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康德先验哲学

  哥白尼式革命
  康德的哥白尼革命,在于心灵的自然构造将自己认知对象的方式,加于其所经验的对象之上。比如一个戴着有色眼镜的人看到的每一样东西,都具有这种颜色,如果有色眼镜永远戴在人的眼睛上,我们将永远透过那种颜色看事物,永远无法摆脱那个镜片给视觉施加的限制。同样道理,人类的心灵总是将思想自身的特定方式带给事物,这样就总是会影响我们对事物的理解。康德哲学的先验哲学,简单来说,一种认识是不是客观必然的,并非取决于认识是否符合对象,而是取决于感知系统的内在格律先于感知过程而发生的。人类的感知系统已然有着先天的规定性,也就是说能知规定着所知,那么,要想了解所知,必须反过来看看能知是怎样的。当我认知事物时,我仅仅是按照作为一个认知者的特定结构的心灵允许的那样去认知的,虽然我可以区分开认知者和认知对象,但是,却永远也无法知道事物其自身到底是怎样。纯粹理性批判,并不是对某个哲学体系进行批判,而是对一般的理性能力进行批判,包含展现出理性所具有的先天知识和先天逻辑,借此论证一种科学的形而上学。
  分析判断和综合判断
  分析判断的特点:1、谓词内容包含于主词中,不能拓展知识;2、无需借助经验,对主词内容演绎即可;3、仅以矛盾律进行。而综合判断的特点,是能够拓展知识,谓词包含超出主词蕴含的内容。分析判断指向唯理论,综合判断指向经验论。那么,分析判断必然是先天的,没有后天的分析判断。综合判断,则有先天和后天之分。先天综合判断独立于经验;后天综合判断来源于经验。例如:一切发生的事物都有原因。这个命题并不能分析出原因,所以是一个综合判断。那么,它是不是后天综合判断呢?康德认为不是。休谟认为,把原因和事物联合起来的那个东西,就是所谓的习惯性联想。康德却认为,把原因和事物联合起来的那个东西,是知性,这种知性是先天普遍的而不是经验的。并且认为,所有知识都要以这种先天普遍性作为基础,以此构成知识的原理体系,这种研究主体的先天认识形式的理论,就是先验哲学。
  超验、先验、先天之间的区别
  超验,是超出先天认识形式之外,如上帝、理念等;先验,是独立于经验却又使得经验能够成立的前提条件;先天,就不一定是经验的成立条件,如1+1=2,不必数数就知等式成立,这就是先天的。先验探讨的是,凭什么1+1=2能成立,先验区别于先天,在于先验是对先天的再反思。这里用一个简单的例子详细说明:一台电脑由四部分构成:代码、软件、网络,操作系统。只有连网才能获取信息,那么网络可以看成经验;无需连网也能运行软件,那么软件可以看成先天;操作系统虽说也是软件,却是让所有软件得以运行的前提软件,那么操作系统可以看成先验;作为真正的推手能将软件和系统全面还原到最小单位,就是代码,但是一般的操作者对代码程序并不了解,那么代码可以看成超验。网络只有借助软件和系统,才能够上网,换言之,经验只有借助先天和先验,经验才可能成立。
  先验感性论
  康德说,人类的知识来源于一个共同的根源,就是感性和知性。通过感性对象被给予我们,感性是接受表象的能力,就是直观;通过知性对象被我们思想,知性是统一性的,就是概念。感性发生作用的方式,是接受外在刺激并提供直观,直观是一种与对象无需中介的关联方式。感性作用的结果就是感觉,这种被动性、接受性的能力所以能发生,是因为背后还存在某种主动性、先天性的形式在起作用。因此,知识的形成,需要对象和认知者的心灵固有的某种形式共同作用而完成的,也就是说,只有能够符合这种固有形式的那一部分外物,才能进入到内心而成为真正刺激感官的对象。对象刺激感官后获得的直观,是经验直观;使得接受刺激得以成立的直观,是纯粹直观。研究感性的先天原则,称为先验感性论,研究知性的先天原则,称为先验逻辑论。
  什么是时间和空间
  心灵将什么带给了那个未经加工的经验材料?综合并统一我们的经验,是我们心灵独特的活动,要完成这个统一,首先就是给各种各样处于感性杂多中的经验,加上特定的直观形式,即空间和时间。知觉事物时,事物存在于空间和时间,这对我们来说是不可避免的。要研究纯粹直观,必须把经验直观以及知性统统排除,只留下纯粹形式就是时间和空间。时间观念只有成为同时或继续的基础,才能表象事物在同一时间存在,或者在不同时间存在。能把感觉进行表象为互相在外或者靠近,从而彼此处在不同地方,就一定要以空间观念作为前提。时间和空间的观念,不能从外部现象的关系里获得,就是说不是由所经验到的事物推导出来的观念,反而是外部经验一定要通过时间和空间观念才有可能。时间是内感官的形式,空间是外感官的形式。
