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地球2。3亿年前下了场200万年的雨,帮恐龙塑造一亿六千万年霸业

  一提起恐龙,大家脑海里冒出来的都是地球霸主的形象。
  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来看,恐龙的霸主地位并非一蹴而就,它也是从体型更小的动物进化而来。并且一个物种想要成为顶级掠食者,其演化道路必须得有天时与地利。恐龙在进化过程中,就收到过地球送给它的"大礼包"。
  这个"大礼包"就是一场下了200万年的雨 ,它将当时的地球陆地灌溉成了一片森林,让一蹶不振的地球生态恢复了之前的生机。那么这场雨是如何而来?又是怎样帮助恐龙塑造起一亿六千万年霸业,登上王之宝座的?
  角足龙类的进化二叠纪末大灭绝
  恐龙的称霸之路要从2.5亿年前的二叠纪末大灭绝 说起。这是生物史上最严重的一次大灭绝,全球 95% 的物种在这场浩劫中永远消失。
  二叠纪末大灭绝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当时的大陆连在一起,地质学上称为盘古超大陆 。这只是地球历史上的某一个瞬间,因此这些板块与板块之间互相在挤压。挤压来挤压去难免就会发生地壳变化,那个时候的地球上最明显的地质变化就是火山爆发。
  第一波熔岩爆发发生在今天四川峨眉山一带,史称"峨眉山暗色岩事件 "。熔岩将当时盘古超大陆北部的部分地区吞灭,不过这还只是前菜,第二波爆发将整个灭绝运动推向高潮。
  第二波熔岩爆发发生在今天西伯利亚地区,强度远超第一波,这就是二叠纪最著名的"西伯利亚暗色岩事件 "。
  西伯利亚暗色岩区域
  岩浆带来的直接伤害范围比较小,最大的危害来自火山爆发之后的一系列反应。火山喷发会带来二氧化硫 ,进入之后先是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然后与水反应生成酸雨 。
  酸雨降落将大地上的一切生灵腐蚀,顺带造成的海水的严重酸化。海水酸化意味着 海底生态环境将会破坏  , 二叠纪大灭绝中有97%的海洋物种遭到了灭绝 。二氧化硫还是一种 冰室气体  ,它会让整个地球的温度降低,打乱整个地球的热循环。
  海洋酸化导致的珊瑚白化
  二氧化硫之后,二氧化碳 登场,它会让整个地球陷入温室效应,这一冷一热让地球气候剧变、洋流混乱、极端天气增加。这场持续的火山喷发让整个大气的氧气含量暴跌,不少地区的生态已经退化到了寒武纪前期,植被被菌毯取代。然而恐龙的祖先却成为了那幸运的5%,和哺乳动物的祖先一起,跌跌撞撞地走进了三叠纪 。 最干旱的时期
  如果要问地球最干旱的时期是哪个,那必然是三叠纪。这一时期,整个盘古超大陆都是沙漠与干旱的戈壁。一支十分适应干旱环境的生物类群迅速崛起,它们被称为蜥形纲 ,也就是恐龙、鳄鱼、蜥蜴等生物所属的大家族。
  这个家族的成员没有汗腺,能够减少自身水分的蒸发。而它们的生产方式也是当时生物中最先进的存在。它们会将受精卵连同一个巨大的营养卵黄用壳包裹起来,在没有成熟破壳之前是不会产生排泄物,壳可以阻止水分流失。这样的结构被称为羊膜卵,比哺乳动物的生育方式强大。
  三叠纪的沙漠气候造成昼夜温差很大,蜥形纲大部分成员没有恒定的体温,因此无法夜间活动。这就限制了绝大多数蜥形纲的活动时间,哺乳动物得到了一丝喘息的机会。然而有那么一支蜥形纲动物,它们集齐了当时所有生物的优点,对自身进行魔改,这便是恐龙的祖先。
  羊膜卵的结构
  与蜥形纲大部分成员长满鳞片不同,恐龙的祖先进化出了羽毛,可以维持恒定的体温。他们还进化出了双足行走,增加了行动的速度和效率。可惜恒定的体温需要付出代价,那就是必须时刻保持身体的新陈代谢,这极大限制了恐龙祖先的生活范围。它们只能蜗居在盘古大陆南部残存的森林里。是的,恐龙的祖先其实是 树栖动物 ,体型小巧灵动,非常擅长在树林间活动,以昆虫和小型哺乳动物为食。
  这样的身体构造是当时生物进化的极限 ,已经具备一切称霸的可能,只需等待一个时机的到来,这一次地球眷顾了恐龙。
  树栖翼龙复原图
