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日本人为什么不敢惹俄罗斯人,为什么呢?

  日、俄两国的争端最早可以追溯到17世纪:当时的日本征服了生活在如今北海道的阿伊努人原住民部落,正把自己扩张的触角伸向邻近的库页岛、千岛群岛等地。1635年日本方面派村上扫部左卫门巡视库页岛。1644年在松前藩的提议下日本方面绘制了《正保御国绘图》:在这张地图中首次把北海道、库页岛以及千岛群岛等原本由当地原住民居住的地方划入日本版图。
  当日本向库页岛和千岛群岛扩张之际做梦也想不到本来与其相隔万里的东欧平原上的莫斯科大公国通过一次次扩张跋涉万里成为了自己的邻居。莫斯科大公国通过分别向东、西两个方向的扩张演变成为后来的俄罗斯帝国。1697年沙俄在远东的扩张已推进到堪察加半岛,随后开始致力于寻找与日本通商的航线。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从阿依努人口中得知了库页岛的存在。
  1742年俄国人舍利京克勘察了几乎整个库页岛的东海岸。1765年沙俄远征队入侵库页岛北部,对当地的赫哲人进行屠杀和驱逐。1789年俄国又入侵了库页岛南部,再次对当地居民展开屠杀和驱逐。在这两次军事行动后俄国人在岛上建立起政厅、教堂、监狱、学校、军营、煤矿等建筑。尽管这时的库页岛在法理上是中国领土,可实际上身处北京的乾隆皇帝对岛上发生的一切压根都不知情。
  日、俄两国在争夺库页岛的同时也在邻近的千岛群岛博弈交锋:从1760年代开始俄罗斯渔船比起以前更加频繁地去千岛群岛,不久后俄国人就成功迫使岛上居民加入了俄罗斯国籍。然而这一时期日本也在向千岛群岛扩张,双方的冲突几乎是不可避免的。1779年沙俄政府正式把千岛群岛中尚未有明确领土归属的所有岛屿划归己有。1794年沙俄政府将38个流放犯和20名猎手送到千岛群岛中得抚岛建立移民点。
  日本德川幕府在得知沙俄方面的行动后命令有官方背景的富商屋嘉兵卫到择捉岛开辟17处渔场并派幕府官吏常驻该岛,日本方面还在岛上树立了刻写着"天长地久大日本属岛"的界碑。1802年日本在色丹岛建立哨所,从此日本开始在千岛群岛驻军。1853年日本被美国黑船强行打开了国门后包括俄国在内的列强纷纷迫使日本签订了与日美条约类似的条约。
  然而日本被强行打开国门后并没沉沦于半殖民地的深渊,反而在民族危机的刺激下展开了一场维新运动:在"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的口号下日本加速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列强殖民地的民族危机,然而日本在发展资本主义的过程中始终存在资源匮乏、劳动力有限、国内市场空军狭小等问题。日本试图用对外侵略扩张的方式转嫁自身内部危机。
  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矛头首先指向了中国。在1895年的《马关条约》中清政府将台湾岛、澎湖列岛及其附属各岛屿割让给日本的同时向日本赔偿2亿两白银。中国还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并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投资办厂。日本在甲午战争中的胜利一举打破了千百年来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秩序,也打破了由西方列强瓜分主宰亚洲的格局。
  高达2亿两白银的赔款和台湾等战略要地的割让使西方列强不由得担心日本会萌发独占中国的企图。本来在《马关条约》最初的草案中日本还提出要求清政府割让辽东半岛,然而正在执行"黄俄罗斯计划"的沙俄早就盯上了旅顺这一远东重要的不冻港,日、俄双方的扩张计划不可避免地迎头相撞了。沙俄随即联合德、法两国迫使日本把辽东半岛还给了清政府。这进一步加深了日本国内对俄国的仇视心态。
