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重大进展!首个完整无间隙的人类基因组序列测序成功

  央广网北京4月5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超链接》报道,4月1日凌晨,被誉为生命科学"登月计划"的人类基因组测序再次取得重大进展:国际科学团队端粒到端粒联盟(T2T)发表了第一个完整的、无间隙的人类基因组序列,首次揭示了高度相同的节段重复基因组区域及其在人类基因组中的变异。《科学》杂志连发6篇论文报告这一成就。
  一名研究人员正在检查DNA测序器的输出结果(图片来源:CFP)
  早在2001年,由6国科学家共同参与的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首次公布人类基因组图谱及初步分析结果;2003年公布了人类基因组序列草图。由于技术限制,当初的人类基因组计划留下了大约8%的"空白"间隙。
  当时这8%为什么测不出来?如今科学家是如何完成首个完整无间隙人类基因组序列的?人类基因组测序完成有什么意义?
  当时这8%为什么测不出来?这些部分是负责干什么的?
  在2003年公布的人类基因组序列草图中,人类基因组的绝大部分区域已经能够通过测序进行读码,其中真正属于编码蛋白质基因的部分只占到1%,剩下99%的区域包含着大量突变,是不编码蛋白质序列的片段,因此,也曾被科学家称为"垃圾序列"。
  但在后续研究中发现,"垃圾序列"中也包含着很多与基因本身的调控功能有重要联系的序列区域,对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区域有调控作用。然而,想要对它进行测序,困难重重,因为其中存在着大量重复序列,当时的测序方法难以应对。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结构生物学家、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科普工委秘书长叶盛介绍,人类的染色体中有接近31亿对碱基,但当时的测序技术每次只能读取几百位碱基,两者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而且当时研究人员所使用的鸟枪法技术,需要把整个DNA全部剪断,再对碎片进行测序,之后根据碎片之间重叠的部分重新拼接。大量重复序列的存在令拼读变得十分困难,导致很多区域被遗漏,也就是这8%的"空白"间隙。
  现在科学家是用什么方法测序成功的?
  叶盛表示,技术的进步解决了这一历史遗留问题。
  一开始,下一代测序技术(Next generation)出现,将读取DNA序列的长度增加到了1000位左右。但本质上与初代测序技术没有区别,仍是拼接式读码。最新的测序技术——长读测序,也叫纳米孔技术。单层材料上的纳米孔非常小,仅能通过DNA中的一个单链,并且每一个碱基通过时都会被"卡一下",而ACTG四种不同碱基分别被卡住时,所反映的电位也不同,从而可以快速识别出"卡住的"是哪一个碱基,大大提高了读码效率。这种技术无须将DNA剪断再重组,而是用电信号将DNA链一口气读下来,彻底填补了过去遗留的8%的空白。
  人类基因组测序完成有什么意义?
  这一成果对现代医学有推动作用。虽然还不能解决具体的疾病,但能够帮助减轻后续其他基因组的测序工作。叶盛举例,想要研究某一种疾病与人体基因的对应关系时,需要分别对几千名病患和健康人的基因组进行测序,才有可能找到问题基因,工作量巨大。而完整的、无间隙的人类基因组序列测序的成功能够帮助锁定某个区域,甚至无须使用长读测序,使用初代测序技术或下一代测序技术就可以完成。
  此外,该成果还能帮助比较不同人种之间的基因序列,有利于厘清人类的进化史。曾有研究发现,起源于非洲大陆的人类群体中有着非常丰富的遗传多变性,在面对严苛的环境条件时产生突变,获得更高的生存能力,但是从非洲走出的一支人类群体所包含的遗传突变型就比较少。因此,叶盛认为,本次基因测序的完成从分子层面进一步论证了非洲起源说的正确性。
  目前的测序只测了一个人类的细胞样本,对于其他人类样本的全基因组测序工作也在进行之中。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相信在迈出这一步之后,世界各国的科学家还将继续前行,努力破译人类基因密码。
  监制:白中华
  记者:鹤佳 刘飞

太阳系八大行星之夜空中最亮的星金星金星你了解吗?它是西方人眼中的维纳斯,东方的启明星,太阳系中最亮的星。金星最美是因为它的大气中97都是二氧化碳,表面被一层厚厚的硫酸云覆盖。这让金星在宇宙中呈现出神秘的橙黄色,美轮嫦娥五号的秘密12月17日凌晨,作为嫦娥家族的五妹,嫦娥五号成为首个能回家的探测器而且,她不仅平安回来,还带回2千克珍贵的月球土特产。连NASA都迫不及待发出声明,求着我们分享探月数据,月球究竟100公里,深度超过马里亚纳海沟,地球之水天上来又增添关键证据木卫二是木星的一颗卫星,却牵动着地球人的心,这是为何?木星的四颗卫星木卫一木卫二木卫三和木卫四原来,科学家们发现,木卫二上面可能存在着海洋,且海洋的深度达到了100公里。这是什么概你相信地球是扁平的盘子形状吗?如果告诉你地球是一个平面的圆盘,你敢相信吗?现如今依然有许多人相信地球是一个平面,认为地球是一个球体的说法就是一个欺骗全世界的谎言。