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那些年,苏联对金星探测的狂热史(一)

  作者 cbjchxh
  转载于百度贴吧-航天吧
  原始资料来源 卫星百科-sat.huijiwiki.com
  在讲具体任务之前,有必要了解一下苏联的神秘组织——实验设计一局,以及它的创始人科罗廖夫。
  该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46年5月制定苏联导弹和太空计划的命令。在斯大林的密切关注下,苏联军备工业在加里宁格勒成立了NII-88,负责指导远程导弹的所有工作。
  谢尔盖·科罗廖夫(Sergey P.Korolyov)曾在飞机设计师安德烈·图波列夫(Andrey N.Tupolev)手下学习航空工程,并在30年代初帮助苏联研制了第一枚液体推进剂火箭。凭借丰富的经验和充足的干劲,这个年轻人加入了NII-88。
  科罗廖夫的部门最初被指派制造德国V-2导弹的改进版本,但到了1950年代初,科罗廖夫开始开发自己的弹道导弹,包括R-2(美国国防部代号SS-2)和R-5M(SS-3)。1950年,该部门升格为实验设计局(OKB, ОПыыыоекоссрукоркоебюро),1956年正式脱离NII-88,成为独立的OKB-1,即实验设计一局。
  
  尤里·加加林(左)和谢尔盖·科罗廖夫(右)的合照。拍摄于1961年
  在人类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行星都是遥远的天体,只有在我们的想象中才能从远处研究和造访。但是随着太空时代的开放,使到达这些世界成为现实的技术终于出现了。几乎立刻,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在冷战竞争的推动下,开始了前往最近的行星金星和火星的计划。科罗廖夫领导的实验设计一局从而从导弹正式跨界,开始研究运载火箭和深空探测器。
  也就是说,当时的实验设计一局是一个导弹、运载火箭、卫星、深空探测器开发制造的综合单位。放在现在,这样一个单位一定会996。
  后来被称为Molniya的四级8K78火箭是当时实验设计一局负责总体设计的运载火箭。在之前的火星1A和火星1B任务中,它都作为运载火箭存在。
  两次发射均达到120公里的高度峰值,因为火箭爆炸没能成功。后来查明,爆炸是因为火箭芯级的剧烈振动导致Blok I第三级燃料贮箱破裂。
  苏联能成功地发射导弹,但大推力运载火箭还欠火候。
  8K78火箭:拜科努尔,我一定会回来的
  1960年10月10日和14日,苏联试图向火星发射的火星1A号和火星1B号探测器失败后,工程师所有的努力都集中在准备向金星发射第一艘被命名为"1VA"的航天器。
  1961年1月15日,金星发射窗口打开,OKB-1的工程师们只有三个月的时间来准备1VA飞船的发射(还包括诊断和纠正新的8K78火箭的问题)。
  三个月放到现在,那恐怕连航天器的影子都摸不着。但当时的苏联设计师们(很可能同时兼职火箭和卫星设计师)要在3个月内做好这一切,可见难度之大。
  讲一讲1VA这个古董航天器吧。
  1VA据说是专门为金星而设计的探测器,但其实它和之前的火星探测器基本一样。本来科罗廖夫也没指望在第一次金星撞击中就能收到数据,因此也就没在1VA上下太多功夫。
  1VA一个直径105厘米的圆柱体,高203.5厘米。主体内部用氮气加压至大约1.2个大气压,以便为航天器的大部分设备提供一个类似实验室的相对良好的环境。热控制是由一个电动百叶窗系统提供的,保持内部温度约30°C。一对太阳能电池板提供,每一块的尺寸约为1×1.6米,总面积约为2平方米。它携带了三组天线用于与地球通信,可以三轴稳定或自旋稳定,装有太阳敏感器和恒星敏感器。推进器产生2kN的推力。
  它已经具备了现在深空探测器的基本样子,各个分系统也都是齐全的。
