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站在时间轴上看宇宙起源从古至今,再到未来

  时间与历史
  说起时间,人们往往想到的就是昨天、今天、明天,过去、现在、未来,也会想到运动和变化。《现代汉语词典》中的一个解释是,时间是物质运动、变化的持续性、顺序性的表现。这里似乎强调,运动和变化是时间的本质,时间的存在是因为运动和变化的存在,同时还强调了物质的运动和变化具有持续性和顺序性。这就意味着,一切事物必须依循时间的推进持续地、顺序地由过去变化到现在,再变化到未来,不能停留,也不能后退。由此,可以把时间视作一个数轴(见图1),从无穷远的过去,延伸到现在,再延伸到无穷远的未来。所有的事物和物质都在这个数轴之上顺序性、持续性地前进(运动)和变化,永不停歇。
  说到历史,人们往往会想到过往的事物。《现代汉语词典》的一个解释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另一个解释是"过去的事实或过去事实的记载"。其实这两个解释必须合起来看,因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既涉及过去、现在,也涉及未来,是关于整个时间轴的事情。而历史显然只涉及过去和现在,是基于"现在"这个时间节点往回看的事情(见图1)。这意味着:
  现象和事物必须先发生而且必须在现在之前发生,而后才能成为历史,未来的事物和现象不能成为现在的历史,现在发生的事物和现象也不能成为古人的历史。
  过去的事实可以成为历史,但未经(任何方式)留存和记录下来的则不能构成历史。
  记录留存的历史,因为记录和留存的水平以及后人解读认识方面的原因(不一定是科学客观描述式的记录,如神话、传说),一定不是曾经现象和事物的完全真实再现,只能是后人的重构。
  图1 时间和历史
  人类与时间
  不管是相信进化论,还是相信神造说,人类都是由古人到今人,一辈辈繁衍而来的,也会再一辈辈繁衍到未来。这过去的一辈辈和将来的一辈辈,对应着时间轴上持续、顺序向前的一段段时间,将不同时间段的人进行命名,就形成了古人、今人和未来人,他们共同构成"人类的一生"(见图2)。
  图2 人类的一生
  但是,说起"人类的历史"(基于今人的时间节点,往回看),就只是古人和今人的事了(见图3)。近当代的考古、地质等科学,带给我们更多了解人类过往历史的手段和方法。它们的成果已经明确地告诉我们,从掌握石质工具或火种等算起,人类已经经历了两三百万年的历史;从可以加工陶器算起,人类已经经历了两三万年的历史;从创制文字算起,人类已经经历了5000多年的历史;从最早有记录地解释宇宙起源算起,人类已经经历了3000年左右的历史;从确立"日心说"算起,人类已经经历了500年的历史;从发现原子算起,人类经历了300年的历史;从提出量子理论开始,人类经历了100年的历史。至于未来还会经历什么样的历史,那只有未来人才能知道。
  图3 人类的历史
  知识、科学与时间
  所谓知识,就是人类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在人类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人类不断增加着对世界的了解和认识:在原始人时代,当人类发现石头可以砸碎骨头时,就获得了一点知识;在古希腊时代,当人类发现,金和银的密度不同时,又获得了一点知识;到了近代,当人类发现,有些元素会发出放射性物质时,也获得了一点知识……只是当原始人类发现石头可以砸碎骨头时,还不知道密度和强度的知识;当古希腊人知道金和银的密度不同时,还不知道有些物质有放射性;而今天的人既知道石头能砸碎骨头,也知道金银的密度不同,还知道铀等物质具有放射性,只可惜的是,今天的人却不能知道未来人会发现的新知识。
  可见,人类的知识如同人类的一生一样,沿着时间轴线持续性、顺序性的积累生长,从最初的知识种子开始发芽,慢慢变成小小的树苗,又历经无数岁月变成如今的一棵大树,但这个大树还在生成,远没有到达尽头(见图4)。
  《现代汉语词典》里对科学的解释是:科学是反映事物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可见,科学的本质是知识。这就意味着,科学和知识一样会随着人类的一生,沿着时间轴线从古到今,再到未来持续地、顺序地变化长大,直到穷尽宇宙的奥秘(见图4)。
