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对话香港量子人工智能实验室中心主任陈冠华香港科创已经起飞学院派创业须以市场为本

  编者按:
  国家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定位之一是要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我们重磅推出《"港"创科25人》高端对话系列,计划采访25位香港创科业界领军人物,涵盖政、产、学、研、金多个领域,探索香港建设国际创科中心的路径与方法论,以香港所长,服务国家所需。本期为第十期,让我们聚焦香港量子人工智能实验室中心主任陈冠华。
  近年来,随着全球各大城市的创新浪潮此起彼伏,香港科创氛围也明显热了起来。
  "香港现在整个的氛围变好了,我觉得我们在合适的时候、合适的地点点了一把火。现在香港的创科处在一个起飞的时刻,但是还没有达到它应有的高度。"香港量子人工智能实验室中心主任陈冠华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笑言。
  1986年,陈冠华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随后,通过中美联合培养物理类研究生计划(CUSPEA,李政道项目)以并列第一名的成绩前往加州理工学院深造,于1992年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在香港回归的前一年,陈冠华结束在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博士后研究,加入香港大学化学系从事科研及教学工作。经过十年的沉淀和观察,2016年,陈冠华开始思考"如何为香港科创做点事儿"。
  "香港的产业很单一,香港各大高校培养了很多人才,也有一大批科研成果,而且香港是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因此,香港发展科创业已经具备了人才、资金这两大关键因素,同时又背靠内地这个大市场,我们觉得机会很大。"他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坦言。
  尽管彼时大部分人并不看好香港科创业的前景,陈冠华毅然决定"赌一把"。2016年,他和红杉全球执行合伙人沈南鹏、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李泽湘联合创立了香港X科技创业平台,以导师创业辅导加上产业以及资本支持的方式,帮助香港青年人自主创业,探索香港经济多元化发展之路。
  陈冠华坦言,最初想做一个纯公益项目,但后来意识到长期来看难以持续,最终采取了公益与市场相结合的方式。据了解,平台旗下的"HKX基金"组建的第一期美元基金目前已投资50余家公司,成功投出具有香港基因的"思特威"和"正浩科技"两只独角兽,以及数家拥有硬科技的准独角兽企业。
  过去5年,香港特区政府大力发展创科,在该领域投放资金超过1500亿港元。2022年12月,特区政府发布《香港创新科技发展蓝图》,为香港未来创科发展制定了清晰路径和系统规划。据统计,香港初创公司由2014年的约1000家增至目前的约4000家。
  2022年5月,"InnoHK创新香港研发平台"(InnoHK)正式启动,标志着香港特区政府进一步推动创新科技发展迈向新里程。该项目致力于促进环球科研合作,有望成为香港创科生态圈的重要组成部分,让香港在全球高科技版图中占据重要席位。经过严谨的筛选和审批程序,目前共有28所研发实验室获选进驻。
  陈冠华带领的香港量子人工智能实验室中心亦是其中之一。该中心由香港大学与海外合作方加州理工学院(Caltech)创立。中心采取"2+1"的策略,"2"是指有机发光二极体(OLED)材料及锂电池,而"1"则代表整合大数据/机器学习、运算科学和实验测量等技术,用于能源材料及设备开发的科研平台。中心将建立以人工智能为本,专为OLED、固态锂电池及化学研究而设的量子模拟平台,旨在将微电子产业在电子设计自动化方面的科研成果,转化到材料研发上。
  陈冠华。资料图
  打造科创生态圈闭环
  人才汇聚是推动经济增长及社会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后,大批人才涌入香港各大高校,为"东方之珠"的科创业腾飞埋下了种子。
  在陈冠华看来,尽管近年来香港的科创氛围已明显升温,科创正在成为这座国际大都市的新引擎,但科创生态圈亟需吸纳更多的人才,尤其是中层的科技人才,"香港不缺资金,但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是人才问题。初创企业可以在香港实现从0到1,但是公司发展到几十人规模,进入快速扩展阶段,就需要大量的中层人才。"