  有趣的点:1VA还携带了一些带有热防护的纪念性徽章。其中包括一面有苏联盾徽的圆盘,另一个是太阳系内部的示意图。它们被放置在直径7厘米的加压金属地球仪内。
  当时一些天文学家认为金星表面大概40到50℃,因此可能有海洋存在,甚至不排除有生命。
  因此,这个地球仪被设计成可漂浮在金星的海洋中。
  1VA的运载火箭和1M一样,是后来被称为Molniya的四级8K78火箭的最早版本。这枚火箭的前三级成了今天仍在使用的联盟号运载火箭的基础。在第一代的火箭的基础上,8K78火箭进行了振动改进。
  第一架1VA于1961年1月1日被运送到苏联哈萨克斯坦的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其8K78运载火箭于1月5日抵达。1VA的发射推迟了一会,因为在它的最后装配、测试和与运载火箭的集成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问题。设计缺陷、再加上1VA飞船的许多测试都被跳过,使得问题频发。
  经过数周的推迟,在莫斯科时间凌晨4:18:04,人类第一个金星探测器发射升空。与前10月的两次火星探测器发射不同,8K78的Blok I第三级成功运行,将Blok L逃逸级及其1VA有效载荷放入224×328公里、与赤道倾斜65度的停泊轨道。
  Blok L逃逸级及1VA的质量为6483公斤,是当时进入轨道的最重物体。
  但是地球轨道是第一个1VA运行的最远的轨道。
  一个电源故障由一个先前未被确认的BLOCK L控制系统的设计缺陷引起。它阻止了点火,使航天器搁浅在地球轨道上。苏联人最终将其命名为Tyzhuli Sputnik4(重型卫星4),西方将它非正式地命名为"Sputnik 7",即斯普特尼克7号。
  苏联政府宣称,这次飞行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解决绕轨道运行的重型有效载荷的问题,它的任务在一个轨道后成功完成。西方观察家对此并不信服。跑得快的西方记者间还流传着苏联宇航员绕轨道飞行失败的传闻。但大多数人还是怀疑这是一次失败的金星探索尝试。
  斯普特尼克7号的轨道在接下来的几天里逐渐衰变,最终于2月26日坠落地球。
  两年后,一个小男孩在西伯利亚巴育莎(Baryusha)河附近发现了1VA的碎片,包括完好的纪念盘。显然,包裹着纪念物品的"隔热罩"至少足以保护它们不受以轨道进入的热量的影响。这至少说明1VA载荷设计是合格的。
  Blok L电源故障的原因很快被确定,并实施了临时修复。很快,苏联又进行了金星窗口内的下一次发射。
  新的1VA探测器配备了科学仪器,包括安装在2米吊杆末端的磁强计、离子阱、微陨石探测器和宇宙辐射计数器。
  最终,苏联工程师拼死拼活,终于在1961年2月11日,将金星1号安装在编号L1-7的8K78火箭上,并送上了发射台。第二架1VA在莫斯科时间2月12日凌晨3:34:35发射升空,此时离金星发射窗口彻底关闭只剩下三天。
  第二艘1VA与地球轨道发射平台(Tyazheliy Sputnik 5,也称斯普特尼克8号)一同进入了229x282公里、倾角65.7度的轨道。第四级火箭从平台向金星发射了1VA。
  在发射后的几天内,探测器完成了两次通信,显示一切正常。苏联当局随即宣布,这次发射的探测器叫做"金星1号"。2月17日,在189万公里外又进行了一次通信,显示穹顶内温度为29摄氏度、压力也在正常范围。科学仪器返回的数据提供了有关新发现的太阳风的信息。
  2月22日,当金星1号距离地球320万公里时,控制员向飞船发出的指令显示为已接收,但没有返回任何工程或科学数据。在五天后预定的通信期间,探测器的高频发射机放了鸽子,并报告了传输"淡出"(fadeout)。
  原定于3月4日在750万公里范围内举行的一次通信会议完全失败。金星1号再也没有音讯。苏联探测器不仅未能一路运行到金星,甚至没有打破美国先锋5号8个月前创造的3620万公里通讯距离纪录。
