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忘不了咸鱼和虾酱

  有一天,一位老同学问我近况,我戏答曰:"人缘不算太好但不缺酒友,酒量不算太大但时常晕乎。不求作为,但求舒心。鸡鸭鱼肉来者不拒,虾酱咸鱼餐餐不离。无论寒暑,天天要出一身汗;不管秋冬,日日定打两场球。困了便睡,管他春来秋往;饿了便吃,理什馒头包子!"
  其中说"虾酱咸鱼餐餐不离"其实有点儿夸张,这两样东西倒也没有天天吃,但隔三差五地吃是有的。
  我们老家离渤海的最近处——羊角沟有45公里,所以,我们的生活习性上,总要带些与海有关的因素。45公里,是个不远不近的距离:说它不近,是因为在当时的物流条件下,鲜活的海产品还不足以运到我们那儿;说它不远,是因为我们经常能吃到半新鲜或不太新鲜的海产品,其中不新鲜的,非虾酱与咸鱼莫属。
  这两样东西,可以在赶集的时候买到。但平时,多半是由小贩儿走村串户地叫卖。每过上一阵子,村里会响起吆喝声:"称虾酱了!"或"称咸鱼了!"或是两者合在一起喊:"称虾酱咸鱼了!"听到喊声,想买虾酱咸鱼的乡亲,就会拿个瓷盆或大碗循声走到胡同口。
  上好的虾酱颜色紫红,比较黏稠,气味鲜香而无腥味,酱质细,无杂鱼,盐度适中。差一点的就稀一些,带腥味儿,有小杂鱼、爬虾或螃蟹等混入,也会掺上大盐粒儿。里面的小杂鱼、爬虾或螃蟹一般都成空壳了,没人吃。大人们会从中挑出螃蟹的大钳给孩子们玩儿,其余的扔掉。手巧一些的孩子,会把这大钳做成燕子形状,挂在屋里。
  用来制作虾酱的原料一般是小白虾、眼子虾、蚝子虾、糠虾等,全是海虾。有一年,我到内蒙古的呼仑湖去,见湖边有卖虾酱的,就买了一瓶尝了一下,齁咸不说,味道也不咋样,还特别腥。我们一桌人,除了我吃了一点,其他人只是闻了一下,尝都没尝。这些虾酱,全是用湖中的淡水虾做成的,吃起来,感觉确实比不上海虾做的。也许是因为我吃惯了海虾做的虾酱的缘故?人的饮食习惯,是带有很大的惯性的。
  虾酱最常见的吃法,一是用干辣椒或鲜辣椒炒。二是打上两个鸡蛋,搅点面儿,再加进少许水上锅蒸。另一种需要耐心的吃法是糟。糟虾酱我只吃过一次,但印象很深。有一年春天,我父亲买来一大坛子上好的蠓子虾酱,用黄泥将坛子盖封好,放到北屋的窗户前面暴晒。经过一个夏天的发酵,虾酱变得糟味十足。秋天,一打开坛子,一股香气扑鼻而来。我父亲就那么生着吃,说这样的糟虾酱生吃就行。我不习惯生吃,还是等着炒熟了吃。糟虾酱比鲜虾酱味道更加浓厚,吃起来更香。那时,老家的主食还是地瓜。吃地瓜久了,会觉得口甘、口淡;虾酱就地瓜,就有点中和这种甘淡口感的意思,很能下饭。
  虾酱这东西,除了我们县吃,南部的山里人也爱吃。我有个同事,老家是南部山区的,说有一次他们村一位老人看到一个卖虾酱的就问:"卖虾酱的,你是哪里人啊?"对方回答:"广饶的啊,大爷。"老头儿听对方自称"广饶的大爷",便有些不高兴,再问:"你这虾酱里黑的是啥?"对方答:"大爷,虾眼啊。"老头儿又听成了"大爷瞎眼",便有些着恼,以为那卖虾酱赚他的便宜。其实,不过是那卖虾酱的把"大爷"二字叫得勤了点儿、老人家又耳背罢了。
  卖虾酱的小贩儿有时顺带卖咸鱼。也有推着小推车专门下乡卖咸鱼的。
  虾酱、咸鱼这东西,对乡下人来说,说贵不贵,说便宜不便宜。说不贵,是因为几乎家家都能买得起;说不便宜,是因为也不是所有的人家都舍得天天买着吃。
  我们老家那块儿,人们习惯于农忙时节买点咸鱼吃。尤其是麦收时,天又干又热,整天弯着腰割麦子,劳动强度大,流汗也多。这时,家庭主妇们在往田间送饭的时候,会煎上几条咸鱼犒劳男人们和在地里拾麦穗的孩子们。当午的树荫下,喝着绿豆汤,啃着白面饼就咸鱼,心里一恣儿,半天的劳累也就忘在脑后了。
  中午吃上咸鱼,对孩子们来说当然是件欣喜的事情。我清晰地记得,有一年麦收时,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在吃完咸鱼后,拿着一条小鱼完整的刺在人群前晃悠——刺上已经一点鱼肉也没有了。这孩子家里弟兄们多,日子过得紧巴,平时家里也舍不得买点咸鱼吃。收麦子这天,他娘给他爷和他弟兄几个送饭时煎了咸鱼,估计一人也就分到了一条吧,他吃完,便有些意犹未尽,拿根鱼刺在人群前晃悠,还不时地舔一下,半天舍不得扔掉。三十多年过去,那孩子的样子宛在眼前。我奇怪的是,这么多年里,多少重要的事儿我没记住,可偏偏记住了那孩子捏根鱼刺的样子。现在每当我吃咸鱼时就情不自禁地想起这场景。据说人有选择性记忆,可我这选择性记忆是遵循了什么原则呢?
