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坛经的智慧

  慧能(638-713)是中国禅宗第六代祖师,俗姓卢,祖籍范阳。父亲曾做过小官,后被贬斥到广东,慧能即出生于此。幼年家贫,曾以卖柴为生,后投到五祖弘忍门下学佛,并继承了弘忍的衣钵。
  光孝菩提,慧能在此受法
  《坛经》是慧能的在广东韶州弘法时的演讲记录。随着禅宗的社会影响不断扩大,《坛经》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成为唯一一部中国人所写、被称为"经"的佛教典籍。在书中,慧能讲述了他学习、证悟佛法的经历,并阐述了他的佛学理论。
  一、从《金刚经》到《坛经》
  慧能的佛教思想主要是通过《金刚经》形成的。据慧能自述,他是通过《金刚经》领悟佛法的:"……见一客诵经,慧能一闻经语,心即开悟。遂问客诵何经,客曰《金刚经》"[1]。问清此人是从弘忍处来之后,慧能当即决定去弘忍处求法。
  广州光孝寺
  在弘忍门下,经过了写偈的考验后,弘忍秘密传授慧能衣钵,也是通过《金刚经》:"……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住,是滞住、攀缘、执著、著相的意思;无所住,是不住善恶、是非、空有、断常、迷误等对待的两边,连中道也不住。而生其心,即是生出空寂、灵妙、真如之心。此时心既没有栖止停泊的处所,犹如日轮常在虚空。)慧能言下大悟。"[2]
  在弘法的过程中,他向信众推荐《金刚经》,要求他们持诵此经:"若欲入甚深法界及般若三昧者,须修般若行,持诵《金刚经》,即得见性。"[3]由此可见,慧能接触佛法、证悟佛法以及弘扬佛法时,都是以《金刚经》为其依据的。
  慧能对于《金刚经》的体悟有一个不断加深的过程。最初他听人诵《金刚经》时的体会,他没有说。但在初见弘忍时,他说:"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4]可见他此时已经认识到,佛性是人人具有的,所有人的佛性是无差别的。只要"不离自性,即是福田"。这也正是《金刚经》所说的一个意旨:"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5]。也就是说,佛性本来就存在于众生的自性之中,所以众生的灭度、涅槃不是由于外力,而是自度。佛性无差别还只是领悟的第一步。
  慧能写出他著名的偈语时,也还没有彻悟《金刚经》。偈语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无台,佛性常清静,何处有尘埃",(或"心是菩提树,身是明镜台,明镜本清静,何处染尘埃")[6]。这里的关键在于指出了佛性的本来面目是"常清静",这是一个静态的认识。如果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标准(这是《金刚经》的经眼)来衡量的话,此句还停留在"无所住"的境界,还没有说出如何"生其心",所以弘忍说"亦未见性"。
  后来弘忍夜半传法时,慧能才彻底领悟了《金刚经》的精华――"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在《金刚经》中,佛向弟子指出:"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静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色声香味触法省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7]人不沾著六尘,不执著于外物,佛性就会自然而然地显现出来,象莲花出污泥而不染一样,生出清静心。所以慧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并说出偈语:"何期自性本自清静,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清静"、"不生灭"、"具足"、"无动摇"说的是佛性本身的特性,"能生万法"说的是佛性是一切智慧的来源。虚云大师曾解释这五句话说:"前四句何期是摄用归体,后一句何期是全体大用;前四句是自度,后一句是度生。"
