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探索月球,拯救卫星这部偶像剧里的航天情节走心吗?行星事务所

  关注蒙酱,
  了解关于行星科学的一切
  hello好久不见!最近科研太忙啦写paper写到头晕,终于来佛系更新啦~这期聊聊最近热播的偶像剧《你是我的荣耀》,一个当红女明星乔晶晶和航天工程师于途谈恋爱的故事。
  难得有个关于航天的剧,职场情节悬不悬浮,航天设定和细节走不走心?我还是挺关心的。
  带着放大镜看了前18集,还蛮惊喜的。这剧的细节很丰富,男主的成长线也设置得很讲究,有点意思。
  以下主要盘点解析的是前10集剧情,必要的地方也会涉及一些后面的集数。
  (去年就带放大镜看过《恋爱小行星》:看木星、认石头、还要寻找小行星?这波柔软又硬核的安利我吃了!,感兴趣的可以回顾一下~)
  01 剧情发生在什么时候?
  仔细抠一抠这剧的时间线,会发现男主于途的成长经历,与我国的航天进程高度相关。
  虽然剧里明显有隐去故事发生年份的意思,但这对灰原童鞋我,新时代的列文虎克,完全不是问题!
  剧里微博发布的时间都被抹去
  第一集乔晶晶回忆高中加于途QQ的剧情里,里可以看到于途属马,大概率是1990年出生。
  于途说自己"人到三十",也就是说剧里现在的时间大约是2020年。
  那这个30岁会不会是虚指呢(比如31、32岁啥的)?不是的,我们可以通过乔晶晶的生日来double check。第一集可以看到,乔晶晶也属马,生日是1990年12月21日。
  第七集里乔晶晶说自己现在才29,下个月才30岁生日。说明到第七集这个时间节点是2020年11月,于途确实是30岁零2个月。
  再考虑到这时候乔晶晶和高中同学于途重逢不到一个月,所以第一集应该发生在2020年10月底到11月初左右。
  后续剧情也有细节能对的上:第8集,能看出是2020年11月的日历▼
  (这说明:这剧细节还是经得起推敲的于途和乔晶晶都是实诚人,QQ信息居然都用的是真实生日)
  明确真实的时间节点,让于途这个从小热爱航天科学的角色形象有了更充分的铺垫。
  02 关注嫦娥一号的高中生于途
  于途高中时候(直到现在)的QQ昵称和论坛id都叫"玉兔捣药"▼
  "玉兔"一方面是"于途"这个名字的谐音,另一方面也是他对月球探测感兴趣的体现。第二集的高中回忆里同学说"探索月球是于途的梦想"▼
  这里提到的嫦娥一号,是我国首个月球探测器。发射于2007年10月24日,那时候于途17岁高三,年龄对的上。
  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器,完成了环绕月球的多项科学考察 | CAST
  高中时候的于途显然对嫦娥一号做了不少功课。第一集里乔晶晶搜索于途的论坛帖子,查到的也是他关于嫦娥一号的发帖:《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关于嫦娥一号已经出发,我们离登陆月球还有多远》▼
  帖子里除了介绍嫦娥一号的基本信息和探测目标,还整理了嫦娥一号的轨道信息▼
  值得一提的是,仔细看帖子里,除了提到了月球探测器们都会经历的"地月转移轨道"之外,于途还专门介绍了嫦娥系列里只有嫦娥一号用了的调相轨道(phasing orbit),可以说是小小年纪就是资深爱好者了~
  嫦娥一号的奔月轨道,发射后绕地球三圈逐步抬升轨道的那段就是调相轨道段 | 新华社
  后续剧情里,于途和嫦娥任务的缘分也不浅。按前面这个时间线继续推,那他就是2008年大一,本硕博9年(学霸嘛),2017年左右博士毕业。在嫦娥一号之后的十年里,于途的学生生涯也伴随着嫦娥二号和嫦娥三号任务的推进和结束任务。(详见:月球探测六十年【行星事务所2020年版】)
