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基金投资是一种时间的修行

  修行出自《庄子·大宗师》:
  "彼何人者邪?修行无有,而外其形骸。"
  百度释义,修行是指宗教中的修炼或修养德行,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活动,包括:思维活动、心理活动、行为活动、社会活动,旨在达到与现阶段相比境界更高、胸怀更广、视野更宽的个人修养水平。那到底什么是修行,简单来说,就是把我们错误的见解、观念,错误的言语、行为纠正过来,无论通过何种方法,只要能达到这个最终目的,就都是修行。
  基金投资是一种修行,是一种时间的修行
  首先我们回顾一下我国基金业的发展。我国基金业始于1998年,至今已走过22个春秋,在这短短22年里,基金管理行业发生了数次变革,公募基金业已然成为中国资本市场信息披露最充分,监管最及时,操作最透明、运作最规范的机构投资者。截至2020年上半年,公募基金全市场管理规模增至17.02万亿,创历史新高;公募基金管理数量为6509只。回顾这过去的二十二年,中国公募基金从无到有,产品类型从单一到多元,行业规模不断扩大,在茁壮成长中,公募基金已经成为投资者青睐的投资工具之一,也同时成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回顾我国基金业的整体业绩情况
  在2018年2月28日,基金业成立20周年之际,由证券日报社主办、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指导的中国公募基金20周年行业峰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发布了《公募基金20年专题报告》,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党委书记、会长洪磊表示,偏股型基金在近19年年化收益率为16.18%,超出同期上证综指平均涨幅8.5个百分点,跑赢上证综指1倍。债券型基金平均年化收益率为7.64%,超出现行3年期银行定期存款基准利率4.89个百分点。公募基金累计向持有人分红达1.66万亿元。
  但同时我们又不得回避的一个现实是:很多基民抱怨自己没赚到钱。
  我们用一组数据来说明这种状况。根据由基金业协会发布的《2018年度基金个人投资者投资情况调查问卷分析报告》显示,2018年,自投资基金以来有盈利的投资者占比为41.2%,这一比例在2017年底与2016年底分别为36.5%和30.9%。如果大家考虑到2016、2017以及2018的股市市场的具体情况,这份数据是否有失偏颇,那我们再看看2019年的情况,2020年1月8日《权益类基金个人投资者调研白皮书》正式发布,这份白皮书是根据景顺长城基金、中国基金报、蚂蚁财富联合发起的权益类基金个人投资者的调研所得的数据分析而得。调研结果显示,近一年来,超过半数的受访者通过权益类基金投资实现盈利,收益率集中于0~20%的区间内。但是,有近39%的受访者称最近一年陷入亏损。亏损投资者中,半数亏损在10%以内,半数则超过10%。这与近一年权益类基金的整体收益情况存在差距。
  为什么会出现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甚至亏钱这种现象呢。
  第一、持有时间过短
  根据《公募基金20年专题报告》显示,投资者在任意时点买入一只偏股型基金,持有半年获得正收益的概率为60.53%,持有一年能有68.87%的概率获得正收益,当持有时间达到2-3年,胜率显著提升到75.51%-77.79%,报告称,投资者持有偏股基金时间越长,获取正收益的概率越高,持有时间在1年以内的胜率较低。
  对于债券基金,报告称,对于低风险的债券基金来说,投资者持有时间达到两年,基本都能取得正收益。统计数据显示,投资者持有半年债券基金,获得正收益的概率为82.35%,持有一年的胜率为88.44%,但是若持有时间超过两年,投资者获得正收益的概率超过了100%。从持基期间的年化收益率来看,在不同持有区间内,期望的年化收益率在7.89%-8.26%。
  第二、频繁申赎提高成本
  频繁的申赎必然带来高昂的成本。对于月度换仓的投资者来说,若按照申赎一次0.5%的极度优惠费率计算成本,每年将损耗约5.84%的收益。
  第三、资者追涨杀跌,羊群跟风效应明显
  无论是股民还是基民,普遍存在追涨杀跌的行为,羊群跟风效应明显。具体来看,在2006年、2007年、2009年、2014年四季度至2015年上半年、2015年四季度、2016年二、三季度,以及2019年市场上涨过程中,权益基金整体表现出持续的净申购,并且伴随着市场达到阶段高点,基金的净申购量也达到阶段的顶峰。而在2008年以及2015年三季度、2016年一季度的几次市场大幅下跌的过程中,权益基金整体表现出净赎回,且在市场的阶段性底部区域,赎回量达到高点。2018年市场震荡下跌,当年权益基金份额增长主要是因为机构大比例配置股票ETF,排除这一影响因素后,主动权益基金的份额整体仍表现为持续的净赎回。基金投资者的这种申赎行为存在较为明显的追涨杀跌特征。
  第四、对于所投基金缺少了解,情绪化配置弊病凸显
