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假如是硅基生命,我们能否找到外星人?

  图片来源:Pixabay
  在搜寻地外生命的过程中,天体生物学家总是在寻找最简单、最强健的生命形式,因为它们最有机会在严酷的外星环境中生存。可是,与简单生物相关的化学物质,往往也可以通过非生物途径产生。所以,科学家们时而认为发现了外星生命,但又缺乏确凿的证据。
  不仅如此,外星生命还可能与地球生命大相径庭。比如"硅基生命"就是科幻作品的常客,我们猜想它们的长链分子主要由硅而非碳构成,那么组成它们的化学成分也就与我们熟悉的生命截然不同了。既然如此,我们该如何寻找外星生命呢?"生命"本身是否有特殊之处,让我们能准确地知道它的存在?
  发现了,又没发现
  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两艘海盗号(Viking)探测器飞往火星寻找生命,但得出的结论颇具争议。探测结果显示,火星上可能存在生命,其证据来自一项同位素标记实验:将微生物所需的食物用碳14标记,添加到火星土壤样品中;如果有微生物摄取被标记的食物,这些微生物就会释放出放射性的二氧化碳,从而被仪器检测到。
  实验结果是,两个在火星上相距6500千米的海盗号着陆器,均在实验组土壤中检测到了放射性二氧化碳,而经加热灭菌后的对照组土壤则没有,这暗示在火星土壤中发生了微生物代谢。不过,两艘海盗号所开展的其他生命探测实验均没有发现任何生命存在的迹象。
  海盗2号着陆器拍摄的火星图像(图片来源:NASA/Wikipedia)
  1996年,科学家在南极洲发现了一块火星陨石,其中疑似存在微生物的微体化石(microfossil,利用显微镜才能进行研究的微小化石),似乎又为火星存在生命增添了证据。但随后的研究指出,几种非生物途径也很容易产生所谓的微化石痕迹。
  最近,一些科学家称在金星大气中发现了大量磷化氢,而在地球上,磷化氢主要由微生物产生。但另外一些科学家质疑这个结果,他们认为,即使磷化氢在金星大气中存在,也可能来自金星的某种奇异的火山活动形式,而非来自于生命活动。
  这些寻找地外生命的故事有着相似的发展脉络:最初线索令人兴奋,接着疑点惹人怀疑,最后生命存在的假设被驳回。一次又一次,天体生物学家似乎只能找到生物征迹(biosignature),但令人沮丧的是,生物征迹不能作为地外生命存在的决定性证据。有什么指标,可以让我们确定发现了外星生命吗?
  "复杂性"带来的新思路
  一项发表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的研究提出了名为"装配理论"(assembly theory)的新思路。装配理论不再关注简单的生物征迹,转而关注生命本质的复杂性(complexity)。它基于一种理念:宇宙中任何形式的生物都会以复杂的分子组合编码生命信息,而这种复杂性与无生命物质迥然不同。
  在天体生物学领域,呼吁关注"复杂性"的声音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NASA在1994年给"生命"下了一个复杂的定义:生命是能够进行达尔文式演化的、自我维持的化学系统。问题是,这个定义包含的关键概念本身就很复杂、难以被测试和量化。正如NASA的首席科学家吉姆·格林(Jim Green)所说:"我总不可能制造出能够寻找‘演化’、‘繁殖’或‘新陈代谢’这些过程的机器吧。"
  而装配理论提供了一种更清晰、更普适的生命的定义。装配理论假设,对任何环境中的任何对象(object)来说,当其丰度(abundance)和复杂性增加时,它来源于生命活动的可能性就会增加。丰度指该对象在环境中出现的频率,而复杂性可以通过估算装配出这种对象所需的步骤来衡量。
  研究合著者、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生物物理学家萨拉·沃克(Sara Walker)认为,装配理论是天体生物学领域的一个里程碑,因为它首次提出了可操作的复杂性测量方法,使关于生命本质的理论有机会与实验观测数据相结合。
