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物演通论释道德经第十一章

  原文:
  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翻译:
  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毂中的孔洞当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
  总论
  本章可以视为"论无之用"。万物之所以成其为万物,是万物的广延属性的呈现。广延属性即结构或空间,正如一幅画有线条有留白,才成为一幅画。《物演通论》指出不同的万物不过是不同的结构而已,追究构成万物的质料都是相同的夸克和电子,即万物同质;若追究到极致,就是作为奇点能量态存在的始基存在(即《道德经》第四十章中"有生于无"的"无"),这里的"无"是相对于"有"的"无",是认知的逻辑极点,会不断前移:如古代认为空气是"无",后来科学证明了其"有",也就是说"有无相生"的"无"不是绝对的"无",而是感知不到的存在,事实上反而是存在度最高的存在,如《物演通论》中存在度最高的始基存在。
  本章论"无"之用,其实就是论空间之用,进一步看,空间中充斥的不是真空,而是容纳着可供我们呼吸用的空气,所以还应包括空气之用。当然,本章不在这个认知层面上讲,老子的时代还没达到这个认知层面。但我们现代人都清楚,空间的容纳功能归根到底还是空气的性质决定的。
  (一)
  "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指三十根木条共同穿过车轮轴心的圆孔,连接了轴心与轮圈(成为最早的木轮毂),轮毂中空使车轴得以转动,实现了车的运输功能。"幅"指车轮上连接轴心和轮圈的木条;"毂"指车轮中心的圆孔。中国古代的建筑和工具很多都是木制品,其中大量使用卯榫技术,卯榫技术本身就是对空间最极致的使用或者说对物与物之间广延属性最灵活的运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指揉捏黏土制成器皿,因为器皿中空,有了器皿的容纳之用。"埏"指揉、和;"埴"指黏土或陶土。器皿之用,除了美学上的装饰,实用部分主要就是空间的容纳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指凿好了门窗的房屋才可使用,房间的使用功能就是通过空间来实现的。想想房价日益高涨的今天,我们必须清楚,我们的买的其实的房间中的空间,如果房间中堆满可有可无的杂物,就太浪费了,因为空间远比杂物值钱的多。所以,利用率最高的房间是对空间的高效利用。
  同时,空间并非真空,还容纳着空气,空气是否流通很重要,空气质量比食物的质量、比闲置物品重要多了,所有,空气清新的空间,是你生存、活动的优质空间,适当的空间比例也是房间简洁整齐的所在。
  (二)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指"有"提供的利益或"有"之价值的发挥,离不开"无"的功用。
  本章论有无是辩证法的表述方式,和第二章中的"有无相生"异曲同工,和第二章一样,是辩证表述中的精彩章节;但站在《物演通论》的哲学高度,我们可以摒弃这种辩证表述:万物之有都是属性之有,而属性所依附的本体存在(在《物演通论》中称为"本性存在",因为不可感知所以也无所谓"本体","本性"可能更确切,这里用本体是习惯用法),是我们可能感知不到的存在,即辩证表述"无生有"中的"无"。
  正如我们显意识下面有潜意识,潜意识下面有无意识,而"无意识"也不是真正的"无",只因为它在我们意识的最低层或最深层,我们感知不到它的存在罢了,而事实上它反而是最基础的精神存在,在生命未分化出感性、知性、理性时它就就存在了,甚至在无机物的理化感应中就存在了。
  最近医学界发现的新器官"间质"说到底就是人体中原来的"无",即未分化前最基础的存在,如果和原核细胞类比的话,这个最大的新器官"间质"就如同原核单细胞中的"原生质胞浆":原核细胞由"原生质胞浆"分化出细胞核、细胞器而变成真核细胞,而"间质"分化出其他一系列的器官和组织才构成有机体。
