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中山大学天琴计划登上国际顶级期刊

  北京时间9月16日凌晨,国际最权威的天文刊物之一Nature Astronomy(《自然·天文》)杂志刊登了中科院院士、科技部引力波重点专项专家组组长、天琴计划首席科学家、中山大学校长罗俊教授联合撰写的论文Concepts and status of Chinese space gravitational wave detection projects。
  该论文全方位地介绍了中国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的历史、概念及进展。
  这是中国科学家第一次在顶尖国际杂志对中国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做完整系统的介绍,并对未来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发出中国声音。
  论文首次提出,如果中外的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如期实现,那么到本世纪30年代,欧洲的LISA,中国的天琴计划、太极计划,通过优势互补、相互协作,将有望确定引力波波源等重大宇宙信息,从而为人类揭开更多宇宙奥秘。
  国际上几个主要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示意图
  (来源:论文配图)
  Nature Astronomy是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自然》)于2017年创立的自然科学类子刊,是天文学领域国际权威学术期刊。
  中国对空间引力波探测的投入力度大,前瞻性研究进展迅猛,所以得到了国际科学界的高度关注,此次论文是Nature Astronomy主编专门邀请中国科学家撰写。华中科技大学龚云贵教授、中山大学罗俊教授、上海引力波探测前沿科学中心及扬州大学引力与宇宙学中心的王斌教授共同撰写了此文。
  该论文的发表,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让这一最前沿科学问题进入到更多人的视野,同时也提供了让更多感兴趣的学者学习和了解的机会。
  01 天琴计划究竟有什么不同
  作为中国自主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天琴计划的方案确实不一样。
  欧洲LISA计划是日心轨道,而中国的天琴计划采用的是地心轨道方案,在空间引力波探测上,具有互补性。
  该论文分析,单个探测器对于不同空间方位的敏感度不同。不同的探测器联合起来不仅可以覆盖更宽广的空间,而且可以更加精确地确定引力波源的物理参数,从而更好地理解种子黑洞的起源及演化、宇宙的起源及演化与引力的本质特性等。
  各种引力波探测器的探测频率与灵敏度
  (来源:论文配图)
  另外,与LISA相比,天琴对相对高频信号(0.1赫兹)观测更加敏感,由于波源定位能力随频率增大而提高,天琴在对高频引力波波源的定位能力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考虑到LISA与天琴不同的设计理念与运行轨道,它们联合观测时能互补,在1-100毫赫兹范围内,LISA-天琴联合观测网的定位精准度比单个探测器高且定位效率也高,覆盖天区范围更广阔。
  天琴的敏感频率在几十毫赫兹频段,它的定位及探测能力不会受到探测器平面指向固定参考源的影响。
  天琴计划珠海激光测距台站
  联合观测不但可以极大提高对引力波源的空间定位能力,而且可以观测到更宽的频段及更大的空间范围,从而为研究哈勃常数等宇宙学参数及宇宙演化提供新的观测手段。
  这是科学家们首次对不同计划协同应用进行的理论研究新发现。
  02 中国为何需要在太空探测引力波
  引力波是时空的涟漪,她能告诉我们关于宇宙起源、演化和时空结构的信息。
  100多年前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就已经预言了她的存在。
  2016年2月11日,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宣布在2015年9月14日人类首次直接探测到了引力波,证实了爱因斯坦的预言。这是21世纪物理学最重大的发现,它宣告了引力波天文学时代的到来。
  2017年,这一发现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三位美国科学家
  以表彰他们为发现引力波所作的贡献
  (图片来源:新华社)
  到目前为止,美国的LIGO和欧洲的Virgo观测到了50多个引力波事件,这些信号都是由天体中恒星级双黑洞、双中子星、黑洞与中子星或黑洞与其他奇异致密星体合并产生的。
  在中国,也有在地面以探测原初引力波为目标的阿里计划。中国科学家在这个领域一直在探索和努力。
