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史上最强生化学家,名教授七得雨果奖,名列科幻小说三巨头

  热爱科幻小说的小伙伴,或多或少都听说过「 机器人三定律 」。
  第一法则: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坐视人类受到伤害;
  第二法则: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命令,除非命令与第一法则发生冲突;
  第三法则:在不违背第一或第二法则之下,机器人可以保护自己。
  这三条定律,在无数科幻小说中大放异彩,构成了不少机器人世界中的基石。
  这三条定律的提出,可以追溯到 1942 年的一个短篇科幻小说,而小说的作者,正是大名鼎鼎的斜杠生物化学家 艾萨克·阿西莫夫 (Isaac Asimov)。
  艾萨克·阿西莫夫
  图片来源:Nature
  从文学爱好者到生物化学教授,最后再华丽转身成为科幻小说历史上最富盛名的作家之一。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阿西莫夫才华横溢的一生。
  「幸存者」
  1920 年诞生于苏俄时期一个小村庄的阿西莫夫,同他很多投美的同僚一样,经历过动荡的童年。1921 年,刚出生不久的小阿西莫夫,同村里另外十六名孩子一同患上了双侧肺炎,阿西莫夫是唯一个「幸存者」。
  就是这位「幸存者」,跟着父母漂洋过海来到美国,开始了新的生活。
  为了谋生,老阿西莫夫和妻子在美国开了一家糖果店。糖果店顺带出售的杂志与报纸,让小阿西莫夫对文字产生了最初的兴趣。也正是这些杂志与报纸上偶然出现的科幻小说,在阿西莫夫心中埋下了一颗成为科幻作家的种子。
  身为犹太裔的阿西莫夫很快在学校中展现出了惊人的天赋。1939 年,不到 20 岁的阿西莫夫就获得了哥伦比亚大学的理科学士学位。可因为连续两次被医学院拒绝,阿西莫夫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了化学专业继续深造。
  在大学期间,从九岁就开始痴迷于科幻小说的阿西莫夫开始着手自己的第一个科幻作品,并于 1938 年将稿件投往后来科幻小说殿堂的《惊异科幻》杂志。
  杂志的传奇编辑约翰·坎贝尔很快给阿西莫夫泼了一盆冷水,在仔细审阅阿西莫夫的稿件后,坎贝尔作出了拒收的决定。尽管如此,这一次投稿,还是让坎贝尔看到了阿西莫夫的潜力,他经常与阿西莫夫碰面,并保持了长达十一年的密切沟通。
  正是这十一年的「蜜月期」,让阿西莫夫成就了科幻小说的黄金时代。
  黄金时代
  在初次失败后,阿西莫夫并没有灰心。经历了另外一次拒稿后,阿西莫夫的第一篇科幻小说 《真空漂流》 (  Marooned off Vesta  )终于得到了另外一家杂志社的认可,成功出版。
  这个故事,为年仅 18 岁的阿西莫夫带来了 64 美金,同时也开启了科幻小说的「黄金时代」。
  在《真空漂流》出版的同年,阿西莫夫刊登了另外两篇科幻故事,自己也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之后的几年中,阿西莫夫在读研同时以极快的速度产出科幻小说。到 1940 年 7 月,这位年轻的作家在两年中创作了 22 篇作品,他的稿费收入足以支持他的学业。
  1941 年,阿西莫夫创作出了他的第三十二篇作品 《夜归》 ,这篇作品为他赢来了巨大的声誉。该作品于 1968 年被美国科幻作家协会评为「史上最佳科幻短篇小说」。
  初出茅庐的阿西莫夫,在科幻小说界的名气越来越大,但他也来到了人生的岔路口。
  「作家」还是「化学家」?