  然而,他坦言,由于本地人才供应严重不足,很多初创企业转向内地或海外进行人才招募,但往往审批需要历时数月之久,"这导致香港难以建立科创生态圈的闭环,而很多初创企业根本等不起。"
  事实上,破解香港的人才短缺已是迫在眉睫。2022年的特区政府的施政报告显示,过去两年香港流失约14万名劳动人口。据了解,这14万人当中,高技术人才占比约三分之二,达8.8万人。
  为此,香港特区政府高调宣布了多项"抢人才"措施,其中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备受关注,自2022年12月28日"开闸"接受申请以来,因申请快捷、获批容易,迅速卷起了一阵"热潮"。根据特区政府披露的数据,截至2023年1月27日,高才通计划共接获7417宗申请,其中5799宗已获批,获批率高达78.2%。
  陈冠华认为,为了尽快帮助科创企业解决人才缺口问题,特区政府需要"拆墙松绑",以更灵活方式引入内地和海外的人才。"比如,在香港科学园或其他孵化平台的企业,可以直接招聘人才,或者在河套地区的科创企业,可以直接招聘国际人才,吸引国际的优秀人才来大湾区发展。"
  香港作为一个弹丸之地,却拥有5所全球排名前100的大学,高等教育资源十分丰富。陈冠华指出,经过20多年的发展,香港高校人才的储备已经到了"临界点","由于香港所有的学校都是公立学校,80%必须招收本地学生。我觉得可以考虑把限制放宽,或者开设私立大学,同时把东南亚海外的大量年轻人也吸引过来,还要进一步扩大人才的引进。"
  根据香港科技发展蓝图的规划,到2032年,香港研发支出占本地生产总值比重从目前的0.99%提升至2%、初创企业数增至约7000家、科创产业从业人员从4.5万余人增至不少于10万人、制造业占本地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提升至5%。
  这一系列指标的实现离不开人才。陈冠华直言,由于香港缺乏本地产业链,本土市场规模小,难以留住人才,"但是,国家要考虑到因为香港从0到1需要很大的投资,所以国家的科研资金要来到香港,尤其是重大项目一定要来香港。同时,北部都会区也可以引进一些高科技企业,形成良性循环。"
  "学院派"创业的春天
  陈冠华的另一个身份是香港X基金的投资人。他笑言,自己的投资原则是"坚决不投那些只做商业模式创新的公司,只投那些有硬科技的初创企业"。
  在他看来,香港X基金不仅可以为有志创业的年轻人提供一套快速成长的方式方法,有一个让他们可以试错的环境,"从一个投资者的角度来说,投资的确定性会好很多,算是内行来投资,天使轮投的时候就可以知根知底。"
  经过十余年的探索,香港已经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学院派"创业者,香港高校毕业生、海归毕业生结合大湾区的供应链、市场,大疆、海柔、Ecoflow等独角兽企业脱颖而出。
  他坦言,"学院派"的科创团队在商品化过程中需要转变思路,"在科研背景方面,技术派是个优势。但是他们常常是有了技术才去找问题。但依照我们的经验,其实先要有问题,先要有市场痛点再去找技术找团队,是要反过来的。"
  相比传统的风投基金,香港X基金的导师团队有多位来自香港各大高校的知名教授,覆盖了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能源材料、微电子、医药、医学和金融科技等多个前沿学科领域。
  在陈冠华的心中,深港强强联合打造国际创科中心的潜力巨大。他曾在一次爬山郊游途中,指着深港边境向身边的朋友笑言"河套区就是未来的宇宙科创中心","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深圳等大湾区内地城市拥有完整的产业链配套,可以辐射内地庞大的市场,这里很有可能是未来全球首屈一指的科创中心。"
  香港是一个人口750万的小市场,对于很多初创企业而言,进入大湾区内地市场是他们必然的选择。
  据了解,"HKX基金"已将业务延伸至深圳前海。从挖掘高校科技进行转化,再由香港高校教授作为创业导师提供技术研发、商业化及资源对接三方面支持,帮助香港初创公司,借助内地市场的庞大需求和大湾区产业链优势,落地产品并推向市场。
  在陈冠华看来,与互联网创新阶段不同,科技创新阶段的产业发展更依赖于长期的科研技术积累和资本投入,而深港合作的优势逐步在硬科技投资领域呈现。"未来大湾区将迎来硬科技投资的黄金时期,智能终端和芯片、新能源和新材料、大健康科技这三个领域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
  以下为21世纪经济报道(以下简称《21世纪》)与陈冠华的问答实录:
  "AI for science"发展前景很大
  《21世纪》:你1986年在复旦大学物理系毕业之后,就去美国深造,大概有十年是在美国。这10年的海外求学经历对你的人生轨迹有什么样的影响?
