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地磁场的两极倒转,曾推动物种大灭绝?

  一项新研究发现,42000年前的一次磁场反转,曾引发全球气候剧变,推动巨型袋鼠、长毛猛犸象等大型哺乳动物的灭绝。
  图源:冰河时代
  作者 | 丁宝明 中国地质大学
  我们的地球能够拥有温润的大气,很大程度仰赖于地磁场的保护。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地磁场其实并不"坚挺",它的两极会不断反转,引发磁场强度阶段性地消减。在那个过程中,大气还好吗?地球生物怎么样了呢?
  最近,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给出了参考:
  在地磁场的翻转过程中,由于磁场变弱,大气中的臭氧会减少,导致全球气候剧变,推动物种灭绝 。
  这不由得让人担心,相同的悲剧会发生在我们身上吗?毕竟,近年来,有关地磁场变弱的新闻时有传出,对地磁场反转的猜测甚嚣尘上。
  多次出现的地磁反转
  地磁场的两极反转在地质史上并不罕见。自1906年,法国地球物理学家伯纳德·布容首次发现,法国熔岩的磁化方向与当前地磁场的方向相反,推测地磁场可能发生过逆转,各国的地质工作者在全球范围内做了大量古地磁测量和实验。
  迄今发现最早的地磁记录在35~40亿年前,说明地磁场在地球形成早期就已存在——地球的年龄约为45亿年。在地磁场形成之后的漫长地质年代里,科学家发现, 每隔10~100万年便会发生一次完全的地磁南北极倒转 ,周期不固定。仅在过去的8300万年中,地磁场就倒转了183次,在整个地质历史时期,地磁场更是倒转了上万次。
  地磁场倒转(示意图) |来自网络
  在发生极性倒转的过程中,地磁场强度均存在变弱的现象。距离今天人类最近的一次长时间地磁场倒转发生在约78万年前,持续了近2万年,被称为布容尼斯-松山倒转。
  不过,在整个地质历史中,并非所有的地磁倒转都会持续上万年。有时其方向虽然会发生很大的变化,甚至达到180度的完全转向,类似极性倒转那样,但其持续时间较短,这类变化称为地磁漂移(可理解为短时间内的两次倒转)。例如4.1万年前的 Laschamps地磁倒转事件 ,仅持续了大约1000年,其中地磁反转的时间也仅有约250年。
  古树见证4.2万年前磁场反转事件
  在本次研究中,科学家们利用新西兰湿地中留存的、生长于大约4.2万年前的古贝壳杉树中记录的相关信息,首次将地磁场倒转与当时大规模的环境变化直接联系起来,认为在4200年到4100年前,地球磁极发生了短暂倒转,并在地球上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危机,可能造成了当时澳大利亚长毛猛犸象、巨型袋熊等一些列巨型哺乳动物的灭绝。
  新西兰贝壳杉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树之一,此次研究人员发现的这些古树化石,曾生长于约4.2万年前,并拥有1700年的年轮。通过对四棵古树化石横截面进行碳-14同位素分析(测定放射性),并结合年轮数据,研究人员确认地球磁极曾在4.1万年前发生过短暂倒转,即Laschamps磁极漂移事件,同时获得了一份能够精确测定年代,且具有连续1700年变化的大气放射性碳-14记录。
  这一记录揭示了碳-14在Laschamps磁极漂移事件之前、及磁极逆转期间的主要变化。
  新西兰贝壳杉(上)及化石(下) |来自网络
  研究人员认为,地磁场保护着地球免受来自外太空的宇宙射线(高能带电粒子流,如来自太阳的带电粒子流)的攻击,随着地球磁场的减弱,越来越多的宇宙射线进入大气层便会产生更多的碳-14,这些碳-14会被吸收到树木组织中并被保留下来,因此碳-14的变化反映着当时地磁场的变化。
  研究小组发现,最强烈的地磁场减弱并非发生在实际的磁极逆转期间,而是在发生磁极逆转之前的几百年里,大约为4.23万~4.16万年前。在实际磁极逆转期间,地磁场的强度约为今天的28%。而在逆转之前的过渡期,磁场缩减到只有目前的6%左右,研究人员将这一现象称为"亚当斯过渡性地磁事件"。
  地磁场减弱会导致 大气中臭氧含量减少 。研究人员模拟了减弱的磁场如何改变大气模式。计算机分析表明,进入大气的带电粒子等宇宙射线的增多,会增加大气中氢和氮氧化物的产生,这些分子往往会消耗臭氧,这将降低平流层臭氧保护地球居民免受紫外线辐射的能力。
  臭氧层减少的另一个可能的证据是,在大约4.2万至4万年前,人类开始越来越多地使用洞穴,并且在洞穴壁画中留下了越来越多的红赭石手印,赭石被认为是一种古老的防晒霜,这可能是人类为了躲避越来越强烈的紫外线照射。
  西班牙埃尔·卡斯蒂略山洞墙上约4.2万年前的红赭石手印 |来自网络
  消失的大型哺乳动物
  那么"大灭绝"是怎么回事呢,此前有研究表明,在大约42000年前,澳大利亚大型动物曾发生过一系列灭绝,包括巨型袋鼠、长毛猛犸象等大型哺乳动物。当时这些动物的灭绝究竟是气候变化的责任更大,还是人类捕猎者的责任更大,科学家对此一直争论不休。
  此次研究发现,地磁场的减弱使得地球大气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到大气中不同层对太阳光的吸收,导致大规模的气候变化,使得当时地球气温降低。研究人员利用来自贝壳杉树记录的精确的碳-14年代,研究了Laschamps磁极倒转事件之前和期间的沉积物、花粉等数据,发现当时从澳大利亚到安第斯山脉的一些地方出现了突然降温。
  同时研究人员对比分析了Laschamps磁极倒转事件之前和期间能反映太阳活动变化的冰芯记录。发现,当时的太阳活动处于最低水平。弱磁场和太阳输出的减少同时作用,造成了当时广泛的气候和环境变化,给当时巨型动物种群带来了压力,导致了巨型动物之间以及巨型动物与人类之间的竞争加剧,最终造成了当时这些大型动物的灭绝。
  因此当时气候的变化造成这些动物灭绝的责任可能更大。
  类似悲剧会重演吗?
