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晋国兴衰史(中)

  晋国兴衰史(中)
  晋国, 兴也六卿, 亡也六卿。
  公元前633 年, 晋文公在晋国设立三军,每军设立将一名, 佐一名,掌管该军。按照权力等级排序, 依次为,中军将, 中军佐, 上军将, 上军佐, 下军将, 下军佐,即六卿。六卿采用的基本是世袭制, 主要由狐氏、先氏、郤氏、胥氏、栾氏、范氏、中行氏、智氏、韩氏、赵氏、魏氏等十一个世族所把持。这十一个家族,出将入相,前后十几代人辅佐晋国国君,维持了晋国近百年的霸业。
  六卿的位置原则上采取长逝次补的继承原则。简单来说就是职位高的去世以后, 排行靠后的逐次递升一级。所以纵观六卿的变迁, 如果不按这个规则的,基本都要出乱子。
  当然 ,随着这十一个世家的权力斗争和兼并,也使得晋国国君的权力,逐渐被架空,最终形成三家分晋的局面。
  所以说,晋国的兴衰史, 就是晋国三军六卿的兴衰史。晋文公以后的晋国历史, 说到底也就是把持晋国六卿的这十一个世家的兴衰史。
  一 狐氏
  狐氏,起源于晋国国君,是晋国第一任国君唐叔虞的后代,然后沦落到狄族的一支。而唐叔虞是周武王姬发的小儿子, 所以有趣的是, 狐氏也是周武王的后代的一支。
  传到狐突这一代的时候, 狐氏家族已经从狄族那里, 凭借着狐突和晋国的联姻,混到了晋国的卿大夫阶层。狐突是重耳的外公,因此在最初晋国的内乱中, 就将两个儿子押注在了外孙重耳身上,狐突的两个儿子狐偃和狐毛, 曾追随晋文公流亡国外十九年。所以在晋文公回国之后, 颇受重用。兄弟俩也是对得起这份厚爱,狐偃是以为出色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是晋文公回国后的首席谋士,被委任为执政大夫,类似于今天的内阁总理,辅佐晋文公一改晋国从骊姬之乱以来的混乱状态,改革弊政,使得晋国经济实力大大提升。而狐毛, 则是城濮大战的主要指挥官。
  所以在三军设立以后, 狐毛狐偃先后被任命为六卿中排行第三和第四的上军将和上军佐一职位。狐氏家族由此进入六卿队列。不幸的是, 狐偃兄弟俩去世的比较早, 在公元前629 年, 兄弟二人先后去世。比晋文公早一年。所以狐氏家族的重担过早的交到了狐偃的儿子狐射姑肩上。
  狐毛的儿子狐溱曾经和赵盾他爹赵衰一起被封为大夫,按说能和赵衰混到一个级别, 地位也够显赫了。但是不知道为何,在公元前629 年上军将狐毛去世以后,狐溱并没有获得六卿的位置,之后也逐渐淡出晋国历史舞台。
  倒是狐偃之子狐射姑,继承了父亲的爵位, 并且在第一任中军将郤榖去世以后, 由之上军将晋升为中军佐,排行第二。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一下,狐射姑由于封地在贾,又是家中排行老二,古人习惯以封地为称呼, 再加上伯仲叔季的排序, 因此狐射姑也就被称为贾季,是贾姓始祖。
  没错,贾季, 就是我们前文赵氏孤儿一文中被赵盾驱逐出晋国的贾季。
  狐氏家族到了第三代狐射姑这里, 已经显露出颓势。一方面是父亲和 伯父的过早去世,   没有给自己留下太多的政治资本。堂兄狐溱也没混上个六卿的位置。加上狐射姑本身为人比较骄横,   不是很受人喜欢。在第三人中军将先且居去世以后,贾季被晋襄公提拔为中军将。只是还没来得及开心,   晋襄公的老师阳处父出差回来,   就跟晋襄公反映了贾季的做人问题。说贾季这人虽然有才,   但刚愎自用,   为人处世那可不如赵盾贤能。让贾季统帅三军恐怕对晋国不是太好。阳处父是自晋文公以来颇受人尊重的一位大夫,又是晋襄公的老师。于是晋襄公重新安排了次序,   将贾季和赵盾的位置调了个。贾季从中军将降为中军佐。所以从此贾季恨上了赵盾和阳处父。
  中军将这个职位身兼三军元帅,称为中军将就意味着称为晋国的三军司令。这次调整成就了赵盾。赵盾原本是身兼晋国执政和中军佐一职。调整以后, 身兼晋国元帅和执政大夫。既是内阁总理, 又是三军统帅,,行政和军权在握。
  五贤士
  从此中军将和执政大夫就由一人兼任。
  贾季被降级以后,果然不负阳处父众望,很快就在为人处世上栽了跟头。
  公元前621 年,晋襄公死了,临走将太子夷皋托付给赵盾,但是赵盾觉得这孩子太年幼了, 出于为晋国百年大计考虑, 决定迎回在秦国的公子雍继承大统。贾季为了和赵盾争权,派人从陈国接回公子乐。不曾想赵盾预先派遣公孙杵臼,在半路截杀了公子乐。
  贾季很生气, 于是报复阳处父。没错,他没有去跟赵盾叫板,而是将怒火倾斜到使自己失去中军将职位的阳处父身上。于是派自己的族人狐鞫居刺杀了阳处父。我只能说贾季你糊涂啊,要么不下手, 下手不得事擒贼先擒王啊。杀了阳处父,留着赵盾来报复自己么?
