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北影节最远的那家影院,北京东边想象不到的西郊生活

  作家徐则臣在《北京西郊故事集》用俯瞰的角度写过。他写一只在北京城里明晃晃地飞的鸟:"如果它往西飞,会看见民房、野地、光秃秃的五环和六环路,然后是西山,过了山头就不见了。"
  这是与更广为人知的国贸、三里屯、鼓楼大街、亮马桥、798 艺术区完全不同的景象——众所周知,北京的大无边无际,东与西截然不同也在情理之中。
  更重要的是,在"民房、野地、光秃秃的五环和六环路"之间,人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作家给出了虚构的版本,媒体则负责还原真实。我们一路向西,一直来到了西山脚下。
  2010 年左右,这里修建起一片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中间艺术区,设立了剧场、影院、美术馆、艺术中心等文化场馆群。在"城市之外"与"艺术中间",聚集起周围的居民与四环内的人们。影院是其中最大的交集。相对于小众的话剧与当代艺术,显然,只有电影能够把东边与西边、别墅区与平房的居民都俘获。
  据说北影节期间,即使"抢到"这家电影院的票,票也会被早早转让掉。更多的人,即使选择了远行,也会在第一次抵达影院时,感叹北京的广阔:这里有着生活在朝阳区的人未曾想象过的景色和生活的节奏。
  这一次,我们和大部分时间都在这里的工作人员、"跋山涉水"从通州前来的影迷以及就住在附近的常客,聊了聊不在中间的中间影院,和它周围的 5 段西郊故事。
  小林是中间影院的第一名员工。
  2010 年的愚人节那天,他第一次来到这里,四周尘土飞扬,目之所及只有一片荒凉的工地——荒凉到在周围建艺术区这个决策确实更像一个玩笑。彼时他还是一名实习生,临近大学毕业,觉得这个项目"挺有意思"就来了。
  中间艺术区
  最早,这是一个地产开发项目,因为投资人热衷于文化艺术,特意在园区里设立了一个剧场。但后来因为人流量不足,建筑快落成时,大家决定再做一个电影院。原本的空间其实是为健身房而预留的,方案敲定时建筑已经快要落成,影院的内部设计只能在此基础上调整和改造,也因此留下一个遗憾——直至今日,中间影院仍然没有一个 IMAX 影厅。
  在小林的记忆中,一开始,艺术区方圆五公里内没有任何一家电影院。但这并不意味着中间的起步就会更加顺利。最关键的问题在于,附近的观众流量并不足以支撑起一家独立影院的运营。
  经过商议,内部的工作人员们的解决方案之一,是拿到更多艺术电影版权——吸引远在五公里外的影迷们前来。但与其同时他们也保留了商业放映的部分,毕竟附近少量的居民还是会有观影需求。
  中间影院检票处海报
  从 2014 年开业,到七年后的今日,这套方案一直沿用,产生的结果之一,便是大部分影迷都分不清中间影院到底算不算一家独立艺术影院?它会放映小众的侯麦四部曲、会举办映后谈、会参与每年的北影节,但与此同时,市面上的主流商业电影在这里也基本都有排片。
  《聚焦》制片人映后谈
  《大河唱》映后谈
  《掬水月在手》映后谈
  《女他》点映后映后谈
  小林也见过许多欧洲的艺术影院,集中精力放映那些"作者电影",但显然中间所处的环境及它本身——作为地产项目配套设施的背景,并不足以支撑这样的运营方式。小林和团队最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就包括考虑艺术电影与商业电影之间的配比。
  "很多人来到这里,是有点抱着需要克服一点困难的心态来的。"路途遥远、公共交通不便是无法改变的既定事实,对于小林而言,能在工作范围内完成的只能是让大家跑这一趟更加物有所值。也因此中间影院常常有马拉松式的排片,诸如一些四部曲或三部曲。
  人间四部曲(侯麦四季)放映计划
  "那你不工作的时候也会来中间观影吗?"我们问。
  "他没有不工作的时候。"一旁的同事替他回答。
  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工作狂。除去出差的时间,一年四季,小林几乎每天都会出现西五环的这个艺术区里,即使他住在遥远的东四环。甚至,他选择住在东边也是为了方便工作——"因为整个演出行业的核心还是在东边,我人还住在西边的话就脱节了。
  日常工作繁忙,有时他也会给自己安排马拉松式观影计划,抽出一天,在一个厅里从早坐到晚,一次性看一个月的量。这算是这份工作的福利之一。因此,偶尔收到一些经纪公司的观影邀请时,他总会开玩笑:感谢邀请,但我有一个电影院了。"
  中间影院 3 号厅
  Q:对于很多市区观众来说,大家提到中间第一反应就是远,它的交通配套还有可能提升吗?
