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马原语言的虚构(二)

  导语:马原是中国先锋派文学代表作家,他在创作上独特的叙述风格被称为"马原式的叙述方式"。小说是一门大学问,涉及方方面面,马原老师此篇讲稿,专讲"语言的虚构",作为剖析小说创作奥妙之一端。
  (续昨)
  我们日常在描述某件事时,会经常无意识地使用虚构的语言,只是自己不知道而已。还是回到我手头这几本书。虚构语言尽快地将叙述导入某种状态,这是常见的方式。前面举海明威《杀人者》的例子,现在再随便翻,比如《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这也是海明威相当著的一个短篇,它是这样开头的:"现在是吃午饭的时候。"这就是进入状态。随便翻,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这才奇怪呢。再来翻翻马原的《冈底斯的诱惑》,开头是"我知道这么晚来找你,你要骂我,要骂你就骂吧"。这肯定是导入状态。谁写散文、写公文也不会以这样的方式,没有一个人会这样写。你看我又翻到《风流倜傥》,"写我还不容易,我保证全力以赴配合你"。一开始就这样,都是导入状态,而这种方式是最典型的虚构的语言,它不是实在语言,不是我们以为的真实的叙述。
  一般在进入状态之后,马上会发现小说中的语言更多是在状态中,而不是通过,这和我一开始讲的散文和公文的通过式的语言正好相反。还是拿海明威的小说《杀人者》举例,"乔治打开通厨房的门,叫道:赛姆,你进来一会儿"。在常规语言的使用中,永远都不会出现这种情形;像这种叙述,它不是通过,而是停住了。它告诉你一个人打开一扇门,对另一个人说让他进来一下,这就是典型的在状态中,它绝没通过,不是说完这句话以后事情就过去了。这句话能不能独立存在?我说是可以独立存在的。它已经把话说明白,说清楚了,但是你知道它的用意吗?如果截取小说的某一个片断,这个片断完全可能是独立存在的,而不是承上启下地存在,它经常就是独立存在的语言状态,但它仍然可以在小说中成立。所以我说,一种独立存在的语言,当你孤立地读它时,你确实不知道它在说什么。散文的方式,应该没有这种可以孤立存在的语言,但箴言是个例外。比如蒙田的随笔,维特根斯坦的著作,很多都是断片、断想式的,类似于我们今天所说箴言的方式。这种断片可以独立存在,但即使它独立存在,它具体呈现出来的语言内容,仍然是通过式的。比如说,"一个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这句话是孤立存在的,但这句话仍然是通过式的,它要说的意思在它说完的时候已经完成了。而海明威的小说中所写的,某某打开门对某某说你过来一下,这个话的意思是不能独立存在的,因为你根本不知道这话究竟要完成一个什么意图,不是这句话的意思你不明白,而是作家的意图你不明白。
  那么小说和散文具体的界限在哪里,散文就一定没有虚构、一定不能在状态中吗?我愿意这么说,我并不严格地去区分小说和散文,我强调的是虚构。如果一个文本,它是在状态中的描述,那么它一定要使用虚构语言的方式。实际上有时文体的界限并不很明确,比如在我的散文集中也收入了若干小说,读者可以把它们当散文来读,但它们仍然是虚构的,是虚构散文。我所写的属于纯粹非虚构文体的并不多,所以一开始就使用"非虚构散文类"这种说法。使用语言来讲语言,来解释语言,这本身就是很尴尬的事情。我一直认为世上的事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能够解析的,另一部分是不能够解析的,是无法用语言讲清楚的。比如艺术、信仰,比如语言自身,这些怎么可能用语言来解析,用语言来讲清楚呢?语言不是万能的,语言有时很苍白。  按照常规,平时使用语言以两种人称为主,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一般来说,第一人称是主观视角,第三人称则经常是全知视角。但是现代写作较古典写作已发生很大改变;二十世纪心理学的普及和广泛影响,实际让我们逐渐习惯了对全知视角的排斥。民间一种习见的说法,"你又不是我肚里的蛔虫,你哪里知道我怎么想呢"?一个人经常会因为别人对他的规定表示反叛,认为别人对他的规定是强加于身。在阅读的时候,全知视角也是一种强加,是上帝的强加。很多现代作家,即便他以第三人称写作,他也会尽量避免全知视角,而经常愿意使用一个相对客观的视角。
  在写作中,还有一种是以第二人称的方式。我估计同学们看得不多。我自己在《冈底斯的诱惑》中用过第二人称。在那篇小说中,我是三种人称轮换着用,这是有一点玩技巧的嫌疑。但是,在写作中,第二人称有特别的意义。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看过电影《楚门的世界》这基本上是第二人称的叙述,就是有一个摄像机一直跟踪,一直记录你。第二人称和现代写作中第三人称的客观视角有一点像,第三人称写作发展到今天,它的客观视角基本上已不能进入描述对象的内心。而第二人称,就是用"你"时候,一般也不容易进入内心。但是使用第二人称的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当你以第二人称的叙述来强加于人时,你会发现有一种快感,写作者的这种快感。这其中对强加于人的描述构成的不确定性,就有很强的猜测性。有这种比较特别的角度,那么当读者阅读时,也会有新奇的感受。而且毕竟是以猜测的方式进入,而不是全知视角,尽管有强加于人的嫌疑,但不会让读者很排斥。  在小说的写作中,它的人称方式和非虚构写作中使用的人称方式,在表达上并不一样。以第一人称"我"虚构就可以提供一个具有强烈主观色彩的角度。比如我在虚构写作中这样写,"我看着他背影即将转过墙角,这时我在心里对她大声呼喊:‘停住脚步回过头来!请停住脚步回过头来!’就在她转过墙角那一瞬,我觉到她回过头来"。刚才我这么说的时候,我用的就是特别典型的虚构的语言方式。这和那种"我到旷野里感受到春天的风,嗅到青草的气息",和这种非虚构写作中"我"的使用其实很不一样。
