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南极绿了

  "把科学带回家" 提供
  研究团队正在实地考察雪生藻类。(图片来源:Matt Davey)
  在冰天雪地的南极大陆,顽强生存的植物除了无冰区的苔藓、地衣,还有覆盖在冰原上的"雪生藻类"。这些或绿或红的藻类不仅仅是一抹点缀,还是当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环。在一项发表于《自然-通讯》的研究中,剑桥大学的植物学家绘制了南极的首张绿藻分布图,揭示了这些藻类与气候的复杂关系。随着气温上升,南极冰原将变得越来越"绿",但这对于南极生态可能不算是好消息……
  撰文 | 吴非
  不容忽视的颜色
  严寒的南极是很多人心中的生命禁区,但一些顽强的生命还是在这片冰雪世界中找到了生存之道。在植物界中,苔藓、地衣选择在夹缝中求生存,它们可以存在于那些没有被冰雪覆盖的区域。但是,这样的无冰区在南极太过罕见,只占南极大陆面积的0.18%。在这些土壤、岩石裸露的土地上,植被覆盖的比例也非常有限——即使是在相对温暖、植被覆盖范围最广的南极半岛,也只占据了无冰区的1.34%。
  不过,随着对南极大陆探索的深入,人们逐渐意识到,南极的植物不仅是这些苔藓、地衣。还有一类形态更加简单的生命,在更加广阔的冰原中生存,成为南极生态系统中不容忽视的生产者。它们就是南极冰原中的藻类——"雪生藻类"(snow algae)。
  早在20世纪初,苏格兰的南极科考队就在南极大陆上收集到淡水藻类的样本,并且分析了这些藻类的组成。1958年,在温德米尔群岛(Windmill Islands)的威尔克斯(Wilkes)南极站附近,科考队员看见了成片存在的雪生藻类——在南极的夏季,红藻和绿藻大量出现,它们或是在冰原上覆盖一层"草甸",或是将冰原染色一道道"血河"。
  此后,在上世纪60年代,南极科考人员又相继在更广阔的区域发现雪生藻类。一片雪生藻类可以覆盖数百平方米的区域。其中,绿藻主要包含衣藻、拟衣藻和小球藻,它们的颜色源自较高的叶绿素含量;而红藻主要为类胡萝卜素含量较高的拟衣藻。
  随着越来越多成片的雪生藻类被发现,科学家逐渐意识到,这些藻类之于南极不仅仅是给南极单调的色调点缀一抹亮色,它们可能是某些区域中最重要的生产者,并且对南极大陆的生态系统产生更加复杂的影响。
  南极究竟分布着多少雪生藻类?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这些藻类的分布受到了怎样的影响?而它们反过来,又会如何影响南极的生态、气候?
  在那之后,半个世纪已经过去了,但对于这些有关雪生藻类的问题,我们始终缺乏系统而全面的认识。如果想仅仅通过实地考察就得到南极雪生藻类的分布图,显然不切实际。好在,科学家还可以借助卫星图像。
  1679个爆发点
  剑桥大学植物科学系的两位科学家Matthew Davey和Andrew Gray,就试图了解雪生藻类在南极半岛的分布。为此,他们带领的团队结合了3年的卫星遥感数据,以及两年的实地考察结果,对南极的雪生藻类开展了首次大规模调查,并绘制出首张南极半岛绿藻分布地图。
  Matt Davey正在研究绿藻(图片来源:SARAH VINCENT)
  这项研究使用的遥感数据来自欧洲空天局的"哨兵2号"(Sentinel 2)卫星。考虑到观测上的难度,这项研究没有分析红藻,而是通过卫星监测到的叶绿素信号,展示了绿藻在夏季的分布范围。
  为了检验遥感数据的可靠性,研究团队还分别在2018及2019年夏季前往南极半岛的莱德湾(Ryder Bay)、阿德莱德岛(Adelaide Island)、菲尔德斯半岛(Fildes Peninsula)和乔治王岛(King George Island),对当地的绿藻分布展开了实地考察。这些结果在验证遥感图像测得的分布面积之余,还提供了绿藻干生物量(dry biomass)的数据。