  A:这件事从我十年前来就不绝于耳,每年北影节开票都能听到很多吐槽。还有很多人截图给我,说中间明明不在北京中间,有什么脸叫这个名字。每次发给我这种我都挺高兴的,因为这证明我们是有吸引力的,不然谁关心我们在哪呢?
  实际上的话,附近的交通比以前已经好很多了。据我所知,因为一些规划,地铁应该是没办法直接开到家门口,但是公交已经方便很多了。我们也希望东边越做越好,这样大家也不用天天跑来跑去,那么痛苦。
  Q:所以这里为什么会取名为中间?
  A:本身是地产项目的名字,后来我们觉得这个名字其实挺有意思,能表达我们对当下的一种看法,就是更客观和中立地去看待这些事情。有时候在一些活动上,我们也会开玩笑,说因为我们在河北和北京的中间,所以叫这个名字。
  剧场厅
  Q:其实市区内也有一些艺术影院了,相对于它们中间的特别之处又在哪里?
  A:因为我们还有一个剧场,所以常常会有戏剧电影的资源可以放映。有的时候我们也会基于放映做一些延伸活动,包括公共空间的包装,让大家的体验更完整一点。另外放一些非常重要的片子时,我们都会有一个导赏环节。它的来源是有一年北影节,有片子全北京固定放映时间是晚上 6 点,但我们这太远了,很多人下班后根本赶不上,出现很多迟到的情况。我们就想了一个办法,就是这些时段的片子都做一个 5 分钟左右导赏,先上去跟大家介绍一下片子的来龙去脉,等等迟到的人。这个习惯被保留了下来,一方面是有实际功用,另一方面,我们也希望大家觉得这个机构是鲜活的,而不是一个冷冰冰的放映场地,出了问题不知道找谁。
  人间四部曲(侯麦四季)映前导赏背景
  Q:你住在北京的东边,但工作却在西边,在你看来,两边的氛围有什么不同吗?
  A:当年我也曾经觉得,如果中间开在大东边肯定会好弄很多。但现在我反而觉得,如果在东边可能不会经营成今天的这个样子,可能会受到很多其他因素的干扰。其实反倒在西边大家比较冷静,比较能够做更多长线的计划,从投资人到观众都比较有耐心。也不是说东四环了,可能就算在西三环,受到的压力都会不一样。
  从燕郊到中间影院,需要先坐 20 分钟公交,再转一个多小时的地铁,最后骑行或打⻋七八分钟,才算最终到达。邹温阳的两次中间影院之旅,都差不多是这样的⻓途跋涉。他是资深电影爱好者,豆瓣上标记看过的电影有 2000 多部,每个月在电影票上的花费都会超过 1500 块钱。在北京生活的这四年,去过十几家电影院。
  邹温阳第一次来到中间是去年,北京电影节的放映一票难求,因为过于遥远,中间影院的票相比市内影院会好买一些。第二次是今年年初,这里举办了一场法国导演侯⻨的特别放映,他从下午一直呆到晚上,一次性看完了侯⻨的"人间四季"四部曲。
  侯麦影展海报
  ⻋子一路向⻄行驶时,窗外的景象会逐渐从城市变幻为城中村。楼房一幢幢矮下去,人的视野渐渐开阔。遥远的⻄郊出现这样一座会放映艺术电影的影院,有点出乎邹温阳的意料。毕竟在他居住的东边燕郊地带,虽然人流密集,却连一家商业影院也没有。
  "那里就是一座睡城。"他说。对他而言,燕郊的"家"只是一个睡觉的地方。之所以一直住在那里,纯粹是因为那是亲戚的房子——不用为房租发愁,还可以给自己养的四只猫提供宽敞的活动空间。
  工作日的每一天,上午八点,他随着人潮经历漫⻓的通勤,进入市中心的三环,在一个法律节目里做后期制作。"其实就是电视⺠工"。下班后,如果还有时间,就会选择跑到海淀的资料馆看一部电影再回家休息。
  从南方家乡搬来这座城市生活后,压力很大,也没有太多朋友,生活被挤压得渐渐变形。有时,邹温阳会觉得学生时代的种种理想在日复一日的循环里一点一点磨灭。但至少还有电影,可以去排解生存以上的这些焦虑。每一张票根,都是一个年轻男孩仍在认真对待日常的证据。
