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人要有一座后山,才能让自己心神笃定

  导读
  中国传统中关于健康的三个基本条件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
  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这三句话,便是人养生、不生病的三个基本条件。
  01
  中国传统中关于健康的三个基本条件   ▲ 林曦水墨   人的能量比较像煤气罐,我们通常总是觉得这个煤气罐特别满,或是根本就没有相关的意识,一直放大火狂烧,于是坚持不了太多次煤气储量就不足了。这也是不少人还处于青壮年的阶段,就因为气血的过度消耗而身体较差。   反而往往是那些觉得"煤气"存储不足,总是省着用的人,能用得比较久。 这也是民间会有的一种现象:一些经常生病的老太太反而能活得比较久,就是因为她们特别在意、特别珍惜自己身体的缘故。而有些平时自认为身体比较好的人,不注意保养,当积累到一个时间节点时,身体素质会出现断崖式下降。   所以我们不能一边恐惧生病,一边又不关心自己的身体,不做出相应的举措。关于应该如何对待我们的身体,《黄帝内经》中给出了很好的建议: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书中说,古时那些了解天地之间的规则、法则的圣人,都是这样教导我们的: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   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这三句话,便是人养生、不生病的三个基本条件。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警惕   那些偷盗能量的"贼"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说白了就是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要会"躲"。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要尽量避免外在自然环境的伤害,也就是平时注意不要着凉、要躲着窗口的风之类的,但其实这句话没那么简单。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的核心,就在于"贼"和"避"两个字。 贼,顾名思义就是偷东西的人,这里说的"贼",偷的是人的能量。没有一个贼会在自己脑门刻上"我是贼"三个大字,所有贼都是偷偷摸摸的,关键是我们能不能认得出来它,就算躲也要知道该躲谁。   所以这句话的难点在于,大家都知道趋吉避凶,但关键是"吉"在哪儿,"凶"在哪儿?这两点不知道,容易瞎躲。可以思考一个问题:外贼比较难防,还是家贼比较难防?人们肯定会脱口而出——家贼难防。   对我们而言,所谓的"贼",很大程度上是指身边那些在消耗自己能量的人和状况。从人的角度,他们本身能量匮乏,要从你身上获取能量,这种人在生活中,尤其是周围的朋友中是最多见的。   可以回想一下,是不是某些所谓的闺蜜、朋友,约你时你会觉得不见不合适,但每次见完面又会觉得好累,满身的负能量?这就是因为你把自己的能量全都哗哗地流给他(她)了,然后回来觉得胸口好虚,恨不得要躺两天休养身体。这个时候就应该反思了,为了自己,你躲了吗?   另外,一些自己目前并不胜任的状况也是"贼"。强揽或强上,需要调动甚至透支大量能量去应对,这样的情况,往往是消耗了自己,事情也很难尽如人意。   我们一听到"贼"字,首先会想到的就是"我要防贼",但其实遇到贼后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脚底抹油——躲。如果直接冲上去赤身肉搏,争个你死我活,那你就会和这个"贼"产生更多的羁绊,能量也会流失得更快。   这种躲避是很不容易做到的,因为首先得放弃二元(自己和"贼")对立里胜利一方的角色,不要执着于战胜对方。放不下对错输赢,就做不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 一种满足   节流的状态   为什么《黄帝内经》讲"虚邪贼风",而不是"贼寒""贼暑""贼湿""贼燥""贼火"(风寒暑湿燥火)?为什么偏偏是"贼风"? 就是因为"风"控制的是情绪。人的能量、真气是以什么形式被偷走的?