  中国探月"绕落回"三步走 | 探月工程
  高中时候的于途发帖探讨"我们离登陆月球还有多远",而在他博士还没毕业的时候,我国的嫦娥三号就已经带着月球车玉兔号实现了登陆月球。
  2013年12月15日,玉兔号月球车与嫦娥三号着陆器的两器互拍 | 中国探月工程
  03 "你已经是看过最多星星的一只兔子了"
  于途在高中之后也一直很关注嫦娥任务的进展。
  第七集里可以看到,于途家里(至少)有两个月球车的模型(我好酸)。书桌上这个罩子里的看不清楚细节:
  书柜上这个给了特写的是玉兔二号月球车的模型:
  就是雷达天线能不能展开一下?展开一半好难受
  注意,是嫦娥四号携带的玉兔二号,不是嫦娥三号携带的玉兔号。这俩虽然很像,但玉兔号前面是有机械臂的,兔二没有。
  这个细节是符合剧里的时间背景的:嫦娥四号和玉兔二号是2018年发射,2019年初着陆月球的(详情介绍:嫦娥四号发射成功:去往从未踏足过的地方,需要一点勇气和兔二醒来,两器互拍!真正的探险才刚刚开始!),到2020年11月这个时间节点,家里有玉兔二号的模型很合理。
  第七集乔晶晶安慰和鼓励于途说:你已经是看过最多星星的一只兔子了。
  于途立刻就能反应过来这句来自玉兔号的微博。
  事实上,这句话确实出自2016年@月球车玉兔 发的最后一条微博。那时候玉兔号因为故障已经不能再继续工作了,所以和大家告别"这次真的晚安咯!还有好多问题想知道答案…但我已经是看过最多星星的一只兔子了!"
  推荐大家去翻翻玉兔号的微博,至今还是那么温暖而动人
  能对四年前的一条微博记忆如此深刻和准确,于途当年估计没少关注嫦娥三号和玉兔号。
  04 航天设计师于途,具体是干什么的?
  正如剧里多次提到的:航天是个系统工程。把一颗卫星(探测器)送上天,守护它们的正常运行,顺利接收它们的探测数据,需要不同领域的工程师和科学家们参与协作。
  但如果想要大致分个类的话,"搞航天的"可以分成:造火箭的、做卫星(探测器)的和搞联络的。
  那于途具体是干哪个的呢?
  1)造火箭的(×)
  提到"航天",最容易想到的可能就是造火箭。
  14集里主持人这个反应还是挺真实的
  火箭,是把卫星(探测器)送往预定轨道的交通工具。剧里主持人提到的这个"胖五"——长征五号火箭,就是我国目前尺寸最大,运力最强的火箭,能把8吨重的嫦娥五号送往月球,把5吨重的天问一号送往火星。国家队之外,我们熟知的商业航天公司:美国的SpaceX、蓝色起源,国内的蓝箭航天,很大一部分业务也是造火箭。
  本质上来说和动车高铁飞机一样,都是把"乘客"送到目的地 | 维基、SpaceX、蓝箭
  2)做卫星(探测器)的(✔)
  不过,于途不是造交通工具的,他负责照顾的是交通工具搭载的"乘客",也就是卫星(探测器)。
  火箭顶上的整流罩里,装的是"乘客"探测器 | CNSA
  卫星这东西说起来好像很遥远,但其实早已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个人很喜欢剧里第一集的几个场景,气象卫星、导航卫星、通讯卫星一一闪过,与之对应的是地球上的我们通过分析这些卫星的数据,知道"今天交通有点堵、外面要降温"。
  除了这些围绕地球运转,观测地球的卫星之外,同样也有观测月球、火星,甚至更遥远星球的卫星(探测器),后者都属于"深空探测"。我们前面说到的嫦娥n号、玉兔n号,都属于深空探测,于途就是做这个的。
  万万没想到,于途和我竟是一个方向,只不过他是做工程的我是做科学的…
  还记得第一集里于途汇报的那个项目吗?标题叫《SK-1探测器方案设计报告》,SK应该是"深空"的缩写。(emmm那要是通过了,以后这个项目的二号叫啥?SK-?)
