1840年到清朝灭亡,这70多年里最荡气回肠的一战。
  黄海海战,虽然我方比日方损失大,但,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一边倒。看看黄海海战战前形势:
  【日本联合舰队】军舰16艘,总排水量40840,火炮268门,鱼雷发射架568,平均航速14.5节。
  【北洋水师】军舰13艘,另有小炮舰加鱼雷艇6艘,总排水量32100,火炮195门,鱼雷发射架556,平均航速10.2节。
  另外,日本联合舰队普遍列装速射炮,而北洋几乎没有速射炮,火力密度相当3倍差距。以吉野号为首的"第一游击队",都是战争前不久下水的新型巡洋舰,平均航速高达19.4节。
  军舰上差距明显,但北洋海军不孬。【1】海战开始一小时
  很多人说北洋海军的雁形战术不好,实际来看,北洋并没有因为战术吃亏。敌方侧向可以使用更多火炮,但是却把船腹露了出来。
  开战后,日本联合舰队鱼贯纵阵,绕功北洋右翼弱舰。北洋海军以定远、镇远为居中犄角雁行队列,攻击日方后侧弱舰。双方都是先捡对方软柿子捏。北洋超勇、扬威受到重创,日方比睿、赤城也失去战斗力。海战开始一小时,北洋不落下风。【2】第二阶段
  前期北洋旗舰定远受损,丁汝昌受伤,无法指挥战斗,导致各舰各自为战,日方指挥其实也是一团糟。不过,日军"第一游击队"新型巡洋舰速度优势,开始体现出来。"第一游击队"绕到北洋舰队后方,对形成北洋舰队夹击之势。
  北洋舰队开始落入被动,但是整体上还是临危不惧、奋勇还击,超勇、致远号都是战斗到船毁人亡,以死报国,一个个都是铁骨铮铮的汉子。
  北洋舰队沉没4艘,逃遁两艘。日本联合舰队3艘失去战斗力,退出战场。战场上还在战斗的主力舰,北洋4艘,日方9艘,北洋转为全面防御。【3】北洋没有战斗力了吗?
  虽然,北洋舰队拿日本舰队的快速巡洋舰没办法;但是,日方对北洋的定远、镇远铁甲舰也没办法。北定远、镇远与在5艘日舰围攻下,仍然缠斗一个小时,死战不退。
  等到稍作修复的靖远、来远两舰和几艘鱼雷艇回援,靖远舰代替旗舰,升旗集队,还要继续再战。
  北洋舰队没有丢脸,虽受重创,不死不退。是日舰先怂了,日本联合舰队首先撤出战场。【4】战后盘点
  北洋舰队沉没5艘,死伤1000人左右;日本联合舰队重创5舰,死伤官兵600人左右。相比之下,北洋舰队损失更惨重。北洋舰队就是吃亏在了火炮上面,日本舰队,打出的炮弹量是北洋的20倍。
  北洋海军不孬。将近5个小时的鏖战,整个晚晴就没有比这更顽强的战斗了——虽败犹荣。【李鸿章和淮军葬送了北洋舰队】
  虽然,北洋舰队损失惨重,但是仍然有一战之力。
  但是,李鸿章只是把北洋舰队,当做他升官发财的工具。一招"弃战保舰",直接把军舰放港里在当做陆军炮台使用。
  平壤之战,主帅叶志超不战而逃,甲午陆战大转折。
  旅顺战役,黄仕林不战而逃,旅顺炮台落入敌手。
  号称固若金汤的旅顺要塞,坚持了2小时。看好了,叶志超、黄仕林都是李鸿章的淮军合肥老乡。
  甲午战争刚开始,李鸿章力主避战求和,准备拿起笔杆子签卖国条约了。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他为啥不敢一战?
  他欺上瞒下,在慈禧跟前吹嘘北洋多厉害。他内心当然明白他的洋务,就是纸糊的形象工程。还有人给他辩护苦苦什么支撑,实际上是辛苦捞油水。这样的人要不是卖国贼?汪兆铭都不服了。

月球上的神秘小屋月球上发现的神秘小屋到底是什么呢?近日玉兔2号在穿越月球表面的冯卡门陨石坑时在月面天际边意外发现一个神秘小屋,因其在月球的背面也引起人们的无限遐想。根据测量神秘小屋距离玉兔2号约8避免引起恐慌,不建议玉兔近距离探测月球石屋文柯郎玉兔发现的月球石屋中国探月工程世界瞩目。中国载人登月只是一道开胃菜,更引人关注的是建立国际月球基地。月球很神秘,探月和基地建设需要消耗大量资金,但产出带来的科技,经济,社会效宇宙五大奇观,每一个都让我们感到惊奇,感叹宇宙的美丽在很多人的眼里,宇宙黑暗而寂静,看不到什么美丽的景色,可事实上,在天文望远镜的镜头里,黑暗的宇宙背后却是一个美丽的精彩世界。宇宙浩瀚而广阔,它带给我们的直观体验就是黑暗而神秘,可是外星反物质撞上地球?2021年3月,经过多年的数据分析和确认,天体物理学家报告说,冰立方中微子天文台,一个埋在南极的探测器,在2016年发现了一个不寻常的信号。它表明,一种被称为反中微子的粒子穿越了空倒计时!新年1月11日,一颗104米宽的小行星将高速飞掠地球一颗比摩天大楼还大的小行星将于新年1月11日近距离高速飞掠地球。NASA将这颗巨大的岩石小行星命名为2013YD48,并将其标记为潜在危险物体。它将在1月11日距离地球约560万公天文物理篇一总论(一)1宇宙多大,有无中心?a根据原子电子理论知,这个世界即是原子电子世界组成的微观世界,又是构成宏观世界的基础,宏观世界只是微观世界在现实世界中的特殊存在形式,均符合原子电子理论。