  经过内心的博弈后,在自己的写作事业刚刚有起色时,阿西莫夫选择了激流勇退,想将化学当成自己毕生的事业,他为此断更一年。
  或许阿西莫夫就是为写作而生,他还是无法按捺住心中的创作欲望。蛰伏一年后,阿西莫夫刊登了著名的「 基地三部曲 」中的第一篇作品。就算后来应征入伍参加二战,阿西莫夫也没有停止更新。
  2004 年由威尔·史密斯主演的《我,机器人》
  图片来源:《我,机器人》剧照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之间,阿西莫夫笔耕不缀,不仅开启「基地系列」,还完成了 《我,机器人》 中作品的创作,为「机器人系列」的展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些作品中,不少已经成为了科幻小说史上的经典,其中《我,机器人》还被多次翻拍成影视作品。
  在创作这些作品的同时,阿西莫夫还回到校园,继续攻读自己的博士学位。
  作为一个「斜杠青年」,阿西莫夫在学术领域的造诣并不比他的写作低。
  斜杠科学家
  1946 年经历完短暂的军旅生涯后,我们的天才阿西莫夫,在保持着小说创作的同时,用三年时间就获得了哥伦比亚大学的化学博士学位,主修生物化学。
  阿西莫夫的学术论文
  图片来源: JACS
  其博士期间的工作,发表在化学顶刊《美国化学会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JACS)上。
  博士毕业一年后,阿西莫夫就得到了美国名校波士顿大学医学院的青睐,进入医学院担任讲师,教授生物化学。
  阿西莫夫作为通讯作者的论文
  图片来源: JACS
  仅仅一年,阿西莫夫就作为通讯作者再次在 JACS 上发表了论文,俨然要成为一颗生物化学领域冉冉升起的学术新星。尽管阿西莫夫还在保持更新科幻小说,但他在学术上的成就让人有了一种阿西莫夫要在学术圈大展身手的幻觉。
  阿西莫夫并没有让这种幻觉持续太久。之前小说所积累的名气,让阿西莫夫在写作上的收入很快超过了担任教职的收入。1952 年,阿西莫夫在学术生涯的上升期作出了同他 1941 年一样的决定。他将人生的重心转向了小说,停止了科研工作,仅在波士顿大学承担教学任务。
  即便如此,阿西莫夫杰出的学术功底与教学能力,也帮助他获得了波士顿大学的终身教职,他在创作的同时,也一直作为波士顿大学的副教授教课,直到他于 1979 年,因为在文学领域的杰出贡献被破格提升为正教授。
  科幻三巨头与全才阿西莫夫
  拥有足够学术经历,且全身心投入的阿西莫夫在创作时越来越得心应手。作品也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迎来井喷式的爆发。
  他的科幻小说的影响力是如此之大,以至于他作品中的一些设定与概念,成为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大量科幻题材作品的基石。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市面上很多科幻小说都有着阿西莫夫的影子。
  阿西莫夫也与同时代的罗伯特·海莱因和亚瑟·克拉克,被称为科幻小说黄金时代的「三巨头」,他在科幻小说界的地位可见一斑。
  刘慈欣的《三体》作为国内屈指可数的科幻作品,获得了 2015 年的雨果奖。
  《神们自己》
  图片来源:goodreads
  1972 年,阿西莫夫创作了 《神们自己》 ,先后斩获了科幻小说领域中的最高荣誉,「星云奖」与「雨果奖」。这是阿西莫夫第三次获得雨果奖,而在《神们自己》之后,阿西莫夫还四次登上了雨果奖的领奖台。
  Nature 杂志发表的阿西莫夫百年纪念文
  图片来源:Nature
  Nature 杂志在 2020 年刊登的纪念阿西莫夫诞辰 100 周年的文章中,将阿西莫夫称为科幻小说界的「巨人」(colossus ),可谓是实至名归。
  但如果要说科幻小说就是阿西莫夫创作的全部,就未免太小觑我们的天才了。
  阿西莫夫是一个极度高产的作家。不仅先后七次获得雨果奖、顶刊发表学术论文、撰写生物化学领域教科书,他还创作了大量其他领域的作品。
