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李会超2024年后,中国空间站是否会在太空独舞?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李会超】
  9月17日,神舟十二号的三位航天员在中秋佳节来临前圆满完成任务,平安返回地球,完成了我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载人航天任务。
  三个月前的6月17日,当神舟十二号飞船成功将三名航天员送入空间站核心舱"天和"号时,正在国际空间站上工作的法国宇航员托马斯·佩斯凯在社交媒体上对中国同行的成功表示了祝贺,并高兴地指出,由于三名中国航天员的到来,太空中的总人口数量由7增加到了10,增幅高达43%。
  佩斯凯没有意识到的是,中国空间站的到来,让人类拥有的可以在太空长期驻留的平台数目增加了100%。
  在天和号核心舱发射之前,由美俄两国牵头、多国合作建设的国际空间站已经独自在太空工作了整整20年,超出了NASA最初设定的15年的任务周期。与俄罗斯建造的上一个大型空间站"和平"号工作了15年就报废相比,国际空间站已属长寿。
  不过,任何工业品的寿命都是有限的,国际空间站也不例外。在盘点国际空间站过去20年取得的累累硕果的同时,人们也在关注国际空间站的最终归宿问题。而当中国空间站的建设开始后,国际空间站的退役时间也与一个政治家更感兴趣的问题关联在一起:
  国际空间站一旦退役,中国空间站是否会在太空独舞?
  目前,可以基本确定的是国际空间站能够工作到2024年。根据已经写入美国法典的条文,美国应与相关合作伙伴一同"支持至少到2024年的对国际空间站全部和完全的利用"。无论从字面意思还是实际情况看,这个法条的存在并不意味着国际空间站到了2024年就要立即报废停用。因此,也不能就此判断说2024年之后,太空中只会有中国空间站工作。
  然而,2024年之后国际空间站到底会面临怎样的命运,最终的退役时间又定在何时,恐怕没有人能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
  根据国际空间站的主承包商波音公司分析,国际空间站的硬件基本可以运行到2028年甚至更晚。在极寒极热的环境中不断切换,国际空间站的机械部件面临着不小的考验,太阳能帆板的发电效能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下降,尽管如此,波音公司没有发现阻碍空间站运行到2028年的硬伤。毕竟在二十年的运行过程中,国际空间站的航天员对空间站进行了不断的维护,未来损坏的硬件也可以更换维修。
  让NASA继续为国际空间站续命最大的阻力来源于国际空间站高昂的运行成本。
  根据NASA监察长办公室给出的报告,国际空间站每年的运行经费约30-40亿美元,约占其载人航天年度预算的一半。如果不发展新的载人航天项目,继续维持这个预算规模问题并不大。
  但特朗普任内希望重振美国在太空中的雄风,尽早将美国宇航员再次送上月球,NASA因此开始实施了阿尔忒弥斯计划。阿尔忒弥斯计划中包含登月的火箭、飞船,还将在月球附近建设一个环绕月球运行的"深空门户"空间站。
  虽然特朗普雄心勃勃,但NASA并没有得到与当年阿波罗登月计划时相似的倾斜式支持,NASA的负责人多次抱怨国会批给的经费根本没法按期完成2024美国宇航员重返月球的任务。在预算紧张的情况下,减少国际空间站支出便成了不少美国政府官员的考虑。
  呼声最高的预算节省方式是逐渐将国际空间站私有化,通过将国际空间站的运行交给私营航天公司、增加私营公司开发的舱段,甚至报废国际空间站而发射新的私营空间站,这将使NASA由国际空间站的业主转变为租客。
  支持者认为,私营公司能够提供效费比更高的空间站运作方式,NASA可以按需购买自己的服务,支出一定能大大降低。
  在2019财年的NASA预算中,特朗普政府提出了到2025年要停止编列直接用于国际空间站的支出,并增列了相应经费支持近地轨道商业化平台的预研。这一举措一度被一些媒体误解成了特朗普要限期关闭国际空间站,并大声疾呼"救救国际空间站"。
  不过,"商业化"在国际空间站上似乎很难行得通,原因也并不复杂:无钱可赚。
  以目前在国际空间站上开展的活动看,大部分都是有学术背景的基础研究项目或有政府背景的技术开发项目。尽管NASA已经在这方面积极扶持多年,但近地轨道上还没有形成长远而持续的、面向广泛市场主体的商业需求。
  从微重力环境下新材料的研发,到私人企业进行的太空旅游,甚至是太空中的娱乐与广告,市场方向的预测多种多样,可行性和盈利规模目前都难以预知。因此,没有哪家私营航天企业表现出接管国际空间站的兴趣,国际空间站的商业化、私有化目前仅仅停留在想象阶段,并没有成型的计划。
