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摄像师镜头下的70万浮村百姓他们无国籍无身份,终生在水上生活

  1
  在柬埔寨碧波浩渺的洞里萨湖上,大概有70万人一年四季漂浮在水上,终其一生不能上岸。   他们从出生就在湖面生活,房子花园都漂在水上,一支船就能拖走全部家当。   他们无国籍、无身份,世世代代都在水上繁衍生息.......   70万"浮村百姓"   2018年5月,湖面上突然出现了一支乘船观光的旅游团。   一位头戴白色遮阳帽,身穿黄色毛衣的母亲,划着船向他们驶了过去。   小女孩站在船头,脖子上挂着一条一米多长的蛇,一双大眼睛直盯着观光船。   一位名叫小李的摄影师拿出相机,将这一幕拍了下来:   照片下的女孩   带队的导游见状赶忙提醒道:"以后别给他们拍照"!   小李这才意识到小女孩是靠拍照来赚钱的,而像这样的事情,每年都会在洞里萨湖反复上演,很多游客都会对此感到厌烦。   但当小李了解到真正的原因后,他再次将摄像头对准了小女孩并按下了快门键,拍下了第二张照片。   "花点钱也值了,如果有一天这里消失了,不知道他们还能漂到哪里,或许有些人一辈子都见不到了"。   那么这群生活在洞里萨湖上的人究竟是从哪里来的?他们又为何选择过这样的生活呢?   划船的小男孩   2
  洞里萨湖位于柬埔寨的心脏地带,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也是该国人民的"生命之湖"。   在水上居住的人们,有的是迁徙而来的,有的是从越南逃出来的。   历史上,柬埔寨和越南曾发生过多次战争,上世纪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尤为激烈。   当时越南为了实现称雄东南亚的野心,向柬埔寨发起了进攻。   20万精锐大军对柬埔寨进行了"扫荡",造成了数以万计的人员伤亡,两国的矛盾早已根深蒂固。   游行示威   身处于战火下的百姓,为了寻得一片安宁,离开了越南来到了渔产资源丰富的洞里萨湖定居。   但战争结束之后,越南就给他们扣上了"叛国者"的帽子,并拒绝他们回国。   而柬埔寨人也很难接纳他们,所以这些"柬埔寨越南人"就成了没有国籍、没有身份的"黑户"。   迁徙到洞里萨湖   其实柬埔寨也曾给他们发过公民证明,但因政权更迭,证明又被取消了。   由于没有身份,他们上岸无法找工作,更没有属于自己的土地,只能在湖面上飘荡着苟活下去,世世代代在水上繁衍生息。   这里没有电,也没有陆地上那些丰富的资源,吃喝拉撒只能在自家小船上解决。   对他们来说,每一天的生活都是场巨大的挑战,谁也无法确定他们能在这里漂浮多久,未来又该如何活下去。   居民搭建的房子   3
  没有外界的帮助,他们只能自力更生。   为了适应洞里萨湖较大的水位落差,他们用木跷修建了高脚屋,旱季的时候房屋就高悬在地面上,通过一旁的楼梯进入房间。   雨季的时候房屋则靠近水面,水位线也会随之降低五分之一,而船就是他们唯一的出行方式。   有些人为了省时省力,干脆把家安到了船上,一个小小的船只承载了他们的全部家当。   因此有人将这些群落称为"漂浮村庄"。   在洞里萨湖附近,有近百个这样的群落,有些群落越南人占大多数,所以也叫"越南浮村"。   高脚屋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浮村里的人大多以捕鱼为生,他们会把打捞上来的海鲜卖给柬埔寨人或者越南人。   比如在一间小小的木屋里,就住着一位名叫库言的渔民。   他的木筏下养着很多暹罗鳄,这种生物至今非常罕见,暹罗鳄长大后,他就高价卖给越南的鱼贩。   但因为没有国籍,没有身份,柬埔寨的相关人员经常来找他们谈话,在缴纳一定的费用后,才能继续捕鱼和养鱼。   为了世世代代都能生存下去,这里的每个人都要把游泳当做必备技能。   有些孩子从出生的那一刻起,或许就已经丧失了在陆地上奔跑的权利。   捕鱼   一般孩子到了四五岁就要学会游泳,七八岁就要让他们学会捕鱼,毕竟"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而且洞里萨湖经常刮大风,很容易把船掀翻,孩子们必须在这种情况下学会自救。   可即便如此,浮村每年的死亡率还是很高。   除了溺死之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水面上到处都是悬浮的垃圾,苹果核、皮球、各种方便袋......   再加上人们的排泄物和饮水在同一水域里,洞里萨湖的水资源受到了严重的污染。   俗话说"病从口入",吃的不干净、喝的不干净难免会生病。   而浮村的医疗条件非常落后,他们也无法上岸看病,所以一旦生病了只能用"土方法"扛过去。   洞里萨湖污染严重   在浮村,因病致残以及损伤智力的人有很多,丧失了劳动力的家庭,只能把更多的希望放在"多生孩子"上。   从而就导致了越生越多、越生越穷、污染越来越严重的局面。   据统计,浮村的平均寿命只有54岁,如果放在"世界各国平均寿命排行榜中",它大概位居尾端。   有意思的是,浮村"结婚"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孩子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后,有意结为亲家的两家人,要想办法准备好"彩礼",也就是一支崭新的船。   