  图4 人类的知识与科学
  真理、知识与时间
  所谓真理,就是宇宙的真正奥秘,比如宇宙运行规律。5000年前宇宙运行遵从着同样的规律,但人类没有找到;2000多年前宇宙运行遵从着同样的规律,但希腊的先哲们提出了"地心说";500年前宇宙运行遵从着同样的规律,但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300年前宇宙运行遵从着同样的规律,而伽利略、牛顿等人接续努力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100年前宇宙运行仍然遵从着同样的规律,但爱因斯坦又提出了广义相对论;或许100年、300年、500年后,甚至1000年、1万年后,还会有更多的科学家不断地发展和揭示出更准确的宇宙运行理论。
  但不管怎样,宇宙仍然会一以贯之地遵从着过去亿万年到未来亿万年都相同的运行规律,这个宇宙的运行规律从过去到现在,再到将来都将是不变的,所变的只是时间轴上不同时间节点的人对它的认识和理解。可见,真理与人类的知识(科学)不同,它随着时间轴的前后移动,并不会变化,而人类的知识只能随着时间轴持续性并顺序性地增长,最多到未来能够无限接近真理(见图5)。
  图5 时间、真理与人类的知识
  宇宙起源、人类的认识与时间
  1. 宇宙起源问题的初次(古代)解答
  宇宙从哪里来,为什么有日升月落、四季变换,为什么有物种万千和芸芸众生?古人最早探求这个问题的答案。不同的是,他们不能像今人这样从父辈那里继承更多的现成知识,而是要自己回答这样的问题。他们不断地探寻答案,他们从电闪雷鸣中寻找答案,他们从江河枯溢中寻找答案,他们从山崩地裂中寻找答案,他们从鸟儿孵化中寻找答案,他们从草木荣枯中寻找答案,他们从山火生灭中寻找答案,或许是经历了千年万年的历史,他们也没有找到一个能够合理解释宇宙起源的答案来。终于有一天,盘古开天地的假设从某个人的脑海里萌发了,在他的假设里,宇宙本来混沌一片,如同卵形,中间是卵黄,就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好似卵黄变化成鸟儿一样,盘古诞生了。盘古不断地长大、长高,撑破了"蛋壳",撑开了天和地,盘古呼出来的气,形成了风和云雨,盘古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很多年后,盘古死了,而他的眼睛、身躯、血肉、毛发变成了人们所见到的日月星辰、山川原野、江河湖海和花草树木,为人类和各类动物形成了美丽的家园。就这样,在这个人的脑海中人类"第一次"构想和假设出了宇宙起源的可能图景(见图6)。
  中国人的"盘古开天地",与犹太人的上帝造就说、古希腊的卡俄斯造就说等,都是人类最早时刻针对宇宙起源问题探索出来的答案,也是在他们的时代所能给出的最恰当的解释,也就形成了当时的人们对该事物的最早的理解,构成了当时人的知识。当然,在古代的中国,名为老子的人仍然非常哲学地提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宇宙起源学说,之后孔子在为《易经》作传说,也指出了"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宇宙起源说,他们摆脱了对于神的依赖。可是他们的学问其实是玄学,仍然属于难以明确解释的情形。
  2. 宇宙问题研究的降级
  之后的2000多年里,对于宇宙起源,人类除了神话传说和老子的玄学、孔子的易学外,再也没有人提出创新性的猜想和假设来,对于宇宙的研究降级了,转向了宇宙的构造与运转规律上(见图6)。
  古希腊最早的时候,人们通过肉眼观察,认为天是圆的,地是平的。可是后来的一些学者,通过观察月食的形态、北极星同一时刻在南北不同地方的高度不同,推理出大地应该是球形的。进而在1,2世纪时,西方人构建了日月星辰围绕地球转动的"地心说"理论(资料显示也有人提出了"日心说")。与此同时,当时的中国人也提出了"天圆地方说"以及"天地之体(宇宙),状如鸟卵,天包地外,犹壳之裹黄"的"浑天说"。
  此后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岁月,"地心说"受基督教的影响,一直在西方占据着主导地位。直到大航海时代随着1522年麦哲伦的船队完成了首次环球航行,人类才第一次从实践中知道,地球是球形的。而到1543年,由哥白尼通过临终前出版的《天体运行论》才再次提出了"日心说",对曾经的"地心说"理论进行挑战。直到17世纪望远镜等观测工具的发明,人类才开始有能力更确切地观测月亮、行星、太阳等星球,终于在事实上证明了"日心说"的"正确性"。