  从事"深空探测"这个设定,也完全符合第2集里,高中于途说将来要"超越月球征服火星飞出太阳系"的目标。从少年时的梦想,到如今为之奋斗的事业,对这个角色来说,可以算是一以贯之的热爱了。
  当然,即使是细化到照顾某颗卫星,这依然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光是演员表里就有这么多相关工种。
  而于途和关队关在所在的"总体部",可以简单理解为一个协调各部门的"总管家"。
  翻译一下就是:这是负责照顾JX-1卫星的于总管
  不过,从剧情来看,于途实际负责的卫星并不止深空探测卫星,接下来的JX-1卫星,就是一颗不折不扣的地球探测卫星。
  剧里说这颗在轨一年多的卫星,是于途来到航天所之后接手的第一颗型号,按于途2017年左右博士毕业来算,到剧里开场在航天所工作了2-3年,时间也对得上。
  3)搞联络的(×)
  不管是火箭还是卫星(探测器),从它们离开地球表面,到结束工作,都需要和地面站保持通讯——尽管存在感最低,民众所知也最少,但负责联络卫星和地面站的通讯工作至关重要,测控工程师是每颗卫星背后的守护者。
  "牧星人"正是人们对测控工程师的爱称▼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为负责卫星的总体部工程师,于途虽然自己不搞通讯,但也需要具备一定的通讯知识,并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与负责通讯的专业人员共同协作解决问题。接下来拯救卫星的重头戏里出场的西北测控中心,原型就是我国的西安卫星测控中心,这里的工程师们,就是专门负责卫星联络工作的。
  05 抢救卫星行动
  前十集里认真搞事业的第一个案件,是第9-10集前往西北测控中心抢救卫星JX-1。名字有点拗口,后面我们就叫它"加薪一号"吧,让它成为打工人的幸运星
  这段剧情还是很动人的:一群不同部门的工程师,为抢救一颗遥远卫星,协同战斗,通宵连轴转查找故障,尝试各种解决方案,最终成功把卫星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即使是不了解航天的观众,想必也能感受到几分个中艰辛和喜悦。
  想知道加薪一号(JX-1)卫星到底出了啥故障,没有航天基础的观众们可能需要先了解几个基本概念。
  1)遥测
  一颗健康的卫星在天上工作的时候,需要时不时把自己的工作情况发送给地面站。这些"工作情况"传回地球就叫"遥测信号",包括自己运行的位置、速度、姿态、各组件是否正常工作等等。通过分析和解译这些卫星发回遥测信号,地面站的工作人员就可以保持对卫星的跟踪,了解卫星的位置和健康状况;如果卫星发生了故障,航天工作者们也需要借助遥测数据做诊断和"治疗"。
  不仅是卫星(探测器),火箭发射之后也需要传回遥测信号。例如我们看发射新闻时提到发射嫦娥五号的是"长征五号遥五",这里的"遥"也是"遥测"的意思。
  2)指令
  天上的卫星向地上发送遥测信号,而地上的测控站也需要向卫星发送指令信号,控制和指挥卫星的工作。
  塑料东北话,临时学的2333
  剧里这段翻译一下,就是加薪一号(JX-1)在飞过我国地面测控站范围的时候,地面站没收到卫星的"例行健康报告",地面站主动联络了卫星,让卫星换个应答机试试,但还是没收到报告——卫星失联了。
  3)下行
  除了遥测信号,卫星还会向地面站传回自己的科学探测数据,这些天上的卫星传回地面站的信号,统称为"下行"信号。反之,地面站向卫星发送的指令和数据就是"上行信号"。
  这段换了个人对话,其实意思差不多:地面站给卫星发了消息,但卫星没有回复。