结婚当天,南方要租借多条船去迎娶新娘,还会在水面上举行一场浪漫的婚礼。   2018年,摄影师小李跟随旅游团来到了这里,当他真正走进浮村,才发现他们已经搭建起了属于自己的国度。   但在每年巨量消耗渔产资源下,没人知道浮村还能支撑多久,他们的未来又在哪里.......   居民迎接游客   4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浮村"。   在众多外来游客的涌入之下,他们也开启了新的生活。   浮村的居民们把高脚屋收拾的利利索索,麻雀虽小却五脏俱全,房子内基本分为两个房间,靠近水的一侧为外厅,用来做饭和接待客人。   里面的那一间被布帘分成了两三个卧室,用来睡觉养神。   他们还搭建了水上足球场、教堂、服装店和理发店等等,所有的一切都像在陆地上生活一样。   有些居民还利用有限的盆土种植了农作物,搭建了属于他们的"花园",还有些人用竹编的笼子圈养起了鸡鸭。   "水上商店"   圈养鸡鸭   洞里萨湖成为旅游景点后,居民们抓住了商机,有些父母会划船带着孩子们去接慕名而来的游客,收取一定的船费。   有些居民则在水上摆起了"浮动摊位",船上摆满了纪念品和各种零食。   为了更好的贴补家用,小孩子也会加入到"水上打工潮"中,他们会把蛇挂在脖子上让游客拍照,然后再收取一些小费。   小李摄像机下的照片,就是这么来的。   "浮动摊位"   当然,不管到访的游客有怎样的看法,洞里萨湖的居民都保持着自己的行事风格,他们不是想赚更多的钱,而是想努力的生存下去罢了。   他们始终相信,浮村会像洞里萨湖的水一样源远流长,至于身处哪个国家,有没有合法的公民身份已经不重要了。   小李拍照的那天,小女孩指着他胸前的摄像机问:   "叔叔,我可以不要你钱,你可不可以给我讲讲外面是什么样子的?他们都说外面很大,但我没去过"。   小李点点头,坐在船上给小女孩讲外面的世界:   "陆地上有很多山,还有一栋栋高楼大厦,白天走在街上你会听见各种叫卖声,晚上有很多的灯,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多......"   小女孩听的很懵,那些都是她没见过的场景,她甚至想象不出陆地的样子。   镜头下的女孩   离开的时候,小李把镜头对向小女孩拍了张照片,远处是湖光山色,近处是鱼市人家,眼前是皮肤黝黑的姑娘,眼里闪烁着向往的星星。   回程的路上,小李翻开了摄像机里的片子。   水天一色的洞里萨湖、琳琅满目的"浮动摊位",皮肤黝黑的浮村人等等,都令他不甚满意。   唯有这张小女孩的照片,让他感受到了洞里萨湖的风味。   出发前,他想过将这组照片命名为"70万的漂泊"或者"无人问津的村落",现在他将相册改成了"向阳而生"。   孩子们乘船上学   通过越来越多的报道,国际慈善组织关注到了浮村孩子的教育问题。   后来志愿者在这里搭建了"水上学校",5年制的教学中暂时只教越南文和数学。   虽然内容非常简单,但对于从未上过学的孩子们来说,已经是上天赐予的最好的礼物了。   每天早上孩子们都会成群结队的划着船去上学,讨论着刚学到的知识点,浮村也仿佛变得更加热闹了。   原以为他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但现实还是让他们失去了一切。   水上教堂   5
  2021年6月,当地政府以环境为由,下达了"拆除洞里萨湖浮村"的通知。   对柬埔寨来说,浮村居民始终都是外来人,是无身份的"非法居留者",他们可以一时不闻不问,但不能一世不闻不问。   近些年来,柬埔寨一直在整顿本国境内的非法居留人员,非法居留者必须重新向柬埔寨递交申请,否则只能遣返出境。   比如说2019年4月份,就有近7万人被遣返出境,其中包括90%的越南人,浮村的居民自然也难以独善其身。   装饰后的房屋   他们需要自愿申报户籍文件,接受一次次的检查和清查,如果不符合移民标准,还是会面对遣返的结局。   柬埔寨对移民的要求不高,但对于身处水上的"柬埔寨越南人"来说,却是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   再加上近些年来洞里萨湖的环境问题的确堪忧,臭气熏天的垃圾和排泄物已经成了一道道难以解决的问题。   所以关于"浮村的消失"仿佛早已尘埃落定。   但是,这次突然拆除的行动并未提前告知给浮村居民。   "浮村"被拆除   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行动不是突发奇想,而是为2023年东南亚运动会做准备:   "运动场就建在离洞里萨湖几公里内的地方,不能打了国人的脸面"。   据《高棉日报》报道,截止到2021年8月8日,已有95%的浮村居民被迫搬离。   他们只能背上重重的行囊,划着小船寻找新的落脚点,有居民说:"但凡提前几个月给我们通知,我们也好准备新生活"。   可面对浮村居民的发声,越南和柬埔寨都未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因此洞里萨湖的水面上,一支支船接二连三的离去,船上装着他们全部的家当。   浮村的居民就像水中的鱼儿一样,正在忙着迁移到另一个地方......

