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发生在明末清初的小冰河时期

  (全文约2800字,阅读需要5分钟)
  咱们共同的家园地球,是一个超级大的生态系统,在地质历史的几十亿年中,地球曾历经四次温度持续下降的时期,地理学家将之称为"冰河时期"。
  在"冰河时期",全球性大幅度气温变冷,水汽由海洋向冰区转移,陆地上的冰层不断扩大增厚,海平面大幅度下降,直接改变了整个地球的生态系统,电影《冰河世纪》就是描绘的这幅场景。适应不了这种气候变化的动植物大量灭绝。不过好在这种级别的变化,要几亿年才来上一次,而且上一次发生是大概200万年前,所以咱们人类作为目前地球上的最大种群,暂时不用担心这种世界末日的问题。
  电影《冰河时代》
  但是现在还有一种学说,那就是在"冰河时期"之外,还有一个每隔几百年就要发生一次的小冰河时期,每次小冰河时期的出现,将导致地球气温大幅度下降,天气变异相当大,极端天气发生的频率较高,这种剧烈的气候变化会使全球粮食大幅度减产,由此引发社会剧烈动荡,人口锐减。
  根据现有资料记载,中国历史上曾经经历过4次小冰河时期,分别是殷商末期到西周初年;东汉末年、三国;唐末、五代;明末清初…嗯,从这些资料看来,"小冰河时期"对中国历史的进程有着直接影响。
  而且还有一个惊人的事实,每次小冰河时期的出现,中国都发生了瘟疫,而且规模很大,波及范围很广。
  由于先秦历史记载缺乏,我们只看史书对后面三次"小冰河时期"同期的瘟疫记载:
  1、东汉末年、三国时期:
  公元161至公元186年,东汉桓帝、灵帝、献帝时期,持续不断的疫情,加上黄巾之乱,天下十室九空。连明医张仲景的亲族都死伤三分之二。
  魏晋南北朝(220年到581年):
  公元234年到235年,魏明帝在位,魏国大疫。
  公元246年,孙权在位,吴国大疫,军队死伤十有八九。
  2、唐末、五代时期:
  公元755到763年,时值安史之乱,天下大疫,死者过半,开元、天宝间天下户千万,瘟疫结束后户口不足二百万。
  公元790年,唐德宗贞元年间,江南大旱,井泉干涸,人多渴死,爆发瘟疫,疫死者众。
  公元832年,浙西大疫,朝廷给民疫死者棺,十岁以下不能存着二月粮。
  公元880年,黄巢军中爆发大疫,死者过半。
  3、明末清初
  1939到1644年,明崇祯年间,大明末世,瘟疫流行,据吴又可《瘟疫论》,往往阖家传染,死者数百万。
  电影《大明劫》中的末日景象
  其中最夸张的是明末清初,到了明朝中期之后,我们国家的农业文明已经发展到了相当鼎盛的一个时期,其中一个标志就是明朝的人口在万历(崇祯的老爸)年间达到了2亿,但是在万历以后,人口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到了清朝顺治(康熙的老爸)年间,中国的人口可能不到1亿,损失了至少4000万人口,有的学者甚至认为,明末清初,中国损失了约40%的人口,直到康熙年间,人口才突破1亿,到了乾隆(康熙的孙子)年间,人口才又增长到2亿。
  这其中当然也伴随了明清王朝交替之间发生的战争,包括了明朝末年的农民起义。但是小冰河时期所造成的自然灾害,对整个社会结构的冲击无疑也是致命的。
  秦岭—淮河一线划分我国南北,是1月份0 等温线的最南界,所以秦岭—淮河以南的河流在冬季一般是不会结冰的。但是,在明清"小冰河时期",长江曾经出现过结冰长达一个月的现象,而洞庭湖结冰最厚的地方达一尺,浙江一带的河流冰层之厚,如履平地,这些极端的天气都发生在公元1450年至1750年之间。
  你能想象今天广州下大雪吗?明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十二月,广州多个地方甚至出现了鹅毛大雪,从化县"山谷之中,峰尽壁立,林皆琼挺",这绝对是百年一遇。
  更恐怖的是,气温下降会出现连锁反应,水汽向南方集中,必然会导致北方干旱,崇祯在位的十七年的15年里,河南省出现了9次旱灾,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梁山泊、安山湖竟然都干涸了。崇祯年间的旱灾持续时间之长,范围之广,在历史上是罕见的,连年的旱灾,导致庄家欠收,以至于出现了人相食的惨剧,《德平县志》中有"大旱,人食草木,有骨肉相食者"的记载。
  环境恶劣的明末
  崇祯年间的"明末大瘟疫",也就是这个时期发生的。为什么连年的干旱,会发生瘟疫呢?这些瘟疫,大多数其实是鼠疫。
  每当干旱之年,由于降雨量减少,鼠洞中的温度也会上升,细菌容易在老鼠身上滋生,干旱会出现粮食作物匮乏的现象,老鼠为了寻找食物,就会向很远的地方迁徙,崇祯14年夏天,中国内地甚至出现了大群的老鼠互相咬着对方的尾巴成群结队渡过江河险阻的景象。老鼠的活动范围扩展之后,自然也就增加了鼠疫流行的机会。旱灾期间,人们经常处于饥饿的状态,身体抵抗力本来就已经下降了,在缺乏食物的情况下,会主动寻找鼠洞,从鼠洞中取出粮食,这就增加了人类与老鼠接触的机会。在极端情况下,人类还会把鼠肉当食物来充饥,这样一来,更增加了感染鼠疫的机会。