  在杜威十进制图书分类法的十个大类中,阿西莫夫除了哲学外都有涉猎。其一生创作过或编辑过的书籍超过 500 册,其中包括大量科普、历史、神学等题材的作品。
  其涉猎之广,可谓是作家中的「全才」。
  1992 年,阿西莫夫因手术意外感染的艾滋病,带着他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离开了我们。他对写作的热量,在他去世之前给读者的「告别书」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他写道:我一直梦想着自己能在工作中死去,脸埋在键盘上,鼻子夹在打字键中。
  人类,的确需要杰出的科学家,因为是科学,将人类知识的边界进一步拓展。可人类也需要更多像阿西莫夫一样的斜杠学者,因为是科幻,将人类的想象带往更遥远的未来。
  内容来源:微信公号 生物学霸
  一个博士的血泪求职路:想入职高校?请以我为鉴避坑
  博士去高校任教:我被 X 大 PUA 的那三年
  博士毕业后为了留在上海的大医院工作,她不惜与老家的丈夫离婚
  特别声明:本文发布仅仅出于传播信息需要,并不代表本公共号观点;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公众号转载使用,请向原作者申请,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中国民间陨石(八)黑金刚陨石黑金刚陨石,是一种特殊的陨石。这种陨石的表面布满了黑色的四方形,三角形晶体。布满三角形晶体的黑金刚陨石黑色的晶体实际上是由细小的金属颗粒在特定的环境下演变形成的。方晶是由细小的金属52年前,前苏联就计划挖穿地球,为何挖到12262米时突然停下?从古至今,上天入地一直是人们的美好愿景,人们渴望像孙悟空那样,将天地玩转在手心。但是经过亿万年的发展,人类却只做到了上天,入地变得越来越遥不可及。为什么人类能翱翔于天际,却迟迟征服我们从哪里来又将去往何处当我们谈及宇宙的时候,总是提及浩瀚和缥缈,似乎那遥不可及的奇点,我们根本无法理解,更无法捕捉。在诉说奇点之前,我们需要知道,柏拉图式的宇宙观在神创论面前,都已经黯然失色了。可与这些暨大光子技术研究院丁伟孙一之联合北京理工大学路翠翠北京大学胡小永课题组发表论文近日,光子技术研究院丁伟研究员团队和北京理工大学路翠翠教授团队北京大学胡小永教授团队合作在片上拓扑彩虹器件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首次在纳米尺度的芯片上观测到显著的拓扑彩虹效应。相关成人类为什么要感谢木星?如果木星突然消失不见,地球将会毁灭?太阳系有着八大行星,而我们的地球就是其中之一。很多人都觉得每个行星之间相隔甚远,基本不会有什么联系,其实不然,木星作为太阳系体积最大的行星不仅与地球有着密切的联系,甚至说没有木星,在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太空(英语Space),汉语字典解释是极高的天空。位于瑞士日内瓦的国际航空联合会定义了大气层与太空的界线以离地球海平面100千米(约62英里)的高度为分界线,称为卡门线。卡门线以美ampampquot水逆ampampquot到底是怎么回事啊?在网络上经常会看到这样一种说法某段时间将要发生水逆,请大家注意。这水逆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要大家小心呢?其实它跟太阳系的行星之一水星有关系。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我们都知道太阳中美轨道器拍火星对比为何中国黑白更模糊,美国彩照更清晰?目前,我国的祝融号火星车已经在火星表面度过了一年多一点的时间。而天问一号轨道器自进入火星轨道以来,已经绕着火星转了460多天。两个探测器都还在火星上正常运行。天问一号轨道器在环绕火太赫兹量子器件光电测试技术与系统摘要光电测试技术是太赫兹辐射研究的重要基础技术。