  但可能导致失联的原因可太多了,航天是个系统工程,任何一个部件或者环节出了问题都可能导致失联,所以找故障原因,可能是个耗时耗力的持久战。
  收发信号的仪器不回复,可能是这个仪器坏了,可能是电源坏了,也可能是卫星轨道偏了…
  逐项排除:电源没问题,轨道也没问题。
  经过各种排查之后,剧里最终锁定的问题是卫星受到了高能粒子的影响,发生了"单粒子翻转"。
  高能粒子是空间物理学范畴,所以剧中要紧急联系中科院空间所(原型为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的科学家们共同参与调研和营救。
  "单粒子翻转"(Single-event upset,SEU)指的是单个高能粒子作用于卫星的电子器件,引起器件的逻辑状态变化。但这种作用本身一般并不会造成硬件上的损坏,处理得当是可恢复的 [1]。
  器件元件中发生0变1,1变0,就是所谓的"翻转"
  卫星在运行过程中受到高能粒子的影响甚至发生故障,这是确实会发生的,而且在无防护的状态下并不算"小概率"。
  太阳风暴中发生的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CME)都可能产生高能粒子。
  太阳活动产生的高能粒子 | 汉化自NASA
  天体磁场产生的辐射带(例如地球的范·艾伦辐射带)中,还有各种宇宙射线中,也会带来高能粒子。
  不同来源的高能粒子 | 改编汉化自:VORAGO Technologies
  事实上,许多卫星都会受到单粒子效应(单粒子翻转是其中一种)的影响,只是不一定会严重到造成仪器故障。即使是引起器件故障的单粒子事件,在上个世纪也不算罕见。在《空间天气及其物理原理》[2] 这本书里,介绍了1982-2003年之间的几次典型的单粒子事件引起的故障,可以看到,这样的事件发生率并不低,并不是十一年这么久才会发生一次。
  具体到剧中的加薪一号(JX-1),故障设定的原型可能是我国的第一颗极地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一号A星。1988年,这颗卫星因为单粒子翻转事件导致姿态失控,结束任务。
  所以严格来说,这个故障设定是有些"穿越"的。因为如今的卫星在设计的时候都会考虑到高能粒子的影响,再加上冗余备份,这类上个世纪可能遇到的严重故障,在2020年已经很少发生了。
  但剧中作为一个模糊年代背景的案例,也算是一种来自未来的致敬吧。而且整个抢救过程还是相当专业、跌宕起伏且有代入感的。
  接下来,明确了问题就好办了。按照剧情设置,加薪一号(JX-1)的应答机只是被高能粒子打懵了,其实并没有坏掉。so,万能大法,重启试试。
  不过,这年头用纯模拟电路搭指令接收可有点难度了…也是个"穿越"情节
  重启应答机之后,通讯恢复,地面站顺利收到了卫星当下的健康报告(遥测信号)。
  但通过分析卫星的报告,大家又发现了两个新问题:(1)卫星不能控制飞行姿态,导致太阳能板不能对准太阳充电;(2)卫星耗电过大,这样下去会没电。
  找到了问题,就能对症下药:(1)耗电大就节能省电,(2)不能充电就尽快校正姿态,让太阳能帆板恢复对日充电。
  这次方案是对的,但实际没有成功,卫星传回的遥测信息显示,它没能完成地面站的指令。
  成功近在咫尺,但又似乎要功败垂成
  这次是因为控制姿态和轨道(姿轨控)的主份控制器也坏了。
  最后,切换姿轨控的备份机再试,卫星终终终于成功对日定向,充上电了。
  满血之后恢复正常工作。
  抢救流程大体上是这样的:
  改编自:紫丁香卫星
  总之,除了故障原因的设定上有点"穿越"和强行巧合之外,整个救援过程的设置总体上是专业且合理的。航天技术顾问没白找,剧组真的有认真采纳专业的航天指导