  疫情后影院开门纪念票根
  Q:作为一个资深影迷,你最近都喜欢看什么电影?
  A:最近印象比较深的是伊朗导演贾法尔·帕纳希的《出租⻋》。然后我平时也比较喜欢看娄烨的片子,尤其《苏州河》。
  Q:你第一次来这个艺术区是什么感觉?
  A:我当时特别想问这里房子多少钱。你看它矗立在这么一个城中村里,比较荒凉但又挺有人味的一个地方,多少会有点诧异。
  Q:那你对影院的印象呢?
  A:中间给我的一种感觉是它本身设立了一个很高的⻔槛,所以愿意来到的人素质都很不错。
  Q:像你这样经常看连场,休息的时候通常会去吃什么?
  A:⻨当劳居多,那个最快了。有时候我也会自己带一点橙子拎过去。
  Q:那你觉得这里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吗?
  A:多放老电影吧。你看这么多好片子,如果有渠道和资源,就可以经常滚动着放,不然老要抢着去买。
  孟超的工作可以上一休一,他是中间影院的电影放映员。
  每个工作日,上午十一点半,他需要把各个厅先打开通电,然后按照今天的放映表把片子都试一下,试完后逐一排班,继而开始今日的正常放映,直到晚上十点下班——和全国大部分的电影放映员一样。
  但在中间影院有特殊放映的时候,他会像只"珍稀动物"——因为那一手娴熟的胶片放映技术。
  21 世纪初,随着技术的发展,电影行业进入数字时代,因为成本高昂及操作复杂,胶片放映的模式逐渐被淘汰。2004 年,广电总局连续发布了《电影数字化发展纲要》等文件,明确了以数字电影为中心的发展方向。十几年过去,国内能够放映胶片电影的影院所剩无几。
  孟超是从 2012 年开始学习胶片放映的。彼时他刚刚进入一家商业影院工作,因为单位刚好缺胶片放映员,且他本人对此也有兴趣,便和几位同事跟着一名老师傅学习。师傅手把手教,他们一遍遍练,直到流畅为止。
  孟超主持的胶片工作坊
  他寡言,对个中辛苦不好意思多谈,电话另一端的影院经理靳涛帮他解释:
  "胶片放映可不就是好比寿司之神一样,需要手动操作所有的东西,提前还要下很多的功夫。5 本胶片也好,10 本胶片也好,每一本都要一格一格去检查。即使这样,过程中可能也仍然会出现问题,需要手动再去迅速补救。所以我们都称孟超是一个匠人,像他这样年轻还能有技术的,真的全中国也没几个了。"
  孟超安装胶片放映机镜头过程
  孟超上片过程
  匠人孟超是北京本地人,今年 34 岁,和他同期学习胶片放映的前同事们,大多已经转行。他没问过原因,猜想也许因为确实没什么前途,也可能是他们有更喜欢的事了。"那你现在最喜欢的还是这个吗?""对。"得到非常笃定的、简洁的回答。
  小时候爸爸开出租,收车后总喜欢带他去家旁边的录像厅看电影,长大后他结束学业,顺理成章一般,还真的进入了影院工作。
  2013 年,通过原来的经理介绍,孟超来到中间影院工作。为了偶尔的特殊放映,这里目前保存有两台 35mm 的双机、一台 16mm 的提包机。一年里,他会有四五次操作这几台机器的机会,大多因为北影节。剩下的时间里,他和其他放映员一样,通过数字化系统管控着每个影厅。
  天堂电影院-胶片机展
  《如果你希望过去与现在不同,请研究过去》16mm 胶片放映机展
  他暂时还没有打算过转行,也没考虑过将此作为终身职业。他说,"能放就放,还是比较喜欢的。"
  Q:电影放映需要不断地重复,这么多年的工作下来,你会对此感到枯燥吗?