文章首先介绍两种太赫兹量子器件的工作原理和最新进展,随后主要介绍太赫兹量子器件在脉冲激光功率测量技术快速调制与直接探测技术激光偏振转46亿年间,地球经历两次大氧化事件,如果氧气再次暴增会发生什么我们的地球有50亿年的历史,而生命诞生到现在也有46亿年的历史,在这期间,慢慢孕育生命的地球经历了两次大氧化事件。所谓大氧化,意思就是说在大气中的氧含量骤然增加,一般都是历史平均值不可能超导体的发现有望使电子产品的速度提高100倍原子核外是带负电的粒子,称为电子,可以从一个原子流到另一个原子,这种运动就是电。在某些材料中,电子与原子核紧密结合,不容易流动这些材料是绝缘体。在其他原子中,如铜和银,电子的束缚很
全球GDP的7万倍!3。7亿公里外的小行星,为何如此值钱?小行星带里的财富在火星到木星轨道之间分布着数以十万计的小型天体,它们所组成的松散环状结构便是著名的太阳系小行星带。关于小行星带的起源,科学界目前还没有一个确切结论,有人认为小行星带46年前,人类向M13星团发送信息渴望找到外星人在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中,有一个情节引发了后来所有的故事或者说事故,那就是叶文洁使用红岸基地的巨型天线,通过太阳电磁波放大效应,向宇宙中发射了第一条人类文明信息。虽然后来发生的事都宇宙直径930亿光年,一张纸对折几次,可以填满宇宙?一张纸能填满整个宇宙吗?常见的A4纸厚度是0。104毫米,可观测宇宙的直径是930亿光年,虽然其外还有空间,但受限于每秒30万公里的光速,天文学家暂时只能看这么多。在关于对折纸张的每秒600公里!让银河系飞速靠近的巨引源,究竟是什么?按照目前的物理学理论,宇宙中并不存在绝对静止,几乎所有天体都在自转和公转月球在绕地球公转,地球在绕太阳公转,太阳则和银河系其余1500亿到4000亿颗恒星一起绕银河系中心公转。在距研究表明金星和火星曾比地球更宜居,为何却没出现生命?没有永恒的宜居星球不久前的2020年年末,美国天眼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塌了,这个曾经费尽心力寻找外星文明的大科学设备从此不复存在,而仅剩的大口径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目前也没找到外星文比月球亮8倍!原定2020年发射的人造月亮,怎么没下文了?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主流理论认为,45亿年前地球曾和一颗火星大小的天体发生过碰撞,而月球就是由碰撞碎片在引力作用下凝聚而成的。从海底热泉最倒霉的科学家遭高能粒子爆头,左脸瘫痪终生富人靠科技,穷人靠变异漫威作品中因辐射而获得超能力的超级英雄不在少数,比如被伽马射线变成绿巨人的班纳博士,被宇宙射线辐射影响而诞生的神奇四侠,甚至蜘蛛侠也能被视为辐射产物,毕竟当时中美交换探测器数据,天问一号即将着陆火星,有何新发现?2021年对火星来说并不是一个安静的年份,因为三个国家的三个火星探测器都将在这一年里到达或登陆火星,它们分别是美国的毅力号,中国的天问一号,以及阿联酋的希望号,其中毅力号目前已经着成百上千只鸟惨死罗马街头,录像画面缺少关键证据,死亡原因不明的确,国外媒体公布了一段特殊的短视频,主要内容是成百上千只鸟惨死在除夕夜的罗马街头,仅仅是录像画面里肉眼可见的部分至少也有好几百只,大部分早已没有气息的鸟儿以各种不同的姿势倒在马路气温逼近50,热死500多人,美国和加拿大要变天了?七月以来,一股异常危险的热浪在美国北部和加拿大西部肆虐。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称此次这股热浪非常危险。据不完全统计,此次高温已经导致了578人死亡。之所以导致这么多人死亡。一方面这股热脑洞大开鬼马狂想之我反对说人是由猿人进化而来的大家好,这里是脑洞大开鬼马狂想,欢迎大家关注与点赞。进化论说一部分猿人由于不断的通过自身的劳动,因而智力不断得到开发,通过不断的劳动,逐渐变成直立行走,从而变成今天的人类,然而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