  06 走心小细节
  除了这些之外,剧里各种跟航天有关的场景和细节也都挺用心的。
  于途和关在工作的中国宇航研究院上海空间科学研究所,原型是航天八院 [3],也就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三大总体院之一的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
  相关场景是在航天八院805所实景拍摄的▼
  第1集里于途路过的火箭模型和投影,从左到右分别是航天八院研制的长征二号丁(CD-2D)、长征四号乙/丙(CZ-4B/4C)、2个长征六号(CZ-6)、长征六号甲(CZ-6A)和长征六号X(CZ-6X)
  八院展厅实拍▼
  图源:航天八院
  第8集于途给同事发的关于气凝胶的论文资料,至少有一部分是真实存在的(还有一些可能我没查到)▼
  第9集的控制大厅有模有样,虽然工作人员没戴帽子也没怎么秃,但最后排的茶杯抓到了灵魂▼
  制定抢救计划之后,向卫星发指令的是位于我国东北部的佳木斯测控站▼
  但随着卫星的飞行和地球的自转,下一次最适合与卫星联络的就变成了昆明测控站。之后又反复切换昆明站和佳木斯站▼
  我国目前有多个测控站,分布在国内外各地。世界各国的航天机构也都是这样,通过不同位置的测控站接力完成对卫星的测控跟踪。(之前介绍隼鸟2号的测控时也讲过这种"接力测控":JAXA隼鸟2号将于2月开展第一次着陆采样)
  其中位于西北部喀什35米深空站、东北部佳木斯66米深空站和位于南美洲阿根廷的35米深空站是我国目前的深空测控站 | 参考文献 [4]
  还是第9集,关在随口一句台词"胡所在太原出差"也是有用心设计的。我国四大发射中心:酒泉、太原、西昌、文昌,胡所去太原发射中心出差非常合理。
  剧中出现的两位老一代航天人"张致学""胡敬森",名字合起来是"致敬钱学森"的意思▼
  甚至于途的手机微信群名也有精心设计,他的工作群叫"今天你归零了吗"。"归零"指的是航天任务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故障时要推倒重来,从零开始,这个词既是航天人的噩梦,也是航天人对待任务认真的态度和严格的自我要求。
  于途OS:我没有,我不想,龟苓膏我都不敢吃
  当然,bug也是有的。
  比如第一集乔晶晶回忆2007年查看的这个"星系天文学论坛",页面显然脱胎于真实存在的"航空航天港"论坛,但里面帖子的内容很多都不是07年可能看到的。阿尔忒弥斯3号,高分十三号,联盟MS-18载人飞船,凤凰号发现火星上存在水的证据,板块里还有"商业航天"板块……一个2007年的论坛页面里有多少穿越元素,仔细找找也还挺有趣的~
  第8集里,发资料就发资料,发送快捷方式是什么鬼啊
  第9集里,卫星姿轨控异常时,也不会缩起太阳能板的。太阳能板通常展开了就缩不回去了▼
  卫星:当时我吓坏了.gif
  不过,瑕不掩瑜,目前的剧情科学性整体还是不错的~
  以上就是1-10集全部航天剧情解读啦,下面几集的重头戏是巡视器XS-2的测试…我们下期(可能)继续哦~
  对了插播一下,对航天感兴趣的朋友们,推荐下我的新书《向太空进发·星球探测系列》。这是目前唯一一套系统介绍我国探月、探火、探测小行星进展的科普绘本,适合3-100岁小盆友~
  这套绘本是探月中心、人民日报、吴伟仁院士推荐过的,目前微店、当当、京东、淘宝均有售,期待大家的反馈哦~
  单买的话微店(五折)比较划算:
  当当最近是满百减五十,凑单到200就和微店一个价了:
  拓展阅读
  教练,研究火星,我还有机会么?| 行星事务所特辑
  看木星、认石头、还要寻找小行星?这波柔软又硬核的安利我吃了!