  所以新君晋灵公即为以后, 赵盾腾出手追究阳处父被杀之事。将狐鞫居杀掉, 并追查背后主使。失去国君支持的贾季, 只好逃到由赤狄人建立的翟国,但不久翟国就被晋国灭掉。贾季又逃到赤狄人建立的另一个国家潞国。
  最终客死异国。
  狐氏家族的历史就这么结束了。没错, 从他父亲进入六卿到自己这一代,只有两代。狐氏早先由于和晋文公的姻亲关系, 加上狐偃兄弟陪晋文公不离不弃的十九年流亡生涯和文功武略,本来是为狐氏家族营造了很好的开端。奈何在第二代狐氏首领狐射姑(贾季)这里, 一方面由于贾季的冲动, 另外一个不得不说的重要原因, 也是碰上了赵氏的崛起。
  可以这么说, 在如日中天的赵盾当政时期, 六卿里的任何一家, 都得夹着尾巴做人。把赵盾熬死了, 日后才有出头的机会。
  只可惜贾季没弄明白。
  二 先氏
  讲完了狐氏我们说说先氏。
  先氏家族崛起于先轸。终于先榖。
  先轸也是追随晋文公流亡国外的五贤士之一。(另外四人为狐偃、赵衰、贾佗、先轸、魏犨),三军设立以后, 中军将为郤榖,而先轸出任排名末位的下军佐,辅佐下军将栾枝。
  公元前632 年,楚国组织诸侯联军进攻宋国。宋国向晋国求救, 晋文公还在犹豫要不要出兵,毕竟宋国距离晋国比较远, 中间还隔着两个楚国的盟国——曹国、卫国。先轸向晋文公劝说,认为救援宋国关系到晋国的口碑,毕竟一方面宋国收留过晋文公,其次宋国是因为背楚附晋才会被楚国攻击。这时候不出兵帮忙, 以后谁还跟你晋国混。
  所以为什么说城濮大战奠定了晋国称霸中原的基础,核心就在于这里。即你跟我晋国混, 以后我罩着你,并且我有实力罩着你。足够的强大和保护力,必然换来足够的忠诚度。
  这年的二月,晋国中军将郤榖病死,先轸由下军佐连跳五级,晋升为中军将,作为三军统帅指挥晋军参与城濮大战。
  决战阶段, 晋文公担心齐国和秦国态度不明而进退两难,先轸再次提出建议,贿赂齐国和秦国,请他们调和劝楚国退兵,同时又将曹国和卫国的部分占领土地划分给宋国,以此激怒楚国。被激怒的楚国自然回绝了齐国和秦国的调停。因此被驳了面子又接受了宋国贿赂的两国,必然会确定立场支持晋国。
  一切都按照先轸的计划进行。所以城濮大战中我们看到原本事不关己的齐国和秦国也派出了军队支持晋国。关于城濮大战的过程我们就不详细再说, 总之,我们知道晋国通过此战的胜利,奠定了晋国的霸业, 使得晋文公称为继齐桓公之后的第二位春秋霸主。
  实际上,城濮之战还打破了自古以来的固有的战争模式, 创造了战场机动用兵集中优势兵力打击敌人的先例。抖音上有很多视频讲春秋时期的战争多么的君子,不搞偷袭, 只搞约战,敌人退却不能追赶的规矩,其实早在宋襄公泓水之战中就被不讲规矩的楚国破坏了。城濮之战的退避三舍, 和后来伏击秦军的 崤之战 ,都在不断的改变战争规则,使得战争具有了艺术彩色。
  否则, 也就不会有孙子兵法了。
  言归正传, 城濮之战,不仅是在战前的判断上, 还是在战争中的计谋和指挥上,都表现了先轸的优秀的军事才能。
  五年以后, 秦国偷袭郑国,因为郑国有备而撤军, 半路因为被郑国商人弦高发现而撤军,不曾想晋国提前侦知这一消息,晋襄公命令先轸率军赶到崤山,在地方武装姜戎的配合下, 伏击疏于戒备的秦军。峡谷中秦军遂不及防,导致全军覆没。
  关于这场伏击战,正在国丧期间的晋国(晋文公去世),在出兵之前内部也发生了争执。中军将先轸主张这是天赐的机会,而下军将栾枝则认为还没有报答当初秦穆公护送晋文公回国的恩惠, 反而攻击他,有点破坏先君的清白。先轸回答说,(晋国国君去世)秦国不来追悼,反而去讨伐我的同姓之国(郑国也是姬姓诸侯),已经是无礼在先。况且我听说,放纵敌人一次, 将是几代人的忧患,为子孙后代考虑,有什么好顾虑的?晋襄公采纳了先轸的建议,于是有了这场中国军事史上的第一场伏击战。
  殽之战
  我们不必去计较先轸元帅的强词夺理,毕竟在三年前,晋国已经联合秦国胖揍过一回郑国,拿秦国"伐我同姓之国"作为理由固然有点双标。但从战略眼光上看, 先轸确实很有先见之明。所以历史给出的评价是,先轸元帅,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拥有元帅头衔同时拥有元帅战绩的军事统帅。
  负面影响也不得不提一嘴:此战过早的终结了秦晋联盟,促使秦国后来与楚国结盟,加上北方的戎、狄侵扰,造成了晋国三面受敌的局面。
  只是,先轸想不到,崤之战也间接导致了自己的身故。我简单给大家梳理下。崤之战全歼秦军, 俘虏了孟明视等三名秦军主将。而晋襄公的嫡母是秦穆公的女儿,在老妈的劝说下, 晋襄公打算将三名秦将放回秦国。等到先轸跑去劝说晋襄公的时候, 人已经给放掉了。先轸一时气愤,忘了身份的尊卑,讲出"堕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矣!"这样的话,翻译成大白话就是像你这么瞎胡搞, 晋国早晚被你搞完了。甚至一度将唾沫星子喷到晋襄公脸上。醒悟过来的晋献公赶紧派人去追, 然而为时已晚。
  晋襄公没有因为先轸的无礼而责怪他,先轸却因为自己的失礼而越发自责。在这一年发生在晋国和狄人之间的箕之战中, 先轸在箕谷设伏,大败狄军,先轸一直对自己冒犯晋襄公而无法释怀,于是在战斗中脱下盔甲冲入狄人的军队, 战死。军事能人先轸就以这样的方式离场,确实让人惋惜。
  先轸离场以后, 晋襄公念及先轸的功劳,让他儿子先且居继承了先轸的职位中军将,继续作为元帅统帅三军。
  需要注意的是,先且居并不全是因为父亲的功劳,早在城濮之战以后,先且居就因战功被赵衰推荐,接替狐毛出任上军将一职。而在父亲先轸去世以后,按照长逝次补的原则, 先且居应当晋升为中军佐。那么鉴于中军将这个职位的重要性,先且居越级晋升为中军元帅,不仅包含了晋襄公对先轸之死的惋惜, 也有先且居自己的能提体现。
  先且居在职期间,晋国的主要霸业已经完成,没有给先且居太多的施展空间。况且先且居英年早逝,干了六年,就于公元前622 年去世了。
  与中军将先且居一同去世的,还有晋国元老赵衰(中军佐)、 胥臣  (上军佐) 、  栾枝  (上军将)。这就导致了晋国权力出现了真空。六卿的位置一下子空出来四个。按照世袭传统,这几位元老的后人先克、 赵盾  、  胥甲  、  栾盾  正等待着国君的加封。  而另外一批人——晋文公时期的老臣们 箕郑父  等人,,也在等待着国君的晋升。