  继续追溯到终极状态,最大的"无生有"的"无"在《物演通论》中就是无属性的始基存在(即《物演通论》中的本性存在),如果勉强匹配现代宇宙论的话,就是奇点能量态存在。在始基存在面前,时空也是"有";万物或者说所有的"有"都是由始基存在分化而成,所以"无生有"的"无"是相对的"无",是有待实现的"有"。或者说,始基存在是存在度最高的本性存在,有着实现一切后衍存在或属性存在(即所有具体存在者)的潜在,故"无"最大的功用在于它的可能性;而"有"的功用就是它的功用既定。当然,在本章中"无"的可能性在《道德经》的论述系统中是浅层的容纳的可能性而非更深刻的演化的可能性,如容器可以容纳液体、固态,甚至插花等各种可能性;房间可以做各种不同的布置和设计等。
  宋徽宗有极高的艺术修养,指出"有则实,无则虚,实故具貌声色而有质,虚故能运量酬酢而不穷。天地之间,道以器显,故无不废有,器以道妙,故有必归于无"。艺术修养高到极致必有哲学意绪,虽然有无虚实都是辩证表述,但深含其下的是虚能统一实、无能演化出有的深层哲学底蕴,当然如果换成非辩证的表述会更清楚,如《物演通论》第二十九章的表述"而简单就是坚实,就是深刻,也就是相对完善和源远流长,因而成为存在的基本形式,并显现为最高的美"。这里的"简单、坚实、深刻、完善、源远流长"指的都是无属性的始基存在或本性存在或存在度(即辩证表述中的"无")。任何具体存在都是代偿性属性存在(即辩证表述的"有")和本性存在(即辩证表述的"无")的同一,本性通过属性表达,属性依着本性实现,即"道以器显,器以道妙"。
  道能统一万物,表达的是存在在分化耦合过程中,耦合所遵循的"简约原理"。因为万物都是始基存在的分化物,而万物都是有彼此耦合为原来未分化的"一"冲动,这种耦合是遵循"简约原理"实现的。"简约原理"在逻辑上即不自觉认真的武断,如感性、知性、理性归根到底都是武断(详见《物演通论》第六十五、六十六两章),武断的目的即求存(或依存)。在逻辑上表达为理化感应逻辑感应一体的定位依存、感性逻辑的无需判断的直接依存、知性逻辑的通过"同一律"实现的直接判断式依存、理性逻辑的通过"简一律"或"理一分殊"的逻辑格律实现的间接判断式依存。所以老子通过辩证逻辑(信息量不足则无法使用精密的理性逻辑)抽象出最简约的、最虚的"道",而王东岳先生则在《物演通论》中通过精密的理性逻辑抽象为简一律下"道"的具体内涵"递弱代偿",从而说清了"道"。
  简约之美在美学艺术中充分表达,如宋代汝窑是色泽最淡却最细腻最美的瓷器,如《红楼梦》中的薛宝钗咏白海棠的一句"淡极始知花更艳",如中国古代八大山人代表的水墨写意画,如现代绘画中Agnes Martin、蒙德里安、波洛克、罗斯科、井上有一等,如成公亮的古琴音乐,等等,都有化繁为简、以一统多的哲学意绪或逻辑规定在其中。
  故始基存在无属性的空灵彰显为最高的美,故一切最高艺术作品对美的极致表达都是最简约、最空灵的呈现:如中国画中的留白,如乔布斯的简洁理念,如《琵琶行》中音乐后的空白余韵"此时无声胜有声",如《红楼梦》中的主旨"白茫茫的一片大地真干净"……那其实是沉淀在我们无意识的最深处的对万物统一性甚至同一性的回归和认同。
  附1、《科学家发现新的人体器官》https://mp.weixin.qq.com/s/4YEI9mOn8ejVrjnbdEcUWQ
  附2、《物演通论》第二十九章原文及注释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0MDAzMjY3Mg==&mid=2648717191&idx=1&sn=728707509e622912c9c61a86aab2695b&chksm=f1359948c642105e496810dec630a79c8dac6afd1dcee19c4bdb5e1b413be6c6ecf15a0f2c5e#rd
  附3、《物演通论》第六十五章原文及注释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0MDAzMjY3Mg==&tempkey=OTUyX2RCcWNxMVpLU21QWmxwZVJjcEVIRTNRVDFNVHNLNnFqclhRRENTNmdORTY2MkJHeERoVFhDZHpscVROaVhSaE5WbnkyZ2FQVzRtMzZMclQ0M3dtSW5HSDlSRzhxSVc1bXBFWUR3c2lXdTJpdEFQVHcyR3RYY2ZpVWFKSXhWaFhBcElNdHU5eXNxVmhiNG05eTgxRGt2YVBSc1Y0V29fcTJkZzVWcXd%2Bfg%3D%3D&#rd
