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每天解读一本书登月第一人尼尔阿姆斯特朗的一生

  今天为大家解读的这本书叫《登月第一人》,副标题为尼尔·阿姆斯特朗的一生。1969年7月16日,有超过100万美国人聚集在烈日炎炎的佛罗里达海滩,观看不远处肯尼迪航天中心的火箭发射。这不是一次普通意义上的火箭发射。土星五号火箭搭载的阿波罗11号飞船将载着人类第一次踏上月球的土地。几天后,全球有超过6亿观众通过电视直播见证了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登月的历史性时刻。他走下登月舱的旋梯,在月球表面踏出了人类的第一个脚印。从此登月第一人阿姆斯特朗这个名字便被世界所熟知。
  那么,阿姆斯特朗为什么能成为登月第一人呢。人类首次登月又遭遇了怎样的危险时刻?登月第一人之争背后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今天的这本《登月第一人》将为你详细揭秘。本书作者詹姆斯汉森是美国科学与技术史专家,奥本大学历史学荣誉教授,曾任美国宇航局历史学顾问。他曾写过12本航空航天史方面的著作,并两次被提名普利策历史类著作奖。这本《登月第一人》是阿姆斯特朗唯一授权的个人传记,是汉森在对阿姆斯特朗及他的家人进行大量采访后写成的。2018年,由本书改编的同名电影上映,并获得了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下面就分四个问题为你讲解本书的主要内容。
  第一特朗是怎么成为登月宇航员的?
  第二,阿姆斯特朗是怎么登月的?遇到了什么危险?
  第三,登月第一人之争背后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第四,登月成功后,阿姆斯特朗过着怎样的生活?
  下面就来讲讲本书的第一个问题,阿姆斯特朗是怎么成为一名登月宇航员的?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从美苏的太空争霸讲起。随着二战结束,冷战开始,美苏两国一直在暗暗较劲,寻求可以威慑对方的手段。发展航天技术便是最重要的手段之一,这不仅可以秀肌肉,展示自己先进的科技,还能暗示自己可以在太空中通过核武器精确打击对手。而在太空争霸领域,苏联一开始走在了前面。
  1957年,他们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一号,又在1961年把宇航员尤里加加林送入了太空。这都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为了赶上苏联,1961年美国总统肯尼迪上任后提出了阿波罗计划,决心要在20世纪60年代末之前率先登上月球。阿波罗计划是美国的第三个载人航天工程。在此之前进行的水星计划和双子星计划,他们已经成功把宇航员送入太空。为了让阿波罗计划完成登月任务,美国倾尽了全国之力。这项工程有40多万人直接参与,前后花费超过240亿美元。除了攻克一系列技术上的难题外,航天员的选拔也至关重要。
  1962年,时年32岁的尼尔阿姆斯特朗入选了美国宇航局的宇航员队伍。这些美国早期的宇航员大部分都来自小镇。有研究表明,小镇的成长环境有助于塑造一个宇航员。小镇的生活虽算不上富裕,但足以让他们小时候能接受足够的教育。更重要的是,与那些大城市不同,小镇的人们打小起就能吃苦,并善于独立思考和做决定。这对于在太空中时刻需要处理突发状况的宇航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阿姆斯特朗也是个小镇孩子。1930年8月5日,他出生在俄亥俄州一个叫斯莫维尔的小镇。他的父亲是一名公务员,在俄亥俄州各地轮流任职,因此阿姆斯特朗童年时期在小镇间搬过十多次家。