  在这里需要特别的解释下,晋文公流亡归来以后,优先重用和后期提拔的,基本都是随同他流亡的重臣。这批人因为追随晋文公而发迹称为新兴贵族,并终晋文公一朝都掌握着晋国的军政大权。而传统贵族则被边缘化。比如箕郑父, 士縠  和梁益耳  ,在晋文公后期虽然也逐渐发迹,但始终不能进入六卿的重要岗位。
  现在老一辈的新贵族先后去世了,留下的权力真空, 必然面临着新贵族后代和传统贵族的同时觊觎。
  晋襄公或许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为了平衡国内势力,转而任用先前被压制的传统贵族。所以在第二年的阅兵上,初步定下了以士縠做中军将, 梁益耳  为中军佐;  箕郑父  做上军主将,先都做上  军佐  的人事安排。这样一来,先克、赵盾等人就没有机会跻身六卿行列。年轻的先克于是跑去劝说晋襄公,大意是你不能忘了狐氏和赵氏辅佐先君的功劳啊,晋国能有现在的霸业,都是他们这些人的功劳啊。我们不知道他后边是否还说了箕郑父等人的坏话,但可以确定的是, 他说服了晋襄公。因此晋襄公改变原来的人事安排,任命狐射姑(贾季)为中军将,赵盾为中军佐,先克为上军将,箕郑父为上军佐,先蔑为下军将,荀林父为下军佐。
  值得留意的是, 先蔑是先轸的弟弟,早先在晋文公扩编三军增加三行的时候,担任其中的左行将,后来三行撤销,先蔑失去了职务,甚至在扩编的新上下军中, 也看不到他的身影,但是在这次的人事任命中, 先蔑不知道越了多少级,晋身为下军将。这不能不说有先克的劝说之功。
  这样的人士安排,自然引起了传统贵族们的不满,箕郑父虽然也进入六卿之列,但完全位居新兴贵族之后,而原定为中军将的士縠和中军佐的梁益耳,则直接被排除出了六卿的队伍。因此在导致了后来的五将乱晋。
  先氏家族同时有两位进入六卿之列, 一时之间倒也风光。但先克表现出来的贪婪和霸道, 却为他带来了祸患。
  我们先按下先克不表,按照时间顺序先梳理下先蔑。
  安排好人事安排的第二年(公元前621 ), 晋襄公就去世了。在拥立新君的过程中,赵盾原打算迎立公子雍,因此派先蔑和士余去秦国迎接,后来又改变主意拥立太子。这就让出使秦国的两人很是尴尬。此时秦国已经派军队护送公子雍返晋,太子既然已即位,身为晋国执政和元帅的赵盾只能选择军事应对秦军(令狐之战)。战后先蔑为了避免被新军晋灵公迫害,和士余一起逃到了秦国。好在晋国的老好人荀林父,出于同僚之情, 将先蔑的家人和财产都送了过去。先蔑最终得以在秦国善终。
  令狐之战
  先蔑走后, 先氏家族就只剩下先克这一支。同为高干子弟, 先克与赵盾关系不错。在中军佐狐射姑(贾季)被赵盾驱逐以后, 先克接过了中军佐的担子。先克由此也变得愈发骄傲霸道,在后来甚至出现抢夺另一位大夫蒯得的田地的情况。
  而伴随着晋襄公的去世,晋灵公年幼,军国大事掌握在新兴贵族赵盾等人之手,曾经颇受晋襄公赏识的箕郑父等人也彻底失去了翻身的机会。因此他们对那个一句话让他们丢掉官位的先克,恨之入骨。
  因此矛盾的爆发点首先集中在了先克的身上。晋灵公三年,公元前618 年, 忍无可忍的先都、箕郑父、士榖、梁益耳、蒯得互相勾结,派人刺杀了最让人讨厌的先克。还未等他们对赵盾下手, 敏锐的赵盾已经意识到事情的严重, 于是很快,先都和梁益耳被捕,这年的三月,剩下三人也被抓获。赵盾的雷厉风行没有给对手任何机会, 这五人先后被杀, 提前离场。这就是有名的五将乱晋事件。
  然而,骄横的先克终究是死去了。在其后的六卿序列里, 我们通过人事安排得知, 这次事件的最大受益者,是赵盾,五将被杀以后,赵盾的权力达到巅峰, 亲手组建了六卿的人事班子,六卿里除了荀林父, 基本都是赵盾的人,而荀林父是个老好人,自然也不会威胁到赵盾的权力。
  纵观先克的一生, 不论是早些年向晋襄公劝言六卿的人事安排, 还是如今的死, 他都在为他人做嫁衣。
  先克死后,赵盾对先克的儿子先榖照顾有加,提前在六卿里安排了自己的家臣 臾骈  担任中军佐一职,我们有理由怀疑这是为先榖预留的位置。因为八年以后,先榖长大成人,在 臾骈  死后,先榖以跳跃性的姿势直接进入六卿的上军佐,位列军中第四。这就很让人怀疑。我们姑且当做赵盾对先克的死所做的一种回报。
  或许是因为赵盾的庇护,也或许是出道即巅峰,年轻的先榖养成了和父亲一样的骄横性格。职位上,公元前601 年, 赵盾去世, 做了八年上军佐的先榖晋升为上军将,三年以后,中军将郤缺也死了,忠厚善良的老好人荀林父 接替 郤缺 出任中军将, 而按例先榖也成为中军佐。六卿之中仅次于荀林父。
  这一年,晋国和楚国爆发邲之战,这是城濮大战时隔三十五年之后的晋楚第二次争霸战争。在这场会战中,晋军内部分歧不断, 将帅不和,缺乏统一的指挥而各自为战,全然没有了当年城濮大战的精诚团结,将兵一致。加上崤之战以后, 秦晋关系破裂,此时的秦国完全倒向了楚国。晋国面临腹背受敌的危险。
  这一战,晋军中诸卿建议撤退,不宜与楚军争锋,先榖因平日就与荀林父政见不合,对于退兵他嗤之以鼻,并率领所部擅自渡河,荀林父闻讯后,无奈率全军跟进,晋军被先榖毫无准备的拖入战场。邲之战中,晋军兵败如山倒。
  晋国也因此暂时失去了霸主的地位。某种意义上来说,先轸成就了晋国霸业,而先榖,终结了晋国的霸业,这种历史的巧合,确实让人感叹不已。
  回国以后, 荀林父主动承担责任, 将战败的责任全部揽到自己身上, 请求国君赐死。而躲过一劫的先榖, 不仅没有过多的反省,反而只担心晋国国君将来找他算账。为防不测,竟于前596 年率领鲜虞、戎狄等外族部落偷袭晋国,后阴谋失败,晋景公大怒,杀先榖,族灭其家,显赫一时的先氏凋零了。
  先氏家族经历先轸、先且居、先克、先榖四代,发迹于晋楚争霸, 也终结于晋楚争霸。先氏家族以先轸之才能和正直,出道即巅峰,而后人却未有能中兴家族的能人,经历先克、先榖父子的败家,最终身死族灭,这恐怕是先轸没有想到的。
  三胥氏
  胥氏家族,兴起于胥臣。胥臣也是随晋文公流亡列国十九年的兄弟之一。曾极力劝说晋文公迎娶怀赢——秦穆公的闺女。晋文公也因此获得了秦国的支持。