  史书记载"崇祯14年始,大名府瘟疫大行,人死十之五六,岁大凶。广平府大饥疫,人相食。京师大疫,天津大疫。河南全省大疫,开封府阳武县死者十九,灭绝者无数。荣阳,民死不隔户,三月路无人行。"
  甚至连京师也未能幸免,夏燮《明通鉴》记载:"京师大疫,死者无算。"染病死亡之多,无法计数。《崇祯实录》又记载:"京师大疫,死亡日以万计。"尽管缺乏准确的统计数据,但上述官方记载说明:"死亡枕藉,十室九空,甚至户丁尽绝,无人收殓者"。
  据史学家不完全统计,明朝末年关内各省全部人口大约是1亿人口,万历和崇祯年间两次鼠疫大流行中,华北陕、晋、冀3省死亡人数至少在千万人以上。京师有四分之一被鼠疫夺去生命,20万人命赴黄泉。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电影《大明劫》都对明朝晚期底层社会的末日景象有过很真实的刻画。
  瘟疫的流行不仅会使人口减少,老百姓还要通过逃荒、迁徙的方式来寻求生存,这些人的聚集之地,会铤而走险,由此引发农民起义。明末清初的李自成、张献忠率领的农民起义,皆是由灾荒而引起的。
  这还是"小冰河时期"对大明造成的内患,当然还有外忧。
  大明从明成祖开始,就有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祖训。中原王朝是农业文明,在古代相对富庶,北方地区是牧业生产方式,因需求不同而形成了气候变化下的矛盾冲突。东北地区的农业对热量的要求比较高,寒冷的天气,直接影响了东北地区的畜牧业,进入到明朝中期以后,东北北部地区的耕地与宋元时期相比,出现了明显的衰退,畜牧业难以维持,自然就要选择往南迁徙,建立新的政权,就生冲突,这也是明清战争发生的气候背景。
  大明内部本来就已经困难重重,现在在"小冰河时期"的影响下,同时遇到了天灾、人祸、以及外敌,种种矛盾一起爆发,终于是支撑不下去了,至此中国历史也就到了新的一页。
  小冰河时期
  尾声
  这些年"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增加这些说法一直充斥着各大新闻版块,"小冰河时期"就是学术界针对地球温度一直在上升的一种解释,认为地球的这样变来变去是因为其有周期性。
  其实,"小冰河时期"也好,朝代更替也好,都是历史的进程,当历史真的发生的时候,普通老百姓既然做不了历史的书写者,那就做一个历史的见证者、经历者吧。

高喊爱民如字口号,举起仁义大旗,历代帝王真的尊崇儒学吗?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发动兵变,从手无缚鸡之力的孤儿寡母那里,夺取政权,黄袍加身,做起了大宋天子。在君临御宇之后,赵匡胤面对着一个自五代纷争以来三纲五常荡然无存礼义廉张学良坦言杀杨宇霆前我从不迷信,杀杨宇霆后我不得不信前言韩非子。奸劫弑臣中写道凡人之大体,取舍同者则相是也,取舍异者则相非也。翻开历史的相册,总会有一幕幕令我们遗憾的地方,感慨先辈们做出选择时的遗憾与可惜在甲午中日海战中阻止威海卫舰刘旦博学多才,刘胥勇力非凡,为何汉武帝要选刘弗陵当太子?公元前八十七年,汉武帝刘彻从一个斗志昂扬一心想干一番事业的翩翩少年,变成一白发苍苍行动不便的老人。他即将走向生命的终点。可是,对于即将走向生命终点的汉武帝来说,有两件事情需要解决。汉武帝沉醉于翩翩舞步,唐明皇当起音乐家,盘点帝王的消闲取乐术帝王身处权力的中心,是上天在人间的代表。绝对的权力不仅给他们带来神圣和威严显赫与至尊,而且也给他们带来随心所欲和毫无顾忌的特权。透过一代又一代帝王们形形色色的消闲取乐术,我们或许会任用酷吏残酷统治,制定法律镇压百姓,为何汉武帝要采用如此极端汉武帝是一位雄略之主,但是他的统治也有阴暗面,在汉武帝统治的中后期,刘彻大量使用酷吏来镇压人民,甚至还造成了农民起义。酷吏政治让人民心惊肉跳,为什么汉武帝要采用如此极端的统治方式呢五台山论道篇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解读五台山论道,是天道最精彩也是最有价值的部分,为什么说最有价值?因为它进一步解释了强势文化,弱势文化,很多人只关注了智玄大师和丁元英的对话,而韩楚风与大师的对话才是对强势和弱势的最好世界十大最美自然保护区由于全球人口的快速增长,气候变暖严重,越来越多的动植物的生存面临着巨大的威胁,各个国家纷纷设立自然保护区,将一些美丽的自然景观保护起来。那么世界上哪些自然保护区是最美丽的呢?