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神州丸,二战日本陆军骨骼惊奇的战舰,堪称两栖攻击舰的鼻祖

  在现代海军装备中,两栖攻击舰已经成为很多国家追求的宠儿,因为它造价较低,功能却非常强大,不但在两栖登陆作战中能够发挥中坚作用,还能各种"打杂",堪称"万金油",甚至能被当作航母来使用,不少国家借助两栖攻击舰和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提前实现了"航母梦"。可是你知道吗?世界上第一艘两栖攻击舰出现在88年前的日本,而且它的拥有者是日本陆军,不是海军,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故事。
  耀武扬威的美国海军两栖攻击舰编队
  但是别嚣张,你们的爹在这儿
  这艘两栖攻击舰的鼻祖,就是日本陆军1933年在播磨造船所建造,1934年下水的"神州丸"。这是一艘在商船基础上改装的特种作战船舶,满载排水量8108吨,接近当今世界最小的航母,泰国的"扎克里·纳鲁贝"号。该舰能够搭载29艘D型大发艇,25艘小发艇,4艘装甲炮艇,或4艘高速侦察艇。除此之外,它还可以搭载1200名兵员,最多时可以搭载2000人,可以说不亚于现代的两栖战舰。
  神州丸的运送能力不亚于现代的两栖战舰
  作为世界上第一艘两栖攻击舰,"神州丸"的船体结构设计颇动了一番脑筋,它总共有三层甲板,上层是飞机库,中层是人员住舱,底层则是坞舱。当然,那个时候日本陆军叫它舟艇格纳库,这个舟艇格纳库尾部有一个主舱门,而在主舱门上又并列安装2个进水口,每个窗口又分出2条进水通路,这点类似我们的04步战车在大型液压门上又设置两个手动侧开机械门的设计。
  神州丸内部结构
  神州丸的艉部
  而在坞舱内部,"神州丸"还铺设了一套轨道系统,舟艇借助顶部安装的电缆实现在轨道上的移动。轨道一直延伸至船尾,之后通过一个类似"跷跷板"的装置抵达滑走台。需要出动舟艇时,"神州丸"首先向船尾注入压舱水使其下沉,然后打开进水通路,舟艇则从滑走台的轨道上顺次滑入水中。这种设计,与气垫船、冲锋舟、水陆坦克通过自身动力进出现代两栖战舰坞舱不同,有点类似前不久伊朗革命卫队海军推出的所谓"巡洋舰"。当然,除此之外,"神州丸"还可使用起重机和位于左右侧的舯门放出舟艇。
  伊朗的所谓"巡洋舰"其实很类似神州丸
  还都是在商船基础上改装的
  很多人看到"神州丸"的样子,一定会认为小编是胡说八道,因为它的外形明明跟现代的船坞登陆舰,或者两栖船坞运输舰很相似,为什么非要将它说成是两栖攻击舰的鼻祖呢?实际上,"神州丸"不仅能够搭载大量的船只,而且还能够"搭载飞机以支援登陆作战",它的上层机库内,就可以搭载12架飞机。不仅如此,"神州丸"甚至装备有2台弹射器。日本陆军为了保密,还给该舰的弹射器取了一个KS的代号。这样说来,"神州丸"是现代两栖攻击舰的鼻祖,并没有错。
  神州丸能够搭载和起飞飞机
  不过,"神州丸"使用飞机的方式比较奇特,需要通过前部甲板搭载的大型起重机,将位于舰桥下部格纳库开口处的待飞机体吊入使用代号KS命名的吴式二号三型改二弹射器,之后再弹射起飞,有点类似日本海军所谓的"潜水航母"。不过,和"潜水航母"不一样,"神州丸"起飞后的飞机是不能再回收的,要么迫降在海面上,要么只能找到陆军的机场进行降落。
  日本潜水航母
  "神州丸"的航空能力之所以这么奇葩,是因为一开始它准备采用半截飞行甲板,让飞机滑行起飞,但是在测试中却发现由于"神州丸"航速太低,飞机根本没法自主起飞,所以无奈加上两个弹射器。至于搭载的飞机,日本陆军又看不上当时的水上飞机,选择了91式战斗机和92式侦察机,可惜这些飞机很快也性能落伍了,使得"神州丸"一直高不成低不就。它唯一一次出动飞机的作战记录,是在1937年9月23日的淞沪会战。
  日本陆军的神州丸
  也许正是因为航空能力的高不成低不就,所以"神州丸"同型舰仅建造了一艘,随后日本陆军的目光就转向真正的航空母舰,在后续十几年内相继建造了"山汐丸"、"秋津丸"和"熊野丸"三型航空母舰,有关它们的故事,我们将在下一篇文章中为大家讲述。
