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观测指南

  4月29日11时23分,海南文昌发射场,我国近地轨道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长征五号B遥二火箭,托举着我国空间站核心舱——"天和"号一飞冲天,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空间站建造转入任务实施阶段,标志着我国空间站时代已经到来。
  "天和"核心舱是天宫空间站的"智慧大脑"和中枢,是中国空间站的关键舱段,它好比是大树的树干,其他的舱段都会安装在它的接口上,它也是航天员长期驻留的主要生活场所。"天和"核心舱全长16.6米,大柱段直径4.2米,小柱段约2.8米,重约22.5吨,其长度比五层楼房还要高,直径比火车和地铁的车厢还要宽不少,体积比国际空间站的任何一个舱位都大,航天员入驻后,活动空间非常宽敞。
  我们能看到"天和"核心舱吗?答案是肯定的。"天和"入轨以后,以距地面300多千米的近圆轨道绕地球运行,运行一圈大约需要1.5小时,因此经常会从我们头顶经过。不过,如果经过时是白天,因为它的亮度不够,我们无法看见;如果经过时是深夜,它运行在地球的影子里,阳光照不到它,我们也无法看见。所以,一般来说只有在黄昏或黎明,天还比较黑,同时它在高空又被阳光照亮了,我们才能看见它从空中飞过(过境)。
  那么,我们如何查询它的过境信息呢?最方便的是使用手机微信里的一个小程序"简单夜空",它刚刚添加了"中国空间站过境查询"的功能(图1)。点击后,小程序会自动识别你的位置,然后给出近期的几次可见过境(图2),过境信息里,最重要的几个信息是日期、亮度,以及最高点相关的时间、方位、高度角这三个信息,因为人造天体过境时一般都是在最高点时最亮最显眼,也就最容易拍到。
  图1. "简单夜空"小程序的"中国空间站过境查询"功能
  图2. "简单夜空"小程序给出的过境信息页面
  由这些过境信息可见,"天和"过境时是比较亮的,在高度较高时可以达到1等(有人的观测表明实际亮度比预报更亮),所以,如果只是欣赏的话,我们不需要借助任何装备,只凭肉眼就足够了:它看上去就像一颗比较亮的星,慢慢悠悠的划过天空,其速度和一架飞机飞过差不多,不过它不会像飞机的灯那样闪烁。
  如果你想拍摄,那么也不需要太专业的器材,入门级的单反、微单相机,或者有手动功能的卡片机,或者拍照好一些的手机都是可以的。使用广角镜头,提前按照预报的位置构好图,调好曝光参数(稍高的感光度、较大的光圈、较短的曝光时间),提前几分钟开始连拍即可。拍完后,用叠加星轨的方法将素材叠加在一起,就能得到一张完整的"天和"过境照片。
  图3
  图3. 5月1日凌晨,北京天文馆寇文老师在北京城里拍摄的"天和"核心舱过境(索尼A7相机,镜头焦距18mm,f/2.8 ISO1600,单张2秒,多张连拍叠加)
  对星空有一定经验的朋友,想要拍摄时更精确地构图的话,可以使用Heavens-Above网站。注册账号,并在"个性化设置"里设置好观测地后,在首页即可查询"天和"的过境信息(图4)。图5即为类似图3的过境信息页面,想看哪次过境,点击日期,即可进入图6的页面,会显示出过境时的详细星图,便于根据星空精确构图。
  图4. Heavens-Above网站"天和"核心舱过境预报链接
  图5. Heavens-Above网站"天和"核心舱过境预报信息页
  图6. Heavens-Above网站"天和"核心舱过境预报星图
  祝大家都能看到、拍到咱们中国自己空间站的核心舱!
  公众号名称: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
  微信号:bjast-wx
  欢迎大家关注我们!

