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2300万年的树叶被发现,科学家研究后担忧人类未来并不好过

  笔者 东邪
  地球历史上发生过许多物种灭绝事件,虽然这些物种从地球上永久消失了,但它们还是有机会在地球上留下一些痕迹,例如化石。人类正是通过挖掘化石、对化石进行深入研究,才得以了解过去地球的部分历史。比如通过发现恐龙化石和对它们进行大量研究,考古学家发现这类庞然大物曾经称霸地球生物圈长达一亿多年,称霸的时间竟然比人类还要长久。
  除了能从动物化石中获取信息之外,研究人员还能从植物化石中探索过去地球的气候环境。有研究指出,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是微生物,然后是植物,最后才是动物,因此对植物化石的研究可以帮助人类了解动物出现之前地球的情况。然而植物化石并不像动物化石那么普遍,因为它们在自然条件下很容易腐烂分解,只有在特殊条件下才得以保存。
  去年国外有一支研究团队宣布发现了一些保存较完整的叶子化石,经鉴定这些叶子化石可能是2300万年前的树叶,这种情况在人类考古史上十分罕见。那么这些叶子化石是在哪里被发现的?通过对它们的研究,科学家们能获得什么信息?
  树叶化石是在哪里被发现的?
  根据该科学团队的介绍,他们是在新西兰一座名为达尼丁的城市的一个农场附近发现这些叶子化石。由于和叶子化石一起出土的还有藻类植物、苍蝇、甲虫的化石,因此科学家将该区域定义为"化石沉积区"。如今这片化石沉积区已经是实实在在的陆地,但研究人员推测这块地区在过去很可能不是陆地,而是一片湖泊。
  为什么这么说呢?如果该区域过去也是陆地,那么树叶掉落地后大概率会被微生物分解,不太可能有机会形成化石。但如果是湖泊的话,只要湖泊拥有足够的深度,深水区域的含氧量就会维持在很低的水平,使得大多数微生物无法正常生存,进而导致动植物的尸体进入深水区域后可以保持较长时期不会被分解。
  该研究团队从化石沉积区中发现了大量动植物化石,经过断代分析它们可能都来自2300万年前。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生物最终都沉入湖底,并且逐渐变成了化石呢?有研究人员指出湖泊变成陆地需要一个过渡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泥沼。泥沼同样是含氧量非常低的区域,动植物的遗骸可以得到长期保存。此外,研究人员还一直认为当时的大环境应该发生了剧变,才导致许多生物的消失。
  科学家从这些古老的化石中发现了什么?
  研究人员如何得出以上的推测呢?他们通过对其中的叶片化石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发现叶片化石蕴藏着一些与过去气候相关的信息。这些叶片的保存完整度较高,其表面的纹路以及被昆虫啃咬过的痕迹还清晰可见,因此研究人员相信它们的化学成分中没有掺杂太多影响分析的东西,可以通过分析其中碳元素的情况来推断2300万年前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水平。
  这种方法之所以行得通,是因为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的时候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同时还会通过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植物的光合作用在细胞中的叶绿体里进行,该细胞器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合成水和有机物,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就转化到有机物中,而有机物就沉淀成为植物的一部分,氧气就被排出植物体外,因此可以通过分析叶片中的有机碳含量来大致推断2300万年前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
  此外,研究人员对其他动物化石也采用了相同的方法,目的就是分析那个时期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然后将多项数据结合一起对比,得出最后的结果。多种树叶化石的鉴定结果显示,那个时期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达到0.045%,这是近3000多万年来最高的水平。研究人员预测,在这种水平下,地球的平均气温至少上升3摄氏度左右,两极的冰盖可能全都融化了。
  树叶化石真的可以揭露地球过去的气候吗?
  可能很多人不相信,竟然靠一片小小的树叶就能研究地球过去的气候?在发现新西兰树叶化石之前,《科学》期刊上就已经出现了相关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科学家对来自5500万年前的树叶化石进行深入研究后,发现它们似乎在讲述那个时期地球上植物的生存状况。5500万年前,地球正处于全球气候快速变暖的时期,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10摄氏度左右。
  在如此大幅度的升温背景下,南北极地区的冰盖几乎融化完了,就连原本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的植物都开始向更高纬度地区迁移。科学家在美国怀俄明州发现了一种原本只分布在墨西哥湾岸区的植物,这引起了他们的注意。结合5500万年前的气候变化,科学家认为该植物应该是从低纬度的墨西哥地区迁移到相对高纬度的美国地区。
  那么这项研究对现在研究气候问题有什么帮助呢?来自美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古生物学家斯科特·温格表示,5500万年前的极热时期证明了植物会在气候影响下发生迁移,那么在人为制造的全球变暖下,未来植物也会出现相同的情况。因此当下可以通过长期观察一些地区的植物分布情况来推断气候变暖发展到什么程度了,这对制定应对方案十分重要。
  在新西兰发现的叶子化石预示着什么?