  日本陆军的航母
  而"神州丸"的命运也是极其悲惨的,1942年在爪哇岛登陆作战中,被自己海军的鱼雷击中,船体进水倾斜45度,差点和船队一起"团灭",日本陆军为了团结海军,只能"打落的牙齿往肚子里吞",不予追究。后来在1945年又被美军飞机追着炸,最终沉没在高雄南部海域西南方向约90千米处。
  神州丸最终的命运十分悲惨
  总体来看,"神州丸"在输送兵力时,还是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它的航空能力基本上属于聊胜于无,而为了起飞飞机,"神州丸"付出了很多代价,比如三层甲板,让它的身体又高又大,不利于隐蔽,航速也进一步降低。在80多年前,以当时的科技,要想建造一型同时具备强大航空和航海能力的军舰,是不现实的,航母和运输船,只能二选一。不过,日本陆军的这种思维,也算是其为数不多的闪光点之一,为战后两栖攻击舰和船坞登陆舰的出现,揭开了序幕。
  神州丸模型

星链新星球大战还是穿越6G?马斯克还是美国防部?2022年初的一场地磁暴,让美国著名的钢铁侠马斯克有些酸楚。2月3日,作为商业航天的领头羊,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刚刚在他们的首席执行官马斯克的指令下,发射了49颗俄罗斯成功着陆!1名美宇航员搭俄飞船返回地球,另外3名怎么办?正如此前承诺的那样,俄罗斯航天局的联盟号MS19载人飞船如期脱离国际空间站,载着一位美国宇航员和两位俄罗斯宇航员返回地球,成功着陆在哈萨克斯坦大草原上。早些时候,俄航天局制作了一个美俄宇航员乘坐俄联盟飞船返回地球美俄宇航员乘坐俄联盟飞船返回地球新华网3月30日,在哈萨克斯坦杰兹卡兹甘附近,美国宇航员马克范德海(左)俄罗斯宇航员彼得杜布罗夫(右)和安东什卡普列罗夫与工作人员合影。3月30日,俄罗斯联盟MS19号飞船返回舱搭载俄美宇航员成功着陆当地时间2022年3月30日,哈萨克斯坦热兹卡兹干,俄罗斯联盟MS19号飞船返回舱搭载2名俄罗斯宇航员和1名美国宇航员成功着陆。图片作者BILLINGALLS视觉中国当地时间202美俄宇航员乘坐俄联盟飞船返回地球图来源新华网3月30日,在哈萨克斯坦杰兹卡兹甘附近,美国宇航员马克范德海(左)俄罗斯宇航员彼得杜布罗夫(右)和安东什卡普列罗夫与工作人员合影。美国宇航员马克范德海与俄罗斯宇航员彼得杜俄罗斯联盟MS19号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宇航员已出舱当地时间2022年3月30日,哈萨克斯坦热兹卡兹干,俄罗斯联盟MS19号飞船返回舱搭载2名俄罗斯宇航员和1名美国宇航员成功着陆。图片作者BILLINGALLS视觉中国当地时间202从北京到纽约只需1小时?超音速飞机或为太空旅行提供新选择据RobbReport消息,中国民营商业航天公司凌空天行(SpaceTransportation)正在研发一种超音速飞机,为亚轨道飞行以及太空旅行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选择。图丨超音速飞蓝色起源第四次载人飞行,送6名乘客亚轨道旅行澎湃新闻记者张静北京时间3月31日,太空公司蓝色起源开展第四次载人飞行,送6名乘客亚轨道旅行。蓝色起源是使用火箭将载人太空舱垂直发射到地球上空约100公里处,随后火箭自行返回地面,未来的我们,或许可以超光速旅行?在三体星际迷航科幻作品中,主人公可以依靠曲速泡曲速引擎等超光速推进装置实现星际旅行,而在现实生活中,离我们最近的恒星是比邻星,它距离地球约40万亿公里,即使乘坐人类史上最快的航天器为什么中国一定要发展星链?3月3日,由埃隆马斯克创立的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再发射47颗星链Starlink卫星。在俄乌问题中,马斯克响应乌克兰要求,用星链(Starlink)支持在乌启动卫星互联中国科学报中大黄璜夏谨琪完成EASI计划第一阶段任务稿件来源中国科学报20220331作者朱汉斌编辑王冬梅审核夏瑛发布日期20220331阅读次数193月29日,记者从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获悉,近日,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助理教授黄璜
