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太阳有多烫?这个探测器已经触摸到了它

  美苏冷战时期,美国人编造了大量抹黑苏联的"故事",比如这则著名的"晚上去太阳":
  美国人登月成功后,勃列日涅夫当天就打电话给苏联宇航员……
  "鉴于美国人已经在月球上登陆,现在苏联决定,马上派你们去太阳登陆。"勃列日涅夫说。
  "您不知道吗,勃列日涅夫同志,我们会被烧死的。"宇航员大惊,哽咽道。
  勃列日涅夫生气地说:"你以为政治局没有考虑过吗?我们已经决定,派你们晚上在太阳登陆!"
  在"苏联笑话"里经常被黑的老几位(图片来源:IMRussia)
  这个笑话流传甚广,至今仍被多次改动成为网络段子或相声台词,用来形容地位高、名气大却没有常识的人。
  大家都知道,地球有白天黑夜之分,但不论白天还是黑夜,太阳都是一个无比灼热的大火球。至于登陆或者飞越?那简直是痴人说梦。
  地球自转与昼夜交替(图片来源:vjshi.com)
  但是随着科学的发展,登陆太阳的笑话却成为了现实。
  据报道,2021年12月14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科学任务理事会副局长托马斯·祖布钦在新奥尔良举行的"2021年美国地球物理联盟秋季会议"上宣布,人类发射的"帕克"太阳探测器(Parker Solar Probe,简称PSP),在发射三年后,于2021年4月成功穿过太阳大气的最外层(日冕),成为首个"接触"太阳的航天器。
  虽然此次初体验只持续了几个小时,但它开启了人类"接触"太阳的篇章,PSP将在未来7年的时间里进行21次近距离接近太阳的飞行。
  登陆太阳,你要承受多高的温度?
  我们常听说,"太阳表面的温度大约有6000度",这数据哪儿来的?是有人去测过吗?其实这个温度主要来自科学家们对太阳辐射的分析。
  太阳的表面被称为"光球层",我们肉眼看见的太阳可见光就是从这里发射出来的。除可见光外,光球层还在全波段发射不同频率的辐射,如紫外线、X射线等。
  科学家对每个频率辐射的强度进行分析,发现有的频率辐射强、有的频率辐射弱,与大约6000度(准确的说是5700开尔文温度)的黑体释放的辐射强弱分布非常相似,所以得出了"太阳表面温度大约6000度"的结论。
  不过,"帕克"探测器所穿过的并不是太阳表面,而是日冕,那里可比表面的6000度热多了。
  太阳大气从内到外主要分为光球层、色球层、过渡区和日冕,温度随高度发生变化。下图的曲线就是太阳大气从低到高的温度变化曲线,从表面的几千度到几万度,再到日冕的上百万开尔文温度,太阳大气从里向外的温度越来越高。
  太阳大气从内向外的温度,蓝色的Corona指的是日冕,温度可达上百万卡尔文温度(与摄氏度相差273度)(图片来源:NASA)
  因此,"帕克"太阳探测器虽然是在太阳最外层的区域,但反而处于温度较高的地方。
  不过,太阳周围"等离子体"的"温度",跟我们日常接触冷暖的经验,并不完全一样。在宇宙空间中的某个区域,它的温度可以在达到几千度的同时又不给其他物体提供显著的热量。
  也就是说,身处其中我们却不觉得热。这是为什么呢?
  在解释这个问题前我们需要知道,物质由小到看不见的微粒——分子和原子构成,所谓温度,其实是衡量构成物质的微粒的运动速度,而热量,衡量的则是物质间传递的能量总量。粒子可能移动得很快(高温度),但是如果数量极少的话,它们就不会传递大量的能量(低热量)。
  由于宇宙空间大多是空的,像日冕这样的地方其实物质密度极低,能够直接传递的热量并不会很高。在太阳周围,更容易让探测器变热的,是太阳庞大的辐射。就像我们晒太阳觉得暖和一样,以可见光为代表的太阳辐射,会把许多能量传递给照射到的物体。
  因此,虽然"帕克"太阳探测器穿越了一个温度达几百万度的日冕空间,但根据科学家的计算,探测器面向太阳那一面的隔热屏表面只能被加热到约1400摄氏度(华氏2500度)。当然这个温度也已经非常高了,比如火山喷发的岩浆温度大概是700-1200摄氏度,而铁的熔点则是1538摄氏度,堪堪在融化边缘。
  飞越太阳大冒险,装备怎么选?
  在1400度的高温下,即使探测器不被融化,里面的精密设备也难以正常工作。"帕克"太阳探测器是怎么做到成功穿越太阳日冕,甚至进行科学探测的呢?