  时空的先验阐明
  我们可以设想在时间内排除一切现象,但是无法设想排除时间本身,所以时间是一切直观的基础。时间是唯一的、统一的,故而是直观的。不同时间的量度,是通过无限时间的限定得到。变化和运动的概念,只能通过作为先天直观形式的时间来表象才有可能,比方说:某物在某地存在又在此不存在,如果这句话没有时间进入,就是自相矛盾,只有在时间的流逝之中,才能成立。所以,时间是一切直观得以在心中产生的主观条件,是感性的先天直观的纯粹形式。再来看空间的先验阐明。我们可以设想空间内不存在事物,但是无法设想空间本身不存在。当把事物表现为不同的位置关系时,已经有空间的存在作为前提,故而是先天的。我们无法设想多个空间,空间是唯一的、统一的。空间表象是几何学的基础,几何学是直观的不是分析的,如两点之间直线最短,无法通过分析这两点而得到,直线最短借助的就是直观。
  先验逻辑
  只有符合感性的先天直观形式,事物才能被感知而成为我们的对象。所谓现象,就是因符合感性的先天直观形式,得以对象化了的事物;所谓物自体,就是和主观的形式完全无关的纯粹客体,比如,软件得以运行的原因是底层的代码,假定代码不可知,代码就是物自体。没有感性也就没有对象,没有知性也就没有对象被思维,思维没有内容是空的,直观没有概念是盲的。对知性规则的先天性研究,称为先验逻辑。形式逻辑是不顾内容只顾命题形式的正确性,那么形式逻辑就是先天的,由于无关内容,无法给经验得以成立一个根据,所以虽是先天的却不是先验的。康德把知识的内容分成两种,一种是经验性内容,一种是先验性内容。先验逻辑必须把经验性内容剥离只留下先验性内容,故而,先验逻辑不排除知识的全部内容。那么,什么叫先验性内容的知识呢?就是独立于经验,又是使得经验知识得以成立的前提和条件。先验逻辑可以分为,先验分析论和先验辩证论。先验分析论,涉及的是纯粹知性概念即范畴,以及范畴的形式原则即原理。
  范畴和范畴表
  心灵感知事物的方式,除了时间空间,还有思想范畴,范畴更加专门地处理心灵综合经验的方式。康德认为,知性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判断是对于某物的判断,所以这个某物必须存在,也就是判断是在感性直观的基础上进行的。感性直观提供对象,概念是间接地对这个对象的的表象进行判断,所以概念并不和对象直接发生联系。普通逻辑是抽去知识内容,将表象转化为概念;先验逻辑是通过纯粹知性的概念,对感性杂多进行综合,综合就是把各种各样的表象加在一起进行把握,是一种想象力的结果。把主词和宾词连接的能力,就是知性的表现。我们凭借某些固定的概念形式,如量、质、关系、模态等,对各种各样的经验作出判断。当作出量的判断时,所考虑的是一或者多;当作出质的判断时,是要么肯定要么否定的陈述;当作出关系判断时,所考虑的一方面是原因和结果,另外一方面是主词和谓词;当作出模态判断时,所考虑的是或者是可能的或者是不可能的。这些思想方式,就是构成综合的行为,通过这种综合,心灵从感性印象的杂多中,建立了一致的单一世界。知性的4类12种范畴:量的范畴:单一性、多数性、全体性;质的范畴:实在性、否定性、限制性;关系范畴:依存性与自存性、原因性与从属性、协同性与交互性;模态范畴:可能性与不可能性、存在性与非存在性、必然性与偶然性。在范畴表内部,第三个范畴是由该类第一个和第二个范畴结合而成。
  范畴主观演绎
  范畴先验演绎,指的是范畴的先天运用的合法性需要被证明。时间空间是直接和对象发生关系,这确保了直观的有效性,但是,知性的范畴并不是直接和对象发生关系。判断只是间接地对于对象的表象进行整理,最终形成的知识仍是心灵主动制造出来的,那么,知识的客观有效性又怎么保障?纯粹理性批判的第一版着重于主观演绎。主观演绎具体来说:各个表象之间不是孤立分离的,而是关联结合的,感性直观只提供杂多表象,综合这些表象也就是,把各种表象连结为判断。如果内心中没有对诸多印象的时间次序的区分,那么印象是转瞬即逝的就无法形成杂多表象。把表象的杂多性贯通总括起来,就是直观中的综合。即使对象不在场,对象的原先表象可以由这种综合而再现。使得原先表象再现得以可能,从而产生完整表象的那个东西,正是想象力再生的综合。