热河生物群这件1。2亿年前化石为兽类起源提供了新证据热河生物群约1。2亿年前的对齿兽类乳齿兽新化石标本。中新社记者孙自法摄中新网北京4月6日电(记者孙自法)兽类是如何起源的?其牙齿类型演化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什么角色?长期以来备受古生神舟十四号三人组有哪几位航天员,杨利伟邓清明会入选吗?2022年3月1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宣布空间站核心舱组合体在轨稳定运行,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计划于4月返回地面,空间站建造关键技术得到全面验证,后续任务准备扎实推如果6500万年前恐龙没灭绝,会进化成什么样?科学家模拟画面综述地球发展至今已经有了几十亿年的历史,在这期间出现了无数种多姿多彩的生物,如今人类统治着这个世界,但人类却不是地球长久的霸主。有一种生物在地球上的地位不可忽视,我们可以把他们当作如何把火星改造成第二个地球?太阳系的行星中,火星与地球相邻。火星和地球每779天擦肩而过,最近的距离约5400万千米(最远约4亿千米),这一天叫火星冲日,光速3分钟就到了。目前人类发射的探测器,最快100多天7000米巨大火山!冥王星上的奇观,喷出来的却不是熔岩2015年,美国宇航局的新地平线号探测器创造了历史,来到了著名的冥王星附近,实现了人类历史上首次对这颗天体的直接探测。新地平线号的飞掠,给我们传回了大量的数据,让人类对这颗遥远的矮木星是个气态星球,但并非是个气球,所以我们不能穿过去2016年7月5日,继伽利略号之后,第二颗绕木星工作的探测器朱诺号已经进入木星轨道。木星作为一个气态星球,那是不是可以直接从木星表面穿过去?事实并非如此,木星不是气球,其内部可能是神舟十三号乘组状态良好正在为载人飞船返回作各项准备在送别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后,在轨飞行的航天员乘组正在紧张进行神舟十三号飞船返回各项准备。2021年10月16日,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搭乘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进入天以色列研制出可操控水下1毫米内物体的机械臂新华社耶路撒冷4月6日电(记者王卓伦尚昊)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研究团队最新研制出一种可以操控水下1毫米内微小物体的机械臂。相关研究发表在美国化学学会应用材料与界面期刊上。这一新研究的哈勃观测到系外类木巨行星形成或颠覆行星成因主流理论来源科技日报科技日报北京4月6日电(记者刘霞)美国科学家借助哈勃太空望远镜,直接观察到太阳系外类木行星御夫座ABAurigaeb的形成过程。他们指出,这一剧烈过程支持一个长期以来备沿海生态系统因气候变化而不稳定2022年1月10日,俄勒冈州立大学(OregonStateUniversity)的一项新研究表明,俄勒冈海岸的生态群落因为气候的变化正遭受破坏。十多年来,由于俄勒冈州岩石潮间带的如果有一天要在火星上发电最好用的可能不是核能随着一系列探测活动的展开,火星好像已经成为我们人类星际探索中最可触及的目标。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我们如何在这颗红色星球表面获取源源不断的动力?简而言之,火星移民地能源问题,如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