  最近200年来,地磁强度一直在减弱,现今地磁场的强度较1840年已经下降了10%(不间断地磁记录自1840年开始),平均每百年下降5%。2013年底,欧洲太空局发射了新一代地磁卫星Swarm,观测发现地磁强度正在加速下降,速度为以前测算的10倍。
  磁北极(这里应指北极磁极)移动示意图 |来自网络
  同时科学家也发现,地磁北极的位置也在发生着变化。1831年首次实地确认的时候,地磁北极位于加拿大近北极地区的布西亚半岛,如今地磁北极已穿过国际日期变更线,进入东半球,并向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方向继续移动。这是否预示着新一轮地磁倒转即将发生?
  虽然地质历史时期发生地磁倒转时大都会伴随地磁场强度下降,以及磁极的漂移,但这并不一定都会最终导致地磁倒转,也可能是地磁场正常的波动。也许我们现在正处于新一次地磁倒转的关口,也许不是,由于地磁场变化的极度不规律性,科学家并不能给出准确的预言。
  并且,在地磁场形成之后的漫长地质年代里,地球磁极倒转发生了上万次,这些磁极逆转事件是否对当时的地球环境产生了巨大影响,还需要科学家不断探索。比如78.1万年前开始的长达2万年的布容尼斯-松山倒转逆转,可能会造成什么样的长期环境破坏,这是一个更令人困惑的问题。
  此次最新研究成果是第一个考虑"极端磁场变化是否对环境造成广泛影响"的研究,成果的准确性或许需要更多研究去验证,但是它为研究人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古人云"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在地质研究中"将今论古"的思想被广泛应用,研究地质历史时期曾发生的事件,可以让人们对于地球的演化历史有更清晰的认识,对于预见地球未来的变化同样具有深远意义。
  或许未来有一天人类真的能够预测出下一次磁极逆转的时间,以及可能发生的气候变化,但是目前谁也无法预测未来相似的事件是否会重演,与其担心连科学家都无法预知的未来,不如我们把握当下,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保护生态环境,共同守护地球这颗美丽的星球。
  (责编 高佩雯)
  参考资料:
  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71/6531/811
  https://www.sciencenews.org/article/earth-magnetic-field-reversal-mass-extinctions-environment-crisis
  文章由"十点科学"(ID:Science_10)公众号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2020高校科研院所采购红外热像仪偏爱哪些品牌?红外热像仪是一种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通过对标的物的红外辐射探测,并加以信号处理光电转换等手段,将标的物的温度分布的图像转换成可视图像的仪器设备,也是高校科研院所实验室所需的仪器。高数一数先进精密测量技术有哪些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现代精密测量技术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先进的测量技术与测量手段,就很难设计和制造出综合性能和单相性能均优良的产品,更谈不发展现代高新2020年能源资源计量服务示范项目名单公示近日市监局计量司将拟入选2020年能源资源计量服务示范项目和入围项目名单进行公示,公示时间2021年2月18日2021年2月25日。2020年全国能源资源计量服务示范项目和入围项目扩大投资3。6亿,博世苏州MEMS传感器测试扩建项目启动近日,苏州工业园区召开2021年工作动员会,并在会上隆重举行了2021年重点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借此契机,博世苏州MEMS传感器测试扩建项目正式启动,并于大会上重磅签约。博世苏州执行直击2021慕尼黑上海电子展,测试测量仪器厂商花式秀实力一年一度的电子行业盛会来了!4月14日,2021慕尼黑上海电子展览会(electronicaChina)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拉开帷幕。本次展会为期三天,展出时间为4月14日16日。睿创微纳2021再起芯征程,用红外热成像赋能千行百业2020,不同寻常的一年。这一年,我们助力疫情防控,和全国人民一起抗疫这一年,我们持续深耕安消防测温自动驾驶消费电子赋能千行百业这一年,我们去经历,去突破,去改变,进步,从未止步责2020年危中藏机,中国红外热成像探测器厂商得以大发展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正常的社会秩序被打乱,实体经济遭受巨大冲击中美贸易冲突进一步加剧,国际形势愈加严峻,全球产业链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是,中国红外热成像探测器厂商迎AVL和罗德与施瓦茨在整车在环测试领域签署战略合作复杂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和自动驾驶(AD)功能(例如自动紧急刹车功能自适应巡航控制和高速路自动驾驶)需要在所有可能的驾驶场景和环境条件下进行大量功能和非功能性验证。