  故障调查随即开始。在公开场合,苏联官员表示,不能排除1VA组装期间的破坏活动。实验设计一局内部立刻开始了一次严格的审查。但好在OKB-1的工程师们发现了一个更普通的失败原因:探测器的定时器出现了故障,不能防范空间粒子辐射导致的系统损坏。
  所以最后没有人被处分。但连连的失败还是让苏联官员感到非常气愤。
  苏联人在英国曼彻斯特附近的Jodrell Bank寻求英国射电天文学家伯纳德·洛弗尔(Bernard Lovell)及其团队的帮助。位于那里的76米射电望远镜在1959年曾被用来监测第一批苏联月球探测器。他们希望能有更好的运气用更大的天线联系到金星1号。
  不幸的是,他们没有。
  苏联的金星1号任务并不是完全失败。虽然1VA没有从金星返回任何数据,但至少它是第一个成功发射到另一个行星的物体。OKB-1的工程师们也从这次飞行中吸取了许多经验教训,而这些经验教训将适用于未来的任务。
  8K78火箭也获得了宝贵的经验,并且正在进行进一步的改进,以提高运载火箭的可靠性和性能。
  行星际飞船的设计也发生了变化。太空船计时器和它的热控制系统被完全重新设计。未来,航天器接收器也将保持开启状态,以便地面控制人员即使在预定的通信会话之外也能与航天器取得联系。这些以及更多的改进将被纳入下一代探测器中。
  今天来讲讲三个斯普特尼克吧。
  斯普特尼克7号、金星1号和4个月前发射的火星1A号以及火星1B号连连失败后,实验设计一局几乎有被拆掉的风险。同时,幸运的是,NASA计划在下一个金星窗口发射"水手1号"飞船前往金星,为了与美国继续竞争,苏联当局又给了实验设计一局一个机会。
  于是,总设计师谢尔盖·科罗廖夫以及其他实验设计一局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又在辛勤地着手准备下一组行星探测器的发射。天体力学计算显示,下一个前往金星和火星的发射窗口分别将在1962年8月/9月和1962年10月/11月开启。也就是说,新的航天器必须在一年半内发射。科罗廖夫和他的团队因此有了相当大的工作量。
  当时,他们已经在忙于执行"沃斯托克"(Vostok)任务、E-6月球着陆器的开发、运载火箭的改进,以及一系列秘密的军事项目。如果你穿越到1962年的实验设计一局,你随时可以看见磨损的脑子和如山的图纸。
  "金星人在等我们!"或许科罗廖夫当时会如此鼓励他的下属。
  2MV是新的金星/火星探测器的型号。
  2MV探测器高约3.6米,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被称为轨道舱(靠右部分),是一个直径1.1米、高约3.3米的圆柱体。按照苏联的"坏习惯" ,这个隔间的内部用干燥氮气加压至约1.1个大气压,以便为内部设备模拟类似地球实验室的环境。
  轨道舱内的设备包括通讯设备、电源、自动控制系统、数据记录器和一些实验电子设备。由于在"金星1号"短暂的飞行期间,天文定向系统遇到了问题,各种太阳和恒星传感器现在都安装在轨道舱内,透过窗户观察目标,以便为这一至关重要的系统提供更好的热控制。
  安装在轨道舱顶部的是航向修正系统,它采用了在实验设计二局设计制造的KDU-414发动机。发动机燃烧二甲基肼和硝酸,产生2千牛顿的推力。
  轨道舱的两边都安装了一对总跨度约4米的太阳能电池板,为航天器提供电力。
  航天器的半球形辐射器被设计用来控制内部的太阳能电池板。通过内部换热器泵送的水将通过涂有黑色或白色的散热器的废热循环出来,根据需要加热或冷却航天器系统,以保持内部温度在20°C到30°C之间。金星1号上采用的电动机控制的百叶窗系统被证明是不可靠的,因此2MV将其删除。
  一个直径两米的高增益定向天线安装在轨道舱的背向太阳一侧,用于远距离通信。各种低增益天线也安装在轨道舱的外部,以提供全方位的通信能力。探测器安装了三个不同频段工作的发射机,在轨道舱外还安装了磁场测量仪器。