  附4、《物演通论》第六十六章原文及注释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0MDAzMjY3Mg==&tempkey=OTUyX2l3Rlp2M3ZqUVhSd2JjS01jcEVIRTNRVDFNVHNLNnFqclhRRENTNmdORTY2MkJHeERoVFhDZHpscVRPdnR3SFJ4OERUX1NGd2s4Z2haSlN0dnlmRXNGNzFVM2NJWHB2Vi0tdktRTFBxeVNQd1Z0SGpiUlBEODVzbjVKMlNSSDRHd1pTVWtEN3ZLRzg3UHdiTEpuR3ExREZtVXgwZ29wRFg0NFdKVEF%2Bfg%3D%3D&#rd
  (文中配图来自网络)
  …………………………………………………………
  分享也是一种美德,如果您喜欢,欢迎分享给更多的朋友。

现如今臭氧洞为啥没有人在关注了人类在破坏大气臭氧层后,皮肤癌的发病率会大大增加。如果回到十年前,这样的新闻和文字一定会充斥你的生活。为什么现在没有人提到臭氧层空洞的问题?1985年,大气科学家所罗门博士在进行大面向航天科技前沿深空探测实验室揭牌成立新华社电承担探月工程四期行星探测工程研制建设任务,牵头论证和实施国际月球科研站小行星防御系统等重大工程项目记者26日从国家航天局获悉,深空探测实验室(天都实验室)近日正式揭牌成立。4亿年前,留在岩石里的铅笔印,是谁的手笔?在地球古老的黑色岩层中,经常可以看到特殊的一类动物化石,它们外形很像铅笔在岩石层上书写的痕迹,这是因为这种化石常因升华作用而保存为碳质薄膜,在岩层上神似象形文字,因此科学家把这类化中外学者绘出太平洋下方最大尺度超低速带三维结构光明日报合肥2月25日电(记者丁一鸣通讯员桂运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孙道远教授课题组与瑞士伯尔尼大学DanJ。Bower合作,在地球核幔边界大尺度超低速异常体结构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杨利伟在太空听到敲门声,十七年后谜底揭开,多亏他当时机智提到杨利伟这三个字,相信没有人不知道的。作为中国的航天英雄,自从他从太空回到地球以后,一直流传着关于他的许多故事。而这些故事当中,最让老百姓感兴趣的,还是他在太空中发现了一些不同寻比地球重10倍,这颗42光年外的类地行星,并不适合人类居住?随着天文学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人类文明以及脚下的地球,在宇宙中不过是一粒沙子而已。地球上不论发生什么事,在宇宙视角下都不值一提,人类文明的所有辉煌与没落,光荣与梦想,除了人类长征火箭一天成功创造两个纪录一箭发射22星不到四小时完成两次发射2月27日7时44分,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点火升空,成功发射陆地探测一号01组B星。11时6分,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长征八号遥二运载火箭点火起飞,成功发射2为什么说恐龙是春天灭绝的?6500万年前的事科学家是如何知道的?6500万年过去了,即使在今天大家对恐龙这个神奇的生物仍然有着浓厚的兴趣。为什么如此强大的生物竟在一夕之间就走向了灭亡,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小行星毁灭记根据科学家的推论,可能在1。启明星传回信号,一切正常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2月27日讯(记者周劼)今日14时11分,入轨的武汉大学自研卫星启明星向地面发回信号,显示一切正常,这预示着启明星的发射圆满成功。2月27日11时06分,我国在新型CO2监测卫星有望实现国别级排放空间监测2021年11月24日,环境研究快报(EnvironmentalResearchLetter)杂志在线发布文章大气CO2空间观测数据的同化支撑国家CO2排放清单(Assimilat中国空间站如何构建宜居环境?如何应对空间碎片?原标题中国空间站如何构建宜居舱内环境?如何应对空间碎片?答案来了太空是一个昼夜温差大强辐射和高真空的环境。为什么航天员能在太空过上与在地球上一样的生活?这与空间站的环控生保系统密不