  不过,地面引力波探测器有局限性,只能检测到由恒星级黑洞或中子星并合所发出的频率较高的短暂强烈的引力波。人类要探测低频引力波只能到太空去,也因此欧美发达国家很早就布局了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LISA就是其中最有名的一个。
  与此同时,中国科学家从来没有放弃对这一最前沿的科学问题的探索。
  空间引力波探测,既是一个科学计划,实际上也是一个科技创新的牵引器。因为要实现空间引力波探测的目标,需要强大和完备的航天科技、航天工业体系的支撑,更为重要的是,目标牵引之下,将实现一系列新科技、新技术的突破,为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意义。
  而这个领域,不仅成为世界顶尖科学家竞逐的领域,也是大国科技竞争的一个热点。
  03 中山大学与引力波探测有何渊源
  回答这个问题,绕不开陈嘉言这个名字。
  陈嘉言,1959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物理系,在中山大学开展引力波探测方面的研究工作。上世纪70年代,中山大学引力物理研究室建设常温共振型引力波天线,测量灵敏度被认为是当时国际同类引力波天线的最高水平之一。
  陈嘉言教授工作照(资料图)
  1979年7月,在意大利召开的第二届格拉斯曼广义相对论国际会议上,来自中山大学的陈嘉言教授由于在引力波研究方面的贡献,被聘为会议顾问委员会委员。这是中国的引力波研究第一次被国际社会认可。
  但不幸却发生了,1982年陈嘉言因公殉职。中山大学的引力波探测被迫中断。
  差不多同一时间,位于武汉的华中工学院(今天的华中科技大学)物理系的罗俊老师正埋首于引力基础实验研究,多年如一日在喻家山山洞里做相关实验;到90年代中期,他又开始引力波探测隔振关键技术研究,并在国际上发表相关论文;2000年,罗俊团队布局了空间惯性传感技术的研究,2002年布局了星间激光干涉测量技术的研究。
  这些技术正是在太空中进行引力波探测的几项最核心技术。
  央视新闻曾报道罗俊教授的引力实验室
  经过持续多年的研究和不懈努力,罗俊教授团队的空间加速度计在国内率先进行了在轨飞行试验,为我国自主开展空间引力波探测奠定了关键技术基础。
  罗俊教授团队始终坚持走自主发展的道路,于2014年在国内率先提出要自主开展我国的空间引力波探测天琴计划。
  2015年,罗俊教授来到中山大学做校长,并继续在中山大学推进这一科学计划,继续带领团队攻关空间引力波探测所需要的核心技术。
  04 天琴计划如何奏响妙音
  天琴计划的方案被称为中国方案,与欧洲LISA计划不同,它的目标是在2035年前后,在约10万公里高的地球轨道上,部署3颗全同卫星,构成边长约为17万公里的等边三角形星座,建成空间引力波天文台"天琴",开展引力波的空间探测。
  天琴计划示意图
  "天琴计划"制定了"0123计划"技术路线图,利用可靠、经济、科学的手段展开技术攻关和在轨验证,分步实施,"沿途下蛋",一方面各步骤任务有自己的科学产出或重大应用,另一方面又分阶段推动我国空间引力波探测关键技术走向成熟,从而保障空间引力波探测任务的最终开展。
  目前,天琴计划"0123"技术路线图中的第"0"步的月球激光测距和第"1"步的"天琴一号"技术试验卫星项目已经顺利开展,作为第"2"步的"天琴二号"卫星项目正在顺利推进中。
  "天琴一号"发射现场图
  新的科学发现,会给人类社会带来难以预估的影响。引力波探测,将可能带动激光、材料、光学、工程、计算机等诸多学科前沿的发展;引力波探测的很多技术将对或者已经对半导体制造、能源、材料、大数据等实用领域产生深远影响。
  天琴计划不为功利,但有可能产生最大的"功利",攻克一批卡脖子、高精尖的技术。
  今天,中山大学天琴团队已经发展壮大到335人,不仅吸引了国内外有志于引力波探测的人才,从2016年开始还累计培养了4名博士,58名硕士。
  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面向世界科技前沿,中山大学责无旁贷!
  星辰大海,我们来了!

拜登贴身保镖竟然是韩国人?美媒曝光的这个细节,一般人还不知道前段时间,日本首相菅义伟会见拜登的新闻几乎成了全球媒体的头条,不少专业人士都在分析此番会谈对中国造成什么影响,未来中国是不是会再次面临美日两国的围堵。对于这个问题,老蒋其实并不在意我们曾眼馋的初雪级全部退役,22艘新护能否让海自重现辉煌?4月7月,日本海上自卫队的DD130松雪号驱逐舰退出现役。这是海自作战部队中现役的最后一艘初雪级驱逐舰!随着松雪号的退役,整个海自就剩下濑户雪号这根独苗了。不过如今的濑户雪号已经不那些老师你们在哪里?当我打开多年尘封的影集,映入眼帘的几张50年前的老照片,让我浮想联翩那是我16岁带队去碑住开辟草编工作的几个老师,这几个老师曾经为郯城县创汇,为民增收作出过杰出贡献,她们走南闯北,此处升起日本国旗,想干什么日本台湾交流协会台北出入处升起日本国旗。台湾中央社等多家台媒消息,日本跨派国会议员组成的日华议员恳谈会会长古屋圭司17日在推特声称,台北的日本台湾交流协会出入处升起日本国旗了,以前白人的命也是命?