  总而言之,工程师们希望这个新系统能更强大,更稳健。
  当时人们想象的金星表面是这样的:
  受苏联天文学家如加夫里尔提科夫(Gavril Tikov)的影响,工程师们们相信金星上的环境更像地球(尽管温度更高),他们这次预计,我们的姊妹行星将有一个由氮气和二氧化碳组成的稠密大气,其表面压力为1.5至5巴,温度达77℃。为了一探究竟,2MV的行星舱有一个更具激进的任务:它被设计成在行星相遇前不久与轨道舱分离,并降落金星上。
  当时的航天界普遍充满了对金星的乐观情绪。他们认为,在初期载人登月成功后,下一个人类踏足的地方会是金星。因为相比而言,金星的条件甚至比火星还要好。人们可以在金星表面利用二氧化碳制造氧气。甚至有人提出了最初的金星改造计划,认为在二氧化碳比例下降后,金星能够成为人类的第二故乡。
  着陆器是直径约90厘米的球体,其重心偏离其图形中心,因此在进入过程中,它们可以自然地将钝面朝下,而不需要主动姿态控制系统。
  从1960年夏天开始,着陆器模型被放在R-11A火箭上升至50公里的高空,以测试其设计。 预计2MV-1金星着陆器能在大约每秒11.7公里的进入速度下生存下来。
  2MV着陆器的设计应该使它不仅能在陆地着陆时幸存下来,而且还能漂浮在金星"海洋"中。2MV-1还额外搭载了一个运动探测器,以提供任何海洋波浪作用的信息。
  为了将污染的可能性降到最低,火星和金星着陆器都进行了消毒。但是…按照当时的消毒技术,很难保证是否有微生物残留在着陆器表面。
  2MV仍然计划搭载在连续失败4次的8K78火箭上发射。工程师们吸取了前几次失败的教训,对火箭做了一些改进,并将有效载荷护罩延长了2.3米,以适应更大的2MV有效载荷。尽管存在问题,但8K78仍然是当时世界上威力最大的火箭。
  对于从1962年8月中旬到9月中旬的金星发射窗口,实验设计一局准备了一对2MV着陆器。在第一艘新的苏联金星探测飞船准备就绪之前,美国宇航局于1962年7月22日发射了水手1号,预定金星飞越日期为12月8日。不幸的是(或者幸运的是),与阿特拉斯145D火箭升空的无线电制导链路丢失,加上此前未被发现的软件故障,导致水手1号直接升空爆炸。
  苏联人缓了口气,继续进行准备工作。1962年8月25日,莫斯科时间凌晨5:18:45,序列号T103-12的8K78火箭从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的1/5号发射场升空,成功地将它的Blok L逃逸级和1097公斤重的2MV-1 1号飞船送入一个倾斜64.8°的174×248公里的临时停车轨道。
  计划中,在发射后60分50秒的逃逸级点火之前,四个固体火箭发动机点火,以将液体推进剂送到L区燃料箱底部,为发动机点火做准备。不幸的是,只有三台发动机开火,致使平台及其有效载荷失控翻滚。逃生舱的发动机在计划的240秒内只启动了45秒,使第一架2MV搁浅在地球轨道上。在西方国家,其被命名为"斯普特尼克19号"。苏联官方则从未承认这个探测器,也没有按照国际协议的要求宣布其已经发射。
  仅仅三天之后,它的轨道就衰变了。探测器于8月28日重新进入地球大气层。
  苏联的金星探测计划已经连续失败三次。但苏联人当年还有两次探测金星的计划,新的探测器(后来被西方命名的斯普特尼克20号以及斯普特尼克21号)正在准备发射中。
  在科罗廖夫和他的团队进行当年第二次发射尝试之前,美国人于1962年8月27日成功地向金星发射了水手2号。由于Atlas B火箭的性能有限,水手2号总质量只有204公斤,其中仅9公斤科学仪器。苏联的任何一个探测器都会远远重于水手2号。
  1962年9月1日,莫斯科时间凌晨5:12:30,序列号T103-13的8K78火箭从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1/5号发射场升空,成功地将其Blok L逃逸级和2MV-1 No.2号飞船送入一个倾斜64.8°的185×246公里的临时停车轨道。