  A:多少会有点,但是这只是一个阶段,过了这个阶段,就完全忘了这事了。我那会儿没事就看看书,自己安静一下,慢慢就走出来。
  Q:通常情况下一天下来你需要盯多少场次的电影?
  A:每个厅每天大概是 4 场到 5 场左右。但是现在大部分都是数字放映,比较轻松。我们一共有三个放映员,大家轮班,上一休一。
  Q:你更偏爱艺术电影还是商业电影?
  A:更偏向商业,文艺点的电影也能坚持看。其实我们那会儿学胶片电影的时候,放的也都是商业电影,包括《阿凡达》什么的。
  Q:在西郊工作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A:我之前的工作三班倒,基本上早上你来单位,然后晚上下班,基本上这一天也不怎么能出去见到外边的太阳。但这儿不一样,因为是个园区,偶尔没事的时候能上去透透气,氛围非常好。
  周末及节假日总是靳涛最忙的时候。因为距离较远,工作日少有市区影迷前来,中间影院的特殊放映及相关活动大多排在这种时候。
  最近,他们正在进行每年夏日的惯例活动——露天放映。
  远在五环外,中间艺术区占地广阔,拥有大片的空地,一些区域被规划成了水池,紧贴着美术馆的展厅。阳光正好的时刻,人站在室内透过落地窗望去,可以看见波光粼粼的水面。而这片小小的水域旁,则被设计成了露天广场。
  用于露天放映的广场
  傍晚,在天色完全暗下之前,影院的工作人员将白色的电影幕布支起,人们三三两两前来,在台阶上随意坐下。其中既有就住在马路对面的居民,也有千里迢迢从朝阳区赶来的观众——他们的神色总是会显得更匆忙一些。
  这是中间的惠民项目之一,对所有人开放且完全免费,因此在选片上,他们通常都会选择大众化程度更高的老片、小朋友们爱看的动画片或者一些院线刚刚下映的片子。事实上,在这样的夏夜晚风里,电影更像其中营造氛围的道具而非主角。紧盯荧幕的影迷、嬉戏的孩童、交头接耳的大人们,和闪烁的幕布一起,又构成了另一幅可看的电影画面。
  影院的运营团队将近 20 个人,作为运营经理,每当活动进行,靳涛需要做好人员的调配及不同环节之间的衔接,比周一还需要打起精神。
  "基本上我的工作不涉及太多需要出去的部分,我就是扎根在这个地方。"靳涛是中间影院的第一批员工,自 2013 年筹备期间就已经入职。老员工之间有一个说法叫"开荒","因为这里最早什么都没有,然后建了房子,然后装修,然后上设备。"
  中间艺术区原址厂房(中间剧场在此基础改建)
  在此之前,他在一家商业影院做运营。因此,刚进入中间工作的时候,靳涛和大众一样困惑。他就住在门头沟,平日里就极少往东边跑。而这里交通不便,还有人专门奔着来,"实在是不可思议"。但久而久之,自己参与其中,耳濡目染下也觉得"艺术啊,做这种特殊的东西也挺好的"。
  他与我们分享了电影之外的"艺术":"我们园区刚好有一些天台,比如艺术家工坊上面,只有员工能上去,每天到日落的时候都可以看到西山的日落,非常美。"
  中间剧场项目《望向未来》
  西山日落
  Q:你说这里一开始是荒地,那经过多久才建设成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呢?