  结合这些数据,首张南极半岛绿藻地图呈现在我们眼前。图片共展示了1679处绿藻爆发,它们多数分布在南极半岛西海岸沿岸,以及附近的一些岛屿上。每一片绿藻的面积从300~14.5万平方米不等,它们的总面积在夏季可以达到1.9平方千米,干生物量则是达到了1300吨。
  雪生藻类的未来
  从这张绿藻分布地图中,研究团队明确了决定南极绿藻分布的因素。对于绿藻的生存,水源和营养物质是必不可少的。沿着这一思路,研究人员发现了两个至关重要的重合。
  首先,这些藻类的生存地点,夏季平均温度都超过了0℃。南极几乎处处都被冰雪覆盖,但对于绿藻来说,这些固态的水源难以被利用。只有在夏季平均温度高于0℃、表层冰雪可以部分融化的地区,绿藻才能够大量生存。
  融冰为绿藻提供了水源,那么藻类的营养是从哪来的?答案就是南极的动物。海岸附近的哺乳动物以及鸟类的排泄物中,含有藻类生存所需的氮等养分。能够证明这一点的,是另一项重合:60%的绿藻爆发,都在距离企鹅栖息地5千米以内的区域。此外,绿藻也广泛存在于贼鸥的筑巢区,以及海豹在岸上的活动区域。
  图片来源:研究论文
  随着南极气温的升高,这些绿藻的数量及分布,将受到怎样的影响?在研究团队看来,绿藻爆发点的数量将大幅下降,但绿藻的总面积和生物量,却将在更加温暖的将来持续增加。
  这是因为,在这项调查中,绿藻以两种截然不同的形似生存。首先是分布在小岛上的绿藻。这些绿藻占据一共1679处绿藻爆发的62%。随着气温升高,这些岛屿上的积雪将大量消失,因此这些绿藻将面临的问题不是"没有液态水",而是"没有水"。可以想象,失去水源的绿藻,将在未来大量消亡。
  不过,虽然小岛上的绿藻占爆发点数量的62%,但这些绿藻爆发的面积往往较小;而真正在1.9平方千米、1300吨绿藻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半岛北部以及南设得兰群岛上的大片绿藻。随着气温上升,这里的绿藻将得到更多水源,因此分布面积将进一步增加。Gray也表示,该效应增加的绿藻含量,远胜小岛上减少的绿藻,因此可以预期,未来南极的雪生藻类总量将持续增长。
  危险的藻类
  生产者的增加,往往可以在局部起到降温作用。但在南极,情况要复杂得多。研究的两位领导者表示,他们不清楚这些绿藻究竟是帮助南极降温了,还是让南极温度更高了。
  造成这个复杂局面的,是两项截然相反的效应。
  如同其他植物,绿藻利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起到固碳作用。经过简单的计算,南极半岛的绿藻每年能吸收479吨二氧化碳。这个数据相当于87万辆汽车行驶一年释放的二氧化碳。当然,需要指出的是,当绿藻死亡或是被食用,这其中的大部分二氧化碳还将重新进入大气。
  与此同时,绿藻的另一个效应却让南极变得更热。被冰雪覆盖时,白色的地表对阳光的反射能力更强,即反照率更高。但当绿藻覆盖冰面时,深色的藻类吸收阳光的能力明显增强,加速地表升温。
  这两个截然相反的效应,产生的整体影响如何?在这项研究中,科学家目前还没有答案,但其他地区的类似研究,可以为我们提供参考。在对格陵兰岛雪生藻类的研究中,科学家指出,这些深色的藻类会加速气温升高及冰川融化。那么,在地球的另一极,相似的现象会导致相同的后果吗?在更明确的研究结论出现之前,我们需要保持谨慎。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这项研究只考虑了绿藻,但出于技术原因,没有分析南极雪生藻类的另一大力量——红藻。如果加上后者,雪生藻类对南极气候将造成更加显著的影响。
  今年2月,乌克兰科考队拍摄的红藻爆发。
  原始论文:
  Remote sensing reveals Antarctic green snow algae as important terrestrial carbon sink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0-16018
  参考材料:
  https://www.scientificamerican.com/article/in-summer-antarctic-snow-turns-green-with-algae/
