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史上最大彗星正在向地球飞来,直径137公里!科学家怎么说?

  据外电报道,美国NASA最近通过哈勃望远镜确定,一颗编号为C/2014 UN271的巨大彗星正在向地球飞来,每秒速度约为9.72公里,现在距离我们约32亿公里。这颗彗星的直径约137公里,约1/3个海南岛大小,质量约500万亿吨。
  6500万年前毁灭地球生态,灭绝恐龙的那颗小行星,直径只有10公里。如果这颗巨无霸彗星撞击地球,后果会怎样呢?6500万年前小行星撞击改变了物种进化的走向
  小行星撞击是地球生命最大的威胁之一,一颗稍大点的小行星就有可能对地球生态造成致命打击。地球生命诞生于约40亿年前,但真正可见生命爆发是在寒武纪,也就是距今5.4亿年前。
  现代科学考察研究认为,可见生命在地球出现后,最大的一颗小行星撞击是在6500万年前。
  那时,恐龙这个物种已经在地球上称霸1.6亿年了,环境变化已经越来越不适应这种大型爬行动物的存在,屋漏偏逢连夜雨,此时,一颗约10公里直径的小行星撞上了地球,在如今的墨西哥尤卡坦半岛留下了一个直径约180公里的陨石坑。
  据一些研究资料认为,当时这颗小行星以每秒约20公里的速度撞击地球,撞击能量达到120万亿吨TNT爆炸当量,撞起的尘土岩浆遮天蔽日,导致天降流火遍布;地壳发生断裂,全球火山地震迸发;海啸达到数百米,冲击淹没了大陆。
  当时的生物就死伤无数,幸存的动植物很快受到更大打击。由于烟尘遮天蔽日,没有了光合作用的植物相继死亡,依靠植物生存的动物也随之被饿死,食物链断裂,饥饿和瘟疫导致各种动物相继死去。
  这场灾难完全改变了地球环境,后遗症影响持续了数百万年,有85%的物种灭绝,而新的生命形式开始萌发。植物最大的改变是常青植物减少,落叶植物涌现;动物的改变是结束了爬行动物的天下,哺乳动物渐渐成为地球的主宰,人类的种子也在其中孕育。
  从此,物种进化的走向完全改变了。如果C/2014 UN271撞上地球,地球生命只有重启
  6500万年前,一颗10公里小行星撞击,从此改变了物种进化方向。现在向我们飞奔而来的是一颗137公里的彗星,后果肯定更严重了,那么到底有多严重呢?
  我们先来测算一下撞击能量,通过E=1/2mv^2的公式,可得到这颗重达500万亿吨的彗星,以每秒9.72千米的速度撞击地球的能量为2.4*10^25J(焦耳),相当于5645万亿吨TNT烈性炸药爆炸当量。
  这是个什么概念?全世界核弹加起来总当量约合100亿吨TNT,如果核战打起,许多专业人士声称可以毁灭人类若干次。那么这颗彗星的撞击能量相当全球核弹总量的564500倍,要毁灭人类多少次?
  我们可以这样描述:这种能量至少能够将地壳撞一个大窟窿,导致岩浆迸溅、海啸冲天、全球性地震火山爆发,当第一波打击过去,遮天蔽日的烟尘会锁住阳光若干年,核冬天导致地球寸草不留,被厚厚的冰川覆盖。
  对地球生命来说,只有毁灭,只有细小的生命体得以苟活。这也预示着,地球的生命并不会完全灭亡,那些残留的细小生物,会挨过最艰难的时期,并适应新的环境。从此,生命重启,植物和动物都将从原始起步重新进化,地球生命走向完全改变。
  数千万年后,或许也会有智慧生命出现。但这一切已经与灭绝的人类没有任何瓜葛了。当新的智慧生物发达起来时,通过考古发现,或许会了解到史前曾有过一次人类文明。新的地球统治者们或许会认为,史前的人类是一种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奇怪动物,难看死了。
  我们完全无须大惊小怪,这只是一种对等的待遇。因为未来的智慧生物一点也不像我们今天的人类,以我们现在的审美观,一定非常非常难看。而他们的考古发现,同样会认为我们很难看。拓展了解:什么是彗星?