  但是再一次地,失败发生在逃逸阶段。发射61分30秒。一个燃料阀未能打开,主发动机也从未收到其点火指令,致使金星探测器又搁浅在近地轨道上。
  5天后该轨道衰变。苏联当局又一次没有宣布发射, 而这枚任性的探测器被西方国家命名为"斯普特尼克20号"。
  随着斯普特尼克19号和斯普特尼克20号的失事和金星发射窗口的尽头迅速临近,苏联的工程技术人员赶紧在序列号为T103-14的8K78火箭上装载仅存的航天器2MV-2 No.1号飞船。
  火箭于1962年9月12日莫斯科时间凌晨3:59:13发射升空,在发射531秒后,由于液氧阀故障,Blok I第三级8D715K发动机在进入轨道后爆炸。尽管发生了这场灾难,Blok L的逃逸级和它的有效载荷还是使它进入了一个163×195公里、与赤道倾斜64.8°的停车轨道。不幸的是,又由于逃逸级液氧涡轮泵发生故障,逃逸级的发动机只启动了几秒钟,致使探测器搁浅在衰变轨道上。
  两天后,探测器重返大气层。
  苏联当局又一次没有宣布发射,而这枚任性的探测器被西方国家命名为"斯普特尼克21号"。
  至此,斯普特尼克三兄弟全部没有逃脱地球的魔爪。加上之前的斯普特尼克7号和金星1号,实验设计一局在金星探测上已经连续失败5次, 可以说,实验设计一局已经有了很大的被拆掉的可能。
  这一段的参考资料均来自"卫星百科":sat.huijiwiki.com
  明天继续
  今天又来讲讲三兄弟:空间21号、金星1964A、探测器1号
  1962年发射的2MV系列的六个探测器中,只有火星1号探测器成功进入了星际空间,但最终也失去了联系。剩下的5个探测器(包括前往金星的斯普特尼克三兄弟 和另外两个倒霉的火星探测器)全部在近地轨道上躺尸。伴随着NASA的水手2号成功发射并实现了首次金星飞掠,苏联人的压力空前巨大。
  在1963年3月21日收到火星1号的最后一次传回之前,苏联方面就已经决定在1964年发射期间,使用一种改进的3MV航天器,再向金星和火星发射6艘航天器。
  和它的前辈一样,3MV系列探测器是由首席设计师谢尔盖·科罗廖夫(Sergei Korolev)在实验设计一局设计的。
  所以,苏联深空探测器的迭代路径是:1MV-2MV-3MV,其中M代表Mars,V代表Venus,看来是很好用的产品型号标志。
  与之前的2MV一样,3.6米高的3MV由两部分组成(如图片所示)。第一个是轨道舱,里面有控制系统、电源、通讯设备以及一些仪器电子设备。在这个隔间的外部安装了一对太阳能电池板,其末端安装了用于热控制的半球形散热器(尾巴)、伞形高增益天线以及低增益天线和各种传感器。
  3MV在早期2MV设计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多项设计改进,比如关键系统的冗余度明显提高,并加入了一套实验性等离子发动机,作为用于姿态控制的常规氮气射流的备用。这也是吸取了火星1号飞行中出现故障的教训。
  所以,离子推进的第一次应用就出现在这里。
  3MV的第二部分是行星舱,用于对目标行星(金星或火星)进行特定的调查。和以前一样,行星舱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当时最先进的基于胶片的摄像系统(如图所示)和一套紫外线和红外仪器,用于在近距离飞行时研究目标行星;
  另一种是直径约0.9米的大致呈球形的着陆器,设计用于与轨道舱分离在遇到目标星球并着陆之前。
  苏联人保持了他们的坏习惯:轨道舱和行星舱都进行了加压,以便为内部设备提供一个类似地球实验室的环境,以简化各种系统的设计和测试,并提供更容易的热控制。
  虽然3MV采用了许多设计改进来解决2MV航天器中发现的问题,但科罗廖夫和他的工程师们痛定思痛,意识到这些改进很可能不靠谱,只有3MV的试飞将才能揭示问题,以提高这些任务成功的机会。