  https://nph.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111/nph.15701
  https://www.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20-05/uoc-cc051520.php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111/j.1095-8339.1912.tb00612.x
  来源:环球科学
  转载文章:
  本文经环球科学 微信号:huanqiukexue授权转载,转载请联系出处。
  麦克斯韦妖终于出现了?90年来科学家始终没搞明白这个装置的原理
  除了帮你导航绕开早高峰,它可能还在默默监视着你。
  把科学带回家
  ID:steamforkids
  原创文章版权归微信公众号
  "把科学带回家"所有
  转载请联系 bd@wanwuweb.com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科学家早已给出了答案很多人认为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是一个诡辩问题,但在科学家眼里,这已经有了答案。虽然我们不知道第一只鸡是哪个,但我们可以人为规定一条分割线,规定A就是第一只鸡,在它之前的生物尽管非常类似切尔诺贝利大火明明没烧到辐射储存点,为什么会导致辐射量上升?2020年已经过去了14,在这几个月里我们见证了东非超大蝗灾澳大利亚大火长江白鲟灭绝新冠病毒全球蔓延奥运会推迟。。有人戏言说2020年光顾着见证历史了,自己啥也没干。然而2020年人类为什么只吃食草动物,不吃食肉动物的肉?你有没有想过,人类的武器非常先进,可以捕获任何危险性动物,但是人类为什么不吃食肉动物的肉呢?我们经常自诩为吃货,认为如果有一种东西中国人不吃,那就一定是肉质不好吃。其实并非如此,这一斤水溶一斤盐,最后重量是二斤吗?为什么?一斤盐溶解于1斤水,重量到底变不变,其实可以很简单,那就是重量不变,因为质量守恒。其实也可以很复杂,把各种干扰因素都考虑进来。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如果真的去做这个实验,真的把一斤盐原子弹和质能方程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原子弹爆炸威力如此巨大?宇宙是能量的每当我们提到氢弹和原子弹,许多人都会第一时间想到Emc2。这个方程也叫做质能方程,是爱因斯坦在1905年提出来的。这个方程堪称是物理学家最有名的方程,但同时也是被误会得物理学规律在其他天体上也同样适用吗?还是只适用于地球?从古至今,其实无论是哲学家和科学家都曾经非常详细地论述过宇宙和地球之间的关系。他们也曾经试图去解释宇宙的各种现象,以及地球上的各种现象。古希腊时期关于这个这部分的讨论尤其多。今天,香蕉随处可见,为什么说香蕉也面临灭绝的危机?2015年,美国科学公共图书馆。病原体杂志发表文章称一种可导致香蕉患病的病菌(TR4)有可能会让香蕉灭绝。实际上,在更早时期,就有科学家说,香蕉正在面临灭绝危机,这是因为目前全球主史上最严重的洪涝灾害,台风入侵内陆,降水量打破世界纪录!据人民日报消息,3月30日11点40分,受连日降雨影响,T179次列车运行至京广线马田墟至栖凤渡站下行区间时,发生线路塌方。货车司机发现后立即采取紧急制动措施,列车撞上塌方体,导致交配时间最长的动物是什么?澳大利亚有一种有袋类生物宽足袋鼩,雄性在交配期时能够连续交配14个小时,在交配完成之后,便会迅速死去。哺乳动物的交配时间最长的生物是马岛缟狸,它们能持续交配8小时,雄性一旦无法满足什么是回交?回交有伦理道德吗?1895年,植物学家约翰。梅德利。伍德在南非发现了一棵非常奇怪的树,后来这棵树被认定是一个新品种,为了纪念伍德,这棵树被命名为伍德苏铁。经过研究后发现,该树只有一棵,周围其他几棵都太阳表面温度5500度,都把地球晒热了,为什么日地之间却冷冰冰?阳光是地球的主要能量来源按照目前的主流理论,我们知道,6500万年前,有一次小行星撞地球导致了恐龙的灭绝。但实际上,恐龙不是在小行星撞击地球的那一刻就灭绝了。而是持续了很久,这是因