NASA望远镜探测到一种高速行进的宇宙炮弹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天文学家已经发现了一种神秘的超高速宇宙炮弹一种脉冲星弹片,以每小时250万英里的速度飞行比普通的脉冲星快5倍。如果您对这个速度没有概念的话,可以这样解释它的行进大连光源迎来首个重要科研成果中青在线北京3月25日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邱晨辉)作为我国第一台大型自由电子激光科学研究用户装置,大连光源终于迎来首个重要科研进展。记者今天从中科院大连化物所获悉,该所袁开军会改变自身亮度的神奇恒星变星。它是什么?变星的定义仅仅是一个恒星体,它的表观大小(即从地球上看到的亮度)会发生变化通常是在一个规则的周期内。从广义上讲,这些恒星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内在变化的恒星,其亮度实际上因其自在Google街景中可以探索地球上的火星您不必是宇航员就可以在BigBlueMarble上查看最接近红色星球的东西。成为一名宇航员不是一项快速或轻松的任务。但是你现在可以在加拿大北极地区的地球版本的火星德文岛上漫步通过谷惰性氮被迫与自身发生反应在维尔茨堡和法兰克福的化学家的研究中,两个大气氮分子(蓝色,中间)首次直接相互耦合。图片来源RianDewhurst博士MarcAndrLgar博士构成我们呼吸的空气的78以上,氮宜昌长阳发现5。18亿年前寒武纪特异埋藏化石库清江生物群西北大学早期生命与环境创新研究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公布了该团队在中国宜昌长阳地区发现了距今5。18亿年的寒武纪特异埋藏软躯体化石库,命名为清江生物群。国际学界认为这是进化古生物学领域的快讯SpaceX公布星际飞船试飞路线从得州到夏威夷财经网科技5月14日讯,据凤凰网科技消息,根据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周四向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提交的文件,SpaceX计划对星际飞船开展首次轨道级试飞,从得州发射,然后SpaceX绘制了星舰首次轨道测试飞行的路线继SN15成功登陆,SpaceX现在计划尝试将Starship原型机送入轨道。在一个向联邦通讯委员会(FCC)提交文件,该公司详细说明了它希望如何进行下一次试飞。根据该文件,装有超中子星周期跃变研究获进展近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与厦门大学合作,在中子星周期跃变研究中取得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TheAstrophysicalJournal上。中子星是现代天体物理学的经典研究主题。一颗最宽处约1公里的小行星将在本月18日与地球擦肩而过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一颗最宽处约1公里的小行星将在本月18日与地球擦肩而过,但不会对地球构成威胁。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11日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近地天体研究中心预测,这颗代号19天文学家发现有史以来质量最小的超大质量黑洞因为它们不会发出任何我们能检测到的东西,所以关于黑洞我们依旧知之甚少。人类拍摄的首张黑洞照片,发布于2019年4月10日其中最令人困惑的当属超大质量黑洞,这类黑洞的质量是太阳质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