  1896年6月3日出访俄国的李鸿章与俄国外交大臣罗拔诺夫﹑财政大臣维特在莫斯科签订了《中俄密约》。沙俄通过这一条约获得了在中国东北修筑铁路、开建矿山等特权,同时条约中还有共同防备日本的条款。1900年5月28日英、美、法、德、俄、日、意、奥八国以镇压义和团运动为由入侵中国。当时俄国一方面积极派兵加入八国联军在京津地区的行动,同时对中国东北地区也展开了入侵。
  1900年8月28日俄军占领齐齐哈尔,9月22日占领吉林,28日占领辽阳,10月1日进入盛京(沈阳)。1900年11月俄罗斯胁迫奉天将军增祺签订《奉天交地暂且章程》,企图把军事占领合法化,企图把俄罗斯独占东三省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这就引起了其他列强的反对,这其中尤其以同样对中国东北怀有野心的日本最为激烈。1902年沙俄在中国和列强的一致反对下与清政府达成了承诺分期撤兵的协议。
  然而到了次年撤兵的期限之时俄国却拒不履约,恰逢此时《中俄密约》之时被披露出来,因此日俄矛盾迅速激化了。1904年2月6日沙俄海军驻扎在中国旅顺口的舰队在未经宣战的情况下遭到日本海军突袭。当时沙俄的实力远在日本之上: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前夕沙皇俄国的疆域高达2280万平方公里;这时的日本在甲午战争中侵占了我国台湾,实际控制面积为41.42万平方公里,连俄国的2%都不到。
  这时俄国总人口达1.41亿人,而日本人口约为4400万,相当于俄国的31.2%。1904年俄国的钢产量为272万吨,在全世界仅次于美国、德国和英国,而同年日本的钢产量为6万吨,相当于俄国的2.2%。这一年俄国的煤产量是2150万吨,位居世界第六,日本则紧随其后位居世界第七,其具体数字为1250万吨,相当于俄国的58%左右。这年俄国的年财政收入是20亿日元,这大约相当于日本的9倍。
  战前俄国陆军常备军总兵力约为105万人,后备役军人达375万人,俄国海军则拥有200余艘战舰。相比之下日本陆军总兵力约为37.5万人,这其中可用于日本列岛以外作战的25万人,日本海军也只有大约80艘战舰。在战争过程中俄军经过9次动员先后征召近120万人入伍;日军方面则动员了118.5万人。日军无论在战争前、战争中的兵力和武器装备都处于劣势,在疆域、人口、经济等支撑战争的潜力因素上也处于劣势。
  然而沙俄的人口和经济中心位于欧洲部分,远东地区一直以来都是俄国兵力薄弱的地区,毕竟这里距离俄国的中央核心地带实在太过遥远,漫长的战线对俄军的兵力调度和后勤补给造成了严峻的挑战。当时沙俄在远东部署有正规陆军部队9.8万余人,装备有148门炮、8挺机枪,部署在远东的太平洋分舰队有排水量合计19.2万多吨的60余艘作战舰艇。
  相比之下日军可用于日本列岛以外作战的部队有25万人,装备有1140门炮、147挺机枪,海军方面有排水量合计26万多吨的138艘战舰。考虑到日本本土距离作为战场的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要比沙俄近得多,这意味着日本的战线要短得多,相应的后勤补给的难度也就小得多。在总体实力上呈劣势的日本在具体的远东战场上反而形成了明显的兵力、装备和后勤优势。
  沙皇俄国一直以来就有各民族的监狱牢笼之称,尤其是在沙皇政权统治末期国内的民族矛盾和阶级对立相当尖锐。日本方面充分利用了这种矛盾:日本的特工天才明石元二郎在俄国国内、国外广泛同沙皇政府的反对派接触。1904年10月在明石元二郎的牵线搭桥下俄国自由党、俄国革命社会党、芬兰宪法党、波兰国民党、波兰社会党、亚美尼亚党、格奥尔基党等沙皇政府反对党派的代表在巴黎召开联合大会。
