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在宇宙中漂浮15年,这台空间望远镜做了这些大事

  热爱未知,比如宇宙和清晨
  你是由和地球一样古老的物质组成的
  其中 1/3 的年龄甚至和宇宙相当
  这是这些原子第一次以这种方式聚集在一起
  并且认为它们就是你
  弗里德里希·尼采
  《每当我找到生命的意义,它就又变了》
  Spitzer 空间望远镜已经在太空中呆了整整 15 年了!本文内容也整理自 NASA 的 Spitzer 周年纪念日专题
  ↑ 想假装自己是在进行太空旅游的宇航员吗?NASA 为庆祝 Spitzer 太空望远镜发射 15 周年特别开发了这款免费 App「NASA Selfies」,可以把自己头像 P 到虚拟太空服里,快去下载吧~
  由 NASA 于 2003 年 8 月 25 日发射,运行在一条位于地球公转轨道后方、环绕太阳的轨道上,Spitzer 这么多年中源源不断地传回宇宙美景,却正以每年 0.1 天文单位的速度逐渐远离地球。
  撇开纯欣赏的图片,这 15 年里,Spitzer 空间望远镜到底都有哪些惊人的贡献?
  #15:第一张系外行星天气图
  NASA/JPL-Caltech/Harvard-Smithsonian CfA
  2009 年 5 月,科学家们利用 Spitzer 的红外光探测器首次制作了一颗系外星系的表面热量分布图。主角 HD 189733b 是一颗巨大的气体行星,距离地球约 63 光年。
  ↑ 于 2011 年以偏振测量法确认 HD 189733 b 表面颜色为蓝色后的想像图
  ↑ 2013 年以哈勃空间望远镜确认 HD 189733 b 表面颜色为蓝色后,艺术家们重新绘制的想像图
  #14: 初生恒星的襁褓
  这片云被天文学家们称为「Rho Oph」,是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形成区域之一。在这团暗涌的云中蕴藏着一个即将诞生的「太阳」。
  #13: 一个未来的银河都市
  光从地球出发,行走 120 亿年才能到达 COSMOS-AzTEC3,一个非常遥远的星系集合区域,就像银河系一样的繁华都市。
  #12: 「彗星汤」的秘方
  2005 年 7 月 4 日,NASA 发射的深度撞击号探测器撞击了坦普尔 1 号彗星。地面和太空望远镜在撞击发生时观测到巨大且明亮的闪光,探测器采集了一团含有太阳系原始「汤」成分的物质。
  科学家将它们跟 Spitzer 望远镜的观测结合起来,最终确定了我们太阳系中行星、彗星和其他星体成分的基础物质存在
  ↑ 撞击彗星时发出巨大闪光,13 秒后拍摄到的彗核
  #11: 土星最大的环
  土星的美艳照片大家已经看过很多了吧~
  但土星最大的一条星环,我们无论如何是拍不出漂亮的合影了——它距离地球约 600 万公里,比土星的直径宽约 170 倍。
  如果我们能够在夜空中看到这条星环,它的大小将是天空中满月的两倍!
  #10: 太空中的富勒烯
  巴克明斯特富勒烯(并不是一句咒语),分子式 C60,是标准的球状分子,看起来就像一颗足球。
  Spitzer 望远镜在垂死的恒星或行星状星云周围发现了 C60,它们随着恒星的老化从外层脱落,死去的恒星变成一颗密度极高的白矮星。
  或许,宇宙中所有的 C60 都是从死去的恒星身上剥落出来的呢。
  #9:太阳系粉碎
  Spitzer 望远镜发现了太阳系遥远处几次大型岩石碰撞的证据,这些「车祸」在太阳系早期很常见,也在行星形成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8:系外行星大气的第一个「味道」
  2007 年,Spitizer 成为了第一个带「鼻子」的望远镜!通过一种光谱学技术,从此能直接识别系外行星大气中分子。
  Spitizer 嗅了嗅 HD 209458b 和 HD 189733b,两颗「热木星」,一种系外气体巨行星,但它们的公转轨道比我们的木星更接近太阳。对系外行星大气成分的直接研究,是我们探索岩石系外行星生命迹象的重要一步。
  ↑ 画家笔下 HD 209458b 及其大气蒸发情形
  #7:遥远的黑洞
  超大质量黑洞潜伏在大多数星系的核心,包括我们的银河系。
  通过 Spitzer 望远镜,科学家发现了迄今为止最遥远的两个超大质量黑洞,让人们可以一瞥宇宙中星系形成的历史。这两个类星体的光线经过 130 亿年才到达地球,这意味着它们在宇宙诞生后不到 10 亿年就已形成,是创世初期的繁华区域。
  #6:遥远,遥远的星球
  2010 年,Spitzer 帮助科学家探测到距离地球大约 13,000 光年之外的遥远行星,而在之前我们最多只能看到距离地球一千光年之内的系外行星,上图标注出了我们最新能探测到的区域,靠近银河系的中心~
  #5:来自系外行星的第一道光
  ↑ 艺术家笔下的 TrES-1
  就像上一条说的,在 Spitzer 之前我们只能间接观察到太阳系外的行星,而现在通过 Spitzer 我们就能直接看到那些遥远的星星传过来的微弱光线了,第一道光来自 TrES-1✨
  #4:发现小行星
  Spitzer 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是帮助科学家识别和研究近地小行星(NEAs),以确保它们与我们的星球保持安全距离。
  ↑ 小行星 2004 FH 号的飞跃(画面中心),另外一个飞跃过的物体是一颗人造卫星
  2004 年 3 月 18 日,在那看似平凡的一天,人类却差点灭亡了。
  一颗小行星 2004 FH 近距离飞跃过地球,虽然直径仅约 30 米,却也会是致命一击。它从地球上方大约 4.3 万公里处飞过,这是地月距离的十分之一,可以算得上擦肩而过了!可天文学家仅仅在其即将到达的 3 天前才发现了它。
  看来地球生命真的随时可能在突发灾难中结束。如果能及早知道末日的时间,至少可以好好跟所爱之人告别吧~
  Spitzer,要帮地球好好放哨哇!