  遇到投资不顺,基金亏钱时,就起嗔恚心,就开始发脾气,怨天尤人;稍微有些赚钱效应,又心生贪恋、傲慢,洋洋得意,盲目自信,这两种都是基金投资的错误心态。配置基金时,往往对于"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对于风险与收益要匹配、对于投资要清楚自身的偏好等等很少放在心上。市场上涨时,就肆意放大自身的风险偏好,最终呈现"倒金字塔"式加仓;下跌时,又慌不择路的肆意缩小自身的风险偏好,又错过布局加仓的良机。
  据上所述,"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核心在于修行不够,存在错误的投资方法、错误的投资心态。如何能够把握住我国资本市场红利,让基金经理为自己打工,让自己的钱生钱,投资者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基金投资慢就是快,切忌暴富之心
  金钱是慢慢流向那些愿意等待且懂得保护它的人,金钱会从那些渴望获得暴利的人的身边溜走。谈及投资,必提巴菲特。巴菲特曾说过投资要允许自己慢慢的变富,因为财富的获取需要时间的复利慢慢积累。巴菲特在21岁时只有1万,25岁14万,34岁400万,43岁个人财富为3400万,52岁个人资产为3.76亿美元,58岁飙升到38亿,66岁178亿,84岁637亿美元,从这个数据统计可以看出,他90%以上多数财富都是60岁以后才获得的。
  二、相信机构的专业能力
  上海证券交易所数据显示,个人投资者,公募机构和法人机构,从2016年1月-2019年6月的统计区间数据分析显示:散户整体都是亏钱的,不管10万以下还是1000万以上的散户,亏损金额最多的是300-1000万的散户。另根据Wind统计显示,自2015年6月12日至2020年6月12日,上证综指、深圳综指、中证500和创业板指分别下跌了42.97%、37.15%、50.83%和43.15%,跌幅相当之深。2724只股票中,仅有295只上涨,占比仅略超一成。这就意味着,投资者如果自己投资股票,选到能够赚钱的股票的概率仅略超一成。而通过机构专业投资者通过提升投资管理能力,优选个股,远远跑赢市场,权益类基金整体表现良好。
  三、放弃择时、放弃预测市场、放弃趋势投资
  择时整体都是亏钱的,不论散户还是机构,想起华尔街的经典语录,"择时就像接住天空中掉下来的一把飞刀",不要老幻想通过择时获得超额收益。放弃择时也就意味着放弃预测市场、放弃趋势投资,意味着避免追涨杀跌。
  四、感受周期、中长期持有
  周期是必然的,投资根本无法避开周期,但同时周期也有它的规律:不走直线必走曲线、不会相同只会相似、少走中间多走极端。数据证明,长期持有基金,都能大概率带来可观收益。同时我们也要避免盲目长期持有,盲目长期持有基金还是有亏损可能,但亏损的概率随着持有时间的增长会不断下降。
  五、谨记个人风险偏好,做好资产组合配置
  在金融市场,风险与偏好永远匹配,投资者要清楚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大类资产、风格、行业上分散配置可以显著降低风险。相比股票基金,持有股债基金组合在中长期可以显著降低亏损可能性和幅度、提高收益确定性。这有助于降低波动回撤,从而降低焦虑,增加长期获利的可能性和预期收益。
  六、养成投资习惯,从定投开始
  定投,不止是一种适合大多数普通投资者的简便投资方式,它还是提升基民盈利体验的好方法。由于定投具有分批投入、平滑成本的特点,因而相比一次性投资,定投初期投入的资金量小,并且能有效减轻账户波动,从而可帮助减小投资者的心理负担,随着定投频次的增加和定投时间的拉长,投资者的平均投资收益率和赚钱概率都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这让我们更易坚持长期投资。
  基金投资是一种时间的修行,在于时间是你的朋友,冲动是你的敌人。坚持长期投资、坚持价值投资,慢慢感受时间的价值、复利的价值、周期的价值,无畏市场涨跌。
  基金投资是一种时间的修行,在于在投资中我们要转变投资的方法与理念,做时间的朋友,道虽简然行不易,漫长旅途,不忘初心。
  【全文完】
  感谢您的耐心阅读

拥有着次表层海洋的谷神星!它是怎么形成的?太阳系中唯一位于小行星带的矮行星谷神星,科学家们将其上的神秘亮点归因于这颗矮行星地壳下巨大的咸水蓄水池。次表层海洋是我们期望在太阳系外看到的一类事物,特别是在围绕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美国宇航局最新的空间站货物包括最新3D打印系统美国宇航局在利用天体土壤建造月球和火星殖民地方面又迈进了一步。今日美国宇航局最新的国际空间站补给任务包括一台机器,旨在展示月球和类似外星表面上的3D打印风化层(即松散的土壤或岩石)重大进展首次揭开量子相干动力学,量子电子关联的宏观效应超快多维光谱学解开了量子电子关联的宏观尺度效应。科学家发现,层状超导材料lSCO(镧锶铜氧)的低能和高能状态是相关的。用超快(100fs)的近红外光激发材料,产生的相干激发持续了令日冕物质抛射磁绳模型及日冕太阳风模拟研究获进展日冕物质抛射(CME)是灾害性空间天气的主要驱动源,针对特定的CME太阳风暴事件,了解其日冕行星际传播及演化过程,预报是否以及何时到达地球轨道,预测近地空间太阳风状态的变化,是空间达芬奇的天文物理光学力学成就牛顿169达芬奇的天文物理光学力学成就达芬奇(百度百科)天文天文天文见伽利略1达芬奇对传统的地球中心说持否定的观点。他认为地球不是太阳系的中心,更不是宇宙的中心,而只是一颗绕太阳运Wendelstein7X核聚变装置概念证明了其效率位于格赖夫斯瓦尔德的马克斯普朗克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IPP)的Wendelstein7X核聚变装置所依据的最重要的优化目标之一现在已经得到证实。