  卡尼期洪积事件
  三叠纪十分干燥,但并不代表当时整个盘古大陆都是沙漠。在当时的南端,也就是今天的南美洲和南极洲一带,还存在着些许的森林,恐龙的祖先就生活在这里面。可是总体来说,整个地球都十分干旱。在大约 2.3亿年  前三叠纪末的卡尼期,干旱和酷热更是到达了顶点 ,南边的森林也在一点一点地缩小。就在这个时候,一场大雨不期而至,谁也不会想到它会一下就是200万年。
  因为二叠纪末大灭绝造成的生态直到卡尼期都没有完全恢复,高浓度的二氧化碳让整个地球的气温不断攀升,也让整个地球陆地上的水全部蒸发殆尽。 这些水不可能离开地球,会再返回地面,于是当大气中的水分到达一个临界值后,它们以雨的形式落下。 可是干旱持续的时间太长了,这些水蒸气的能量不可能短时间内释放完毕,于是这雨便连绵不绝。
  倾盆大雨灌溉着了无生机的土地,很快就用沙漠变草地,草地变森林。本来只是龟缩在盘古大陆南端的森林,瞬间便在大陆上蔓延开来。大雨改变了陆地的面貌,同时也改变了植物的种类,低矮的蕨类植物瞬间被高大的裸子植物 取代,传统的草食动物面对丰沛的森林居然饿死了!因为它们无法消化或者适应新的植物种类。这一变化使得当时的掠食者主龙形鳄类纷纷被削,霸主的位置岌岌可危,这便是三叠纪末灭绝。
  这对于恐龙来说,却是天赐良机。对于蜥形纲其他成员来说,湿润的雨季会带来气温下降,让它们的活动受到限制,可对于体温恒定的恐龙来说没有丝毫问题。恐龙的生育方式又比当时的哺乳动物高级,在数量上便可以压一头。很快在这片森林中,恐龙的数量开始增加,基因的多样性也开始让它们走向了不同的演化路线。
  裸子植物
  恐龙崛起
  恐龙的祖先是杂食动物,面对富饶的森林,它们也开始演化出草食恐龙和肉食恐龙,恐龙总目 开始形成。
  面对自二叠纪末大灭绝以来的生态位空缺,恐龙家族想要去填满每一个位置,于是它们朝着各个生态位发展。恐龙总目分为两支,一支是 鸟臀目  ,这是一支食草恐龙类群,它们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圆圆的肚子,这是为了消化植物进化出的长长的肠道。
  鸟臀目的禽龙
  鸟臀目恐龙的代表有剑龙、甲龙、禽龙、角龙和鸭嘴龙 等 ,不过它们的生态位也只相当于今天的牛马鹿等中型草食动物的生态位,有另一只恐龙将自己的体型推到了极致,这便是另一支 蜥臀目  的 蜥脚亚目  恐龙。
  如果说鸟臀目恐龙的标志是它们的圆肚子,那么蜥脚亚目恐龙的标志特点就是它们的长脖子和巨大的体型,恐龙家族的巨型代表均出自这一支。比如身长26米的 中加马门溪龙 、 泰坦巨龙类 的体重更是达到了70吨,体长37米,可以说是陆地脊椎动物的极限了。 谁还记得也就在几百万年前,它们还只是一群体型瘦小的食草恐龙?蜥脚类恐龙在这条巨大化的路上越走越远。
  然而恐龙家族最出名的,还得是那些顶级掠食者肉食恐龙。这类恐龙基本属于 蜥臀目 下的 兽脚亚目 ,这一支是英雄辈出,霸主如云,其中就有名垂青史的 暴龙科  。
  最著名的霸王龙  就是暴龙科的成员,然而起初它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色,经过漫长的进化终于在白垩纪迎来了自己的称霸之路。和影视作品里不一样的是,霸王龙可能长有羽毛,身长可以长到6米,体重最大可以达到9吨 ,纵观整个生物史,就发现的化石来说,还没有比霸王龙更大的陆地掠食者。
  暴龙科
  除了这些中大型动物的生态位,恐龙家族还在小型动物的生态位上积极开拓。兽脚亚目中,有一支叫手盗龙类 的恐龙,它们一只保持着祖先的树栖生活,但却并没有死守祖宗章法不变,而是改变自己的身体模式。从林间跳跃,到林间滑行,再到林间短暂地飞行,一个恐龙从未涉足的领域天空,将由它们去开拓。
  手盗龙类化石
  盛世危机
  恐龙自卡尼时期开始被地球眷顾,赐予200万年大雨的恩泽,一直到整个白垩纪时期,统治地球一亿六千万年的时间。这一时期,没有其他动物可以撼动它的霸主地位。 可是,恐龙王朝的盛世之下,却潜伏着巨大的危机。