  范畴客观演绎
  休谟说,自我是处于永远流动之中的知觉集合或一束知觉,这就是经验统觉。他认为知觉是相续出现,由于知觉或印象不能持久,在一束知觉中存在相似的邻近的规则,才将一个一个认同,归于自己,因此不可能有自我意识的持存性。经验统觉根据具体情况,提供直观的杂多经验性,所以只有主观有效性。康德的范畴客观演绎,是从联结出发,联结就是主体去结合表象的杂多,联结即综合。我思,体现了自我意识的持存性和统一性,持存和统一就是自我意识的纯粹统觉或先验统觉。先验统觉,是指把形形色色的直观材料,统一为一个概念的综合能力。先验统觉是自身始终保持同一性的自我意识,呈现在自我意识中的一切感性直观材料被知性范畴所连接。也就是说,纯粹统觉使得认识成为可能。知性来源于自我意识,知性通过范畴而表现,知性能把直观中的杂多,结合在一个客体概念中,因而是一种客观统一性。一切判断形式中作为系词的是,体现了客观统一性。比如物体是有重量的,在内容上看,这个判断看似经验性的,但系词是却表明这个判断的联结是客观的必然的。一切感性直观,只有在范畴条件下,才能汇聚到一个意识中,范畴能把由杂多表象综合而成的对象,带到先验自我意识中,范畴又把先验自我意识的统一性,带到杂多表象中,从而形成诸对象的知识。
  原理分析论
  范畴如何应用于现象?通过感官,我们无法直观到如因果性这样的范畴,康德认为,时间既是所有表象联结的形式条件,又存在于所有表象中,因此先验的时间,既和范畴同质又和现象同质,所以时间的规定性独立于经验,并且是知性和感性。知性正是通过时间使范畴应用于现象。
  12种图型相应于12种范畴:
  1、时间系列:量的图型是数量,表现为一个一个单位时间递增的序列。体现为同质单位即单一性、连续增加即多数性、总括表象即全体性。
  2、时间内容:质的图型是程度,表现为一个一个对象填满在时间中。体现为填满即肯定、没有即否定、强弱程度即限制。
  3、时间秩序:关系图型,表现为对象在时间中的变化。体现为甲变乙不变即偶性与实体、甲随乙变即因果性、甲乙同时变即协同性。
  4、时间包容性:模态图型,表现为对象在时间中的存在情况。体现为任一时间存在即可能性、特定时间存在即存有性、一切时间存在即必然性。
  纯粹知性原理
  1、直观公理:即量的原理,一切直观都是外延的量,时空中的对象都可以无限分割,部分的表象先行于整体的表象,整体的表象,通过部分的表象其量的延续的综合才成为可能。如形成一条线,一定是从某一点的量的延续,然后产生整体的线。
  2、知觉预测:即质的原理,凡是感觉对象都有强弱程度。实质就在于通过强弱程度的量,把握事物的质。对象的知觉内容,可以从量上加以精确计算甚至预测。
  3、经验类推:关系范畴可由已知东西推出未知东西,但又不能确定故叫类推。知觉只有在时间关系中才能获得知觉的次序,也就是说,诉诸于时间的常在、继在、同在,分别对应于实体性、因果性、共存性三个范畴。第一类推是实体的常驻性原理:凡变化着的东西即现象,必然以不变的东西即本质为先决条件和逻辑前提;第二类推是因果的时间相继原理;第三类推是交互作用的协同性原理:空间中的对象是同时并存相互作用。
  4、一般经验思维公设:第一是可能性公设:必须符合经验的形式条件才可能认识到对象;第二是现实性公设:经验思维必须具有经验材料;第三是必然性公设:凡是被经验到的结果的东西都是必然的。人为自然立法,就是说自然界的普遍性必然性的法则,并非来自自然界本身,而是来自自我意识的先验统一性。
  三类先验理念