论武德,红脖子就是弟中弟当地时间4月11日,美国极右翼组织试图在美国各地举办白人的命也是命的游行集会,举办之前还声称此次集会将会令世界颤抖!从懂王禁言到现在,红脖子也已经憋屈了好几个月了。所有人都等着这次时隔55年,边境又一次传来枪声夜幕降临,西南国境边缘丛林。连绵不断起伏的山峦,好像暗夜中择人而噬的怪兽,狰狞可怖。轰隆隆伴随着沉闷的雷声,大雨倾盆而下,铺天盖地,冲刷着幽深凶险的丛林大地。刷刷刷沉重的脚步伴着急84年前发生在卢沟桥边的冲突,中日两国命运的转折点在大多数中国人的记忆中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是抗日战争的重要节点。八十四年前发生在卢沟桥边的这场冲突,成为了中日两国命运的转折点。对于中国来说场民族浩劫,战火灾难的开始。但5000米高空盲跳!15位中国战士用惊天一跳,守护人民山河无气象资料无标识和无指挥引导的情况下,5000米高空盲跳,着陆地点还是高原山区,伞降危险系数极高!可地震灾害,人命关天,分秒必争。所以他们干了,虽然极度危险,但是人民子弟兵义无反顾四星上将被小兵终结,这事在美军发生过不止一次车祸面前人人平等!1945年12月9日美国陆军四星上将,美国陆军第十五集团军司令官乔治巴顿乘坐着自己1938凯迪拉克3875型轿车,出发前往德国施派尔小镇,同行的还有他的参谋长霍伯时隔59年,边境又一次传来枪声吴昊从来没这么猴急过,双脚一踏进国门,就迫不急待的往家里赶。半年的时间,对于吴昊来说并不算长,因为特殊的身份,常年在境外秘密行动,最长的一次有一年之久。但这六个月,对他来说,实在是能把士兵炸成同性恋?用蝙蝠给日本点天灯?盘点奇葩无用的炸弹到本期,已经是史上各种奇葩而又无用的武器系列盘点的第五期了。在之前的四期中,胖兵相继给大家盘点了奇葩而又无用的单兵武器火炮坦克战舰,而这期要要盘点的则是奇葩炸弹。老规矩,考虑到不同
我们搞错了?金星才是早期的地球,而火星已经死去?在太阳系中,有四颗岩石行星,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这四个由岩石等高密度物质组成的行星被我们叫作类地行星,顾名思义就是类似于地球的行星。还有四颗气体行星,分别是木星,土星,天远古发现丨破解寒武霸主演化之谜,科学家发现新证据记者从云南大学获悉,由中国美国德国研究人员组成的国际研究小组使用显微CT扫描及计算机三维复原技术,发现了包括三叶虫在内的所有三叶形虫类祖先类群可能具有的形态特征,为三叶虫的早期演化研究发现冰流对压力的敏感度超过以往的想象根据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人员的一项新研究,冰川的流动速度对压力比以前的计算更加敏感,该研究颠覆了几十年来用于描述冰流的方程式。这里的压力指的是作用在南极冰川上的力量,它主要是受重力的影时间的故事以华夏文明为主线索探寻人类的过去和未来246亿年前太阳系形成太阳系是位于银河系一个角落的恒星星系。恒星是宇宙最基本最广泛的组成单元。大爆炸后2亿年,宇宙温度极巨降低,大量含氢元素的星云出现,部分密度较大的区域受万有引力规那些被人忽视的美丽新世界我们寻找外星生命,一直聚焦于类似地球的行星上。现在是进行反思的时候了。在这个似乎荒芜的宇宙中,我们的地球可谓是一个标牌。由于各种巧合,生命在地球上诞生了,甚至还发展出高级文明。我们星象大片来了!金星西大距今年仅一次三星伴月错过要等10年央视新闻客户端星空有约,别忘抬头!天文爱好者,就在明天(20日),金星将作为启明星开启黎明,一组星象大片就此拉开帷幕。金星西大距月掩恒星三星伴月将陆续登场,让你过足眼瘾。什么时候看什么是元宇宙?元宇宙怎么进入?是什么东西让资本家争先恐后抢夺市场,都说元宇宙是人类的未来,就连扎克伯格都要全力进军的元宇宙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元宇宙现在只是一个虚拟概念大概意思就是说能让你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还原中准网宇宙使用数星星的方法简单证明宇宙大爆炸理论假设宇宙大爆炸的爆心点距离地球200亿光年。那么以地球为球心,以100亿光年为半径,在太空中划出一个球,则宇宙大爆炸的爆心位于球面上我们考察在此条件下,从地球向上下左右看过去星系的时间是物质运动的变化过程时间是物质运动变化过程的度量。例如思考一个问题的过程,走一段路的过程,做一件事情的过程,都会产生时间。为了准确计算时间,我们以太阳作为参考系,在地球赤道上取一点,当太阳光两次垂直照陨石的五种特性陨石的五种特性第一种,陨石文化的神秘性。陨石是来自于地球之外的天体来客,有的来自于火星,有的来自于月球,有的来自于木星和火星之间的小行星带,还有一些不明来源。有的是杂合结构,有的是同样是核聚变,氢弹只能瞬间爆炸,为何太阳却能持衡46亿年至今?核能的发现和应用,是人类科学史上最重要的事情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在日本引爆了两枚原子弹(核裂变原理),几年之后又发明了威力更加恐怖的氢弹(核聚变原理),然而可惜的是,这些都是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