  陈冠华:影响很大。特别是在加州理工学院差不多6年多的时间对我影响非常大。因为那时候深深体会到东西方的教育理念是完全不同的。
  我在加州理工的时候,导师基本上不管我,让我自由探索。刚开始我觉得很奇怪,心想怎么老是不教我东西呢。那个时候我才开始学会独立,独立地找课题,独立地解决问题。那个学校很小,学生总共2000个人,800个本科生,1200个研究生。因为地方小,所有的院系都在一起。我本身是学物理的,后来就到化学领域做研究。不同的人聚在一起,相互之间能够学到很多,1980年代的时候我就在美国接触到了人工智能,算是非常早了。
  《21世纪》:1996年,也就是香港回归的前一年你就来到香港大学这边任教,当时是怎样的契机让你决定回到香港?
  陈冠华:我在美国已经待了10年了,那时候我觉得我该学的也学了,对美国该了解的也了解了。我也特别关注香港发生的事情。那时候香港的高等教育正好有个很大的发展,以香港科技大学的成立为一个标志。
  《21世纪》:你是把AI引入量子化学的先驱,这也是你长期以来一直关注的一个科研领域。那么人工智能在研发过程当中面临着哪些新的挑战或者是困难呢?具体会应用到哪些领域?
  陈冠华:其实对于上一轮的人工智能发展,我是作为观察者,成功的并不多。但这一次的人工智能发展成果很多,特别是最近出现的ChatGPT,其实蛮有意思的。
  现在科学领域,AI for Science很热门,就是人工智能与科学的结合,我觉得有很大的发展前景。此外,我们还比较关心AI跟量子物理、量子力学的结合,这个领域近10年发展得特别快。
  量子力学有个基本方程,叫薛定谔方程。如何快速地解方程?解出来准不准确?与实际情况是否相符?都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我们从20多年前就开始解这个方程了。最近比较火的领域是AlphaGo,比如Google研发的DeepMind,预测几年之内会有巨大突破。
  《21世纪》:现在大家都在讨论ChatGPT,这是不是意味着AI在科研领域的应用会迎来较大的新浪潮?
  陈冠华:其实ChatGPT这是自然语言,关系到语法还有文字,还是有限的。AI for Science的信息量更大,几乎是无穷的,所以这两者间还是有所不同。AI for Science最终会不会有新的算法出来,我觉得还是未知的;但我相信,它的规律是确定的。
  公益+市场模式鼓励创业
  《21世纪》:你除了是一位出色的科学家,也是一位投资者。在2016年,你就跟沈南鹏还有李泽湘教授他们一起创办了HKX香港创科基金。其实当时香港的创科氛围还没有这几年这么的火热,当时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想法呢?
  陈冠华:正是因为当时几乎没有人敢提这个事情。
  其实20多年前,香港刚刚回归的时候,董建华先生试过一次,还请了田长霖教授一起。但是那时机会不多,香港的人才储备还不够。我们从2015年的时候就开始酝酿,看能不能通过推动香港高科技发展使香港的经济更加多元化,也给予年轻人更多的机会,这是我们当时的初心。
  一开始我们想做一个纯公益的项目,但后来李泽湘教授判断,一个纯公益的项目是不可持续的,大家热情一过就过了,所以后来我们就采取公益与市场结合的模式。2016年,我们成立了HKX创科平台,里面有一个基金会,是完全公益的,主要是鼓励年轻人出来创业。还有一个孵化器,包括场地和20多位导师,以及一个纯市场运营的基金。(这个平台)现在已经孵化出了两家独角兽企业。
  《21世纪》:与传统的PE、VC模式相比,公益与创投相结合的模式有什么好处或优势?