  作为一部带来佛教思想革新的伟大经典,《坛经》所吸纳的自然不止《金刚经》一部经典的精华。据考证,《坛经》所引证的经典有几十种之多。明显的如《维摩诘所说经》的"净土"、"直心"、"坐禅"的思想理论;依据《大乘起信论》的"不住见相,不住得相"之思想确立的"一行三昧"等等。
  二、佛性论
  慧能的弘法,主要是以《金刚经》为依据。《金刚经》是大乘空宗的重要经典,此经有先后有六种译本,以姚秦鸠摩罗什的译本最为流行。但由于该经的迂回曲折的表达方式,普通人不易于领会。慧能的长处在于用通俗和直接的语言,把《金刚经》的所蕴含的佛性理论明白流畅地表达出来,并纠正、简化了修行的方式,大大推进了佛教的中国化进程。
  1、佛性不离自性
  如上所述,慧能第一次听人念《金刚经》就领会了佛性平等,人人具有的道理。在《般若品》中,慧能指出,"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8]佛性本来是每个人都具有的,只是由于心被外物所迷惑,不能体会到自性的佛。每个人的自性之中都有佛的存在,求佛也不应该离开人的自性去求。
  在经过弘忍传法后,他体悟到"一切万法,不离自性"。他后来为信徒讲"一体三身自性佛(清静法身佛、圆满报身佛、千百亿化身佛)"时指出,"向者三身佛,在自性中,世人总有,为自心迷,不见内性,外觅三身如来,不见自身中有三身佛。"[9]为说明佛在自性的道理,他在讲法时还形象地描述三身是如何在自性中产生,"令汝等於自身中见自性有三身佛。此三身佛,从自性生,不从外得"。
  以清净法身佛为例,慧能说:"世人性本清净,万法从自性生;思量一切恶事,即生恶行;思量一切善事,即生善行。如是诸法,在自性中,如天常清,日月常明,为浮云盖覆,上明下暗,忽遇风吹云散,上下俱明,万象皆现;世人性常浮游,如彼天云。善知识!智如日,慧如月;智慧常明,於外著境,被妄念浮云盖覆,自性不得明朗。"人的本性(佛性)是清静的,就像天本来是清澈的,日月始终明亮的一样。人的自性产生出善恶诸念、诸行,使得自身的佛性不能显现,就像天空有了浮云,遮蔽了日月。"若遇善知识,闻真正法,自除迷妄,内外明彻,於自性中,万法皆现,见性之人,亦复如是。"遇到有智慧的人,听到真正的法理,就会除去迷妄,明心见性,这就是"清净法身佛"在自性中的呈现。因此他要信徒"於自色身,归依清净法身佛;於自色身,归依千百亿化身佛;於自色身,归依圆满报身佛。""於自色身皈依",也就是强调在自己的肉身中成佛。
  2、自度
  佛性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成佛的关键在于自身。慧能说:"迷时师度,悟了自度……今已得悟,只合自性自度"[10]导师能作的只是指出佛在每个人的心中,却不能使学佛者成佛。《金刚经》说,释迦在燃灯佛那里听法,但其实释迦并没有得到法,为什么呢?因为佛性在他自身中本就具足。同样,释迦或其他人度人,而"实无一人得灭度者"。
  慧能在教导信徒誓愿灭度时(《坐禅品》)说:"众生无边誓愿度?怎麽道,且不是惠能度。善知识!心中众生,所谓邪迷心、诳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恶毒心,如是等心,尽是众生,各须自性自度,是名真度。"[11]众人的"如是等心"必须要靠众人自己摆脱、去除,这样才是真正的"度",即觉悟。
  在《般若品》中,慧能还指出:"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须求善知识指示方见;若自悟者,不假外求。"[12]无论是佛,还是佛经所讲的道理,其实原本都在人的自性中存在的。只是有人能自悟,有人不能自悟。不能自悟的,可以假借外人的帮助。但如果一味地依靠外来帮助,那就不对了:"若一向执谓须他善知识望得解脱者,无有是处。何以故?自心内有知识自悟,若起邪迷,妄念颠倒,外善知识虽有教授,救不可得"[13]若是自心起邪念,迷失本性,任何外来的帮助都是无能为力的。
  3、在自身和人世间成佛
  佛性在自性之中,因此成佛的场所就在于自性中。慧能说:"善知识!一行三昧(三摩提,正定,正受,专思寂想,离诸邪乱)者,於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是也。如《净名经》云:‘直心是道场,直心是净土。’"《净名经》就是《维摩诘所说经》,那里面的净名居士,虽然富有财产、妻妾,生活奢华,但其佛学修养远远高于释迦门下诸弟子,以至于没有人敢去和他讨论佛法。慧能引用净名的话,说明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保持正直的心,就是生活在道场与净土中了。净土不在外界,就在人的自性。