  A:2013 年左右大的框架已经建出来的,后来慢慢有了影院建筑还有商业街那一块的建筑。
  Q:作为影院的运营经理,日常会经常跟周边居民及观众打交道吗?
  A:每天都会碰到,只要我们有活动的时候都会跟观众打交道。然后观众里有从城里来的也有我们周边的。尤其是我们的会员,经常来看演出的就都很熟。如果哪天他们来活动的时候发现我没在,那说明我就脱岗了。
  Q:在你看来,西郊和北京其他地方有什么不一样?
  A:首先西边比较安静,交通没有那么堵。再一个你看我们影院所处的地方,四季青以前是北京一个种植瓜果梨桃蔬菜非常好的地方,还挨着香山,所以这边适合养老,或者是爬爬山锻炼身体,商业氛围没有那么浓。
  马佳住在中间影院直线距离三公里以内的小区,与自己的父母及妹妹一起。
  一家人是十年前搬过来的。妹妹出生,原本位于西四环附近的房子有点不够住,索性卖掉搬远一些,从两室换成稍微大一点的四居室,每个人都可以有一间独立的卧室。
  那时候这里还没有中间影院,看电影要往城里走,买个菜也挺远。周围都是城乡结合部,楼房稀疏。这几年,许多平房开始拆迁,渐渐变成一栋栋商品房。但街道的变化并不大。这一片区域不允许盖高楼,整体的人口密度仍然比四环内小很多。用马佳的形容,"有点像美国中部城郊那种感觉"。
  附近的居民有像他们这样从别处换房过来的,也有本地回迁的居民。再往西山方向靠近,还有一片别墅区,几所外语学校散布四周。
  中间艺术区后面的中间建筑
  原本开发商承诺会在马佳家小区旁建好配套设施,但直到今天也没见任何起色。反倒是中间艺术区逐渐运营了起来,2014 年影院开业后,马佳成了这里的常客。
  那会儿她刚从美国密苏里州留学归来,乍一看到家附近的这个影院,还以为它已经开了很久,只是自己之前不知道。马佳自大学起便喜欢话剧,恰好中间不止有剧场,影院也会播放不少国外经典剧作的舞台影像。此外每次的观看体验也颇好,一方面归功于影院工作人员良好的引导和氛围塑造,另一方面,马佳笑了出来,"这一点可能不利于影院经营,但是中间的观众人数相对别的商业电影院确实要少",也因此总是比较容易选到好位置。
  偶尔也会有"城里"的朋友驱车来找她做客,在这开阔的、寂静的西郊,大部分时候马佳都会将朋友们带到中间艺术区内,看个展看部电影,再在园区内的餐厅里挑一家吃饭,"让人家觉得这一天没有白跑"。
  中间艺术区餐饮区域
  但整体而言,还是她跑去东边的时候多一点。马佳自美国回来后便在创业,一开始想开一家咖啡厅,但身边的人都觉得这个选择很难赚到钱养活自己。所以她稍稍转换了一下思路,在通州附近与朋友合伙经营起了红酒。好在自己就是老板,也不需要每日横穿十环去打卡坐班,所以她仍然住在西郊。
  在采访过程里,马佳一直提到"悠闲"、"舒适"这样的词。逛植物园是舒适的,在密苏里州念书是舒适的,不用坐班是舒适的,到中间影院看电影是舒适的,住在西五环外是舒适的。对她的生活而言,舒适,就是最重要的。
  Q:作为一个年轻人,你会觉得西郊的日常无聊了一点吗?