  晋文公回国以后,任命胥臣担任司空。所以在三军六卿刚设立的时候, 并没有胥臣的位置。在城濮大战的时候,中军将 郤榖  病死(一说战死),先轸从下军佐接替郤榖出任中军将,胥臣于是接替先轸担任排名第六的下军佐。
  胥臣一生低调谦虚有内涵,在职期间低调为人, 高调做事。郤氏族人首领因为先前,郤榖的哥哥郤芮站队晋献公,后来在重耳回国即为以后, 又设计刺杀晋文公重耳,失败被杀,儿子郤缺也被贬为庶人,在乡下种地。胥臣有一会出差碰到正在种地的郤缺,回去劝说晋文公不应因为郤缺父亲郤芮的过错而摒弃他,晋文公于是任命郤缺为下军大夫,郤缺由此逐渐成为晋国的重臣, 在晋国后来的称霸事业中贡献了很大的力量。郤氏族人也因此重新回到晋国政坛。
  胥臣因此成为郤氏的贵人。
  胥臣和赵衰先且居以及栾枝在公元前622 年同时去世, 在新贵族集团战胜传统贵族以后的权力划分中, 由于位置有限, 胥臣的儿子胥甲暂时被排挤出六卿之列。公元前618 年五将乱晋时间发生后, 刚进入六卿序列的箕郑父和先都被杀,胥甲得以进入六卿任下军佐。胥甲在职期间,由于一众重臣赵盾荀林父和郤缺的排位,暂时没有什么出色的表现。在公元前615 年和秦军的河曲之战中, 由于没有按约定时间作战,导致放跑了秦军, 被朝野批评。最终在公元前608 年, 被赵盾以不服从命令为由驱逐到卫国。
  不过胥氏家族并没有因此结束在晋国的政治生涯。 赵盾驱逐了胥甲, 但仍然任用了他年轻的儿子胥克。可能是因为长期被赵盾打压, 胥克任职下军佐期间一直默默无闻,由此更招致了权贵的打压。赵盾去世以后, 曾经因为胥克的祖父胥臣推荐才在晋国政坛大放光芒的郤缺, 此时已经是中军元帅。 但郤缺上演了一出农夫与蛇的故事, 在就任中军元帅的同一年, 就以胥克有精神病为由,将胥克罢官,然后任用了赵盾的儿子赵朔为下军佐。
  胥克大概是历史上第一个被精神病的人。原本没有什么希望的胥氏家族从此排挤出六卿的队伍,在没有重返的机会。
  但历史给了胥氏回光返照和复仇郤氏家族的机会。
  胥氏家族在晋国政坛沉寂了几十年, 到晋景公的儿子晋厉公在位时, 据说是胥克的一个女儿得宠于晋厉公, 胥克的儿子胥童由此称为晋厉公独一无二的宠臣。
  时值三郤权势熏天,晋厉公回想起当年堂兄晋灵公被赵盾杀掉的惨状, 如今三郤已经垄断了八卿的半壁江山(此时是四军八卿),于是暗地里组织死士,由小舅子胥童率领。
  公元前574 年, 距离父亲胥克被罢黜整整过去了二十六年, 胥童率领死士攻打三郤,将郤氏灭族。在赵盾之后第二个只手遮天的家族从此消失,上演了另一个版本的"下宫之难"。但是由于在这场政变中,年轻的胥童翻了政治幼稚病,在杀掉三郤的同时, 胥童把时任中军元帅的栾氏家族 首领栾书和上军将的荀偃也一并逮捕,引起了朝中大臣的恐惧。尽管晋厉公释放了栾书和荀偃,并且让他们官复原职。但此举也引起了栾氏和荀氏的恐惧,机会错过了就再也没有了,在次年,栾书和荀偃攻打了正在游猎的晋厉公, 杀掉了晋厉公和胥童。
  胥氏家族从此在晋国烟消云散。
  总体而言, 胥氏家族在晋国的影响力比较小, 前后历经胥臣、胥甲、胥克、胥童四代,基本是一代比一代差,没有为晋国立下什么功劳,一直处于依附赵氏的状态。在赵盾去世以后, 被曾经举荐的郤氏迫害,最终在鹬蚌相争中,同归于尽。
  四 郤氏
  郤氏家族, 出自晋国公室。郤榖的父亲姬叔虎,因为战功被晋献公封在郤邑这个地方,并让他迁总易祖,另立宗庙。所以姬叔虎就以郤为氏,为郤氏的始祖。郤叔虎有几个儿子,其中嫡子郤芮效忠于晋献公、晋惠公、晋怀公, 就是不效忠晋文公。在晋文公返国以后, 阴谋叛乱, 被晋文公反杀。其儿子郤缺也因此被冷落到去乡下种田的地步。另两个儿子郤榖和郤溱效忠于晋文公,在晋文公流亡期间, 虽然没有追随晋文公流亡,但一直作为朝野中的支持力量默默奉献。
  晋文公在公元前633 年设置三军以后,求中军将于赵衰, 赵衰推荐了郤榖,称赞郤榖"说礼乐而敦诗书", 因此,虽然郤榖的长兄因为造反被杀, 但仕途却并未因此被影响,反而郤榖称为三军设立以后的首任中军将,他的弟弟郤溱也被任命为中军佐。兄弟俩同时担任六卿中的老大和老二的位置, 郤氏家族的出道还是比较巅峰的。
  只不过, 郤榖大限已至,在担任中军元帅不到一年就去世。郤溱也在公元前625 年的六卿改组中消失, 推测是已经去世。因此郤氏家族暂时失去了六卿的位置。诡异的是,我们没有看到郤榖和郤溱的后人有什么活动的迹象,历史也没给我们太多的信息。反倒是先前造反的郤芮, 他的儿子郤缺在一次种地的时候, 被出差的胥臣看到,感叹于郤缺的品德, 胥臣向晋文公推荐了郤缺。郤缺因此得以重返晋国政坛,出任晋国大夫。并从此步步高升, 在晋襄公时期, 因为战功被提拔为上军将。
  在这里我们有理由怀疑胥臣当时或许是受命于晋文公去考察郤缺,不然世界那么大, 怎么会那么巧出个差就能恰好碰到在田里劳作的郤缺。亦或许是胥臣个人因为私交之类的原因去看望郤缺, 回头再向晋文公推荐。但是史官得到的消息大概就是我们看到的这样, 如此胥臣成就了伯乐的美名, 晋文公也成就了不计前嫌的英名。另外郤缺被任用以后并未立刻进入六卿, 他初次进入六卿担任上军将是在晋文公的孙子晋灵公时期(公元前615 年)。
  而郤缺出任上军将是在五将乱晋发生以后的六卿重组, 这一时期,我们知道,赵盾掌握了整个朝野, 包括六卿的人事安排也是赵盾一手所谓。所以郤缺从六卿之外直接晋级为排名第三的上军将,十有八九是得到了赵盾的信任。因此在这一时期赵氏和郤氏两家关系是非常不错的。赵盾在公元前601 年死后,郤缺跳过排名第二的中军佐荀林父,担任元帅中军将一职,称为六卿举足轻重的人物。同时也用自己的能力维护了晋国的霸权。
  郤缺唯一做过的让人记恨的是,对自己的伯乐胥臣之孙胥克极力打压,从排挤掉胥克以后的人事任用上看,这或许也是和赵盾达成的某种默契。赵盾赶走了胥甲,郤缺赶走了胥克,让赵朔进入了六卿。
  这告诉我们, 六卿的内部倾轧是非常严重的, 倘若没有强大的实力, 很快就会被排挤出去,而伯乐之恩,在权力斗争面前是一文不值的。否则, 赵衰当年到处让贤, 举荐这个举荐那个的,最后赵盾死后赵家不还是被群起而围攻差点灭族么?