  陈冠华:首先这是一个孵化器,可以为有兴趣的年轻人提供一套快速成长的方式方法,还有一个让他们可以试错的环境,我们对他们也能够更加了解。
  从一个投资者的角度来说,投资的确定性会好很多,天使轮投的时候就可以知根知底。对年轻人来说,他有更多的成长机会。也是因为香港这个生态圈里面真正出来创业的年轻人不多,所以我们需要有这样的地方先聚集一批人才。
  我们这几年试下来,发现挺成功的,现在在做HKX2.0,会更加系统化。我们在香港有一个创科学院,和李泽湘教授在深圳的创科学院是一脉相承的。我们十分关注香港的年轻人,或者从海外回来的香港年轻人,同时也很关注教授和年轻的科研人员。在美国,教授创业的路径是蛮成熟的,但在香港还不是很成熟。
  《21世纪》:正如你所说从HKX1.0中获得了很多经验教训,具体是什么,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吗?
  陈冠华:最大的问题就是,学校里面直接出来的人,在科研背景、技术方面占有优势;但是他们常常是有了技术才去找问题。依照我们的经验,其实是先要有问题,先要有市场痛点再去找技术、找团队。
  还有一个就是科研技术和市场有点距离。一个科研技术真正要落地变成一个产品,要跟企业有很多来回的打磨过程,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教训。
  另外,就是是股权上的激励机制安排。教授在公司发展初期起到很大的作用,但公司在快速发展成长的过程中,其他人是更重要的。年轻人或者有产业背景的年轻人,他们会起到更大的主导作用,股权上的激励机制对于他们来说就十分重要。
  此外,还需要一些支持创业的政策。刚开始香港的高校其实不太鼓励创业,但近几年已经完全变了。无论是政府还是学校都支持创业,现在香港社会整体的科创环境气氛是十分好的,但政策指引应该更加清晰一点,更加鼓励科研团队出来。
  以市场为本,关注智能终端与制造
  《21世纪》:HKX早期的基金主要会关注哪些细分赛道?在投资的时候,你最关注的是哪些因素?技术、团队或者其他的一些因素?
  陈冠华:我们现在关注的是智能终端、智能制造,这里面包括AI、机器人还有芯片。但关键问题是,我们关心的是最终的产品。大健康、生物科技也是我们关注的。还有一个比较关心的就是新能源、新材料。我们的判断是,现在是第三次能源革命的早期前期,所以我们十分看好的(这一领域)。李教授的松山湖机器人基地也培养了一批产业公司,在新能源领域我们也布局得较早,抢占先机肯定会比较好。
  (投资的时候)我可能跟其他人不同。我首先问技术,技术是不是有独特性,是不是有垄断性?
  早期的时候,我会看创始人,看看他有没有成长的可能性,能不能成为一个企业家。另外就是市场,市场大不大、能不能成就一个很大的企业?然后看创始人或者核心团队是否符合所需求的特质——能让你相信,他未来有可能成为一个企业家或者是成功的创业者。这个其实和我们教授招博士生有点类似,就是看这个人的成长轨迹以及他整个人的素质等等。
  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以市场为本,要从市场出发来定义你的产品。高校里面的创业或科研团队,如果要与市场连接在一起,就要看需要克服什么样的问题或者障碍。比如我们的创科学院,先给这些创业者四个星期到六个星期的全天训练营,首先他们要做的就是做市场调研,去看看市场到底缺什么东西,找到痛点之后再提出解决方案,然后再做prototype(样板)。
  从2016年到现在将近七年了,我们在合适的时候合适的地点点了一把火,我觉得香港现在整个(创科)氛围变好了,现在香港在创科方面像飞机一样已经起飞了,但是还没有达到它应有的高度。我觉得(下一步)一定要(加强)深港合作,双城共建国际科创中心,优势互补。
  留住企业、吸引和培养人才
  《21世纪》:香港的很多创业者被称为"学院派"创业,他们可能会遇到一些普遍的瓶颈或者困难。从香港的科创生态圈来看,主要是上游的基础科研非常强,但中下游找产品做商品化的闭环还没能够建立起来,在这方面你有什么好的想法?
