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2021中国十大科学进展发布!

  2022年2月28日,科学技术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发布2021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1 、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
  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成功。
  任务采用了「气动减速-伞降减速-动力减速-着陆缓冲」四级串联减速技术路线,建立了设计迭代改进流程和多学科综合优化方法,提高了系统应对故障工况和进入条件极限拉偏下的安全着陆能力。
  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是我国首次实现地外行星着陆,迈出了我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实现了从地月系到行星际的跨越,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人的印迹,使我国成为第二个成功着陆火星的国家,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进展。
  天问一号探测器  2 、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神舟十二号、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并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完成对接
  2021年4月29日,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任务取得成功。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空间站建造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为后续任务展开奠定了坚实基础。
  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并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完成对接,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位航天员送入太空,这是天和核心舱发射入轨后,首次与载人飞船进行的交会对接。我国的载人航天飞船脱离试验阶段,开始实现太空往返常态化,我国正式进入太空站时代。
  10月16日,神州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并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位航天员送入太空,实现了我国载人飞船在太空的首次径向交会对接。
  中国空间站模拟图  3、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
  淀粉是粮食最主要的组分,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马延和等报道了由11步核心反应组成的人工淀粉合成途径(ASAP),该途径偶联化学催化与生物催化反应,在实验室实现了从二氧化碳和氢气到淀粉分子的人工全合成。
  通过从头设计二氧化碳到淀粉合成的非自然途径,采用模块化反应适配与蛋白质工程手段,解决了计算机途径热力学匹配、代谢流平衡以及副产物抑制等问题,克服了人工途径组装与级联反应进化等难题。
  在氢气驱动下ASAP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淀粉分子的速度为每分钟每毫克催化剂22nmol 碳单元,比玉米淀粉合成速度高 8.5 倍;ASAP淀粉合成的理论能量转化效率为7%,是玉米等农作物的3.5倍,并可实现直链和支链淀粉的可控合成。