  自然界中有一个柯普法则 ,就是动物都有体型变大的趋势。因为按照进化中的竞争来说,同一类群中,越是体型瘦小的生物越容易被掠食者吃掉,同时越是瘦弱的捕食者越不容易存活,双方都要达到自己的最强状态,才能免于被淘汰。于是有不少的恐龙体型就开始走向了巨大化。 巨型动物往往面临着一个尴尬的问题,一旦环境剧变食物不够,他们就会是最先灭绝的物种。
  在恐龙巨大化的时候,其他动物开始朝各个生态位发展,其中就包括我们的祖先早期哺乳动物。 巨大的恐龙没有注意到,在它统治之下,这些不起眼的小动物们正在无声中收窄生态圈的网。不过恐龙也没有走到万劫不复的地步,它们还有一大批中小型恐龙牢牢占据着江山的中下层生态位置,地球自身的变化还不足以让整个恐龙家族覆灭。
  然而,进化有时候就是这么不讲道理,地球没有自己动手,反而是一颗小行星不由分说地将恐龙王朝终结。
  末日终结
  大约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10公里的小行星撞击到了今天的墨西哥,造成了生物史上最浓墨重彩的一次灭绝—— 白垩纪末大灭绝  ,也称 第五次生物灭绝  , 一举终结了恐龙1.6亿年的统治,让整个中生代就此落幕。
  然而恐龙并没有就此灭绝,当初那支一直维持树栖的恐龙,在后来的进化中学会了飞行,不同于自己亲戚翼龙的皮翼,这是一种新型的飞行模式,使用羽翼 。这一支兽脚亚目恐龙,保留了恐龙家族最后的火种,延续至今,它们就是今天的 鸟类  。
  恐龙家族的兴盛,由一场200万年的大雨而来,又跟随一场外来的小行星而去,跨越1.6亿年,不得不让人感叹。

首次越冬!火星北半球即将进入漫长冬季,祝融号该如何应对?根据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的消息,我国的祝融号火星车准备越冬,可能会有一段时间失联。祝融号是我国第一辆火星车,截止到5月5日已经在火星上工作347个火星日,累计行驶的距离达到19宇宙膨胀可能很快便会停止或许会再次重现宇宙大爆炸科幻网5月6日讯(刘亚珠)宇宙膨胀论表示,现在的宇宙正在以光速向外膨胀,简而言之行星与行星之间星系与星系之间宇宙与宇宙之间的距离正在一步步扩大,这导致我们的可见宇宙越来越小。毕竟我嵌合体科技中的逆天科技?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科技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比如天宫圆梦北斗组网5G畅通逐梦人造太阳等等。那么,在你的印象中,哪个是最为逆天的科技呢?今天就来给大家说一个有点逆天的科技嵌合体。没错科学家创造出前所未有的镁同位素科学家们刚刚在一个巨大的原子粉碎机中创造了世界上最轻的镁,一种前所未见的同位素,其原子核中只有六个中子。虽然这种物质分解得太快而无法直接测量,但研究人员希望他们的发现将帮助科学家更科学所需攻破的最后堡垒意识与心灵维多利亚时代伟大的生物学家托马斯赫胥黎曾说人类的所有问题中,最根本和最有趣的问题是确定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和他与宇宙的关系。我们已经能够用先进的技术拍摄数十亿光年以外的星系,操控生命虚构的莫兰星这里是宇宙的兰蔻星系带。从远处凝视,像一朵兰花寂寞地旋转着!散发着五彩缤纷的光芒,美轮美奂。在这朵大到不可量的花蕊处,闪耀着一颗蓝色光芒的星球,莫兰星!淡蓝色的光芒里忽隐忽现地漂浮暗物质探测标注创新脚步现象在四川锦屏山隧道地下2400米深处的实验室,科研人员在不间断运行的仪器旁凝神寻找暗物质的踪迹在离地面500公里的轨道上,我国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号以约每95分钟绕行地球一周的科学家揭开星系突然变亮之谜,原来是磁场在作怪2。36亿光年外的1ES1927654星系中发生了一些奇怪的事情在2017年末,由于科学家无法解释的原因,位于该星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经历了一场巨大的身份危机。