  #3:前所未有的银河地图
  2013 年,科学家们将超过 200 万张 Spitzer 所摄的图像编制在一起,这些花费十年时间搜集的画面,创建了有史以来最完整的银河系星系地图。
  观察宇宙是一项艰巨的挑战——因为星际灰尘会阻挡可见光,使得银河区不少区域被隐藏了起来,需要红外光才能穿透。
  #2:「巨婴」星系
  这个名为 HUDF-JD2 的星系非常奇怪。
  它似乎在创世大爆炸后的最初几亿年内迅速「膨胀」,星系质量比我们今天的银河系的质量还要大 8 倍,然后,突然之间,它停止形成新的恒星,并一直保持着「巨婴」的形态。
  Spitzer 发现了这些远古形成的,更大,更成熟的星系。这些「古老群落」表明,在宇宙历史的曙光期里,大量恒星汇聚在一起。
  #1:恒星与七颗小地球
  TRAPPIST-1 是一颗表面温度极低的超冷红矮星,距离地球约 40 光年。
  2017 年 2 月,天文学家凭借 Spitzer 望远镜在该恒星周围发现了 7 颗类地行星,是已知行星系统中拥有最多类地行星者之一,仅次于太阳和开普勒 90。
  ↑ TRAPPIST-1 所有行星与太阳系 4 颗内行星比较体积与质量(反正就是差不多)
  TRAPPIST-1 的 7 颗行星轨道都远小于水星环绕太阳的轨道,最内侧的两颗与母恒星距离只相当于地球与月球距离的 1.6 倍,且被潮汐锁定。最靠近母恒星的那颗行星,上面一年的时间仅相当于地球的 1.5 日,而第 6 颗行星的轨道周期也不长,只有 12.3 日。
  这样亲密的距离,代表每颗行星应该都会在彼此的天空中显眼地划过,会是很漂亮的天色奇观,想象一下,夜空中有几颗比月亮还大数倍的星体频繁出现。
  ↑ TRAPPIST-1 行星系统的凌星想像图
  对于这个有趣的星系,NASA 和外界艺术家们绘制了超多想象图:
  © Syfy Channel
  © ESO/M. Kornmesser
  © Paul Van Hoeydonck
  © IoA/Amanda Smith
  谢谢你呀,Spitzer 空间望远镜,接下来的日子还要拜托继续好好守护地球和探索宇宙哦(鞠躬)~
  更多有趣的太空故事
  Morning Rocks
  一个小众,安静,展示未知之美的线上杂志

有史以来最大的火星地震可以让科学家们对火星核心有更多了解科学家们近日发表了一项新研究,揭示了有记录以来最大的火星地震。与地球一样,火星也会经历大规模的地震事件,这可能导致红色星球的表面发生位移。这些事件被称为火星震。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时间不多了宇宙或将在1亿年后开始坍缩宇宙的加速膨胀可能会在6500万年后终结。宇宙大尺度结构模拟。IllustrisCollaboration我们生活在一个加速膨胀的宇宙中宇宙学家常常这么说。理由是那些遥远的星系互相微观粒子可同时出现在两个地方,由微观粒子组成的人类为何不行?生活常识告诉我们,你我只能出现在一个地方,不可能同时出现在两个不同的地方。比如说此刻的你正在电脑前读这篇文章,那么你肯定只能在电脑前,不可能在篮球场或其实地方。或许你会说你这不废话云南天文台活动星系核高能辐射机制研究获得新进展近期,国际著名天体物理杂志TheAstrophysicalJournal(2013,ApJ,773,23)发表了云南天文台钟晓谷和王建成在活动星系核软X射线超辐射起源的研究工作。活太空新技术直升机接住电子火箭不料随后漏接火箭实验室的电子火箭。研发小型太空火箭的火箭实验室(RocketLab)在5月2日发射电子火箭并取得了成功,并且在回收火箭助推器的试验也达成一定的进展,直升机成功接住返回中的火箭助科学韦伯太空望远镜展示了里程碑式的自拍照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的概念图。该望远镜于2021年12月25日发射,于1月到达目的地,此后一直准备开始工作。3月16日,美国宇航局宣布完成了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JWST)建立过程手机电池废得太快?也许因为你充电太多次可充电锂离子电池不会永远满格,经过足够多的充电和再充电循环后,它们最终会报废。现在,美国研究人员发现,电池衰减背后的因素实际上会随时间而变化。早期,衰变似乎是由单个电极粒子的特性驱X射线技术的发展历程X射线的发现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物理学的三大发现之一(X射线1896年放射线1896年电子1897年),这一发现标志着现代物理学的产生。X射线的发现为诸多科学领域提供了一种行之有182。