  彗星,实际上是在太阳系边缘游荡的冰雪尘埃混合块。在太阳形成初期,会产生强烈的恒星风,将行星盘里的一些气体、水汽、尘埃等轻物质吹向远方。太阳系边缘是黑暗寒冷的世界,零下两百多摄氏度的低温会把这些轻物质冻结成冰雪颗粒,在相互碰撞和引力作用下,就会越来越大,成为一个个"脏雪球",这就是彗星的老祖宗~彗核。
  实质上,彗星的彗核就是由水、氨、甲烷、硫化氢、氰化氢、甲醛等夹杂着固体尘埃混合而成的冰块,但这种冰块由于含有杂质,因此一点都不洁白,而是黑乎乎的脏雪球。科学研究认为,彗星的气味并不好闻,有点像臭鸡蛋、马尿、酒精和苦杏仁混合起来的气味,通俗点说,就是臭屁的气味。
  这些冰雪组成的小行星碎块主要漂浮在柯伊伯带(海王星轨道之外)和奥尔特云带,也有一部分来自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它们的轨道并不稳定,且由于受到大行星引力作用,会发生漂移,就像乒乓球一样在太阳系里弹来弹去,渐渐就有一些脏雪球被太阳引力拉扯,形成环绕太阳的轨道。
  古代这些脏雪球在靠近太阳时被人类发现,就被称为彗星;现在彗星能够被望远镜在距离我们更远的地方捕捉到。彗星的典型特征是有彗核、彗发、彗尾,靠近太阳时就像一把发亮的扫帚,因此别称为扫帚星。
  彗星的彗核就是核心那个固体部分,小的有几百米,大的有数公里到十几公里,像C/2014 UN271这种达到137公里还是第一颗;彗发就是彗星的蒸发物,彗星向太阳飞来,受阳光照射,表面温度就会逐渐升高,组成彗星的各种气体混合着尘埃就会升华蒸发,在彗核周围形成一个雾状包围圈。
  彗发越靠近太阳越大越亮,直径可达数十万到百万公里以上。有的彗星在彗发外还会有一圈慧云,是由稀薄氢原子形成的云,直径可达100万到1000万公里。
  彗尾在彗星靠近太阳3亿公里时才出现,是拖在彗星后面发亮的尾巴。彗尾一般呈扫帚状,越靠近太阳越大,最宽时可达2400万公里,最长可达数亿公里。彗尾总是背着太阳方向,当彗星离开太阳时,就在彗星前进的前方,说明彗尾是受太阳光辐射产生的。
  彗发和彗尾都很稀薄,彗发的粒子密度只有地球大气的10亿亿分之一。彗尾由于主要是带电离子组成,更为稀薄。彗尾受太阳风影响,有各种形状,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彗星数量和周期
  在太阳系,彗核很多,估计有万亿颗之多,这些彗星原核基本都在远离我们的柯伊伯带和奥尔特云带,绝大多数不会来到太阳附近,只有极少数光顾进入行星圈。迄今为止,科学界已经发现了1600多颗彗星,但肉眼能够看到的彗星只有一颗,就是哈雷彗星。
  这些彗星来的地方有远有近,因此有短周期卫星和长周期卫星,以200年周期为界,200年以内为短周期,前缀为"P/";超过200年为长周期,前缀为"C/"。
  目前发现的彗星最短周期的是恩克彗星(2P/Encke) ,周期只有3.3年,远日点只有4AU(天文单位,1AU约1.5亿公里),因此这颗彗星的老家在火星与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
  人类首次发现的彗星是哈雷彗星(1P/Halley ),轨道周期为76年。其远日点为35.1AU,很显然其老家是在海王星轨道外的柯伊伯带。
  这颗"扫帚星"出现时,人们还不知道什么是彗星,因此将其视为怪物和灾星,认为会给人类带来战争、洪水、饥荒和瘟疫。但科学家们不信邪,很快计算出了它们的轨道周期,知道76年会回来一次,是一种自然现象。
  后来彗星越来越多,也就不足为怪了。
  海尔-波谱彗星(C/1995 O1 )是C/2014 UN271之前发现轨道周期最长的彗星,轨道周期为2533年。 该彗星于1997年4月1日过近日点,距离太阳约0.914天文单位,远日点约为370.8天文单位。这颗卫星显然来自比柯伊伯带更远的世界,已经算是奥尔特云的范畴。
  那里还是人类陌生的世界,迄今为止,人类飞得最远的无人探测器旅行者一号,每秒17公里的速度飞了快5年了,还只飞了223亿公里,距离海尔-波谱的老家还远着呢。
  2014年发现的C/2014 UN271,成为迄今为止发现的轨道周期最长彗星,它的远日点在54000 AU,也就是约8.1万亿公里,来回一次要450万年,这是来自几乎奥尔特云边际的彗星。科学研究认为,奥尔特云的边界距离太阳约1光年,也就是约63067AU。那么,C/2014 UN271会撞到地球吗?