  这其实是因为科学家们给"帕克"太阳探测器"穿"了一件热防护罩(heat shield)。这个热防护罩由厚度为11.43厘米(4.5英寸)的碳复合防护层构成,上面还涂有白色陶瓷层,可以使它尽可能多地反射以太阳光为首的太阳辐射。
  热防护罩被设计在探测器朝向太阳的一侧,位于用钛框架构造的大型散热器的顶部。在航天器飞往太阳表面的过程中,这种结构使太空船的有效载荷始终处在阴凉黑暗的阴影中。
  工作人员安装热防护罩(图片来源:NASA)
  按照科学家的估计,虽然外层面临1400摄氏度的温度,但由于保护罩的作用,"帕克"太阳探测器在任务后期最接近太阳表面时,防护层底面的温度可维持在315-371摄氏度。这个温度大约是铅的熔点,距离铝的熔点660摄氏度还差得远。
  实际上,设计这艘飞船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更担心的是背阳面没有太阳辐射可能会太冷,航天器上的科学仪器和设备在任务期间非但不会融化,反而有可能冻结。
  为了避免走向过冷冻结的极端,"帕克"探测器携带的这些仪器和设备的外部都用热毯包裹,并与单独的太阳能加热器配对。简单地说,这些仪器也跟我们过冬一样盖上电热毯啦!这可以使它们工作环境的温度保持在28摄氏度左右。
  不管加热还是制冷,"帕克"探测器都需要电力作为动力,并为探测器搭载的仪器以及其他电子设备供电。而近距离的太阳正是它的"生命之源"。探测器发电使用的太阳能电池板被安装在从散热器下方伸出的翼状襟翼上,不仅可以处理太阳的热量,还配备有自己的冷却系统,能够源源不断地为"帕克"探测器提供电力。
  帕克太阳探测器设计外观,正面白色的板子就是热防护罩(图片来源:NASA)
  回到咱们本文的开头——"晚上去太阳"之所以成为一个笑话,是因为讲笑话的大众早已认知到太阳无比炙热,并且认知到昼夜是因为地球绕太阳公转造成,太阳不会因为进入夜晚而变冷。
  稍作思考就会发现,大众的认知是随着科学家的探索和研究不断拓展而随之提升的,正是由于以学者尤金・帕克(Eugene Parker)为首的科学家们对太阳不断的研究,才有今天我们对此的了解。在本文介绍的技术的支持下,"飞越太阳"正在成为现实,并且能带给我们对太阳更多的认识,极大地拓展人类对太阳物理的理解和重构。
  今天,"帕克"探测器去近距离接触太阳,所带回的珍贵信息,就会成为大众明天的"三岁小孩都知道的常识"。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帕克"太阳探测器会为我们带来更多太阳的奥秘,完成更多看似"不可能"的任务。而继"帕克"探测器之后,还有许多新的探测器整装待发,准备为人类探索太空出一份力,例如中国的"羲和"探测器,还有美国NASA的MUSE和HelioSwarm任务,都是观测太阳的航天器。就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吧!
  来源:科普中国
  作者:铮铮有声
  监制:中国科普博览

没了水的地球也是个球海洋是地球的一大特色,在这颗蓝色的行星表面,有大约71的面积都被海洋覆盖,假如把地球上所有的水抽干,地球会是什么形状?有几个版本地球没了水后的效果图很流行,比如这张地球自转动态图。冲破黑障区!神舟十三号返回这一关键图像,由他们率先捕获刚进入大气层那几分钟时间,是一个我们通常所说的黑障区,这个时候我们跟地面是联系不上的,外面是几千度的高温,当时从舷窗口看到火烧得很红航天员王亚平在采访中所说的黑障区,是神舟十三号返应对气候变暖大自然的警告最近在地球的南北极都观测到极端高温天气,大大的超过了前几年的温度峰值。英国独立报20日报道,科学家发现科学家发现,南极海冰面积缩小至历史新低水平,背后原因包括自然界的气感觉良好组合,大片上新!4月22日是第53个世界地球日,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今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让我们随着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的视角,一起感受地球的美好。眺望地球在这个美丽的星球上,身边的一草一这个超重千分之一的基本粒子,为何惊动全球物理学家?科学家近日宣布,对W玻色子质量的最新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测相差千分之一,引起广泛关注。W玻色子是什么?其质量偏差意味着什么?撰文张昊(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理论物理室副研究员)编辑丁王亚平说自己的皮肤在太空中状态很不错,难道登太空真能美容吗4月16日,我国神州十三号飞船载着三名航天员顺利返航。