儿时的阿姆斯特朗虽然比较沉默内向,但非常喜欢户外活动。六岁时,他第一次坐飞机,就对飞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在家中用木头、纸盒、电线做成飞机模型,并用电风扇形成一个风道,让飞机模型飞上天空。15岁时,阿姆斯特朗用打工挣的钱报了飞机驾驶课,并在第二年取得了学生飞行员执照。有意思的是,这位少年还没有取得汽车驾照时,就已经能在天空中驾驶飞机了。1947年17岁的阿姆斯特朗进入普渡大学学习。对于飞机的痴迷,让他选择了航空工程学专业。为了获得奖学金,他参加了霍洛威计划,这是美国海军跟一些大学联合开展的奖学金项目。
  参加这个计划的大学新生要先在学校两年课,然后到美国海军服役三年,再回到大学完成剩下两年的学习。通过这个项目,阿姆斯特朗不仅学到了扎实的航空器设计与制造的基础知识,还在海军获得了驾驶飞机的实践机会。服役期间,阿姆斯特朗加入了猎鹰中队。这是隶属于美国海军的一个飞行战队,在这里,他不仅接受了严苛的战斗机驾驶训练,还参加了朝鲜战争。在残酷的朝鲜战争中,猎鹰中队的许多飞机被击落,伤亡惨重。1951年9月,阿姆斯特朗驾驶的飞机就曾被击落坠毁,幸好他及时弹射,跳伞逃生落在了一片水田里,除了摔断尾椎骨外,生命并无大碍。由于在猎鹰中队表现出色,阿姆斯特朗荣升海军中尉并回到普渡大学完成了剩下两年的课程,随后他成为爱德华兹空军基地的一名试飞员。20世纪50年代是世界飞机设计技术高速发展的时期,新型飞机不断出现,不断尝试突破人类飞行速度与高度的极限。在美国,位于加州的爱德华兹空军基地是研究和试飞新型飞机的中心。来到爱德华兹基地后,阿姆斯特朗不但完成了南加州大学研究生课程的学习,还成为了空军基地最年轻的试飞员。他试飞了多种新型飞机,比如X-15型飞机,这是一种用火箭发射的飞机,它不仅速度极快,还达到了飞机能飞行的极限高度。普通飞机最高只能飞到十几公里。但利用强大的火箭推力,X-15型飞机可以飞到80公里。约相当于九个珠穆朗玛峰的高度,这也是太空的边缘。
  由于表现出色,1962年32岁的阿姆斯特朗被美国空军宣布成为六名飞行员工程师之一,还是其中最年轻的一位。正当他的试飞生涯前途无量时,阿姆斯特朗却做了一个让大多数人意想不到的决定,那就是离开空军基地,参加美国宇航局宇航员的选拔。阿姆斯特朗做出这样的选择,一方面使他希望能飞得更高,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家庭变故。1956年26岁的阿姆斯特朗刚从大学毕业就与相恋多年的女友珍妮特伊丽莎白希伦结婚。婚后,他们很快有了三个孩子,埃里克、凯伦和马克。其中凯伦是唯一的女儿,也是最疼爱的孩子,然而不幸却降临在这个小女孩身上。有一天,两岁的小凯伦在人行道上忽然摔倒,然后便口眼歪斜,高烧不退,被诊断出患有神经胶质瘤。这是一种长在脑干上的恶性肿瘤,即使在今天,这种肿瘤依然是医学界没有攻克的难题。尽管经过了全力医治,小凯伦还是在半年后离开了人世。这一天是1962年1月28日,恰好是阿姆斯特朗与珍妮特结婚六周年的纪念日。一向沉默的阿姆斯特朗并没有表现出过度的悲伤。他把所有的痛苦都埋在心里,去参加了美国宇航局宇航员的选拔。
  在这个问题上,阿姆斯特朗从未透露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不过,阿姆斯特朗的妹妹琼认为小女儿的去世促使阿姆斯特朗把精力投入到一些非常积极的事情上,他正是在此时开始了太空计划。或许,从美国西部的加州来到东部的佛罗里达州,阿姆斯特朗是想让自己和家人远离那个伤心之地。1962年的阿波罗宇航员选拔仿佛就是为阿姆斯特朗量身定做的。这次选拔有几个重要的指标,第一,身高不超过1.82,年龄不超过35岁。第二,至少需要有大学物理、生物学或工程学的本科学位。第三,要担任过试飞行员,担任过高性能飞机试飞员者优先考虑。阿姆斯特朗不仅三个条件完全符合,还是第三个条件优先考虑的对象。