  会后俄国各地就不断爆发反抗沙皇政府的斗争。1904年沙俄内政部长维亚切斯拉夫·冯·普勒韦被暗杀。1905年1月22日一天之内4600名请愿的工人被打死打伤。6月战舰"波将金号"哗变的"六三"政变……这一系列事件中都可以找到明石元二郎的暗影。这些事件构成了后世所称1917年革命总演习的俄国1905年革命。俄国国内的各种反对派组织在明石元二郎的策动下把俄国腹地闹得天翻地覆。
  日本为战胜沙俄这个强大的对手在军事、经济、外交、谍报等各方面都使出了各种手段;相比之下沙俄内部所存在的民族、经济等问题则极大牵制了前线俄军的作战效率。1905年9月5日沙俄和日本在美国的调停下签订了《朴次茅斯和约》。这个条约使日本得以将沙俄势力从朝鲜和中国东北地区南部排除出去,与此同时日本还从沙俄手中得到了北纬五十度以南的库页岛地区。
  可以说日本正是踩着俄罗斯跨入世界列强行列的。日俄战争12年后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继承了沙俄的领土的苏联从诞生之日起就同日本存在战略矛盾:1918年协约国武装出兵西伯利亚干涉苏俄革命。1920年绝大多数协约国成员都从俄国撤出,而日军则单独留在俄国远东直到1922年在苏俄的军事压力下撤出。在此之后日本关东军又曾先后与苏军交锋三次。
  这三次交锋分别是1938年7月末8月初的张鼓峰战役、1939年5月11日—9月16日的诺门罕战役以及1945年8月9日苏联正式对日本发起的远东战役,三次交锋的结局都是日本战败。为什么当初能战胜沙俄的日军会败在苏军手中呢?这个问题当年日本人自己死活没想明白过,因为在他们看来苏联本身继承的是沙俄的国土和国民,而且还因为意识形态原因而遭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抵制。
  其实日本人从一开始就错误估计了自己和对手的实力。日俄战争中沙俄的整体实力是强于日本的,所以日本尽管用尽手段也赢得极为勉强:在日俄战争中日本死亡82847人(其中战死35122,其余为病死、饿死、冻死者)、伤153584人、被俘约2000人,而人力物力的巨大消耗也使日本的财政体系难以为继,可以说日俄战争对日本而言是一场十足的惨胜。
  苏联继承了沙俄除波兰和芬兰之外的全部领土。苏联广袤的国土为其提供了辽阔的战略纵深和丰富的自然资源。麦金德的地缘政治学说中提到俄罗斯是占据国际地缘政治心脏地带的国家。欧亚大陆心脏地带三面为山系环绕,河流都流向内陆湖或北冰洋,是海上无法到达之处,是天然的巨大堡垒。无论是在沙俄时代或苏联时代这种地缘优势是一直存在的。
  然而在机器化大工业时代到来之前人类对高寒冻土地带的开发能力是相当有限的。俄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大部分属于高纬度地带,所以在沙皇时代两千多万平方公里领土潜藏的地缘能量并未得到充分释放。然而苏联不同于沙俄:沙俄是一个封建农奴制国家,而苏联却通过两个五年计划建立了强大的工业体系。随着技术进步就使其地缘潜力得到了充分释放。
  技术的进步已弥补了苏联在战线距离过长这点上的劣势。在1939年的诺门罕战役中苏军的兵力和物资补给都是通过铁路线完成的。相比之下日军还在使用原始的骡马进行运输。事实上无论沙俄或是苏联只要解决了兵力和物资调度的问题,那么以其庞大的体量基本可以碾压日本。二战中日本已狂妄自大到目空一切的地步——日本根本没尝试真正去了解苏联的实力,他们自以为苏联还像当年的沙俄一样腐朽。
  事实上如果没有俄国内部的问题日本也未必干得过沙俄,但这点却被日本高层不知是有意或是无意地忽视了。《孙子兵法》曾提到:"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日俄战争中日本在军事、经济、外交、谍报等各方面都进行了充分的准备,而沙俄却完全没把日本当成是一个足以挑战自己的对手。到了二战期间日本还把苏联当成是当年腐朽的沙俄,相比之下苏联方面却对日本的威胁有着清醒的认识。