  由于这些测试任务不会专门针对金星或火星,所以他们计划,发射成功后探测器将获得通用名称"Zond",在俄语中的意思是"探测器"。
  计划中,第一个Zond版本是金星着陆器的简化模型,8K78火箭将用于将3MV-1A发射到一个与黄道倾斜约5度的近乎圆形的太阳轨道上。发射后约9天,将使用KDU-414发动机的推进系统进行航向修正机动。在这个太阳轨道上,探测器将飞行到1200万到1600万公里,然后在发射5到6个月后返回地球附近。在到达地球前约10至15天,3MV-1A将再进行一次航向修正,以完善其最后的轨迹。在到达地球之前,再入探测器将脱离轨道舱,以超过每秒11.5公里的速度重返大气层,模拟进入金星大气层的条件。再入后,降落伞系统将被测试,着陆器将被回收。
  一句话:他们打算让探测器在太空中飞一圈,然后再入地球。
  除了让工程师们有机会在长期任务中测试3MV-1设计外,这也将是有史以来第一艘从行星际空间返回地球的航天器,这或许将使苏联又一次获得太空第一。
  此外,8K78运载火箭的频频问题使1960年至1962年期间发射的10个行星探测器中有8个失败,更不用说1963年第一季度发射的三个E-6无人月球探测器中的前两个。这直接阻碍了深空探测任务的进行。因此,新版本的8K78M也将得到改进,包括升级发动机和对Blok L逃逸阶段的重大改进。
  金星的发射窗口从1964年3月初延长到4月底。3MV探测器将沿着短椭圆轨道于7月下旬抵达金星。另一个利好是,由于NASA的水手2号任务的成功,1963年1月,美国取消了在这个窗口期间使用"水手"系列探测器发射后续任务的计划,因此这些苏联3MV飞船将在没有竞争的情况下飞行。
  也就是说,苏联人将在足够的试飞、改进的火箭和没有美国人竞争的情况下探测金星。这个绝佳的机会恐怕会让苏联官员做梦都要笑醒。
  科罗廖夫的计划是:一架3MV-1A于1963年9月1日至10月15日之间发射,执行地球返回任务。这一发射日期将使3MV-1A在执行任务的大部分时间里都能在高空中看到,并在金星发射窗口打开时返回。它可以让3MV基本设计的任何问题尽早发现,以便在金星发射前几个月进行修改。
  然而啊然而,第一架3MV-1A的准备工作持续拖延,最终将发射日期推迟了几周。
  到了1963年11月初,它终于准备好了。然而,纠正这次飞行所发现的任何问题的时间将减少,但人们认为发射仍有必要。死马当活马医吧…
  (并没有说苏联工程师偷懒的意思,只是新技术太多了,工作太多了 )
  1963年11月11日,序列号为G103-18的8K78运载着3MV-1A No.2号飞船从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的1/5号发射场升空。
  但正如之前发生的8次那样,Blok L逃逸阶段未能如期发挥作用。在停驻轨道滑行期间,失去了姿态控制,最终将发动机点火方向搞错,使火箭及其有效载荷搁浅在地球轨道上。三天后,探测器再入大气层。
  苏联官员开始头疼:这再不承认下去,自己人怎么称呼航天器都会成问题。于是他们呢,开发了个不成文的规定:
  苏联的停留在地球轨道上的航天器被命名为"Cosmos"(即"空间、宇宙"),不管这是否是它们的最终目的地。也就是说,"Cosmos"会包括卫星和行星探测器。这样,不成功的行星探测器都算在地球卫星里,就可以鱼目混珠了。
  典型的苏联行星任务最初的状态是:一个带有火箭发动机和附加探测器的发射平台进入地球停车轨道,并在此对探测器进行加速,以脱离地球引力范围。发动机燃烧持续约4分钟。如果发动机失火或燃烧没有完成,探测器将留在地球轨道上,并给予"Cosmos"命名。
  于是,3MV-1A被正式命名为"空间21号",并开创了这一命名惯例的先河。
  随着第一次试飞任务的发射失败和3MV航天器在总装和试验中的状况仍不理想,到1963年12月底,第二次3MV-1A任务推迟到1964年1月在改进型8K78M上发射,随后将于4月至5月进行3MV正式发射。