IPP的科学家在自然杂志上的一项分析马斯克称星际飞船可能早于2024年让人类登陆月球周六晚上,当被问及该公司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设计的Starship月球登陆器项目的进展时,SpaceX的老板埃隆马斯克听起来很是乐观。Twitter账户Everythi陨石2019PDC撞击地球,被美国成功击碎,2027年要卷土重来?你所看到的这颗行星它不是什么特效,它是宇航员在太空拍摄到的真实影像,被命名为2019PDC,它的运行轨道是椭圆形,大概290天绕太阳一圈,科学家根据它的运行轨道分析,预计在2027距地约20光年,为何这颗行星被认为100存在生命?在广袤无垠的宇宙中。科学家对探索第二个地球从没有停止过脚步。同样,这也关系到人类未来的命运。二十年以前,我们只知道太阳系中为数不多的这几颗行星。二十年之后,天文学家凭借日新月异的科气候危机将导致物种大灭绝?亚马逊雨林,敲响了气候危机的警钟曾经有地球之肺的亚马逊雨林,敲响了气候危机的警钟,有研究发现它已经走上了不归路。它现在排放的温室气体多于吸收的温室气体。另外气候危机是什么,如果发生了气候危机会怎样,气候危机会导致地球有没有被精心设计过?1万年前的壁画或许可以解释答案在夏季的夜晚,满天繁星在夜空中闪烁着,望向这些距离我们亿万公里的天体,不由得会让我们想起一个问题我们的存在真的是巧合吗?如果生命真的是在偶然中诞生的,那么宇宙中无穷无尽的天体里也应
中国航天员一日三餐吃什么?到天宫后厨,看民企创新每年的4月12日是世界航天日。从1961年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乘坐东方一号宇宙飞船成功完成了世界上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到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远赴太空出了一趟为期六个月的远差,61年来神舟十三号顺利返回,航天员要承受的你无法想象,让人心疼又自豪神舟13号载人飞行任务圆满成功,三名航天员安全的顺利出舱。可是你知道吗?在他们出仓的前一小段时间,天上地下为他们回家做了很多准备。但是就算这样,航天员需要承受的常人也无法想象。从1中国航天日将至看这些中国星闪耀太空航天日将至看这些中国星闪耀太空本报记者张晔52年前,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为了纪念这一壮举,我国将中国航天日流浪地球不存在,人类和地球的最终结局人类文明只是地球文明的一部分,人类对地球的生态的影响和蚂蚁对地球的影响一样可以忽略不计,不能主导影响对万物进化和地球进程,流浪地球不可能,蚂蚁还想搬动地球金鱼还想搬着鱼缸换个地方悠黄石超级火山爆发,全球90人类10年灭绝,该怎么活下来这是人类历史上独一无二的火山喷发,这次爆发的威力将超乎人类想象,直接将地球上九成的生命抹去,整个地球突然变成了一个杀戮场,大量碎石被岩浆冲上高空,接着又纷纷落下,犹如陨石坠落,摧毁回归盛唐西周?全球变暖中国最大的机会出现,是不是真的?全球变暖是一个被众人熟知的问题,也是一个面向全人类的世界问题,并且它在一定程度上威胁到了地球上物种的生存权利。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只是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找到解决全球变暖的具体方中国版星链官宣,美又被打脸!印网友有中国在,很有安全感近日我国航天局公开表示,将着手组建近地小行星防御系统,以应对小行星撞击的威胁,为了保护地球和全人类贡献中国的航天力量。图为中国未来太空巨型系统幻想图首先提出这种概念的其实是美国,美美国计划用直升机在半空捕获返回地球的电子火箭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站27日报道,美国一家发射公司计划用直升机在半空捕获返回地球的电子火箭,这是全球首次开展类似的尝试。据悉,如果天气允许,火箭实验室公司将在格林尼治标准时间4月2镜观中国新华社国内新闻照片一周精选天文学家公布银河系中心黑洞首张照片5月12日,在包括上海在内的全球各地同时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天文学家向人们展示了位于银河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的首张照片。新华社发(事件视界望远镜供UFO的原理UF0原理要求一自身轻,质量小。二圆饼流线型,便于转动。三自身不带能量源,电磁驱动。能量来源是宇宙中的电磁振子(电磁波,光的载体)四,本身是个强磁体,下面是南极磁单极子,只具斥力。第六次物种大灭绝或已开始!科学家人类要负责根据生物学评论(BiologicalReviews)杂志刊载的一项新研究1,夏威夷大学太平洋生物科学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发现强有力证据,表明地球的第六次物种大灭绝已经开始,而人类要为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