  如果直接在2024年之后就报废国际空间站,对美国来说也有不可承受的损失。想让宇航员飞往火星乃至更遥远的星球,必须解决长期太空生活所面临的各种问题,而国际空间站则是开展这类研究无法替代的平台。
  即便月球附近的深空门户空间站能够如期建成,地月间高昂的运输成本也使得深空门户上开展的试验规模无法与近地轨道上的轨迹空间站相提并论。NASA估计,如果2024年退役空间站,载人火星飞行所要预先在国际空间站上开展的20项健康风险研究和40项技术研发项目中,分别有6项和4项无法完成。
  因此,近几年不断有给国际空间站续命的法案被提交讨论表决。2018年提出的《载人航天领先法案》(H.R.6910)提出国际空间站要继续工作到2030年,不过这个方案在美国115届国会任期内未能完成立法过程,未能生效。而在今年5月提出的《2021推进载人航天法案》(S.1756)中,也继续提出要把国际空间站续到2030年,不过该法案仍在历法过程中,尚未正式被通过。
  《2021推进载人航天法案》中给国际空间站续命的条文
  对于国际空间站在2024年后能否继续工作,另一个主要参与国俄罗斯的态度也相当重要。
  此前,有相互矛盾的消息从俄罗斯传出。今年4月,俄罗斯副总理尤里鲍里索夫对"今日俄罗斯"记者表示,俄罗斯在2024年之后将停止在国际空间站项目上与美国的合作,转而寻求建立自己的新空间站,并与中国在空间站领域展开新合作。
  然而,今年9月,俄罗斯航天局( Roscosmos)负责人罗戈津在接受CNN采访时,则表示"离婚是不可能的",俄罗斯将会在国际空间站的运行上与美国继续保持密切的合作。不过,对于这种合作到底会持续到哪一年,罗戈津并未作出明确承诺。
  按照目前的规划,我国空间站的两个实验舱将在明年发射升空,与核心舱对接后完成空间站的建设。中国空间站的设计寿命为10年,不但具备通过维护之后延长寿命的能力,还预留了扩展为6个舱段的更大规模空间站的能力。
  可预见的是,在2030年,不管国际空间站能否正常工作,中国空间站都会在太空中为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科技人员提供一个稳定的太空实验室。当然,外国合作伙伴想要充分利用中国空间站的资源,要先把中文学好。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张兴课题组解析大麦叶绿体光系统INDH超大复合物三维结构2021年12月8日,Nature杂志以长文的形式发表了浙江大学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联合团队的突破性研究成果大麦光系统I(PSI)NDH结构,文章题为Architectureof110光年外类日恒星大爆发,朝地球方向抛出1万亿千克致命物质类日恒星大爆发引发人类对太阳的担忧。日冕物质抛射。NASASDO人类的平静生活可能只是一种例外。我们的太阳看似平静,但这种平静是否能够一直延续也是要打问号的。天文学家在一颗类日恒星太阳系在很多年之前并非是现在的这般样子如今的太阳系好像并不是特别起眼,但是在整个宇宙中是非常独特的恒星系统。另外,太阳系总共拥有八大行星,已经成为目前宇宙中拥有行星比较多的一大恒星系统。早期的太阳系并非是现在的这般模样天文学家观测到年轻恒星释放比太阳强10倍的日冕物质抛射天文学家首次探测到一颗类似太阳的年轻恒星正爆发,其能量比在太阳所测到的大10倍。太阳经常发生闪焰,每次闪焰释放与数百万颗氢弹一样多的能量。此外,也同时发生日冕物质抛射,并释放电浆穿探月精神圆梦九天揽月勇攀科技高峰一轮圆月,一双足迹。发射平台上中国探月工程的标志图案,充满东方意韵,吸引了大家的目光。这,是谁的脚印?这是我们中国航天人的脚印啊!2020年12月17日凌晨159,内蒙古四子王旗白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喝西北风成为现实?碳中和意义重大近期,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马延和团队在淀粉人工合成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相关成果于9月24日在线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上。在全球石头侃贵州不愧是古生物的王国,贵州这些化石你都认识吗?说美玉奇石话物华天宝侃黔山贵水析鬼斧神工接着上期石头侃贵州石头里的花纹,原来是真正的天书,我们接着介绍贵州常见的古生物化石。珊瑚珊瑚是一种古老的海洋动物,至今仍十分繁盛,喜欢温暖洁海底热泉冷泉生态系统化能细菌支撑起的深海秘境自然界的生物生存需要能量。