若没有汉威科技定增股票申请获证监会同意注册批复2021年1月14日,汉威科技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出具的关于同意汉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证监许可2021100号),同意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开门红!常州同惠电子1月11日挂牌新三板精选层2021年1月11日上午,常州同惠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新三板精选层挂牌仪式在常州高新区举行,常州市领导周斌梁一波出席挂牌仪式。同惠电子也成为了2021年常州市首家登陆资本市场的企业,并2020年仪器仪表实现营收7660亿元,利润增长11。6近日,国家统计局网站发布2020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财务数据。面对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和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我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果,产业循环逐步畅
证实了,不只咱的机械臂可以爬行,加拿大臂2已爬上俄罗斯曙光号我国太空机械臂随天和核心舱进入轨道之后,有关它的传奇就一直被大家所传颂着,10。2米长,承重25吨,7个自由度的灵活身姿,还可以在空间站外面爬行,简直就是外星科技一样的存在,视频监2024年重返月球计划泡汤,裁缝要背锅?NASA都怪航天服没准备好2024年重返月球,这是美国阿尔忒弥斯计划的小目标,然后还将建立有人值守的月球联合基地,可是如今第一步都可能成为泡影。8月10日,NASA下属的检察长办公室称,由于太空服研制延期,737MAX飞往中国,波音派客机来华测试,消费者纷纷表示仍不敢坐全球复飞,这是最近一年来波音公司一门心思想要做到的事情。自两架737MAX先后坠毁之后,又碰上了席卷全球的疫情,波音公司一直在停产封存订单萎缩和股价下跌中挣扎,一度濒临破产的边缘,让客机永不失联,我国首颗空事卫星长沙造,可广域监视全球航班2014年马航MH370航班的失联,至今仍是悬案,从那之后,我国就加快了一种新型卫星的研制节奏,它就是空事卫星。比如在2020年11月6日,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就将一颗名为北航空事卫星美国载人飞船知多少?波音星际线不成器,马斯克龙飞船一枝独秀原定于8月4日飞往国际空间站的波音公司星际线飞船,因为推进系统阀门位置的意外读数而再次推迟发射。此前,因为技术故障,它已经将发射日期从8月3日调整为8月4日。而在2019年12月,国际空间站军事化,美国天鹅座飞船送补给,偷偷运上去一个大杀器美国东部时间8月10日,格鲁门公司用一枚安塔瑞斯火箭,将天鹅座NG16货运飞船送入太空。这艘飞船载有3。7吨物资,除了给ISS宇航员带去的日常补给和一些科学硬件设备外,还包括一件军29台猛禽发动机,14个小时组装完毕,马斯克星舰为何如此着急?继上个月超级重型B4成功进行3台发动机静态点火测试之后,最近,马斯克的SpaceX公司又做了一个新动作,将B4的发动机从3台,升级成了29台,距离完全版的星舰第一级33台猛禽已经很牛角面包弓形冲击波护盾,我们的太阳系真实模样是这样的?太阳系由一个恒星八大行星组成,其中木星差点成为另一颗太阳。除此之外,太阳系内部还有470颗天然卫星数百颗矮行星近80万颗小行星和4000多颗彗星,环绕着小行星带柯伊伯带,直至奥尔特波音737MAX7飞抵上海,它和MAX8有啥不同?相当于朗逸和朗逸PLUS最近,波音公司派737MAX测试原型机绕开俄罗斯,从关岛飞抵上海的消息引起了外界极大的关注,这意味在时隔2年多之后,它可能唤醒目前封存在中国各地机场约90架同型客机。细心的网友发现星舰黑化,不锈钢火箭身穿铠甲,打发泡胶贴隔热瓦,靠谱吗?经过两天的折腾,马斯克星舰S20和超级重型B4组合体终于合体,以120米(也有说是118米)的高度,冲击了一把人类有史以来最高火箭的金牌,打破了土星5保持了半个世纪的世界纪录。之后太璀璨了,国际空间站首次曝光与星空合影照,以前为啥都是黑的?自6月17日进驻天和核心舱之后,我国3名航天员已经进行了两次舱外行走。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在直播画面中,太空背景都是黑色的,连一颗星星都没有,和国际空间站的照片完全一样,以致于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