  然而,更多的拖延使得3MV-1A第二次试飞的发射时间进一步推迟,直到1964年金星窗口的打开。与登月计划有关的其他问题,也正在实验设计一局上下蔓延,使问题进一步复杂了。
  科罗廖夫最终决定,3MV-1A试飞将在1964年2月底金星发射窗口的一开始进行。8K78M有足够的有效载荷能力,可以利用更长的轨道在8月底到达金星。虽然没有人指望这次试验任务能在到达金星所需的六个多月内存活下来,它仍将为新的8K78M运载火箭提供至关重要的测试,以及一个月左右的飞行工程数据(当时苏联人预计他们的探测器只能在空间中坚持一个月左右)。
  1964年2月19日,第一枚改进的8K78M火箭(序列号为T15000-19)搭载3MV-1A No. 4A金星探测器(实际的实验飞行器)从拜科努尔发射场升空。但是,就在第三阶段的Blok I被点燃时,失败再次发生——从一个坏的阀门泄漏的液氧冻结了煤油燃料管道,而使它破裂。
  这导致一次爆炸和运载火箭信号消失,碎片坠落在西伯利亚巴拉宾斯克(Barabinsk)以北85公里处的地面上 。
  由于实在太丢人,苏联官方并没有将这个探测器正式命名。它在西方则被称作"金星1964A"。
  苏联人已经在金星探测上连续失败7次了……

袁隆平在中国科技史的地位可以超越钱学森邓稼先吗?我刚刚被邀请回答一个悟空问答,题目是下面这个提问袁隆平在中国科技史的地位可以和钱学森邓稼先平等或超越吗?我就简单地说说我的个人观点。如果严格意义的说,袁隆平的研究领域是农业,而钱学地球46亿年历史,为什么地心还没有熄灭?刚刚我受邀解答一个悟空问答,是一位网民的提问地球已经形成了46亿年历史,这么久了,按道理早该熄灭了地心热度才对。为什么还没有熄灭呢?下面,我简略的解答一下这个问题。也只能简略,因为世界著名演讲词卡尔萨根科学家为什么应该普及科学科学不仅是知识的本体,更主要的,它是一种思维方法。这种思维以严格的怀疑观与对新思想的开放性的结合为其特征。为什么物理学家或其他领域的科学家竟然会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呢聚焦阿富汗敌人的敌人不一定是朋友依据一千多年以来的历史经验,它们是必然对我们永久保持进攻性的,从未改变分毫。我们不该幸灾乐祸,而是应该有更高的危机感!它们对人类文明造成的威胁,已经远远超越了国与国之间的侵略,而且很抱歉,还是没有成功女性初入职场的我们节目中,董明珠从神坛走进了大家的视野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对于迟到40分钟的实习生,所有人都在发表自己的疑惑和看法时,只有董明珠想到她是不是遗失了什么东西其他节目嘉宾提出不五一不给国家添堵,让我们一起来做鸭五一即将来临,一颗心又开始骚动起来。提前半个月在12306刷火车票,但还是没有抢到,就连候补都没有了机会。人到中年,出行困难,就连抢火车票都没人家小年轻利索了。走还是留,这不再是一深度韩国是怎样炼成发达国家的?近日,韩国正式被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认定为发达国家。这对于韩国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毕竟,此次认定是1964年联合国贸发会成立以来,首次有国家从发展中国家变更为发达国家。自19作为世界上的航天大国,为什么国际空间站,没有中国人?近日,中国神舟十二号成功发射,顺利地将中国3名宇航员送入了自己的空间站,中国的这一壮举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中国空间站成为了继国际空间站之后,太空中第二个正常运行的空间站,这不仅你知道有哪两部电影夺取了10次周冠?