  复杂的分子
  尽管装配理论适用于多种尺度的对象,但研究人员重点关注它在分子层面的应用。因为无论在实验室还是在宇宙中,分子都是生物最基础的组成部分。为了衡量分子的复杂性,该团队定义了"物质装配指数"(mass assembly number, MA),通过算法为不同的分子赋值。
  MA指的是理想情况下构建一个分子所需的步骤数。我们知道一个分子通常可以由多种方式合成,MA对应其中最短的装配路径。它只考虑价态规则,不考虑包括化学反应条件在内的其他限制,且每一步创建的对象可以在随后的步骤中被重复使用。因此,化学键种类越少、对称性越高的分子,其MA值越低,反之亦然。
  分析装配步骤的原理示例(图片来源:原论文)
  研究人员为一个化学数据库中的250万种分子进行了MA赋值。被部分科学家视作的金星的生物征迹磷化氢,由1个磷原子和3个氢原子构成,以对称的磷-氢单键相连,其MA仅为1。相比之下,色氨酸分子由11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结构更为复杂,其MA为12。
  色氨酸的分子结构示意(图片来源:NEUROtiker/Wikipedia)
  为了验证MA的有效性,研究人员用真实的分子进行了检验。因为高MA的分子有更多化学键和相对更低的对称性,研究人员预测它们会在质谱分析中生成更多峰(每个峰代表混合物中的不同离子),而具有低MA的分子则相反。实验结果与他们的预测一致——峰数与MA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相关性为0.89。
  左侧是3种作为示例的分子,右侧是它们对应的质谱。可以看出,越复杂的分子MA越高、在质谱上显示出越多的峰。(图片来源:原论文)
  生命的"门槛"
  建立起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之后,研究人员进一步检验他们的核心假设:高MA的分子几乎只能由生物产生。他们检测了多种混合物样品的质谱,包括大肠杆菌、植物生物碱、煤炭、花岗岩甚至啤酒,并根据线性关系估计它们的MA值。研究人员发现,只有具有活生物的样品MA高于15。
  这项研究的领导者、格拉斯哥大学的化学家李·克罗宁(Lee Cronin)表示,当一个分子的MA大于15时,其在类地条件下产生于非生物过程的概率极低(小于6 1023分之一)。因此,MA值大于等于15的分子几乎只能由生命产生。也就说,我们可以通过MA大于某个阈值的混合物发现生命。
  那么,15这个MA值是判定生命与非生命的绝对标准吗?不是的。首先,许多MA值较低的分子也可能是生物征迹,比如生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到地球大气中的氧气分子结构就很简单。其次,克罗宁指出,虽然在地球上,MA是否大于15似乎是存在生命与否的临界条件,但在与地球截然不同的行星环境中,这个临界值可能不同。
  为了测试他们的理论,研究合著者、NASA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的天体生物学家希瑟·格雷厄姆(Heather Graham)向克罗宁寄送了一组盲样。其中一种是数百万年前的生物化石,另一种是默奇森(Murchison)陨石的样品。默奇森陨石是1969年坠落到地球上的一颗火流星,它富含有机的含碳化合物,但不含生物。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默奇森陨石标本(图片来源:Basilicofresco/Wikipedia)
  克罗宁通过实验发现,化石样品具有高MA值,被确定有生命的痕迹;而默奇森陨石虽然含有丰富的分子,但其MA值仍低于15。这是对装配理论的一次验证,其结果激动人心,表明仅仅是复杂的样品组成不代表有生命的参与,能体现化学组织复杂性的"复杂的分子"才是生命的关键要素。