浅谈古代陪都有何历史价值与意义?听说过陪聊,陪学,陪都是什么?陪都猛然一看不明就里,此处读音(d),陪并非陪护之意。陪都的实际意思是在首都以外另设的首都,陪都一般与首都并称为两都,其统治也称为双京制或者两京制,那武略高出白起韩信,一生从无败绩,七子却遭斩首车裂的巨奸名臣当许多人都在以戏谑甚至自嘲的口吻,议论着金庸老先生笔下的杨康杨过父子俩时,有多少人能猜测到这对命运迥然的父子,在历史上的原型又是何人呢?父亲曾经入居豪门权贵,甚至接近一国之帝位,可越南竟然也有南北朝?书接上回,这个套路是不是很熟悉?1400年的时候,黎季犛废掉了陈朝的末代君主少帝,自立称帝,建立了胡朝。他姓黎,但是他的祖先姓胡,所以在夺位之后,他恢复了祖先的胡姓。陈朝灭亡。陈朝李光地出卖好友升官,为私利对收复台湾出尔反尔,置大义于不顾1681年,历时八年之久,清军终于攻破了昆明城池,吴三桂之孙吴世璠自杀身亡,自此宣告康熙取得了平定三藩的胜利。平定三藩后,康熙将目光聚焦到了大清版图上孤悬海外,让他牵挂已久的台湾岛人生在于一博明朝张璁20年8次会试才中进士,却9年就升首辅明朝从太祖朱元璋开始就废除了宰相,实行内阁制。慢慢地,内阁首辅就成了文官之首,一样位高权重。在大明二百七十多年的历史上有许多名气很大的首辅,比如早期的三杨,中期的严嵩张居正等。因为1972年内蒙发现清朝公主墓,尸身穿龙袍240年不腐,葬品估值过亿1972年,内蒙当地的农民在干农活的过程中发现了一座女性的古墓,专家赶到以后对墓进行了勘察,最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在主墓穴中发现了一具棺材,而将这具棺材打开以后震惊了在场的所有人。这明朝清官海瑞罢官,买棺材,冒死上疏,直指世宗病根,为啥未被杀明朝清官海端刚正不阿,抑制豪强,打击贪官,安抚平民,为官清廉,百姓爱戴敬重!海瑞去世时,百姓当街跪拜,痛哭失声,如失亲。海瑞幼饱读诗经,多才博学,中举,初任升至知县时,推清丈平赋税千里防线崩溃,第一次跨过鸭绿江的日军山县有朋中华地大物博,物产丰富,一直是他国想要的富饶土地。今天的中华人民有能力守护祖国。可是在一百多年前的清朝末年时期,面对列强的强取豪夺,软弱无能的清政府毫无抵抗能力。清朝疆域图而除了西1656年元月二十二日,明军抵达安龙城下在1655年的八月份,永历朝廷的主事林青阳礼目周官自安龙秘密出发,他们两个人的目的地是安西王李定国军驻扎的广西南宁,两个人的使命则是代表困居安龙的永历朝廷向安西王李定国求救,请他带16世纪早期,在两大帝国的对抗中,赛利姆一世的安内攘外15世纪末16世纪初,奥斯曼帝国和哈布斯堡王朝的关系发展,主要围绕两位奥斯曼帝国苏丹的对外扩张展开,即为14851512年巴耶济德二世时期和15121520年赛利姆一世时期的殖民扩他预言大清国运800年,为何却被乾隆直接处死?2大原因非杀不可古往今来,有不少精通命理的大师深受统治者所敬重就如武则天在位的时候,袁天罡就非常受到重用,并被老百姓所推崇在看到命理大师平步青云的故事后,历史上也有不少人效仿,想借此一步登天,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