  康德把整个世界分为现象世界和自在之物世界,同时把人的认识,分为感性、知性、理性三阶段。知性,是用范畴进行判断,整理统一感性知识;理性,是用理念整理统一的知识。理念,是指纯粹理性概念,任何经验中没有与理念对应的对象。对于理念的论断,只能是可能性,无法经验证实或证伪,因此理念不可知,但是理念可思。理念对知识的作用,是用来指导知性进行整体性思维,以便知识达到最大限度的统一。康德把人的知性所企图达到的先验理念归为三类:第一类是灵魂(心灵),即一切精神现象,思维主体的最高最完整的统一体;第二类是世界,即一切物理现象,现象诸条件系列的最高最完整的统一体;第三类是上帝,一切主客观所有条件的绝对统一。心灵、世界、上帝,所追求的理念统称为自在之物,是人类理性认识的范畴。先验辩证论的内容,就是对这三种理念误用造成的幻相的批判。
  纯粹理性的谬误推理
  康德认为,思维无内容是空的,直观无概念是盲的,概念和直观,是任何认识都要满足的两个条件。纯粹理性的谬误推理,是在直观缺失的情况断定思维主体为实体的。这里谬误指笛卡尔通过我思故我在,断定我是一个精神实体,思维是这个实体的属性。康德认为,我思故我在的大前提和小前提,并不是同一个主体,而是两个主体。我思的我,作为大前提的主体,是事物的独立存在;我在的我,作为小前提的主体,是自我意识,不过是逻辑主体。所以康德的论断是,不具备直观质料的思维没有现实性可言,现实要有经验作为依托。
  纯粹理性的二律背反
  知性只能从有条件有限制的感性经验出发,去推论和肯定一个无条件无限制的绝对总体的存在对象,但这种绝对总体是任何具体的感性经验所不能给予的。纯粹理性概念即理念,本身不能说明自己,知性范畴只适用于现象不适用于本质,借助知性范畴在论证其理念自身的存在时,就会陷入矛盾。也就是说,知性思维不会引起矛盾,但是知性应用于理性做超验应用,就不可能形成经验性知识,就会导致先验幻相。先验幻相,就是概念的主观必然性当作物自身的客观必然性。先验理念本身不一定就是幻相,如果把先验理念运用到自然科学中,作为一种范导性目标指引科学研究最终方向,或者运用到道德领域中规定人的道德,就不至于成为幻相。康德说,这种幻觉如同海面在中央对我们显得比在岸上更高,因为我们是凭借比岸边更高的光线来看海中央。纯粹理性的二律背反问题,是以互相对立的正论和反论的形式出现的,形成正反两方面既互相冲突又逻辑自洽的状态。四组二律背反揭示人类理性限度,正题是独断论,反题是经验论。前两个二律背反,双方都混淆了现象和物自体,因而都是错的;后两个二律背反,双方可以从现象和物自体两个不同的立场来看,因而也可以都是对的。
  第一个二律背反:
  正论:世界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有限的。也就是说,世界有一个时间中的开端,就空间而言也被封闭在界限之中;反论:世界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无限的。也就是说,世界没有开端,没有时间中的界限,无论就时间还是空间而言,世界都是无限的。理性派主张宇宙是有限的,上帝对宇宙的创造,是在所有可能的宇宙中选择了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宇宙,选择这个宇宙而不选择别的宇宙,就证明宇宙是有限的;经验派认为宇宙是无限的,因为人并不能通过经验说明宇宙的有限性,对宇宙的限度、边界无法提供经验性证明,所以,不能证明宇宙是有限的。但同时经验派也提供不出宇宙是无限的经验性证明。康德认为,两种判断都脱离了经验证据,都超出了一切可能的经验范围去对整个宇宙进行判断。所以要描述一种知识应该守住现象领域,不要涉及不可知的物自体领域。在现象界都是经验性回溯,通过最近条件回溯更远条件,只能处于一个过程中,因而,只能达到有条件的东西,不能达到已经完成的无条件的整体。换言之,世界根本不能依赖我的表象的回溯序列而实存的,世界的实存,只能在现象序列的经验性回溯中,而根本不能独自被发现。如果这种现象序列在任何时候都是有条件的,那么就永远不被完全给予,因而,世界就不是无条件的整体。
  第二个二律背反:
  正论:世界的一切是由单纯部分复合而成。也就是说,在世界中每个复合的实体,都是由单纯的部分构成,而且,除了单纯的东西或单纯的东西复合成的东西之外,没有任何东西实存;反论:世界的一切是复合的没有单纯东西。也就是说,在世界中没有任何复合的事物由单纯的部分构成,而且,没有单纯的东西实存。
  第三个二律背反:
  正论:除了自然因果性还有自由因果性。也就是说,并不是世界的现象全都能够由自然规律的因果性派生出来,有必要假定一种自由的因果性;反论:只有自然因果性没有自由因果性。也就是说,世界上的一切都仅仅按照自然规律发生。从物自体的角度来说,宇宙中有自由,只不过是一种设定,不是感性直观的对象,不可能用经验证明或反驳,这种自由属于道德领域的实体;从现象界的角度来说,没有什么与自然因果不同的另一种因果,否定自由意志,是与感性直观和经验世界相一致的。在自然律中受到原因决定,在自由律中是自行开始一个状态的能力。知识只在现象范围之内有效,其它范围和物自体就是信仰的领域。虽然先验自由在知识范围内没有用,但先验自由在实践中很有用。
  第四个二律背反:
  正论:有绝对必然的存在者。也就是说,有某种东西或者作为其部分或者作为其原因,是一个绝对必然的存在者;反论:无绝对必然的存在者。从现象上说,人类知识是宇宙偶然给人类提供的;从本体上说,人类知识未必没有它的必然性。作为必然的存在者上帝,被设想为完全处于感官世界之外,只是精神思索的产物。但是,在道德意义上,上帝又是有作用的。
  纯粹理性的理想
  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是单纯从概念出发推出世界上的最高原因,上帝概念和全能概念是同一的。如果试图从上帝的全能性去推出上帝存在,可是,全能性并不包含存在,这个存在就必须通过经验来扩大,可是,上帝处于经验之外,所以无法证明他的存在。所以,康德认为本体论证明错在,混淆了判断的无条件必然性与事物的绝对必然性。

银河系宜居带到底有多大?科学家发现了三种不同的有机分子天文学家最近在观察位于银河系边远地带的一些行星状星云即红巨星死亡后的残骸的时候,意外地发现里面存在有机分子。研究者意识到,这项发现在两方面挑战了科学家对恒星系统如何诞生生命如何演化是什么让如此多的天体剧变?科学家首次观测黑洞吞噬中子星最近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公布,科学家首次观测到黑洞吞噬中子星的引力波爆发事件。更加神奇的是,这种剧烈的合并事件仅仅在十天后又在宇宙另一个区域再次发生。这项新观测揭示了宇宙中天体宠物粮上瘾的隐藏原因DogFoodGuide利维坦按当代人养猫养狗已经不似从前,各种牌子的宠物粮罐头和零食应有尽有。有些对于工业加工食品不放心的饲主每天都需要给宠物自制饭食当然,这并非所有饲主的选择,恒星有死亡吗?未来恒星死亡后,内部行星的命运将会怎样?弹珠台是1934年发明的一种投币式游戏,里面的小球在各种障碍物之间在引力的作用下运行路径充满了随机性,令玩家着迷。最近一份研究模拟了距离地球仅135光年的一个恒星系统未来的演化情况简要了解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在进行建筑消防设计的过程中,首先由建筑专业根据规范要求将建筑物划分为不同的防火分区。防火分区设置的目的是利用防火墙防火门防火卷帘等装置将火势封闭在局部空间内,阻止其向同一建筑物的其中科大在光量子芯片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具有实用化应用前景中国科大郭光灿院士团队在光量子芯片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任希锋研究组与中山大学董建文浙江大学戴道锌等研究组合作,基于光子能谷霍尔效应,在能谷相关拓扑绝缘体芯片结构中实现了量子干性别偏见如何塑造大脑?JavierHirschfeldGettyImages利维坦按性别偏见的争论中,典型的一种观点是你看历史上为何哲学家啊科学家啊大多数都是男性?由此可见,男性在这些领域的确比女性更有不甘落后,特朗普签署核能指令,目的旨在太空随着中国嫦娥五号的返回,预示一个太空探索的加速,2020年的新环境中,人类对太空领域尤其注重,不得否认的是,下一个太空竞赛将会到来。在中国做出重大突破的时候,西方国家也不甘落后。一灯塔工厂盖世汽车联合链智造走进博世上汽大通在人类历史上,灯塔展现出了巨大的引航价值,而处于转型十字路口的制造业,也有越来越多的灯塔工厂成为领航者。