  A:会有一点,有的时候我去朋友家在三环租的房子,就觉得他们小区好有生活气息,楼下也有很多人在下棋或者活动。不过因为我本身性格比较宅一点,所以对这种繁华热闹也没有那么需要。
  Q:都说西边是北京的美食荒漠,作为当地居民你有这方面的困扰吗?
  A:所谓的美食荒漠只是因为很多好吃的没有变成网红店。东边因为密度大,所以出现好吃的店的频率高,但不代表比例高。西边也有一些小店做得蛮好,但基本还是比较接地气的川菜、烤串店、涮羊肉这些,你要真说吃西餐或者日料,这边确实没有做特别精致的。
  Q:你提到西郊这一代像美国中部的郊外,具体是哪里相似的?
  A:我读书的时候在美国中部密苏里州的春田市,那边也会有一些商场,布局就和中间艺术区很像。这里的建筑是一栋一栋的,而不是连成一片的,彼此距离也不是特别密。停车很方便,还能看见西山,就是特别有悠闲的氛围。
  美国密苏里州春田市
  Q:对你而言,北京的东与西有什么不同?
  A:东边就是人多,感觉大家每天都很忙碌。我去玩一下还行,但是住惯了西边就真的很喜欢,中间影院就算西边风格的一个代表。
  文中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撰文:及时雨
  设计:Andy 编辑:玛鯊

半导体PN节怎么回事?锗硅都是四价元素,最外层都有4个电子,PN节有单向导电性,怎么实现单向导电?在四价元素材料中分别渗入三价和五价元素,做为半导体材料,这两种材料一种多出空穴,另一积多出电子,这两种材能量是什么?真空有什么?真空啥都没有就是0,但0(1)(1),那么真空分化后(1)就是有,(1)还是有,从逻辑上真空可以分化去无限物质,无中生有。这点没有意议吧!奥斯特实验,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我的理论最大贡献是获得真理方法,而不是推翻牛顿牛顿三大定律只是我的理论其中的应用,一个创新理论出现你如何识别对与错?一个人对某一领域研究多了才能形成理论,而对于你没有研究凭什么识别对与错?比如我说水滴实验,水滴是大家都见过的事相对论问题还是我们物理老师来解决我们物理老师几十年就教几本书,倒着都能背,物理老师对知识的熟练程度是其它行业不能比的。网上有不少的科学爱好者,对我们老师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是对物理仅仅兴趣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扎牛顿定律错了教科书到底要不要纠正?牛顿定律是根本错误,力的作用只有在静止和匀速水平线条件下是相互的,自然运动都是漩涡运动,漩涡运动都是非对称力运动,地球没有引力,但地球上物体受重力,地球之所以自转,银河系漩涡运动都扬振宁先生你出来证实下地球引力虽然我的理论己达到世界首席,但还没有被公开承认。电磁实验证实,力是靠电磁场发生作用产生,电磁场是物质也是能量,这点我另有论证,也有爱因斯坦Emcc逻辑依据统一。就是说事实依据和逻辑买车易养车难!报告美国一年养车成本每年6。5万元在不少人的印象中,美国的车辆价格较为便宜。不过这是针对豪华车而言,对于普通的家用汽车,美国车价也没有特别便宜,甚至和豪华车也没有拉开太大差距。但是,不少美国民众,觉得购车压力不太大北欧有哪些跨国公司?提起北欧,首先想到的都是维京海盗美人鱼圣诞老人诺贝尔奖冰火两重天的冰岛。诚然,无论大人还是孩子来说,北欧都是一个遥远的世界童话般的世界充满理想和激情的世界。而在我的眼中,北欧又是一中国品牌日加强自主品牌建设发展品牌经济随着中国制造实力的不断提升,中国民族自主品牌强势崛起,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认可中国品牌,越来越多的国货品牌走进消费者的视野,走进百姓生活日常。