科学界在很长时间内一直认为在阳光难以抵达的深海,没有能够通过光合作用来固定能量合成有机质的生产者,生物也就不可能大量聚集。热泉区的白烟囱直到1977年研究谈谈全球变暖真的都赖碳排放?由于长期以来的媒体宣传,民众对于全球变暖问题的认识趋于单一,在许多人印象中,全球变暖似乎是工业时代以来人类持续排放温室气体的恶果。然而只要翻看地质和气候史就会发现,事情没有这样简单奋斗者号已完成21次万米下潜27位科学家到达过全球海洋最深处12月5日上午,探索一号科考船携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完成2021年度第二航段马里亚纳海沟常规科考应用任务后,返回三亚。据介绍,航次期间,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共下潜23次,其中6次超过万人类首次抵达雅浦海沟8919米深渊底部,上海交大四人深海科考团队采回200多个珍贵深渊样本12月5日,由上海交大四人深海科考团队,搭乘探索一号科考船,结束了在西太平洋海域的深渊科考任务,顺利返航抵达三亚。本航次中,上海交大深部生命国际研究中心团队随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顺利
新的大洲正在形成?东非大裂谷正飞速分裂,裂缝已超56千米如今的地球上,大陆一共分为7个部分,即我们熟悉的七大洲,然而,很多朋友不知道的是,事实上地球如今的七大洲,并不是从地球诞生开始,就一直这样的,而是经过了漫长的时间演化,在这个过程中长城是从太空中唯一可见的人造物体吗?大多数人都知道轨道上的卫星会做一些有用的事情,比如收集地球表面的图像。今天,数以百万计的人熟悉互联网地图服务上的卫星图像。人们有时会问是否有可能从太空中看到更多细节。在这篇文章中,火箭重复使用最快周转记录多少天,SpaceX给出答案4月8日,SpaceX公司的猎鹰9号火箭在发射完Ax1商业乘员任务后,降落在无人驾驶驳船上。该枚助推器4月30日将再次用于发射43批星链任务。图片来源SpaceX发射时间2022年探测黑洞的边缘?银河系中心的同步x射线和红外观测!博科园本文为天体物理学类位于银河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SMBH)人马座A,距离我们只有25000光年。虽然不及其他黑洞活跃或明亮,但它的相对距离为天文学家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机会来探测最大的恐龙是那种?谁又最重?最长?最高?博科园科学科普古生物学类争夺世界最大恐龙的头衔是复杂的。原因如下古生物学家很少发现完整的骨骼。他们更有可能发现骨头碎片,然后尝试估计身高和体重的轮廓。此外,有记录最大的恐龙有三个种超新星是恒星生命的起点吗,超新星爆发与黑洞有什么关系?每当我们抬头望向满天的繁星,我们都会赞叹宇宙的浩瀚和神奇,和宇宙相比,我们地球上的人类是何等的渺小。有人说,想想宇宙,那些烦人的事就都不是事了,看来宇宙还是治愈系的。言归正传,我们别找钻石星球了,地球就是钻石星球,地下藏着千万亿吨钻石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宝石,也是最普及的宝石。钻石的昂贵,让很多人都承受不起。不过,在太空中,有一些星球不仅和地球一样拥有钻石,而且储量极其丰富,被称为钻石星球。或者是在天王星或海王南极与北极的极光为何有所不同?科学家终于找到了答案令人眼花缭乱的绿色与红色极光经常闪耀在地球北极与南极上方的夜空当中。几十年以来,科学家们一直认为当极光在这两个区域同时出现时,其闪烁模式应该能够彼此对应。但在2009年,他们发现事从冥王星上看太阳,太阳光还刺眼吗?亮度和从地球上看太阳有多少差别?冥王星虽然已经从大行星的地位降为一颗柯伊伯带的矮行星,但是从名称来看,地位也是比较特殊的,毕竟说起太阳系的成员来,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这么一气说出来还是挺顺口的。冥王星的轨道偏心本以为是巅峰,没想到仅仅是个开始,巨磁电阻效应的三十年要论本以为是开始,却成为了巅峰,2002年的国足恰如其分。如果说本以为是巅峰却仅仅是开始,那么巨磁阻效应(giantmagnetoResistance,GMR),应该算是一个惊喜感光线是沿直线传播,然而在宇宙中,这样的情景根本不存在我们都知道光线是沿直线传播的,比如我们在漆黑的夜晚打开强手电,或者开车时打开远光灯,或者一些灯光表演,会发现光柱笔直的射向前方,但实际上光线并非总是沿直线传播,甚至可以说光线无法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