便是从负面的情绪渠道中。   所以,当我们面对爱人、孩子、父母、朋友或者不熟悉的人时,如果发现自己有多余的情绪——无明火,那就要体察一下原因了,为什么能量始终在哗哗地敞开大门往外泄?这就是没有做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也就是没有去节流。   人的真气和能量是从哪儿来的?就是从恬淡虚无的状态中获得的。   所谓恬淡虚无,简单来说就是无求。只有当人没有目的、没有强烈的欲望,以及没有某种一定要被满足的需求的时候,才可能获得恬淡虚无的状态。 无欲则刚,一旦有求于人,我们就会发现自己比对方矮了半截,矮下去就是能量弱了。所以首先要做到"无求",才能够持有和得到能量。当然,这其实也是一件有难度的事。   人一上来就说自己无欲无求,这是不可能的。只有把自己的基本需求满足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达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的状态。所以要做到这一条,关键就看我们的基本需求是如何设立的。   事实上,现在很多人并不了解自己的真正需求是什么,总是把别人的需求当成自己的需求。如今的社会价值观会带给我们很多需求,比如二十岁要干什么、三十岁要干什么、四十岁要干什么;比如我们要住什么样的房子、开什么样的车子;还比如孩子要上什么样的学校……要知道,这些都是社会带给我们的需求,而不是我们自己的需求。   自我的需求其实就是吃、喝、拉、撒、睡这些基本的事情,加上精神上有滋养,永远有好奇心。 后者是说有新的事情发生、有新的东西更替从而使人成长。把这些本质的需求满足了,自然能做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了。   只有这样,在这个过程中人才能够玩得开心,才能专注,于是可以做到"精神内守",得到的结果便是"病安从来"。 如果能做到以上这些,把外在、内在的基本需求都满足好,理论上人是不容易生病的。   "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有一座后山   第三句话"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说当人有了 能量(精神)之后,要怎么把能量守住(其实写字、静坐就是很好的"精神内守"的方法),换句话说,就是人必须要有专注的点。只有在注意力专注的时候人才是精神内守的,才不会轻易被侵扰。   明代文人屠隆,在给前文提到的《遵生八笺》所写的序里,对"精神不内守"的人有一句很恰当的形容,叫"身坐几席而神驰八荒",意思是说人坐在这儿,但是精神已经奔驰到四海八荒去了,带来的全是耗散,这就是精神不内守。   要做到精神内守的关键前提是,我们要知道自己的 "后山"在哪里。 "后山"即为我们稳定自己的方法和时空,比如有定力,可以专注于一门技艺,可以让自己心神笃定。 如果连后山在哪里都不知道,便谈不上"守"字了。   02
  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 林曦水墨   前面说到,先设置好我们的基本需求,达到后就有可能做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这样的好处是"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   "志闲而少欲"—— 有愿景,   但不要目的性过强   "志"是什么?是目的性。中国人做学问很讲究平衡,一方面告诉我们一定要励志,即要有愿景,另一方面却要"志闲",即不能目的性过强。 要用一颗闲心来消融愿景和自己现状之间的对比,去专注于当下的事情。   "闲"的意思我们常容易误读,往往会觉得那是一种无事可做的状态,或是不必做事。其实不然。 "闲" 是一种自在而放松的状态,即无论做事还是不做事,人都是安然而踏实的。   所谓的"少欲",不是没有愿望,而是在成事的过程中,把注意力和精力充分地放在当下,这也是我们要勇于投入事情中的原因: 历练出一个更好的自己。当人在过程中尽心尽力时,会不太执着于未来的那个结果,而当人尽心尽力时,结果却是水到渠成的。   "心安而不惧"—— 问问自己在怕什么   当我们做事不是为了应付和追逐,而是打起精神、借事磨心、提升自己时,心自然是放松的。 人处在充实、进步的状态中时,心里会比较踏实安宁,精神也比较平静,不会产生恐惧。   