毕竟,阿姆斯特朗曾经驾驶过火箭飞机到过太空的边缘。再通过严格的身体测试后,他顺利进入了美国宇航员的队伍,也离登月更进了一步。要登上月球,入围的宇航员们首先得经过失重、超重、强震动、强噪音等多项训练。在训练中,阿姆斯特朗是表现最为优秀者之一。太空经历也很重要,和阿波罗计划并行的双子星计划就把许多宇航员先后送入了太空。比如在1966年3月,阿姆斯特朗就参加了双子星八号的飞行任务,和另外一名宇航员大卫斯科特一起进入太空,并担任了这次任务的指令长。这次任务的主要目的是对飞行器的交会对接进行测试。不过,入轨后的双子星八号和已经在轨道中运行的爱情那号对接后却发生了严重的故障,两个飞行器迅速翻滚旋转,并逐渐加快失控,这是十分危险的。
  如果飞船旋转速度达到每秒360度,宇航员就可能会逐渐视线模糊并失去意识。阿姆斯特朗迅速决定将两个飞行器分离,并操纵双子星八号成功返回了地球。阿姆斯特朗的首次太空任务虽然失败,但他在关键时刻的冷静和果决让这次任务没有出现更大的损失,为她加分不少。综合考虑身体与心理因素,1969年初阿姆斯特朗最终被美国宇航局确定为登月的第一人选,并于1969年乘坐阿波罗11号和巴兹奥尔德林、迈克尔科林斯一起执行登月任务。以上就是本书的第一个问题。
  阿姆斯特朗从小热爱飞行,在大学毕业之后成为了美国爱德华兹空军基地的一名出色的新型飞机试飞员。1962年,美国宇航局招选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凭借优秀的履历与素质成为了登月宇航员。这是个人的极大荣誉,同时也意味着巨大的风险。下面我们就来看本书的第二个问题,阿姆斯特朗是怎么登月的?遇到了什么危险?飞行从来都是和危险相伴的,阿波罗计划更是让宇航员们不得不直面事故与死亡。1967年1月27日,阿波罗一号飞船未发射进行最后的准备时发生了意外。三名宇航员维尔基尔-格里森、爱德华-怀特和罗杰-查菲 刚刚进入驾驶舱。
  飞船就燃起了熊熊大火,三人瞬间丧命。事后调查发现,一根电缆因磨损产生了电火花,引燃了飞船中的泡沫填充物,导致了这场悲剧。而驾驶舱中充满了纯氧,在几秒钟内让整个飞船都燃烧起来。三名宇航员没有任何逃生的可能。这场事故让阿波罗计划不得不暂停,阿波罗一号至三号飞船的飞行计划因这场事故被取消。不过,为了先于苏联登上月球,阿波罗计划并没有停止。美国宇航局迅速对飞船进行了1341处设计变更,还对飞船驾驶舱内所充的气体进行了调整,由100%的纯氧变为60%的氧气、40%的氮气。这样即便是驾驶舱着火,火势也不至于瞬间失控,宇航员们还有灭火的时间。这次事故让阿波罗四号到六号飞船进行的是无人飞行试验。直到阿波罗七号飞船起,美国航天局才重新恢复载人飞行试验。从阿波罗七号到十一号,人类分四步登上了月球。第一步,宇航员乘坐的飞船由火箭发射升空,进入环绕地球飞行的轨道。阿波罗七号完成的就是这项任务。第二飞船摆脱地球引力,进入地月转移轨道,直奔月球而去。这个过程大约需三天。飞船到达月球附近之后,再次变轨,围绕月球进行飞行。阿波罗八号和九号完成的是这一步。第三,登月宇航员进入登月舱后与主飞船分离。不断下降高度接近月球表面。阿波罗十号完成了这项测试,登月舱距离月球表面最近时只有一万五千米。最后,这最难和最危险的第四步由阿波罗十一号来完成,那就是顺利降落在月球表面。
  阿波罗十一号的主飞船被命名为哥伦比亚号,登月舱被命名为老鹰号。哥伦比亚是美国的旧称,而老鹰是美国的象征,在美国的国徽上也能看到他。老鹰号这个名字也是阿姆斯特朗起的。他自然也希望登月舱飞得像鹰一样平稳,顺利降落在月球表面。不过,他对危险也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在登月飞船发射之前,阿姆斯特朗曾私下表示,我的直觉是,虽然我们有90%的机会安全返回地球,但实际上我们只有一半的机会能够实现着陆。1969年7月20日,在阿波罗十一号飞船成功发射四天后,老鹰号登月舱顺利与主飞船分离,不断下降,高度接近月球表面。人类的首次登月终于在全世界电视观众的关注下,来到了最关键的一步,降落月球表面。按照计划,宇航员迈克尔柯林斯将驻守在阿波罗十一号主飞船上。阿姆斯特朗作为指令长和巴兹奥尔德林乘坐老鹰号登月舱降落月球表面。降落的危险来自对可能发生情况的未知。虽然阿波罗十一号计划将落在静海地区,也就是月球上一片地势开阔又平坦的地带。但在围绕月球进行高速飞行的过程中。