从美妆到食品,从手机到汽车,从消费品到接老前辈回家,天宫号计划回收东方红号最近关于天宫号空间站的新闻是层出不穷,4月29日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5月29日和货运舱对接成功,6月14日时隔13年中国人又一次遨游太空,7月4日我们的宇航员又成功出仓作业,并且装网约车司机的职业生涯只有五年了?当李彦宏在百度业绩电话会上喊出Robotaxi五年后盈利,成本将低于网约车时,一定没有想到,两天后一起蔚来车祸,使得自动驾驶的前景再度蒙上疑云。8月12日,百度在财报电话会上公布了
从微观领域理解空气中的音速从牛顿开始,人们推导出了很多空气中的音速公式,这些公式的物理意义都是音速与空气的压强密度和温度的关系,都是从宏观领域去研究音速。本文提出一个全新的大气中的音速公式,将推开从微观领域物理考生注意了,水不可能漂浮在空气中,为什么云可以浮力是指浸在流体内的物体受到流体竖直向上托起的作用力。浮力的定义式为F浮G排,计算公式为F浮液gV排,其中,液表示液体的密度,单位为千克立方米g表示常数,g9。8NkgV排表示排开那个总考第一的孩子,后来怎样了作者张红岩来源意林我是总考第一的那类孩子的妈妈,有个女儿被人称作学霸。总考第一的孩子,压力真的很大。因为对他们来说,从名次上没有进步一说,只有原地踏步和退步。所以,每次考了第一,女顺治皇帝出家孰真孰假?中科院教授通过康熙御题隐文书法揭开谜底最近,央视纪录片频道真相栏目播出三集古刹谜踪,探寻顺治皇帝出家之谜。片中介绍了中科院李林忠教授发现了康熙御题當常赏堂隐文的秘密,由此揭开了猜测300多年顺治出家的谜底。李林忠教授2愿你早日绝望,然后开始新的生活作者达达令来源意林昨天有个朋友告诉我,他们公司的前台女生被开除了,我问为什么。朋友一一跟我道来。女生刚进公司第一个月,有七八天都是迟到的,公司九点半上班,前台同事一般提前十分钟来开你的梦想是靠牺牲父母换来的吗作者伊心来源意林看奇葩说海选辩手,有一期我印象特别深刻。去的人叫师洋,是2006年一个选秀节目的人气冠军,但最近几年他淡出娱乐圈,去开了一家淘宝店,经营得很好。节目里他谈到自己为什16岁那年,我看见了妈妈的眼泪作者叶繁华来源意林原创版2021年04期1我上初三那年,我们学校正在和县城的另一所初中争升重点高中的学生名额,所以对我们的学习要求格外严格,除了晚自习时间增加了一个小时作业多了一倍傻白甜,才是女孩最大的不正常作者钱德勒来源意林我对郑爽这个演员谈不上关注。最初知道她是电影画壁,她扮演闫妮身边的一个小仙女,眼睛大大的,很乖巧的样子,清新脱俗的角色与当时她的年龄状态都很吻合。那时候还没有傻白好的关系,都有距离感作者苏心来源意林欢乐颂中,有一段关关和安迪的对话,是邱莹莹被打以后,关关问他们现在可怎么办啊?安迪说小邱和应勤的事情,我认为我们可以适当地提醒,但是不能干涉。朋友之间,要懂得尊重别当你决定努力时,为何有种被周围人遗弃的感觉当你决定努力地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就是你试图从一个熟悉的圈子,进入另外一个在你看来更优秀的圈子,当新圈子尚未接纳你,旧圈子你已远离,故而就产生了孤独感和被遗弃感。1上大学的时候,我们拒绝是一种能力作者喇嘛哥来源意林杂志2020年第12期最近大衣哥被踹门的新闻上了热搜。修路不仅不会感激,反而埋怨凭什么有钱不给他们买车,借钱不还,还理直气壮地说大衣哥又不缺这点小钱,以拍大衣哥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