  付诸实践
  NASA以往的星际任务已经在其他星球收集了一些质谱数据。格林与NASA的科学家好奇,是否可以用装配理论在其中寻找生命的迹象。
  格林首先考虑是从土卫二(Enceladus)采集了水蒸气样品的卡西尼号(Cassini)飞行器。可惜的是,卡西尼号的质谱仪只能检测小于100原子质量单位(amu)的分子,但装配理论只对大于150amu的分子适用。而NASA的好奇号(Curiosity)和毅力号(Perseverance)火星探测器虽然搭载了可以检测150amu以上的分子的质谱仪,但它们缺乏研究单一分子的能力,不足以分析出MA值。
  格林说,未来的太空探索任务都应该配备能测量更大的分子、进行更精确分析的质谱仪。将于2034年飞抵土星的卫星"泰坦"(Titan)的蜻蜓号(Dragonfly)有望实现这一目标。它将探测泰坦的大气和表面,寻找生命的组成成分。尽管蜻蜓号的质谱仪不具备实验室质谱仪的全部功能,但它有能力检测复杂的分子。
  蜻蜓号在泰坦执行任务的艺术想象图(图片来源:NASA/Wikipedia)
  在太阳系中,还有可能存在生命的地方等待人类的探索,大型望远镜也为我们在浩瀚的宇宙中寻找着可能宜居的星球。装配理论提供了一个从分子的尺度看待宇宙的新视角,指引我们寻找地外生命时关注独属于生命的复杂性。此时此刻,就有不可计数的复杂分子在我们身体内合成着、流淌着、工作着,它们让我们在宇宙中如此不同。
  撰文:纳塔莉·埃利奥特(Natalie Elliot)
  编译:郑昱虹
  审校:李诗源
  引进来源:科学美国人
  本文来自:中国数字科技馆

音乐重器盛会!纽约摇滚乐器国际展览会当地时间2019年4月20日,纽约摇滚乐器国际展览会,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对外开放。图1MELODYMAKER吉布森电吉他,第一款吉布森电吉他于1959年问世。(图片来自ICphot吕慧仪自爆拍咀戏也要向儿子报告据报道,TVB都市处境喜剧爱回家之开心速递的宣传活动中,吕慧仪透露,她为拍水著镜头努力保持健康,问反应好会否更加性感?她表示这个时段以家庭健康为主,有时她觉得剧情很大胆,好似她与张法国第117届巴黎鲁贝自行车赛!谁将成为王者!巴黎鲁贝自行车比赛,起源于1896年,从1977年起,比赛的起点就定在了巴黎东北方向80公里处的贡比涅,终点在著名的鲁贝竞技场。比赛全长257公里,共有29个石头路赛段,骑手们要先世界上最小的鸟类蜂鸟蜂鸟,因飞行时两翅振动发出嗡嗡声酷似蜜蜂而得名。(图片来自ICphoto)飞翔时两翅急速拍动,快速有力而持久频率可达每秒50次以上。善于持久地在花丛中徘徊停飞,有时还能倒飞。蜂鸟约走进2019纽约国际汽车展当地时间4月19日,2019纽约国际汽车展正式拉开帷幕,地点雅各布贾维茨会议中心,正式展览日期为4月19日到4月28日,本次车展迎来了最新的汽车前沿科技,展示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尖端设乡村轶事二先生乡村轶事二先生孙青松那时,我们村的老槐树下,经常看到一些老头围坐在一起,听一个八十多岁的白胡子老头谈天说地。人们叫他二先生。他讲的时候,有人还给他端茶倒水,都很尊重他。有一次,我凑乡村旧闻黄六子孙青松别看黄六子长得象个大虾米,不下田劳动,又好吃懒坐,但爱看闲书,钻研了一阵子阴阳八卦后,就自称黄半仙,在家里支个摊儿,给人家算起卦来。起初来找的人少,他只收个烟酒钱,后来有些做乡村旧事ampampquot吹破天ampampquot乡村旧事吹破天孙青松老德县有个老湾镇,老湾镇北有一片大洼,大洼的高岗上坐落着一个500来口人的村庄崔帽子。崔帽子村一大怪女人下地翻碱花,男人出去吹喇叭。当地人管唢呐叫喇叭,称吹鼓手祥符区仇楼镇中心小学乡村学校少年宫社团活动记实童心飞扬快乐成长仇楼镇中心小学乡村学校少年宫社团活动记实在省文明办省财政厅和教育厅的关心和支持下,开封市祥符区教育体育局的重视下,祥符区仇楼中心小学被确定为乡村少年宫项目学校,学校雨中情怀记西姜寨一中2021年7月洪灾期间接待受灾群众雨中情怀记西姜寨一中2021年7月洪灾期间接待受灾群众西姜寨乡第一初级中学王智荣报道你们知道,规规矩矩坐在西姜寨乡第一初级中学餐厅里吃饭的人都是谁吗?你们怎么也不会想到,有一天,老沉默中爆发!美国示威群众在白宫前放置裹尸袋,抗议特朗普说谎不出所料,昨天美国新冠疫情再次增加两万多,达到了164万!死亡9。7万这时候,之前一直对特朗普保持沉默的美国人,终于爆发了!当地时间5月21日,示威者开着两百多辆送葬汽车,从参议院