可以试着问问自己,我都在怕些什么?怕死、怕穷、怕老、怕不如他人,这些都是很"主流"的怕,而且这些事实也并不会因为恐惧、焦虑而发生任何改变,那只是一种会带来消耗的多余、负面的情绪。要觉察到这一点,对治的方式,便是如上一条所说,把心放得虚灵、轻盈一点,减少功利心,投入到当下中去。   "形劳而不倦"—— 别累心   "形劳而不倦",是指身体很劳累,但是心并不会感到疲倦。但现代人的情况却往往完全相反,我们往往是想的多,做的少,身体的能量没有被充分地调动和释放出来,心里却已经疲乏了,自然提不起精神和兴头。   身体的劳累相对容易处理和平衡,且"做"会带来经验和能力的增长,是一个可以不断优化的事,当能力得到了提升,便会为心灵减压。   心之所以"不倦",还是和它的指向有关,一方面像前面说的要有一个"闲"的状态,另外如果人知道每一次的重复和对困难的处理,都是对自己的提升,是个长本事的过程,也自然可以更加投入而有效地做事了,由此便不会那么容易进入倦怠和某种磨损。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气从以顺"—— 通达清凉   以上的几点如果做到了,那我们就是"顺"的。 人身体内部的秩序和自然四季一样,自有一套天然的程序。但由于情绪、疲倦、消耗等因素,这套程序被打乱、卡住了后,人自然就不顺了。 就像在交通运输中,一个地方因为事故被堵住后,车流无法正常流动,会出现能量分布的不均,这种状况放在人的身上,就是"逆"。   中医讲"水升火降",理论上说,人的胸部以上是清凉的,就像秋天的天空;胸部以下到腹部的位置应该是暖热的,那是积蓄热量的所在。但我们现在常常反过来,肚子冰凉,胸部以上反而经常有心烦、嗓子疼痛、口腔溃疡、心热、脸上长包、头痛等情况发生。火在上、寒在下,倒过来了,由此带来各种虚症、各种淤堵、各种问题。   生命中最伟大的夙愿:   "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这是中医里,关于生命的最伟大的夙愿:"各从其欲,皆得所愿"。它看似与中医关系不大,但其实是中医的根本,是一种纲领性的存在—— 人需要满足自己作为个体生命的需求,这样我们才能在适宜的选择和历练中,成为真正的自己。   每个人来到世界上,都带着自我的特质,以及与之相应的愿景和蓝图。也就是说,这一趟路程的样貌和意义,对于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就像在中医里,养生是非常个性的事,同样一个措施,对一个人是补,对另一个人可能是泻,并且在同一个人身上,此阶段是补,另一个阶段是泻,是一个动态的、完整平衡的系统。   所以我们需要先了解自己,才谈得上如何满足个体生命的种种欲求。 要学会顺势而为,顺自然而为,懂得倾听自然的意图,最终才能成为自己。   当了解了人的多元,了解了自己的特质,也就不会有一个单一的外在标准了,由此才能去好好完成自己应该也需要完成的那些事。这也是历经这一趟生命旅程的意义—— 毕竟不论我们怎样养生,都不是想要养成一块天长地久的石头,而是为了更自在、顺利地完成自己,让灵魂变得更好更圆满,让自己在走时比来时更好一点。而真正的放下,基于我们的真正满足。   03
  像保护婴儿一样保护自己   ▲ 林曦水墨   当今人们所面临的状况,有着很多契合的地方,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近五百年前的时弊以及那时的人们对于体肤心神的耗散与损伤,和今天其实没有太大区别。我将其中的一些观点摘录出来,分享给你。   人的精气神是有限的,别用无穷的、   各种各样的名目来消耗它   "夫藏宝于箧者,挥掷则易空,吝啬则难尽,此人所共识也。人禀有限之气神,受无穷之薄蚀,精耗于嗜欲,身疲于过劳,心烦于营求,智昏于思虑。身坐几席而神驰八荒,数在刹那而计营万祀,揽其所必不任,觊其所必不可得。"   生命就像藏在盒子里的宝贝,如果肆意挥霍,很快就没有了,但若总是不用它,又不能物尽其用,这是人人都知道的一个常识。 但人们不知道的是,人的这点精气神其实是非常有限的,用无穷的、各种各样的名目来消耗它,来满足自己的各种欲望,就会使身体在过度劳累中越来越疲惫,内心也会烦于各种各样的贪念,而当你开始思虑时,其实已经失去智慧了。   虽然一动不动地待着,但脑子里已经划过了无数个念头,刹那之间,就把过去、现在、未来的所有事都琢磨了一遍。哪怕身处方寸之中,看似安静,其实心里并没有得到片刻的安宁,如此肉体还存在着,能量却已经被大量消耗。我们总对这样的状态毫无觉察,仍然琢磨着那些身外的、无益的、得失的事,总处在辛苦的求索与烦扰中。