  在回答韦刺史的提问时,慧能还指出,所谓的西方净土就在当下。针对一些人念佛求生西方,他说:"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14]凡俗人不能认识自性即佛的道理,不知道自己的心中其实就是净土和佛国,"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愿东愿西,悟人在处一般。"对于悟道的人来说,无论在哪里都是一样的,因此"使君心地,但无不善,西方去此不遥;若怀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难到。"
  慧能鼓励在家修行,他说:"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东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恶,但心清净,即是自性西方。"[15]
  慧能的这种阐释,去除了外来经典中笼罩的神奇氛围,把成佛由虚无缥缈的西天移到内在的心灵,由可疑的来世移到今生、此地,并鼓励在家修行,使得佛教更加大众化,并富有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心灵的色彩,更为中国人所亲近。
  三、顿悟成佛
  慧能的解脱论即是单刀直入的"顿悟成佛",这也是《坛经》的中心思想。"顿悟"这种说法并非由慧能首创。慧能以前的佛教理论,虽以渐修为主,但也不乏"顿悟"的思想,如竺道生就曾提出过"顿悟"说。
  《敦煌写本坛经》
  但慧能的顿悟说,从立论基础到顿悟的内涵都是有其新特点的。其立论基础是人们的当下的现实之心。所谓悟,就是任心自在念念不起执着,自心本性自然显现,这就决定了"悟"必在当下一念之中得以实现。
  关于修习方法,慧能亦有所创新。他主张"定慧双修",提出"禅不在坐"的新禅法主张。
  1、成佛只在一念之间
  慧能认为,人心本自具足佛性,只是由于外物的遮蔽,使得人们不能见性成佛。而遮蔽佛性的外物,其实也是人心的产物。一旦人们认识到这一点,就会立刻去除遮蔽,明心见性,即所谓顿悟成佛。由于自身开悟的经历,"我於忍和尚处,一闻言下便开悟,顿见真如本性"[16],慧能特别推崇这种法门。
  在慧能眼中,悟与不悟,凡夫与佛,烦恼与菩提,都只是一念之差:"悟此法者,是般若法;修此行者,是般若行;不修即凡。一念修行,自身等佛。善知识,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17],"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知万法尽在自心,何不从心中顿见真如本性?"[18]
  一旦觉悟,只需要刹那间,即可成佛:"若起真正般若观照,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19]
  2、顿渐缘于根性不同
  慧能在南方力倡顿悟,但在北方,神秀的渐悟还是有很大市场的。顿渐两宗,一时双峰并峙。尤其是两派的弟子互相攻讦,并随着时间的发展形成越来越明显的对立。
  慧能对顿渐的对立持什么观点呢?其实作为开创者的慧能和神秀对于顿渐的对立看得并不是太绝对。慧能指出,"本来正教,无有顿渐,人性自有利钝。迷人渐契,悟人顿修,自识本心,自见本性,即无差利,所以立顿渐之假名。"[20]佛性都是一样的,只是由于人的根性有利钝之分。聪悟的人,可以顿悟,不聪悟的人,就要靠着慢慢苦修来领会。"法本一宗,人有南北,法即一种,见有迟疾;何名顿渐?法无顿渐,人有利钝,故名顿渐。"[21]佛法本身没有不同,所谓顿渐,只是描述各人参得佛法的方式、途径的不同,其最后的目标是一样的。
  据《坛经》所述,神秀对于慧能也是比较心服,认为慧能得五祖的衣钵,绝非浪得虚名,因此曾派自己的弟子志诚到慧能门下去听法。即使这个记述因为是慧能后人所写,可以质疑其真实性。但顿渐的分歧,是一种源于事物本性的客观的存在,神秀与慧能各据一端,同为一代宗师,应该彼此了解的。
  3、修习方法