这次长达半年的太空之旅,激发了许多网友的好奇心。在诸多提问中,大家关注的核心仍然是,人类适合在太空中长期生存吗?太空对人体有什5月16日将出现月全食天象,我国不可见5月16日9时32分至14时50分将发生2022年第一场月全食,也就是月球进入地球阴影而造成的天象。但本次发生时间在我国的白昼时段,此时的月球在地平线之下,因此我国的天文爱好者们将有希望回答终极存在主义问题的设备利物浦大学的顶点定位器探测器。图片来源McCoyWynne,利物浦大学全新探测器的最后一部分已经完成了解开宇宙中一些最持久的奥秘之旅的第一站。4100万像素的顶点定位器(VELO)英国有牛顿,德国有爱因斯坦,那中国有谁呢?现代科学认为,我们的地球诞生于46亿年前,也就是太阳系诞生初期,在50亿年前,太阳系一片混乱,太阳诞生以后吸收了周围大量的物质,所以太阳的质量占到了太阳系总质量的百分之99。86,英国专家波普海鸥是来自外星的星际间谍,正在监视人类英国著名的星际专家尼克波普,专门调查不明飞行物,一度担任英国政府顾问,并为英国国防部服务,波普对于外星不明飞行物深信不疑,甚至大搞阴谋论,认为地球人类已经被外星人监控起来,其中最大地球诞生前,巨行星们有段不太和谐的过往太阳是整个太阳系的中心。八大行星各自守在自己的轨道上,相安无事地绕着太阳转动。但天文学家一直在尝试回答一个问题太阳系行星轨道是怎么变成现在这样的?浙江大学研究员刘倍贝与法国波尔多大
戴口罩也能识别用量子计算处理人像获指数级加速科技日报合肥8月5日电(张梦怡杨夏记者吴长锋)记者从本源量子了解到,本源量子团队基于自主研发的量子机器学习框架VQNet,设计实现的量子生成对抗网络(QGAN)可用于图像处理领域,地球失去氧气五秒钟会发生什么?如果地球失去氧气5秒,地球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当地球失去氧气一秒后,包括迪拜塔胡佛水坝等在内的但凡使用混凝土所构造的建筑,都将轰然倒塌,由于氧气石混凝土的特殊粘合剂,一旦失去了它高毅力号首次火星采样空手而归8月6日,毅力号在火星上钻取了第一块岩芯。钻孔区域为一个小圆锥体,正好位于火星车阴影的右侧。图片来源NASAJPLCaltech毅力号火星探测器首次尝试在火星上采集岩石样本并将其密研究发现将有更多厄尔尼诺事件起源北美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王鑫团队与美国合作者,揭示了两类中部型厄尔尼诺的生成机制和未来变化。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地球物理研究快报。王鑫团队的前期工作指出,一种超级能源,比核聚变还要强,未来或许可以让飞船亚光速飞行粒子宇宙中的所有可见物质都是由各种各样的基本粒子组成的,随着科学的发展,科学家逐渐意识到宇宙中的基本粒子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因为基本粒子不仅仅是组成宇宙物质的基本结构,也是传SpaceX的星际飞船比吉萨大金字塔还高SpaceX的堆叠星际飞船和超重型助推器比吉萨大金字塔还高SpaceX建造了400英尺的火箭如果您担心有关亿万富翁火箭技术的幼稚笑话即将消失,请不要担心!SpaceX已将其Star火箭实验室将于2021年底发射首次登月任务火箭实验室正在缩小首次登月的细节。这家私人航天公司透露,其CAPSTONE任务将在2021年第四季度的某个时候从该公司在新西兰的发射场发射升空。该任务原定于2021年初从NASA位宇宙存在的法则告诉我们,打倒美帝国主义是我们的责任宇宙存在的法则就是有秩序的运动,宇宙的一切物质都是在运动中按秩序进行,运动中所遵守的秩序规则是一定的,不变的,这种规则是从它形成宇宙的初始便产生和形成了。就如同酸和碱,遇到一起的时NASA计划发射水星着陆器,预计2045年抵达火星水星是太阳系中,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也是尺寸最小的一个行星。中国古时称之为辰星。水星的远日点69817900公里,近日点46001200公里,半长轴57909100公里,轨道周期8人是进化来的还是被创造出来的?目前来说,进化论似乎更科学一些。进化论基于对物种的考察,地球现在所呈现的物种现象不难想到它们是演化而来的。地球的生物圈中,经历了数百万年甚至上亿年的繁衍和进化,产生了新的物种,也淘科学家正在研究澳大利亚新发现的翼龙化石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生物科学学院科学家正在研究名为Thapunngakashawi的翼龙化石。这种翼龙被认为曾经在澳大利亚内陆上空飞行过。研究人员表示,它是一头可怕的野兽,翅膀跨度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