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每个人的工作压力都非常大,但是相应的,我们的收入水平也逐渐增加。一般来说工作个一两年就可以存上几万块钱工资,三四年的时候存款10万也是不在话下。但是现在的十万块钱到了2029年还能值多少钱呢?答案超乎想象。 当然通货膨胀可能很多人听过,却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我们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我们当前整个社会的商品总价值是10万亿,而刚好央行发行的纸币也只有10万亿,达到1:1,那么这时候1个包子是一块钱,但如果在社会商品总价值不变的情况下,央行发行的纸币是20万亿或者更多的时候,那么同样一个包子就不是一块钱了,而是2块钱。 实际上,上述这些方式都不能客观反映出三十年的1万块相当于现在的多少钱,因为不同年代的购买力并不相同。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认为用居民的平均存款来比较更加合理。资料显示,三十年前,我国居民人均存款约为800元;2019年我国住户存款为82.14万亿,人均存款为5.86万元。1990年至今,我国居民存款增长了73倍左右,也就是说三十年前的1万块相当于现在的73万块。 以一万元为例,10年前的一万元无论是通过M2增速计算法计算,还是通过通货膨胀率来计算,购买力都有一定的变化。根据M2增速来计算,2008年1月的M2存量为417846.17亿元,而2018年1月的M2存量为1720800.00亿元,10年增长了3.11倍!如果未来10年都是按照这个速度发行货币,那么10年后的货币增速是1.081^10=2.18。简单来说,未来10年的货币量是现在的2.18倍,也就是说贬值55%,未来的钱购买力只有现在的45%,1万元人民币相当于现在的4500元。 现在大家是不是明白了,如今的1万元可以买的东西,到了2030年后,能够买的东西就不一定是那么多了。所以大家还是要做好规避的问题,尽量不要留太多钱存在银行,可以选择投资一些具有升值价值的东西。对此,大家有没有更好的建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