  陈冠华:现在我们投了五十几个好的项目,从0到1我们做得蛮好的,但1到无穷大的时候许多项目就走掉了。大部分去了深圳,也有去了其他大湾区内地城市,也有去了长三角的。那些公司发展都十分好。
  香港本地因为是没有产业,市场也小,留不住人才。但是,考虑到香港从0到1需要很大的投资,所以国家的科研资金要来到香港,特别是重大项目一定要来香港。从香港自身来说,另外一个解决办法是把那些好的企业,比如大疆、商汤留在香港;北部都会区或许可以引进一些高科技企业,形成良性循环。我觉得政府也意识到了,(目前)虽然科研基金过来了,但速度还不够快,规模不够大。
  《21世纪》:对于科创企业来说,人才招聘可能是一个共通的困难,尤其是招聘一些中层的人才。近期特区政府也推出了一系列的人才招聘政策。全球范围内,各个城市和创新中心都在抢人才,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下,你觉得香港怎么样去吸引和培养海外与本地的优秀人才?
  陈冠华:这一届特区政府上台之前,这个问题其实挺严重的。我们很多企业从0到1、到后来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很大的一个困难就是招不到人,招不到中层干部。
  现在特区政府十分重视人才引进,特别是"高才通"批准了许多人才进入。但目前引进的范围只局限在(世界排名)前100的大学,是不是可以进一步扩大到985、211学校?其实在人才培养方面,香港这几所学校做得不错,经过20多年的高校培养,人才的储备已经到了一个临界点。因为香港所有的学校都是公立学校,80%是本地的学生。我觉得要么把(引进人才的)限制放宽,要么要有私立大学,同时把东南亚、海外的大量年轻人也吸引过来。
  (实习生李思仪对本文亦有贡献)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最新!油价又降了,降幅还不小根据国家发改委消息,新一轮成品油调价窗口于9月21日24时开启。据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监测,本轮成品油调价周期内(9月6日9月20日)国际油价大幅下降。平均来看,伦敦布伦特纽约W河南省养老服务条例10月1日起实施养老服务是重大民生工程,事关国计民生和社会长治久安。7月30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河南省养老服务条例,将于10月1日起施行。为了更好地推动全社会贯彻河南省养老2018年,河南小伙当街打老师被判1年半,被打者曾是四大暴君文赵睚眦2018年6月19日这天,阳光灿烂,是个难得的好日子。59多岁的张林老师骑着电瓶车行驶在公路上,他怎么也没想到,接下来发生的一幕,在多年后想起来都让他心有余悸。一辆车别停了强逼人民币贬值失败?美媒表示中国或已调整计算公式近年来,由于世界局势所引发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各国之间的地缘冲突频发,国际关系日趋紧张,而由于这些问题所带来的金融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尤其是疫情暴发之后,对于各国的经济都产生了扛不住了,美激进加息拖全球下水,世行行长中国应助美缓解压力在美联储连续多次加息之后,美国通胀依然不见好转,9月13日晚,全球资本密切关注的美国8月CPI数据出炉,显示同比上涨8。3,完全超出市场预期,这说明通胀压根没降下来,于是美股暴跌,陈茂波香港资金充裕料最优惠利率上调幅度小中新社香港9月22日电(记者魏华都)美联储于香港时间22日凌晨宣布加息0。75厘,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到3厘至3。25厘之间。同日,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会见传媒时称,中国中铁百年功勋央企,铸就国匠荣光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特大型中央企业,是集勘察设计施工安装工业制造房地产开发资源矿产金融投资和其他业务于一体的特大型企业集团。中铁总部设在中国北京,2021年企业深度剖析前首富黄光裕出狱19个月,他到底给国美带来了什么变化黄光裕作为国美创始人,中国家电零售连锁模式的鼻祖,曾在2004年2005年与2008年三度登顶中国首富之席。