7亿公里外,旅行者2号传回的数据,让科学家感到失望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人类对宇宙的认知也越来越多,现在我们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在太阳系中一共有八大行星,它们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在海王星外面还有当年赠送我国1克月壤,美国要求分享嫦五月球样品,中方有言在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局长比尔尼尔森又来教中国航天做事了。据美国航天领域专业杂志太空新闻资深记者杰夫福斯特报道,继指责中国不主动与美国开展航天领域合作,中国航天计划缺乏透明度之后,尼尔苏联做过的六大疯狂实验挖穿地球实验!这项疯狂实验整整进行了24年,但是挖到12263米时却停下了对外界称是因为经费不足,但当时许多人称是因为里面传出了恐怖的叫声就像来自地狱犯人的尖叫!沙皇氢弹实验计划一
光学薄膜的制备技术及发展前景光学薄膜技术是一门交叉性很强的学科,它涉及到光电技术真空技术材料科学精密机械制造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领域。光学薄膜是一类重要的光学元件,它广泛地应用于现代光学光电子学光学工程以俄国家航天公司美西方制裁或危及国际空间站合作新华社北京4月3日电俄罗斯国家航天公司总裁德米特里罗戈津2日说,美国欧洲联盟和加拿大的太空机构未能应俄方要求解除对俄企业和硬件制裁,或危及到国际空间站项目的未来合作。他警告,如果美从地面到大气层距离有多少公里?地球的大气层离地球越远,大气密度就越低,气压温度也会降低。根据科学家们的定义,大气的厚度在10010,000公里之间,100公里是著名的卡门线,这是国际航空联合会认定的外太空与地球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的化石类型来自伦敦大学学院(UCL)瑞典自然历史博物馆自然历史博物馆(伦敦)和佛罗伦萨大学的一个国际科学家团队发现了一种非凡的化石类型,其直到现在几乎完全没有被注意到。这些化石是数百万年前生光子是从0开始加速的,还是会瞬间就具备光速了?科学家这样回答答案是光子既不是从0开始加速,也不是瞬间具备光速的。这个问题已经带入了我们对光的偏见我们以为光是像某种微型炮弹一样发射出去的。但是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因为光子是一个量子物体,并没有加驾凌于现有技术!世界最快!超高速捕获空气中二氧化碳编译少数異見校正FM0199正文共2277字,计阅读时间6分钟摘要当下,为解决气候变化等问题,迫切地需要建立二氧化碳回收再利用技术。但是,现有的从大气中捕获低浓度二氧化碳(大气中二无需改变基础设施海底光缆可用于监测地震活动近期发布的一篇论文称,可以将海底电信电缆变成传感器阵列,用于监测地震活动。该创新背后的团队甚至证明了该技术可以探测地震和其他平凡的海洋活动,如海浪和海流。该研究负责人Giusepp研究人员观察到一种新的涉及X射线的混频过程与虚构的激光剑不同,真正的激光束在交叉时不会相互作用除非这些激光束在允许非线性光物质相互作用的合适材料中相遇。在这种情况下,混频可以产生具有改变颜色和方向的光束。不同光束之间的混频与诺奖科学家同行,伊比西发现新的天然凉感增强方案探寻凉感的本质。嚼一片薄荷叶,并不会降低口腔温度,却能像吃冰块一样感到凉爽,为什么?秋冬将至,身体如何感受阵阵寒凉?生物体不断进化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其中对冷热和触觉的感知能我国实现对太阳和深空连续冷热能量的捕获与利用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了解到,该校工程学院裴刚教授与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邹崇文研究员团队合作,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能量利用方法,该方法分别以太阳和太空为热源和冷源,巧妙利用光谱自适应智能研究发现最古老计算机启用于公元前178年左图为安提基特拉机械的部分残片右图为2007年重建的安提基特拉机械模型。(公有领域MogiVicentini)神秘的安提基特拉机械(Antikytheramechanism)被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