  郤缺从政多年, 历经几代晋君,风格稳健,指挥得当, 鲜有失误, 是晋国史上少有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晋国的霸权在郤缺活着的时候, 一直稳如泰山,郤缺去世的当年(公元前597 年), 晋国就在和楚国的邲之战中失败,交出了霸权的宝座。
  郤缺于公元前597 年去世以后, 中军将由老持稳重的荀林父接任,郤缺的儿子郤克始进入六卿担任上军佐。并在前594 年出任中军佐,辅佐中军将士余(荀林父在这一年退休),前593 年, 士余告老,郤克出任中军将,郤克完美遗传了父亲的性格特点, 做事稳重且狠辣,处事圆滑果敢。
  郤克的能力体现在平衡诸卿大上,在荀林父之后能够将邲之战中分散的六卿力量整合起来,团结了晋国的各方力量。公元前589 年,齐晋爆发鞌之战,郤克作为中军将,在战争中郤克负伤, 浑身是血仍然冲入敌阵, 鼓舞了本来就耐苦战的晋军, 晋国大胜齐国,迫使齐国遣使求和。 一定程度上挽回了晋国在邲之战中丢掉的声望。晋国的霸权在郤克执掌元帅时期, 逐渐有了回升的迹象。
  在晋国出兵与齐国决战的路上, 发生了一件小事,部队行军中时,郤克听说司马韩厥要处死一名将官,于是急忙前往想救下那个军官,赶到时死刑已经执行了。他转而又命令,把死者尸体在军中示众。从这个小插曲中,我们可以看出元帅郤克的良苦用心,其意在团结军队,鉴于邲之战将佐不和以致惨败的教训,郤克决定亲自出面分担司马韩厥的压力。遗憾的是郤克这一性格却没有在他的后人身上得到传承,这是后话。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 郤克维持了一直以来的与赵氏家族的友好关系,在担任中军将后,提拔赵朔为中军佐。并在赵朔死后扶持赵同赵括进入六军十二卿。(鞌之战以后晋景公增设新三军)。并且郤克在死前力排众议提拔栾氏家族之栾书出任中军将,为后来栾氏和郤氏的亲近打好了铺垫。
  可惜的是, 郤氏三代开创的的良好局面戛然而止于郤克。到此为止。郤克死后, 栾书担任中军将,为报答郤克的知遇之恩, 提拔郤克之子郤錡为下军将。两人在公元前583 年, 配合赵朔的遗孀制造了下宫之难,诛杀赵同赵括及一众赵氏族人,杀的最后只剩下一个赵朔的儿子赵武。
  真实情况并非如此
  下宫之难是栾书和郤錡以及晋景公利用赵家内讧制造的杰作。之后栾书为了排挤荀氏,上表晋景公裁撤新军。于是就以晋景公的名义剥夺韩氏、荀氏各一个卿位,巩氏之卿亦被废黜。
  为褒奖郤氏在此次剿灭赵氏过程中所作的贡献,栾书同意郤锜族弟郤至为卿。栾书不曾料想到,就是这样一个不经意的慷慨之举却为自己培养了一个未来十年极其难缠的对手。前577 年,郤錡的堂叔郤犨进入新下军任下军将。
  至此, 三郤局面正是形成,三郤都较好的继承了父辈的优良品质,相互间团结和睦,互相配合,虽然三郤没有担任元帅一职, 但三郤团结起来形成的合力, 已经成为晋国政坛最大的力量。
  此时郤氏自叔虎立宗以来,郤芮、郤缺、郤克连续三代都是执政,仅历四世,共出八卿(郤芮、郤榖、郤溱、郤缺、郤克、郤锜、郤至、郤犨)。这个家族发展到郤锜领班时,家族的财富与权势经过长期积累,已经是树大根深,四军八卿之中,八卿有其三,真正达到了"其富半公室,其家半三军"的程度,成为了晋国自赵氏灭亡以来,最大的军政势力集团。
  三郤的合力产生的影响还体现在晋国对外的争霸上。公元前575 年, 晋楚爆发鄢陵之战。晋国在这场战争中,先发制人,在援军没有到来的情况下提前发动进攻, 提前结束了战斗。
  此战过后,厉公骄奢不已  ,晋国重登霸主宝座 , "三郤 " 亦 春风得意,达到了历史的巅峰。
  郤氏家族的巅峰,也让郤錡更加的肆无忌惮,竟然明目张胆到去夺取晋厉公的宠臣夷阳五的田邑,摆明了不把国君放在眼里。而郤犨由于被盟国鲁国的三桓中的叔孙侨行贿,将叔孙侨的政敌,三桓之一的季文子抓来晋国。此举不禁引起朝野诸卿的不满, 中军元帅栾书对此尤其忌恨。除此以外, 三郤还在重要岗位上不断的安插自己亲信,比如给晋厉公驾车的车左,就是郤至的弟弟郤毅,身为晋国执政的栾书, 已经有被架空的趋势。
  总结一下, 郤氏家族的强大, 不仅威胁到了其他卿士的地位,而且已经威胁到了栾书甚至于晋厉公的安全。在晋国的历史上,我们看到,不论哪个家族, 只要太过于显赫的家族, 最终都会成为众矢之的。前有赵氏, 后有郤氏,未来还有智氏。
  山雨欲来风满楼,但被权势蒙蔽了双眼的郤氏家族没有意识到一点危险。
  公元前574 年,晋厉公命胥童,率领八百甲兵,进攻郤氏,郤氏家大业大,耳目遍布,对此不会一无所知 ,但或许是仓促应变不及,亦或许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教诲,三郤放弃了抵抗,皆自杀。胥童丝毫不因此而客气, 率军将郤氏灭族。一个百年望族就这样灰飞烟灭。第二天,晋厉公将三郤陈尸朝堂,其状之惨,令人唏嘘不已。
  郤氏家族就这样结束了在晋国的历史。
  五 栾氏
  栾氏也是晋国的本家, 其得姓始祖为是 晋靖侯  的庶孙  栾宾,以封地栾为氏,称为栾氏,是今天栾氏的始祖。
  晋文公流亡期间,栾氏宗主栾枝(栾宾的孙子)和郤榖、先轸作为晋文公在国度的内应, 在劝说晋文公回国即为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晋文公设立三军以后, 栾枝出任下军将。