  二战时的日本陆军实际上还停留在半机械化水平。由于当时中国军队的武器装备较差,所以日本的半机械化部队还能在中国战场发挥一定作用。然而当日本陆军这种半机械化部队面对由苏军坦克组成的钢铁洪流时就只剩下被虐的份了。在1939年的诺门罕战役中苏联通过西伯利亚铁路把部队、武器、给养源源不断输送到前线。苏联在运力上的优势完全压倒了主要通过畜力进行后勤补给的日军。
  这时日本陆军仍大规模保留着骑兵建制,同时日军的战术思维也停留在以步骑兵作战为主而炮兵、坦克为辅的状态。在这种战术思维指导下日军让坦克用于正面攻坚作战,而让行动迟缓的步兵进行侧翼迂回。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装甲薄弱的日军坦克在苏军阵地的重火力打击被全面压制,而用于侧翼迂回的步兵部队也无法及时有效的快速穿插至苏军后方。
  在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召开的雅尔塔会议上苏联答应出兵对日作战的条件之一就是库页岛南部及邻近的整个千岛群岛(包含如今双方争议的国后岛、择捉岛、齿舞岛和色丹岛在内)必须划归苏联。1945年8月6日美军在日本广岛上空投下了代号为"小男孩"的原子弹。1945年8月8日苏联红军对日宣战。次日零时10分苏联百万大军分四路越过中苏、中蒙边境向盘踞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发动全线进攻。
  苏军在"八月风暴"行动中动用了5500多辆坦克、2万多门火炮、3000多架飞机、150多万兵力。相比之下日本关东军动员了70万人,另外动员了20万左右的伪满军队。当然这些伪满军队基本属于打酱油的角色,战斗实际上是在150万苏联红军和70万日本关东军之间展开的。苏军不仅有着超过日本一倍的兵力数量优势,而且苏军士兵的战斗素养更是日军士兵没法比的。
  日本为准备所谓的"本土决战"已将关东军绝大多数重炮和超过三分之一的战略物资已经转运回国,临时拼凑起来的新师团连步枪等轻武器都深感不足。同时关东军所辖的作战飞机几乎全部撤至半岛或国内机场,所以当关东军面对苏军的现代化、机械化作战时完全丧失了制空权,遂行大兵团作战的条件根本不具备。关东军被抽调的不只是先进的武器装备,同时大量兵力也被抽调回国保卫本土。
  关东军实力最强时大约拥有31个师团85万余人且多数为精锐师团,然而从1943年下半年开始日军大本营就陆续从关东军抽调部队分赴太平洋战场各岛。1944年关东军又抽调了部分兵力参与中国关内战场的豫湘桂战役。1945年1月又调出13个师团和机甲军全部回本土。1945年4月冲绳战役结束后关东军又被调走7个师团。当苏军发起"八月风暴"行动时关东军早就由皇军之花变成了皇军之渣。
  相比之下参与这次军事行动的苏军士兵都是从欧洲战场调过来的百战之兵。这些从惨烈的卫国战争中活下来的士兵所具备的丰富实战经验是日军士兵比不了的。这些百战余生的苏军士兵挟战胜纳粹德国之余威而来,日军士兵却在为越来越不容乐观的局势忧心忡忡。双方还没开打就在士气上表现出巨大的落差。可以说苏军在兵力、武器、士气等各方面均占据着绝对优势。
  苏联红军在向盘踞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发起进攻的同时也根据《雅尔塔协定》出兵占领了库页岛南部和千岛群岛:8月18日2时35分苏联红军的岸炮开始从12公里外的堪察加半岛轰击千岛群岛最北端的占守岛,以"基洛夫"号巡洋舰为首的苏联红军驱逐舰队掩护登陆部队上岸。4时30分苏联红军先遣支队在片港海军基地附近狭窄地段抢滩,但缺乏重武器的苏军未能向纵深进展。