  慧能认为,他的"法门,以定慧为本"。他认为"定慧一体,不是二;定是慧体,慧是定用,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若识此义,即是定慧等学。诸学道人,莫言先定发慧,先慧发定各别。作此见者,法有二相,口说善语,心中不善,空有定慧,定慧不等;若心口俱善,内外一种,定慧即等。"[22]
  "定",即禅定;"慧",即智慧,是佛教"戒、定、慧"三学之二端。"定慧双修",是指定、慧并行的一种修行方式,也是佛教大小乘、显、密各宗共同的修行方式,但主张上有所不同。
  神秀的北宗禅同样主张"定慧等",但是建立在"有定无慧,有慧无定"的分离说的基础上提出的。他认为如果要"定慧双摄",则必须通过观心看净的"渐修"才能达到。慧能认为定、慧是统一的,不可分离。他要信徒别受"定慧有别"的迷惑。定是慧的本体,慧是定的运用。也就是说发慧之时,定在慧中;入定之时,慧在定中。如果能认识此义,就是所谓"定慧等"学。
  慧能指出,学禅悟道的人,切勿说先入定而后发慧,或者先发慧而后入定。持这种观点的人,就会著于二相了。口头说得好听,心中却怀邪念;或者空陈其定慧,而"定慧不等"。只有心中想的和口头说的都正确,表里一致,才是"定慧即等"。
  他主张每个人要按照自己的领悟去修行,不必争论孰先孰后。如果执著于先后的分别,就同痴迷的人一样。也不必去争个胜负,如果这种迷执不根除,就会带来我执和法执的烦恼,便使你看不清事物的本质,而始终停留在事物的表面现象上不能自拔。他打个比方说,定、慧就好比灯光,有灯则有光,无灯便黑暗。以此可见,灯是光之本体,光是灯的照用。灯和光名字虽然有分别,但本体是统一的。定慧双修的方法,即是如此。
  慧能还进一步发挥了禅的内在性。他用坐禅和禅定两组概念来分析。首先是坐禅,他说:"外於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坐,并不是坐在那里不动,而是指对于外界的一切善恶不动心念;禅,则是观照到自性的清静本性。以心为主体,从对外和对内两个方面来分析禅的本质。
  关于禅定,慧能指出,"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若著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心即不乱。本性自净自定,只为见境思境即乱。若见诸境心不乱者,是真定也。"这里是以因果关系来分析,禅是定的因,有了禅才有定。所以他说:"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
  慧能所说的"禅定"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坐禅入定,他把禅定融入于行、住、坐、卧,乃至日常生活中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开拓了禅定的新领域。
  祖堂
  结 语
  《坛经》把"自心是佛,顿悟成佛"的主题思想,通过佛性论与般若思想的巧妙结合,将凡夫与佛、净土与人间,烦恼与菩提,统一起来,指出了一条宽广而平实的新道路。它把禅的生活拉回到现实生活中,面向人生,面向社会,面向现实。
  慧能主张"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现实世界就是理想的世界,理想的世界应该在现实世界中去追求,并不是理想世界外另有一个现实世界。成佛解脱应在现实生活中求取,离开现实生活,也就没有佛可成,从而把出世的禅修融入人群和生活当中。
  他强调了从人成佛的重要性,由出世的佛教,变成人间的佛教。他打破了出家在家的界限,把佛法广泛地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阶层,把禅修落实到一切人,把成佛转化为作人。他打破了山林的传统净修,把禅修融入了日常生活。这样一来,行住坐卧、人伦日用、吃饭穿衣、担柴运水,乃至尊老爱幼等都是禅修的机会。禅门人物不住山林,而住人间;不单闭门诵经,亦从事日常劳作。出世的佛教完全落实到现实生活中,变成了人间佛教,表现了一种超越的人生智慧及生活境界。
  因此,从慧能开始,神秘的禅变得人情化、艺术化了。这种倾向不仅体现了中国佛教的本质所在,也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或者说中国民族性中的生命智慧。