  该成果不依赖植物光合作用,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全合成。
  人工淀粉合成途径  4 、嫦娥五号月球样品揭示月球演化奥秘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李献华、杨蔚、胡森、林杨挺和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李春来等利用过去十多年来建立的超高空间分辨率的定年和同位素分析技术,对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玄武岩进行了精确的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及岩浆水含量的研究。
  结果显示,嫦娥五号玄武岩形成于20.30 0.04亿年,确证月球的火山活动可以持续到20亿年前,比以往月球样品限定的火山活动延长了约8亿年。这一结果为撞击坑定年提供了关键锚点,将大幅提高内太阳系星体表面撞击坑定年的精度。
  研究还揭示嫦娥五号玄武岩的月幔源区并不富含放射性生热元素和水,排除了放射性元素提供热源,或富含水降低熔点两种月幔熔融机制,对未来的月球探测和研究提出了新的方向。
  嫦娥五号月壤样品(玄武岩岩屑)的显微图像  5 、揭示SARS-CoV-2逃逸抗病毒药物机制
  不断出现的新冠病毒突变株对当前已有的疫苗、中和抗体等抗病毒手段提出严峻挑战,亟需发展能有效应对各型突变株的广谱药物。
  在生命周期中,病毒的一系列转录复制酶组装成「转录复制复合体」超分子机器,负责病毒转录复制的全过程,且在各型突变株中高度保守,是开发广谱抗病毒药物的核心靶点。
  清华大学娄智勇、饶子和与上海科技大学高岩等发现并重构了病毒「加帽中间态复合体」、「mRNA加帽复合体」和「错配校正复合体」,并阐明其工作机制。
  揭示了新冠病毒转录复制机器的完整组成形式;发现病毒聚合酶的核苷转移酶结构域是催化mRNA「加帽」成熟的关键酶,明确了帽结构的合成过程,为发展新型、安全的广谱抗病毒药物提供了全新靶点;发现病毒以「反式回溯」的方式对错配碱基和抗病毒药物进行「剔除」,阐明了瑞德西韦等药物效果不良的分子机制,为优化针对聚合酶的抗病毒药物提供了关键科学依据。
  新冠病毒「反式回溯」的复制矫正机制  6、 FAST捕获世界最大快速射电暴样本
  快速射电暴(FRB)是无线电波段宇宙最明亮的爆发现象。FRB 121102是人类所知的第一个重复快速射电暴,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李菂等使用「中国天眼」FAST成功捕捉到FRB 121102的极端活动期,最剧烈时段达到每小时 122 次爆发,累计获取了 1652 个高信噪比的爆发信号,构成目前最大的FRB爆发事件集合。
  究发现FRB爆发率存在特征能量E0=4.8x1037 erg;探测到其能谱的双峰结构,即低能端接近正则对数,展现快速射电暴重复过程的随机性;高能端接近洛伦兹函数,展现强辐射存在可能的相关过程。
  FAST样本排除了FRB 121102爆发在一毫秒至一小时之间的周期性或准周期性,严格限制了重复快速射电暴由单一致密天体起源的可能性。
  该研究首次展现了FRB的完整能谱,深入揭示了FRB的基础物理机制。
  FAST捕获快速射电暴样品示意图  7 、实现高性能纤维锂离子电池规模化制备
  如何通过设计新结构(如创建纤维锂离子电池)满足电子产品高度集成化和柔性化发展要求,是锂离子电池领域面临的重大挑战。
  复旦大学彭慧胜、陈培宁等发现纤维锂离子电池内阻与长度之间独特的双曲余切函数关系,即内阻随长度增加并不增大,反而先下降后趋于稳定。
  在此理论指导下构建的纤维锂离子电池具有优异且稳定的电化学性能,能量密度较过去提升了近2个数量级,弯折10万次后容量保持率超过80%;建立的世界上首条纤维锂离子电池生产线,实现了其规模化连续制备;编织集成得到的纤维锂离子电池系统,电化学性能与商业锂离子电池相当,而稳定性和安全性更加优异。
  纤维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集成组装示意图  8 、可编程二维62比特超导处理器「祖冲之号」的量子行走