生命就是在这样的思虑中被消耗着。   思虑是什么? 其实就是分析,就是权衡各种得失。而智慧的属性像光一样,可以直接照见。所以真正有智慧的人,不会经常动脑子分析得失,他们所拥有的,是一种更为直接、清澈的洞见,不会因此给自己带来无尽的消耗。   需要费尽心力去够的,往往并不属于你   这句话说得最好了,"揽其所必不任,觊其所必不可得",它的逻辑很简单,很多招揽的事情,可能都是我们无法胜任的事情。"揽"这个动作已经表现出勉强的意思,可以胜任的往往很顺畅地就做了,要靠"揽"才得来的,通常大于我们现有的能力。   "觊其所必不可得"则是说,那些令人艳羡不已、削尖脑袋也要得到的东西,最终往往无法得到。是我们的,因缘聚合自会把它带来;要费尽心力去够的,说明本来就不属于自己。   像保护婴儿一样来保护   自己的真气和那点灵光一闪的直觉   这篇序中还提到,圣人、古人中那些懂得养生的人, "畏侵耗如利刃,避伤损如寇仇,护元和如婴儿,宝灵明如拱璧"。 这句话用了很有意思又很恰当的比喻,是说你要用害怕利刃、躲避强盗的态度来对待消耗我们能量的人、事、物,用保护婴儿、宝贝玉璧的心态来对待自己的真气和那点灵光一闪的直觉,也就是保护自己的那一点天真、完满、冲和以及平和的心性和状态。   对于什么事对、什么事不对、什么事对自己有好处、什么事可能会伤害自己,我们都是有灵性、有直觉的,但为什么有时面对不好的事时,还一意孤行地冲上去呢?便是因为我们经过了"分析",习惯了使用"机心"之后,不再相信自己的直觉了。   心有可寄托的地方,   才不会轻易被外物所扰   屠隆提到高濂很喜欢搜集古董,很多文人都是这样,喜欢琴棋书画诗酒花,爱好广泛。所以他提出了一个问题并进行了回答: 是不是玩耍这些东西,也会消耗呢?   他的回答是:"余曰不然,人心之体,本来虚空,奈何物态纷拏,汩没已久,一旦欲扫而空之,无所栖泊。及至驰骤漂荡而不知止,一切药物补元,器玩娱志,心有所寄,庶不外驰。亦清净之本也。"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与万千事物相对应的,一旦把这种对应关系切断了,便没有了立足的基点。就像很多人学道、学佛,觉得活着一点意思都没有了,那大概是学歪了。   人的心始终是要有所栖泊、有所专注的,我们必须在这个过程中去历练才能有所成长,所谓"烦恼即菩提"就是这个意思,没有烦恼就没有菩提;没有事态纷纭的世界,所谓的智慧也就没有了用武之地。   因此屠隆说,一切我们吃进去的东西,不管是药还是食物,补足的都是我们的能量;而所有喜爱的这些技艺,比如琴棋书画诗酒花,都是用来怡悦自己的,它们使你的"志"有目的性,因为有所着落和寄托,才能真的放松,不绷得那么紧。   心始终有一个能够寄托的地方,它才不易被外物所扰动,这也是清净的基本条件。 就和写字,还有其他许多爱好一样,当我们专注于手上的这一点功夫和手艺的时候,会越来越专注,长出定力,不会被外界的虚邪贼风所侵扰和伤害。   04
  为自己节能   ▲ 林曦水墨   褚遂良书写的《阴符经》是暄桐教室的一个必练碑帖。短短三百多字,却对生命、谋事、修养、人与自然的关系等层面的问题做了透彻的诠释,是道家智慧的集中体现。   碑文中提到,聋人的眼睛比一般人的好,而盲人的听力会更强,这都是能量集中了的缘故。其中道理便是,如果我们可以把能量集中在一点上,那么把一件事情做成做好的可能性就大了许多。无论是做事,还是对身心的养护,都是这样。   在小事中,养成节能的习惯   关于集中能量,我们所要做的事情有两件。   一件事是节能。 这几乎是一切的前提。但即使是个体能量的极限,也是非常有限的,所以当能量能够专注聚集的时候。   第二件事,便是为自己扩容。 让个体有更大的贡献度,同时有更大的愿心,这样就不容易到达个体的巅峰而衰落。终点无限遥远,要永远知道谦虚谨慎,懂得敬畏。   但是对我们而言,第一步就很难。眼前各种事,每一件都有得失,都舍不得放弃。我们总想什么都拥有,于是总是让自己很累,身心处于消耗中,第二步的扩容和成长就更谈不上了。   许多时候,那些带来消耗的情况都不是一些重大和特殊事件,而是许多日常小事。日积月累,习以为常,我们便很容易处在惯性中而无所觉察了。   节能的七条建议   ① 问问自己什么是不用做的。   我们总是习惯做加法,高估自己同时兼顾的能力。决定做一件事情或者惯性做一件事情之前, 先问问自己是不是可以不做,或者是否有更高效的替代方式。一件事做了和不做差不多,要考虑是否可以省去。 如此则会发现,自己习惯里的很多程序是可以简化的。   ② 少闲聊   所谓闲聊,就是那种没什么意图,大家坐在一起或在手机上娱乐性地社交闲聊。