  如果错过下降和着陆时机,就有可能撞上山峰,或者跌入巨石堆里,机毁人亡。而在月球上不能使用地球上的高度仪,因为高度仪是以地球上的大气压强为基础来测距的,完全依靠地面指挥人员的指挥也不现实。因为月球距离地球遥远,信号有延迟且经常中断。指令长对于突发情况的瞬时判断和及时操作就至关重要。在老鹰号登月舱降落在月球表面前有十秒钟最为关键,被称为亡者地带。亡是死亡的亡。之所以这么称呼这十秒钟,是因为在十秒钟内,为了让高速飞行的登月舱减速,几乎要耗尽所有的燃料。如果这十秒钟前发生故障,登月舱还能重返主飞船。
  如果这十秒钟以后再发生故障,登月舱只能听天由命,很可能坠毁。而老鹰号偏偏是在接近这个时段时出现了状况。在亡者地带到来前20秒,紧急报警信号忽然响彻了登月舱,气氛一下子紧张了起来。这个报警信号其实是由于计算机要处理的数据量过大,数据溢出造成的,并不代表登月舱发生了故障。可当时的人不知道。在当年的录音资料中,我们依旧能感受到当时气氛的紧张。地面指挥员用极其颤抖的声音向阿姆斯特朗下指令,忽视警报继续降落。他对于安全与否也并不完全确定。此时的阿姆斯特朗是拥有自主决定权的,他可以选择终止任务,但他毫不犹豫地服从命令,继续让登月舱降落进入亡者地带。此时,位于肯尼迪航天中心的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几分钟后,阿姆斯特朗报告休斯顿,这里是静海基地,老鹰号已着陆。瞬间,中心爆发出激烈的掌声,全世界的电视观众也见证了这历史性的时刻。而阿姆斯特朗记得,他当时唯一的反应是,到目前为止,一切都很顺利。之后,他只对奥尔德林说了一句:"我们可以继续了。"当天下午五点,两人开始为走出登月舱做准备。他们花了三个小时,主要都花在了背上背包,戴上头盔和手套,准备舱外活动所需的物品之上。
  因为登月舱为了减轻重量,设计得非常狭小,而且舱壁非常薄,很容易受破坏甚至只要一支铅笔就能穿透舱壁,因此他们必须小心翼翼。舱门打开后,阿姆斯特朗后退着爬出登月舱狭小的舱门,先是脚出来再就是后背的背包。美国东部时间7月20日晚上10:56:15,阿姆斯特朗走下了悬梯,用左脚在月球表面留下了人类的第一个脚印。并且说出了那句著名的话"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阿姆斯特朗所说的英文原文是"This is a small step for me, but a big step for mankind。"细心的听众会发现,按照语法,Man的前面应该有一个冠词啊。阿姆斯特朗说这句话的声音虽然平静,但从这个细节还能看出他的内心是有多么紧张激动。老鹰号在月球表面停留了21小时36分钟。期间,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在月球表面上进行了2小时31分钟的月面行走。他们拍摄了大量的照片,利用仪器进行科学测量,采集了部分岩石和土壤样本,并把一面美国国旗留在了登陆点。7月24日,阿姆斯特朗和他的两个同伴回到地球,受到美国民众英雄般的欢迎。在纽约,有400万人参加了欢庆游行集会,这是美国历史上参与人数最多的游行集会。美国人欢庆彻底打败了苏联人。其实,就在阿波罗十一号发射前半个月,苏联还在为登月作最后的努力。不过,他们的火箭在升空后几秒钟便发生了剧烈爆炸,宣告了苏联登月竞争中彻底失败。
  从月球归来的阿姆斯特朗成了全世界的明星,并被冠以了登月第一人的称号。相比之下,在阿姆斯特朗之后出舱踏上月球的奥尔德林就没有那么受人瞩目了。那么,为什么是阿姆斯特朗先于奥尔德林出舱?