  量子行走是经典随机行走的量子力学模拟,是实现量子模拟、量子搜索算法乃至通用量子计算的工具。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朱晓波、潘建伟等通过研发兼容平面工艺的三维引线技术,实现了量子比特结构从一维向二维的拓展,设计并制作了一个由62个比特组成的8 8的二维结构超导量子比特阵列,构建了「祖冲之号」量子计算原型机,并通过该装置演示高保真的单粒子和双粒子连续时间量子行走。
  利用量子处理器的高可编程性,实现了量子比特激发粒子行走路径的精确调控,在固态量子芯片实现了马赫-曾德尔干涉仪。
  该工作是世界范围内公开发表的首个比特数超过60的超导量子计算领域的成果,验证了对含噪声中等规模量子比特系统的高精度量子调控能力,为研制祖冲之二号、实现「量子计算优越性」奠定了基础。
  祖冲之号  9 、自供电软机器人成功挑战马里亚纳海沟
  深海机器人与装备需要高强度金属耐压外壳或压力补偿系统来保护内部机电系统。
  浙江大学李铁风等从深海狮子鱼「头部骨骼分散融合在软组织中」这一生理特性提取仿生灵感,揭示了深海极端压力条件下软机器人功能器件破坏及驱动失效的内在机制;提出了硬质器件分散融入软基体实现内应力调控的方法,以及适应深海低温、高压环境的电驱动人工肌肉融合制造方法;建立了万米深海软机器人的系统构造方法和驱动理论。
  所研制的自供电软机器人成功挑战马里亚纳海沟,实现了10900米海底深潜和驱动,在南海海平面以下3224米实现深海航行。该研究大幅降低了深海机器人的重量及经济成本,推动了软体机器人在深海工程领域的应用。
  软机器人在马里亚纳海沟万米深海驱动实验  10 、揭示鸟类迁徙路线成因和长距离迁徙关键基因
  「迁徙生物如何发现其迁徙路线?」一直是社会和学术界广泛关注的议题,也是 Science杂志125个最具挑战性科学问题之一。
  中国科学院动物所詹祥江等历时12年,利用卫星追踪数据和基因组信息,建立了一套北极游隼迁徙研究系统,发现游隼主要使用5条路线穿越亚欧大陆,西部游隼表现为短距离迁徙,东部为长距离迁徙。
  在末次冰盛期到全新世的转换过程中,冰川消退所导致的繁殖和越冬地变迁,可能是迁徙路线形成的主要历史原因。
  研究还发现迁徙距离更长的游隼携带ADCY8优势等位基因,该基因与长时记忆形成有关,表明长时记忆可能是鸟类长距离迁徙的重要基础。
  该研究结合遥感卫星追踪、基因组学、神经生物学等研究手段,通过多学科整合分析方法阐明了鸟类迁徙路线变迁成因和遗传基础。
  北极游隼迁徙路线成因与长距离迁徙关键基因
  来源:学术头条、人民日报
  【声明:本号是为服务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决策的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科学家们对美国宇航局詹姆斯韦伯望远镜的发射感到害怕恐怖发射美国宇航局即将向太空发射一个巨大的太空望远镜,该机构耗资约100亿美元,建造时间超过20年这意味着天文学家对本月晚些时候发射过程中可能出现问题的可能性感到非常震惊,纽约时报科学家观测遥远的死亡恒星或许暗示了太阳系的未来发现太阳系外行星的黄金时代始于1995年。事实上,当我们提到系外行星这一概念时,通常指的是围绕其他恒星运转的行星,而非流浪行星和围绕致密星(白矮星中子星黑洞等致密天体的总称)运转的俄罗斯科学家研制出一款在低温环境下不放电的电池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12月14日报道,据有关消息称,俄罗斯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使锂离子电池抗冻的方法。图片来自google俄罗斯科学院物理化学与电化学研究所莫斯科电子技术学院和莫斯科罗开合可超1亿次!我国科学家研制碲开关升级新型存储器来源新华网新华社上海12月15日电(记者董雪)升温,碲变液态,开关闭合降温,碲回归固态,开关断开更奇妙的是,这样的温控开关小到纳米级,一开一闭的时间只有15纳秒,可以使用超过1亿次尺缩钟慢的原因本老拳这爱因斯坦实在聪明,居然能从个光速不变的假设里推导出狭义相对论。狭义相对论的一些观点结论,在宇宙脱皮论里可以得到合理解释。比如尺缩钟慢。爱因斯坦那些科学家们,并没有相信宇宙脱潜在的地球危机日冕物质抛射现象据SlashGear报道,太阳会定期出现日冕物质抛射的恒星现象。研究证明这种现象会对地球产生重大影响。日冕物质抛射(CME)属于太阳系中一种大规模能量爆发过程,携带着大量等离子体抛宇宙诞生至今,生命是否可能早已存在?