今天就让我们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看看这些所谓的地平说我国成功发射大气环境监测卫星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再添利器人民网北京4月18日电(记者余璐)记者从生态环境部获悉,近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采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大气环境监测卫星。该卫星是世界首颗具备二氧化碳激光探测能力的卫星,将首温度高达上千!王亚平谈返回地球过程舷窗外烧得噼里啪啦响目前在外太空飞行的空间站有2个,其中一个是由16个国家参与建造运营的国际空间站,还有一个就是我们国家正在建造的空间站。虽然参与国家的情况不同,但是这两个空间站的建造过程是比较相似的天文史发展历程简介上海天文馆里面有个展馆展示了天文学史上的一些重要时刻,从中我们能大致了解天文学发展的历程1古代不同民族眼中的宇宙观古希腊人相信大地是球形,位于宇宙中心,日月行星绕地而行,外围则是永冥王星是一颗行星吗?奈尔德葛拉司泰森提出自己的看法据SlashGear报道,冥王星在2006年被国际天文学联盟(IAU)从其行星地位中降级。争论的焦点是这个小球体是否大到足以被认为是一颗行星。在此之前,行星一词实际上是对太阳系内任霍金辐射证实了吗?一旦证实,对于人类研究宇宙有着重要的意义浩瀚的宇宙中有着无数的天体,虽然天体的数量多到难以统计,但是它们的分类却并不多,根据质量的不同,天体大体上可以分为行星,恒星。恒星在宇宙中的数量非常多,它们的存在给黑暗的宇宙带来了多国科学家合力制作出最大虚拟宇宙!难道宇宙全息论是真的?导读有一个神奇的说法,上帝是一个程序员,用代码创造了我们的世界!当然,并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证明这个说法的正确性,但我们却可以用另外一种方式来验证,比如自己创造一个宇宙!对于一个合格的新型电子显微镜达到创纪录的分辨率电子显微镜的新进展可能用于研究活细胞而不损坏它们。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的电子显微镜方法,不仅可以让您看到单个原子,还可以同时了解它们的一些特性。该技术被称为EMPAD(电子显微镜像
假期太短怎么办?营销学专家教你如何改变自己的主观时间感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感觉假期还没开始就已经快结束了?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你并不是一人。在GabrielaToniettoSamMaglioEricVanEpps和我(原文作者SelinScience浙大团队制取出柔韧的水冰纤维水至柔,上善若水。但冰并不然。事实上,恰恰相反水结晶是刚性和脆性的,容易断裂和折断。这就是雪崩和海冰碎裂发生的原因。现在,科学家们刚刚制出了能够弯曲成环状的水冰微纤维,突破了材料原元织物华中科技大学开发出可以使人体凉爽的制衣材料美国死亡谷地表温度刚刚已经突破80,而国内今天多地气温在33以上。在高温环境里生活,已经成了人类需要面对的挑战预计未来会有越来越致命热浪,甚至使一些地区无法居住。中国科学家开发出一不公平竞争安卓Chrome默认Google为搜索引擎,还只为它开优化安卓版谷歌浏览器有一个特性,会使Google在竞争中具有不公平的优势。当然,它会自动默认Google为浏览器的搜索引擎,这对搜索引擎市场上的所有竞争对手来说,都是要克服的巨大障碍。脑力小体操你能在这部老式赌片里存活下来吗本期的扑克游戏曾经出现在张家辉主演的一部港式赌片里。下面的玩法简化了电影里的流程。牌型顺序是皇家大顺(AKJQ10)同花顺(K开头的大于Q开头的,依次类推)四条顺子三带二同花两对单学外语,还是要手写练习啊普遍来说,现代人点击虚拟键盘的频次远远高于拿起铅笔或钢笔的频次,那么,书写教育是否仍然有用呢?根据一项新的研究,绝对有用。研究人员让42名成年志愿者从头开始学习阿拉伯字母一些人在纸运动可以抵消低质量睡眠带来的负面影响根据英国生物库研究项目一项覆盖380055名的中年人的大型研究,保持活力和强壮有助于抵御通常由低质量睡眠导致的负面影响。我们都知道,健康的生活意味着既要有大量的运动,又要有足够的优普遍铅中毒导致古罗马帝国的灭亡?导致文明消亡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公元476年左右罗马帝国的崩溃帝国的缓慢衰落通常被归因于野蛮人入侵失败的军事行动经济危机政府腐败和对奴隶劳动的过度依赖等。但也有人认为,铅中毒对日益反神奇而美丽的地下世界照相机拍到了斯洛文尼亚宏大山洞的全貌。追溯那个发现的历史在克里吉纳洞窟中最美的被称为受难之地的大空间。碳酸盐矿物沉积而成的流石,像是倾泻而下的瀑布。斯洛文尼亚的岩溶地形产生的两个洞太古的地球上有多少霸王龙?调查了地球上有多少霸王龙,结果显示在200万到300万年间,经常有2万头左右的恐龙栖息。如果时间旅行去6700万年前的美国蒙大拿州的话,就会进入某个暴君的统治区域。那个暴君就是霸王遮挡了200天巨星的神秘物体,真面目至今不明!是外星人的建筑?恒星在短周期内会变亮或变暗,但不会突然消失。因此,遥远彼方的巨星在约200天内消失的现象让天文学者们感到非常吃惊。大约10年后,日本天文学家们在2021年6月11日的学术杂志王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