人在以光速飞行的飞船上能存活吗?不能。人会变成微型黑洞。题目极端答案自然也是极端的。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任何有静态质量的物体如果达到光速,其质量将趋于无穷大,无穷大的质量自然产生无穷大的引力,最后连飞船带人一起恼羞成怒?祝融号太阳能动能遭质疑,中西方太空战博弈暗潮汹涌近日中国研究出了第1台登往火星的火星探测车名叫祝融号祝融号的核心燃料为太阳能这一核心燃料遭到了世界的质疑众多国家批评中国火星车燃料过于落后而中国则另有说法那么祝融号火星车为什么要使科学家发现水熊虫的新极限能在2。4倍音速撞击下存活水熊虫虽然是一种微小的缓步类生物,却是科学家公认地球上生命力最顽强的生物之一,这种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微生物几乎能在任何极端环境下存活,也能经受住充满宇宙射线的无氧环境,面对生命力如此糟糕的发现!塑料污染还没解决,如今发现玻璃瓶的危害是塑料4倍根据人类探索发现,目前地球已经在宇宙中存在了46亿年之久,在这46亿年的时间里,地球上反复出现了多次的生物变更,最终才有了人类。然而,近400年里,随着人类科技的飞速发展,人类制造外媒科学家挖出史上最深海洋洞新华社北京5月26日新媒体专电据美国趣味科学网站5月21日报道,一个在日本海岸附近工作的研究团队刚刚在太平洋海底钻了一个洞,这个洞比之前任意一处海洋中的任意一个洞都更深。一项声明称因为发射的小失误,2000高温窜入机舱,宇航员最后如何了?导语现在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人们对于外太空的探索也是越来越透彻,在古代的时候,人们看向太阳,月亮,星星时,也是怀揣着美好的愿望。而现在随着航天技术的增强,科技大幅度上升,人们也能够凭又遇超级日全食?专家25是关键点太阳一直处于非常活跃的状态中,现在下一个太阳周期快要到来,专家预计活动高峰期将在2025年出现。这个周期时间预计将非常接近于2024年4月在北美出现日全食的时间。当月亮遮挡住太阳时最全长度单位的划分(阅读提示纯知识,内容很枯燥,大多数人是记不住也用不上,可以忽略但记住后可以用来装B)1,长度的国际主单位米(符号m1米的长度最初定义为通过巴黎的经线上从地球赤道到北极点的距离的千成功了,祝融号火星车离开着陆平台顺利抵达火星表面根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发布消息称根据遥测数据判断在昨日的10时40分,我国祝融号火星车已安全驶离着陆平台,顺利抵达火星表面,后续将开启火星巡视探测。祝融号火星车驶离着陆平台,成功踏上今日ETF太空探索ETF(一)天问天和天舟天宫祝融嫦娥玉兔,在短短的20年里,中国在太空探索方面取得一个又一个的成功,祝融号在火星的着陆更是标志着中国深空探索取得了历史性的里程碑,推动整个太空计划进入了一全球最大的冰山脱离南极,约台湾岛面积的19,会影响海平面吗欧洲航天局(ESA)近日通过哨兵1号地球观测卫星所获得的数据分析发现,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冰山在最近脱离了南极洲,所谓冰山是指从冰川或极地冰盖临海一端破裂落入海中漂浮的大块淡水冰体,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