  回到在新西兰发现的叶子化石上,它们在这个时候出现是否向人类传递什么信息呢?对此该团队的气候学家认为,叶子化石所要传达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如果气候变暖的问题无法得到解决,那么地球上许多生物最终都会变成地下化石。同时研究人员从叶子化石中获取的数据显示,目前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还没达到历史峰值,因此人类还是有机会的。
  众所周知,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直接原因是温室气体排放超出稳定水平,人类活动在这方面的贡献是最大的。任何一个在地球上生存的人都有参与到导致温室气体排放的活动中,例如外出乘坐公交车或自驾车、平时吃饭使用一次性餐具、在家或外面用电等等。在这些活动中,有些活动是不必要的,例如使用一次性餐具,自驾车,因此我们应该养成节能环保的意识,为节能减排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地球会变成第二颗金星吗?
  如果温室效应继续发展下去,未来地球将会变成什么样?有人认为,看看地球隔壁的金星就知道了。在过去,人们将金星称为地球的"姊妹星球",因为金星和地球在体积、质量等方面都比较相似。而且金星和地球一样有大气层,但金星的大气层要浓厚得多,而且经过探测金星大气中存在十分严重的温室效应,二氧化碳的含量超过50%。
  温室效应的结果就是导致金星地表的平均温度常年都保持在450摄氏度以上,那么什么原因导致金星出现了如此严重的温室效应呢?首先,金星是距离太阳第二近的行星,它比地球获得更多的太阳辐射,这是金星上出现严重的温室效应的其中一个原因。其次,金星地表存在许多活跃的火山,有的火山至今还保持活跃状态,火山喷发会进一步加剧温室效应。
  显然,金星上的温室效应是自然因素导致的,而地球的温室效应主要是人类导致的,但地球确实有可能走上金星的老路,因为人类因素也是最不可控的因素。在人类文明形成之前,地球气候确实会存在冰期与暖期交替出现的情况,但人类的出现加快了暖期出现的速度,而且仅仅用了两百年左右的时间就将温室效应推到历史较高的水平。
  若以上假设实现,人类该去往何处?
  如果未来地球真的变成了第二颗金星,人类可以去到哪里避难呢?这时候很多人会把目光投向火星,一颗人类长期渴望登陆的行星。倘若地球的气候环境发展到比火星的气候环境还要差,那么人类也没有其他选择了,只能逃到火星上避难。虽然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但月球的条件比火星差一些。
  至于木卫二和土卫六等星球就更不用说了,它们和地球之间存在难以跨越的距离。由此看来,火星是唯一的选择,也是无奈的选择。暂且不说未来人类移民火星的成功率有多高,设想一下当未来有一天人类真的移民到了火星,站在火星望向地球,应该没有人会想到曾经赖以生存的家园最后也变成了第二个金星。

研究显示气候变化让热浪发生的可能性增加了30倍自今年3月初以来,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大部分地区一直处于极端高温之中。世界天气归因组织(WWA)5月24日发布的一项对此次热浪的归因分析显示,气候变化让本次热浪发生的可能性增加了30倍卫星互联网行业深度报告我国卫星互联网步入发展快车道(报告出品方作者东吴证券,侯宾姚久花)1。卫星通信互联网1。1。卫星通信互联网简介卫星互联网是指多次发射数百颗乃至上千颗小型卫星,组成卫星星座,以这些卫星作为空中基站,从而达到与地15930克拉!见过吗,青莲紫蓝宝石来源中国科学报文通讯员孙军中国科学报记者陈彬青莲紫色蓝宝石原石南开大学供图近日,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光电晶体与器件实验室成功培育了青莲紫色蓝宝石,即三氧化二铝单晶。三氧化二铝单晶熔波音星际客机Starliner成功返回地球,后续可实施正式载人飞行任务5月26日消息,在空间站呆了不到一周之后,波音(BA。US)的新客运飞船CST100Starliner今天返回地球,在降落伞和安全气囊的帮助下在新墨西哥州的沙漠中完整地着陆。北京时爱因斯坦牛顿伽利略的理论可能都错了我认为爱因斯坦和牛顿以及伽利略的理论可能都是错的!牛顿的苹果落地,不是因为地球有引力,而是地球挡住了苹果的惯性圆周运动造成的。这个,和我们用手接住下落的苹果是等效的。并不是我们的手绝对真理(四)恒星,行星,卫星一,宇宙的是极化的,中心是热极,最高温度区域,小得不能再分的基本粒子除了碰撞之外,不受任何力的作用,自由移动。速度是宇宙中的最大速度,大约是8109mS。基本粒子只有动能,没有势能1。77千米!一颗小行星将掠过地球,时速76000公里,比子弹快20倍本周,一颗名叫7335(1989JA)的小行星被美国宇航局近地天体研究中心(CNEOS)归类为潜在危险,这预计将是在整个2022年接近地球的最大的一颗小行星。