  致谢
  感谢紫丁香卫星团队、小海、尞祡对本文提升所做的帮助~
  关于作者
  知乎、果壳:@haibaraemily,B站、微博:行星事务所、haibaraemily(对,有俩号)
  万万没想到,于途和我干的是一行…
  参考资料
  [1] Single Event Effects |
  https://radhome.gsfc.nasa.gov/radhome/see.htm
  [2] 德洛丝·尼普. 空间天气及其物理原理. 科学出版社, 2010
  [3] 八院简介 |
  http://www.sast.spacechina.com/n1323876/n1323907/index.html
  [4] 吴伟仁, 李海涛, 李赞, 等. 中国深空测控网现状与展望. 中国科学: 信息科学, 2020, 50: 87–108, doi: 10.1360/ SSI-2019-0242
  你的"在看",是最大的支持!

离过婚又生过孩子的女人,还有人要吗?男人的话现实又无奈离过婚又生过孩子的女人,还有人要吗?一起来看看网友们是怎么说的网友我就是离过婚的人。第一次结婚不懂,自己要找个什么样的老公都没有定格,我第二次找到的很合适,我们结婚这几年一直感觉很人被砍头后还有意识吗?他亲自做实验,用生命得到了答案生死本是一条线上的东西。生是奋斗,死是休息。生是活跃,死是睡眠。生与死是人类自古以来永恒的话题,从人们可以思考开始,便有无数哲学家为了这个命题思来想去,却无一人能找出答案。生命的本腾讯年薪3亿的扫地僧,平常爱睡懒觉,马化腾也拿他没办法当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手机的时候,微信也呈现出用户数量不断增长的趋势,人们的手机也一定会必备微信这个社交软件。微信的开发者张小龙还曾经被称为是乔布斯的中国接班人,这也足以看出张小人类的残忍或刻在骨子里,若太阳系存在其他文明,会一锅端吗?作者吴一千按照人类一贯的作风,恐怕是不会允许太阳系内有另外一种文明,除非这种文明对自己完全没有威胁。我们如果需要了解一个人未来会怎样?就需要收集他现在的所有材料,然后分析出他的性格激光精密切割,能像切豆腐一样切割手机屏打开是平板,合上是手机,折叠手机如今人人追捧,折叠手机的屏幕节约电量,亮度高,轻薄,成为了手机屏幕行业的新宠。折叠手机的屏幕采用的是柔性OLED屏,柔性OLED屏的可弯曲性毫无疑问这15张自动化图,总有几张你没见过,看懂的都是高级工程师前不久的可乐生产线还记得吗?铁皮进去,整箱可乐出来,看得好过瘾!那雪糕是怎么生产出来的?青岛啤酒是怎么生产出来的呢?超先进的自动化厂,夏日炎炎,看一会就直流口水!15张图带你围观全你们要的鸿星尔克冒烟的缝纫机来了,传送带也冒烟?鸿星尔克直播间的野性消费互联网上这几天最火的名字,一定是鸿星尔克。网友不仅线上野性消费,线下也疯狂下单,甚至有一个大哥买了500块钱的东西,扔下1000块钱撒腿就跑,如今店员正在全液晶显示屏里居然真的有液体?暑期高考季,各种各样的升级换代新品总能牢牢抓住学生们的目光。话说这些手机电脑的屏幕越做越小,为什么电视显示器的屏幕越做越大?可以说,各种电子信息产品都离不开液晶显示屏,液晶,已经渗毛泽东亲自部署,海军成立当天,林则徐侄孙林遵率第二舰队起义百件文物说党史(057)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陈列的414炮艇此艇原为国民党海军的江防炮艇,1949年随国民党海军第二舰队起义,后编入人民解放军海军部队,命名为414炮艇。1950中印遇到全球性难题青藏高原湖泊面积增加,印度已经初尝苦果一说起青藏高原,大家的脑子里会浮想起什么风景呢?它有一个人尽皆知的称呼叫世界屋脊,也是青藏高原中传唱度极高的歌曲。或者是让人赞不绝口的山脉,以及巍然屹立的山脊,其中最高的山峰名叫珠毛泽东穿着这双布鞋,转战陕北371天,牵制敌军主力换来大反攻百件文物说党史(052)国家博物馆陈列的毛泽东转战陕北时穿的鞋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进攻延安。国民党军用来进攻陕甘宁边区的总兵力共34个旅25万人。当时,在陕北战场上的人民解放