其中有一部是国产电影拜今年的疫情所赐,八佰在全无敌手的情况下,成为了30多天的日冠,还有连续4周的周冠,以30亿的票房顺利登顶全球票房的冠军宝座。直到最近才被刚刚上映的夺冠给拉下来马。大家可能不知道连诺兰信条讲了个啥?你看懂了吗?一提起诺兰,大家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反正在小编的眼里,诺兰的电影是真的看不懂。诺兰的电影一贯的烧脑,悬疑重重,看完之后云山雾里的不在少数,哪怕你重复的看,反复推敲,还是觉得哪里不对劲脉轮卡尔良相机人体辉光统统是伪科学9月20日。我发布了一则微头条,我说凡是支持南怀瑾的都是所谓修行人。凡是修行人都会说不要迷信科学世界上还有很多科学解释不了的未解之谜。我想静静我没说错他们吧?呲牙在留言区,一位网民
妈妈救救我,我才7岁,别让病魔带走我妈妈,我没哭,我疼我忍着,因为我怕你伤心,我不想你伤心。这是儿子刘浩宇进仓移植前一天,从手术室置管出来看到妈妈看到李利玲说的第一句话说到这里,李利玲声音有些堵塞,看着李利玲双红的眼人在外工作,工作的城市房价和老家房价差不多,在哪里买房好?买房一直都是成年人和家庭绕不开的话题,房价的涨跌都牵动着内心那颗小小的心。十多年前如果说买房,大家都不会怎么关注,十年后的今天,如果要买房,不但一家老小都要参谋化,家里亲戚和左邻右都不愿意把钱存进银行了?是时代变了还是观念变了?这是为什么80后90后的父辈都有储蓄的习惯,那个时候存钱一是只有银行安全,二是有钱很少人想到理财投资这块。小时候,村里有个万元户,那就很了不得了。但现在呢,货币贬值1万元能买的了什么?社会用一男子与老婆吵架后喝闷酒,开车出门散心,没想到刚出小区就被查近日,有交警中队发布了一件奇葩的酒驾案件一男子因为和妻子吵架,饭后饮酒开车出门散心,结果被民警查获。事发当晚,交警中队的民警在辖区设点开展酒驾整治行动,晚上8点左右,一辆小型桥车由抱养的女儿居然要和亲儿子争房产?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家住朝阳区的李老爷,一位地道北京人。早年结婚和老伴生有一子。后在大冬天的,在家附近发现了一个被人抛弃的哭泣的女婴,夫妻是大善人,心善,抱起孩子就回家了。商量之下将孩子收养下来。在2求求救我的重病儿子血癌男娃3天不吃不喝,绝望母亲痛哭河南信阳火车站内,两个步履蹒跚的老人走到售票窗口,焦急地询问最晚去天津的火车是几点。能不能再卖给我们两张票,我们的外孙,他眼泪顺着脸颊落在了几张皱巴巴的零钱上。知道外孙得了白血病后世界机械发展史后言世界机械发展的未来趋势由于人类已经用机器代替了简单的工具,因此手和脚的伸展得到了更大的发展。机械发展到现在已经十分的复杂了功能也非常的丰富了,世界机械发展的未来趋势将为智能化,未来国外真人秀为了收视率当众播放偷拍女嘉宾被性侵视频,当时没阻止在这次事件中受到伤害的女孩,叫做CarlotaPrado。性侵她的男子叫做JoseMariaLopezPerez,他们同是2017年邀请参与该节目的选手。那是2017年11月4日,HampampampM惹众怒,多位明星解除合作关系,多个电商平台下架产品3月24日,瑞典服装品牌HM发表在官网上的一份声明广泛传播,声明表示,HM不再与位于新疆任何服装制造工厂合作,也不从该地区采购产品原材料。HM在声明中污蔑道HM集团对来自民间社会组我国为什么不大规模种植印度泰国的长粒稻米?经常上网的人都会发现印度人比较喜欢吃手抓饭,而且都是配着咖喱一起吃,这种吃法估计我们国人都受不了,细心的人都会发现印度人吃的大米长长的,和我们吃的大米有很大差别。印度大米和泰国大米杨幂拍戏发现有路人拍照秒变脸,一脸嫌弃把雪糕丢给助理!飘了?最近网络爆料了杨幂的一则视频引发热议,发帖人质疑杨幂耍大牌。帖子一出来,就有不少网友进行了跟帖,甚至还有网友直接喊话杨幂退出娱乐圈。是什么照片让一向好人缘,高情商的杨幂,被网友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