  虽然,1584年,意大利人布鲁诺就已经明确提出宇宙是无限的,恒星都是遥远的太阳,太阳只是无数个恒星中的普通一员。并且1750年,英国天文学家赖特就指出,银河和所有观测到的恒星构成一个巨大的扁平状天体系统,由于太阳连同地球位于这一系统的内部,从不同方向观测才看到了银河和离散分布的点点繁星。但1785年,英籍德国天文学家威廉·赫歇耳利用他自制的当时世界上最大的46厘米望远镜,通过长期的实际观测,并经过精心的分析研究,建立了第一个银河系模型时,太阳仍然位于当时人们所认识的宇宙范围——银河系的中心。由于赫歇耳个人在当时的威望,这一观念一直维持了130余年之久。直到1917年,美国天文学家沙普利通过对银河系内天体分布的分析,确认太阳并不位于银河系的中心,而是处于相对说来比较靠近银河系边缘的地方,从而纠正了赫歇耳银河系模型的错误,才真正推翻了"日心说"。
  1923年10月6日,哈勃利用当时世界上最大的2.5米的望远镜对仙女星云进行了观测,结果发现能够将仙女星云边缘的一颗一颗星分辨出来,同时又推算出仙女星云离开我们是225万光年,因为这个距离远远超过银河系的大小,所以仙女星云就成了仙女星系了,它实际上是比银河系还大的星系。于是人类对于宇宙的认识又大为扩展了,宇宙的大概模样就进一步清晰了,就是宇宙中存在着无数个像银河系一样的大星系,每一个大星系又存在无数个太阳系一样的小星系,而这些小星系共同围绕着大星系的中心运转。于是,到了这个阶段,人类似乎可以对宇宙的起源进一步进行解释了。
  3. 宇宙起源问题的第二次(现在)解答
  1927年,比利时天文学家勒梅特首次提出了宇宙大爆炸假说时,终于时隔2000多年,人类再一次就宇宙的起源问题进行了"科学"而大胆的解读。1946年,美国物理学家伽莫夫正式提出了宇宙大爆炸理论(见图6)。依据宇宙大爆炸理论,宇宙是由一个致密炽热的奇点于约140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后膨胀形成的,后来科学家们也通过研究推算出了宇宙不同时刻各类星系、星球诞生演化的过程和结果,为宇宙万物的形成做出了更为科学且合理的解释。而且这个理论得到了发现的一些现象的支撑,并解释了一些现象的发现,如宇宙红移、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以及引力波等现象。
  4. 宇宙起源问题的"第三次"(未来)解答
  那么,我们是否最终解释了宇宙起源的问题呢?或许仍然会像哥白尼的"日心说"推翻曾经的"地心说"一样,宇宙大爆炸理论只是最终发现宇宙起源奥秘的另一个中间结论或过程。毕竟,人类还没有走出太阳系甚至地月系,黑洞、暗物质、超新星爆发等宇宙现象,还没有深入的了解。相信沿着时间轴线向前走,人类的观测技术和手段会不断进步,未来的人一定会更进一步了解宇宙秘密,也一定会提出新的宇宙起源理论,那一定是比目前的宇宙大爆炸理论更接近真理的理论,甚至会有很多次理论革命,不过这是现代人所不能知道的了,但可以将其统称为"未来宇宙起源理论"(见图6)。
  站在时间轴的三个节点上看"宇宙起源理论的一生"
  1. 宇宙起源理论的一生
  可以畅想描绘一下人类一生探索宇宙起源的科学发展历程,古人通过艰辛的探索和思考,创造性地提出了"盘古开天地"等假说(神话),今人基于过去无数科学家的辛苦创造与发现,提出了"宇宙大爆炸理论",未来人会在更多的科学家的努力探索基础上,提出更新的"未来宇宙起源理论",最终揭示了宇宙起源的真正奥秘。这三个理论分别是古人、今人和未来人针对同一个科学问题探索出来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答案,它们一起可以算作"宇宙起源理论的一生"(见图6),其中,"盘古开天地"是起点,"宇宙大爆炸理论"是中间过程(中间节点),"未来宇宙起源理论"是终点。
  图6 宇宙起源理论的一生
  2. 在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节点上看宇宙起源理论