若把天文韦伯太空望远镜将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向我们展现宇宙美国宇航局技术人员在马里兰格林贝尔特的美国宇航局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吊起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下一个宇宙发现时代即将到来。2021年12月25日,一个国际科学家团队将向太空发射一台全太阳系存在九号行星吗?科学家为什么找不到?太阳系目前已经发现了八颗行星,但是科学家普遍认为太阳系外围区域,很有可能存在第九号行星。根据天文学家的观测,在太阳系外围,存在轨道异常的天体,这意味着太阳系外围区域存在未知的大质量把一小块中子星物质轻轻放在地球表面,会发生什么可怕的事情?138。2亿年前,无尽的虚无中发生了一场大爆炸,在这场史无前例的大爆炸中,我们的宇宙从虚无中诞生,爆炸提供了几乎无限的热量和能量,时间在大爆炸的一瞬间开始流动,大爆炸的瞬间产生了难重力其实并不等于引力,在地球上所受的重力会发生变化吗?会苹果因为万有引力的作用而从树上坠落地面,我们也因为地球的重力才没有飘逸到宇宙之中去,那么重力是不是就是引力呢?还真不是。引力是宇宙中已知的四种基本力之一,任何两个具有质量的物体之间机体衰老过程中缺失基因的错误表达或会驱动机体发生退行性改变细胞衰老的主要特征是核纤层(nuclearlamina)及其相关异染色质(heterochromatin)的破坏,然而目前研究人员并不清楚细胞核内这些结构改变是如何导致有机体出现与
你的成长我们一起努力记祥符区教体局教研室来西一中开展教研活动开封市祥符区西姜寨乡第一初级中学王智荣报道你的成长我们一起努力记祥符区教体局教研室来西姜寨乡第一初级中学开展教研活动学生的成长离不开教育,学生的教育离不开老师,老师的成长离不开学习重托加敬畏是利他的源泉1达尔文谜团的解密1达尔文谜团的解密达尔文在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一书中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进化学说。这部著作无论在自然科学史上和人类思想史上都有重大的意义,占有重要的地位。达尔文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韩国刚爆料福岛蜂蜜放射超标,日本就突破底线,中方直接把话挑明根据国内媒体刚刚公布的消息来看,被全球一直关注的福岛核电站又开始闹幺蛾子了。据悉,韩国媒体近段时间刚刚检测来自日本福岛核电站的蜂蜜,出现了放射物超标的迹象。如果这批蜂蜜获批上市的话我们向中国做出保证,世卫当着全球发声,美国此前努力全落空根据国内媒体最新公布的消息来看,世卫组织紧急项目主任瑞安在近期接受采访的时候,表示了如今世卫组织的态度。瑞安称目前经过长期辩论和沟通,大部分成员国目前已经广泛达成一致,认为目前病毒8旬老人为孙子靠养羊攒钱,年轻人不要再假装努力了啃老这个词是许多年前就被提出来的,虽然现在这个词使用的频率不高,但是这种现象却越来越多。对待啃老这个问题,怎么啃,啃多少?正常家庭为子女承担直到大学毕业甚至研究生毕业的学费生活费,孩子上网课却被网骗,网友喊话骗子你触碰的是良知的底线当孩子也被罪恶的犯罪之眼盯上,这样的社会弱势群体又该怎样保护自己?手段恶劣而又复杂,清澈的眼神里却不设防,怎样还给孩子一个纯净的环境去成长,当年龄的高低成了被犯罪的门槛,请问那些犯yellow是黄色,dog是狗,ayellowdog千万别翻译成黄色狗如果有天你和小姐妹走在路上逛街,看到狗主人牵着一只黄色的小狗时,千万不要说Look!ayellowdog,因为狗主人会过来揍你的,想知道为什么吗?且听小鲸慢慢道来。Yellowdo光明属于每个儿童,拉动1分钟照亮1小时,照明从此摆脱电源线现在还有点煤油灯的吗?还有用不上电的地方吗?用不上电的场景很多,就看你在哪了?今天小嘿给大家介绍一款轻巧的手动光源nowlight这款手动光源是一个长方型白色小盒子它比传统的手摇式不用电池不用电的果汁杯,只需桌子上划几下,新鲜果汁随时喝夏天流汗特别多,渴渴渴,要是能喝到鲜榨果汁就好了在家用榨汁机吧,野营什么的就不行了小嘿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款不用电的神奇果汁杯revablend这款果汁杯虽然看起来普普通通的但只需轻黑科技智能望远镜,想看哪颗星自动帮你搜,天文小白的福音想看北斗七星,总是找不到,烦死了能自动辨认星星的望远镜eVscope能解决你的烦恼它能帮你辨认任何一片星空点一下手机APP,想看哪里自动帮你找它通过增强型视觉技术能比普通望远镜强1黑科技尺子挺神奇,测量只需轻轻一划,长度显示快速精确尺子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测量工具可是传统的尺子有很多缺点卷尺太软不能太长,曲面不好测量都用了这么多年了,在克服克服吧有时工具的缺点引领着我们创新外国有公司发明了一款紧凑型滚动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