闲聊难免八卦,品评完了别人的生活,对自己其实没什么益处,还容易滋生是非。我们可以减少这样的时间。(可以多去书中和古人聊一会儿,其中会有很多的营养。)   ③ 不揽事   很多时候揽事都是因为热心(往往也是因闲聊而起)。但揽事太多,结果在忙忙碌碌后发现效果并不好。贡献少了,别人不见得开心;付出多了却没人感激,还容易产生怨气。   需要我们做的,自然会有人来找,不需要我们做的,是因为别人自己也能解决。宁可雪中送炭,不要热衷于锦上添花,秉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才会有难得的清闲。   ④ 不要总觉得自己站在舞台中心   我一直觉得,除了最亲近的人,其实真的没人关心或介意我们的种种表现。很多时候,我们会假想自己生活在橱窗里,有很多人看着。其实并没有。尤其在很多觉得自己出丑了、不够好的时候,都是这种感觉在作祟。应付虚幻的观众,会浪费我们很多的精力。   ⑤ 给事务做难度分级   我们的很多时间精力其实都集中在自己容易做的事上,因为稍有难度,我们就会不适,于是就容易选择重复性的但并不能使我们进步的事情来填满时间。   所以我们可以把需要做的事务分为三类:举手之劳毫不费力的;需要努点力做的;需要相当努力才能完成的。 举手之劳的立刻做,随时做。需要努力的,每天用专门的时间来做。需要相当努力才能完成的,最好用整块时间,比如集中的三天或一周来攻坚完成。   这些方法,在工作上很有用,三种类型的事情都兼顾了,才会有扎实的进步,也才能提高效率,减少时间和精力的浪费。   ⑥ 善始善终   每件事情都尽力善始善终。很多时候,那些无疾而终的事情就像电脑里没有关闭的程序,还在一直消耗我们的能量。   ⑦ 果断说不   无论是开始了还是没有开始的事,跟相关的人和事都要有坦诚妥善的交代,这样也就不会积累下负面情绪。如果不能承担,要果断说不,不让自己和事情进入一种不健康的模式中,别人也才好开始新的打算。   05
  管好我们的时间   ▲ 林曦水墨   降低消耗、提高效率,除了管理自己的行为,还需要从时间上入手。 每天忙忙碌碌,但一段时间下来,发现人生并没有真正的进展,或是当抱怨没有时间做滋养自己、让自己进步的事时,就需要好好想一想自己把时间都花在了哪里。   其中的道理和理财相似,先了解钱花到了哪里,规划集中投资的方向,然后才能优化提高资金利用的效率。落实在行为上,即先盘点时间花在了哪里,这样才知道如何利用时间,进一步提高时间的品质和效率。   下面分享管理时间的六件事:   ① 减少手机的使用时间   第一个目标就是让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至少减少一个小时。   手机几乎可以填满所有的时间空隙,心神不安地惯性刷手机,似乎是很严重的时代病了。除睡觉之外,如果可以每天关机两小时,那么要恭喜你,你已经成为时间的富翁了。(手机上有一个功能,可以查看屏幕使用时间,可以自查一下。)   ② 记录时间的去向   为自己设置时间记录表,比如以半小时为单位,记下自己都做了什么,和记账一样。   不要幻想拥有那种没有人打扰的整块时间。与其让没有整块的时间成为借口,不如把已有的碎片时间拼起来。四个15分钟就是一个小时。如果足够高效,15分钟就可以完成一个任务,比如对于安定心神大有益处的静坐。 当安静下来的时候,时间会向你展示它的真相,你会感受到时间的品质和思绪的散乱。山静如太古,日长如小年。   ③ 把"切换项目"作为休息,在快节奏中得到滋养   可以试试把"切换项目"作为一种休息。我自己的经验是,写作完了去工作,对写东西来说,处理工作事务就是一种切换和休息;上课之后,安静地画画写字就是休息;独立做事久了,去跟大家课上交流就是一种休息……人在一种节奏里面待久了,换一种节奏会觉得新鲜和振奋,就相当于休息。   我们常常认为自己已经做了一点事,就需要大量的时间用于什么都不做或者娱乐休闲。其实白天把"电"放得彻底一点,晚上睡觉才会香。在紧密的节奏中, 人不是向外应付,而是打起精神借事磨心,提升自己,那时候的心,也是自然放松的。心神在充实进步的时候最安宁。   ④ 一心一用   要放弃一心多用的幻想,专注眼前的唯一。我们通常都觉得自己可以一心多用,在一段时间里做几件事,一边看书一边看几眼手机,一边做着这件事,一边心里想着那件事。   但我觉得, 平凡如我们,只有全心全意做一件事才能把事做好,也才能享受一件事情带给自己的滋养和进步。 禅宗的"饥来吃饭困来眠"说的就是保持当下的专注力,全心全意地觉察。   那些看上去可以快速无缝切换的人,都是做事超级专注的人。