  下面我们就来看本书的第三个问题,登月第一人之争背后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阿姆斯特朗认为,他能成为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更多的是靠运气。这所谓的运气,就是宇航员们的飞行排序。自阿波罗七号载人飞行开始,每次任务都有三名宇航员乘坐阿波罗飞船进入太空,并且有三名备选宇航员。他们都是宇航员中的佼佼者,由于短时间内不可能让一名宇航员进入太空两次。阿姆斯特朗刚好排到阿波罗十一号进行飞行,确实有运气的成分。1969年1月,也就是阿波罗十一号发射半年前,首次登月任务的三名宇航员确定,也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阿姆斯特朗、奥尔德林和科林斯。由于科林斯会留在主飞船内,那么登月第一人之争就在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之间展开。作者认为,阿姆斯特朗能战胜奥尔德林,第一个踏上月球,就绝不是运气问题了。实际上,起初美国宇航员并没有确定谁将成为登月第一人。在1月9日的新闻发布会上,面对记者询问谁将成为登月第一人,美国宇航员的发言人给出的回答是,这个问题目前尚无确定答案,最终谁将执行这一关键步骤将取决于宇航员在进一步的模拟中的表现。随后,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进行了同样的模拟训练,为登月作了1290多个小时的模拟准备,并且都熟记了长达330页的飞行操作规则。就技术能力而言,二人并没有多大差别。况且,奥尔德林曾在双子星十二号的太空任务中有着辉煌的表现,他完成了长时间的太空行走,创造了当时的记录。美国宇航局副局长乔治穆勒曾在1969年3月对媒体表示,奥尔德林将成为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一些报纸也做了奥尔德林将成为登月第一人的报道,奥尔德林自己也信心满满。在1969年初的几个月,他向家人和媒体透露,他一直相信自己将成为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
  因为阿姆斯特朗被确定了登月舱的指令长,一般而言,指令长会留在登月舱中,指挥搭档负责出舱走动。不过,美国宇航局随后却忽然决定,阿姆斯特朗将先于奥尔德林踏上月球的土地,成为登月第一人。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美国宇航局的解释是,因为登月舱的舱门位于阿姆斯特朗的座位一侧,让他先出舱更为方便。这样的解释听起来非常合理。前面我们提到,老鹰号登月舱的空间非常狭小,舱壁又薄,穿着沉重的登月服交换位置,让奥尔德林先出舱势必会非常危险。但本书的作者认为,阿姆斯特朗成为登月第一人更关键的因素是他的性格。相比于迫切想成为登月第一人的奥尔德林,阿姆斯特朗一直专注于训练,他沉稳、内敛,不爱张扬,绝对服从上级的安排,不爱出风头,也不会被忽然到来的荣誉冲昏头脑而闹出各种乱子。这样的性格,在美国宇航局看来,是最合适塑造成登月第一人的英雄形象的。
  那么,登月归来成了英雄的阿姆斯特朗过着怎样的生活呢?这就是要看的第四个问题。沉稳内敛的性格让阿姆斯特朗在面对突如其来的荣誉时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他从未因此而骄傲自满、追名逐利,而是始终保持谦逊和低调。在阿波罗十一号成功登月后,阿姆斯特朗收到了许多公司的工作邀约,从酒店、餐饮、房地产开发和商业银行。他甚至还收到了从政的邀约,但他都没有接受。他始终只对飞行感兴趣。他先是在美国宇航局的高级研究办公室担任了一年多的副行政助理,后来又来到了辛辛那提大学担任航空航天工程学的教授,教授飞机设计实验、飞行力学等核心课程。1979年,阿姆斯特朗离开大学从商后,也没有离开老本行。他曾加入的里尔喷气式飞机公司、美国联合航空公司等一些企业,也都是他熟悉的飞行领域。1986年,在美国挑战者航天飞机发生爆炸事故后,阿姆斯特朗应美国时任总统里根的要求,加入了事故调查委员会,任副主席,完成了近1.2万页的调查报告。他还时常接受飞行邀请,试驾了B1轰炸机、各种直升机和滑翔机,甚至是空客320客机。