  清晨苏联红军主力分两个梯队登陆时遭到日军的猛烈轰击,多艘登陆舰艇被炮火击沉击伤。随后战斗重心向岛内转移:双方反复争夺两个高地。苏联红军以反坦克枪、冲锋枪、机枪和集束手榴弹混合火力击退了日本军队坦克的多次反扑,海军中士维尔科夫用身体堵住了日本军队主要火力点的射击孔。到傍晚20时苏联红军最终控制了两制高点。19日裕仁天皇宣布投降的消息为岛上日军得知。
  岛上日军随即一面主动提出停战,一面仍积极备战。苏联红军继续向纵深进展,但很快陷入更加艰苦的攻坚战。好在日军接到投降的命令后已没多少斗志。至23日午后占守岛守军全部投降。夺取占守岛后苏军随即向南进攻,此后的一系列登陆基本未遭抵抗,至1945年8月31日22时苏联红军结束千岛群岛北部的战斗。随后苏军开始进驻南千岛:1945年8月28日凌晨苏联红军在择捉岛登陆,1.35万日本守军不战而降。
  在历时半个多月的战役中日军几乎全军覆灭——伤亡1018人,被俘数万人,北方四岛日军全部缴械投降,苏联随即派兵占领了包括北方四岛在内的整个千岛群岛。此后苏联以及后来的俄罗斯一直实际控制着包括"北方四岛"在内的整个千岛群岛。日本方面多次要求归还"北方四岛",然而迄今为止始终未能成功。二战结束后苏联将俘虏的60万日本关东军全部押往荒无人烟的西伯利亚服苦役。
  等到后来释放战俘时60万人只剩下了一半左右。那些得以回到日本的战俘也对在苏联的经历感到惶惶不可终日。迄今为止日俄之间围绕"北方四岛"的领土争端仍未画上句号。俄罗斯对日本的战略威慑也从未停止过:俄罗斯经常出动携带核武器的战略轰炸机环日飞行以示警告。有时日本渔民在北方海域捕鱼误入俄罗斯领海随即遭到俄罗斯海军开炮轰击。
  俄罗斯是一个信奉弱肉强食理念的战斗民族;日本是一个秉承欺软怕硬原则的野心民族。当年唐朝在白江口一战中把日本打怕了,所以日本在此后的千年间一直亦步亦趋学习中国。美国人在二战中把日本打服了,所以日本在美国面前一直小心翼翼。二战期间的张鼓峰之战、诺门罕之战、千岛群岛之战同样给日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二战后苏联及俄罗斯对日本长期持续的战略威慑进一步加深了日本的畏惧心理。
  日本是个典型的情报国家,对周边国家都有着深刻的认识,最为忌惮的就是中国的崛起与俄国的蛮横。近代以来,日本明治维新实现国家近代化,提出"开拓碗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的口号,并最终形成"大陆政策"逐步开始对外扩张,而这正与沙俄的"黄色俄罗斯"计划发生直接碰撞。在朝鲜问题、日清战争等一系列事件当中,双方矛盾逐步激化,最终爆发日俄战争,结果沙俄战败,带着耻辱签订《朴茨茅斯茅条约》,失去东北南部、朝鲜、库页岛南部势力与领土。
  俄国十月革命后日本悍然出兵俄罗斯远东地区干预俄国革命,后被红军赶出俄罗斯。二战苏联终于抓住了机会,出兵东北,一雪前耻,狠狠的教训了日本人,苏联人对待日本的俘虏和殖民开拓团成员的野蛮手可以用令人发指来形容。苏军更是直取库页岛南部桦太厅,顺势占领北方四岛至今。双方至今没有签订和平条约,北方四岛被苏联以及俄罗斯占领70多年,并且毫无归还迹象,成为日俄关系的最大障碍。俄罗斯经常触动战略轰炸机环日飞行以示警告,并且安倍访俄普京所表现的轻蔑态度,对待日本毫无友好之意。在日本历次民调当中,俄罗斯人都成为最不欢迎的人,由此可见一斑。
  图片来自百度图片,1为日俄战争漫画,2为北方四岛。
  日本民族信奉强者,而自从二战后,不论前苏联还是俄罗斯对日的一系列强硬行为,都使得日本对这个强大的北方邻居讳莫如深。