太阳系最高冷的行星天王星究竟有多懒?千百万年以来,地球上温暖的气候以及规律的四季繁衍了众多生命,最具智慧的人类也广泛分布在地球的各个角落。从人类有限的视野来看,地球或许是宽阔无垠的,但是从浩瀚的宇宙来看,地球只是一颗封神榜孔宣是圣人之下第一人,为何只被西方的接引道人降服孔宣是一只战斗力爆表的孔雀,但最后还是被接引道人所收,为何如此?孔宣非常厉害,在金鸡岭大放光芒,它将截教弟子纷纷斩于马下。哪吒三兄弟雷震子等人根本就不是其对手,还没开战就被它俘虏了真的要移民火星吗?NASA选出第一位火星居民,她才18岁伴随着人类的发展,地球上的气候环境也在遭受着不断地破坏,特别是各类资源的开采,也让地球资源未来会陆续面临枯竭的情况。于是,很多研究者都认为,人类不应该一直生活在地球之上,而是应该想人类是如何做研究的从茹毛饮血,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到如今工业发达的现代社会,人类走过了漫长的发展道路。这条充满荆棘的道路,后面的推动力是人类前赴后继的探索和研究。在原始社会时期,人类通过观察积累经验,士兵突击吴哲这样的少校,有可能成为将军吗?不管是袁朗,还是高成,他们都没法跟吴哲相提并论。如果未来的将军从这三人中产生,那么吴哲的希望似乎最大。吴哲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这是军队中的清华,高成和袁朗也毕业于军校,但是没有吴哲天上的星球都飘着不掉下来?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思考天上是哪里,地上是哪里?在地球上,大地或者地面是掉下来的地方,直觉的上方,太空就是天上。人类最开始是没有地球的概念的,只有大地和天空的,除了地上的,其他都士兵突击连长高成与中队长袁朗相差多少级,为何没有去A大队钢七连解散,许三多和成才去了A大队,但是他俩的连长高成没有去。为何他不去A大队,难道怕被中校袁朗虐?A大队是特种部队,每年都会从全军中招收优秀的人到那里训练。来A大队的都是各自部队宇宙可观测直径达930亿光年,地球如此渺小,我们存在有何意义我们是否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宇宙是如此浩瀚,人类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是体验人世间的生老病死,还是度过这酸甜苦辣的匆匆数十年时光呢?这是我们所生活的地球,我们所在的族群人类主宰着整个平凡的世界孙少安为何能从生产队队长升任双水村村长,而非支书孙少安没什么学历,村里高小毕业,但是最后被选为双水村村长,成为村委会主要负责人。孙少安何德何能,怎么就当上了村长?孙少安成为村长前,他并不是普通老百姓,已经是双水村生产一队队长。当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吗?为何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对未知的探求是人类永远的梦想。当人类能够仰望星空的时候,是多么的渴望能将宇宙揽入怀中!但事实证明,这是永远不可能的事情。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都是距离我们十分遥远的星系和星云,虽然它们和地球在自转,直升机悬停12小时后,能到达地球的另一边吗?我们都知道,地球在自转,并且以不小的速度带着地球上所有的物质一起运动,使我们能够领略到日升日落的大自然的景观。地球自转一周需要24小时,那么,有人会大胆提出,如果在空中悬停一架直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