  咸鱼中,上好的是梭鱼,次一些的是海鲫鱼以及不知名的小杂鱼。梭鱼肉厚刺儿少,吃起来筋道,但价格贵。海鲫鱼和小杂鱼都比较便宜。海鲫鱼肉薄,刺儿多,吃起来麻烦;但要是多煎一会儿,把肉和刺儿都煎得焦黄,就可以连刺儿吃掉,不用吐了。
  那时,各家平时的饭食中少荤腥,人对鱼肉的香气就格外敏感。要是谁家一煎咸鱼,满胡同里都是香味儿。好馋人啊!
  过去,农村里的消息多是通过口耳相传。有那么几年,咸鱼在市场上不容易买到,只有镇上的供销社偶尔会进一点。供销社里要是来了咸鱼,村里人会奔走相告。但有时,等这消息传到村里时,往往一两天过去了,你跑到供销社时,人家早卖完了。这时,买不上咸鱼倒也关系不大,因为,卖咸鱼时,往往会落下许多鱼鳞和大盐粒儿,这些东西供销社会以比咸鱼便宜很多的价格卖。买些鱼鳞和大盐粒儿回家,用锅焙干,用擀面杖压碎,蘸着窝头吃起来味道也不错——那些大盐粒儿毕竟跟咸鱼相亲相爱相依相偎了许多日子,身上自然浸染了咸鱼的气味儿,所以,吃点儿盐末儿鱼鳞,权当吃咸鱼了。
  中国人吃咸鱼的历史可能比较悠久。咸鱼,古称鲍鱼。"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中的"鲍鱼"指的就是咸鱼。这句话出自孔子,这说明,至少在春秋以前,齐鲁就有吃咸鱼的历史了。
  我知道,大量地吃这种腌渍的东西并不好,亚硝酸盐过多,对身体有害。所以,炒虾酱时,我一般要多打几个鸡蛋进去;煎咸鱼前,先放到清水里泡一会儿。这样做出的虾酱、咸鱼都不是太咸了。网上说,吃了这种亚硝酸盐含量过多的东西,可以多吃点新鲜蔬菜和水果,来阻碍一下身体对亚硝酸盐的吸收。这下好了,有了新鲜蔬菜和水果作后盾,就是多吃点咸鱼虾酱也无妨了!不知这想法去不对头。
  咸鱼
  虾酱

49天,3449公里,他们在党旗下追寻2021年4月29日11时23分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天和核心舱直击深空中国空间站建设进入新纪元2021年5月30日5时01分天和在轨满月迎来天舟深情一吻它们背倚深邃的天穹依偎着蔚蓝色的杨利伟,真伟大!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搭乘神五载人飞船成功出征太空,成为首位叩访太空的中国航天员。2021年6月17日,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地底深挖万米,苏联为何突然停下?地底生物又是否存在?人类脚下的土地是否存在生物?地球又是否如同科学家所猜想的一般是个空心球体?从南极不断往下挖能直接到北极吗?大家好,这里是奇闻密探009,这些问题其实很多人都抱有疑问,但其实早在205G技术被掐命门?国际芯片之争,我国并非单方面挨打自华为拨得5G头筹后,想必大家或多或少都曾了解到5G的魅力,然而就在国内5G正要蓬勃发展之际,我们却受到竞争对手的芯片制裁,对此不少人提出质疑,为何我们要依赖外国芯片,而国产芯难道一作通讯!南航顾冬冬最新Science本文来自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官微2021年5月28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Science发表了我校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省高性能金属构件激光增材制造工程实验室顾冬冬教授团队的研究综述论文巧干加蛮干!让老电脑上车Win116月24日微软发布了Win11,新系统面子上苹果化界面上美艳似苹果,里子上安卓化可直接运行APK程序,撩得搞机人士心里痒痒的欲一上为快。可惜,为了彰显win11的强大和神秘,也为了马斯克狂喜!SN15首次实现可回收,人类移民火星或将成真?早在2010年霍金曾预言往后地球将不再适宜人类居住,人类在发展进步的同时也对地球造成严重破坏,逃离地球成了种族延续的唯一希望,可如今我们仍无法实现逃离。对于霍金的话,早先人们都嗤之催化周报ScienceNat。Catal。Nat。EnergyJACS等大合集温馨提示本推文包含23篇文献,预计阅读时间约23min,大家挑感兴趣的关注。1。Adv。Energ。Mater。