宇宙诞生至今,生命是否可能早已存在?40亿年前,海洋首次出现原始生命,自那以后,地球就开始了一段极为漫长的生命演化史。尽管生命孕育条件如此苛刻,但宇宙这么大,没有发现地外生命并不意热的本质(二)五热质说拉瓦锡用大量的实验证明燃素说是错误的,提出了氧化概念,形成了燃烧的氧化理论1772年他推翻了燃素说,热质说开始流行。热质说是在19世纪初期以前流行的一种对热的本性解释的学说人类是怎么起源的?摘自王艾石新艺术定义理论本文摘自新艺术定义,原作者王艾石,中国美院岩彩研究所创作研究员。理清人类起源问题,是理解新艺术观点的关键。关于人类起源,学界和民间流传着各种不同的版本,但从未达成统一的认知。下面,日本太不负责了!福岛核泄漏放射物回流至北冰洋,对全球造成污染12月14日,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的工作人员熊本雄一郎对外公开了一份研究报告,宣称,2011年的福岛核泄漏事件,其中一些放射性物质铯134已经流入海洋,8年时间后在如果地球连续下雨一年,还会有陆地吗?人类会不会因此灭绝?你知道吗?2。3亿年前,地球上曾遭遇过一场持续200万年的暴雨,这场暴雨导致地球生物大洗牌,地球环境彻底改变,恐龙一族因此一跃成为新的生物霸主。那么如果到了现在,地球连续下雨一年会
2020古生物学家到底命名了多少种恐龙?2020hr古生物学家命名了多少种恐龙?2020年已经过去,在刚刚结束的这一年里,又有哪些新的恐龙被命名呢?就让我们来一个大盘点吧。2020hr亚洲Asia2020年,亚洲一共命名重庆发现新恐龙,名字竟然来自菩萨重庆发现新恐龙,名字竟然来自菩萨提起重庆你会想起什么?小面,火锅,还是洪崖洞和过江索道?重庆不仅仅有独具特色的现代城市风貌,在地下还埋藏着许多恐龙化石哦。不久之前,古生物学家就命名恐龙使用跳岛战术入侵了欧洲恐龙使用跳岛战术入侵了欧洲!跳岛战术(Islandhopping)也称蛙跳战术,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军为了收复被日军占领的散布在太平洋上的诸岛屿而发明的进攻战术,目的是跳过那些中国发现新种古人类将改变人类进化史中国发现新种古人类将改变人类进化史在并不遥远的史前时代,地球上曾经生存着许多种人属动物,而我们智人就是其中之一。最终只有智人生存到了今天,而其他人属成员都消失了,古生物学家最新命名贵阳机场洗手间惊现4亿多年前的化石贵阳机场洗手间惊现4亿多年前化石!这几天,贵阳的龙洞堡机场火了,而且是因为化石火了,因为机场的洗手间里藏着化石,而且已经有4。39亿年的历史啦。这么古老的化石是怎么跑到机场洗手间里新闻快报新疆发现最小的剑龙类脚印化石新闻快报新疆发现最小剑龙类脚印化石!剑龙是最著名的恐龙之一,它们的标志就是背上两排巨大的骨板和尾巴上四根尖长的骨刺。剑龙家族有着广泛的分布和久远的历史,而我们中国正是剑龙类最集中的新研究恐龙能够在极地过冬和繁殖研究证明恐龙能够在极地过冬和繁殖恐龙在我们的印象中是生活在温暖环境中的庞然大物,但是我们已经在极地发现了它们的化石。尽管恐龙出现在极地,但是依然有很多人认为它们只有在夏季才会来到这致敬了不起的她古生物界的超级玛丽致敬了不起的她古生物界的超级玛丽!提起超级马力,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游戏里穿着背带裤的水管工。在古生物界也有一个超级玛丽,她的发现曾经极大推动了古生物学的发展!被雷击的天选之女超级鲸鱼的鼻孔怎么跑到头顶上的?鲸鱼的鼻孔怎么跑到头顶上的?鲸鱼不是鱼,而是生活在海洋中的哺乳动物动物,所以它们靠肺呼吸空气,就像我们一样。常见的哺乳动物鼻孔都是长在脑袋前面的,但是鲸的鼻孔都长在头顶上,它们是怎25亿只!原来地球上有这么多霸王龙25亿只!原来地球上有这么多霸王龙!霸王龙是当之无愧的恐龙之王,它们比今天最大的陆生动物非洲象还要巨大!地球上曾经生存过多少霸王龙?古生物学家真的推算出来啦!霸王龙是化石保存最多的侏罗纪的翼龙竟然会擒拿手侏罗纪的翼龙竟然会擒拿手!翼龙是生活在中生代会飞的爬行动物,尽管种类多样,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双翼的爪子都向同一个方向。最近古生物学家研究了来自中国的一具新翼龙化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