追求有效性的人都是会高效地解决了一件事之后,才转向下一件事,哪怕是只有三分钟的全神贯注。   ⑤ 学会"偷懒"   找出那些可以优化压缩的时间,学会用一次性的工作来"偷懒"。一方面,一次"集中"处理,可以使之后的运作变得流程化、自动化。另一方面,在集中处理的过程中,能够找到明确的提升方向。   我相信,只要仔细观察所有的事情,就会发现它们都有提升优化的方向,这就是做事最大的乐趣。 "大事"我们愿意动脑子,但很多时候在日常事务中,尤其是在我们生活中最习以为常的部分,我们却很少去仔细琢磨,观察改进。   具体的优化方案还是要基于你了解自己的时间都花在了哪里。要培养对那些重复劳动和没有创造新价值的事情的敏感度,开动脑筋,让它们变得简单起来。   ⑥ 用一个本子,列出任务和时间清单   在列任务清单的时候,不仅要列出任务项,还需要将任务难度分优先级,这样才能跟时间安排匹配,以避免发生专挑容易完成的项目,而把比较消耗时间的事无限期后移的情况。   要把整块的时间留给需要集中精神处理的、有难度的事情,打电话、跟人联络这样的零碎事情,可以安排在主要任务结束之后的休息时间里。   最初你不太会准确预估自己的完成时间,这项功夫需要在步骤一练好,多花一点时间来琢磨优化时间的安排,就是在优化任务本身。明确清晰的任务清单,来自清楚的目标。   我们如果长期任由自己的知与行分裂,道理都懂,但没有一件事是有恒心去做的,总是挫败,那么就会磨损信心。   我想,不让自己对自己失望,是人对自己做的最好的事之一。   -END-   来源| 此念微信公众号 作者:林曦 本文摘自:《元气满满的生活》   声明|文中图片、视频及内容均转自原文章,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有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或删除。

炼油总产能达9。2亿吨年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炼油大国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投资呈良性增长态势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昨天(2月16日)发布了2022年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运行情况。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运行总体平稳有序,油气生产保持平稳增首个覆盖五大洲的自动天文台网络建成,第四号观测站部署在云南记者从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获悉,近日,西班牙高等科学研究理事会安达卢西亚天体物理研究所完成了伽马暴与瞬变源观测系统的全球部署,这是世界首个覆盖五大洲的自动天文台网络。其站点分布于西手把手分享苹果笔记本重新做苹果系统原来的苹果系统出了点问题,需要重新做一些苹果系统。下面一步一步跟大家分享一下,如何做苹果系统。因为没有USB接口,所以需要准备一个USBC的接口转换器,如图然后,还需要准备一个苹果高通推出骁龙X75全球首个5GAdvancedready调制解调器及射频系统高通宣布,推出骁龙X755G调制解调器及射频系统。这是高通第六代调制解调器到天线解决方案,也是全球首个5GAdvancedready调制解调器及射频系统,而5GAdvanced是5云南金水河边检站开展法治宣传进校园活动云南网讯(记者夏方海通讯员林培城罗兰)新学期开学季,云南金水河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队的移民管理警察化身国门小学老师,于近日开展了开学第一课法治宣传进校园活动。许洪江摄许洪江摄许洪江1980年最失败奥运会耗费90亿美元,中美67个国家拒绝参加奥运会,全球体育界四年一届的盛典之一,受关注程度仅次于同样四年一届的足球世界杯。直至今日,夏季奥运会已举办了32届,最近一届即2020年东京奥运会。作为全世界影响力最大的,也是规模太诡异!围甲联赛决赛,申真谞九段自信满满,局面却一泻千里?小时候,经常听到有人在领导和老师面前豪情万丈,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人定胜天长大了,我们才知道人世间的诡异事情实在是太多了。