  时间轴上有三个节点,分别是古代(过去)、今天(现在)和未来。可以大胆地进行想象,如果回到过去,变成一个古人,当首次创造性地解释宇宙的起源时("盘古开天地"等),是否会有成就感,还是会觉得儿戏?其实,就古人而言,他们只能了解古代的知识,并不能了解到后来的科学进步,所以"盘古开天地"的假设,对他们而言,一定是伟大的创举,算得上古人对于宇宙认识的"真理"(基础认识)(见图7)。也可以大胆地进行想象,如果古人能够穿越到当代,他接受到如今的科学成就和宇宙大爆炸理论,他是否还会觉得"盘古开天地"的提出,仍有成就感?估计他们也会同今天的人一样,将之视作"神话"(见图7)。
  进而,还可以想象,如果我们穿越到未来,了解了更多的未来的科学知识,发现了宇宙起源真正的奥秘,提出了"未来宇宙起源理论",我们是否还会觉得"宇宙大爆炸理论"仍然值得信服?估计会像看待哥白尼的"日心说"一样,认为其相比"地心说"虽然有进步,但非常不正确,仍然有很多错误假定和猜想。在未来,如果 "盘古开天地"仍被视作神话,那么"宇宙大爆炸理论"也极有可能被视作宇宙起源的"第二代神话"(仅从偏离事实的角度而言)(见图7)。
  图7 在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节点上看宇宙起源理论
  人类,自然是无法穿越的,因为所有的物质运动及变化伴随着时间推进是具有顺序性的,但是,我们不妨学会以未来人的视角来审视现在,来观察人类、社会、科学和宇宙,只有这样才能更清楚地认识人类自己和人类自己的知识,既不会被过去的一些问题和知识所迷惑,也不会被如今的一些问题和知识所迷惑,能够找准人类、社会、科学发展的正确方向,实现自己的人生成就。
  作者:李志忠(中国旅游出版社综合编辑室副主任)
  往期精彩回顾
  |单身蛙到底是如何找对象的?或许母胎solo们可以学习它们的执着……
  |研究揭秘:新冠患者的死亡原因究竟是什么
  |HPV疫苗企业股价大跌!背后原因与世卫组织这则消息有关
  |世卫组织:这部分女性,接种一次HPV疫苗足够
  -扫码阅读更多科学家的故事-
  科技发展的背后离不开科技工作者的奉献
  阅读"科技工作者"

想健康地活到200岁?这4项技术突破可能圆你的长寿梦出品放牛班的秘密花园来源快公司编译Sail2008责任编辑Sunnisky风险投资家SergeyYoung在本文中写道基因工程再生医学可穿戴设备和人工智能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对抗衰IPCC报告全球变暖趋势已无法阻止,但仍有机会避免最糟糕结果出品放牛班的秘密花园来源NYTNPRBBC编译Sail2008责任编辑Sunnisky联合国新发布的一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科学报告称,未来30年的全球变暖趋势已无法阻止,但仍有机会避大脑可能拥有微生物群?在近日举行的2018年神经科学会议上提交的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查看了人死亡后脑组织切片的高分辨率图像,从中发现了细菌的迹象。美国亚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的研究人员说,这一发现只是初步可帮助盲人避开障碍物的人工智能控制鞋奥地利公司TecInnovation最近推出了智能鞋,该鞋使用超声波传感器帮助视力障碍患者检测最远4米远的障碍物。这款智能鞋被称为InnoMake,旨在成为世界各地数百万人赖以安全窗外的月桂写作间隙总是无意间瞧见它它很早已经漫过了窗台亭亭玉立宛如当年的你回想起当年你栽下它时的样子那甜甜的笑那认真时微微蹙起的眉毛笃定的神情精致的面容就如影像一般时常出现它所在的地方你若在世界人口总数是多少?2100年将达112亿根据联合国人口基金会的数据,2021年截止发稿为止,世界人口总数已达78亿,年人口增长约为9300万,年人口增长率为1。7,因为社会观念的改变,这其中欧洲美洲和亚洲的中日韩人口增长泰晤士高等教育发布世界大学排名清华北大并列亚洲第一。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社柏林9月2日电(记者彭大伟)在2日公布的2022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结果中,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并列排名第16位,并列亚洲地区高校第一。