  城濮大战时,栾枝替晋文公答复2 楚国大将子玉的挑战书,甚为得体。在大战中, 用树枝拖曳吸引楚军陷入绝境(张飞在长坂坡的那一招),殽之战的时候, 栾枝处于未来对未来秦国倒向楚国的担忧,反对该战,事实证明栾枝在这一块的远见, 要大于先轸。
  殽之战晋国取得了一时的大胜,但失去了一个强大的盟友, 在晋楚争霸中则多了一个对手,秦国从此和楚国结盟。
  栾枝先后担任下军将和上军将一职,在职期间,低调内敛, 没出过什么差错,在公元前622 和赵衰胥臣先且居等一同去世。
  在其后的六卿重组中,一方面以赵盾先克为首的新贵族后人们取得了胜利, 另一方面,对于原本出任中军将等职务的传统贵族, 也无法做到完全排挤出六卿, 所以这个时候, 六卿的位置就比较拥挤。新兴贵族里的胥臣之子胥甲和栾枝之子栾盾, 因为和赵盾不怎么亲近, 也就暂时没有进入六卿序列。
  公元618 年, 胥甲和栾盾同时进入六卿, 这不是巧合, 因为这一年, 发生了"五将乱晋"时间, 赵盾诛杀了五将, 传统贵族彻底被排挤出六卿队伍,而六卿里靠后的几个位置也就完全空了出来。所以赵盾就把栾盾(下军将)和胥甲(下军佐)拉进了六卿队伍。
  只不过栾盾在晋国不满于赵盾的独裁,既不拉帮结派,亦不善言辞,遭到赵盾的排挤,为卿多年,虽屡立功勋,却不见任何升迁,终为下军将。大概在前601 年至前597 年间,栾盾死去。
  在公元前601 年赵盾死后郤缺继任中军将以后, 栾盾之子栾书进入六卿末位,成为下军佐。这是一个朝气蓬勃, 怀揣伟大理想而又充满斗志且光芒四射的人。
  为方便大家理解,我们需要腾出些时间,整理下这一时期晋国政坛的情况。
  赵氏和郤氏一直以来都是世交,两家互相提携,一度形成了联盟的格局。先氏曾经也依附于赵氏,但在赵盾和郤缺先后去世以后,赵盾的弟弟赵同和赵括亲近于先榖,而赵朔素来与郤缺之子郤克交好。随着赵朔的早逝,赵氏和郤氏的合力大大减弱, 尤其是赵同、赵括代理赵武执掌家门令郤克、栾书非常不适应。但出于对赵盾的感恩之情, 郤克还是将赵同拉入了六卿的队伍,,但也只是出任下军佐, 排在栾书之后。 等到郤克去世以后,以郤錡为首的郤氏家族对赵家就在没什么感情了。
  赵朔之死宣布赵氏与郤氏、栾氏的亲密关系逐步疏远。无奈之下,郤克、栾书决定抛下了赵氏,携手起航。
  栾书只位居下军将,却是郤克执政国家最得力的助手,是郤氏对抗荀氏、范氏的强力盟友。栾书抱稳郤氏,唯郤元帅马首是瞻。在此后,无论是内政、外交还是征战,栾氏都不可或缺。
  最终郤克在死前力排众议将栾书推上了晋国执政的位置。而栾书也知恩图报,马上提拔郤克之子郤錡进入六卿。
  这个时候,晋国就形成了一种新的派系关系。即栾书和郤錡为首的一派,以及赵同和赵括赵婴齐为首的赵氏,以及荀、范等其他低调卿士。
  接下来的事情我们就知道了, 赵朔的老婆和小叔子赵婴齐通奸,导致小叔子被大伯二伯驱逐,赵姬于是向晋景公诬陷赵同和赵括谋反,在栾书和郤錡的添油加醋下, 最终导致了下宫之难的发生。
  下宫之难是栾书参与的第一件惨案。
  第二件是前文提到的灭三郤。虽然带兵的是胥童, 但促使晋厉公下定决心杀掉三郤的却是栾书。栾书祖上两代都只是六卿里的角色,现在自己好不容易凭本事爬上晋国执政的位置, 自然容不得任何人来威胁自己的地位。而以郤錡为首的三郤, 却对此毫无意识。
  于是栾书设计造谣三郤中的郤至在鄢陵之战中私下会见楚国使臣,又设计安排郤至在出差去成周的时候,会见了晋厉公的之子孙周,这让晋厉公确信,三郤确有废立之心。
  提一件小事, 胥童杀完三郤以后, 顺带把中军将栾书和上军将荀偃也抓住,并要求晋厉公杀掉他们。这事完全不在晋厉公计划内, 但对晋国朝野影响颇大。
  首先, 和前任们重用六卿不同,晋厉公偏好任用贴身近侍为大夫,并一直通过国君独有的政治优势, 任命亲信大夫参与军政,渗透稀释甚至于颠覆栾氏等卿大夫的权势。
  司马迁对此的评价是,"厉公太刻"——《史记·晋世家》。
  不仅如此, 晋厉公凡事喜欢亲力亲为,过去的晋国执政,对内主持内政, 对外主持战争,代国君总览政务,会盟诸侯。而晋厉公则太过勤快, 凡事都喜欢自己来,甚至于带兵亲征。这首先被架空的就是身为晋国执政(中军元帅)的栾书。
  要知道, 栾书可是个凤凰男。千辛万苦依靠自己的本事爬上来, 什么, 你现在告诉我这个岗位不要人了?对于栾书而言, 谁威胁到了这个位置, 谁就要下去见父亲, 不论这个人是三郤还是国君。
  另外,胥童受命于晋厉公, 他带领八百甲兵灭族三郤以后, 转身将栾书和荀偃逮捕, 基于胥氏过去和栾氏以及荀氏并无什么世仇, 我们当然会认为这是受晋厉公指示。即便没有指示,我们也可以这样设想, 晋厉公平时经常对自己的宠臣胥童吐槽这些六卿威胁了自己的地位,不断的和胥童讨论怎么样才能削弱他们, 胥童对晋厉公的态度是非常清楚的。于是在杀掉三郤以后, 顺手就把栾书和荀偃提溜过来,想着一块杀了一了百了。没想到晋厉公完全没拿定主意, 加上朝野大臣们的反对,于是只能放人。
  但是这件事却过早的打草惊蛇。栾书和荀偃都不是傻子,也不会只将这个过错退给胥童。他们瞬间就明白了国君的意图。面对喜怒无常完全不按套路出牌的国君, 栾氏已经不能再等待了。
  因此在诛杀三郤的第二年,前573 年, 栾书和荀偃一起, 趁着晋厉公游玩的机会, 杀死了胥童, 囚禁了晋厉公。经过栾书、荀偃以及一群亲信的密谋,最终还是派人刺死了厉公。
  这时候,栾书在面对一个已故主上所采取的手段,其阴险与残忍以别具一格的形势表现得淋漓尽致:将晋厉公的尸体用一辆车子送葬,草草埋于翼城的东门外,上谥号为 "厉 "(意为暴君)。一代霸主竟落得如此下场!