据估计,1989JA在前沿无需卫星不会被干扰,量子定位能否取代GPS?目前,全世界大量的设备都依赖卫星定位系统来定位和导航,但是,卫星定位系统的信号有时会被阻塞或是被劫持,而无需卫星定位的量子定位技术,将可以实现新型定位导航。那么,什么是量子定位呢?中国天眼探测到黑寡妇脉冲星新现象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属?列星安陈?中国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在他创作的长诗天问中面对宇宙星空发出惊天一问。面对未知的宇宙星空,古今中外的科学家制作了一批又一批精巧宏伟雅致的天文仪器火星远比想象中的恶劣?美国火星探测器传回噩耗,即将结束使命美国的火星探测器出事了?NASA表示,正在火星表面运行的洞察号探测器可能会在今年7月就停止工作,之后NASA的工作人员将会继续监控洞察号探测器的状况,一直到今年年底,到时候洞察号探月底火星将与木星相会!北半球的视角最佳,想看的不要错过根据天文学家的推测,5月29日的早晨,火星将会和木星合相,简单来说它们会相遇,经过严密的推测两者会彼此分离0。5左右。火星和木星的相遇并不是两者发生碰撞,实际上火星和木星不可能发生
<<<<<<>>>>>>
乘坐1秒钟1光年的宇宙飞船,多久能飞到宇宙边缘?综述在人类所有最不切实际却又让人心潮澎湃的幻想中,翱翔宇宙算得上是数一数二的。科技发展到今天,已经让我们见证了许多和宇宙相关的幻想成为现实,譬如登上月球探秘火星观测遥远的星系等等。地球带着人类在宇宙中奔跑,一天5200万公里,我们这是要去哪里?综述国庆假期的你,也许正被迫坐在办公桌前,或者躺在家里的床上,又或者还在旅游的路上。天上的云在动,身边的风在动,但总的来说,我们会觉得自己身处一个稳定的环境中,因为脚踩的地方让人感地球上存在许多奇迹,日食就是其中之一这些宇宙图好美热爱未知,比如宇宙和清晨命运啊说是注定不如说是你忘了是在何时做了选择塔希里亚故事集地球上存在许多奇迹,日食就是其中之一。行星拥有一颗或者多颗卫星不是稀罕事,但是我们的月亮太特殊了根自然科学灭绝恐龙的灾星竟是蛇类繁盛的福星蛇类如今遍布除南极洲之外的世界所有大洲一项最新英国自然科学研究发现,现代蛇类之所以能成功生存繁衍于世界各地,必须要感谢6600万年前撞击地球并灭绝包括恐龙在内大多数物种的那颗天外来能量相当于10万个太阳,黑洞的吸积盘,也能成为生命的家园?20世纪初,随着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的问世,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宇宙学也跟着沾了不少光。而在一系列和相对论有关的新发现中,黑洞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因为它达到了物理NASA罗曼太空望远镜已通过设计审核有望2027年5月发射升空美国宇航局(NASA)正在位于马里兰州格林贝尔特的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研发备受期待的罗曼太空望远镜。最新消息是,高级项目科学家JulieMcEnery表示在见证了广泛的硬件测试和复一眼穿越亿万年重返侏罗纪央视网消息为了能够更好地呈现科学发现的细节,也为了让您更能身临其境感受侏罗纪世界,我们在前方也特别搭建了沉浸式混合现实系统,在科考现场就能实时看到根据骨骼化石复原的恐龙模样,实现野新疆沙漠探测到地下海洋,为何迟迟不开采?开采了会怎样?资源是国家发展之根基,近些年来,我国对本土资源勘探开采工作不断深入,因此取得的成就不计其数,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塔克拉玛干沙漠地下发现的水资源在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竟发现珍贵的水资源生机勃勃的地球每一个生命都同等灿烂在把其他物种推向灭绝的过程中,人类也忙着锯断自己栖息的那根树枝。生机勃勃的地球(国家地理经典影像大展)站在国家地理经典影像大展的这张照片前,看着生机勃勃的地球从荒凉的月球地平线上缓2021年地球真要大降温?NOAA拉尼娜重现概率提升,已达55今年6月,世界气象组织就宣布了20202021年拉尼娜现象已结束,不过在宣布的同时,澳大利亚气候中心就发布了说明,那就是今年(2021年)还可能出现拉尼娜现象,这是什么情况?202中外学者共同研究揭示冻土区地表图案产生新机理中新社上海10月2日电(记者陈静)在北极地区斯瓦尔巴群岛和火星地表,分布着大量神秘规则石质图案。这些图案由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碎石堆积而成,有的排成一个个多边形的空心石环,有的呈条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