  但对于阿姆斯特朗而言,能一个人飞上高空听到上升暖气流的声音是一种莫大的宽慰。但在这个时候,阿姆斯特朗的婚姻状况却出现了问题。阿姆斯特朗平时的话不多,与妻子珍妮特的交流也不多。在小女儿凯伦去世时,他也没有太多的去安慰妻子,便重新投入到了工作中,这也让他们的婚姻产生了裂痕。而在阿姆斯特朗退出宇航员队伍后,本有时间多陪陪自己的妻子,但他总是忙自己的工作,疏于对珍妮特的陪伴。这最终导致了1991年二人离婚,结束了长达38年的婚姻。此时的阿姆斯特朗已经61岁,次年,他认识了自己的第二任妻子卡罗尔凯尔得耐特。对于飞行的共同爱好让他们走到一起,卡罗尔也成为陪伴阿姆斯特朗走完余生的人,而他辞世重要原因也和登月有关。1991年,阿姆斯特朗在一次滑雪过程中突发心脏病,经过及时救治并没有大碍。医生检查发现只是有一根小的心脏血管发生了堵塞。而在2012年8月,82岁的阿姆斯特朗又出现了心脏问题,住进了医院。医生给他进行了心脏搭桥手术,原本手术一切顺利,他给本书的作者汉森写了电子邮件,说自己一切良好,准备第二天出院。但此时却发生了意外。8月25日,阿姆斯特朗突然离开了人世。对于阿姆斯特朗的死因,他的全家人都说他死于心血管手术引起的并发症,对于细节并没有过多的透露。
  但有一些专家认为,他的死与登月有关。在阿姆斯特朗月面行走的最后20分钟曾发生了严重的呼吸困难和心动过速。一位名叫威廉罗的医生认为,太空环境中能让人体血液中的儿茶酚胺升高两倍。儿茶酚胺是能调节人体生理功能的神经递质,这有可能会导致人体急性暂时性心力衰竭,称为儿茶酚胺心脏病。很可能在登月期间,阿姆斯特朗就患上了此病,为日后的健康埋下了隐患。威廉罗把这种心脏病称为尼尔阿姆斯特朗综合征,不少从太空回来的宇航员也遭遇了同样的健康问题。
  以上就是本书的第四个问题,阿姆斯特朗在成为登月第一人之后,虽然没有再重返太空,但却始终没有离开他钟爱的飞行。他为人谦逊低调,始终踏实工作。登月成就了阿姆斯特朗,但也为他后半生的健康埋下了隐患。到这里,登月第一人的主要内容就给你解读完了。在阿波罗11号之后,美国又有五艘载人飞船成功登月,共有12名美国宇航员踏上了月球。迄今为止,月球仍然是人类唯一登临的外星星球,而阿姆斯特朗迈出了人类外星球探险最为重要的第一步。不过,阿姆斯特朗从未把自己看作是一位探险家。他说:"我所关注的是飞行的进步,而我的探索行为完全是关注此行业的副产品。我飞到月球不是为了去那里,而是为了让前往月球变成可能。"
  登月第一人就为大家解读到这里了。感谢大家的阅读。

复杂坐标题可以用表格法求解解逐点推算。已知A11,P2,A1与A2对点O对称,因此,A21。又因为A2与A3对称于点P,所以A35。继续推算,A45,A59,A69。我发现一个规律,奇数点是公差为4的等差数让人期待的重量级科技馆新馆,上海天文馆,坐标临港新区滴水湖上海又多了一座地标性奇幻建筑,那就是上海天文馆新馆上海临港新区的滴水湖周围,拥有着上海最为密集的科幻建筑群,一座全世界最好的天文馆新馆,在这里已经建筑结构和外墙装饰完工,进入内部装网络基础知识,osi七层模型的含义网络工程师们在刚入门的时候,都会学习到osi七层模型。osi七层模型从下到上分别代表的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osi七层模型与TCPIP概念层对应图如详细介绍华为智能手机中,华为pay的使用方法其实华为智能手机中的HuaweiPay在2016年8月31日就上线了,是国内首个基于NFC芯片的便捷移动支付工具。开启方式很简单,在华为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中,点击设置,在设置界面,选图文详解小米互传使用方法,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可传文件小米互传是一款文件互传软件,能够在支持的设备之间快速传输支持类型的文档,而且不需要连接网络,也就是说不需要消耗流量。手机pad电脑之间都可以互传文件。1到小米应用商城找到互传APP特殊性岩土的勘察之软土一软土的特征天然孔隙比大于或等于1。0,且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的细颗粒土应判定为软土,包括淤泥淤泥质土泥炭泥炭质土等。软土一般是指在静水或缓慢水流环境中以细颗粒为主的近代沉积物。