  但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作为人间佛教的禅宗日益在中国社会普及的同时,也为传统儒学的改革家提供了一个思路。后世的思想家援佛(禅)入儒,开创了强调禁欲的宋明理学。这是与佛教世俗化相反的世俗生活宗教僧侣化的趋向,也使得此后的中国人的精神生活日益僵化,直至近代。
  [1]郭朋,《坛经对勘》,齐鲁书社1981年本,第4页。
  [2]郭朋,《坛经对勘》,齐鲁书社1981年本,第21页。
  [3]郭朋,《坛经对勘》,齐鲁书社1981年本,第65页。
  [4]郭朋,《坛经对勘》,齐鲁书社1981年本,第6页。
  [5]娄西元,《金刚经新式注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2、40页
  [6]通行的宗宝本此处把作"佛性常清静"改为"本来无一物",据证属误改。参见周绍良《敦煌写本<坛经>原本》117页,和郭朋《坛经对勘》19页。
  [7]娄西元,《金刚经新式注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0页
  [8]郭朋,《坛经对勘》,齐鲁书社1981年本,第61页。
  [9]郭朋,《坛经对勘》,齐鲁书社1981年本,第46页。
  [10]郭朋,《坛经对勘》,齐鲁书社1981年本,第23页。
  [11]郭朋,《坛经对勘》,齐鲁书社1981年本,第50页
  [12]郭朋,《坛经对勘》,齐鲁书社1981年本,第72页
  [13]郭朋,《坛经对勘》,齐鲁书社1981年本,第72页
  [14]郭朋,《坛经对勘》,齐鲁书社1981年本,第85页
  [15]郭朋,《坛经对勘》,齐鲁书社1981年本,第93页
  [16]郭朋,《坛经对勘》,齐鲁书社1981年本,第72页
  [17]郭朋,《坛经对勘》,齐鲁书社1981年本,第62页
  [18]郭朋,《坛经对勘》,齐鲁书社1981年本,第69页
  [19]郭朋,《坛经对勘》,齐鲁书社1981年本,第72页
  [20]郭朋,《坛经对勘》,齐鲁书社1981年本,第35页
  [21]郭朋,《坛经对勘》,齐鲁书社1981年本,第98页
  [22]郭朋,《坛经对勘》,齐鲁书社1981年本,第31页

引力下的规律2引力下的规律2,地球没有爆炸是全世界人民的幸运。地球出现一些反常现而没有爆作。原因之一,是否地球机轴因某些种原因造成一时的卡顿?二,近些年來各国挖煤碳,挖矿石,搞大建筑等,挖抽中挖古时候的人有没有发现过恐龙化石呢?你了解吗?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可以通过遗址或古代遗留下来的化石来研究历史,出土的恐龙化石可以用来还原恐龙的外貌,帮助我们了解恐龙。那么,你有没有想过,古人有没有发现过恐龙化石呢?古代发恐龙蛋化石的初步认识恐龙蛋是非常珍贵的古生物化石,据研究,恐龙蛋化石的形态有圆形卵圆形椭圆形长椭圆形和橄榄形等多种形状。恐龙蛋化石的大小悬殊,小的与鸭蛋差不多,最小直径不足10厘米大者的长径超过50厘如果太阳突然熄灭,你还能活多久?如果太阳突然熄灭,你还能活多久?此时,地球只剩下内部热源赖以支撑。全球气温急剧下降,12小时后陆地温度降低十摄氏度,海洋降低三至四摄氏度。一天后,陆地均温减少20至30摄氏度,海洋论量子纠缠本质现代物理学认为,量子纠缠是有两个以上全同粒子。泡利说,这违反不相容原理。我们知道,真空是负能量粒子的海洋。光子等粒子在这海洋中运动,就相当于打水漂,所以光子等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光漂浮在太空中的尸体,如果掉到别的星球,会不会进化出新的生命?对于宇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空间,而且人类对于宇宙的探索,也从未停止过,地球在宇宙中,只是一个非常渺小的星球。可以说地球的体积,比月球和太阳还要小,虽然我们在地球上生存,觉得地球真的我们生活的太阳系是一个什么样子?太阳系(英文Solarsystem)是一个受太阳引力约束在一起的天体系统,包括太阳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和行星际物质,太阳系位于距银河系中心大约2。42。7万光年的位置。