全年计划发射次数602022年中国航天依旧繁忙新华社北京4月24日电(记者胡喆宋晨)此时此刻,离地近400公里的轨道上,天和核心舱感觉良好,已接待两拨来客,等待着今年空间站建成那一刻36000公里,这个轨道高度上,北斗卫星已成马斯克的星链计划到底是科技进步的探索者还是人类发展的绊脚石马斯克的星链计划早已闻名世界,相信很多人都有所耳闻。其计划向地球近地轨道发射4。2万颗卫星。马斯克也在相关的访谈中谈到星链计划的伟大之处,就是利用其庞大的卫星网覆盖地球的每个角落,新华全媒丨全年计划发射次数602022年中国航天依旧繁忙新华社北京4月24日电(记者胡喆宋晨)此时此刻,离地近400公里的轨道上,天和核心舱感觉良好,已接待两拨来客,等待着今年空间站建成那一刻36000公里,这个轨道高度上,北斗卫星已成为证明时间不存在,一女子在山洞住了130天,结果如何?想要知道时间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就要先知道宇宙是怎么一回事儿。哲学上来说,宇宙就是空间时间和物质以及它们产生的一切物体的总称。在哲学上,宇宙又叫做世界,是时间无尽永前空间无界永在质根据一种物理学观点,时间可能根本不存在,你相信吗?时间存在吗?这个问题的答案似乎很明显当然有啦!看看日历或时钟就知道了。但根据物理学的发展表明,时间不存在是一种开放的可能性,我们应该认真对待它。这是怎么回事?这意味着什么?这需要一为什么埃隆马斯克去火星如此重要?自60年代3年轻以来一直是太空探索的狂热追随者原回答Elon为什么这么拼命地想去火星?看到这个了吗?这是一块公共汽车大小的岩石,于2013年在俄罗斯城市车里雅宾斯克上空引爆。超过1中国航天又要放大招了!网友指定是在月球背面发现了啥探月工程四期今年正式启动工程研制4月24日上午10时,2022年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线上举办。国家航天局公布的信息显示,2022年,中国航天依旧繁忙中国空间站将完成在轨建造任务探月工中国航天日,一文带你看长征火箭发展史这些新闻你估计都看到过,有没有发现,虽然时间地点任务不同,但是火箭的名字却很相似?趁着中国航天日,大院er就来为读者们梳理梳理我国火箭的命名规则。千里之行1970年4月24日,酒泉云南台40米射电望远镜用PDFB观测系统获得VELA脉冲星脉冲平均轮廓8月31日,云南天文台射电天文研究组郝龙飞李志玄徐永华董江等人,与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金乘进合作,在40米射电望远镜上,利用脉冲星数字滤波器(PDFB)观测系统和SX波段致冷接收机,对国家航天局最新透露我国将着手组建近地小行星防御系统我国将着手组建近地小行星防御系统,为保护地球和人类安全贡献中国力量。今天(4月24日)是中国航天日,也是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52周年纪念日。1970年4月24日仅差130米!神舟十三号400公里外精准着陆,和美国比谁更胜一筹?神舟十三号落点有多精确?实际落点和预报落点的精确度,仅仅相差了130米,相当于是万里命中十环的成绩。要知道的是,神舟十三号是从距离地球400公里远的轨道上降落,围绕着地球转了5圈后
人与自然!地球历史上经历了5次生物大灭绝4。4亿年前奥陶纪大灭绝,85物种消失3。6亿年前泥盆纪大灭绝,78海洋生物消失2。5亿年前二叠纪大灭绝,90物种消失2亿年前三叠纪大灭绝,70的物种旅行者一号到达太阳系边缘,却遭遇围墙阻挡,难道是外星人设的?在人类历史上出现过很多伟大的科学家,这些科学家凭借着自己超凡的智慧,独特的人品,为这个世界贡献了自己毕生的力量,用智慧改变了我们的社会,使得人类文明不断发展,各种高科技新事物层出不拉尼娜现象已结束,地球却未降温?拉尼娜下半年恐再次光临全球变暖问题去年迎来变数,拉尼娜现象将会给地球降降温,经过这一年的降温,按理说今年应该会变得更凉快,但是目前为止的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无论是拉尼娜现象也好,厄尔尼诺也好,都会使得极科幻科学傻傻分不清楚的名词你还有分享的吗?科幻科学傻傻分不清楚的名词你还有分享的吗?任意子在基本粒子模型中,费米子占据不同量子态构成物质,玻色子传递相互作用,还有希格斯子,前一段时间费米实验室验证子异常表明基本模型或许不完金星任务提上日程30年后首次重返金星宇宙飞船可以穿透金星厚厚的大气层,揭开这个外星世界表面的秘密诡异的是,它在某些方面与地球相似。供图NASAJPL撰文NADIADRAKE6月3日,NASA为行星科学家们送上了一份惊暗物质?这个应该有这是本人在头条上的第三十一篇原创。哈勃望太空远镜拍摄到的因暗物质引力产生的爱因斯坦环凭什么说存在暗物质科学家在进行天文观测时发现,观测的结果与无法用现有的理论解释。早在1933年,月球上有水?科学家关于月球上的水有最新发现我们都知道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其中71为海洋,29为陆地。可以说水是地球上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它,我们谁都不会在这里读这篇文章。一直以来我们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但多年来中国在太空中的地位正在上升。美国的反应如何?2021年5月19日,美国航天局局长比尔尼尔森在众议院听证会上举着中国祝融火星探测车的照片。今年5月,中国将一艘火星车降落在火星上,扩大了中国在太空中日益增长的影响力。这一壮举向世美国宇航局将于2030年向金星发射新任务,以返回地狱般的孪生星球几十年没有美国宇航局的任务,现在是金星发光的时候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将派遣两个新的任务到维纳斯了解更多关于这个星球的地狱般的大气层是如何在历史上变得如此充满敌意的。这一消息是在周哈勃望远镜继承者又鸽了!发射时间或延期至年底智东西(公众号zhidxcom)编译孙悦编辑李水青智东西6月2日消息,近日,美国航天局(NASA)再次推迟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的发射,就目前情况而言,它将在原定的10月31日之后几我们是怎么知道的?我们是怎么知道太阳在发生聚合反应的?太阳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中高速运动是不会发生聚合反应的难道太阳初级射线不是高能粒子?太阳初级射线不是电磁波太阳初级射线进入地球磁场产生金属氢,金属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