按地天然建材各阶段的勘察要求及产地选择的原则一天然建筑材料的种类,用途及勘察研究内容修建各类的工程建筑物都要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天然建筑材料,如各种石料,砂砾料和土料等,建筑物规模越大所需的天然建筑材料越多,特别是大型水工建筑物水利水电工程各阶段勘察要求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建筑区工程地质条件和问题的调查和分析,为水利水电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为此,与设计阶段相适应,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分为四个勘勘察钻探结束时的封孔及其他质量要求一封孔的目的和要求(一)封孔为防止地表水和地下含水层通过钻孔与有用矿体串通,终孔后对钻孔进行的止水封堵工作。(二)目的隔离主要矿层顶底板的含水层,防止给地下水的开发利用矿井开采,工李广信坡脚淹没引起的灾害20年岩土注册考试下午知识19翻看2020年岩土注册考试的考题,见到一道考题,涉及一个不得不说的问题,在这里提出供同行们讨论。2020年下午知识19题某边坡工程,暴雨过程中,坡体重度增加,假定潜在滑裂面浸水后强常用的岩芯取芯工具和钻进方法一卡取岩心的方法1。卡料卡取法回次终了时从地面投入卡料(小碎石铁丝钢粒),卡紧扭断岩矿心。适于硬中硬完整岩矿层硬合金和钢粒钻进。2。卡簧卡取法卡簧(也称提断器)卡取法在回次终了稍上
奋斗者号深渊科考一年不负众望今年11月28日,距离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以下简称奋斗者号)圆满完成万米深潜海试任务顺利返航就整整一年了。下潜46次,其中12次进入万米以下6次进入9000米级深度科考作业,NG地球自转速率与大氧化事件的潜在联系地球自转的变化主要分为自转轴瞬时位置(也称为极移)和速率的变化,其中自转速率的变化通常使用日长(一天的时长,即白昼和黑夜总时长)来表示。由于地球自转变化的不规则性,没有一天是标准的脆弱的量子比特,如何成为量子计算主心骨原标题脆弱的量子比特,如何成为量子计算主心骨近来,有关量子计算的新闻不断刷屏。量子计算机的突破,为我们描绘着更快更强的未来计算场景。然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讲,量子计算机依然是不明觉厉王亚平美照刷屏!太空出差跑步追剧,追的啥剧?11月24日,中国载人航天办公室公布了航天员王亚平在空间站的高清大图。由神舟十三号乘组的翟志刚与叶光富拍摄为王亚平拍摄的高清美图,刷屏了。航天员们的在轨生活充实而精彩,网友纷纷点赞人类的起源有多少种说法?物理的尽头是数学,数学的尽头是哲学,哲学的尽头是神学!人类发展到现在已经经历了数百万年的变迁,那人类的起源究竟是什么呢?科学学说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解释道人类是生物进化的产物,现代人2。5亿年前的生物大灭绝造就华北地区丰富煤矿资源2。5亿年前的生物大灭绝造就华北地区丰富煤矿资源科技日报讯(记者颉满斌通讯员法伊莎)在距今2。5亿年前的二叠纪至三叠纪之交,地球上发生了一次显著的生物大灭绝事件,超过80的海洋物种利用激光获得人工原子的能量跃迁研究人员在一个量子点内,即半导体内的一个微小结构,激发了一个看似无法实现的能量转换。资料来源RUB,ArneLudwig巴塞尔和波鸿的研究人员已经成功地利用激光解决了人工原子中一个美国韦伯太空望远镜在运输途中,又遇变故,发射真是命运多舛呀1990年,美国发射了一颗工作于地球轨道之中的太空望远镜哈勃望远镜,由于携带了当时最为先进的摄像和光学等诸多仪器设备,使其成为迄今为止最为重要的天文观测设备之一,为人类深入探测河外NASA公布关于詹姆斯韦伯望远镜发射任务的最新情况NASA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的发射准备日期将不早于12月22日,此次的延迟则是为了在最近韦伯发射准备期间发生事故后对该观测站展开额外的测试。该事件发生在法属圭亚那库鲁的卫星准备设施如果两颗气态巨行星相撞会发生什么?如果两颗气态巨行星相撞会发生什么?在现实中,根据轨道动力学,两颗气态巨行星相撞的可能性非常小,即使是在行星系统形成过程中,发生这种碰撞的可能性也很小。如果要探讨两颗气态行星相撞的结13亿年前两个黑洞发出的声音!引力波到底是什么?黑洞是一个很可怕的东西那是一个黑色的大窟窿所有靠近它的物体都会被吸进去就连光都没办法从里面逃脱大概很多人都会觉得这样的一个天体应该更加的神秘又安静黑洞在吞噬物质的时候会产生剧烈的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