非晶态硼磷酸镍铁用于稳定高效的析氧反应硼磷酸盐材料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水蒋欣晒吃饭自拍照,网友难怪能瘦那么多蒋欣生来就有一副大骨架,但是昨日她发微博晒出自己近照却让粉丝都大跌眼镜,瘦身相当成功。38岁的蒋欣经常被内地女明星列为轻度超重。她身高171厘米,体重约55公斤,这是一个完美的体重曹原导师最新Science!2021年第5篇NatureScience正刊第一作者KenjiYasuda通讯作者KenjiYasuda,PabloJarilloHerrero通讯单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DOI10。1126science。abd3230背景介十羊九不全尤其是79年大金羊!后10年是悲还是喜?土羊有着优雅的外表和高尚的情操,因此颇有朋友缘,而且土羊的性格公正,个性耿直,口快心直,说话欠考虑。但是他没有心机,更没有算计他人的意思,对朋友尽力尽心,所以仍得到朋友的爱戴。总的
台积电取得重大突破1nm以下制程挑战摩尔定律近日,台积电联合台大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官方宣布,在1nm以下芯片制程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研究发现,二维材料结合半金属铋(Bi)能大幅降低电阻并提高传输电流,实现接近量子极限香港理大研发火星相机随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新华社香港5月21日电(记者张雅诗万后德)天问一号探测器日前成功着陆火星,香港理工大学两支科研团队分别研发落火状态监视相机(简称火星相机)以及测量和评估火星着陆区地形,在国家首次火知道了现象的产生都是磁场力的相互作用造成的科学研究该往何方?我在前面的文章中讲过,力来自于磁体物质的本能,我们这个物质世界,本质上都是由磁粒子组成的,原子中的电子质子和中子都是磁粒子,原子的稳定结构就是这些运动着的磁粒子发出的磁场力的相互作地球生命的诞生或早于预期据拉美社4月18日报道,根据今天发表在科学进展杂志上的一项研究结果,地球上的微生物要比之前认为的早3亿年出现。一个科学家团队发现,至少在37。5亿年前,地球上就已经有生物活动的迹象看世界美国重启登月计划先遭失败2024年登月是否可行?太空发射系统(SLS)是美国最新研发的超重运载火箭,它由美国宇航局与国际公司合作设计,旨在2024年,自阿波罗计划停止以来,将美宇航员再次送上月球。然而,就在近日佛罗里达的第一次测超越光速的三种可能性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告诉我们光速是宇宙中最快滴,但宇宙中有三种形式的超光速!第一种宇宙膨胀的速度宇宙年龄是138亿年,可见宇宙的宽度为930亿年,可见宇宙之外是不是宇宙,还是是什么,谁国内国际最新科技动态2022。3。30星期三国内科技动态1。锂电池正极材料取得突破性进展2。向维管植物学习高性能多孔膜的制备维管植物网络结构启发多孔膜的制备。图片来自论文3。青藏高原发现600万年前昼行性猫头鹰化石中新猛鸮复原先预测2023年会撞上地球的小行星证实为虚惊一场今年初,一颗潜在危险小行星的发现让天文学家们的心情像坐了一趟云霄飞车一样,1月6日美国亚利桑那州雷蒙山天文台发现了一颗直径为70公尺的小行星,根据他们最初的观察,这颗临时编号202外部磁场导致可果美磁体中电子狄拉克带结构的偏移磁场中狄拉克带演化示意图。蓝色(灰色网格)锥体描绘了非零(零)外部磁场下的巨大狄拉克费米子。图片来源自然物理学。使用一种被称为kagome磁铁的量子材料,波士顿学院物理学家及其同事热恋双星最终结局大揭晓周一知古通今周二牧夫专栏周三风月同天周四观测指南周五深空探测周六茶余星话周日太空探索翻译孙宇峰校译李想审阅牧夫天文校对组林钰然美编余家劲后台李子琦胡永葳原文链接httpsalmat科学家推翻先前理论,研究表明金星的生命有可能存在地球是否真的是宇宙中唯一存在生命形式的天体,这是现代太空研究中最引人注目的问题之一。在寻找地外生命形式的过程中,一颗特定的行星一再成为科学家们关注的焦点,那就是金星。金星被称为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