  在虚构写作中,第一人称经常会以预感的方式,这个方式特别有力量。我写过一篇小说叫《康巴人营地》。康巴人是藏族的一支,有很剽悍的气质,脸像是刀削斧凿出来的,脸色紫红,康巴人一般都很高大,比其他藏族人都高大。《康巴人营地》这篇小说很短,是杀人故事。我是这么开头的,"我绝对不是有意的"。另起一行,"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一反习惯,居然迎着泛滥的人流逆时针走进黄昏的八角街"。这其中第一人称"我"的使用,就带有特别强的预感,带有某种预示的倾向。这种在虚构原则下出现的"我"的表述方式,和非虚构写作里那些风花雪月的散文随笔中的"我",绝对不一样。还是《康巴人营地》,我再读一段,同学们可以感受一下。"这是圣城拉萨的一个平常的黄昏,只有我不平常地逆时针进入八角街。我像平时一样难于理解,为什么我每天都来转街,而每天都很少看到熟识的面孔。我想不出,莫非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陌生人替换前一天那些已经不太陌生的人们。我不自觉地走到道路中间,我不自觉成了转经的人们的障碍了"。你们看这时候"我"的叙述,是高度的主观的,是有强烈预感的这种进入。
  刚才我简单地讲了人称,实际人称里面的奥妙多得不得了。同学们以后肯定免不了要使用语言。我说的"语言"是一个广义的范畴,当然包括各种文体,但还不单单是指以文字为载体,假如你以后有机会扛摄像机,你同样是在使用语言,同样是在叙述,在记录。在这里我想给大家一个建议,以后你们在使用语言(广义范畴)时,可以尝试以三种不同人称,以不同方式进入叙述。别急着发感慨,先想一想,比如用第一人称"我",这个"我"有多大潜力呢?如果仅仅是描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描述自己的心情以及情感的变化,这在"我"的叙述空间里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它更大的潜力是在虚构写作中。比如在虚构写作中,你可以设想自己是盲人,是聋哑人,当视和听发生变化,这时候"我"存在的意义,就不再是原来我们常规所使用的"我"的意义了。第二人称"你"就更是这样,具有更加奇妙的叙述空间。我想绝大多数同学可能还没用过第二人称,可以尝试用一下。如果同学们以后从事电视行当,"你"真是一个妙不可言的视角。它相当于以摄像机记录,相当于偷拍,如果将来拍纪录片,你们会发现这个第二人称"你"有多重要。比如在拍纪录片时,最初拍摄对象和拍摄者可能会有协调商量。但是一个真正的纪录片,它最有价值的部分不是在于这种商量,不是在于拍摄对象配合拍摄者,而是在于当对象已经忽略,已经忘却了摄像机的存在。这时,纪录片最独特最有价值的部分才会呈现出来。这一部分就是"你"的部分。(未完待续)

万吨大驱迎来质变,将搭载高超音速武器和激光炮,成远程攻击平台对于海军来说,驱逐舰是必不可少的舰艇,可能很多人对于驱逐舰这个概念并不是很清楚!驱逐舰是一种多用途的军舰,已经成为海军最重要的舰种之一,是海军舰队中突击力较强的中型军舰之一。现代驱近50架舰载机被推入大海,只为4万难民上航母,结果并未全如意和平年代的战争是非常残酷的,虽然说现在世界上的大部分地区都处于和平年代,但是依然有一些地区处于冲突当中,一些国家的内部冲突还有国与国之间的冲突,总会让一些人处于灾难当中,对于现在的首次箭车一体机动发射,仅耗费10分钟,火箭在西北内陆成功发射人类对于宇宙的探索显然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在浩瀚无边的宇宙面前,别说是人类了,就是整个地球也就是那么一个小点点,不管是地月系还是太阳系或者其他的恒星系,很多已经超出了人类的认知,新无人机与MQ9相似,可携600斤炸药打击4000公里外目标对于现代空战来说,很大程度上还是要看谁的战机更厉害,而不管是战斗机还是预警机还是无人机,都可以在空战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只不过我们现在很难看到大规模空战的发生,毕竟现在是和平年代,谁12时54分,印度一枚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将19颗卫星送上太空人类对于太空的探索从来没有停止过,只不过在宇宙面前人类依然非常渺小,对于宇宙还有太多的未知需要探索!毕竟地球既然适合人类居住,那么宇宙中肯定还有其他适合生命生存的星球,但是至少现在新一代航母排水量7。