  目前它正在高速向我们驶来,从目前的运动轨迹测算,科学家们认为,不会撞到地球。C/2014 UN271将会在2031年到达太阳最近的位置,但这个位置距离太阳约10.7AU,也就是约16亿公里,这是在土星的轨道之外,因此地球是安全的。
  但这毕竟只是目前运行轨迹的推算,问题是彗星本身就是被大天体引力扰动而拉扯进太阳系内轨道的天体,进入太阳系行星圈后,会受到各大行星的引力扰动,其运行轨迹会不会偏移呢?
  不过这颗彗星的轨迹很特别,并不是从黄道面过来的,而是"从天而降",就是几乎垂直太阳系黄道面而来,这足以说明这颗彗星是从奥尔特云而来。科学研究认为,奥尔特云是一个球面包围着太阳系,C/2014 UN271的轨道又一次为此提供了证据。
  这样这颗彗星就不会沿着海王星、天王星、土星、木星这些巨行星的轨道面移动了,因此主要是在太阳的引力牵引下而来,受到其他大行星的引力扰动就少很多。
  因此,C/2014 UN271彗星撞击地球的风险极小,各位可以安稳睡大觉。
  那么,到时候人们能够看到这颗彗星的光辉形象吗?遗憾的是,普通老百姓难以一观。因为当其进入近日点时,距离我们依然很远,在土星轨道之外。C/2014 UN271本身只是一颗直径约137公里的不规则彗核,距离太阳那么远,彗发彗尾即便有也不会很大 ,因此亮度很低。
  据科学测算,届时这颗彗星的亮度只有视星等16等,比冥王星亮度还弱,人类肉眼根本无法看到,必须用200毫米以上的望远镜才能够看到。因此,这颗彗星路过地球,只会是一个科学事件,普通人毫无察觉,该吃吃该睡睡。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讨论,感谢阅读。
  时空通讯原创版权,侵权抄袭是不道德的行为,敬请理解合作。

5米光学02星成功发射自然资源质量生态监测再添利器中国日报12月26日电2021年12月26日11时11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5米光学02星。卫星将与在轨的5米光学业务卫星组网运行,形成全球领先的业5米光学02星成功发射,助力自然资源生态监测澎湃新闻记者赵实12月26日11时11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5米光学02星。卫星将与在轨的5米光学业务卫星组网运行,形成全球领先的业务化对地光谱探测5米光学02星成功发射,我国自然资源遥感监测再添利器新京报快讯(记者张建林)12月26日11时11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5米光学02星,该卫星将与在轨的5米光学业务卫星组网运行。据了解,此次任务是长征关于对恐龙的3大误解,你可能没有听说过1。迅猛龙远比电影中的小很多人都看过侏罗纪公园,里面的迅猛龙高大凶猛,而历史上的迅猛龙就和现在的火鸡差不多大,是不是让你失望呢?而且迅猛龙的头型也和电影里面的差异很大,科学家从迅猛科学家们创造了迄今为止世界上最轻的镁同位素根据一项新研究,密歇根州立大学(MSU)的科学家们与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合作,帮助创造了迄今为止世界上最轻的镁同位素。在密歇根州立大学的国家超导回旋加速器实验室(NSCL)锻造的这种同研究提供新见解地震震源深度影响潜在的海啸威胁根据一项新研究,类似震级的地震可以引起大小不一的海啸。这种经常被观察到,但不被充分理解的现象阻碍了对当地海啸的可靠警告。由夏威夷大学马诺阿分校的科学家领导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见解,将地众所周知,超新星很危险,那我们距离它多远才算安全?离超新星的安全距离是多少?艺术家视角的超新星爆发。如果要从这样的超新星爆炸中生存下来,地球距离这颗超新星的安全距离应该是多少呢?请阅读本文知晓答案。图片来源史密森内幕离超新星的安全地球上的大部分氧气竟然不是来自树木?真相是海洋中的藻类植物是提供氧气的主要来源。