在直火星上的一种新能量迈进2050年,我们开始在生活中,广泛使用火星上的产品,比如用马斯克老板的科技,和他研制的龙飞船,每一个人搭乘各个型号的宇宙飞船,在火星和大陆之间,往返穿梭这一段的时期,个人和公司这科学研究领域的老顽童还是不做为好科学是有趣的,但不是好玩的,因为地质学研究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这科学研究领域的老顽童,我们还是不做为好。汪品仙院士地质学长期处于叙述层面,而且地质变化的动力不明,连南海红层与砾石的出哈勃望远镜捕捉到来自太空的快速射电暴,是外星人的无线信号吗?哈勃太空望远镜近期追踪到5个快速射电暴信号,这些信号来源于非常遥远的星系。目前快速射电暴的起源并没有明确的解释,可能是超新星爆发磁星信号,也有可能是外星高级生命发出的无线电信号。快美国宇航局称火星上可能存在有机盐类现在火星上有多个位于星球表面的漫游车和围绕其运行的航天器,其具体任务是试图确定这颗红色星球今天是否可能有生命,或者在遥远的过去可能有生命。最近,美国宇航局的一个小组发现,火星上可能
60度!高温袭击阿尔及利亚,骆驼都热晕倒地,2021年地球怎么了?这几天,关于高温的消息真不少,北美逼近50度高温,科威特室外温度高达74度,而北非地区的温度也是升级之中,阿尔及利亚气温竟然高达60度,所以真的是如今的地球到处都是火炉一样,没有什混合光物质系统中的巨型量子龙卷风,可以洞察复杂的物理现象Skoltech的分析师和他们在英国的合作伙伴已经研究出如何在传播极化凝聚物时形成一个稳定的怪物漩涡,倾向于一个已知的量子化液体元素测试。这一发现为在一种极端恶劣的条件下制造组织异外显子测序科学家找到了罕见的不肥胖基因突变覆盖美国英国和墨西哥的645626人的大规模研究,发现了一处罕见的基因变异,似乎对体重提供了实质性保护。大约每2500人中有1人似乎携带一处源于GPR75基因的特殊突变,导致双螺旋关于澳大利亚电动汽车的推出,屋顶太阳能可以教我们三件事政府和汽车生产商在电动汽车上投入了数十亿美元。然而,虽然电动汽车的剧变不可避免,但最后一个目标剩下的部分却模糊不清。电动汽车的变化不仅仅是摆脱石油产品控制的汽车。我们同样应该保证质为什么情侣入住酒店时,都喜欢选择水床?其中的魅力令人痴迷大家好,欢迎观看本期的科普大格局。随着现在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我们对于物质追求也越发高涨,相比起之前的解决温饱,变成了精神享受,无论是吃喝住行,我们都要求舒适的,比如说住所,之前人比越南还令人心寒!曾接受我国100亿援助,如今却开始处处找茬越南对于我国来说,绝对是个十分矛盾的存在,自从1950年开始,我国刚刚成立不久,就对越南提供了非常可观的援助,要知道那时候我们都还要勒紧裤腰带生活,可就这么硬生生的挤出口粮来,在2一躺一两块,公交车明明不挣钱,为什么还要从早跑到晚呢?大家好,欢迎观看本期的科普大格局。随着现在交通行业越发便利,我们日常出行的交通工具也是变得越发多样,不仅有着汽车电车,还有着公交地铁,大大方便了我们日常的出行,尤其是公交车,在一些买丑柑就得挑母的,皮薄甘甜又多汁,教你4招,公母一看便知导读买丑柑就得挑母的,皮薄甘甜又多汁,教你4招,公母一看便知。又到了柑橘上市的季节,超市水果店农贸市场到处都能看见新鲜的丑柑。丑柑是柑橘的一种,因为丑柑的表皮凹凸不平,不像别的柑橘学会了这几个烹饪技巧,我发现自己的厨艺突飞猛进了厨房,是烹饪美食的地方,也是一个家里最有温度的地方。翻炒是一种情感,糖醋是一份蜜意,在厨房的烟火里把日子过成一首诗,这就是最幸福的生活。烹饪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想做好就要真心中国品牌日太力让中国品牌更有含金量2021年5月10日,迎来了第五个中国品牌日。近年来,国家助力品牌建设的好政策接二连三,为中国品牌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把品牌擦亮,成为了当前众多中国企业品牌的共识。李宁完美日记等第四届中国整理师大会上海举行,智能收纳成趋势近日,由中华专业整理师联盟主办的第四届中国整理师大会在上海召开。本次大会以奔向光为主题,聚焦整理行业女性力量及收纳行业发展趋势进行探讨。会议邀请了上海市相关领导,汇合了业内知名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