  早在日俄战争时期,日本借着胜利对俄国提出苛刻的条件,俄国尽管损失了两只舰队和部分远东军队,但沙皇仍然态度强硬,不惜通过西伯利亚大铁路调集中亚和欧洲的部队来死磕,沙皇如此破釜沉舟使得日本政府态度不得不有所收敛,也给日本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而二战前夕日本自1931年占领东北后,就一直在挑衅北方的红色帝国,并且在1937-1938年发生了数次冲突。在1939年进攻苏蒙腹地诺门坎,憋着一股劲的苏联人在朱可夫的指挥下,用装甲集群的钢铁洪流,碾碎了关东军的肉体,使得关东军老老实实的直到二战末期都不敢对苏联再有所动作。在二战末期,德国投降后,苏联对日宣战,横扫关东军,俘虏日军60万人,全部押往荒无人烟的西伯利亚服苦役,到释放战俘的时候,只剩下30多万人,这些战俘回国后提起苏联惶惶不可终日。
  自苏联时期到如今的俄罗斯,俄罗斯人也在有意识的在打击和挫败日本人自尊心上下手,比如军舰横行日本领海,边防枪杀日本渔民扣押日本渔船,逮捕日本人等等,其中打击最大的就是时不时的用能带核武器的远程战略轰炸机绕着日本飞,这使得目前世界上唯一遭受核武器打击的日本瑟瑟发抖,但出于国际关系却不得不发出微乎其微的抗议。
  俄罗斯人信奉的弱肉强食,对日本人是极大的心理震慑,不知道日后的日本人,会作何感想。

1月4日,2022年第一场流星雨即将划过夜空一年一度的象限仪座流星雨即将在新年伊始进入我们的视野,作为年度三大流星雨之一,象限仪座流星雨从2021年12月28就开始活跃,并一直持续到2022年1月12日。今年的极大期依旧发生超级火箭土星五号,曾把宇航员送上月球,后来为啥被放弃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苏联率先开始了人类史上对太空的正式探索,苏联航天员尤里。加加林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在美苏冷战的背景下,美国不甘心在太空竞赛中落后,于是便有了著名的阿科学家种种迹象表明,地球可能正在进入第六次生物大灭绝现代科学认为,我们的地球诞生于46亿年前,也就是太阳系诞生的初期,科学家经过推测得出,在50亿年前,太阳系一片混乱,太阳诞生以后,吸收了周围大量的物质,所以太阳的质量占到了太阳系总古人认为地球是什么样的古人认为地球是什么样的不论哪一个国家的古人,也不论哪个时候的古人,也不论信仰什么宗教的古人,都把天圆地方,认为天的形态和地的形态。除了天圆地方以外,更是把大地作为中心,太阳月亮星星中科院硬核跨年演讲超40万人次观看这次直播980万兆赫的信号,或许就是来自其他文明的一次呼唤。12月29日晚7点,中科院2022年跨年科学演讲准时在中科院物理所抖音直播间正式开讲。首场演讲中,中科院院士武向平深入浅出地讲解银河救援队17怪兽行星突然出现圆盘生物,背后的宇宙人是谁?银河救援队在宇宙中,经常执行一些和平任务,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也经常遇到一些奇怪的事情。比如这一次,安杜鲁美洛斯和利布特奥特曼前往一颗怪兽行星执行任务,却发生了诡异的一幕。这到底是2021年度最亮彗星3日过近日点新华社天津1月1日电(记者周润健)2021年度最亮彗星伦纳德彗星将于1月3日通过近日点,到达距离太阳最近的位置。天文科普专家表示,1月初可能是身处北半球的天文爱好者观测这颗彗星的最日本或在2023年发射世界上第一颗木制卫星据共同社报道,日本可能会在2023年向太空发射世界上第一颗部分由木材制成的卫星。据共同社介绍,日本京都大学和住友林业公司的专家团队目前正在制定该计划。开发商选择木材是因为他们相信这1056秒!中国人造太阳新纪录来源中安在线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12月30日夜,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等离子体所EAST控制大厅里,正在运行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EAST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东方超环)再次创造新的世地球到月球引力轨道我们来幻想下地球到月球建立常用轨道,就像电梯一样。