地球上的氧气大多是以海洋中的藻类植物为主要来源,在地球诞生之初,氧气的出现是由海洋中的微生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之后随着氧气量的不断増加,国家航天局探月四期开启星际探测新征程下一步探索小行星南方财经12月27日电,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表示,国家已批复探月工程4期任务,中国航天正在一步一个脚印开启星际探测新征程。国吴艳华称,国家已经批复了行星探测工程,行星探测工程包括哈勃捕捉到孤独的螺旋星系UGC9391孤独的螺旋星系UGC9391在这张来自NASAESA哈勃太空望远镜的第三代广域相机(WFC3)的图片中显示了出来。这个星系距离地球1。3亿光年,位于靠近北天极的天龙座。在遥远的星系自然现象绚丽多彩的极光极光(Aurora),是一种绚丽多彩的等离子体现象,其发生是由于太阳带电粒子流(太阳风)进入地球磁场,在地球南北两极附近地区的高空,夜间出现的灿烂美丽的光辉。在南极被称为南极光,在
自然科学这种元素可能对地球上复杂生命的进化至关重要氧气是地球上生命的基本组成部分。大约25亿年前,随着大气中这种气体的激增,我们星球上的多细胞生命开始蓬勃发展。时机并非巧合,但氧气不能完全归功于此。根据一些科学家的说法,还有另一种世界上最大的撒哈拉沙漠有多深?挖空沙子会看到什么?站在宇宙中,我们可以看到美丽的蓝色星球。那是人类生存了数百万年的家庭地球。我们在地球上,不能真正理解地球的真面目,但站在宇宙中,地球的真面目清晰地出现在我们眼前。从眼前这个巨大的圆悟空号获得TeV以上能区迄今最精确宇宙线轻核能谱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时刻经受着来自外太空中高能粒子的轰击,这些粒子包括各种原子核正负电子高能伽马射线和中微子等,统称为宇宙线。宇宙线被认为起源于超新星爆炸的遗迹或黑洞吸积等极端天体,3。5亿年前,地球这场超长冻灾谁造成的?来源新华视点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中英德美等国古生物学者最新研究发现,种子植物的大规模繁盛是导致3。5亿年前地球超长冻灾的重要原因。这一发现为应对当前和未来的气空间站是如何诞生的?在诞生之前,又有哪些背后的故事?我们都知道,空间站是一种在近地轨道长时间运行,可供多名航天员长期工作和生活的载人航天器。这里面最有名的就是国际空间站了,它一天能环绕地球16圈,距离地球350公里,是目前太空中最大NASA探测器VIPER将在月球上寻找水和其他资源据外媒报道,作为阿尔忒弥斯(Artemis)计划的一部分,美国宇航局(NASA)正计划在2023年年底向月球发送其第一个移动机器人,以寻找月球表面和下方的冰和其他资源。来自挥发物极酶进化研究揭示了生物圈早期的氧合作用大约25亿年前,我们所在的星球经历了史上最大的变化。由地质记录可知,分子氧突然变成了可在任何地方自由使用。比如在含有氧化铁的带状铁地层中,大氧合事件(GOE)的证据就清晰可见,并在宋圭武猜想(20)现有地表构造可能与大洪水爆发冲涮密切相关宋圭武猜想(20)现有地表构造可能与大洪水爆发冲涮密切相关由于星球的循环旋转运动,会导致地球大洪水周期性大爆发。而每一次地球大洪水大爆发,地球都会进行一次重塑过程,尤其是地表。现有量子史话(13)1916年,爱因斯坦隐约看到了上帝在玩骰子上个视频我们讲完了玻尔索末菲的量化原子模型,按正常的情况,这个视频应该说德布罗意的物质波,不过我突然想起了一位我们很长时间没有提到的人,爱因斯坦。为啥还要再提爱因斯坦?因为他为量子古籍里面找极光揭示西太平洋磁异常演化地球宜居环境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地球系统46亿年演化进程中,正因为出现了偶极磁场,才改变了地球环境演化的进程,它与其他因素共同作用塑造了今天生机勃勃的宜居地球。同样祝融号成功落火4天怎么还没发照片回来?我国深空通信全球第二?我国2020年7月23日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带着祝融号一路向火星飞奔,终于在今年的5月15日成功在火星的乌托邦平原着陆成功。今天是5月19日,已经着陆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