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兴起,灯塔工厂的概念得到了进一步推广,它们是世界上最先进人死如灯灭并非科学观点?人死后灵魂还存在吗?问题其实并不简单人死如灯灭是很多人对生命和死亡的认知,特别是我们这些接受了九年制义务教育,灌输着唯物主义长大的新世纪青年,人死如灯灭是普遍的认知,所以往往对那些烧纸钱什么的民间封建迷信活动嗤之以鼻总结篇回顾NASA地外生命探测项目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周一知古通今周二牧夫专栏周三太空探索周四观测指南周五深空探索周六茶余星话周日视频天象翻译贺柏翔排版贺柏翔后期库特莉亚芙卡李子琦徐坤胡永葳翻译自NASANASA一直致力于寻找地球之外
美国卫生研究院章鱼不被认为是动物,难道是来自外星球?曾经很早之前,就有科学家研究表明,章鱼身上有3万多个基因,竟然是无脊椎动物的56倍,这样复杂的基因组在地球上是不可能出现的,猜测是被冻住的章鱼卵冻在了某一颗彗星中,当彗星在夜空划过超级月亮月全食血月,26号同天上演,不容错过的自然奇观5月26日晚,一场特殊的月全食将现身天宇。这次的月全食与超级月亮恰好相遇,会形成超级红月亮。从1909食既,到1928生光,全食过程不足20分钟。超级月亮,其实就是近地点满月。月亮世纪之谜暗物质的破解,大道至简在现代天文学界和物理学界,有一个被科学家称为世纪之谜的问题待解,它也是困扰现代物理学发展的一个重大难题,这便是暗物质,暗物质的本质到现在还不清楚。西方科学是靠精密仪器发家的,巨大的如果看到一条非常笔直的闪电,那么恭喜你,你可能观察到了暗物质暗物质是科学家们基于宇宙质量缺失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不均匀性等,提出的一个假设的概念,正是由于它的引入,才使我们对宇宙中很多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有了最为完美的解释。自从暗物质的概念被漂浮在国际空间站周围的金色物体是什么?国际空间站(ISS)将运行到2030年年末,并于2031年1月将其降落到太平洋上的计划最近才被公布,但周围却出现了一些忙乱的举动。去年年末,在ISS中发现了并排飞行的神秘三角形物体SpaceX将Crew按照计划,SpaceX的龙式宇宙飞船将于4月份发射,并将四位宇航员送入太空。不过为了纪念美国首位宇航员,该公司为Crew4团队使用的太空舱取了个新名字即自由号(Freedom)。目暗物质与暗能量暗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对于一些和宇宙一样古老的东西来说,暗物质在科学界之外并没有得到太多关注。事实是,暗物质从未如此重要。我们自己的银河系嵌入在一个巨大的星云中,我们在地球深处寻找它的相互作用,而没有它研究提出用于自供能的3D可拉伸天线可拉伸天线是未来可穿戴电子设备能够实现机体保形接触小尺寸和高度集成的重要无线通讯和能量收集组件。然而,可拉伸天线的机械变形通常导致其谐振频率的变化(即失谐效应),可伸缩天线的在体辐濒死经验的启示5来到这个世界的使命是什么?作者介绍完宇宙诞生的过程后,紧接着开始阐述行星月亮以及地球生命的产生过程。书中说行星都是由太阳孕育的,最开始是一团巨大的气体,由于气体高速聚合产生高热,这种温度热到发白,这让我想起地球内部正在疯狂喝水,每年吞噬数亿吨的水,水都去哪了?地球上竟然有这么多会喝水的洞!一个直径一米的洞一天可以喝掉大约3万吨以上的水,那么一年就可以喝掉大约1000万吨水。要知道,水资源对于人类来说有多重要,如果按照这个速度,那地球上的太空会成为农业和生物学的下一个前沿阵地吗?文BernardMarr由于杰夫贝索斯和理查德布兰森等亿万富豪发起了一系列探索活动,太空探索近年来再次变得非常流行。但是,尽管这些以旅游为重点的太空冒险可能抢占了近期的头条新闻,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