下面就江苏十大古镇江苏有13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汇聚了江淮文化金陵文化吴文化中原文化四大文化,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早在夏朝时,江苏便有了部落和诸侯国,清朝时,取江宁苏州二府的首字而得名,简河北旅游必去的十个景点河北是我国一个处于华北地区的省级行政区,它的省会城市是石家庄,因为整体的地势处于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所以河北地区的地势非常的复杂,不管是山地丘陵还是盆地平原,河北地区都有,这也造就浙江十大高峰浙江是处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一个省级行政区,虽然其水系支流丰富,但是其地势地貌非常的多样,拥有着平原丘陵盆地山地和岛屿等多种地势,这也就造就了浙江各个地区的地形参差不齐,造就了浙江很安徽旅游必去的十大景点安徽文化发展源远流长,由徽州文化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庐州文化四个文化圈组成。安徽濒江近海,有八百里的沿江城市群和皖江经济带,内拥长江水道,外承沿海地区经济辐射。地势由平原丘陵山地构成地
超7000亿美金的军费开支,美国为何乐此不疲,而不受拖累?常有足够的资金就能强化本国的军事力量,在如今看似和平的年代世界绝大部分国家希望自己的军事力量能得到优化提升,但是并不是任何一个国家想发展军事力量就能发展的。钱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俄罗斯的新一代图160战略轰炸机,美国也怕,中国求购无果俄罗斯的一架图160战略轰炸机的震慑能力就能堪比一艘航母。其实网友们对于图160的存在并不太陌生,它有着白天鹅称呼,是苏联时代研制的产物。不过图160在2007年才正式在俄军中列装中国曾经装备过最多的导弹,为何是最早的红旗2?现在我们的飞机能飞到台湾那边去,而在建国的那十来年确实有不少飞机从台湾那边飞过来,其中美国U2高空侦察机就是其一,这个中国带来巨大的威胁。这个问题直到陈毅口中的竹竿出现之后才得到解美国28架超级大黄蜂再上航母,能担当大任?美国超级大黄蜂,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定型的一款飞机,在美国已经服役了几十年了,最近传出28架再上航母,这是什么节奏,超级大黄蜂到底多厉害?美国超级大黄蜂正式编号为FA18,在1983美国部署高超音速武器AGM183,全球稳定性或将面临严峻挑战全球进入智能时代,不过进入的还是初级智能时代,而在这种环境中,高超音速的武器是绝对能对对手造成重大威胁的武器,而在高超音速武器的研发上,美国一直非常积极,现在已经部署有洛克希德马丁伊朗生产60丰度浓缩铀,离核武器还有多远?核武浅谈伊朗问题是目前世界的一个大问题,关于伊朗问题的由来,这和美国的霸权主义是分不开的。如今所形成的局面就是美国全面制裁伊朗,而伊朗大力推进自救,其中核项目的发展就是关键之一,而作为生产强大的军事实力,才是中国最终走向世界的最强保障中国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在这个阶段经济方面已经稳住了世界第二经济体的规模,已经让第一经济体国家感觉到了恐慌。随着中国的影响力加大,作为中国人除了快速提高了民族自豪感之外,也感同样是飞机,为何我国枭龙战机出口远远比不上彩虹无人机?如果说到赚钱,那么出售军事装备是一件非常赚钱的事情,利润非常的丰厚。目前国际军火市场,中国只占据比较小的市场份额,大部分是被美俄以及欧洲一些国家所占据。而在中国占据的市场份额中,又俄成功试射锆石,饱和攻击战术依旧令美国恐惧高超音速武器一直是俄罗斯的追求,这种追求源自苏联时代对超音速武器的追求。而超音速武器是冷战时期苏联对美国进行饱和攻击战术的重要一个环节。高超音速是指导弹飞行速度能超过5马赫,即约为美军派RC135S导弹监视机高强度监视中国导弹,中国该如何反制?国际的形式目前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这种变化是中国的崛起之势,不过在这种势头之后总是伴随着着一群妖魔鬼怪的活动,不甘心让中国崛起,害怕中国崛起。RC135S导弹监视机是美国窥探别国军螺旋桨之绝唱传奇拉式飞机在顶峰谢幕很多人关心的是世界上最前沿的飞机,对俄罗斯方面拥有的飞机了解最多的也是米格苏系列这些。而作为螺旋桨飞机中的王者,拉式飞机在顶峰的时候谢幕,所以不被后人所关注。在当年,苏联歼击机中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