在鼎盛时期,国美在全国坐拥330家门店,身家430亿元,销售额1200亿武汉都市圈缩小范围,仙桃潜江天门何去何从?武汉都市圈协调会只有武鄂黄黄参加在9月20日举行的武汉都市圈发展协调会上,武汉鄂州黄石黄冈四个城市参会,并且签署十大工程合作协议。仙桃潜江天门丧失了参会资格,这是武汉都市圈瘦身的显金价继续跌!2022年9月22日各大金店黄金价格多少钱一克?周四(9月22日),现货黄金承压,一度逼近隔夜创下的2020年4月上旬以来新低1653。73美元盎司,美联储隔夜表示将进一步加息,削弱了非孳息资产黄金的吸引力。受此影响,今天国内金今日投资分析丨如何看待人民币破7?如何看待人民币破7?人民币汇率破7它只是一个价格而已,肯定会涨回来的,这是必然的。2019年人民币破7的时候,央行就说过,人民币汇率破7不是堤坝,一旦被冲破大水就会一泻千里7更像水
中国气象局近期气温一再攀升,春天提前到来了吗?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近期不断攀升的气温使得各地入春进程提前,全国多个城市正式宣告入春,回顾近期由南到北宣布入春的城市都比常年平均更早一些。那么,如何判定是否入春呢?在气象学里,入不7个迹象同时出现预示着战争,美国已经出现多个,中国该怎么办?有一种说法认为,如果一个国家有7个迹象同时出现,那么就预示着战争的爆发,而美国已经出现这7个迹象中的多个,中国应该怎么办?在何种情况下超级大国可能会发动战争?这个问题在当今是很有现巾帼绽芳华,番禺化龙总工会开展妇女节专题活动为庆祝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助力化龙镇高质量发展战略部署,丰富化龙镇女职工的工作和业余生活,营造尊重女职工关爱女职工的良好氛围,近日,化龙镇总工会在广州弘迅电梯配件有限公司举办女职工文烈宏湖南文三爷涉案多名保护伞落马文烈宏,1969年12月10日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桥驿镇民福村。因其上面还有两个姐姐,在家中排行老三,人们便呼之为文三伢子。文烈宏是家中唯一的男丁,父母中年得子,将全部心思放在宁德时代搬起价格砸了脚历史经验证明,主动挑事的企业,要么剑走偏锋一骑绝尘要么伤敌八百,自损一千。首先说明,这是一篇迟到的文章。早在2月25日前后,汽车预言家就曾关注过宁德时代盛传的锂矿返利计划。但由于当两会即将结束,又传来三个良心提案,每个都能深得民心!今天是3月11日,两会已经召开一个星期了,即将要结束,在这一个星期里,有不少委员代表都提出了自己的个人提议,有一些获得了群众的掌声和支持,但同时也有一些委员代表提出的建议,不仅没有周源委员建议加强学术数据库监管视频加载中知识开放在全球有加快发展的趋势,但国内知识库平台数据市场还存在非常多问题,如市场垄断数据孤岛等都阻碍了数据开放知识共享,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推动全民共享数据红利。全国政协委员李途纯凌娅为了吞并太子奶,不惜勾结境外势力引言近期二级高级警长凌娅投案自首,关于她的传闻被闹得沸沸扬扬。李途在网上公开爆料,并将多年前迫害太子奶内幕公之于众,并列举凌娅众多罪行。李途纯爆料,凌娅迫害太子奶不择手段李途纯爆料中国向美国霸权宣战,撮合沙伊复交网友这才是大国担当!中沙伊联合声明一发布,全世界好评如潮。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欢迎沙伊恢复外交关系,感谢中国促成对话!美国总统拜登以色列和其阿拉伯邻国之间关系越好,对所有人都越好!欧盟欢迎沙特和伊朗宣两会即将结束,有人大骂有人大笑,不出意外,这些建议全部要凉!全国两会即将落下帷幕,代表们提出了很多对老百姓有帮助的建议,让大家充满期待,如果最终能够实行的话,那将是老百姓的福音。其中,有些提议国家很可能会采纳,比如高速免费政策很可能会调整为坚决支持代表提出的官员贪污50万判死刑的建议,理由有三点2012年人大代表赵润田就提出反腐提案贪污50万就应该判死刑。当然,该提议并没有被通过,也不可能被通过,但广大的老百姓都坚决支持这个提议。这段时间刚好两会正在召开,很多的人大代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