世界上面力多重多样,比如重力,阻力等等。我们建立地月轨道可以利用引力,磁力。人类需要在地球与月球之间架设不同高度的人造天体,这些天期待!新年第一天火星合月,1月4日一起去看流星雨来源北京晚报2022年的第一场流星雨将于1月4日如约而至。作为北半球三大流星雨之一,象限仪流星雨此次亮相时的观测条件极佳,足以让天文爱好者大饱眼福。北京古观象台专家王玉民介绍,象限
被踢出九大行星的冥王星到底有多可怕?综述就目前人类对太阳系的认识来说,越是离地球近的行星,我们了解得越多,而越是遥远的,我们就知道得越少,但是也因为距离我们遥不可及,才让我们更有兴趣,比如冥王星。冥王星的发现是一个偶挖掘蓝碳大潜力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最近,有国际研究机构在全球范围实施蓝碳调查计划,旨在通过5年系统调查,了解海洋及大陆架在全球碳循环中的作用,以期能减缓气候变化。据估计,自18世纪以来,海洋吸收的温度达1。6亿度!中国人造太阳再次打破纪录,何种材料才得以承受圈聊科学带你感受不一样的世界!本文可能包含有一些边缘知识,请理性对待!今天的话题是温度达1。6亿度!中国人造太阳再次打破纪录,何种材料能够承受?以我们人类的视觉去分析地球的话,第一马斯克试验星舰真的是为了圈钱吗?为什么有人支持马斯克,大概是马斯克给了平民去火星的希望总会有声音说去火星没用,这就像清政府认为南海诸岛没用,钓鱼岛没用一样。海洋有渔业资源,火星也有矿。以火星为前沿基地,小行星带,NASA探测器成功传回火星罕见的云层画面NASA火星探测车好奇号登陆火星至今约莫8年之久,日前成功捕捉火星罕见透著彩色光影的珠母云画面,云朵内的冰晶反射残存光线,再依稀变暗日落时分天空下闪耀,官方解释由于火星大气层稀薄,研究世界最大冰山融化三个月内释放超1670亿吨淡水澎湃新闻记者南博一实习生龚炎华一项新的研究发现,曾是世界最大冰山的A68在南极洲南乔治亚岛周围融化时,三个月内释放了超过1670亿吨淡水,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内释放了近1万亿吨淡水,这月球远离地球的危险据报道,现在月球每年离开地球3。8厘米,十年就是38厘米,数据虽小,但长年累月就有点吓人了。月球为何要逐渐远离地球,一是因为地球内部的石油被大量抽走被消耗掉,导致地球的引力越来越小错过上个窗口后欧洲火星探测任务9月将发射,明年6月着陆澎湃新闻记者张静欧洲航天局日前表示,欧洲航天局和俄罗斯航天局联合的火星探测任务ExoMars2022计划今年9月由质子M火箭和微风M上面级在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发射。欧洲航天局的罗莎通古斯大爆炸,或是彗星擦伤地球产生的?二零二零年四月,一篇有关于通古斯大爆炸的论文通过了英国皇家天文学院官方的审核,成功把已经陷入了胶着状态的通古斯大爆炸带入到了新的一个局面。而正是这篇论文的出现,通古斯大爆炸这个让人为什么说在火星上发现灭绝的生物化石,会是人类绝望的开始?火星,是一颗被人类寄予厚望的行星,直至今日仍然有多个火星车在火星上执行着探索任务,每过一段时间我们就能接收到来自火星的高清照片,可是为什么有人说,在火星发现生存曾经生活的证据,会是人类牺牲的宇航员已经超过20位,他们的尸体现在在何方?人类牺牲的宇航员,已经像漫天的星辰一样,成为人类永恒的纪念。在上个世纪人们的太空冒险中,许多太空事故都发生在火箭起飞和降落的过程中,每一个宇航员都死于猛烈的爆炸或者窒息中,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