这也是中国大美国十大未解悬案开膛手杰克震惊中外有一些未知事物会让人非常不安,也有一些未解之谜,让人会毛骨悚然。其实有很多悬案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在美国有十个悬案,到目前为止一直没有解答。这十大悬案非常奇特,并且就像是威胁一样,有莽山烙铁头蛇,被誉为蛇类的大熊猫莽山烙铁头蛇是谁发现?什么时候发现的?莽山烙铁头蛇被誉为蛇类的大熊猫,科学家研究发现,莽山烙铁头蛇是生活在侏罗纪时代的动物,一直繁衍至今,经过了无数气候变迁,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马拉松跑全程是多少?长达42。192公里(最快两小时跑完)马拉松跑相比其他的赛跑来说,路程是非常长的,也是国际上普遍认可的长途赛跑,基本上全程的距离约等于42。1公里左右,一般人即便是将它全程跑完也是非常困难的,那么马拉松跑到底是什么样呢武则天造了17个字,被废除了16个,仅有1字流传至今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被公认的正统女皇帝,武则天的一生极具传奇色彩,以至于众多的文学影视作品都围绕她进行创作。作为打破父系氏族社会以来男性占据主导地位的第一人,武则天要想稳固自己的皇权
旋律撞车案例之二,飞鸟和蝉VS不能说的秘密最近,飞鸟和蝉这首歌大火,听了一下,旋律似曾相识,比较了一下,发现和不能说的秘密可以做个分析。跟着感觉走,副歌有旋律撞车可能,话不多说,上谱。飞鸟和蝉副歌不能说的秘密副歌副歌第一句旧文之十九,无为而治古人云,治大国如烹小鲜,如今烹小鲜算容易了,所以按古人的说法治国也该容易了。历史如镜,可参照的东西多了,不会只留下故事,看起来国家要持续强大,正义的目标似乎不可少,一个正义的国家必我尝试发明了一个简单又合理的中国象棋规则我尝试发明了一个简单又合理的象棋规则。新发明的这个中国象棋规则既简单又合理,可以秒杀现有规则。这几天偶然关注了一下深受象棋软件狂虐的中国象棋,想起我以前写过一篇文章,参照围棋禁全同试管婴儿技术真的可以定制婴儿吗?你想要头发棕色的还是金色的?你喜欢高的还是矮的?有趣的还是聪明?女孩还是男孩?你想让他们成为肌肉发达的体育健将吗?还是一个苗条而聪明的书呆子?当您完成选择后,和爱人前往医院生殖医学反重力装置今天突然想起了一个小学的知识点,发现这个知识点可以造反重力装置。这个知识点是带电体可以吸引纸屑。原理带电体可以形成发散状电场,该电场可以使纸屑内的电荷重分布,带电体的异种电荷会向带结构缺陷在商用锂离子电池中扮演的角色研究背景锂离子电池(LIBs)因为其能量和功率密度高循环周期长环境友好等优点,已成为最前途的电动汽车储能配置之一。而为了满足日渐提高的加速功率和续航里程的要求,大量锂离子电池通过并美媒称中美角色互换,中国筑起一条针对美国的岛链,地点就在南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美国一跃成为全球超级大国,凭借超强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美国可以轻松地对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施加影响力,这一点从美国在海外拥有的军事基地就可以看出来。根据美国军方发角色互换!055大驱编队开进美专属经济区,胡锡进扩核也要加快最近这段时间,人们听到的都是美国及其盟友的作战舰艇袭扰中国南海海域的消息,看上去美国仍然有着全球海域的绝对控制权,然而要把中国海军当成是人畜无害的小白兔那就太天真了。经过几十年的厉奇葩说之维度维度的概念太高深,很难让人理解。更主要的是,罗辑上讲不通。所以,我以我自己的理解,对维度这一概念,重新做出我自己的定义。所谓一维,就是一个点。辟如一粒砂子。所谓二维,就是一个面。辟秩序论(一)必须坚持一党专政一个王朝的灭亡,是从秩序的崩塌开始的,一个王朝的建立,是从建立新的秩序开始的。一个兴盛的时代,必定是秩序得到了有力维护的时代。秩序在人类的社会中具有无比重要的地位,他决定了一个国家如果这7辆停产的汽车在2021年卷土重来,会是什么样子?时间是对事物伟大与否的最好检验。无论是时尚产品设计电影还是其他媒介,过去的东西总能回到我们的文化中,经典作品经常重现,复古品再次成为潮流。汽车行业也不例外,老款车型再次流行起来,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