  弑君, 是栾书制造的第三件惨案。而讽刺的是, 在郤氏灭族以前, 栾书曾经尝试过拉拢郤氏一同谋反。不曾想被郤犨斥责道; 我行事端正,考虑长远,虽然不得志,如果合乎道义的,就算是死,又何惧之有?郤犨经住了栾书的挑拨,更向栾书透露了自己乃至  三郤  集团的政治主张 ——全心全意辅佐厉公。  而三郤覆灭以后不到一年, 晋厉公即被杀害。
  栾书杀掉晋厉公以后, 派人去成周迎回公孙周,。没错, 就是上文提到的因为郤至见了孙周从而被晋厉公怀疑郤至有二心的那位孙周。栾书设计陷害郤至,而真正与孙周有勾连的, 正是栾书本人。
  孙周即位,这就是雄才大略的中兴之主,晋悼公。
  漫画,悼公与大臣订立盟约
  让栾书打死都不会想到的是, 晋悼公是一位比晋厉公更有能力的君主。在任职当天的朝堂之上, 孙周就对站在台下的诸卿讲了这么一段话,大意是,我从来没想过我今天能成为国君,这大概是天意。你们拥立一个新君,无非是要秉承他的命令,成就自己的大业。我如果不贤能被你们废黜,那是我的问题, 但如果我足够优秀, 你们却要推翻我,这就是你们的问题了。所以,如果你们想拥护一个优秀的国君来完成大业就在今日, 入股欧尼们继续胡作非为,请现在就动手。我等着你们的答复。
  公元前574年-前573年四军八卿人事安排
  众臣根本没有想到一个不满十五周岁的孩子能够说出这番话,大家只能向天起誓: "臣等愿奉君命! "于是孙周与诸卿大夫订立盟约。
  费尽心机的栾书,杀掉晋厉公以后, 迎来的是一个比晋厉公还要有才干的君主, 这简直是生不如死。在其后的一系列骚操作中, 栾书的诸多特权逐一被取缔。不仅如此, 晋厉公还大力提拔国家元勋的后人,士会之子士鲂、魏锜之子吕相、魏颗之子魏颉、赵朔之子赵武。四位新人获得了晋悼公的垂青,成为悼公政权的积极拥护者。到此栾书才发现这位小孩子的生藏不漏。等到栾书提议让自己的儿子出任公族大夫的时候, 晋悼公不仅同意, 还一口气提拔荀家、栾魇、荀会、韩无忌四人并为公族大夫,且以荀家为首。悼公此举获得了智氏、中行氏与韩氏的支持,令栾书哭笑不得。
  公元前573年-前570年四军八卿人事安排
  在晋悼公看来, 有过弑君行为的栾书自然不能再被重用。
  而在弑君之后拒绝参与的韩厥终于被晋悼公发现。在其后的四军八卿人事重组中(前573 年),提拔忠义正直绝不造反的 韩厥为晋国中军元帅。
  聪明一世的栾书大概是这一年去世。
  栾书死后,儿子栾黡就任下军将, 栾黡死后,儿子栾盈就任下军佐, 大概是栾书造成的恶劣影响, 栾氏子孙是一路走低。
  比较荒唐的是, 栾盈最终由于母亲栾祁与人私通,然后跑去诬陷自己要造反,且作证的还是自己的舅舅范鞅。最终导致栾盈被驱逐出境。
  这里被驱逐的是栾盈,但是也许是真心造反。五年以后, 逃亡在齐国的栾盈被齐庄公偷偷送回曲沃栾氏的封邑。他联合栾氏族人,率部族袭击绛(今山西曲沃西南)失败,还奔曲沃,被围,旋被杀,栾氏灭族,只有栾鲂逃到宋国。栾盈凭一己之力, 将族人送入地狱。
  据说齐庄公私下向栾盈许诺, 内外夹攻晋国。但栾盈到死, 都没有见到齐国出兵。
  栾氏一族就此从晋国政坛里消失。与其他几家不同的是,栾氏家族前两任都比较低调为人,或许是因为当时人才辈出, 不论是先轸,还是赵盾, 亦或是郤缺, 都是能抗大局的人,再这样耀眼的光芒下, 栾氏长期蛰伏,一直到栾书这一代,借助郤氏的力量,加上后天的努力,终于混出名堂。但正因为成功来的太不容易, 让栾书比任何时候都渴望掌握权力。权欲熏心,最终让栾氏失去了朝野的支持。
  小结:由于篇幅限制, 全文未完待续,原创不易,感谢支持。

大数据告诉你今年七月有多热,八月热度将更胜一筹吗?刚刚过去的7月,我国多地遭遇持续高温天气,4个省份度过了史上最热7月,江浙沪热成了工折户。7月省会级城市谁最热?哪些城市高温更加持久?8月高温会更凶猛吗?7月高温大数据盘点,为你一成都一家13人滞留三亚,住一晚打折后12500,只是大人吃一顿7000成都一家13人滞留三亚,住一晚打折后12500,只是大人吃一顿7000。特殊时期,一家人有两个房间足够了,打地铺啊。不够钱咋办?可以把房子卖了呀。不至于,人家本来一晚上五间房2。5网红靠虐狗圈粉618W?昔日言论曝光,网友真狂最近网红狗小胖,被主人用针扎的事情,在网络上传播开来。大家一定都看过这个表情包,一只黄色的田园犬,用一种非常委屈的表情,躲在墙角或者桌子边,仿佛被人格化了。大家应该都见过狗狗笑,可女子穿月子服去离婚,网友要不是心凉透了,怎么会在月子里离婚一个人想要结婚,无非就是两个目的,就是在走过漫长的人生路时,有人陪伴,有人分担,共同面对生活的苦难和享受美好的生活。不过,两人在穿越生活的枪林弹雨时,做到时光静好,与君语细水流年,唐山被打的女孩最新现状原来,事情和我们想的不一样唐山被打的女孩最新现状原来,事情和我们想的不一样轰动一时的唐山烧烤店打人事件,是在六月十号凌晨发生的,到现在为止,已经过去了58天,但依然有许多问题没有得到解答。