在几个月的时间里,这科学家不愿承认,NASA极力掩饰,巨型物体飞出太阳,信号突然掐断宇宙中存在着一种天文学家不愿意承认的天体,这种天体极其巨大,直径可达上百万公里。这些天体飘荡在宇宙各处,在太阳系内就有很多,它们浑身黑色,不反光也不发光,几乎被望远镜无法观测到。只累计行驶近2000米祝融号准备在火星过冬记者6日从国家航天局获悉,截至5月5日,天问一号环绕器在轨运行651天,距离地球2。4亿千米,祝融号火星车在火星表面工作347个火星日,累计行驶1921米,两器累计获取约940GB远距离量子密钥分发和光纤振动传感成功融合在一起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潘建伟院士张强教授等与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合作,在完成光纤双场量子密钥分发(TFQKD)的同时,实现了658公里远距离光纤传感,定位精度达到1公里,大
宇宙中究竟有多少个黑洞?终于有答案了宇宙中究竟有多少个黑洞?这是现代天体物理学和宇宙学领域最紧迫的问题之一,科学家们现在终于给出了答案!意大利国际高等研究院(SISSA)等机构的科学家在最新一期天体物理学杂志上撰文称什么是元宇宙?元宇宙的新商业模式与投资机会扎克伯格的Meta元宇宙或是超级宇宙,这个词听起来就特别唬人,宇宙本身就够大的了,还超级宇宙。扎克伯格这是突然不要face,要变宇宙人,一切都要从特别火的元宇宙概念说起。什么是元宇科学家认为存在着一个时间倒流的镜像宇宙据BGR报道,一些科学家认为,我们的宇宙可能只是硬币的一面。另一面是他们称之为反宇宙(antiuniverse)的东西。它基本上是一个假想的镜像宇宙,在那里时间会倒流。但科学家们究广州大学联合团队仿真研究基线依赖平均对SKA低频阵数据处理影响转载SKA是目前正在建造的世界最大的射电天文干涉阵列望远镜,其产生的巨大数据量对数据的存储传输以及后续处理提出了挑战。广州大学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大湾区分中心(邓清文王锋邓辉梅盈黎在异空间接收到神秘消息唯有自救01hr神秘消息真假难辨星牛和拉着BIT说出了心里的困扰,因为星牛知道,一旦真的遇到了地狱之门,意味着他们的寻找铬源之路可能要终结了。BIT回顾了他们从出发到现在走过的路线欧洲微塑料在北冰洋积聚来源科技日报欧洲微塑料在北冰洋积聚科技日报北京3月22日电(记者张梦然)自然科研旗下科学报告近日一项环境研究认为,欧洲河流中漂浮的微塑料,或在北冰洋北欧海及巴芬湾分批积聚。此前的研星空有约看!空中闪耀着中国星有种属于天文的浪漫,叫让你的名字闪耀在星辰大海。1928年,青年天文学者张钰哲在美国发现一颗小行星,这也是第一颗由中国人发现的小行星,它被命名为中华星。自中华星始,90多年来,越来新技术可帮助了解巨行星如何成长行星形成途径的比较图。(图片来源HiroshiKobayashi)气态巨行星一般由一个巨大的固体核心组成,而周围则环绕着更大质量的氦和氢。尽管这类行星在宇宙中相当常见,科学家们仍然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仰望星空,你是否会好奇我们身处的宇宙从何而来?宇宙中究竟有什么?未来又向何处去?青藏高原上,有一群科学家正努力寻求答案在海拔4410米的四川省稻城县海子山,铺开一张占地面积约1。3太空漆黑一片,为什么太阳照不亮太空呢?阳光照到哪儿去了?绝大多数人都没有机会亲自去太空一饱眼福,只能在地面上用肉眼或者望远镜欣赏一下夜空美景。夜空中闪动的光点都是星星,它们几乎都是位于银河系中的恒星,就像太阳那样,能够自行发光。夜晚由于神舟13号返航在即,航天飞行近6个月,会对宇航员产生何种影响?据中国载人航天办公室透露,神舟十三号将于4月份返回地球,届时会将3名航天员安全送回地球,目前3名宇航员身体状态良好。神舟十三号于2021年10月16日将3名宇航员送上中国空间站,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