2022赛季围甲联赛决赛首日本H3火箭1号机未能发射成功或打击日本太空战略中新网2月17日电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和三菱重工业公司17日在鹿儿岛县种子岛宇宙中心,未能将日本新型主力火箭H3的1号机发射升空,所搭载的地球观测更坚固的工程木料可通过捕获二氧化碳对抗气候变化随着世界对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当涉及到开发解决二氧化碳排放的可持续建筑材料时,科学家们不得不进行更多创新。现在他们已经设计出一种新的木材工程方法,使其更加坚固并从空气中捕获二氧南极海冰面积创历史新低美国国家冰雪数据研究中心16日报告,本月13日南极海冰面积缩减至191万平方公里,为1979年有记录以来最低水平。法新社援引该机构发布的声明报道,鉴于南极目前处于夏季,今后几周内还欧洲首颗软件定义卫星EutelsatQuantum投入商业应用2022年8月15日,欧空局(ESA)宣布欧洲第一颗能够在太空中完全重新编程的卫星EutelsatQuantum将投入商业应用。2021年7月,该卫星搭载阿丽亚娜5型火箭从法属圭亚
港澳开放我国将逐步放宽入境限制或恢复跨境旅游,国门有望重开一直以来,我国严格执行零病毒政策,关闭边境大门。虽然很多国家已经完全放弃了边境管制,但我国的边境管制仍然很严格,不过我们就在近日,我国国境的限制有可能迎来限度解除,目的主要就是为了国美回应拖欠员工工资公司现金流承压明显,将在经营好转时补足记者姜菁玲编辑9月26日,财新援引多位员工消息称,国美未按时向员工发放8月工资,其公司债务和现金流危机已严重影响日常运营。一名国美总部员工表示,9月22日获口头通知称8月工资将延迟为换iPhone14,美女网红打算卖掉旧机,内含大量私密视频最近,备受瞩目的iPhone14系列开售,在全球又掀起了一阵抢购狂潮。很多iPhone老用户,也纷纷出售正在使用的手机,以换置苹果新机。不过今天要说的这位美女,以旧换新的方式有点独一部智能手机最长能用几年?发出了这4种信号,说明该换新手机了我们的智能手机最长能用几年,就是说手机的寿命有多长,还有就是一般用多长时间换手机比较好呢?有的人说一两年或者两三年,也有人说四五年,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吧现在的智能手机更新换代很频繁,骁龙870或迎来退场,144Hz55W耳机孔,跌到1599元不再硬撑了骁龙870这颗芯片的口碑非常高,虽然是7nm工艺制程,但性能却十分强悍,主频为3。2GHz,安兔兔跑分大概在75万上下,而且骁龙870这颗芯片的功耗还很低,毕竟它是基于骁龙865和难怪卖不动!用户发现iPhone14又一处减配双频GPS定位被砍文名动科技在9月8日的苹果秋季发布上,苹果带来了iPhone14系列新旗舰。比较让人尴尬的是,以往都能大卖的标准版,这次却成为了许多用户吐槽的对象,究其原因,我觉得还是因为配置没什苹果售后政策大改!以后不用贴膜戴壳了买了新手机,不少用户都会第一时间贴膜戴壳,对它进行全方位的保护。但是这样一来,手机厂商花大力气打磨的手感和轻薄设计都白费了。为此,不少人选择了厂商的售后维修服务,比如苹果提供的Ap偶遇刘强东,京东夫人生二胎年近30握500亿,婉拒张艺谋读清华近日,有网友晒出在美国超市偶遇刘强东夫妇,并拍下照片发到平台上,引发热议。照片中,刘强东站在章泽天身边,对着货架上的日常用品,认真思考买什么品牌。刘强东身穿休闲运动装,额前有一撮白外媒中芯国际机会又来了近几年,全球缺芯问题让中芯国际赶上了好机会,实现了业绩的迅速增长,从2019年上半年扣非净利润负6亿,到2022年上半年为正52亿,三年时间进步非常明显。今年以来,芯片行业形势开始制造业新观察数字化智能化支撑新材料产业取得一批技术突破央广网北京9月26日消息(记者吕红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专题策划制造业新观察,26日推出数字化智能化支撑新材料产业取得一批技术突破。饮料瓶上的塑料瓶盖看上去再平常不过,但是制国产传感器路在何方?深度剖析一部手机里有10多个传感器,一辆汽车有多达300多个传感器,医疗器械界的奇兵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有400多个传感器,一列高铁有2400多个传感器可以说,这几年风生水起的智能制造数字化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