7个男人2个女人对浙江红绿灯路口掉下来一个孩子,吓得众司机手忙脚乱,网友暖心题记如此马大哈妈妈,幸亏碰到热心市民作者南海看云司机上路最怕不看清楚周围情况,就低头开车,这样做很容易导致一些意外的发生,尤其是一些心里有想法的司机,更是容易出事。有些司机在等红绿青岛首富杨绍鹏发家史搬运工出身,54岁公司上市,身家355亿杨绍鹏01杨绍鹏祖籍威海,1956年出生于山东青岛。1978年,下乡返城的他,被分配到山东外运公司做码头搬运工。那时候,能回到青岛,而且有份工作,对杨绍鹏来说,已经是莫大的安慰。因易方达基金又一名将辞职!在管规模超200亿,最佳回报超50易方达又有固收基金经理要辞职。8月7日晚间消息,近日,易方达丰惠易方达瑞景灵活配等12只基金发布基金经理变更的公告。公告显示,上述基金经理将从8月6日起由杨康接任,此前上述基金的基台湾首富已不是郭台铭,而是坐拥千亿的张聪渊,公司总部搬到内地翻开如今的台湾富豪榜,几乎每一个富豪的生意都跟内地有关系,甚至很多都是在内地发夹的,比如说康师傅旺旺富士康这些企业都是靠着内地发展起来的。不过有一些企业懂得感恩内地,有一些人却只想蔚来称要像苹果那样每年出一款手机!前OPPO副总裁这家公司为取悦用户真是肯烧钱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据媒体报道,前OPPO副总裁沈义人在微博发表个人对李斌称蔚来每年开发一款手机的看法这家公司为了取悦用户真是肯烧钱,光是持续投钱搞换电些事就已经显露无疑了,没想到唐山又爆热搜!女子遇害视频流出,网友噩梦男子驾车反复碾压女友致死!唐山又双又叕上热搜了,这是一个令人感到心寒的新闻。它的热点不比佩婆子窜台要低,但并没有多少人看到。8月2日,唐山某处游泳馆发生了一件惨案一个男人开车把自己
41岁,把上海的房子卖了,带620万回三线老家过富人生活行吗?不能笼统的说行与不行。因各人情况不一,各有差异,不可一概而论。行不行,要看你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如果是你儿女都在上海,今后也考虑在上海就业发展。那最好是慎重行事。最好是将房子留下,你的初恋是什么时候怎么认识的?我初恋是邻居,而且是同一个姓。因为我们是邻居,所以,我们懂事时起就认识了。我们两家距离不远,炒菜香的味道都可以闻到,所以经常在一起玩耍,做游戏。读小学的时候,他早入学两年,是我的高在广州一个月工资8000多吗?对非本地人来说非常少,仅仅够生活。以我为例,我每个月薪水到手800010000元之间,在珠江新城上班,住在五号线某个地铁站附近,租的是一房一厅(城中村),房租加水电费以及其他杂七杂预算35,想买suv,汉兰达是最好的选择吗?35万我推荐两款车,一款是汉兰达,省心舒适而且保值,另外一款是探险者,性能优秀,质感出色,空间宽敞,下面我跟大家具体说一下推荐这两款车的理由。汉兰达汉兰达的外观看起来很大气,内饰偏安徽十大名酒怎么样?作为白酒大省,安徽酒历史源远流长,以品牌多品质高闻名遐迩。下文将为您盘点颇负盛名的安徽十大白酒品牌。古井贡酒产地亳州特色甘美醇和回味经久企业安徽古井集团古井贡酒属于亳州地区特产的大北海适合穷游吗?适合呀,北海作为新兴的旅游城市,这几年也是很热门,免费景点就够玩个两三天啦,给大家介绍几个免费的景点,欢迎补充指正。银滩北海最出名的莫过于涠洲岛与银滩了,但涠洲岛的上岛费和各项旅游想去金门岛游玩,应该怎样制定旅游计划?去金门需要从厦门泉州这两个地方过去,或是从台湾搭飞机去金门!大陆居民去金门岛,一定需要有大陆发的往来台湾通行证,也简称为大通证。这就像港澳通行证一样,是取代护照,专门往来台湾澎湖金KindlekindlePaperwhiteKindleVoyage这三款得主要区别是什么?感谢知乎网友陈嫑嫑的整理。kindle的性价比还是蛮高的,基本能用好几年,不仅不用换还一点毛病都没有,就看自己的预算和功能需求啦。答主比较看重价格翻页方式和阅读灯这几项,我觉得kiKPL最可惜的选手,小兽巅峰退役,阿澈意难平,老Yang莫名消失,你觉得谁最遗憾?Kpl几年走过来其实诞生了非常多的选手,那么夺冠的战队也就这么多,很多选手怀揣着冠军的梦想,来到这一个舞台,并没能够得到很好的实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多个赛季成绩不理想的话,那么switch上有什么游戏跟只狼一样?这个必须要从只狼的特点上分析,才能找到类似的游戏。只狼在地图碎片化故事死亡惩罚恶意的方面与黑暗之魂类似,毕竟都是出自宫崎英高之手。出自之外还有空洞骑士盐与避难所只狼的高速战斗与动作为什么安卓国产APP的体积越来越大?安迪比尔定律软件就是会越来越肿安迪比尔定律非常了不得,大名鼎鼎的摩尔定律,在这条铁则面前也得抖三抖。说安迪比尔定律统治了摩尔定律,似乎也不过分,当然这不会是因为安迪比尔定律的名字比