两个女孩相约巴拿马旅游,结果却只剩白骨两位刚大学毕业的荷兰女孩,22岁的丽莎福伦和21岁的克里斯克里莫斯,相约来到巴拿马旅游,她俩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好朋友,两个人都来自荷兰的阿姆斯福特,而且都喜欢南美文化,为了这次旅游啊带了15名保镖,这个前州长还是被杀了,过程防不胜防在国外很多地方都有恐怖分子的身影,像什么汽车炸弹人肉炸弹这些造成一群人伤亡的恐怖袭击时有发生,像暗杀这种行为更是屡见不鲜,前不久伊朗的核科学家被人暗杀就足以震惊世人。近日墨西哥,又2021年物价会继续上涨吗?央行已发话,两个信息给出明确答案如果最近逛过菜市场,你就会发现很多东西又开始涨价了,猪牛羊的价格都有所上涨不说,鸡蛋的价格也已经要翻倍了。以前我们形容一个东西便宜的时候,总喜欢用白菜价这个词,可是现在啊,如果你还知识获取过程中思想的测量知识获取过程中思想的测量在最近的一项学习研究中,新的概念信息是以位于海马体的大脑地图的形式沿着空间维度存储的。新的研究支持物理空间导航的神经机制可能也参与了概念学习。研究认为,作为2019年北极海冰面积排名第七2019年北极海冰面积排名第七北极海冰在经历了秋季和冬季的增长后,似乎已经达到了其年度最大范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支持的国家冰雪数据中心(NationalSnowand追踪海洋中一氧化二氮形成的过程追踪海洋中一氧化二氮形成的过程就像氧一样,氮对地球上的生命也是至关重要的。根据它发生的形式和化合物,它可以促进生命,但也可以限制生命。此外,一些氮化合物,如一氧化二氮,是大气中非常自然气候过程掩盖了最近人类引起的步行环流趋势自然气候过程掩盖了最近人类引起的步行环流趋势本周发表在自然气候变化(NatureClimateChange)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表明,最近赤道太平洋风系统(称为Walker环流)的加人类的未来?最近几年全球灾难频发,现在虽已暂且平息但有些地区还是在水深火热中,如刚刚发生的汶川地震。从这些当中可以看出地球已经在向人类发出警告。因人类的大肆破坏,已经造成了不可预估的后果。即使飞向太空才能拯救人类,星辰大海才是人类的归宿神州12发射成功三名宇航员将在太空生活工作3个月,我国航天发展紧追美俄,未来一定会超越他们成为世界最强。现在空间站的生活相对以前舒服很多,WIFI微波炉冰箱等一应俱全,食品也很丰富国务院为什么给小企业减税3800亿?税务局长算了这样一笔账4月19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说了,继续给小企业减税,今年还要再减3800个亿!所以小企业该加税还是减税的争论可以停止了,国务院定调了推出进一步减税的六大措施,持续推动实体经济降成本冒充系统更新的新的高级Android恶意软件最近几周,ZimperiumzLabs研究人员发现了不安全的云配置,从而在数千种合法的Android和iOS应用程序中暴露了用户数据。现在,zLabs正在为Android用户提供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