5万吨,造价85亿美元,可载32架五代机航母作为水面上最大的作战舰艇,显然不是哪个国家想建造就建造的,航空母舰是目前世界上最庞大最复杂威力最强的武器之一,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依靠航空母舰,一个国家可以在远离其国土的76架B52换装新一代发动机,却难逃被新一代隐身轰炸机替代对于空军来说,轰炸机显然是最具有威慑力的机种,毕竟轰炸机可以携带大量的弹药,可以直接在很共的高度长途跋涉数千里进行精确轰炸机,这种打击显然不是战斗机能够做到的,而在轰炸机执行的任务B21隐身轰炸机即将首飞,一口气要造100架,却无法超越B2对于空军来说,威慑力最大的显然不是战斗机,而是轰炸机,虽然说现在执行作战任务更多的还是战斗机,而且在面对面对抗中更多的也是战斗机,但是战斗机再强也无法和轰炸机的威慑力相提并论,毕竟6000吨31型护卫舰正式开建,配备16单元垂发,一口气造5艘作为曾经的日不落帝国,作为曾经的资本主义最强国,英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之后彻底沦为了配角,成为了美国名副其实的小弟,其实英国一直想要重返世界舞台的中心,但是奈何实力不允许,英国已经不再苏57迎来质变,将列装新型高超音速导弹,F22跌落神坛?现在的确是五代战机的天下,但是全世界能够研发出五代战机的国家寥寥无几,即便日本韩国欧洲这些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科技水平都非常高,军事实力也很强,但是却依然无法研发出五代战机,所以这些韩国新一代潜艇救援舰下水,满载排水量5600吨,探测深度达1000米最近美国的核潜艇撞到不明物体一事还是引起了比较大的发酵,毕竟这次撞击造成了潜艇上至少11人受伤,其中两人受伤还比较严重,试问这得多大程度的撞击才能造成这么严重的后果?美国也是在五天
前沿技术磁驱动形状记忆聚合物获取更多信息,请关注我们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和佐治亚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研发出了一种磁驱动形状记忆聚合物,能在磁场作用下实现变形和形状记忆。形状可编程柔性材料能在外部热光或磁场作用下变前沿技术光子递归伊辛采样器获取更多信息,请关注我们受美国陆军研究实验室陆军研究署等机构资助,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光子递归伊辛采样器,可以求解任意二次哈密顿形式的伊辛问题。近年,多种光子计算机已被前沿技术将深度神经网络用于天气预报获取更多信息,请关注我们美国能源部阿贡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使用深度神经网络替代了天气预报中部分物理过程模型,可以显著减少仿真时间。天气和气候变化是大量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为描述这些前沿技术生物3D打印仿人体关节软骨组织获取更多信息,请关注我们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采用生物3D打印制备出仿人体关节软骨组织,能保证组织的刚性,同时促进软骨细胞的生长。生物3D打印人体组织在生物医学领域有重要应用前景。装备发展美海军测试蓝水远程货运无人机获取更多信息,请关注我们2021年2月21日,美海军在诺福克基地测试了蓝水后勤无人机原型机,无人机携带轻型后勤物资起飞,最终降落在福特号航母上,测试表明,原型机可以在某些条件下执行前沿技术利用皮肤前体基质的便携式手持皮肤打印机获取更多信息,请关注我们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生物材料与生物医学研究所设计出一款便携式手持皮肤打印机,能以皮肤前体基质为原料,在伤口打印出合适的形状,以促进全层皮肤烧伤的愈合。目前,治疗防务动态国外一周防务要闻(2021。03。012021。03。07)本期导读01国防工业1。美国防部研究与技术局发布2020年度审查报告2。欧盟发布促进军民协同创新的行动计划02装备技术1。美海军水面舰艇战备状态面临挑战2。俄罗斯别尔哥罗德号特种潜国防工业美海军相关科研机构跟踪获取更多信息,请关注我们2020年,美国海军资助发表论文5390篇,成果数量最多的科研机构依次为海军研究实验室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等。图12020年美国海军资助研究机构成国防工业2020年国外舰船科技与工业发展综述(下)获取更多信息,请关注我们查看报告前两章请点击链接2020年国外舰船科技与工业发展综述(上)三舰船装备与技术重要进展1。主战舰艇更新换代美印航母项目稳步推进,日韩法航母计划初现端倪。防务动态国外一周防务要闻(2021。04。052021。04。11)本期导读01国防工业1。美海军作战部长就国防部全球兵力态势评估发表评论2。印度尼西亚纳土纳岛建造潜艇基地02装备技术1。意大利海军圣乔治奥号两栖攻击舰成为欧盟IRINI行动新旗舰2前沿技术精确调控合成生物学产物的分子逻辑门获取更多信息,请关注我们受DARPA美国海军研究署国防威胁降低局空军科学研究署等资助,哈佛大学韩国浦项科技大学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等合作,研发出2种RNA阻遏物,可用作分子逻辑门精确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